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課評課中成長
王敏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教師親自帶班上課和坐在別人的教室里聽他人講課,其體會和收穫是不一樣的。自己上課很難發現自身的問題,不容易突破自身的框框模式。教師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別人的課就會有旁觀者清的感覺,這裡既可以領略到別人上課的妙處,又能吸取別人失誤的教訓,因此聽課評課是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有效方法。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很喜歡聽課,尤其是語文課。我畢業後沒有實習就直接成為了一名小學班主任,走上了三尺講台,看著我熟悉的課本,感覺一切都那麼簡單,可是怎麼才能把這簡單的知識教給這些孩子們呢?我不知道怎麼設計教學環節,怎麼把知識點講解清楚。幾個月後,我們的老校長帶我去聽了韓啟雲老師的一節語文課,通過聽課我才懂得了一節課應該有導入,范讀,有感悟·····從那天起我才知道什麼是語文課。那時我只會在聽課中學習提升,根本不會評課,在我年輕的心裡韓老師的那節課是完美無瑕的。從那時起我愛上了聽課,但因為在村小工作,很少有外出聽課的機會,於是我就經常翻看學校的教育刊物,一節節精彩的教學設計就是一節無聲的課堂,讓我的教學能力迅速提升
到中心校工作以後,聽課的機會越來越多了,從本校老師的交流課,到縣級教師的示範課,再到省級的賽課,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設計風格,把語文課堂演繹的豐富多彩,從這些課堂上,我看到了教學設計的精妙,看到了教材解讀的深刻,看到了教師底蘊的深厚,也看到了老師們對課堂生成問題靈活的處理。一節《搭石》將識字,解詞,朗讀融為一體,讓聽課的我們也走進了文本,教師的巧妙設計讓我折服,這應該源於教師對文章深入的研讀和理解,我開始反思自己研讀教材的淺薄;一節口語交際課,教師真正把學生的自主權還給他們,鼓勵他們大膽設想,大膽表達,在這節課上我看到了老師對學生的尊重,看到了學生能力的提升,認識到自己對學生過多的約束就是一種錯誤;專家的一節作文指導課,一改我們傳統的讀要求,明目標,選素材,說內容的傳統的作文指導模式,專家把作文指導的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遣詞造句,用心表達上,使我明白了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有了好的素材卻寫不出精彩的作文。就這樣一次次聽課就像一面面鏡子,讓我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更新著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隨著自己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能力的提升,我對聽到的課也有了自己的評價,漸漸的我能看到有些老師教學環節的疏漏,教材目標重難點把握的不夠準確,也會在心中預設自己如果上同樣的課會怎麼進行設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一節《魚游到了紙上》教師全課都是在講中進行思想教育,忽略了朗讀在語文課堂上的地位,也忽視了語文的工具性作用,讓我想起自己的課堂也常會犯類似的錯誤;一節二年級的識字課,我發現了老師識字沒有重點,所有的生字用一樣的時間和方法進行處理,浪費了時間,又不能讓學生深刻的掌握較難的生字。我把這些與教低年級的年輕教師分享,幫助他們的教學少走一些彎路。
就這樣我在聽課評課中取長補短,聽課評課就是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肥料,滋養著我不斷成長。閱讀《教師在研究中成長15種秘法》學習了聽課評課研究法,今後聽課評課更是有了方法指導,相信按照研究法的指導進行聽課評課,我在鏡子中的瑕疵一定會越來越少的。
推薦閱讀:
※大量做題不如巧聽課,尖子生不傳之秘!孩子必讀
※【聽課筆記】15年耐藥性98%——2015年李曼大會聽課筆記(疾病控制篇)
※濰坊聽課紀行(上)
※上海聽課散記
※連載四 | 第六屆李曼中國養豬大會11月4日下午聽課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