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養生——養生之道
《莊子》說養生要順天道而從之,《黃帝內經》說智者要「順四時而適寒署,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補藥為什麼不能多吃?跟以前相比,現代人在體質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京城四大名醫」孔氏家族又是如何看待養生這個問題呢?
《莊子》和《黃帝內經》如何說養生
「庖丁解牛」是莊子所講的故事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個,其實莊子這個故事不是講如何殺牛,他最根本的目的是以此來表達他自己的養生觀念。除了庖丁解牛,他還給我們講了一個只有一隻腳的人的故事……而《黃帝內經》則為我們更清晰地刻畫了一位「順四時」的智者形象……
《莊子》的養生觀
「養生」這個詞比較早是在兩篇文章中提到過,一篇文章是我們中學時候讀過的莊子的《泡丁解牛》,文中提到危丁在跟梁惠王的對話過程中,告訴他是如何宰牛的。在把整個過程跟梁惠王介紹完了以後,最後梁惠王和他說了這麼一句話:「善哉,吾聞危丁之言,得養生焉。」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好啊!我聽了厄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這裡面就出現了「養生」這個詞。
我們再往前面深人一層,則可以發現,「厄丁解牛」這個典故就出自莊子的名篇《養生主》。這是一篇談養生之道的文章,「養生主」的意思就是養生的要領。莊子認為,養生之道重在順應自然,忘卻情感,不為外物所滯。在這篇文章一開始,莊子就講了「緣督以為經」的原則,也就是說秉承事物中虛之道,順應自然的變化與發展。之後,除了「厄丁解牛」之外,莊子又講了一個叫右師的人。他只有一隻腳,公文軒看到就很詫異地問:「你怎麼只有一隻腳啊?是天生的還是後天造成的?」結果右師很平靜地回答說:「人的外觀是上天賦予的,既然老天只給了我一隻腳,那我就這樣嘆。就像沼澤裡面的野雞,他們走上幾十步才能夠吃到一點食物喝到一點水,但是它們卻從來不會祈求被養在籠子里。」順天道而從之,這是莊子養生觀念的核心。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
在《黃帝內經》的《靈樞·本神》中也提到了「養生」:「故智者知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這裡面提到的養生意思更為具體,更能讓人有直接的感受和理解。
「故智者知養生也」,所謂智者就是比較聰明的人,也就是善於養生的人。那作為一個智者來說是如何做的呢?也就是「必順四時而適寒暑」。這裡的「順四時」就是順應春夏秋冬的各種變化;「適寒暑」就是說你要去適應自然界的寒熱溫涼,以及溫差的變化對人體產生的影響。
「和喜怒而安居處」,「和喜怒」的重點在一個「和」字上,中國人比較注重「和」這個概念。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上的活字印刷,就用非常宏大和令人驚嘆的表演將中國的「和」字展示在世人面前,成為了開幕式的一大亮點。按我們的理解,這句話強調的是首先你要做到心態平和,如果心態不平和,你吃什麼都是投有用的。總之一句話,「養生首務在養心」。「安居處」又該怎麼理解呢?意思就是別太介意你住什麼房子,比如說我今天住在一棟高級的別墅里,明天我住的卻是一間陋室,但是這些對我來說都無所謂,我能夠平心靜氣地面對任何居住環境。
「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因為中國文化的本源是陰陽,實際上中醫很多重要的理論都跟這個相關,或者說中醫所依存的一種模型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五行模型。人體要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必須有一個陰陽的平衡。因此,《黃帝內經》里有這麼一句話,叫「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這指的是極端的兩端往中間互補,也就是下沉的陰讓它升上去,向外發散的陽要讓它下降或收藏,使其平衡。回過頭來看「節陰陽而調剛柔」這句話,實際上說的是兩個意思:其一,通過求助於醫生來達到一個身體穩定的狀態,也就是進行陰陽調節的過程;其二,是通過自身的一些努力,以此來達到身體陰陽平衡的過程。
對這兩篇文章中出現的「養生」,我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莊子》中所說的養生講的主要是人生,更強調的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強調的是你如何去做人,強調的是社會文化屬性;而《黃帝內經》的《靈樞·本神》中所說的意思則是一個自然屬性,就是說人與自然應該如何去相處。
「京城四大名醫」家族的養生之秘
