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真人医话3(页 1) - 民间中医医话 - 民间中医学堂 - Powered by D...

民间中医学堂"s Archiver
民间中医学堂 ? 民间中医医话 ? 上古真人医话3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4

上古真人医话3008年12月7日 <医圣平脉法>讲课录音与文字整理录音下载一录音下载二录音下载三 这是里边的道理,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将来你在实践的时候你心里边你就会很清楚,你在遇到的情况,不同的脉法一旦你明白了这个脉象之后,你就明白这个道理意味着什么,我们先把上几节课讲的内容回顾一下,这几节课讲的是阴阳五行。五行里面脏腑的定位,我上几节课是这么讲:分成了上、中、下,三焦。上焦对应的是心与肺;中焦对应的是相火与脾;上节课没有提相火,因为相火很难把握;下焦就是肝与肾.上焦有两脏:心与肺;下焦也有两脏:肝与肾,剩下就是中焦,中焦主要就是脾,脾气是土,脾土大家都很清楚,五行里面对应土,但是脾同时也对应水,对应的水就是月,按照日月这个关系来对应的,月亮为水,太阳为火,水火对应.知道了解了这个五脏定位,.......分成三部分:上焦,中焦,下焦,实际上是概念性的,真实人体里面它是整体的,联系在一起的,不是说,到这里就是上焦了,分得象机器一样特别特别的的清楚.通过上节课五脏位置的掌握,和这个性质,那么性质的话,我上节课讲,我上节课讲,心为太阳,肺为阳明,太阳就是夏天,也是火,阳明就是秋天,也是金,那么下焦呢是肝与肾,肝也叫厥阴对应的是春季,五行之中对应的是木;肾对应的是冬季,五行是水,三阴三阳里叫少阴,这个理论是四时理论,我上一节课明确给大家讲到,它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有联系有区别,因为皇帝内经里明确讲”四时阴阳者,阴阳之根本也”,春夏为阳,秋冬为阴,这是万物阴阳之根本.这个”万物”大家一定要明确,不仅仅包括我们人类,还有动植物,也包括病毒,细菌.病毒呢也包括感冒病毒,也包括艾滋病毒,这个意思是什么呢?<<黄帝内经>>讲,与万物浮沉与生长之门,就是说,治疗艾滋病,举例来说,它的原则与治疗感冒,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的,感冒病毒,是万物之一,艾滋病毒也是万物之一,在中医理论,中医思维里,看问题的时候,不论你是感冒病毒,还是艾滋病毒,是一样的,没有根本的区别.大家明白么?今天讲的”四时平脉法”就是医圣张仲景平脉法中的纵横逆顺,我在这个图片中明确给大家分了一下类,基本按照原文,只不过段落之间,,,,上明确给大家,,,出来.首先讲一下其他背景的一些知识吧.通过上几节课这个四时,阴阳,包括四时理论与躯干上对应的,关系让大家明白,具体人身体上,主要是躯干怎么看这个春夏秋冬,阴阳五行的问题,上几节课讲的是脏腑为主,今天要讲的是四时五行与脉它们之间的对应,思路是一致的,理论是一致的.这个图片之中用了一些图还有一些文字,这个图把易经的八卦放在这个图上,用来说明四时与八卦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立春开始,冬至到立春,这个是坤三阴,这三个壳全是纯黑色,这就是坤三阴的意义,实际上也就是说天气,地气,或者说天文的背景吧;立春与春分之间是震仰盂,震仰盂是个形象的比喻,方便大家记忆,在图片上可以看到,一阳初生,一阳是从根基生出来;到了春分与立夏之间是离中虚,在图片上显示为根部为阳,顶部为阳,中焦为阴;到了立夏与夏至之间是兑上缺,根部也就是下焦,中间部也就是中焦为阳,表部也就是上焦吧,为阴。上焦、中焦、下焦、阴阳,是什么概念呢?如果简单地用气血来说,气为阳,血为阴。根据这个图片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不同的八卦的卦体所对应的人体气血的性质、或者说阴阳的性质、或者说阴阳的比例情况,就一目了然了。为什么分成三个圈呢?三个圈才能说明上、中、下三焦各自的气血、阴阳的比例、大小。乾三阳是纯阳,从夏至到立秋之间是纯阳,这个时候自然界包括人体,人体为万物之首,人居于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夏至到立秋之间对应的八卦。实际上古人呢,包括文王也好,伏羲也好,他们用这个卦来表明,自然界阴阳浮沉的比例或者多少的关系。所以从夏至到立秋之间,在自然界之中,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表、中、深,或上、中、下,表部、中部、里部都是纯阳、阳气,与坤三阴,冬至与立春之间,为什么特别强调立春与立秋,夏至与冬至呢?这个等下讲脉的时候会讲到,因为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判定的,就是天地之间呢,阴阳错位,由纯阴到纯阳,它们之间的这个转化,有一个分界点,从这里开始,就是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在这个图上面呢,没有显示出来。夏至到立秋这是纯阳,之后,从立秋到秋分这是巽下断,这个时候开始,下焦一阴生出来,中焦与上焦还是阳气,或者为阳或者为气。到坎中满,那么中焦为阳,里部(根部)和表部(浅部)为阴。我把黑的部分看做是血,白的部分看做是气。黑的部分理解为阴,白的部分理解为阳,那么人体的气血阴阳大概就能判断出来。在实际上呢人活在地球上,地球本身有一个角度的倾斜,倾斜角23。5°左右,这个图呢是方便大家理解掌握这个理论,但是呢实际上这个放在人体上是略微有些倾斜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体的脊柱有侧弯,这侧弯它来自于什么,不仅仅来自于承重的问题,还有一个天人相应、倾斜角度的问题。这个图大家掌握了阴阳比例或者说气血比例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个文字:“言生:春夏秋冬-仲景称为纵横的关系,曰克:春秋冬夏-仲景称为逆顺的关系,”春夏秋冬是四时的正常顺序,“言生”与“曰克”相对,木、火、金、水,就是春夏秋冬,这是四时阴阳的正常顺序,那么春秋与冬夏,这是四时对立的关系,或者是对称的关系.所以说春季之后是夏季,夏季之后是秋季,秋季之后是冬季.用五行来代替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四时里边没有提到长夏,为什么呢?因为十二地支里边,亥、子、丑为水;寅、卯、辰为木;巳、午、未为火,申、酉、戌为金,这里边,辰、戌、丑、未,藏在、分布在四季之中.以前讲课给大家说过人的手的五个手指头,这四个手指头并排在一起,这就是四季对应。拇指分别与四指合作,拿东西也好,抓东西、写字也好,进行各种活动,这就是土与四季对应的关系,在人的手指头上明确表示出来。人类的躯干、手指、四肢是被自然这个规律设计出来的。所以说,一个是生的关系,医圣用纵横来表示它,一个是相克或者对立的关系,医圣用逆顺来表示它. (接“医圣用逆顺来表示它.”)(13:27/36:19)那么好,第二章第十条:“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这里的师曰其实就是仲景自答)“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水行,这就是冬脉。我在以前的帖子之中也发了一些,比如说中医秘图使用,四时的一个概念,那里边就用了这张图,同时四时或者四季的脉,比如说春脉为弦,夏脉洪大,秋脉毛浮,冬脉石沉。书上都有,桂林古本上都有,大家在中医阁论坛上下载,马上就能看到。这些提前准备的工作大家还是应该有一些,另外给大家提个话头,将来自己回头复习一遍,讲座有录音,到时就能清楚了。那么水行乘火,也就是冬脉,占到了火的位置,冬脉是什么脉呢,冬脉(肾脉)就是沉与石这种脉象。乘火,火是夏脉,对应的是什么位置呢,寸关尺,我们寸口部为三个部位:寸部左为心,右为肺。左手寸对应心脏的部位,右手寸对应肺脏的部位。水行乘火就是对应左手寸脉的位置,这里出现了沉脉与石脉。金行乘木,金脉就是毛浮脉,就是肺脉,乘木:木的位置在哪呢,左关,对应肝,右关对应脾,左边肝脉的位置(肝脏的位置)出现了毛浮之脉。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这实际上是讲左手脉的一个概念。夏见肾脉,春见肺脉,一个是位置上讲,另外一个是时间上讲。时间上讲是哪里呢,春季的时候见到了脉沉石,比如春季万物生发,把病人的脉,两手的脉都是沉石脉,说明这个人的木气生发不出来,为什么生发不出来呢,我们看这张图,立春到春分这个时候是震仰盂,是震卦,从冬至到立春,坤三阴卦,上焦中焦下焦纯黑,也就是纯阴,到立春与春分这个时候,下焦部,有一阳初生,立春与春分也就是春季的时候呢,还是沉脉与石脉,肾脉,或者叫水脉,那就说明下焦这一白,没有出现,还是坤三阴在往前走,治疗上就需要补阳了,但你要补下焦之阳,不能补中焦或上焦之阳。补下焦补哪里呀?补肝呐。这个“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跟纵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讲脉的话一个有位置上的讲,比如说左面对应的心肝命,右面对应的肺脾肾。一个是位置上来讲,出现了其他五行的脉象;另外是从时间上,就是从季节上来讲,记住啊,四时阴阳为万物阴阳之根本,所以讲时间主要是讲四时,是最根本的一个。那么“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是讲相克的关系,前面是讲四季自然的规律:春夏秋冬这四季,这是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必然要发生的,那么出现了脉象的异常,我们就可以理解了,或者是阴不足,或者是阳不足。下面这句话讲“水行乘金,火行乘木”,这还是有位置上的判断,还有一个是时间上的判断,也就是四时上的判断。那么“水行乘金,火行乘木”,这是什么概念呢,从时间上来讲,秋天见到了冬脉,也就是说,秋天我们看立秋到秋分的时候呢,下焦为一阴初生,秋分到立冬的时候,是下焦与上焦为二阴,中焦为一阳。但是在秋季的时候见到了冬脉,也就是沉脉与石脉,立冬到冬至,艮覆碗这个位置,把这个图右移了,艮脉的图右移了。这个大家能明白吗,季节还没到,但是身体提前进入冬季了。比如说,现在是立秋,今天是立秋日,把你的脉应该出现秋脉,毛浮脉,但不是,你的脉出现了沉石脉,这从时间上来讲,说明你的身体提前进入冬季,那么从位置上来讲,哪里呢?右手的寸口为肺脏的位置,那么也就是说,你在右寸的位置本当毛浮,尤其是秋季(毛浮脉),但是你见到了沉石脉。那么其他季节,夏天,你在寸口也见到了沉石脉,那就是说,无论四时的任意一个季节,(排除冬季以外,冬季沉石脉为正常脉象),右边寸口见到了沉石脉,这是异常了,这叫做逆。因为什么呢,这叫水与金,实际上是一个太过的问题。秋季的时候,身体上反映的脉象是冬季的脉,太过,阴太过,那么你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冬天你见到了肺脉,这也是太,只不过前面的太过是子,水行乘金这个太过是子, 也就是冬季;后面太过是母,就是金行乘水,到了冬天你这个秋季的脉象还没有退,它角度是不同的,都可以讲太过,都可以讲不及,就这么一个概念。这里面可能比较专业了,有点难,大家先把这个形成一个概念,(......)先了解这个概念,先建立起来,慢慢会了解。这就是经典中医非常难嚼的地方,在于什么呢,是一个整体的,多方位的。你一块一块地建立,看着虽然慢,但实际上呢,最快。下面讲“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文字我已经解释清楚,不讲了。另外第二篇的第十二条,它说的非常明确,不需要讲了,记住就行了。第十三条“脉弦而紧者[寒饮],”弦脉,则为水,水饮,第十二条刚说完,“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在浮部,阴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等等。这里呢马上就是脉弦而紧,紧脉就是寒脉,寒邪嘛。第十三条讲的是比较重病的时候,“脉弦而紧,名曰革也,弦者状如弓弦”,大家有没有弹过吉他,就是这种脉象。第十四条,“脉弦而大”,第十四条重点讲一讲,因为这个涉及到不传之秘的内容。主要是讲男子与女子虚劳,所谓的五劳七伤,这条主要是用“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实际这就是虚劳,虚劳病的脉象。虚劳病,我在注解里给大家提了一下这个虚劳病的治疗,包括汤,明确的药方已经提供了,为什么用这两个药方?女子为阴,五行需去火,我在[ ][ ]这么讲,用桂枝茯苓丸,这几味药在中医秘图完整版里面给你明确定位出来了,桂枝茯苓丸这五味药,定位是:木金水土,定位这四个上面,没有火,因为女子为阴,女子虚劳,用这个桂枝茯苓丸。男子亡血失精,男子为阳,五行需去水,在五行定位上,秘图,五行定位上没有水行的用药,就是桂枝龙牡汤。另外呢,大体是这么一个框架性的,前面因为本身这个平脉大法,它是一个框架性,具体的辨证,比如用建中汤,或者用大黄蛰虫丸,这个来治疗虚劳,等等。将来讲课的时候会提到。那么,为什么女子虚劳要去火,男子虚劳要去水,这就涉及到男女阴阳属性的问题,男为阳,女为阴,在虚劳的时候,从根基上出现问题了。就像一棵树,在根子上虚弱,烂掉,从根基上去解决问题,就不是简单辨证的问题,这是一个男女本身属性的问题了。主要讲这么多,(欢迎大家)提个思路,框架在哪里。第十五条,仲景回答这个问题的时侯,寒邪伤阳嘛,紧脉其实就对应寒邪嘛,医圣在回答这个问题,分别用上焦中焦和下焦来讲阳弱,阳气虚弱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中医阁发的那个“东方生命智慧汇总”里边呢,在后天生命系统里边提到一个是阳气,一个是脾胃,也就是胃气,饮食水谷的重要性,一个是阳气的重要性。那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仲景就分别用上焦下焦与中焦来强调紧脉的问题,也就是寒邪伤阳的问题。如果大家明白阳气在生命之中的重要性,或者位置的话,你就会理解这些年火神派为什么会流行。但是火神派有个大问题,真正的火神派我相信他们治疗并不是只是补阳的,不补阴的。