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與李世民,君子與小人之別
大凡是研究歷史的人,都會注意到這二個人物: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太子李建成。他們很有代表性。一真一假,一辱一榮,一敗一成,功罪二分。 大唐太子李建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千百年來,他一直是一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他是以一個不光彩的失敗者的形象留在歷史的長卷宗里。 我們只能依據《貞觀政要》、《舊唐書》、《新唐書》這類書去認識唐初的歷史。可是這個所謂的「英明」君王的英明之處,不在施政的獨特,而在於修改歷史和整理他的語錄。李世民曾經先後三次要求親自觀看高祖李淵和他本人的《實錄》。.前兩次,都為史官婉言拒絕。第三次,他向監修國史的宰相房玄齡表白自己的動機。房玄齡、許敬宗、李延壽、李淳風等人於是將刪改成的《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各20卷呈上。經過李世民授意改定的這「兩朝實錄」中,李建成、李元吉的形象十分醜惡,他們在反隋戰爭中的功績也被一筆抹煞了。 從宋朝至今,有許多著名的歷史學家:如:北宋吳縝的《新唐書糾繆》,清人的《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記》、《廿二史考異》等,特別是近代世界著名的史學家陳寅恪、胡如雷、中國唐史學會秘書長鬍戟等研究著作中,可以清楚看到,李世民的臉上可謂濃妝艷抹,厚厚地擦上了一層脂粉。 但墨寫的謊言依然掩蓋不了事實的真相。我們翻開唐初的各種版本的《貞觀政要》、《舊唐書》、《新唐書》、《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資治通鑒》等書冊,從那些自相矛盾的史料中,特別是《大唐創業起居注》中,清楚地看到李建成真實的一面: 一.論軍事才能: 建唐初期,晉陽起兵,定西河、下絳縣、駐永豐、入長安等軍事活動中,李建成衝鋒陷陣,一馬當先戰功卓著。李建成率先攻破長安,奠定了唐都號令天下的軍事基礎。史學者何木風說:「作為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在唐帝國未成時所立功勛是卓著的。可以這樣講,如果李淵沒有建成,就很難成為唐高祖。.也就是說,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後來的唐帝國。」 在李世民、李元吉、李瑗、羅成鎮壓河北、山東劉黑闥叛軍相繼敗退之後,李建成於危難中主動請旨,領軍出征劉黑闥,恩威並進,平定山東、河北一帶多年的反叛勢力。充分展現了李建成的軍事才能.。也印證了李建成的軍功與唐初一系列的軍事活動是相一致的。 誠然,李建成的軍事才幹也許稍遜李世民。但做皇帝首要的乃是政治家的才能,而非軍事家的本事.。更不必說李建成手下也網羅了魏徵、王珪等人才,這些人後來也成了貞觀年間的一代名臣。可見李建成也是擅長招賢納俊的。他在第二次對劉黑闥作戰中,採納魏徵的建議,以懷柔為主,武力為輔,迅速而徹底地平定了叛亂,更顯示出他的政治和軍事完美結合的才能。 二.政治才能: 李淵作為一代開國之君,決非平庸之輩。大唐新建,危機四伏,李建成立為太子之後,留在長安協助李淵處理內政,也一切辦得中規中矩,並未發生什麼大錯,可見他是有很強的處理政務的能力。.在制定大唐律法,恢復經濟,穩定局勢,安定國內,鎮守邊陲,平定內亂,還要剷除高麗國、突厥、日本等姦細的顛覆和破壞,助理朝政方面,文治斐然。.