親子教育經典談(三)

41、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老子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用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話說: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42、趕起跑線、上興趣班、給老師送禮,就是真誠面對現實?為自己內心的自卑和虛榮做借口吧。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說過,最高境界的處世藝術是不妥協卻能適應現實,而極端不幸的個人素質是儘管不斷地妥協卻總是達不到適應現實的的要求。好的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擺脫現實的奴役,而壞的教育是不斷妥協,不斷被現實奴役。

  43、王人平——我對家庭教育的幾點理解:做好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而不是約束和懲罰孩子;學習和探尋規律,而不是糾結一時之需;重在理念構建,而不是尋找速效方法;關注孩子的感受、需要和思想,而不是行為;保有耐心,不求速效;關係先於教育,包含教育;少說教,多示範;少評價,多描述;向外學習,更需向內自省。

  44、父母自身的行為對孩子有著重大影響。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在你們生活的每一瞬間,你們怎樣穿衣,怎樣跟別人說話,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所有這一切,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蘇霍姆林斯基。

  45、王人平:除了受到我們自身的局限而把孩子正常生長發育的階段性特徵誤解為問題外,孩子身上的問題主要來源於兩方面,一是對父母行為的模仿,二是對父母行為的反應。就是說,孩子的問題或者我們身上也有,或者是我們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所以,在我們訓斥孩子前,先想想:我做了什麼,讓孩子有了這種行為?

  46、五歲時,媽媽告訴我,人生的關鍵在於快樂。上學後,人們問我長大了要做什麼,我寫下「快樂」。他們告訴我,我理解錯了題目,我告訴他們,是他們理解錯了人生。——約翰·列儂。

  47、王人平:孩子身上的性格特質被視為優點還是缺點,往往取決於父母的思維方式。敏感與脆弱,細心與多慮,謹慎與膽小等等,常常都是相伴的。如果父母習慣從問題取向去思考,就是負面的,如果從資源取向出發,就是正向的。所以說性格沒有絕對的好壞,關鍵在如何揚長避短,而不是拿孩子去和別人比,非要他取長補短。

  48、孩子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類型,或者活潑,或者安靜,或者敏感等等.父母要摸清孩子的氣質類型,協調撫育技巧。避免「一鍋煮」,生搬硬套地用一種模式教育所有孩子。精緻的教育,會根據孩子的不同心理需求和氣質類型,幫助孩子完成自己的成長。作為家長,有責任去反省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修養、自己的胸懷對孩子發展的影響,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和成長條件。

  49、「真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他太不聽話了。」通過這句話馬上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不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溝通嚴重不暢;他太不聽話了=孩子沒有得到尊重。另外,這裡有個嚴重的邏輯錯誤,如果父母經常傾聽孩子,懂得和孩子平等對話並欣賞TA,在孩子身上有足夠的情感投入,家長一定不這麼說了。

  50、教育與知識是什麼關係?杜威認為,由於知識是人們在探索和試驗中逐漸獲得的,因此教育應該是一個實驗過程。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不應該被動地接受一大堆知識,而應該懂得怎樣從各種渠道汲取知識,並藉助工具運用這些知識。所以,父母、老師,要以一個指導者的身份激發孩子的興趣,而不要控制他們的學習。

  51、總是期待孩子說「是」的父母,其實是從對孩子的依賴中獲得安全感;一直強迫孩子遵從的父母,恰好表明了自己內心的不確定。健康的家庭一定是尊重差異而且穩定,有認識上的不同但能有效溝通,有各種壓力但能分享並共同應對。家庭,作為一個系統,就是通過這樣的運行方式來塑造人。

52、請這樣告訴孩子們和自己:請對這世界上所有的人,特別是我們有緣接觸的,懷著最大的善意。我們必須相信,大家都是好人。如果發現那人小氣、自私、欺騙,也要充滿憫恕、理解。應對生活是個大課題,很多人從出生到經歷都汲取不到很多養分,所有的抵擋來自不當的自我保護,越扭曲越無奈。懂得心疼世人,才是心疼自己。

  53、在營銷實踐中,每一個抱怨的後面都有一個未被滿足的市場,而所有的不滿都是需求。在家庭教育中,每一個問題都是成就父母和孩子的台階。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當父母有了這種視角和氣度,自然會放下諸多的焦慮和恐懼。而最終你會發現,其實當你能靜下心來時,很多問題已經迎刃而解。

  54、如何讓孩子更勇敢:1、給孩子整體的接納,內心有愛的人才會強大。2、父母勇敢、自信。3、尊重和信任孩子,多鼓勵,少批評,幫孩子建立自信。4、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而非聽話。5、多交往、多磨礪、多見世面,自然產生力量。6、不過度保護,鍛煉孩子的獨立性。7、在閱讀中樹立榜樣。8、在遊戲中玩出勇敢。

  55、帶孩子也是修行。每個活動都全神貫注的參與,別應付,別將心念放在他處。日漸會體會到深度的沉靜,這種力量也會傳遞給孩子。經常尖叫、哭鬧的孩子,往往是因為深度陪伴不夠,沉靜感沒有形成。

  56、孩子的對立、反抗、自閉、固執等等,幾乎都能找到這個源——父母、老師用高聲來確立權威。因為,我們的內感官從不會背叛自己,愛的價值永遠在於被愛者的反饋,所以,讓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要注重輸入方式,話要好好說,「好好說」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57、為人父母,不是你要孩子做什麼,而是在你的孩子發展到有需要時,提供支持。

  58、王人平: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認知和不斷的自我超越之上的。認為超過別人才有自信,只會永遠處於自卑之中,因為你終會發現:人外有人。一個整天總是生活在超過別人的自傲和對別人超過自己的恐懼之中的人,如何能擁有真正的自信?如何能安頓好自己的心?照看好自己的命?

  59、書是無需考試名師雲集的學校,閱讀是真正意義上的擇校。——鄭淵潔

  60、「不教而誅謂之虐」,孔子早就告誡我們:教育在先,懲戒在後。如果對孩子事先的教養不當,沒有制定好規則並講清楚,自己不踐行而只一味去要求孩子,結果孩子做得不令我們滿意,就批評訓斥,甚至用暴力懲罰,這其實就是在虐待孩子。在我們懲戒孩子之前,是否檢討過自己的教育方式,並做好自我管理了呢?


推薦閱讀:

八閩大地經典游 
(1)經典八字點竅
經典格言警句大全
經典家常川菜菜譜,教你簡單川菜家常菜譜大全的做法
女人相學大全(超經典)

TAG:教育 | 親子 | 經典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