古人為我們講了養生的一個大體的原則,但是隨著時代在變,現代人和古代人相比在體質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養生的時候更有針時性。而且養生不等於治病,但是如果不注意保養,得了病吃再好的葯也是不行的。
隨便敲穴位小心尿血症
我認為所謂「養生」,主要在於一個「養」字上。何謂「養」?從養生的概念來說,與健身相比而言,它的內涵要寬泛得多。之前已經談到了,養生不僅僅有社會文化屬性,也有自然的屬性,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去審視它。
而有的人對養生的理解,就是掌握一下方法,比如敲打一下經絡,或者說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飲食,這就是養生了。實際上這僅僅是養生寬廣內涵的一個局部,我們要從一個宏觀上來看養生。我對「養」的理解,「養」主要是「順應」的意思。因此可以說養生實際上是一個順應的過程。順應什麼呢?應該順應自然規律。
從這個概念上來看,首先針對目前社會上對養生存在的一些誤區,有一點大家需要明白;養生跟治病是兩回事。因為很多人錯誤地認為,養生就是治病或者養生能夠治病。其實這是不對的,養生可以防病,但不能說養生就能治病。而且不要用自己所學到的關於養生的一點皮毛或一些形而下的東西,來治療你身體上的一些疾病,這顯然是不對的。
如今養生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懂點養生是必要的。但是存在一種什麼現象呢?我可以說一個例子,我曾經遇到過這麼一位老者,大概七十多歲。他自己從市場上買了一本關於養生的書,然後按照養生書上所說的方法,結合他本人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癥狀去敲打自己的腎愉穴。結果出現什麼狀況呢?敲打的後果就是這位老者尿血了。至於說他這種情況是不是敲打經絡不好,我們在這裡暫且不提,只是說千萬不要拿著某條養生的方法給你自己胡亂治病。
還有我周圍的很多朋友跟我說,「你爺爺和你父親都是名醫,你們家一定有什麼祖傳秘方,只要把這些方子拿出來,我們就可以養生了。」我就跟他們說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至少在我們家沒有一張秘方,所有的方子全是公開的。而且還得因人而異。說到秘方,比如說「不龜手」,它是一個用於外科的防凍的方子,但是就中醫而言,它又是一個針對內科把人作為整體來看的概念。這就追究到中醫的巷方,也就是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即辨證施治,因人而異。因此中醫秘方的精髓就應該體現在兩個字上—變化。
通宵打麻將,吃啥都沒用
我曾經跟父親給我們共和國的一個元勛看過病。因為他找我父親看病已經有30年之久了,所以我知道他有多種疾病纏身,而且身體始終不是很健康。但是就是在這麼一個身體狀況下,這位領導活到了91歲的高壽。這是什麼原因呢?是不是因為他工作壓力比我們小呢?顯然不是;那是不是他吃的非常好呢?據我所知也不是這樣,因為我跟父親去他們家的時候,看到他吃的基本都是粗茶淡飯,跟普通人吃的也差不多。為什麼他能夠活到如此高的年齡?究其原因實際上就是他講究規律,這也是我們中醫經常提到的「三分葯,七分養」。
說到「三分葯,七分養」,這個「養」字應該說就是養生,就是這種大的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有兩個性別相同的患者,有著相同的年齡和相同的體質,找的醫生也相同,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兩個人得到的結果卻截然不同。為什麼呢?舉個例子來說,我曾經遇到過一個糖尿病的患者,他說他一開始吃藥很管用,到後來就慢慢沒用了。是什麼原因呢?在我跟他的接觸過程中我們聊起他的生活起居,得知他這個人有個特別不好的習慣,就是愛打麻將,而且打起麻將來睡覺都顧不上,最長連續打了4Q個鐘頭。我就跟他說,「你這樣的生活習慣,這樣的生活規律,吃什麼葯都沒用。」這也就解釋了上面所提出的疑惑,即「三分葯,七分養」。
可以看出,「養」在生活中是至關重要的。剛才還談到了變化,為什麼要變呢?因為時代在變,氣候在變,我們人的體質結構、飲食結構也都在變,實際上中醫也是一個在變化中不斷尋求規律的一門學科。因為無論是養,還是治,還是防,都應該要因人、因地、因時制宜,這是中醫養生的一個非常精髓的基本原則。
病人要吃藥不要別亂吃
把治病和養生混為一談是相當危險的,病了就得去醫院看。山裡人心態更加平和貼近自然,所以相較城裡人自然活的更長一些。缺什麼補什麼,一味跟潮流亂吃,小心身體受不了……
城裡人生活比不過山裡人
當前養生已經成為整個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是我們的生活水平到了大幅的提高,物質產品極大豐富;另一方面來看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把養生當作一種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就當前養生來說又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我曾經遇到過這麼一件事:當時我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做一個直播節目,有一位女士通過熱線把電話打給了我,聽她的聲音大概40歲上下吧。她在電話里說她母親今年70多歲了,因為在家裡安裝空調的時候跟她父親吵了起來,忽然間感覺四肢沒有痛感了,而且發生了抽搐。她問我看有什麼好的辦法能治,或者用什麼養生的方法給她母親指導一下。我就對她說,這可不僅是養生的問題了,這是犯病了,得去醫院看。其實存在很多這樣的情況,不少人把治病當成了是養生的問題。
