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西欧(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希腊、马耳他)之教堂篇

自从去年开启了我行程中的欧洲大陆,就深深的被它的历史、艺术、建筑、底蕴吸引,以至于这两年来屡次三番地来到这里。尤其是文艺复兴后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更是彻底给我这个“艺术文盲”好好地上了一课,现在的我不说已经“精通”,至少不会再人云亦云,对于它们也算有了自己的品鉴。

虽然文艺复兴并不是专门针对艺术方面,它更像是人类的一次思想觉醒和复苏,但是至今遗留保存下来,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那些旷世巨作,包括绘画、诗歌、建筑等等。自文艺复兴后,欧洲大陆上也曾战火纷飞,但是这些艺术珍品却都能得以保留,在巴黎、罗马、马德里街头,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建筑,而其中教堂更是得以妥善保存,反观国内,不得不对欧洲人的素质与修养发出感叹啊!

即使不是虔诚的教徒,但面对或气势恢宏、或富丽堂皇、或充满浪漫氛围的教堂时,每个人都会忍不住一窥究竟!而在这三次欧洲之行中,我所观教堂之多,大大小小不胜枚举,为免在行程攻略中行文赘述,特此专开一篇教堂篇,说说这些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教堂。

(图片)

说起教堂建筑,就不得不先提一下天主教的发展史,否则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的都是信奉的一个主子,可各个的教堂又不同(以下内容仅为个人所知,若有所述不当之处,各位一笑抿之吧),而且每座教堂里或彩窗上、或画像、或雕像都是以“旧约”、“新约”中的故事为背景所绘。

首先,天主教脱胎于犹太教,这点大家都知道了(耶稣就是犹太人),犹太教信奉的是全宇宙唯一真神——上帝耶和华,遵守的是上帝的律法——摩西十诫,以希伯来圣经,也称“旧约”为教义(如伊甸园、上帝造人、诺亚方舟等都属于旧约中的故事)。犹太教堂外观上并没有显著特征,各种风格都有,但是它内部却和清真寺一样(难道是因为都来自于耶路撒冷那旮嗒),不会有偶像和画像(也更不会有十字架),所以犹太教堂通常都是空空如也的。

而天主教其实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另一分支则是著名的伊斯兰教了),他们保留了“旧约”,但是信奉的却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不过耶稣却是“新约”里的主人公,新约里主要讲的是从圣母玛利亚受孕、耶稣出生、传道、受难以及复活等等的故事。新约里说:任何人,只要你信耶稣,就能够得救,死后不会下地狱,会上天堂与上帝同在。这样一来,天主教就不再只局限于犹太人了,从而开启了世界性宗教的可能性。

罗马人从未迫害过犹太教徒,但是他们容不下天主教徒,因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主教徒(信奉的又是唯一神,这与当时古罗马、古希腊的多神论是截然不同的),这对当时的罗马皇帝的威胁实在太大了,所以一开始天主教被认为是“邪教组织”,一直被罗马皇帝追杀的,好些壁画展示的耶稣门徒、天主教徒被屠杀就是反映的这个时期的事,包括耶稣受难也是受当时的罗马军队迫害。直到君士坦丁大帝的出现,颁布了著名的“米兰赦令”(现保存在米兰博物馆内),公开承认了天主教的“合法”地位,自己也受洗成为了一名天主教徒,并将天主教定为国教。(看到这一幕觉得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权利游戏》中的情节)

于是天主教就称霸了罗马帝国,但苦逼的是称霸不到50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之后几百年里纷争不断,直至11世纪,东西宗教彻底翻脸,西部以罗马为中心,还是叫天主教,而东部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叫东正教。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东正教东迁直至进入俄罗斯境内就落地生根了,所以东正教的圣诞节也入乡随俗不是在12月25日,而是根据俄历在1月。