刚才在解释第十四条的时候说到:女为阴,五行需去火。那么这里面就不能用火神派理论,这里面的问题有点复杂,火神派理论如果你在明白相火与君火区别的前提下,你是能用得非常好,实际上它也是符合内经的经旨的。但是如果你在不会区别相火与君火之间差异的时侯,你用火神理论,你可能有一半的患者用得对,一半的患者越用越惨,伤阴伤得厉害。阴阳是阴平阳秘的关系,它是均衡的关系,不能有阳无阴,也不能有阴无阳。你要具体地,有前提地,君火与相火之间搞清楚它们的区别以后,火神理论你掌握起来没有问题,很容易。没有前面的这个不传之秘的掌握,你光谈这个附子理中啊,四逆啊,你很难用好吧,可能说你会用出事来。但是,第十五条在讲紧脉从何而来的时候,医圣分别用上焦下焦与中焦来解释阳气的重要性。所以我特别强调火神派理论,目的在这里,一定要区别好相火与君火的差异,这个在中医秘图完整版里边明确给大家图示出来,一目了然。第十六条的话,我在注解上已经很清楚地标示出来,解释了,大家看一眼记住就行了。我再说几个其他的一些问题。就是,在学脉象的时候,把脉你就记住几个最基本的脉,首先要学会的是哪几个脉呢,是四季脉,四季脉也就是春脉,微弦,微弦就是,这个吉他,我们想象一下,吉他用的不是那种吉他弦,我们用的是一种毛线做的弦,摸起来会很柔软,很弱,这叫微弦状态,但它也是绷直的。你要先掌握四季脉。春脉洪大,这个洪大不是快的,超过六至,一息六至,这就叫做数脉了。这是洪,洪的意思是脉体本身很宽大。脉体很细叫做细数,脉体宽大叫洪大,这么一个概念。他们实际上是是一个脉,只不过洪大的是血盛,脉体宽阔嘛;细数是血虚,有热,脉体细,窄细。秋天是毛浮脉,手轻轻一放,放到寸口上面呢,你就感觉到脉搏的跳动,如果在秋天摸到这种脉象,尤其是在右寸口的位置,这是正常脉,一点问题没有。如果你在其他四季遇到这种脉的话,要具体看,如果你要是在夏天出现,黄帝内经明确讲,你春天的时候见到了秋脉,到秋天的时候,你(的)肝就会出现问题,你生肝病的问题就会很严重,因为春天应该是出现肝脉的时候,见到了肺脉,这就是金克木,那么到秋天,金气旺盛的时候,你肝,木气自然极度衰弱,肝肯定会受病的,就这么一个判断。那么,冬天就是个沉石脉,脉很沉,很有力,重按下去,脉很沉,很有力。这里讲的四季脉呢,是三部,寸关尺,双手,两只手。还有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在“东方生命智慧汇总”里面里提到一个流年岁季[气?]的问题,流年岁季是给大家提了三点,一个是逢年之功?乘年之衰,这里面年就指运气,五运六气,逢月之空,月之空就是朔望,初一,十五就是月空,月空无泻,那么,十五、十六、十四,这就是月满,月满无补。朔望月呢,朔月的时候不能泻,因为血虚;望月的时候不能补,因为血盛。实际上不能补就可以泻。逢时之[?]四时,春夏秋冬,用年月和时,来表明人的三虚容易出现在哪里。那为什么在脉法里讲呢,因为黄帝内经里面有南北正[?],南北正脉不应表,南北正脉不应表,这个实际上是用黄道,黄道就是我们看到太阳叫做适[?]运动,它形成的一条轨道,就叫做黄道,南北正脉不应表就是以黄道,春分与秋分来划分的,不同的脉,比如说,辛亥年,(19)71年生人,71年属猪的生人,他(她)属于南正之岁,他会出现什么脉象呢,左尺,左手的尺脉很弱,这个是正常脉,不是病脉,你要先把南北正,一共是十二个脉对应的,左手尺,右手尺,左手寸,右手寸,还有两手尺,两手寸。比如说他不应,出现了异常,如果是出现在南北正这个脉象里边,反而是正常的。所以在把脉的时候呢,你也要记住一些流年岁气的知识,五运六气的知识,这可以帮你排除掉,用排除法,就可以搞清楚了,这个不是病脉,把这个非常吓人,尺脉,左手尺脉极虚,假如说你逢到亥年的话,这没问题,这不是异常脉,这是正常脉。讲脉法呢,基本是给大家整理一个框架性的思路,我再重新捋一下,通过左边这张图,八卦的定位实际是讲这个阴阳的属性,比例,多少的比例,和出现的位置和一一对应的关系,与这个四时,也就是万物之根本,出现的位置在哪里,不同的季节对应不同的阴阳的比例和属性。图片之中,黑色的可以理解为阴,或者是血;白色部分可以理解为气或者阳。具体把脉的时候,他用了四个字,两种关系,纵横,这两个字对应的是生的关系,就是四时正常顺序的季节那么用顺逆来对应四时,对立的季节,就是春与秋对,冬与夏对,在把脉的时候先掌握四种基本脉象以后,那么在把的时候搞清,一个是时,就是季节的脉,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脉。第二呢,不同位置的脉象你要搞清楚。另外讲了一个寒邪,寒邪与水饮他们出现的脉象,这个脉象最重要,因为它伤阳气嘛,阳气为生命之根本,另外一个是虚劳,也是一个根基的东西,一个是外感,一个是内伤。第十三条讲外感,第十四条讲内伤,另外呢,第十五条再把外感,外感病多急病,多重病,骤然发病,具体再讲了一下,这就是为什么用“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这么一段来把外感寒邪水饮的具体讲一下。虚劳这块呢,男子与女子有区别,这里面也提到一个怎么理解火神派理论的问题,前提就是你一定要搞清楚君火与相火,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先讲这些吧,休息一下,等一下我再把君火和相火,内经上出现的,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先说到这里。在些感谢整理者:网友{七}和网友{于我何有}的辛苦工作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5

【秘图完整版目录】01第一图:六十甲子运气病谱【秘】01第一图使用02第二图:六气疫病发生时间图一【秘】02第二图:六气疫病发生时间图二【秘】02第二图使用03第三图: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秘】03第三图使用04第四图:五运六气之象图【秘】04第四图使用05六十甲子遁甲表【秘】05第五图使用06第六图:伤寒温病六经外感内伤传变图【秘】07第七图:命门系统与真阴真阳【秘】08第八图:图解伤寒杂病论+1【秘】09第九图:中医密钥图【秘】09第九图使用10第十图:针药密钥图【秘】11第十一图:六十四卦象序合图【秘】12第十二图:仲景方术男女气数图【秘】12第十二图使用0608第六第八图使用0710第七图【命门系统】与第十图【君相二火论】使用古籍【已整理】【学员来信】:敢说至少到现在,天下再无第二个人可以作出和写出这样的东西。从中可以看出你花费了多少心血,绝对物超所值。仅就里面的理论和方法而言,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也许这就是你说的“缘分”吧,此刻已有体会。很荣幸能成为【上古国医】正式学员,我会好好学习,三点要求绝对做到,请放心。注:秘图的简化版,本人已经在论坛公布多日。如果需要完整版请与我联系。QQ:6512400;邮箱:[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完整版不是免费的。简化版已在博客公布,可参阅。秘图简化版链接:[url]http://china2west.blog.hexun.com[/url]【转、评】从系统整体论到生成整体论(2009-10-09 01:14:51)标签:整体论 整体性 复杂系统 系统论 富勒 中国 杂谈分类:杂感[url]http://philosophy.cass.cn/zhexueluntan/kejizhexue/09.htm[/url]从系统整体论到生成整体论金吾伦人们通常都把系统等同于整体,实际上系统只是整体的一种描述方式。人们真正关注的不是系统而是整体,人们着眼于系统的目的和实质在于整体。系统的整体思维,其精髓是它的整体性,系统其实是整体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即是说,从系统的观点看,万事万物的整体性可以通过系统的术语和手段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系统整体论。系统整体论的主要内涵包括:(1)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2)系统整体只能通过分解成部分才能了解;(3)我们通常涉及的系统常常是开放系统,它与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4)系统是演变的,通常都是从简单向复杂系统进化,当代科学研究的重心已经向复杂性转化。而“因为复杂性是系统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所以复杂性展现在系统自身的层面上。”(西利亚斯(Paul Cilliers)著, 曾国屏译,《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第3页)。这就是说,不论复杂系统如何复杂,它仍然是系统的一种。然而,从整体性的视角来看,系统整体论还没有充分体现整体性。按贝塔朗菲的定义,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关系的元素的集。这里的关键是“集”。集也就是集合,要素的集合就是一种构成。所以,系统论整体论还不同于有机整体论,它依然是构成论的。对构成的强调使得系统整体论关注于部分和对部分的分解,而可能忽视整体性的两个重要方面:(1)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2)仅通过分解部分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我们通常涉及到的系统都还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机械整体论的痕迹,它们必须要靠还原论的帮助。鉴于系统整体论的不足,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生成整体论。生成整体论与系统整体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出发点和前提不同。系统整体论被定义为 相互关系的元素的集合 ,因此它是以元素的存在为前提的。不存在元素(部分)也就没有集合(整体),自然也就谈不上系统。系统整体论强调系统的空间结构,而生成整体论则更关注时间的延续性与系统的动态性。按照生成整体论,整体与部分不是组成关系,不能强调整体是各相关元素的集合。它们是生成关系,部分是整体生成的。因此生成整体论的前提是先有整体,然后才会有部分。它与系统整体论相反,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生成整体论的整体是动态的和有生命的,整体不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就是整体。整体从生之时起就是整体,她不存在部分之和这样的概念关系。生与成联在一起,成长壮大,是一般系统论中的系统所不具有的。生命系统整体有着自组织性和突现性两大基本特征,它们是自己创造自己的,不像机器系统自己不生长、不变化,也不象前述系统观所认为,部分是整体的构成成分。 按照生成整体论,部分只是整体的显现、表达与展示,部分作为整体的具体表达而存在,而不仅仅是整体的组成成分。整体通过连续不断地以部分的形式显现其自身, 而部分则作为整体的体现而存在。发明家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指出,组成人手的细胞在连续不断地死亡和再生。这确切地表明了它们是在不断地变化的;事实上,一只手在一年内几乎是完全重新创造的。所以我们把手或身体或任何生命体看作一种静态的“东西”是完全错误的。富勒说,“你所看到的不是手而是一个‘模式化的完形’(patterned integrity),它是宇宙创造的能力。”“模式化完形”是整体,其中每一只特殊的手是整体的一个具体的表达或显现。生物学家谢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把“内在组织模式”称为“有机体的形式场”。他说“在复杂性的所有层次上的自组织系统中,存在着一个依赖于该系统特征性组织场的整体,即它的表达场。”他进一步指出,一个生命系统的生成场扩展到其环境并将生命系统与环境两者连接起来。例如,每个细胞包含大组织的特征DNA信息,细胞随它们的成熟而分化成眼睛、心脏,或骨骼细胞。这种发生是因为细胞按它们所处条件(context)发育成一类社会特征,以适应更大机体健康的需要。当一个细胞的表达场恶化(受损),它的更大整体的意识就恶化。一个失去了其社会特征的细胞使盲目的尚未分化的细胞分裂,最终将威胁到更大机体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癌症。可见,生成整体论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同系统整体论中的关系。生成整体论中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万物都在万物中”(Everything is in everything),部分只是体现整体的一个场所。这就是生成整体论不同于系统整体论的根本所在。对系统整体论与生成整体论的辨析,有助于从整体性的高度反思创新系统的建构。创新系统 (Innovation System) 是以系统的方法来实现创新。国家创新系统就是在国家层次上用系统的方法实现创新,区域创新系统就是在区域层次上用系统方法实现创新。其共同点就是集合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等要素的合作进行创新。这样的创新系统,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构成系统的创新。但由于集合而成的各个要素都有它们各自的利益,因此分离分割在所难免,创新效率终究会受到影响。尽管外在的力量可以促使效率的提高,但由于它们内在的本性使然,总将受到限制。如果我们能用生成整体论来指导创新,那么,创新系统的各要素(各个组成部分)不是通过集合来实现,而是通过整体生成。例如,大企业自己创立研究所与大学,使研究机构与大学成为企业自身的一部分,这个部分不同于从外面集合进来的,而是它自己生成出来的。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贝尔公司或微软公司等大公司效率高的原因。但如果它们一旦内部发生分裂,集合难度加大,创新效率便必然降低。