有名的《武德律》、《唐律疏議》等空前完備的法典和「均田令」「租庸調製」等頒布、推行,以及發展農業,恢復生產,繁榮經濟,富民強國。李建成為大唐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三.人品修養: 古代史書為了粉飾李世民奪位的合理性,將李建成醜化成「喜酒色游畋」之徒。.在諸史書中,倒以「資治通鑒」的記載最為平實可靠,肯定了李建成「性仁厚」。.而至於說他喜歡飲酒、女色、遊獵,老實說這可算不上什麼大缺點,李世民本人又何嘗沒有這些毛病呢?作為封建統治者,這樣的小毛病也實在不足為詬。 據史書所載,李元吉曾多次在李建成面前激情表態,願親刃李世民。有一次,李世民隨李淵到齊王府,李元吉暗伏刺客欲於席間擊殺李世民。反而是李建成心地仁厚,怕因此而驚駭了李淵,及時制止了他的行動.。.在後來激烈的爭權鬥爭中,李建成更數次阻止了李元吉對李世民人身性命的攻擊,這就更能反映出他性情寬厚的一面。 在「楊文幹事件」中,李建成受到李世民的誣陷時,東宮文武僚屬勸他據城起兵,而他卻選擇了遵旨前往拜謁李淵,一方面說明了他的明智,另一方面也證實了他的確沒有造反之心,所以胸懷朗朗,有信心李淵會明察是非,查出他是無辜的。果然,李淵清醒鎮靜下來回心一想,自然馬上意識到李建成作亂之事太過於不近情理,十有八九是李世民誣陷所致。 總而言之,李建成決非史書上所載的那種心胸狹隘、無德無才之人。若他能繼位,據現有的史料推測,其政績,至少可以媲美於隋文帝楊堅的「開皇之治」。事實上,李世民篡位後的「貞觀之治」全是在李淵、李建成父兄奠定的經濟基礎上延續發展而來。.其實,處於唐初這個社會經濟恢復與發展階段的任何一個帝王,無論上王世民、張世民,還是誰上台執政,只要不是混蛋當皇帝,都會坐收經濟復甦之盛世和「XX之治」的美譽。 以李建成的仁慈賢德和對經濟建設的才能,史學者何木風說:「建成太子上台的第一件事必是輕徭役......這是肯定的,是由當時的條件決定的......這些大臣們在李建成的領導下未嘗不可創造出另一模樣的大唐盛世,而這樣的大唐盛世是真實的,因為是真正的准皇帝李建成創造的......」 在史學家的眼裡,李建成的文武雙全、軍功政績和他仁慈寬厚的悲劇人生,令人痛惜而同情! 只要你認真地研究史書,從那些自相矛盾欲蓋彌彰的字裡行間,你就會清楚地看到,被一道道「讚美」的「英雄」的光環籠罩著李世民,被千百世人歌功頌德譽為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其實是一種「虛偽」的假像: 一.軍事上屢打打敗仗......推過於人,誇功於已 李世民在軍事上一敗於薜舉二敗於李密三敗於宋金剛四敗於劉黑闥。據史書所載,第一次出戰薛舉時,李世民患了瘧疾,卧病軍營,將兵權交託於劉文靜和殷開山,並囑託他二人不可輕易出兵。.但二人不聽囑託,私自出兵,結果在淺水原被薛舉偷襲而大敗,士卒死亡竟高達十分之五六,許多大將被俘。李世民只得率殘兵退回長安,以致「京師騷動」......李世民在此次大敗中,不管他是真病假病,驕兵致敗的責任是不能推卸的。.再說,以李世民治軍之嚴,劉文靜又長期做他副手,豈有不聽將令而擅自出兵之理? 李世民大肆吹噓的河東道打敗劉武周、宋金剛,其實都是高祖李淵親征的結果。當時李世民不但沒有功績還打了敗仗,被撤去太尉之職。李世民縱兵四齣抄掠血腥屠城使他名聲極臭。 在鎮壓河北、山東劉黑闥叛軍時,差點被劉黑闥叛軍活捉。最後還是在太子李建成的恩威並進,太子」悉解囚俘,放其家屬,慰諭遣之,人心始定」。一舉平定山東、河北一帶多年的反叛勢力。武德七年,高祖令李建成出秦州,李世民出并州擊突厥。結果,李建成大勝,而李世民敗於突厥,丟了并州,張謹戰死,被高祖一頓臭罵,以李元吉取代李世民陝道行台之職權。. 通常史書上吹捧「秦王李世民打下了大唐天下......」其實,有史料證實:大唐的半壁江山是趙郡王李孝恭打下來,李孝恭橫掃江南如卷席。玄武門事變後,軍事天才趙郡王李孝恭也被李世民軟禁了起來。 