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三傑

我們領略過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這種偉人的「延續式」,也拜讀過拜倫+雪萊+濟慈這種偉人的「合併式」,但是很少能見到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這種偉人的「對立式」。我最喜愛的三位繪畫大師,竟是水火不相容的。

最初知道他們之間鬧得不愉快,是通過羅曼·羅蘭的《名人傳》,裡面不止一處描寫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藝術家爭論是很正常的事,卻不像我們爭吵一些無謂的瑣事,他們境界高遠,在對藝術和人生的理解上各執己見,思想當然會有撞擊。比如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就對「雕塑和繪畫哪個是第一藝術」這一話題吵得不可開交,讓我想起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哲學上的爭辯。這對師徒的吵架是很可愛的,亞里士多德從沒有真正惱恨老師,他也愛他師,只不過更愛真理。比起梵高與高更的決裂,尼采對叔本華和瓦格納的顛覆,亞里士多德溫柔得像只綿羊。(拉斐爾《雅典學院》里的柏拉圖就是達芬奇的形象。)

米開朗基羅卻很不愛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比達芬奇小20多歲,但他並不以一個崇拜者的眼光去仰視他,雖然他沒達芬奇博學,但在藝術領域的才能相當,因思想性格的差異,便多了一些高空中的撞擊,其爭鬥源自於共同喜愛的藝術,只當是兩位天才的個性宣言。

△老年、中年、青年我們來看看三個人的出生日期。達芬奇:1452年4月15日米開朗基羅:1475年3月6日拉斐爾:1483年4月6日在達芬奇60歲的時候,米開朗基羅37歲,拉斐爾29歲。

一般人都認為,才華高的人,脾氣怪一些,並不惹人討厭,反而更會引來一些痴迷的崇拜者,視其為「有個性」,或者有「藝術家的風範」。其實這些只是借口,愛屋及烏的託辭,如果現實中真要相處,大家還是會選擇達芬奇和拉斐爾這樣安詳、慈祥、和睦、溫柔的人,而不去自討沒趣四處碰壁,招惹性情剛烈暴躁的米開朗基羅。我們可以去尊敬達芬奇,去疼愛拉斐爾,但對於米開朗基羅,我們只有徹底去理解他才行。除了「理解」,我想不到其它更貼切的詞語。米開朗基羅就像魏晉名士,得不到別人的認同與理解,卻又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鶴立雞群,一株君子之竹,不願意同流於俗世。可想他內心所受的痛苦一定比達芬奇和拉斐爾多。羅曼·羅蘭把貝多芬、米開朗基羅、托爾斯泰三人同傳,就是看到了三人在遭受痛苦之後,走向精神超越的那種英雄的崇高之感。

△欣賞、敵視、推崇拉斐爾不是有一次懷著崇敬之情去見米開朗基羅嗎?當他帶著那張紅撲撲的俊臉走近米開朗基羅的身旁時,米老卻對他奇異地望了一眼,便兀自離去。像極了鍾會見嵇康的場景,只不過嵇康更酷,一直打鐵不理鍾會,米老還給面子一些,不想說話就自行離開,至少沒讓拉斐爾苦等那麼久,就像女人果斷拒絕一名示愛者,要好過對他不理不睬、沒有音訊。幸好拉斐爾是個隨和的人,朋友告訴他米開朗基羅向來如此,對誰都是這樣,拉斐爾從此不再喜歡這人,卻沒有對他施行什麼報復。同樣是貴族的拉斐爾,的確也有孤芳自賞的一面,但不像鍾會那麼心胸狹窄,如果換作鍾會的性格,以他在教皇心中的地位,米開朗基羅恐怕真會死得很慘。

憤怒的米開朗基羅

他們之間複雜的關係,如果簡單處理一下,應該是:達芬奇對米開朗基羅敵視,對拉斐爾(欣賞);米開朗基羅對達芬奇敵視,對拉斐爾敵視;拉斐爾對米開朗基羅敵視,對達芬奇(推崇)。

