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到底可以解決教育的什麼問題?

教育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人類文明的傳承,生存技能的傳授都離不開教育的作用,而科技卻更多被認為是新世紀的產物,表現為一種很新奇的東西,其服務於教育的歷程卻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又尤以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當前的教育過程的方方面面的影響最為深遠,如果說教育的目的在於重視每一個學生引導並幫助其塑造成他值得的樣子,那麼科技作為教育的一種手段在其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它能解決教育的什麼問題?容我從科技的一些手段和在線教育的一些特質說起:

▍VR:創設教育的真實情境體驗

我想首先談談VR,不僅是因為行業里普遍認為2016年是VR的元年,而更多的是我覺得VR作為「可感知」的視覺技術引入教育將能很理想地創設教育所需要的真實的情境體驗,而這一點,在當下的遠程教育中卻是最缺乏的,雖然視頻技術和網路直播技術的成熟構造了錄播課和直播課的線上課程模式,但值得指出的是錄播和直播仍然缺乏一個真實的情境體驗,最佳的方式也不過是以趣味化的形式和一定的互動環節調動學生的興趣,但實質而言,學生的注意力是否投入於課堂並沒有好的保證,學生於視頻課程內容、於設備里老師的感知是不夠的,就難以形成好的視覺感官記憶,課程的效果也往往得打個折扣,故而教育過程往往需要最直觀可感的真實情境體驗才能保證良好的效果輸出,這也一定是線上仍然難以取代線下的原因之一。

而VR卻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地理課上學生戴上眼鏡,置身於浩瀚星際看星球運轉,置身於侏羅世紀看恐龍掠食,生物課上感受生命繁衍進化,歷史課上縱觀歷朝盛世繁華,知識的呈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趣味十足,可觀可感,在真實的情境體驗之中,學生必定可以收穫更多,記憶更牢,VR技術可以補充當前傳統課堂和視頻素材之不足,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此外,於直播和錄播課程方面,VR技術的引入也將帶來線上課程體驗的一次全新的革命,以便營造如傳統線下課程一般的真實體驗以促成對課程效果的真實把控。

然而,VR技術進入教育領域卻會由於其產品自身的特性以及教育內容的分散性使得其門檻較高,其中又以VR教學內容的製作更為「費時費力費資本」,而相反,VR技術其本身的發展卻是迅速的,並且已經有不少公司推出相關的產品,國際上,谷歌、facebook、三星和索尼早已經開始VR領域的布局,國內阿里、小米、樂視等也切入了VR領域,據悉基於VR的英語教室巧克互動於2014年已經著手,去年底新東方已攜手樂視開始在VR課程領域布局,大多數人認為VR將率先在遊戲領域引爆,而也有人認為靜態的浸入式體驗的教育領域更適合作為VR的切入點,孰先孰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VR對教育的真實情境體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教育領域的爆發必將會發生。

▍大數據:滿足用戶更客觀的真實需求

大數據是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高度繁榮的產物,在這信息爆棚的時代,在線教育具有強烈的互聯網特質,受數據驅動,此外,受教育本質的影響,教學雙方反覆互動,使用平台和服務的師生雙方都在線上留下了眾多「有跡可循的足跡」,這便是我理解的在線教育的大數據,而這些數據,被平台所感知和採集後必然大有益處。

互聯網產品長期強調對用戶需求的掌握和實現,在線教育產品受教育的情懷化的影響必然更加註重對用戶滿意度的追求,但於在線教育產品的用戶而言,用戶往往卻並不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裡,不同於淘寶的買家很明確自己需要的是一件衣服或是一雙鞋子,教育產品的用戶卻往往有更多的先天性缺陷使得連自己也不清楚自己薄弱在哪個學科的哪個環節,而平台基於大數據的技術卻可以解決好這一問題。

大數據在在線教育領域比較典型的應用就是學情分析和資源推送,前者通過對用戶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在線測評了解用戶的薄弱之處以使用戶對產品產生認同,後者則往往通過用戶行為的綜合判斷了解用戶的喜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以引導並鼓勵用戶消費。當然,回到大數據的本質上而言,除了用戶行為數據的大量採集和分析之外,還需要有本就切實存在的大量的靜態資源,教育的過程本就需要大量資源的參與,如試題是所有教育資源公司認定永無上限的一項,故而不少標榜大數據的在線教育公司,將不得不在這兩條線上下足功夫。

▍一對一服務:擴大教育外延,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一切學生

教育史上有一句話,「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其實放在傳統線下應試教育的背景下這是極為可笑的,傳統課堂大班教學,一個老師負責整個班級幾十上百人,毫無疑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然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更別說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而實施差異性教學,此外,應試教育長期壓抑學生個性發展,純分數論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方式將學生以同樣的模子進行打磨,忽略學生訴求,學生普遍產生抵觸心理和厭學情緒。