为了提高创新效率,发达国家的创新系统已经历了一个 从链式环路发展到复杂系统再进一步演变到创新生态系统 。这一演变历程告诉我们:创新行动越来越趋向于向着生命有机系统的方向发展 。但这种发展的力量多半是外在的。我们是否可以从生成整体论中得到启示,自觉地从自生成、自组织的内在机制入手,使创新系统有一个更快地向生命系统的方向发展呢?!【简单评述】原文『如果我们能用生成整体论来指导创新,那么,创新系统的各要素(各个组成部分)不是通过集合来实现,而是通过整体生成。例如,大企业自己创立研究所与大学,使研究机构与大学成为企业自身的一部分,这个部分不同于从外面集合进来的,而是它自己生成出来的。这就回答了为什么贝尔公司或微软公司等大公司效率高的原因。但如果它们一旦内部发生分裂,集合难度加大,创新效率便必然降低。』如果说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主义的企业办社会,就具有了整体生成的特点。而后期70年代开启的改革开放,“国退民进”则是从“内部发生分裂”,“创新效率必然降低”,中国几十年来都是为人“作嫁衣”。唉,遗憾!不由想到了专业的问题,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之间的不可调和性,何尝不是生成系统与整体系统的差异!从生命个体来说,无不是由最初单个的受精卵分化出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中国人爱讲“人活一口气”,这口“气”的盛衰就是生成系统论演化的轨迹,有着时间性更突出的特点,也由此中国古人得出了从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出发而抽象为阴阳五行的根本理论。遗憾的是,当今世界的统治理论仍然不知生命的真谛,硬要拆开这个与环境有着复杂联系的生命体,希冀通过拆分为基本单位来了解、甚至改造生命。Far Far away! 搞了几百年了,没什么创意!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岁运考(2009-10-08 01:39:31)标签:杂谈今年是国庆甲子60年。六十甲子乃传统纪年所用,千年以来一直如此循环。1949年为己丑年。开国大典时间为西历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正。干支为:己丑 癸酉 甲子 壬申中医秘图使用【图解心衰】(2008-12-25 00:44:04)标签:健康图解中医理论之《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2008-12-25 00:27:38)标签:健康分类:中医理论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6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ruan)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yu)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fei)。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zha),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lv)。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jie)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中医秘图使用【黄汗病、历节病】(2008-11-02 17:05:22)标签:健康分类:中医理论数者:四时与六合、五运与六气、二十四节气等等。内伤杂病多体质之本为病。象者:天地人之色、脉、声、症等。此文重点讲解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黄汗><历节>病,并引出<虚劳><肠痈><水饮><胸痹>等病之话头”。上古国医或经典国医临床其实就一句话:“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之真谛。临床所见【某某医学】:风湿性关节炎、痛风、乙肝、渐冻人、ME、MS、艾滋病、癌症等等俱“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之乱象。图中文引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四》,对于【黄汗病】【历节病】历代医家注疏多从理气入手,难见象数内容,通过《中医密钥图》可清晰精准指明仲景本义。希望本贴之注文能引导大家进入中医殿堂。黄汗病历节病分享到新浪微博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阅读(242)|评论(1)|收藏(2)|打印|举报 前一篇:《内经》与《易理》的逻辑联系之【象】后一篇:医易六十四卦之道讲课录音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免费任选1000款游戏新手卡[发评论] ? 新浪网友:2008-11-18 11:52:05 上古真人 你好:震b 莫纽亲梁 撼l 文时密咏 鲜o 蔚:黄琪 师g 拍中维暗  . 戏制德示 诈s 体药 有 欺i 重品伊人 师n 暴遍能追 当a 瘦及静  老. 到美有适 师c 4国前合 !o 0 科自 ?m 公安 己  . 斤全 最  c  堪 关  n 最忧 键  / 想     m 念     u 重     q 庆     m 话     b       o       w       3       6       3  医易六十四卦之道讲课录音(2008-12-14 23:36:08)标签:健康分类:中医理论中医阁上讲课录音链接点选这里.内经》与《易理》的逻辑联系之【象】(2008-10-23 00:46:19)标签:健康《内经》与《易理》的逻辑联系之【数】(2008-10-23 00:43:22)标签:健康简洁的中医问诊单(2008-10-21 13:20:19)标签:健康中医问诊单【一共十项】嘴唇颜色:(苍白、淡白、淡红、深红、紫红、青紫) 身体冷热:(怕冷,怕热,发冷,发热,怕风) 饮水情况:(渴喜热饮,渴喜冷饮,渴不欲饮,不渴。量多,少。) 大便情况:(秘结、软、稀烂,次数) 小便情况:(红,黄,清,白,量,次数) 出生日期(必填): 阳历: 年 月 日 时 ;阴历:年 月 日 时(阴历阳历填一个即可,时分不清者可填大致凌晨、上午、下午、晚上) 生病时间(必填): 以前患过哪些大病及患病年月: 目前正在服用的中药、西药:哪里不舒服,性格情绪,睡眠,对风,水,光,热,寒的敏感性。上古中医群10月12日聊天记录二(2008-10-13 02:05:36)标签:杂谈秋水(10556112)15:01:26五行和八卦在老师看来是不是应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 上古真人15:01:33乾兑为金。秋水(10556112)15:01:37好像五行和印度的四大类似 上古真人15:01:38坎为水。上古真人15:01:50印度的四大是地水火风,没有金。上古真人15:01:54不全。秋水(10556112)15:03:11四大外还有空 秋水(10556112)15:03:32在老师看来,五行和八卦哪个更高明一些呢? 于我何有(395927109)15:03:54请问秋水,如何对应呢 上古真人15:04:19真人 你好,我是××。 国庆期间我回家了。爷爷吃了那些西药刚开始是降下了白血球了,但是吃到后来白血球下降的很厉害,才2亿多。所以家里赶紧停了西药。然后换上了你开的那方子,虽然只吃了两服,而且因为家里人比较忙,有时候没有按期吃,还有就是用清水煮的,没有用米酒。但是爷爷精神都已经好很多了。我刚回到家的时候爷爷不小心感冒了,咳嗽得厉害。第二天打了点滴之后就好很多了。之后胃口也渐渐的好了起来。昨天打电话回家问,老爸说,爷爷这些天心情,胃口都不错了。 呵呵,真的谢谢真人了!秋水(10556112)15:04:26以前看过说空对应金,因为不动金身也称为空身 上古真人15:04:48白血病患者秋水(10556112)15:05:10唉,要是早认识真人就好了,去年我唯一的舅舅得癌症死了 秋水(10556112)15:05:32那个时候一点办法都没有啊 上古真人15:05:20五行和八卦是一回事。上古真人15:05:53好好学习经典吧上古真人15:06:02别人倾家荡产看病,你不会的。秋水(10556112)15:06:09是啊,还是从经典学起 秋水(10556112)15:06:37现在因病而穷的太多太多了 远方(631870339)15:07:23。。。。。。。。。。。。 远方(631870339)15:07:25哈哈 秋水(10556112)15:07:46你没见过吧,我老家在农村可见的太多太多了 远方(631870339)15:08:15什么都是个缘 遇到了大家就一起好好学吧 上古真人15:08:29这个态度非常好。上古真人15:08:33一起好好学秋水(10556112)15:09:02不如一起先学经典,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秋水(10556112)15:10:18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乃能泻是什么意思呢? 明明(245443774)15:10:25经典要怎样学呢 是背吗?秋水(10556112)15:10:48先背而后理解吧 上古真人15:11:01经典的学习可以参考历代医家的注疏。上古真人15:11:12高士宗的《素问直解》很不错。明明(245443774)15:11:12我也是这样想,读的熟了,也就能理解的多些秋水(10556112)15:14:19熟能生巧 于我何有(395927109)15:14:26上古老师先讲内经呢还是先讲伤寒呢 上古真人15:14:44先天癸水,籍后天水谷以生。故肾者主水。“水”,癸水也,受五脏六腑水谷所化之精,而藏之于肾。夫六腑之精,归于五脏,五脏之精,复归于肾,故必五脏盛,精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而天癸亦尽矣。天癸尽于内,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见于外,此其所以无子耳。上古真人15:15:07泻是用之意。上古真人15:15:14内经是伤寒的基础。秋水(10556112)15:16:05原来是用的意思,还是看注解的吧,熟悉以后再自己慢慢琢磨 明明(245443774)15:16:41哦 呵呵 上古真人15:16:47对上古真人15:16:53这是个捷径。上古真人15:17:04然后再与大家讨论,慢慢统一认识。于我何有(395927109)15:17:34请问,如何理解 任水(打不出来) ,癸水,除了符号,有什么理解方法么 秋水(10556112)15:17:37我们这带人的古文功底又不好,只能先看注解的了 八段锦(550280244)15:17:44真人好呀,今天讨论了什么问题 秋水(10556112)15:17:56壬水吧 秋水(10556112)15:18:42壬癸水,癸水是后天之水,也就是有形之水了,不知道对不对 于我何有(395927109)15:18:48拼音 怎么打不出来 壬 字 上古真人15:18:49讨论怎么学习经典。八段锦(550280244)15:18:56有结果嘛 上古真人15:19:15壬水是阳水。癸水是阴水。上古真人15:19:31脏腑阴阳之意。就是个代号,编码之意。秋水(10556112)15:21:10天有八风,可是我怎么只看到了东西南北四风呢? 上古真人15:21:25这是四正,还有四隅。东北,西北,等等。秋水(10556112)15:21:48内经中怎么只讲到了东西南北呢? 于我何有(395927109)15:22:01我的理解,先把人想像成树,肾者,根也。树先生根,而后生叶;衰则先衰叶,最后衰根。这在西医生理上有证明 上古真人15:22:02内经言简意赅,废话少。上古真人15:22:41人体是两套系统,有形与无形,西医只讲有形。时间-空间-瞬间(369566516)15:23:09八风不仅仅是指代方向,应该也可以知道各种风吧 于我何有(395927109)15:23:27其实这个树也只是象,也离不开任水,癸水 上古真人15:23:50方位的东南西北是地道,也有五行,有五行就有阴阳。上古真人15:24:0611月北京冷,而深圳还很热。上古真人15:24:11这就是空间的差异。上古真人15:24:25山上与山下的气温也不同。上古真人15:24:28还是空间的差异。秋水(10556112)15:26:26是不是还有风的属性吧 秋水(10556112)15:26:41老人们常说什么风伤人等等 梅花(374432074)15:28:50谢谢老师的讲解。 秋水(10556112)15:34:01以前学东西的时候,我就一边写心得一边学,比起单纯记忆要快很多 明明(245443774)15:34:24谢谢上古真人老师,辛苦您了!可我要去睡觉了上古真人15:35:03好上古真人15:35:08我也歇会。食?医(359256654)15:35:16辛苦啦 秋水(10556112)15:35:21辛苦了 梅花(374432074)15:35:41食?医(359256654)15:35:54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远方(631870339)15:36:02老师辛苦了! 上古真人15:36:12梅花(374432074)15:36:13谢谢老师! 梅花(374432074)15:36:16远方(631870339)15:36:25远方(631870339)15:37:02食?医(359256654)15:37:12上古真人给我们讲讲食物的相生相克吧 秋水(10556112)15:37:31让老师休息一会 上古真人15:37:34食物与药物一样。梅花(374432074)15:37:36食?医(359256654)15:38:11其实人是战胜不了自然的,只能顺应自然 上古真人15:38:17对。食?医(359256654)15:38:25几天不睡觉,不吃饭,会怎么样? 食?医(359256654)15:38:45就是稍微颠倒一下身体就吃不消了 上古真人15:38:53如果是修道人,没事。上古真人15:38:57常人不行的。