东正教和天主教在建筑方面差异挺大的,首先是平面结构,天主教堂一般都是拉丁十字,类似十字架——横短竖长;而东正教则是希腊十字——长短一样,就是个“十”型。此外,外观上天主教堂多以哥特式建筑为主——无数的尖塔;东正教教堂则受拜占庭风格影响较深,教堂顶部都是圆球形的,到了俄罗斯更是变形为“洋葱”顶了。最后是教堂内部,天主教堂里面比较有看头,各式画像、雕塑,圣母的、耶稣的,还有耶稣的12门徒之类的,内容形式丰富;而东正教堂内部基本没啥雕塑,多是绘画,而且还多是板画。我估计这也是跟文艺复兴发生在西罗马相关吧(在另一篇关于文艺复兴绘画篇的帖子里会提到的)。

最后就该说说新教了!天主教因为成了罗马的国教而发展壮大,即便后来罗马帝国灭亡,它也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地位超过了任何君主,统治了欧洲整个中世纪。且打着耶稣主子的名义,大张旗鼓的疯狂敛财,教皇绝对是当时的欧洲首富(就算是到了现在,梵蒂冈博物馆的好东西也比卢浮宫啥的好得多得多)。直到16世纪,有位马丁路德先生发飙了,他将没几个人看得懂的拉丁文写的“新约”给翻译了出来,并且宣称“只要保持信仰,不必做任何事(即不必买赎罪卷啥的)、不必听神父的,就可以得到救赎。”这一下就彻底惹毛了天主教的神父老爷们了,于是长达百年的屠杀新教徒就此拉开序幕。但是在当时的欧洲就有那么一个奇葩----英国,硬是宣布新教为英国国教,且随着后来日不落帝国的崛起,新教也得以存活及发展,直至今天新教与天主教徒数量几乎相等。

且由于新教的教义,所有新教的教堂特色就是两个字——“简单”,什么雕像啊、画像啊、彩窗啥的都可以省了,竖一个十字架、搁几张板凳,能让大家坐在一起唠唠耶稣老人家的嗑就好(估计新教的教会比较穷也是原因之一吧)。所以知道为毛好看的教堂都在西欧,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都没啥教堂可看的原因了吧,因为这些地儿信的那都是新教!

而在中国,天主教 东正教 新教=基督教(中国人统称)。

好了,关于教会的发展就大致简单介绍到这了!了解了这些,再进入教堂就比较“有的放矢”了!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几座教堂吧!

一、巴塞罗那圣家堂(西班牙)

这座由西班牙鬼才建筑师高迪设计的代表作,当之无愧绝对是我心目中的NO.1,虽然它已建造两百多年至今仍未完工,但是那教堂外墙的精密雕刻,教堂内部充满童趣的森林式廊柱等等,不论是从整体还是局部,都是那般惊艳的天才设计。当我进入教堂的第一眼,我就为它倾倒,而再看了这么多的教堂之后,更是从心底爱上了它!

我认为这儿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堂了,它的建筑风格已远大于其宗教意义,也因此在我这种“无神论”者心目中才有了如此秒杀一切的地位吧!

进入教堂内部就像进入了一座充满鸟语花香的丛林,那一根根石柱好似一棵棵参天大树,头顶一蓬蓬向日葵花正迎风盛开。

天主教堂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玻璃彩窗,在这儿也被高迪充分利用了起来。他充分利用其光影效果,既营造出了森林中光影斑驳的效果,也能感受到它神性象征的一面。

除内部相当有特色外,教堂外部的三个立面(传统天主教堂只有一个主立面)也风格独特。朝东的诞生立面,面向冉冉升起的旭日,通过取材于地中海的繁复动植物装饰,暗示着丰富和生命的喜悦,表达力量和生机。

和诞生立面不同,西向的受难立面则倾向于表达死亡所造成的无法挽回的损失。这面的建筑业不再柔和和曲折,而是采用了方正坚硬的雕刻手法。六个风格化的飞扶壁,看上去更像剥除了肌肉的骨架,支撑着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的结构,代表了上帝之子死亡的不幸和悲哀。

这个立面也是圣家堂三个立面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个!!!

