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劇本要抓住13點
【喜歡的課,喜歡的人生】
1.編劇秘笈
影視劇是正著看,從頭看到尾,卻是倒著寫,從尾往頭寫。觀眾不知道結局,可有一萬個猜測,增加觀看樂趣。編劇不知結局,也會有一萬個可能,那就讓自己迷失而無法前行。不僅倒著寫,還要反著寫,結局是和解,前面就是誤會。結局是頓悟,前面就是迷瞪,擰巴。總之,想好了最後一個高潮再下筆!
2.尋找首先出拳的人
無論一部電影、一個短片,還是一個戲劇段落,開場3-5分鐘,必須要有人出拳,就是第一塊骨牌,第一個撞擊,第一次危機。這第一拳最好足夠的狠,才能激起強烈反響,被撞擊方和觀眾才能被打懵,才能引起足夠大的波瀾,才能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才能吊起觀眾的胃口、好奇心:後來呢?
3.邏輯力
對於做一個編劇的要求,與其說需要想像力,不如說更需要邏輯力。想像力像孩子,邏輯力才是成人。你聽一個孩子講他漫無邊際的幻想,最多讚許他天真爛漫,但不會為他的「故事」著迷,不會探究,不會好奇,不會較真,不會期待,不會震撼,不會深思,而這些感受的形成,需要一個邏輯縝密的創作才能達成。
4.熟識角色
誰是主角?他出場前在做什麼?家庭狀況體貌特徵?學歷教育?優點缺點個人喜好人際關係...認識他非一次性完成,反覆琢磨並與其他角色相互砥礪,彷彿在生活中遇見人,對他身世背景的了解不斷深化。最重要,人物設計為你寫他的目的服務。結論:人物小傳須反覆多次完成,並服從於劇本主題。
5.可否主題先行
可以!編劇常接到命題作文,主題先行也出過經典作品。關鍵:
1、不能直奔主題,越曲折越好。2、主題不重要,用什麼故事去說明它才重要。3、弱化主題的存在,隱藏它,主題是觀眾品出來的。4、主題是有意義,故事是有意思,首先有意思,而後有意義。
6.動作
編故事的關鍵是找到角色動作。動作分兩種:主動動作和被動動作。前者是我想幹嘛。想考研,出擊準備,迎接挑戰。被動動作是路上走得好好的,一個花盆從天而降砸在頭上,流血搶救、血型不對、沒帶錢,醫生不在...編劇的任務就是給角色動作設置障礙,他克服重重障礙達到目的或轉危為安,就是故事。
7.事件
用簡略方式將觀眾帶入角色所處的規定情景後,必須發生事件。只有事件才能讓人物活起來並讓觀眾感同身受。事件要件:
1、有足夠的衝擊力,讓人物動起來。2、須引起觀眾的關注和期待。3、能引起連鎖反應。4、能造成人物衝突(外部)和糾結(內在)。5、有想像空間。一部電影需要3-5個相互關聯的事件。
8.拐點
事件發展過程中的變化和轉折。人物動作帶領觀眾朝某個方向走,或達到目的或出現意外使得人物動作方向改變的那個點,就叫拐點。拐點特徵:1、邏輯的必然。2、關注和情緒的小高峰。3、拐的方向出人意料(需要編劇挖坑給觀眾跳)。4、具有節奏調節功能。5、體現變化與多元特徵。6、起到轉承啟合的作用。
9.下狠手
故事產生於動作,動作來源於人物,人物發力源於編劇給他的壓力。編劇壓彈簧越給力,人物的動作發力越大。所以,編劇對心愛的主人公不能太好,你得讓他受苦,被凌辱,遭打擊,讓他危機重重、走投無路、苦不堪言、生不如死,所謂天降大任於斯也。
10.個性化對白
編劇困惑之一,總不能千人一面,千口一腔。人物個性化對白應該是:
1、不能違背人物性格。2、盡量有一些個性化標誌(口頭禪、用詞)。3、說話的方式比用詞更重要。4、人物內在依據大於外在形似。5、強化亮點避免刻意。
11.小高潮
相對大高潮而言的,在電影里突出,因電影一次觀賞,結尾前定有最大高潮出現,之前的小危機及解決(拐點)被稱為小高潮。電視劇太長,難找大高潮(多次觀影),加之電視劇分集實際由導演最後任意切割,更難準確設置拐點,所以只能模糊。經驗:以故事段落為標準,3到6個拐點配一個段落高潮。
12.首三集
電視劇約定俗成為長篇評書,在漫長觀影過程中,觀眾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關注,於是首三集成為觀眾決定是否繼續看的關鍵,也成為購片者和電視台(搜集收視率)評判依據,至關重要。
1、信息量大(人物場面風格視覺動作)。2、節奏緊湊。3、衝突迭起。4、戲劇張力強。玩命。5、製造大懸念(讓人覺得後續有大戲要唱)。6、有趣(台詞、機關設置、細節)。總之,編劇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13.和觀眾談戀愛
寫劇本好比和觀眾談場戀愛。觀眾是美女,你首先必須愛她,然後挑逗、討好、誘惑她,弄清楚她想什麼,她要什麼,然後給予、付出,滿足她。可一味地附和,無原則的讓步也不行,你得有堅守。你不能過分寵她,對她的弱點你得抑制、教訓、警告、恐嚇,隨後(高潮時)征服她,方抱得美人歸。
作者:楊洋
推薦閱讀:
※動畫劇本寫作
※倪駿:劇本上的字不會白白跑到紙上來
※[美劇] 讀心人/The Listener 全集第1季第1集劇本完整版
※[美劇] 未來青年/The Tomorrow People 全集第1季第1集劇本完整版
※莎士比亞,僅次於上帝的人|《哈姆雷特》
TAG: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