還有一次是在北京歐美同學會的講座上,其中有一個會員問我,說他們這些會員基本上都是事業有成的人,經濟狀況、生活水平非常好,而且還有這麼好的條件能聽不同的老師來講關於養生的事情。但是,為什麼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普遍沒有生活在農村的或大山裡的人壽命長呢?他這個問題問得相當好,這也是很多人的一個疑問,因為生活在城市裡的人與自然離得就遠,全被一些世俗的事情所困擾。而生活在農村或山裡的人,在慾望方面雖然做不到無欲所求,但是他們畢竟更貼近自然,人與自然相合、與自然相順。他們處在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自然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壽命。
都是補藥惹的禍
我們中有些人的養生觀念還僅僅是停留在表層上今天吃什麼。比如關心明天吃什麼,後天吃什麼;然後買了一大堆書,就按照書上指點來硬套自己。我認為首先要搞明白一個問題:你吃什麼是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來決定的,一個10歲的人20歲的人,50或者60歲和70歲的人,在飲食上一定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這麼看來,必須先弄清楚自己屬於哪類的人,自己的身體到底需要什麼。
有些人就說,我買點冬蟲夏草吃,這個東西好,吃了肯定沒有問題,對身體一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物以稀為貴,冬蟲夏草也是這樣,所以自然人們就認準了它。今天很多人有這麼一種認識:我吃了很多的營養品,吃了很多的好東西,那麼就能夠對我的身體有好處。其實,這種想法和觀點是錯誤的。在人的身體的整個需求中,應該是你缺什麼就吃什麼,而不是把任何所謂好的東西都容納進你的身體,這樣你的身體能承受得了嗎?不是任何好東西都能治好你身體里的疾病的。
就拿感冒來說吧,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個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一個老年人,同樣是感冒,但是我們給他們的用藥是絕對不一樣的,這就是中醫上所說的「,因人而異,辨證施治」。同樣的道理,養生也要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和規律。
我們為什麼養生
《黃帝內經》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句話其實就是告訴我們:養生的第一要務是防病,防因情緒方面導致的內仿疾病,防因飲食方面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外感而導致的外感疾病。
「三焦」——我們的臟腑容器
養生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養生?其實說到底,養生的目的還是為了防病,防止疾病的發生可以說是養生第一要務。那麼防的是些什麼病呢?防因情緒方面導致的內傷疾病,防飲食方面而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外感而導致的外感疾病。
這是從防病方面來講的,同時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對我們人體的上中下三焦進行保養的一個過程。那什麼是三焦呢?在這裡的焦可不是燒焦了的那個焦,也不是焦點的焦。說白了,三焦就是臟腑的三個大容器,也就是整個人的體腔。古人將三焦分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膽,下焦、大小腸。《黃帝內經》上解釋說三焦是調動運化人體元氣的器官。上焦心肺一條線,中焦脾胃一條線,下焦肝腎一條線,基本上養生的原則就是圍繞這三焦而來了。
大家也不要將這個上中下三焦給它物理劃分了。所謂上中下三焦,實際上是來表明這個疾病的輕重緩急,也就是說不論是病毒也好還是病邪也好,只要它侵犯人體了,它會有侵人的深淺之分,並不是說病毒果真侵犯了上焦、果真的侵犯了中焦,或者說病毒侵犯了下焦,並不是這個意思。
提到「三焦」,我剛才已把清代瘟病大家吳鞠通所列出的規律來介紹給大家目的其實是希望大家有一個清醒的、大體的認識,從中找出這些疾病的發病原因,再將這些原因還原到我們生活當中,對照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包括不良的生活起居,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情緒上的波動,來自我診斷。