二.人格卑劣,品德下流. 李世民得國不正、逼父、弒兄、屠弟、奪妻、滅侄,血腥篡權上台。為了給玄武門陰謀製造合理依據,就對父皇、兄弟和武德大多數功臣大潑污水,把一切功勞歸於自己,把一切罪過歸於別人,竭力為自己貼金。 史載突厥退兵後,李淵命兄弟三人馳射角勝,李建成將一匹劣馬付於李世民,結果劣馬連蹶三次,李世民都適時跳離馬背,免於遭殃。此事疑點有四:一是李世民與李建成明爭暗鬥多時,如何會讓李建成為其挑馬,又如何會乘上此馬?二是李建成如何會在父皇面前使出這等拙劣手腕?三是李世民久歷沙場,騎術高超,如何不識蹶弓劣馬?四是即便礙於情面騎上劣馬,一蹶即當換騎,如何三蹶? 另一樁公案是玄武門之變前兩三天,據說也是決定性的事件。.史載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李元吉招李世民入宮宴飲,謀以鴆毒,結果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數斗」。此事捏造之嫌恐怕比上例猶有過之。李世民與李建成、李元吉矛盾已然激化到無可收拾,兩大陣營劍拔弩張,頻頻發生衝突,如何又有聚宴之理?即便聚宴,李世民又如何敢飲鴻門之酒?更滑稽的是,喝了鴆酒又居然不死,難道李世民內功深厚到「吐血數升」即可的地步?又或李建成一時糊塗,從黑市上買來了偽劣產品?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便是這個「吐血數斗」的李世民,兩三天後在玄武門前生龍活虎,力挽強弓,一箭穿心,射殺了長兄李建成! 李世民設計楊文干兵變來嫁禍李建成。.李建成雖無作亂之心,但已陷於嫌疑之地。當時李世民在李淵身邊,李建成自然會害怕自己孤身前往,一旦李淵聽信李世民的唆擺,他很可能會有性命之憂。所以當時東宮僚屬中有人提議李建成據長安起兵,但李建成若聽從了這一建議,可就正中李世民下懷了。.因為這樣一來,不管李建成最初是否有心作亂,他已造成了反叛的事實,李世民若領兵前往鎮壓,乘亂將之誅殺,那是名正言順,不僅不存在「手刃親兄」的詬責,反而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他就成了大義滅親的功臣。.李建成受到李世民的誣陷時,他選擇了遵旨前往拜謁李淵,一方面說明了他的明智,另一方面也證實了他的確沒有造反之心,所以胸懷朗朗,他有信心李淵會明察是非,查出他是無辜的。. 李世民中傷李建成跟父皇的妃子私通,卻沒有什麼事實來證明.。倒是李世民把弟弟李元吉的妃子佔為己有,並跟那個楊氏生了個兒子李明。.以後長孫無忌怕李明搶了他外甥的班,把李明給栽贓殺了。李世民還殺了堂兄廬江王李瑗,殺夫奪妻,把堂嫂弄在自己的身邊。 最能說明李世民品德低下的也是令大唐軍民傷痛的一件事:李世民平劉黑闥兵敗之後,他竟喪心病狂以大水淹沖洺州城。乘敵我兩軍交戰時,決堤放水沖淹,洺水波濤洶湧,不僅淹死雙方兵將無數;還衝毀農田民房,禍及無辜百姓。李世民這種「只達目的,不計後果」的作法,與玄武門血案是一脈相承的。 玄武門血案更加卑劣殘忍.李建成、李元吉何罪當誅?太子府、齊王府上下三千多人何罪當誅?婦嬰何罪,必欲殺之而後快?!本來是約好到老皇帝面前對質的,李世民心虛膽怯不敢對質,恰恰說明李世民作的卑鄙事情見不得天日?! 三.治國無能,好大喜功 後世的人們總愛吹捧李世民「貞觀之治」。可是,你知道「貞觀之治」的實質內容卻都是空洞無物的虛詞嗎。 由於高祖李淵和太子李建成一貫實施均田制與租庸調製,關中農業大豐收。但是,在貞觀初李世民上台不久,關東農業還受到嚴重破壞,以至人相食,豐裕的關中嚴重饑荒,李世民不得不率百姓到洛陽就食。 貞觀政治便進入中期,租庸調製實際上也廢棄了。.農民勞役極其繁重,兄去弟還,道路相繼,營繕不休,民安得息,雖加恩詔,使之裁損,徒有文書,曾無事實......甚而有春耕前服役至秋收仍未回家的......