下面这张那就是基情四射啊!雕像左下方墙上则是一面数独盘,最终数字33则是耶稣死时的年龄。

此立面直至钟楼顶端,生命的希望才重新显现:丰富的果实和鲜艳的花朵(这些大颗大颗的草莓、栗子、石榴、橘子在我看来更像是高迪童趣的表现),预示着耶稣复活的奇迹和荣耀。

南向的荣耀立面则尚未完工,不对外展出。

整个圣家堂丰富的装饰代表了信仰:外部的装饰讲述了耶稣从生到死的生活,内部的装饰则描绘了天国般的耶路撒冷,天主教信条和大众的传统、神话传说和异教徒的象征手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装饰,也使其成为充满力量和视觉冲击的经典特色建筑。

二、巴黎圣母院(法国)

这座坐落在塞纳河畔西堤岛上,因雨果的著名小说而闻名的教堂建筑,不可避免的也被赋予了浓厚的法式浪漫主义风格!

夕阳照射下的塞纳河与圣母院,一片金黄而温暖!

看到这座教堂,于我而言首先想到的不是上帝、耶稣,却是那外貌丑陋却内心善良的“钟楼怪人”,就好比那几百年来静静矗立在塔顶俯视着整座城市的滴水兽,外貌丑陋却观之可爱。

几百年来,孤独的怪兽们就这么静静的矗立在塔顶,安静的俯瞰着塞纳河两岸,巴黎城的沧桑变幻!

天主教堂特色之一的彩色花窗,在这里却被建造成浪漫的“玫瑰花窗”,即让人印象深刻,也由此可见法国人的浪漫情怀。

虽说它也算是哥特式建筑之一,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尖塔,相反在主立面的双塔造型别具一格,玫瑰窗、国王廊柱等雕刻都是那么精致,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又显庄严肃穆。

三、米兰大教堂(意大利)

这座教堂是天主教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哥特式建筑杰作,历时五个世纪修建完成,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哥特式的尖塔搭配巴洛克风格的雕饰,自上而下,满是雕塑,极尽奢华。看了这座教堂,才能真切感受到文艺复兴的艺术巅峰。

整座教堂就是一座精美繁复的雕塑艺术精品展,屋顶上耸立着135个尖塔,里里外外约有6000多座大大小小的石雕,小到窗棂上的天使人头像,大到外墙和无数塔尖上的各式圣人像、天使的完整造型,都各不相同。

尖塔、彩窗、飞扶壁,典型的天主教堂建筑风格。

正立面上的五扇青铜门,从左开始分别象征着承认天主教信仰自由的“米兰敕令”米兰的守护圣人“圣.安布罗基奥的生平”、中央的铜门最为豪华,描绘着“圣母玛利亚的一生”、右边是“米兰中世纪的历史”和“大教堂历史”。

教堂内部,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大师都曾在这里留下瑰宝。其中达芬奇还曾为此座教堂专门发明了升降机,就为了一个”神圣“的钉子孔。

米兰大教堂最为著名的米开朗基罗的“圣巴塞罗缪雕像”,此人是耶稣十二门徒中唯一一个被剥皮受难而死之人,米大大此雕塑反映的就是此情景,他身上披的就是自己被剥下来的人皮,全身肌肉、血管、筋骨具现,看上去虽有点毛骨悚然,但圣人脸上却神情坦然!除却此雕像所含之宗教意义外,也充分展现了米大师对人体构造了解之细致,不愧为解刨过多具尸体的大师啊!

四、梵蒂冈圣彼得、西斯汀教堂群(意大利)

因为这两座教堂可以说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就算做一个吧!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是天主教最大的礼拜堂,教堂的由来要追溯到位于梵蒂冈山丘墓地中的圣徒彼得之墓了。

教堂内部直径4米多的穹顶置于4个墩柱的拱劵之上,金底的环状部分镌刻着耶稣的话:“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

主祭坛上是由贝尼尼设计的华盖和庄严的巴洛克式圣彼得宝座,华盖顶端站立天使雕像的螺旋形立柱支撑着飞檐。

该教堂作为天主教的中心,前前后后也是历时几个世纪完成,其中参与设计者名家众多,如乔托、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尼尼等等。因此该教堂在艺术史、人类文明史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堂外部的圣彼得广场,也是大师贝尼尼的大作!首先是被他称为”剧场的门廊“的两个半圆形廊柱,就好比两只环抱着的手臂,来到这里的人们就好似进入了上帝的怀抱!”两个拓宽的半圆张开手臂接纳天主教徒......另异教徒都归顺的教堂“,贝尼尼就是这样描写这些廊柱的。