秋水(10556112)15:39:18修道人应该是只消耗很少的能量,甚至能用其他方法从外界获得能量吧 食?医(359256654)15:39:21真修道人也得到达一定程度才可以 食?医(359256654)15:39:52止住顺化,转化为无漏身 上古真人15:40:03修道人能返回先天,不需要后天营养。食?医(359256654)15:40:18可以取天地之精华 上古真人15:40:32不吃不喝的。上古真人15:40:28先天就是脐带供给营养的状态。上古真人15:40:38来自于母体营养。上古真人15:40:51修道人可以开启玄牝之门。食?医(359256654)15:41:13恩,玄牝无处不在 食?医(359256654)15:41:32只是修道人可以利用当下之机 上古真人15:42:00玄牝在肚脐黄庭丹田之处。上古真人15:42:12谷神不死之处。BIGBLUE(704431689)15:44:18感谢上古老师 棒棒泥(25791834)15:44:19想问一下真人,修道是指老子创始的那个道家吗? 远方(631870339)15:44:29看来练气功的话 也可以咨询了 嘿嘿? BIGBLUE(704431689)15:44:38今天仔细拜读了各位的讨论,感觉真是受益不浅。 远方(631870339)15:44:43筑基估计也没多大问题 嘿嘿 秋水(10556112)15:44:48道家就是从老子开始的 上古真人15:45:04老子只是给大家讲明白如何修道。上古真人15:45:32医、道不分家的。棒棒泥(25791834)15:47:28但现在国内又宣起了一股中医热了 棒棒泥(25791834)15:47:40还有传统文化热 上古真人15:48:03道家是中国最本土的棒棒泥(25791834)15:48:10有一段时间沿海各城市学这些东西都学的非常火热 上古真人15:48:47是么棒棒泥(25791834)15:49:03道教是真正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上古真人15:49:18咱们说的是道家,不是道教。呵呵。远方(631870339)15:49:18医术没了解过不过妄想推测的话 应该是道家性命双修中 修命这一块的内容 秋水(10556112)15:49:19因为于丹的一本论语吧 上古真人15:49:41大药在身中。棒棒泥(25791834)15:49:48道家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 上古真人15:50:00想尽天年,就要顺应四时,呼吸天地,把握阴阳。和于术数。棒棒泥(25791834)15:50:11道家文化也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文化 秋水(10556112)15:50:13历史的很多大医都是道家 上古真人15:50:25道家文化就是岐黄文化。上古真人15:50:39道教不是。上古真人15:51:02凡事一成为教,就不能开放视野,容纳百川了。远方(631870339)15:51:27前些年隐芝先生提到的那几本书 搜遍网络找不着 现实中更难寻 上古真人15:51:58哪几本书?远方(631870339)15:52:44记不得 需要的话 现在我去查下在老子之前的古人眼中修道的经典 远方(631870339)15:52:52典籍 上古真人15:53:02黄帝四经比较古老。棒棒泥(25791834)15:53:10上古真人<[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 22:51:03凡事一成为教,就不能开放视野,容纳百川了。==================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信佛的人都不让学儒家与道家文化了 棒棒泥(25791834)15:53:41把佛教以外的全看作是外道不让学了 上古真人15:53:52道教也一样,凡事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老子讲的持中之道才是根本啊。上古真人15:54:14佛学,道家比较合适。秋水(10556112)15:54:16不会吧,那信佛的人一定没有真正学佛 上古真人15:54:17比较持中。棒棒泥(25791834)15:54:21过犹不及 秋水(10556112)15:54:45我老家那些老人学佛,病了也不去看 远方(631870339)15:54:45他们用心护法的这心没错.但护着护着自己修心不足就走入外道了 棒棒泥(25791834)15:55:01持中应该就是儒家讲的中庸吧 上古真人15:55:06天地不仁啊,天地不二心。上古真人15:55:22中庸也对。负阴抱阳最恰当。远方(631870339)15:55:37大仁不仁 大义不义 棒棒泥(25791834)15:55:43远方(631870339) 22:54:45他们用心护法的这心没错.但护着护着自己修心不足就走入外道了============是的,学的太狭隘了 上古真人15:55:47就是没有分别心。秋水(10556112)15:56:25我发点东西看看有意思吗?在仙道修炼体系中,生物磁场是非常关键的事物!从后天意识境界接通先天元神界以获得对元炁的控制能力,除了将磁场调节成相应状态之外别无他法!  然而后天意识并不能直接调控生物磁场,两者之间的“介质”乃是经络气脉系统中流动的特殊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称为“后天真炁”,它是先天元炁与物质能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衍生物,后天真炁虽然不能象先天元炁那样表现出对宇宙事物的强大作用力,但它在修炼刚刚入门的时候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它是打开通向先天元神界之门的唯一钥匙! 棒棒泥(25791834)15:56:54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远方(631870339)15:57:13凡事不能太满 一满就入了太极 失了无极了 上古真人15:57:35电磁波,磁场等都是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了。上古真人15:57:52简单一个“炁”字就都概括了。上古真人15:58:05精气神。气居中。梅花(374432074)15:58:52总结的真好。 棒棒泥(25791834)15:59:28真佩服真人的学识广博 梅花(374432074)15:59:34是的。 上古真人15:59:36丹田,神阙,黄庭,就是肚脐,就是气海。君玲天下(279252424)15:59:37老师好啊梅花(374432074)15:59:40开了眼界。 君玲天下(279252424)15:59:51回来看记录 上古真人15:59:55呼吸之气,息息归根,就起码靠近先天了。上古真人16:00:35肚脐对应后面就是肾间命门,扁鹊讲的肾间动气。上古真人16:00:43也是三焦元气之根。上古真人16:01:06一个元气之根,一个天气之根。二根都在黄庭。所以修道从这里起始。梅花(374432074)16:01:22如何开始? BIGBLUE(704431689)16:01:29今天的讨论,真人老师能否收为一节啊。 上古真人16:01:48什么叫收为一节?秋水(10556112)16:01:50这么说命门位置基本在第四腰椎位置吗? BIGBLUE(704431689)16:02:11呵呵,就是专门汇集了放到QQ群空间。 秋水(10556112)16:02:14收徒第,不如一起拜师吧 BIGBLUE(704431689)16:02:17让我们学习一下。 上古真人16:02:25第四腰椎不是一点,是前后之间的那个空间。解剖上就是大小肠所在。BIGBLUE(704431689)16:02:27上古真人16:03:29大肠主津,小肠主液。所以内经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而大肠为肺之腑,小肠为心之腑。心肺主天气。脾胃主地气。这个就是内经所讲的中医生理的秘密,也是修道的秘密。梅花(374432074)16:03:35上古真人<[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 23:01:06一个元气之根,一个天气之根。二根都在黄庭。所以修道从这里起始。梅花(374432074) 23:01:21如何开始修炼? 上古真人16:03:45息息归根就是上古真人16:03:56归根就是胎息。梅花(374432074)16:04:53归根就是胎息--能在解释一下吗?我不理解。 秋水(10556112)16:05:47胎息就是象胎儿那样 梅花(374432074)16:08:29象胎儿那样是不是在处事还是在哪方面象胎儿一样。 秋水(10556112)16:08:30老师,五脏互藏的理论哪有,我下的中医基础讲座中没见到 上古真人16:08:51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上古真人16:09:02婴儿柔弱无骨。梅花(374432074)16:10:32这实现起来应该很难。因为成人已经达不到了。 上古真人16:10:35五脏互藏理论就是五运理论。梅花(374432074)16:11:00是不是通过瑜伽可以实现? 上古真人16:11:23这个柔,是气,不是形体。形体是基础,而气是主宰。上古真人16:11:39绵绵若存是指气的状态。梅花(374432074)16:11:44这我明白了一点。 梅花(374432074)16:12:09这还可以慢慢能实现的。 梅花(374432074)16:12:27气柔则刚。 上古真人16:12:58气柔才能阴阳和,才能津液成,才能神自生。上古真人16:13:12才能尽天年。祛疾病。梅花(374432074)16:13:40气柔如何实现? 上古真人16:13:41内经讲,阳并则热,阴并则寒。上古真人16:14:03气柔可以从天气,就是呼吸之气入手。缓,长,腹式呼吸。梅花(374432074)16:14:10不仅仅是心平气和吧。 上古真人16:15:08哮喘患者,是上气不接下气。上古真人16:15:26重病患者是气出不进,或气入不出。上古真人16:15:31都是气不和。秋水(10556112)16:15:38婴儿的呼吸好像和成人是不一样,我女儿睡觉时我经常看着她 梅花(374432074)16:15:50练武的人那种内在的气质是不是气柔的一种表现。 上古真人16:16:02婴儿刚出生,呼吸不匀的。慢慢才能呼吸均匀。上古真人16:16:44健康人就是气柔。上古真人16:16:48气柔阴阳和。上古真人16:17:06乙肝患者脾气虚,肝木盛,所以易怒。秋水(10556112)16:17:32看婴儿睡觉睡的都特别香 梅花(374432074)16:17:39对。 上古真人16:17:44没杂念啊。梅花(374432074)16:17:51我也有次感受。 秋水(10556112)16:18:01为什么乙肝是肝木旺呢?而不是肝木弱 上古真人16:18:21肝木有可能弱,但脾更弱。肝就不弱了。梅花(374432074)16:18:21看着心里就是一种享受。 梅花(374432074)16:19:01强与弱是比较出来的。 上古真人16:19:01婴儿是睁眼吃饭,闭眼睡觉。啥都不怕,啥都不辨好坏。秋水(10556112)16:19:02那这么说乙肝完全可以调理好了? 上古真人16:19:09就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上古真人16:19:38乙肝能治好。脾胃是后天之本。治病不能舍本逐末。秋水(10556112)16:20:24恩,其实这些病都是西医的叫法吧 上古真人16:21:40都是西医发明的,然后制药厂进行宣传。大家就信了。就跟女士都爱用LV包,认为那是好东西一样。做市场要做品牌,做品牌要做口碑。秋水(10556112)16:22:13对了,老师,糖尿病该怎么治呢 上古真人16:22:16治乙肝的西药就有了广大的市场上古真人16:22:40糖尿病,一个糖,是甜味,属脾,一个是尿,膀胱,肾为主。秋水(10556112)16:22:49是啊,都是西医惹的祸,西医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 上古真人16:22:52就是脾肾。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秋水(10556112)16:23:18也就是调理脾肾? 上古真人16:23:37经方治消渴就是围绕脾肾为主。上古真人16:24:25我歇会了,各位保重。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7

