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人兒(童年的遊戲1)
來源:一品故事網/作者: 隨寓而安
(小麥的故事33)
小麥的童年,從會跑、會玩兒直到小學中年級時,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中期的那幾年。
在當時,商品經濟不發達,還沒有電視,電影、戲曲也不多,一般家庭只有一台電子管收音機或自製的礦石收音機。不過,收音機里的廣播內容倒是挺豐富,有新聞、戲曲、歌曲、相聲、長短篇故事、電影廣播錄音剪輯、配樂詩朗誦等等,但是絕無廣告。
而孩子們的遊戲也是多種多樣的,多達十幾種,有雙人遊戲、多人遊戲,其中除了現在還能見到的捉迷藏、打撲克、跳繩之外,有很多在現下的童少年中見不著了,只有在過來人的兒時記憶里還能尋到。
到了晚上天黑之後,幾個大孩子領著一群小孩子可以捉迷藏,因為天黑,隨便藏在哪個犄角旮旯處都不容易找到。
而在白天,再捉迷藏就沒有意思了,很難藏住。所以,孩子們就玩另一種遊戲——木頭人兒。
捉迷藏是大家藏、一個人找;與之類似,木頭人也是一個人對一群人,不過,不是找與藏,而是追與躲。
一個人追逐一群人中的任意一個,只要有一個人被捉住了,就重新開始一場兒。
遊戲規則是這樣的:
遊戲一開始,先要在全體小朋友里產生一個「倒霉蛋兒」。
大家圍成一圈兒,喊著「手心、手背」,並同時伸出手來,不是手心就是手背。然後占多數的出同樣手勢者退出,剩下的孩子們再繼續一次,幾次下來,准有一個出手心或出手背的孩子被孤立。由於這種篩選方法的名字叫「單個兒倒霉」,所以,被孤立者就是倒霉蛋兒。
在事先劃好的「據點」里,倒霉蛋兒要面對著牆大聲數「一、二、三、……」,數到十時,他就轉身去捉別人。
這時,別的孩子都已經跑開了,凡是抱著樹的都是暫時安全的,倒霉蛋兒不能捉;他只能捉正在跑著的孩子。不過,要是兩個小朋友同時抱住了一棵樹,就可以被捉。
如果正在跑動的孩子看見快被倒霉蛋兒追上了,就立定不動,同時高聲喊「木頭人」,這時,倒霉蛋兒就不能捉他了,得趕緊去捉另一個正在跑著的小孩兒。
喊「木頭人」的孩子,一看倒霉蛋兒去捉另一個小朋友去了,就可以接著再跑。
倒霉蛋兒這時很緊張,因為在他捉別人的時候,還有的孩子趁他不注意往據點裡跑,凡是跑回據點的,就徹底安全了。
如果倒霉蛋兒最終連一個小孩兒都沒有捉住,人家都跑回了據點,他就得再當一次倒霉蛋兒。
這是一個用力氣的遊戲,躲的孩子恐怕萬一被抓住、而捉的孩子也生怕捉不住別人,所有的孩子,無論是躲的、還是捉的,都在拚命地奔跑,不一會兒就滿身大汗。
這還是一個強者勝的遊戲,對於身體強壯的孩子,無論他一開始是不是倒霉蛋兒,都不要緊,他有勁兒、跑得快,即使當了一次倒霉蛋兒,也會很快地抓住一個小朋友而贏過來。
此遊戲也需要智慧,倒霉蛋兒最好別去追強壯的孩子,要撿弱小的去追逐,如此,勝算就大得多。
遊戲還得講究些技術性:喊「木頭人」者,必須先站住、再喊木頭人,若是動作與口號配合不協調,照樣被捉。
當然,這個遊戲也可以「作弊」。那時,小麥身體比較單薄,自然跑不快。不過,若是跟他比較要好的大孩子當了倒霉蛋兒,卻偏偏不追他,而是有意地放過,實際上是在暗中照顧他。
推薦閱讀:
※2018年國內遊戲行業趨勢 —— 高質量遊戲逐漸增加
※經典街機遊戲中的那些經典角色,每一個都是時代的回憶
※關於錢的那些事,和我對想要學一個人開發遊戲的人說的話
※【極客青年媒體】史前巨作最美手游-截個圖都是最美壁紙:紀念碑谷2免費安裝圖文教程+壁紙打包99張
※三十三觀音之遊戲觀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