这些半圆形廊柱上立有140个雕像,形态各异。

据圣经记载,耶稣复活后曾将通往天国的钥匙给予了圣彼得,因而整座圣彼得广场从空中俯瞰也很像是一把钥匙。

在广场中间的方尖碑是在公元37年,罗马皇帝从埃及运回的(话说在罗马有好多座方尖碑),于1586年移到了此地。但是由于当时天主教的排他性,罗马所有的方尖碑顶的象征物全换成了象征天主教的十字架等(天主教视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的诸神为异教徒),看着真有点不伦不类!

圣彼得广场是个标准的椭圆形,而在方尖碑两旁立着的两个喷泉完美对称,所在的位置更是标准的椭圆几何焦点,这也是贝大师的杰作之一。

梵蒂冈博物馆内展出的展品只是历任教皇收藏品的沧海一粟!仅仅这些大理石雕像就足以傲视很多国家的博物馆了,再次感叹教皇的富足啊!

只是可惜好好的人类杰作来到这儿以后,都得被那么”画蛇添足“一下!

下面这幅石雕雕刻的是希腊人与小亚旭亚人的战争,这又是一个有关侵略、爱情和背叛的故事;只是我看来看去这些小亚旭亚人咋都是女人造型呢!

圣彼得大教堂,是因为它在天主教的地位而让其与众不同,但实际让我印象深刻的却不是这个主教堂,而是后边的西斯汀礼拜堂(这里也是教皇逝世后,红衣主教们封闭选出新任教皇的地方),因为它所拥有的艺术瑰宝、名家巨作。不说其它,单就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这两个名字,就足以在我心中占得一席之地。

在西斯汀中,专门有间拉斐尔室,其中所有的壁画都是由拉斐尔(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绘制的。而拉斐尔的天使、圣母总是能画出别人画不出的圣洁,无人能出其右啊!

著名的《雅典学院》。

最著名的米大师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这两幅画不到现场真是无法形容那种予人的震撼感啊!

礼拜堂正中央的天花板上,是一组连续9幅的《创世纪》,耗时四年,壁画全部由米开朗基罗独立一人完成,由于一直抬头作业,在完成后的相当一段长时间内他的头都无法低下。整个故事都是取材于圣经的开头部分,分别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陆》、《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园》、《诺亚献祭》、《大洪水》、《诺亚醉酒》。

最中间的《创造亚当》,这手指与手指的接触,现如今是被广泛运用啊,尤其是斯皮尔伯格!

这幅《最后的审判》,我也曾在别的教堂看到过多次这个题材,但真正能让人惊艳到目瞪口呆地步的还得属这幅!

画面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层,最上层是天国的无翼天使,他们正簇拥着耶稣受难时的十字架等物,左面一组抱的是十字架,右面一组抱的是耻辱柱。画面中央云端闪电中站着身躯高大、神态威严的救世主耶稣,他正举起有力的右臂,表示审判开始。耶稣十二圣徒河圣母玛利亚环绕在旁边,圣母玛利亚畏缩地抓紧头巾和衣衫,屈身在儿子的右肋之下,左边是基督的门徒和殉道的圣人们,左手背小梯子的通常被认为是亚当,后面围着红头巾的女人是夏娃,右下方云端是圣徒巴尔多禄茂,手中拿着一张殉道时所被割下之人皮,这张人皮画的正是米开朗琪罗自己。耶稣下方八个吹号角的天使正在唤醒死者宣示审判开始。画面下部是善恶两部分人正受到重生的耶稣的裁决,画面左侧描绘的人物是将升往天国的人群、右侧则是将打入地狱的亡魂。画面最下方则是坐在船上将渡过阿克隆河被打入地狱收到蛇怪撕咬的亡魂。

五、圣约翰主教堂(马耳他)

圣约翰大教堂是以圣约翰骑士团的守护神命名,是骑士团自己的教堂,也是最主要的教堂,是首领和骑士们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祭祀的场所,从教堂的装饰可以了解骑士团的历史。