上古真人13:56:29学习中医最大的好处是:别人病、死,你健康。别人想不开,你不会。别人抑郁,你不会。别人倾家荡产治病,你不会。秋水(10556112)13:56:44精辟啊 上古真人13:56:54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简单就能得到的。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上古真人13:57:20最根本一点就是:坚持不懈。才能逐渐了解千万年来,人类最高智慧的内涵。远方(631870339)13:57:24可中医再怎么精能抵过命数么. 秋水(10556112)13:57:32今天不知道都讨论什么了 至圣(996513931)13:57:33老师您好上古真人13:58:39可以改变命运的。春田镇居民13:58:58别人倾家荡产治病,你不会。....上古真人13:59:02高明医生的作用是减轻你改变命运的阻力和成本。春田镇居民13:59:13这点同意 秋水(10556112)13:59:39今天的讨论都讨论什么了?内容在哪里能看到,blog还没开通 上古真人14:00:02中医的核心就是顺天时,养吾气。凡事太过不及都不对的。所以,治病也是,改命运也是,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上古真人14:00:16跟着讨论吧。刚开始。秋水(10556112)14:00:29好的,blog能看了 Blues(30665645)14:00:34紧赶慢赶,刚回来 上古真人14:01:13我离开一下,马上回来。远方(631870339)14:01:37小的我今天是第一次接触中医.开始被好几位管理员拒绝过.幸运的是有位管理员把我加上了.只是因为自己的一点小病想咨询.没想到通过这病(祸)有缘遇到这么个有幸听师授课的福. 秋水(10556112)14:01:56我认为中医一切围绕“中”字,中的状态才是健康的状态 至圣(996513931)14:02:28当年我上学时,我的授业老师告诉我,世上没有治不了得病,我很愚钝,至今不能做到。但是我相信,世上没有治不了得病。治不了得病一般情况下是没找对方法。另外一些是事物发展到了消亡的阶段。Blues(30665645)14:03:10有钥匙的存在,是因为有锁的存在! 至圣(996513931)14:03:45因势利导可以治病,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远方(631870339)14:04:13医心为上.身体确不可忽视.想问真人老师.对于身体的健康.我们平时力所能及的.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对润滑全身.是全身.有帮助.真人老师能明示一二么 春田镇居民14:08:36润滑全身?秋水(10556112)14:08:50是运动一类吧 秋水(10556112)14:10:03什么时候能从基础教起呢 远方(631870339)14:11:04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小的我就放开说些话了.古时的中医没有任何仪器 确能比现代的科学技术还先进 能把人的五脏六腑经脉等都细微的说到很精很精.而现代的许多中医确后浪不及前前浪.青出于蓝确逊于蓝.不只逊.看到的更多的是瞎开方子.请教老师.这些古人学习中医.这些医术有很多为什么不流传给后代 至圣(996513931)14:12:25经验是不能完全靠学习学会的,有些要靠惨痛的代价秋水(10556112)14:12:44我倒认为中医的理论应该来自上一轮文明才对 梅花(374432074)14:12:46源于留一手的观念。许多最精华的失传了。 秋水(10556112)14:12:52不过没有被完全的保存下来 梅花(374432074)14:13:12各行各业都有这种现象。 秋水(10556112)14:13:35的确如此 上古真人14:13:48医心为上.身体确不可忽视.想问真人老师.对于身体的健康.我们平时力所能及的.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动作对润滑全身.是全身.有帮助.真人老师能明示一二么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都可以,上古真人14:13:53都很好的效果至圣(996513931)14:14:26更何况原来的人专一,现在的人被太多的东西迷惑了。一天电脑内存中东西太多运转就会不灵,更何况人呢上古真人14:14:29请教老师.这些古人学习中医.这些医术有很多为什么不流传给后代 有流传,都在经典之中,只是大家不失庐山真面目而已。上古真人14:14:47本人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掌握这些知识。远方(631870339)14:15:00梅花(374432074) 21:12:46源于留一手的观念。许多最精华的失传了。这我不太相信.古时人淳朴.有德的人也太多了.尤其是医生.要想做一位好的医生.不具备比一般人更有德行的话是成为不了一位好医生的.所以留一手 这观点 靠不住.难不成他们预见了现代的我们了么 至圣(996513931)14:15:42上古老师说的对,经典博大精深,要靠悟。明明(245443774)14:15:46都在经典之中,只是大家不失庐山真面目而已。上古真人14:16:07继承经典的过程与混水沉淀一下才能清浊分开的过程差不多。秋水(10556112)14:16:07内经中的岐伯到底是什么人呢?还有说黄帝,生儿神灵,是不是在暗示某些东西 上古真人14:16:24心不清,眼就花,就看不清宝贝在哪里。上古真人14:16:52生而神灵就是黄帝顺应天道而生。上古真人14:17:03岐伯也有上古先师。至圣(996513931)14:17:07大家被太多的世相繁花迷惑了,还有几人沉心向学呀上古真人14:17:17我们需要的就是把这些经典知识继承下来。于我何有(395927109)14:17:23秋水(10556112) 21:16:07内经中的岐伯到底是什么人呢?还有说黄帝,生儿神灵,是不是在暗示某些东西===============是你自己给自己暗示吧上古真人14:17:44所以,经典的学习不难,难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上古真人14:17:58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呵呵。上古真人14:18:02这类词很多。Blues(30665645)14:18:22真人能否给与次第学习法门? 上古真人14:18:59我个人的体会就是:在英国这种清静的地方,和闭关差不多,心思也很单纯,学经典用经典也不难了。上古真人14:19:09国内的问题主要就是太浮躁。秋水(10556112)14:19:14五行颠倒怎么用? 上古真人14:19:17不过这也是锻炼大家心性的机会。春田镇居民14:19:29还真有五行颠倒啊上古真人14:19:32五行颠倒有没有具体所指。Blues(30665645)14:19:35国内的环境的确不适合静下心来搞学问,我看很适合急功近利搞功利 至圣(996513931)14:19:39心静不在环境,心态好了哪里都一样秋水(10556112)14:19:51这是刘文澄说的,具体我也不清楚 秋水(10556112)14:20:18还有五脏互藏,是真有这么复杂吗? 上古真人14:20:36中医知识并不复杂,直指是最好的学习。上古真人14:20:59五脏互藏,五行颠倒都是来自五运六气,来自天体运行。春田镇居民14:21:16刘文澄是谁于我何有(395927109)14:21:30我有一个体会,就是治病有一个层次问题,比如近世 中医的什么八纲辩证,这方那方,相比于经方,层次要底些,溯源要近些。经方更着眼于内层的解决。 明明(245443774)14:21:54“直指是最好的学习”??不明白哦上古真人14:22:02经方主要的秘密在量上面。春田镇居民14:22:16主要的秘密在量上面?明明(245443774)14:22:23药方用量上?上古真人14:22:19直指就是白天观察太阳,夜晚观察月亮和星星。上古真人14:22:30这些我们生下来就能看到,不需要人教。明明(245443774)14:22:36哦 上古真人14:22:39人法地,地法天。秋水(10556112)14:22:42五运六气应该是来自上古的天文学吧 上古真人14:22:51对。春田镇居民14:22:57....现在星星基本看不见 上古真人14:23:02到今天,太阳,月亮还是那样运转。明明(245443774)14:23:15上古是指史前文明时期吗?火炬(837428145)14:23:17上古真人14:23:25时世未异,而人心异火炬(837428145)14:23:39上古真人好 上古真人14:23:41上古和今日的区别就是人心,不是宇宙自然天地。上古真人14:23:45火炬好火炬(837428145)14:23:48大家好 Blues(30665645)14:24:05心生种种法生,所以世间万物的外象都在不断变化 梅花(374432074)14:24:12秋水(10556112)14:24:13佛法无边啊 于我何有(395927109)14:24:23西医相对于中医,更靠近于底层。但是我感觉有时西医的治标有时是有效的,因为治病有时不必都要兜个大圈子,斩首行动,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也是对的。 明明(245443774)14:24:56不行,这比喻不能成立。上古真人14:25:02西医是治疗有形之器,中医治疗有形之器与无形之神。棒棒泥(25791834)14:25:12海洋 21:24:24今天就已经学了很多东西海洋 21:24:39感恩真人 秋水(10556112)14:25:16西医的方法很笨很笨 上古真人14:25:19无形之神主要来自于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上古真人14:25:33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上古真人14:25:39这是内经原话。明明(245443774)14:26:00就如肿瘤,西医就会将肿瘤切掉,但毒素依然还在体内秋水(10556112)14:26:24真人老师,有时候五脏六腑,有的时候又说是六脏六腑五是为了对应天之5运运,六是对应地之六气,到底应该是哪个呢? 上古真人14:27:11五脏六腑。心包与三焦二者有名无形。于我何有(395927109)14:27:47明明(245443774) 21:26:00就如肿瘤,西医就会将肿瘤切掉,但毒素依然还在体内----------该切时也要切的。传说华佗也做过脾切除手术 Blues(30665645)14:28:09中医本来以前外科技术就非常发达 秋水(10556112)14:28:10手术不是西医的专利 明明(245443774)14:28:27中医就能从源头治起,将毒素清除,以后就不会再长了。可西医的做法是切了这个肿瘤,那时还会再长另一个出来上古真人14:28:35无形是主宰,有形是基础。上古真人14:28:49解决问题应该以主宰为主上古真人14:29:00具体就是指经络,气一类。于我何有(395927109)14:29:12明明(245443774) 21:28:27中医就能从源头治起,将毒素清除,以后就不会再长了。可西医的做法是切了这个肿瘤,那时还会再长另一个出来==========没有那么容易 上古真人14:29:15基础的变化来自于主宰的异常,所谓异常就是太过不及。秋水(10556112)14:29:14恩,明白了 秋水(10556112)14:29:39健康的人体实际就是和合的状态 Blues(30665645)14:29:52明明(245443774) 21:28:27中医就能从源头治起,将毒素清除,以后就不会再长了。可西医的做法是切了这个肿瘤,那时还会再长另一个出来中医是消除产生毒素的原因,而不是清除毒素 明明(245443774)14:30:09上古真人14:30:20呵呵上古真人14:30:26学习气氛不错。秋水(10556112)14:30:36老师,具体六经能对应到八卦吗? 冷暖与你相知(460955745)14:30:53我觉得是和谐相处! 上古真人14:31:42可以对应,全身都可以对应。秋水(10556112)14:32:43六经和八卦的具体怎么对呢? 秋水(10556112)14:32:59太阳对应乾卦吗? 上古真人14:33:10太阳对应离卦。上古真人14:33:17少阳对应乾卦。上古真人14:33:27太阴对应坤卦。上古真人14:33:33少阴对应坎卦。于我何有(395927109)14:33:36后世中医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从来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逻辑的中医理论体系。悟高者得之,可是想俺这样资质低的,学起来比数理化难 上古真人14:34:03不难。上古真人14:34:09就是思路的问题。上古真人14:34:18用计算机语言说,就是算法的问题。秋水(10556112)14:34:21少阳为什么对于乾卦呢?乾为三阳 上古真人14:34:29乾为纯阳。上古真人14:34:33少阳就是纯阳。Blues(30665645)14:34:37上古真人<[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 21:34:19用计算机语言说,就是算法的问题。看谁的优化 春田镇居民14:34:45哦上古真人14:34:47太阳本寒标热,少阴本热标寒。远方(631870339)14:34:50人心不古.想学好 养德为先吧 老师 海德拉 六翼(343193650)14:34:58从刚才的提到的卦来看,这么说,学中医非的要学系易经了喽? 春田镇居民14:35:03不过只有六经 怎么和八卦对应?上古真人14:35:23乾坤二卦是先天卦,有名而无形。春田镇居民14:35:42哦 秋水(10556112)14:35:47阳明,和厥阴对哪个挂? 上古真人14:36:10阳明是胃,也是肺,对应秋金,是兑卦。于我何有(395927109)14:36:22比如现在中医大夫开方,如果不是国手,最好在自己开的方子上写明用的什么方,比如桂枝汤加减,不到一定水平就不要自拟方子 上古真人14:36:26厥阴为肝,为心包,对应春木,是震卦。秋水(10556112)14:36:53恩,谢谢老师,不理解就下记住 上古真人14:36:53用什么方的前提是目标明确,就是辩证准确。上古真人14:37:10厥阴和阳明都是从中。上古真人14:37:19厥阴之中为少阳,阳明之中为太阴。上古真人14:37:25少阳与太阴从本。秋水(10556112)14:37:30比如阳明为什么对应兑卦?是不是二阳一阴的原因 远方(631870339)14:38:11请教老师所以,经典的学习不难,难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心若想在这繁杂的世道中时刻不 乱花渐欲迷人眼 怎么做到 上古真人14:38:14阳明对应节气是立秋。厥阴对应立春。上古真人14:38:37要做到心正,只需要一条,相信自己。上古真人14:38:47相信自己能成佛,能成仙。远方(631870339)14:39:02高明 明明(245443774)14:39:21上古真人老师是佛道中人吗?棒棒泥(25791834)14:39:32同问 ? 秋水(10556112)14:39:51老师,中医的经络与密宗的气脉等,到底哪个是对的呢? 棒棒泥(25791834)14:39:55想问一下老师信佛学佛的吗 ? 秋水(10556112)14:40:03密宗好像讲几脉几轮? 上古真人14:40:24我修道之人。上古真人14:40:33密宗和修仙是一回事。上古真人14:40:46中医叫经络,密宗叫气脉。Blues(30665645)14:40:48无论修道,还是修佛,都是明白宇宙之理 上古真人14:40:58中国是中文,CHINA是英文。秋水(10556112)14:41:10是的,其实都是一样,对象对是宇宙 秋水(10556112)14:41:36不是说老子是菩萨转世吗 于我何有(395927109)14:41:43太阳---离少阳---乾阳明---兑 少阴---坎厥阴---震太阴---坤 上古真人14:42:00对。