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與信息化教育
Web2.0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但如下定義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可:「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網站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會軟體的應用為核心,依據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論和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新一代模式。」
信息化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學生在教育中互動、分享,充分體驗學習的快樂。Web2.0所具有的個性化、共享性(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思想共享、生命共享)、開放性等特點,正好對信息化教育理念提供了很恰當的技術支持。
Web2.0提供了更為完善的教學活動信息交流生態圈。用戶圍繞某個主題建立的個人或群體Blog與WiKi,藉助於Tag、RSS、SNS可以讓更多對此有興趣的用戶參與進來展開交流、評價與討論,可以很自然搭建起網上交流平台與虛擬教研平台,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學習,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此外,Web2.0還可以充當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評價的工具,為基於網路的學習與教學提供一個完善的、自發性的交流生態系統。
另外,Web2.0還能有效提高網路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效果。Web2.0中的Blog與Wiki所提供的可讀可寫功能,不僅能夠讓學習者在網路上自由發表自己的思想、心得、疑惑等,而且還可藉助於RSS與Tag把Blog與Wiki主動發布出去,從而使對該問題有共同興趣的人群實現共享、交流與互動,得到他人針對性幫助與建議,學習者可據此修正自己的偏差,不斷地進行反思,加深理解與體會;通過SNS網站與Tag,學習者可找到有共同興趣的學習夥伴,就會逐漸形成基於個人興趣的學習生態圈,用戶就有機會接觸全世界相關領域最優秀的人,與他們建立廣泛的社會聯繫,不但能夠分享到他們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可能分享他們的思想,從而有效提高網路用戶自主學習的效果。
除此之外Web2.0還能促進積極主動的合作學習、提高研究性學習效果、給出比較客觀公正的學習評價,同時對教育資源的共享、作業的布置與批改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這些在後續的幾篇文章中會專門論述。
Web 2.0使得傳統互聯網更加自動化和人性化的同時,給我們的信息化教育應用更重要的是帶來思維、方法、手段的變革。在倡導個性化學習、合作化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今天,Web2.0的出現更能促進學習的個性化、合作化、研究化的發展。
推薦閱讀:
※在澳洲和歐美國家留學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曹洪順:世紀之交的語文教育大討論述評
※做人,是當今教育最大的缺失
※為什麼班主任看不起差學生?
※孩子讀太多童話書,長大後是否會特別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