既然说到了骑士团,那我就再来唠叨唠叨骑士团的历史吧!天主教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三大骑士团,分别是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

其中最早成立的就是医院骑士团,又被称为圣约翰骑士团,成立于耶路撒冷圣约翰教堂附近的医院里,主要目的是照顾朝圣者和伤患。该骑士团的标志刚开始是黑底白色的八角十字,后来改为红底白色八角十字,也称“马耳他十字”。

当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天主教撤出东罗马时,医院骑士团也跟随着回到了欧洲,但是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一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直到1530年,由教皇出面,医院骑士团来到了马耳他岛,每年象征性地向西西里国王缴纳1马耳他鹰币作为租金,在岛上建立了马耳他骑士团国,这也就是马耳他国的立国之初。虽然后来拿破仑横扫欧洲时,医院骑士团战败,全部撤出了马耳他国,大部分流亡到了俄罗斯,但是他们却在这留下了大量的骑士文化,包括这座圣约翰主教堂,以及98%以上信仰天主教的民众!

第二个成立的是圣殿骑士团,也是历史上最著名,十字军东征期间最显赫、力量最强大,不过下场也最惨的骑士团。他们的徽记是一枚白底红十字章。

与医院骑士团求死扶伤的初衷不同,圣殿骑士团在成立之初,就被教皇给予特权、君主王侯的捐赠以及他们的抢劫,使其迅速聚集了大量财富。在全盛时期,欧洲各国都有骑士团的城堡,用来存放骑士团的财富,因而骑士团当时还发明了欧洲最早的“银票”和“镖局”,方便贵族“异地取款”。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当时的法国国王正陷于财政极其困难的窘境之中,他觊觎骑士团的财产,暗中与受他保护的教皇合谋,以骑士团标志上“双人共骑”指控圣殿骑士团公开宣扬搞gay,行为“异端”(天主教教义明文禁止同性恋,但其本是寓意“与子同袍”等战友兄弟情), 发出了逮捕法国境内全体圣殿骑士的密令,随后欧洲其它国家国王也有样学样。结果,大批圣殿骑士在侦讯过程中被折磨死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瓦解,大量财富被没收。

最后一个成立的就是条顿骑士团了,在耶路撒冷期间,该骑士团并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但后来回到欧洲后,却在德意志东方殖民的历史上给世人留下浓重的一笔。条顿骑士团成立之初,教皇批准他们穿和圣殿骑士团一样的白色长袍,不过上面绣着的是黑十字,作为两者的区别。从此后白底黑十字就成为条顿骑士团的标志。

条顿骑士团充分吸取圣殿骑士团的经验教训,更着重于军事力量方面的发展,且执行医院骑士团一样的教规,不再涉及大量财富交易。条顿骑士团回到欧洲后,由于其军事力量,开始成为类似雇佣兵一般的存在,帮助东欧一些国王作战,但慢慢的骑士们不满于替人做打手了,而逐渐在其侵占的土地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普鲁士王国。而普鲁士与德意志的关系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所以为什么德意志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这个民族的好战基因应该也算原因之一吧!至于条顿骑士团的最后终结者也是那位欧洲军事名人了——拿破仑(话说欧洲历史上,这位老兄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位了啊!)

骑士团历史就简单介绍到这,再说回圣约翰主教堂,它的外观苍白、朴素,没啥特别之处,但内部装饰却丰富多彩,一进去就被闪瞎了双眼,完全的金碧辉煌,连梵蒂冈都没法比的奢华,“土豪”的让人难忘!据说,圣约翰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奇妙最吸引人的教堂之一。

教堂整个圆顶内部是大壁画,描绘的就是圣约翰的生平。

而由于它的骑士背景,大教堂内部又分小礼拜堂,分归骑士团的“八语”骑士(骑士来自法、德、西、意、英、葡等六国,所操语言不同,按语言分支)供奉自己的守护神和骑士团标志,也让这座教堂被赋予了一些浪漫的中世纪英雄主义。

大教堂的地下墓穴中安放着圣·约翰骑士团首领和部分骑士的遗体。这类地方通常都会有骷髅表示!