于我何有(395927109)14:42:15秋水(10556112) 21:41:36不是说老子是菩萨转世吗---------君子不言怪异 上古真人14:42:19巽是胆,艮是胃。秋水(10556112)14:42:23怎么太阳是二阳? 上古真人14:42:29太阳是三阳。于我何有(395927109)14:43:00太阳---离少阳---乾阳明---兑 少阴---坎厥阴---震太阴---坤巽是胆,艮是胃 秋水(10556112)14:43:06对应离的话就是二阳一阴了 上古真人14:43:42离是乾之体,乾体破而成离。秋水(10556112)14:44:24这句话不太明白 上古真人14:44:53离就是乾。上古真人14:45:01只不过一个是出生后,一个是出生前。于我何有(395927109)14:45:02请问上古老师,是否但凡卦,比如否卦,泰卦,不论其象是什么,都必定代表凶和吉吗 上古真人14:45:12一个是婴儿,一个是受精卵、胎儿。上古真人14:45:22吉凶是相对的。上古真人14:45:29没有绝对。秋水(10556112)14:45:30离是出生前,乾是出生后? 上古真人14:45:37离是出生后。上古真人14:45:47你的心脏是几个月时候才有的?上古真人14:45:59受精卵一个月的时候有心脏吗?秋水(10556112)14:46:06恩,明白了 于我何有(395927109)14:47:58是的,比如卦的位置,是不是只要火位于下,水位于上就是吉,就是水火既济,否则就是未济 秋水(10556112)14:48:16当然不是了,没有决定的事情 秋水(10556112)14:48:21要看很多方面的 上古真人14:48:28未济是由既济转换过去的。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转化,怎么转化的?于我何有(395927109)14:48:53秋水(10556112) 21:48:16当然不是了,没有决定的事情=========这就没法学了 秋水(10556112)14:49:12写错了,没有绝对的事情 上古真人14:49:23水在上往下流,火在下往上蒸。就有了生气。于我何有(395927109)14:49:48上古真人<[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 21:48:29未济是由既济转换过去的。要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会转化,怎么转化的?=========这是关键,也是不明白的 秋水(10556112)14:49:56天地相交,才能产生万物,是吗 上古真人14:50:05如果火不足,水流下,就成为湿。六腑之痰聚于胃,五脏之痰聚于肺。上古真人14:50:19父母不结婚,能有孩子吗?上古真人14:50:23这是常识吧。秋水(10556112)14:50:36比类很重要啊 上古真人14:50:53说到底,就是人事啊。秋水(10556112)14:51:06天气降而为雨,地气上升为云,是不是和现代的知识有点背离呢? 于我何有(395927109)14:51:15上古真人<[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 21:49:24水在上往下流,火在下往上蒸。就有了生气。===========我想知道,这个卦对于它的一些象是否都是一样的 上古真人14:51:19哪里背离呢秋水(10556112)14:51:27我们知道雨就是云中的水汽到了一定程度下降形成的 上古真人14:51:37没看懂你的问题。秋水(10556112)14:51:46云怎么说是地气上升呢? 秋水(10556112)14:52:11地气说的就是水蒸汽吧? 于我何有(395927109)14:53:02秋水(10556112) 21:51:46云怎么说是地气上升呢?======《四圣心源》: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上古真人14:53:15水蒸气是哪里来的啊?月亮来的还是地球上来的?上古真人14:53:37是大地上的。海洋也在地球表面。秋水(10556112)14:54:14唉,看来我真是学中医的料啊 上古真人14:54:18雨天之后是晴天,乌云之后是阳光。下降之后就是阳光蒸发水份的过程。一个是降,一个是蒸。于我何有(395927109)14:54:33上古老师,我是想知道,卦是否是代表宇宙万物状态和运动的抽象表示。 秋水(10556112)14:55:04是的 于我何有(395927109)14:55:10宇宙万物是否都是卦的象 秋水(10556112)14:55:35理,象,数 上古真人14:55:57八卦是地道。老子的三生万物是天道。上古真人14:56:00简单这么说吧。于我何有(395927109)14:56:55那么,中医也是卦的象,如果通过卦的推演,得到的是吉卦,病就可医,否则就难医,或凶或“死” 秋水(10556112)14:56:55对了,我们所说的天是指宇宙吗? 上古真人14:57:55天对人类来说,就是日月,五星。上古真人14:58:20算卦如果是凶,就是气场不利于患者,或者与患者冲突。上古真人14:58:32如果把握了气机的动态变化,都是可以调的。上古真人14:58:42砭针灸药,导引就是干这个的。明明(245443774)14:59:40听的我好晕哦 医学八卦我一点儿也不懂的,在哪儿才能学到关于卦的知识呢上古真人15:00:1235岁以前最好不要碰周易,看不懂的。就研究经典吧。于我何有(395927109)15:00:20五行和八卦有对应关系吗 秋水(10556112)15:00:59有啊 明明(245443774)15:00:48是人生阅历不够吗?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7

气运制化之道-戊癸合化论(2008-06-29 21:17:39)标签:杂谈顺治辛卯岁,予年四十有二,八月中,生一胃脘痈,在鸠尾斜下右寸许,微肿不红,按之不痛,隐隐然如一鸡卵在内。姚继元先生视之曰:此胃脘痈也,一名捧心痈,速宜解散,否则有性命之忧。与一大膏药,上加末药二三钱,午间烘贴,至暮手足苏软,渐至身不能转侧,仰卧于书斋,心烦意乱,屏其家人。至初更时,痈上起一毒气,从左乳下,至肋,下胁,入于左肾,入时如烧锥刺入,眼中一阵火光,大如车轮,神气昏晕,痛楚难言,火光渐摇漾而散,神昏始苏。过半时许,其气复起,其行如旧,痛楚如前,如此者三四次。予思之,此戊与癸合也,然腑邪入脏,自分必死,妄想此毒气不从胁下入肾,得从中而入于肠胃则生矣。如此静而行之,初次不从,二次即随想而仍从左乳下入于肠中,腹中大鸣,无从前之痛楚矣。随起随想,因悟修养之道,气随想而运用者也。(运气法大能起鼓膈之证,劳怯咳嗽亦妙。)至天明,大泄数次,胸膈宽疏。继元先生复视之曰:毒已解散,无妨事矣。予因问曰:膏药乃毒药耶?曰:非也。上撒之末药,名曰端午药,纯用砒霜、巴豆,于端午日配制,无此毒药,焉能透入皮肉之内?予曰:何不早言,昨晚以为必死于毒,今早始悟膏药中必有毒药。而得生于毒矣。毒药攻疾,有如此之妙也。至次年中秋复发,仍用膏药、末药,毫无前番之状,而肿亦不消。予因想运气之妙,经行坐卧,以手按摩,意想此毒气仍归肠胃而出,如此十余日而散。至次年中秋又发,予对继元先生曰:去岁膏药不应,今须另法治之。姚曰:部院刘公之夫人生此毒,曾另置末药,比前药更毒,贴之要起大泡,此药用去,无有不应。粘贴数日,并不起泡,肿亦不消,予想此证已顽,不受毒药之制。(膏药尚且不应,而况平和汤之治久病乎!)即揭去膏药,用大艾圆,迎头灸九壮,其毒随火气四散,嗣后永不发矣。予想阳明之毒,准在中秋金旺之时而发,初从毒攻而解,次随气运而散,后因胜制而消,因悟气运制化之道,有如此之妙用,五行合化之理,人与天地相参,即以此理推治百病,奇妙异常。王绍隆先生曰:业医人须病病经过,始得之矣。按:以隐庵先生之功力,尚且人至中年方切身体察天地气运。正所谓顺应天地自然之气运,则天地之气生之,四时之法成之。为医之道,当详查天地气运,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手足口病的中医治疗与方药(2008-05-06 02:17:20)标签:阜阳疫情 中医理论 五运六气今年安徽阜阳地区入夏以来许多幼童都感染了“手足口病”,网上关于此病的西医资料较多,但是中医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下面我简单作个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方药供各位参考:用中医运气学说分析:2008年是戊子年,阳历4月初交二之气,主气为少阴君火,客气为厥阴风木。手足口病,乃是厥阴风邪挟少阴君火之热邪为病。手足为厥阴所主,口为太阴所主。厥阴风合少阴火 克 阳明金、太阴土。现在的情况在《内经》中属于“二之气,阳气布,风乃行,其病淋,目瞑目赤,气郁于上而热。”此属风热为患,即《伤寒杂病论》中所言之风温病,治疗此病,可用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解: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黄连、栀子清少阴君火,牡丹凉血,黄芩清上焦之热,芍药敛肝护阴。另外要密切注意的一点是:今年真正的瘟疫会发生在阴历九、十月份(即五之气),主要就是燥热疫,症状表现以肺部为主,少阳相火被清凉阳明之气所郁,治疗必须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石膏要大剂方有效。附西医关于手足口病的相关资料: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 A16 型(Cox A16) 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见。 一、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导。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HFMD 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手足口病与EV 71感染有关的报导则始自20世纪70年代初,1972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 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澳大利亚和美国、瑞典一样,是最早出现EV 71感染的国家之一。1972~1973 年、1986年和1999年澳大利亚均发生过EV 71流行,重症病人大多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CNS),一些病人还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CNS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 71流行,仅保加利亚就超过750例发病,149人致瘫,44人死亡。英国1994年4季度暴发了一起遍布英格兰威尔士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监测哨点共观察到952个病例,为该国有记录以来的最大一次流行,患者大多1~4岁,大部分病人症状平和。该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资料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其它国家如意大利、法国、荷兰、西班牙、罗马尼亚、巴西、加拿大、德国也经常发生由各型柯萨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 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 次流行均为EV 71引起,主要临床症状为手足口病,病情一般较温和,但同时也观察到伴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 71、Cox A16均有分离,EV 71毒株的基因型也与以往不同。20世纪90年代后期,EV 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 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 岁,病程仅2天,100%发热,62%手足皮疹,66%口腔溃疡,28%病症发展迅速,17%肢软瘫,17例胸片显示肺水肿。 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西宁、广东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导。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散发流行后,1986年又出现暴发,在托儿所和幼儿园2次暴发的发病率分别达2.3%和1.9%。1995年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 71病毒,1998年深圳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中分离出2株EV 71病毒。1998年EV 71感染在我国台湾省引发大量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在6月和10月两波流行中,共监测到129 106病例,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儿童,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2000年5~8月山东省省招远市暴发了小儿手足口病大流行,在3个多月里,招远市人民医院接诊患儿1698例,其中男1025例,女673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14岁。首例发生于5月10日,7月份达高峰,末例发生于8月28日。128例住院治疗患儿,平均住院天数5.1d,其中3例合并暴发心肌炎死亡。 二、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 5%。