其中,達芬奇與拉斐爾雖然表面上互相認可,但只能說明他們沒有明著鬧翻,其實兩人沒什麼交情,拉斐爾也沒有對達芬奇發自內心地表示友好,在達芬奇最落魄的時候,拉斐爾對他並沒有一絲溫情和關懷。所以說,這三人相互之間都沒太多好感,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業,從未有過真正的思想溝通。拉斐爾將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合二為一,形成了秀美柔和的古典風格,當時在繪畫上的表面成績是超過那兩位的,事實上他的工作重心主要就是繪畫,再加上拉斐爾性情溫和,處事圓滑,所以能夠得到教皇和貴族的欣賞,在上流社會一帆風順。達芬奇痴迷於科研,米開朗基羅專註於雕塑,雖然他們的繪畫技巧和後世影響全在拉斐爾之上,但最大的愛好卻都不是繪畫。因為沒有拉斐爾那般運氣,雖然活得時間較長,卻不如短命的拉斐爾

△偉大、崇高、優美達芬奇用天才頭腦和理性去作畫和科研,米開朗基羅用內心的激情作畫和雕塑。達芬奇是個藝術天才,同時也具有廣泛的科學知識和哲學智慧,難怪拉斐爾按照達芬奇的樣子來畫柏拉圖。達芬奇承載了古希臘那些科哲學家的力量,又將它們引向了一個不同的高度。米開朗基羅更像是藝術的火焰,雖然沉重甚至疼痛和壓抑,但依舊像大衛和摩西一樣堅強地挺立著。他的孤傲,很像後世的尼采和梵高。

發現了嗎?達芬奇偏向於古希臘文明的理性智慧,米開朗基羅偏向近現代的感性激情,達芬奇雖是沉睡的夜裡第一個醒來的人,但他仍在夜裡依靠自己的天才頭腦不斷摸索,而米開朗基羅則一躍到了白天,和那些飽經折磨的人一起提前開始了苦役。他們之間的鬥爭可以簡單歸結於理性與感性之間的碰撞。

達芬奇與米開朗基羅都有同性戀的傾向,而拉斐爾的性取向比較正常,他紅顏知己很多,每一位投懷送抱的美女他都樂於接受,是一位靦腆卻又風流的小帥哥。拉斐爾家境優裕,仕途一帆風順,從來沒有遇到過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的種種困境,也就使他無法成為巨人,也無法背負巨石,他的繪畫天才毋庸置疑,但卻沒有強烈的思想性,沒有和這個宇宙產生什麼關聯和衝突。就好像同樣以優美著稱的莫扎特、門德爾松都是音樂天才,卻沒有達到貝多芬的思想境界

米開朗基羅的崇高,拉斐爾的優美,雖然都比不上達芬奇博大精深的偉大,但三者卻因為自己獨特的性格和才能產生了不同的魅力。拋開藝術上的分歧來看,三人都是值得後人喜愛的藝術家。

△神奇、孤傲、隨和那些追求真實的人,孤傲的人,不願意向世俗屈服合流的人,常表現出自己不合作的一面,米開朗基羅和後世的尼采、梵高都屬此類。高尚的品德的確值得讚歎,他們的心情我也能夠理解,但我卻並不贊同他們的人生觀,這樣的一生實在太過痛苦。對抗虛偽的世界雖然是鬥士的行為,但他們使用的是用暴力去顛覆和重建,有的只是激情,而不是智慧。我最欣賞的人生態度可以簡稱為「神奇」:能夠以真正樂觀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以審美的眼光、愉悅的感情去熱愛世界,積極地改變自己所見的不合理,以巧妙且令人驚嘆的方法去改造和升級,就像巧奪天工的藝術家把本來毫無美感的泥巴和沙變成了泥偶和沙畫一樣,而非憤世嫉俗,彷彿自己是全人類公敵。暴力手段推翻舊制建立新政權,比如法國大**、俄國十月**等等,雖然有其重要的歷史作用,在當時環境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依舊屬於笨辦法,用我的話來說就是「不夠神奇,沒有創意」。