六、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意大利)

这座教堂是继罗马的圣彼得教堂河伦敦的圣保罗教堂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教堂,也是佛罗伦斯昔日财富与辉煌的象征!教堂命名为圣母百花大教堂,暗喻百合,象征佛罗伦萨共和国。

教堂的宏伟圆顶无疑是整座教堂的焦点,但它却一反传统的哥特式尖塔建筑样式,相反借用了被天主教会认为是异教徒的拜占庭式风格,这也只有在佛罗伦萨这个重艺术更胜形式的地方才得以实现吧!

教堂外部用红、白、绿三色大理石堆砌出繁复的几何图形,立体面是典型的哥特风格,让人眼花缭乱,远看就好像是个首饰盒,感觉好不真实。

一旦进入教堂内部,则一切化繁为简,除了主祭坛上方,瓦萨里的一幅《末日审判》,虽没有西斯汀米开朗基罗的那幅震撼,但更突显出一种庄严和肃穆!

圣百花大教堂旁边的圣乔万尼洗礼堂,因外形呈八角形,形似一个八音盒,它是佛罗伦萨最早的一座洗礼堂,据说诗人但丁就是在此接受洗礼的。最新的一部电影《但丁密码》其中取景就是在此礼拜堂。

这个洗礼堂最为有名的则是这座被米开朗基罗称为“天堂之门”的青铜大门,是由洛伦佐几乎穷尽一生心血设计完成,十幅小画全是圣经旧约中的故事。

洗礼堂内顶部也是一幅《最后的审判》,虽然与另外两幅在艺术上没法相比,但这是一幅用马赛克堆砌完成的,也算匠心独运吧!

七、胜利之圣母教堂(意大利)

这座小教堂属于罗马天主教的乙级宗座圣殿,教堂名字来源于它所纪念的天主教在战争中的胜利。它安静的坐落在罗马一条小路的街头,从外型上完全的不起眼(罗马街头天主教堂真是随处可见);要不是因为《天使与魔鬼》这部电影,我会完全的忽视它。但是一走进去,却被震住了!教堂面积不大,奢华的巴洛克风格大厅,从穹顶的绘画到著名的贝尼尼雕像,则完全的吸引住了我!

这座贝尼尼最受争议的作品《圣特蕾莎的沉迷》,被认为是最不应该摆放在教堂里的作品。这幅作品描述的是修女圣特蕾莎在幻觉中见到上帝的情景,但是她那躺在浮云上,宽大的衣袖向下低垂,两眼轻合、嘴唇微张、脚趾微微翘起,好似沉浸在无比兴奋的高潮之中,极度的渴望与沉醉,极致的痛苦与欢愉,从特蕾莎的脸上、肢体上,甚至衣袍上都浮现出来。

与这幅《圣特蕾莎的沉迷》相对的另外一幅作品,没有标出作者名字,但是我认为也是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

恰逢教堂中有一美女正在祈祷,偷拍一张

八、Meteara大修道院(希腊)

Mereara在希腊语中就是“悬在空中”的意思,在这儿,一片群山包围中涌出一片巨石阵,有那么点像张家界的意思。

在公元9世纪,先是一些隐遁修士来此在岩石上凿出一个小空间进行隐修(有点类似藏传佛教的密宗和印度教的苦行僧,看来不管啥宗教都有点异曲同工啊),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洞窟,且还在使用中!到14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拜占庭政权日益衰落,土耳其对希腊的入侵日益加强。于是,修道士们开始寻找远离杀戮的安全庇护所,麦泰奥拉交通不便的多岩石地形给他们创造了理想的避难所,他们来到这里,在这些巨石柱顶端修建修道院,从远处看这些修道院好似矗立在云里,又好像漂浮在空中,因而此处又被称为“天空之城”!

这块石头远远看去好像一个武士面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繁盛的时候,这儿的岩石上曾修建过上千座大大小小的修道院,但至今只余下了6座仍有修士或修女的修道院。真是佩服当初的修士们,是怎么在这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修建出如此雄伟的建筑啊!

其中007曾在此地的圣三一修道院取景拍摄!