据国外观察报告,在人群中,每隔2~3年流行一次,主要是非流行期间新生儿出世,易感者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便为新的流行提供先决条件。我国天津市1983年流行后,散发病例不断,1986年再次发生流行,而且两次均为Cox Al6引起。 (四)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三、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CoxA组的16、4、5、7、9、10 型,CoxB组的2、5、13 型,以及EV 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最常见为Cox Al6及EV 71型,有的报导埃可病毒及CoxB组某些型也可引起,但仍没获得到进一步证实。 从有关资料表明,HFMD的病原体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对药物具有抗性, 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 ℃可存活1年,在- 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四、临床表现及病理 (一)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具有肠道病毒感染的共同特征。从最常见的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至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均可发生。潜伏期一般3~7 d,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d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d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 (二)合并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近年发现EV 71较Cox Al6所致手足口病有更多机会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其症状呈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尔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2岁以内患儿。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本病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二)实验室诊断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细胞接种和乳鼠接种。1998年人们开始用人肺系细胞(MRC-5)分离Cox A16等毒株,其敏感性好且接种病毒后出现细胞病变较快。人源细胞如W1-38、横纹肌瘤细胞(RD)也都可用于病毒分离。RD细胞支持大多数柯萨奇A组病毒复制,但一般要经过2次以上传代才出现明显病变,若在使用RD 细胞分离的同时再增加1株L20B或Hep-2细胞,可提高肠道病毒的分离率。为提高细胞对肠道病毒的敏感性,还可在细胞接种前用50μg/ml的5-碘脱氧尿嘧啶处理3天。对一些不能在细胞上生长的病毒,可用乳鼠接种分离病毒。埃可病毒一般不引起乳鼠发病,多由脑脊液分离,粪便中不易检出。 肠道病毒型特异性鉴定主要靠血清中和实验,LMB组合血清可大大简化鉴定过程,但是有些毒株的中和作用不稳定,仍需由单价血清来鉴定,另一要注意的是病毒颗粒的集聚会影响中和效果,如EV 71的中和实验就需要使用单个分散的病毒。 近年来,PCR 技术已成为诊断肠道病毒感染最常用的一种方法。PCR测序技术则可用于肠道病毒分型。 手足口病抗体检测的最常用方法目前仍是中和实验,该方法精确且具有型特异性。 六、预防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 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热点问答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目前还不属于法定报告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 二.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什么?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 三.手足口病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手足口病? 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五.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泡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內消退。 六.手足口病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伴发无菌性脑膜炎时,其症状表现为发烧、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易烦燥、睡眠不安稳等;身体偶而可发现非特异性红丘疹,甚至点状出血点。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七.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本病常易在幼托机构中发生集体感染。院内交叉感染等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欧美及亚洲等地没有严格的地区性,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八.如何诊断手足口病? 本病主要诊断依据①好发于夏秋季节。②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③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之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④病程经过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散在发生时,须与口蹄疫、疱疹性咽颊炎、风疹等鉴别。 九.怎样治疗手足口病? 治疗原则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为宜。因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故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就诊、复查进行检测,患者一般可完全康复。 十.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疫情控制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一般不需对接触者采取医学措施。托幼等单位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食具、玩具等应消毒处理,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图解《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之中医五运六气理论(2008-05-06 01:46:44)标签:杂谈分类:中医理论说明:下两表中之方药是提供大家掌握《内经》七篇大论关于运气的一个参考,临床病机千变万化,请勿守方不变。五运速查与方药--参考权依经著《五运六气详解与运用》六气速查与方药--参考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医理论-五运六气之随园诗话医案一例(2008-05-06 01:43:08)标签:杂谈分类:杂感原文:丙子九月,余患暑疟。早饮吕医药,至日晡,忽呕逆,头眩不止。家慈抱余起坐,觉血气自胸偾起,性命在呼吸间。忽有同征友赵藜村来访。家人以疾辞。曰:“我解医理。”乃延入,诊脉看方,笑曰:“容易。”命速买石膏,加他药投之。余甫饮一勺,如以千钧之石,将肠胃压下,血气全消。未半盂,沉沉睡去,颡上微汗,朦胧中闻家慈啃曰:“岂非仙丹乎?”睡须臾醒,君犹在坐,问:“思西瓜否?”曰:“想甚。”即命买瓜,曰:“凭君尽量,我去矣。”食片许,如醍醐灌顶,头目为轻。晚便食粥。次日来,曰:“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吕医误为太阳经,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将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汤可治。然亦危矣!”未几,君归。余送行诗云:“活我自知缘有旧,离君转恐病难消。”先生亦见赠云:“同试明光人有几?一时公干鬓先斑。”按:丙子年九月,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少阳相火。火燥伤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是也。白虎汤为正治。注: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改发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居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随园。以后除乾隆十七年(1752)曾赴陕西任职不到一年外,终生绝迹仕途。袁枚主持乾隆诗坛,为性灵派领袖。著述甚丰,有《小仓山房诗集》、《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尺牍》、《随园随笔》等十来种。传见《清史稿》卷四八五等。客主加临气化规律(2007-12-17 00:07:33)标签:健康/保健分类:中医理论2003年非典,癸未之年。中运火不及。发病:初气到终气分别是:风邪、热邪、寒湿、湿热、凉燥、寒邪。汉今药方剂量换算表(2007-12-16 23:50:03)标签:健康/保健分类:中医理论分享到新浪微博 七情之恬淡虚无(2007-10-06 02:25:35)标签:知识/探索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雄雌两神相搏,共成一形,先我身生,故谓之精也。)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柔刚,如是则邪僻不至,长生久视。1.心怵惕思虑则伤神,毛悴色夭,死于冬。2.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敢正当人,缩而挛筋,两胁骨举,毛悴色夭,死于秋。3.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4.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5.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痠痿厥,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守失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8

