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態的中醫調攝原則
【關鍵詞】 亞健康;中醫;調攝原則
【摘要】 亞健康態是一種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健康低質量狀態。「治未病」思想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平陰陽、調神明、順天時、重體質、暢氣機、和臟腑、通經絡乃中醫干預亞健康態的調攝原則。
【關鍵詞】 亞健康;中醫;調攝原則
健康是人體的陰陽動態平衡,亞健康與疾病都屬於人體內外環境失衡[1]。「治未病」思想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中醫在養生調攝方面的優勢,為亞健康狀態的干預提出了有效的理論和方法。
1 平陰陽
陰陽平,指「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態。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如陰陽得其平,則疾不生。」說明各種「疾」的發生、發展,都是陰陽失去相對動態平衡的結果。這裡的「疾」指不易覺察的小疾,是「病」的一種前狀態,即亞健康狀態,而「病」則是有明顯表現的、程度較重的病變[2]。因此,陰陽平則不會產生亞健康狀態。《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陰陽二氣處在平衡狀態,可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可保持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協調。亞健康者,要經常檢查自己體內有無陰陽偏盛偏衰的表現,一旦發現,就要採取措施,使陰陽「以平為期」。
2 調神明
神明是生命活動的主宰,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關鍵。健康是人在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完美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狀態。精神心理活動由五臟所產生,以心為主宰,又反作用於五臟[3]。《素問?靈蘭秘典論》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靈樞?本臟》云:「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歷代養生家有不少都主張以靜養神來健身防病,如老子《道德經》說:「清靜為天下正」。《素問?痹論》:「靜則神藏,躁則消亡」。說明身心的清靜有助於神明的潛藏內守,而身心的躁動則會導致神明的外弛甚至消亡。《老子》「少私寡慾」、《黃帝內經》「志閑而少欲」的主張,都有助於神明的清靜內守,保持身體的健康。因此,調養神明對調攝亞健康狀態有著重要的意義。
3 順天時
順天時,就是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之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變化相適應,達到「天人合一」的狀態。外界環境發生反常的變化,人體的調節功能不能適應時,就會產生亞健康狀態或者「病」。《管子》云:「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從天人關係中提出兩者協調一致的重要性。《素問?生氣通天論》里說:「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說明人處於天地之間,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受大地之間變化規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唐代醫家王冰稱:「不順四時之和,數犯八風之害,與道相失,則天真之氣,未期久遠而致滅亡」,「故養生者必謹奉天時也」。要達到身體的健康,必然要使人體的內環境與外環境相統一,只有內外環境平衡協調,才能保持生理活動正常。
4 重體質
生命的基礎,源於先天稟賦而受後天培育充養。《靈樞?刺節真邪論》:「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體質是在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質[4]。若精虧則體弱神衰,易處於陰陽、氣血或臟腑的失調狀態,病與未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因此,要重視體質的調養。《管子》中「存精以養生」的主張,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提出的「房室勿令竭乏」,朱丹溪所創「陽有餘陰不足論」,所著「色慾箴」,都體現了重體質的思想。
5 暢氣機
《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百病生於氣」的論點。意思是許多病的發生,都和氣機運行紊亂有關。這其中也包括「病」前狀態「疾」即亞健康狀態。臟腑的功能活動都是氣機升降出入的體現。《素問?六微旨大論》云:「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氣機的升降出入,關係到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的功能活動,升降失常就會波及臟腑經絡、表裡內外、四肢九竅,而發生多種病理變化。要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注意觀察氣在體內的運行是否正常,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中指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者,不能為用也。」因此,暢氣機,調節氣機的升降,維持其正常功能,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