我所追求的人生哲學是富有創意的樂觀改造,比如達芬奇,他一生都在積極創造,而且相信未來的光明,所以對待權貴不卑不亢,顯得沉著穩重,他只是藉助貴族之力去發揮他的天才,實現他的遠大理想,無論是科技、藝術還是哲學。而非像米開朗基羅那樣孤傲,和所有人斷絕往來,把自己置於山頂去獨享藝術,我在膜拜他的天才和德行的同時,也深深為他這一性格弱點感到缺憾。拉斐爾正好走的又是另一個極端,過分隨和謙讓,隨波逐流。在三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上來說,我明顯傾向於達芬奇。

網上張佳瑋同學《米開朗琪羅與拉斐爾的陰謀之「達芬奇計劃」》一文,虛構了拉斐爾臨死前與米開朗基羅的一段對話,其中從多方面闡述了三人之間的糾葛和矛盾,分析了達芬奇與米開朗基羅之間的價值觀的不同,值得我反覆閱讀,對我寫此文也有一些幫助。有很多台詞寫的絕妙,很符合三人的性格。其中,米開朗基羅對拉斐爾說:「我不像你,可以溫柔地應對那麼多白痴。」桀驁不馴的性格一目了然。又說:「我沒有砍屍體的習慣,不妨礙我雕出《大衛》。」真是對達芬奇犀利的諷刺。

△尊敬、理解、疼愛達芬奇一直穩坐我偶像前四名不下(前八分別是手塚治虫、宮崎駿、金庸、達芬奇、約翰·拉賽特、蒂姆·伯頓、卡爾維諾、倪匡)。而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二人,年少時我更傾向於喜歡拉斐爾,因為他儀容俊美,給了我第一印象的好感,但隨著年齡增長、閱歷豐富,加上我對米開朗基羅此人的深入了解之後,我就更偏向於米開朗基羅了。我在想,如果我到了那個時代,只是一個不出名的小畫匠,我會和他們三人擁有怎樣的關係呢?高攀達芬奇是很難的了,雖然我最希望成為他的知己。還記得玩《刺客信條2》,當我可以與達芬奇零距離接觸時,心中那興奮勁讓人尖叫。可他已經有了沙萊這個助手,他又不喜歡結交朋友,天天和沙萊混在一起,我不如沙萊俊美,最多是和他一樣調皮,而調皮卻是達芬奇對沙萊唯一的不滿,所以我毫不指望能夠取代他。

拉斐爾我可能會很容易結識,但結識他的人太多了,即便我登上了大雅之堂,他也只會把我當成他認識的社會名流的其中之一。別談和他有什麼更親密的私交,那是女性才有資格做的事情,我也不抱這個打算,因為我不希望在拉斐爾的內心挖掘出什麼東西。真正有望能成為朋友的,我想可能會最冷傲最古怪最不講道理的米開朗基羅。我會真心去理解這位孤獨的藝術家,我會走進他的店鋪,他工作的地點,他出沒的集市,等他,看他,跟著他,被他三番四次地趕走,再三番四次地回頭。我身上毫無貴族包裹的外衣,內心單純透明,對他是否真心實意,大師定會一目了然,如果能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也許能成為他唯一的知己。

我希望做三人之間的調和者,但偉人之間的衝突有時卻成就了文化的激蕩和繁榮,就如孟軻對楊朱和墨翟的批判,反而引起了百家爭鳴。何況我這微不足道的力量,調和也只是徒勞,倒不如在暗處偷看他們的吵架當作一樂。後人為了紀念這三位藝術家,把《忍者神龜》里的四位主人公分別起名為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多納泰羅(文藝復興另一畫家),讓他們成為並肩作戰的好朋友,算是一種美好的願望。最後,我會對達芬奇老人家一如既往地崇拜,對拉斐爾這個同輩的美男子表示喜愛,然後用最真摯的心去溫暖、理解、關懷米開朗基羅。


推薦閱讀:

「窮游錦囊系知乎 Live」—— 你需要知道的米開朗基羅&貝尼尼
古懂傳奇:愛上你等於愛上寂寞,波提切利的仙氣與無奈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理石雕塑 希諾利廣場上大衛雕像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聖母像
有關1500年的法國政府一次簡要介紹

TAG:文藝 | 文藝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