可他竟還提出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逼得有些農民自斷手足以避重役。可李世民比隋煬帝還冷酷,竟下令凡自殘者罪之,並繼續服役,日益奢縱、大興土木,徒起邊釁,滅高昌,置西州、不聽魏徵言致使勞民傷財,以後更見驕縱.。對諫言虛心接受,一犯再犯。正象魏徵所說:「聽言則遠超於上聖,論事則未逾於中主......」 李世民治國無能,還表現在任用奸相長孫無忌。長孫無忌一生操縱了三代太子廢立,這在歷史上實屬罕見。又失信於薛延陀,耀武於高麗,西部屢屢征討,以至兵禍連結。收容野心家賀魯并吞西突厥各部,結果卻是唐軍替賀魯擴張勢力,為以後賀魯叛亂,唐與西突厥大戰留下了禍患。加上大興土木,競為奢侈,百姓水深火熱。在四川、湘鄂西為李世民入侵高麗造船州,百姓死亡十分之七,其餘大量逃散。重慶、閬中幾乎成了無人區,歷一百多年都未恢復。隋煬帝唯一未及殘破的地區被李世民殘破了。李世民實在不比隋煬帝好。論功績他還在隋煬帝之下。 就是這麼一個逼父殺兄的唐太宗,口口聲聲說的是什麼呢?唐太宗對對群臣說,「朕只喜歡堯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鳥有翼,魚有水,失去就要死,不可暫時失去......」 李世民真是臉皮厚啊!——難道說是大聖人孔子讓你去逼父殺兄的嗎?! 從法制的角度講,當朝太子李建成有何罪當誅?——霧穿過幾千年的歷史塵霧,翻遍被唐太宗李世民歪曲、污衊、篡改過的大唐史書,至今也沒有人找得出李建成犯有什麼大的過錯...... 既是李建成、李元吉犯有過錯,那也是由皇帝由朝庭來處置,哪裡輪到李世民「越殂代庖」呢?!更何況太子東宮和齊王府上上下下幾千口人何罪之有?太子妃齊王妃以及幼小的嬰兒何罪之有?必滿門抄殺而後快?!這隻能說明李世民心虛膽怯。 宋人范祖禹直接指出,建成是「父之統也」,你李世民根本就是篡逆作亂,「無君父也」...... 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更是猛烈抨擊李世民親手射殺同胞兄長,窮凶極惡,簡直不齒於人類...... 正如章太炎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所說:「太宗即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引用郭沫若先生的話,真是再恰當不過了:「知者不便談,談者不必知......待年代既久,不便談的知者死完,便只剩下必知的談者......懂得這個道理,便可以知道古來的歷史或英雄是怎樣地被創造了出來......」 可是,歷代有許多號稱「正統」的學者,無恥地為李世民歌功頌德,把沒有事實的空洞無物的所謂「貞觀之治」當金子一樣裝貼李世民。殊不知,大凡處於社會大亂到大治的這個經濟恢復與發展階段的任何一個帝王,無論是王世民、張世民,趙世民,或者是你、我、他上台執政,只要不是混蛋當皇帝,都會坐收經濟復甦之盛世和「XX之治」的美譽。真不知道這些無恥的學者究竟是何居心!難道是想鼓勵有更多的人「禍國殃民」、「欺世盜名」嗎?!。。。。。。真是其心可誅!!! 歷史已經發生的,是不可能改變的。李建成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令人同情的悲劇性人物。他雖文武雙全、仁慈大度,卻沉沒於歷史的長河,他英武而短暫的悲劇人生,必定引發許多人的反思!對歷史、對人生冷靜的思考! 俗話說「成者王侯,敗則寇」。在歷史的長河,有許多失敗者恰恰是英雄!而成功者不乏無賴、流氓之徒!歷史,是勝利者寫的,我們應當從勝利者寫的史卷的字裡行間,卻解讀、去深思!這才是現代人成熟的表現!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