正基於此,一對一的教學方式產生並擴大開來,然而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最初仍然是從線下產生,學大、京翰便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線下一對一輔導受限於教師和場地等因素仍然很難滿足學生的一切需求,往往以一種流程化的體系為學生提供諮詢和面授服務,而成體系的流程式工作必然滋生懈怠和目的的偏移及效率的下降,且線下的一對一由於其高收費及地域限制也使得其服務學生有限,於是,科技公司將一對一教學模式往線上轉移,當下火爆的猿輔導和學霸君即是這一領域的典型代表,線上一對一模式具有如下優勢:

①使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教學之中,擴大了教育的外延;

②降低學生課時成本,使得更多學生有機會接受一對一輔導;

③減少學生交通成本,節約學生時間成本,足不出戶即可接受服務;

④線上一對一服務具有在線教育的一般特徵,對教師授課水平具有更高的要求,注重個性化與差異性教學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興趣,注重課程設計。

線上一對一綜合了互聯網的長處和一對一教學的優勢,使更多的人有機會參與到教學服務之中,也使更多的學生將有機會以更低的價格更方便的途徑享受到更優質的針對性教學服務。

▍跨空間: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教育長期存在著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狀,城市和農村的教育配置相去甚遠,甚至是同一城市裡處於城市「中心」和城市「邊緣」的孩子接受到的教育也大有區別,這種教育的不均衡性不僅體現在教學人員方面,更體現在教學設施上,很明顯的道理,北上廣一線城市的學生能享受到最頂尖最具科技感的教學設備,學習在最漂亮最具現代感的校園裡,聆聽功底紮實、經受系統培養的老師的教誨,甚至一些視野開闊的老師能將一些國際前沿的教學方式引入課堂,帶來一些區別於傳統的教學模式,而這些,必定是那些生活在山村裡的孩子想都想像不到的。

但現在,科技創造了這種可能,在線教育讓來自三四線城市的學生也有機會在互聯網上擁有優質的學習體驗和高質量的輔導,讓他們可以聆聽到一線城市優秀的老師的生動教學,讓每個城市每個角落的孩子都可以自由平等的「開眼看世界」,就像阿凡題CEO陳李江提過的創辦阿凡題的初衷,「希望通過共享中國最好的教育資源,讓每個孩子都有成為高材生的可能。」相信這也一定是每一個做教育人的共同情懷,不論是在線教育人,還是線下教育人。

然而我們也並不能忽視資源分布不均衡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均衡性,但我們也須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就是有一天這個關係教育平衡更關係國計民生的問題必會被科技本身所征服,並且這一天一定也並不遠了。(據悉谷歌、Facebook和三星等科技巨頭正在布局低軌道通信衛星,讓地球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沐浴到互聯網的光輝)

▍開放性:促進教育變革

這裡涉及到教育的一個本質問題,即教育有沒有其局限性所在,有沒有人員的限制?有沒有地域的限制?有沒有時間的限制?有沒有模式的限制……毫無疑問,傳統教育是有相當明顯的限制的,甚至在互聯網迅速發展之前的幾年裡,教育都是把學生和老師放到擁擠的教室里傳授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廣泛受到時間、空間、方式和內容的限制,教育過程普遍被限制在學校這一個特定的場所,當然學生回家完成家庭作業也可以算在裡面,但總體並沒有突破學校教育的這種封閉式局限,傳統教育中教學人員也是特定的教師,被教學對象是教室里優良中差的學生,而教學活動也多固定集中在在校的約定俗成的那一些時間,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長期被詬病,這便是我理解中的傳統教育。

而科技,卻正催生著未來教育的到來。未來教育應該是一個無邊界無限制的自然而然的行為,甚至必要的情況下,連實物和產品都可以沒有,傳統教育被局限在城市裡的學校,而未來教育可能延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因為超脫國別限制的教育產品現在已經在發生;未來的教育當然沒有時間的限制,碎片式的學習行為現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這裡我們也並不能排除未來科技讓人在睡夢中學習的可能性;未來的教育沒有人群的限制,甚至沒有人群的概念,終身學習人人為師的社會必定不是一種空想,未來的教育在場景、內容和模式都將與傳統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在線教育本質上為未來的教育提供了無限之可能。

科技從來都是被認為是無邊界的,其開放性在促進教育變革中起著顯著的作用,時代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推動,從第一次科技革命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一次次被重新定義,而現在,我們正有幸見證著一個時代的變革,科技塑造教育的未來,超乎你想像!


推薦閱讀:

算計太累,只需做個好人
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給台灣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自稱愛孩子的你,對自己滿意嗎?
大空間智能消防水炮安裝於學校案例
在中國長大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教育 | 科技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