「治未病」——聖人們的養生經
養生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這是件非常好的事,這說明我們自我保護意識、自己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在《黃帝內經》裡邊有篇文章叫做《生氣通天論》,《生氣通天論》裡邊是這樣講的:一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它這個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你如果等病已經發生了再去治,就好比你渴了再去鑽井,打仗了你再去鑄造兵器,這樣的話就已經晚了。因此養生的原則實際上就是一句話:不治已病治未病。預防才是最關鍵的。
「衰竭」是人體老化的直接原因
女性生命是以七為單位,男性則是以八為單位。女性從三十五歲、男性從四十歲開始,身體狀況就逐步下滑,這是無法杭拒的自然規律。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氣的旺衰有直接關係,因此道家氣功就有「藏精葆元」的說法。
《黃帝內經》認為:人體衰老基本上有三個原因:一是腎氣衰,二是五臟衰,三是陰陽衰。
首先,我們應該來了解人是什麼。對於「人」的理解,《黃帝內經》認為是「人與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也就是說,我們人是自然界陰陽二氣的產物。既然是以「人與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因此要遵循天地之間的規律,人肯定也要有生壯老死的,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律,從生到長到壯再到老而死去。一般而言,完成這麼一個循回我們叫做天年。有人對天年的解釋是100歲,也有人對天年的解釋是120歲。現在一些學者也研究說天年指的是150歲。其實不管是指多少歲,若是一個人能夠無疾而終,能夠活到這麼一個高壽,這就是天年了。
從養生學的角度上講,影響我們人體衰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腎氣的衰老,另外一個是五臟之氣的衰敗,最後一個就是人體的陰陽失衡。我們如果要想長壽要想活到一個天年,就必須想辦法延緩腎氣和五臟之氣的衰敗,並儘可能地維持自身陰陽之氣的平衡。
在《黃帝內經》的《素問·上古天真論》裡邊,對男性跟女性的「腎氣」有非常清晰的一段描述說:我們人體的腎氣有一個自然的衰老規律。女性從七歲開始一直到七七四十九歲,
而男性則是從八歲開貽一直到八八六十四歲。當然這是一個一般的規律。《黃帝內經》上它是這樣講的:「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也就是說女七歲的時候,她的腎氣開始生長發育,也開始換牙齒,頭髮開始長的比較旺盛,用來象徵旺盛的生機。「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二七就是一十四,也就是十四歲的時候。天癸指的是經血,也就是說女性的初潮開始了。在這個情況下「太沖脈盛」,指的是女性的這種經脈開始旺盛起來,「陰陽和故能有子」,即在這個時候如果要是結婚的話也就可以生孩子現在社會我們不主張這樣,我們提倡晚婚晚育。生育是品個最佳的年齡段的。
從這個方面講一直到五七,就是到三十五歲開始,「五七陽明脈衰」。我們人體還有一條經脈叫陽明脈,那麼「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這個時候人體開始走下坡路了。
腎氣對於男性而言則是從八歲開始,「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那麼這就不難理解了,也就是說男子從八歲開始發育旺盛,到十六歲就產生遺精現象,若此時結婚便可生育。男性一直到「五八腎氣衰」,即從四十歲開始走下坡路。
《黃帝內經》把男子跟女子的這種生理功能與腎氣有直接關聯的這種規律叫做「七所八欲」,所以我們若能夠懂得這個規律,也應該說就基本上掌握了人體腎氣盛衰的這種自然規律。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可以有效地找到適合於保養自己腎氣,避免早衰老的方法。
中國傳統養生學認為,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氣的旺衰關係密切。可以說一個人衰老的快慢,壽命的長短,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於腎氣的強弱。所以道家氣功才有「藏精葆元」的說法。
推薦閱讀:
※養生《禪慧功》的修鍊途徑及方法
※ 文件夾【養生保健】
※女人養生:十大黃金食物有效解決女人腎虛問題
※1月19日養生堂 張國璽 紅薯的營養價值(2)
TAG: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