这儿的修道院都是属于东正教,为了宗教礼仪,在去的那天我还专门穿了长裤而放弃了长裙,可谁知在东正教中裙子是符合礼仪的,长裤相反却是违规的,最后还是在长裤外裹了一条长巾,才得以进入修道院。

这里的壁画那跟意大利、法国等地比起来就好似小学生的画作,修道院里的条件也相较清苦很多。Meteara大修道院主殿中的壁画艺术手法一般,但是画法纪实,且描绘的全部是天主教初期,罗马人迫害教徒们的场景,各种各样的酷刑全都淋漓尽致的画满整幅整幅墙面,俨然一幅人间地狱,场面血腥但却不恐怖,可以感受到那些殉道者面对酷刑内心却信仰坚定,只可惜主殿内不让拍照。

九、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意大利)

圣十字教堂是佛罗伦萨最大且是唯一的灰衣教士主教堂,教堂修建于12-14世纪,但是白色主立面却是后来加建的,其设计师为一名犹太人,所以公然在这座天主教堂主立面上设计了一颗大卫之星,这也就是在佛罗伦萨了!虽然教堂建筑上允许了此“异端存在”,但是该设计师最终却因为其犹太籍身份而无法葬入教堂内,只能长眠于此立面之下了!

该教堂就是佛罗伦萨的“先贤祠”,众多大师名人及美帝奇家族安葬于此,即使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尸身无法回归,人们也会在该教堂内设立墓碑以示纪念!而在此艺术之都,名人们的棺木设计当然也得是件艺术品了!最著名的当属下面这几座了:

米开朗基罗之墓:算是教堂内最大的一座棺木了,石棺前坐立的三尊女神像,分别象征着米开朗基罗在绘画、雕塑、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

伽利略墓:墓碑上的伽利略正手持望远镜凝视着天空。

但丁墓:但丁37岁时由佛罗伦萨被放逐,终身再未回过家乡,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里安置了他的衣冠冢。石棺上的墓志铭写着:伟大而光荣的诗人!石棺左边的女神手拿权杖,象征正义;右边女神手拿桂冠趴在厚厚的书卷上,象征但丁在诗歌上的成就;但丁雕像蹲坐在石棺上,神情忧郁,不禁让人们想起诗人坎坷的一生。

罗西尼墓: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石棺前一位女神正在专注的倾听,这是为了纪念他在歌剧方面的伟大成就。

委托里奥:意大利著名剧作家。

尼可罗之墓:意大利政治思想家,第一个正式拜托宗教神学和伦理学束缚,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近代政治思想的奠基人。

南丁格尔墓碑:

教堂内部其它装饰:

这里还立着一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由女神像”

这座教堂除了以名人墓馆闻名外,还有一幅位于主殿内第5根廊柱上多纳泰罗创造的金色浮雕《圣母领报》也非常著名。

教堂内的小礼拜堂、庭院及回廊,也是美轮美奂!

十、科尔多瓦Mezquite清真寺(西班牙)

这是座被叫做清真寺,看着也像清真寺,但其中心却是一个基督教大教堂。造成这样“混搭”风格的原因是科尔多瓦的历史,这里曾是穆斯林的领地,但是在16世纪被天主教征服后,这座清真寺就被改建为天主教堂了。

西班牙人的这种”天马行空“好像是融于基因中的存在,所以这里尽出鬼才,如高迪、达利、毕加索;而这也是我最钟情西班牙的原因之一!

清真寺教堂里的圣母当然也得有穆斯林特色,因而是黑纱披身,如此装扮的圣母也是独此一份吧!

欧洲的教堂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我也只是仅将我印象中较为深刻的十座教堂进行了整理,其它还有很多也都有其独有特色,在稍后我的具体行程游记中再予以记录吧(还有好大的工作量啊

)!
推薦閱讀:

高雅的藝術品味 凝練的筆墨語言—書畫家雷鳴東先生的藝術追求
細細品味人生
「格調」、「品位」、「品味」,此三者在理解上有什麼區別?
女人九品,品味無窮

TAG:品味 | 西班牙 | 法国 | 教堂 | 意大利 | 希腊 | 马耳他 | 西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