1.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心、脾、肺、肾,谓之五脏,藏精气也。血、脉、营、气、精,谓之五精气,舍五神也。肝主于筋,人卧之时,血归于肝,故魂得舍血也。肾为水脏,主于恐惧;肝为木脏,主怒也。水以生木,故肝子虚者,肾母乘之,故肝虚恐也。2.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3.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胀,经溲不利。4.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凭仰息。5.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  肺为金脏,主于狂厥;肾为水脏,主于水胀。五脏不安,金以生水,故水子虚者,金母乘之,故狂厥逆也。  必审察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而谨调之。  黄帝曰: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聚,炅则腠理开气泄,忧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人之生病,莫不内因怒、喜、思、忧、恐等五志,外因阴阳寒暑,以发于气而生百病。所以善摄生者,内除喜怒,外避寒暑,故无道夭,遂得长生久视者也。五脏既伤,各至不胜时则致死也,皆由九邪生于九气,所生之病也。岐伯曰:1.怒则气逆,甚则欧血及食而气逆上也。2.喜则气和志达,营卫行通利,故气缓焉。  3.思则身心有所存,神有所止,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专思一事,则心气驻一物。所以神务一物之中,心神引气而聚,故结而为病。4.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两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5.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虽命门藏精,通名为肾,脉起肾,上贯肝膈,入肺中;肢者,从肺络心,注胸中。故人惊恐,其精却缩。上焦起胃口上,上焦既闭不通,则气不得上,还于下焦,下焦胀满,气不得行。6.热则腠理开,营卫通,故汗大泄。7.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聚。8.忧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  心,神之用。人之忧也,忘于众事,虽有心情,无所任物,故曰无所寄。气营之处,神必归之,今既忧繁,气聚不行,故神无归也。虑,亦神用也,所以忧也,不能逆虑于事,以气无主守,故气乱也。9.劳则喘喝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巽四 离九神喜、热 坤二意思震三魂怒、忧 中五 兑七魄悲、忧艮八 坎一志恐、寒、劳 乾六虚邪贼风列表(2007-10-06 02:23:05)标签:知识/探索本文目的:方便中医学生能尽快掌握经典章句。经云: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先将虚邪贼风列表。回头再补充恬淡虚无。?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 ?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身燥。 ?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内舍于小肠,外在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喜暴死。 ?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之风,其伤人,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 ? 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之风,其伤人,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纫,其气主为身湿。 ? 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内舍于胃,外在于肉,其气主体重。 凡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年、月、时三虚)相薄,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洛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邪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年虚:16,25,34,43,53,61,70,79,88,97,106。余皆年盛。 ? 月虚:初一,三十。十五为盛。 ? 时虚:四时不顺养为虚,四时顺养为盛。 巽四立夏阴洛45日东南—虚乡西北方 离九夏至上天46日;百姓南—虚乡北方 坤二立秋玄委46日西南—虚乡东北方震三春分仓门相46;相东—虚乡西方 中五招摇;吏 兑七秋分仓果将46日;将西—虚乡东方艮八立春天溜46日东北—虚乡西南 坎一冬至汁蛰君46日;君北—虚乡南方 乾六立冬新洛45日西北—虚乡东南《内经》之大总,黄帝受之于岐伯(2007-10-06 02:18:03)标签:教育杂谈黄帝曰: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帝诵岐伯所授针理章句,凡有四十七章。形之所在肥瘦,气之所在虚实。一。左右上下;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居其里,男女左右,阴阳上下,并得知之。二。阴阳表里;五脏为阴居里,六腑为阳居表。三。血气多少;三阴三阳之脉,知其血气之多少。四。行之逆顺;营气顺脉,卫气逆行。五。出入之合;血气有出入合处。六。谋诛伐有过;诛伐邪气恶血。七。 知解结;结谓病脉坚紧,破而平之。八。知补虚泻实,上下之气;能知补泻上下之气。九。补上补下、泻上泻下。明于四海,审其所在;髓、血、气、谷四海,审知虚实所在。十。审寒热淋露;因于露风,生于寒热,故曰寒热淋露。十一。荥输异处;五行荥输有异。十二。 审于调气;审吐纳导引以调气。十三。明于经隧;经,正经、奇经。隧,诸络。故曰泻其经隧,无伤其经,即其信。十四。左右支络,尽知其会;支络,小络。皆知小络所归,大络会处。十五。寒与热争,能合而调之;阴阳之气不和者,皆能和之。十六。虚与实邻,和决而通之;邻,近。虚实二气不和,通之使平。十七。左右不调,把而行之,明于逆顺,乃知可治;把,持。人身左右脉不调者,可持左右寸口、人迎,诊而行之,了知气之逆顺,乃可疗之。十八。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奇,分。阴阳之脉相并,浑而不分,候之知其病起之时。十九。审于本末,察其寒热,得邪所在,万刺不殆,知官九针,刺道毕矣;妙通标本,则知寒热二邪所在,故无危殆,是为官主九针之道。二十。明于五输,徐疾所在;明脏腑之经各有五输,输中补泻徐疾所在,并须知之。二十一。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行针之时,须屈须伸,针之入出条数,并具知之。二十二。言阴与阳,合于五行;知分阴阳之气,以为五行。二十三。五脏六腑,亦有所藏;五脏藏五神,六腑藏五谷。二十四。四时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各处色部;八风,八节之风。四时八节之气,各在阴阳之位,并合明堂,处于五行五色之部。明堂,鼻。二十五。五脏六腑;候五色之部,察知五脏六腑。二十六。察其所痛,左右上下;察五色,知其痛在五脏六腑上下左右。二十七。知其寒温,何经所在;知十二经所起寒温各有主。二十八。审尺之寒温滑涩,知其所苦;言能审候尺之皮肤。二十九。鬲有上下,知气所在;  谷入于胃,清气上肺,故在鬲上;浊气留入胃中,在于鬲下。三十。 先得其道,希而疏之,稍深以留之,故能徐之;  为补之道,希疏深留,徐动其针。三十一。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视前病者,常先取之;视病热之上下,泻而去之。三十二。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寒在皮肤,留针使针下热,寒入骨髓,亦可留针使热,泻出寒热气。三十三。针所不为,火之所宜;脉之陷下,是灸所宜,不可针。三十四。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  上气不足,谓膻中气少,可推补令盛。扬,盛。下气不足,谓肾间动气少者,可补气聚。积,聚。从,顺。三十五。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阴络所过,得之留止。寒入于中,推而行之,经陷下,火即当之;  火气强盛,能补二虚。三十六。  结络坚紧,火之所治;  络脉结而坚紧,血寒,故火攻疗。三十七。  不知所苦,两蹻之下,男阳女阴,良工所禁,针论毕矣;  有病不知所痛,可取阴阳二蹻之下。二蹻之下,男可取阴,女可取阳,是疗不知所痛之病。男阳女阴,二蹻之脉,不可取之。三十八。  用针之服,必有法则,上视天光,下司八正,以辟奇邪;  服,学习。学用针法,须上法日月星辰之光,下司八节正风之气,以除奇邪。三十九。  而观百姓,审于虚实,无犯其邪,是天之露,遇岁之虚,救而弗胜,反受其殃。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  而令百姓不犯虚实二邪岁露之忌,可谓得针之旨耳。天露者,岁之八正虚邪风雨。四十。  法于往古,验于来今,观于窈冥,通于无穷,粗之所不见,良工之所贵,莫知其形。若神仿佛;  法于往古圣人所行,逆取将来得失之验,亦检当今是非之状,又观窈冥微妙之道,故得通于无穷之理,所得皆当,不似粗工以意,唯嘱其形,不见于道,在同良才神使,独鉴其所贵,仿佛于真。四十一。  邪气之中人,洫泝动形,正邪之中人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无若亡若存,在形无形,莫知其精;  血,谓沟渠,即腠理。泝,谓水之逆流,即邪气入腠理。八正虚邪气入腠理时振寒起于豪毛动形者。正邪者,因身形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中人,微而难知,莫见其精。四十二。  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邪气初客,未病之病,名曰萌芽,上工知之。其病成形,下工知之。四十三。是故工之用针,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谓知邪气,处气处于皮肤脉肉筋骨所在,守其空穴门户疗之。四十四。明于调气补泻所在,除疾之意,所取之处;  明于调气补泻处所,是处可补,是处可泻,不妄为之。四十五。  泻必用员,切而传之,其气乃行,疾入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  员,谓之规,法天而动,泻气者;方,谓之矩,法地而静,补气者。枢,谓针动。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彼出《素问》,此是《九卷》方圆之法,神明之中,调气变不同故尔。四十六。  用针之要,无忘养神。  用针之道,下以疗病,上以养神。其养神者,长生久视,此大圣之大意。四十七。以上四十七章,《内经》之大总,黄帝受之于岐伯,故诵之以阅所闻。 内经术数之阴阳损益篇(2007-05-12 01:14:54) 分类:中医理论传承中华医道精微,乃人生一大幸事----上古真人[email]micalfan1972@hotmail.com[/email]谨识一、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1. 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2. 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3. 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4. 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鬓颁白,平盛不摇,故好坐。血,营血;气,卫气。大盛,内盛也。始疏,外衰。5. 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6. 六十岁,心气始衰,喜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7. 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8.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魄离故言喜误。9. 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10.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此为五行相生次第,故先肝衰,次第至肾。至于百岁,五脏虚坏,五神皆去,枯骸独居,称为死。二、 岐伯曰:女子1. 七岁,肾气盛,更齿发长。2.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伏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3.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4.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5.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惰。6.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白。7. 七七,任脉虚,伏冲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丈夫1. 年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2.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3.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4.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5. 五八,肾气衰,发惰齿藁。6. 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鬓发颁白。7.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8. 八八,则齿发去。三、 黄帝问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答曰:阳胜八益为实,1. 阳胜则身热,言八益者:身热,一益,阴弱阳盛,故通身热。2. 腠理闭,二益。阳开腠理,过盛则闭。3. 而粗三益。热盛则腠理皮上粗涩。4. 为之俛仰,四益。热盛上下,故身俛仰。5. 汗不出而热,五益。阴气内绝,故汗不出,身仍热。6. 干齿六益。热盛至骨,故齿干。7. 以烦悗,七益。热以乱神,故烦闷。8. 腹满死,  八益。热盛胃中,故腹满。前已七益,复加腹满,故致死。能冬不能夏。以其内热,故能冬之大寒,不能夏之小热。阴胜七损为虚。1. 阴胜则身寒,下言七损:身寒,一损,身苦寒。2. 汗出,二损。无阳禁腠,故汗出。3. 身常凊,  三损。凊,冷也,身皮肤常冷。4. 数栗四损。数数战栗。5. 而寒,五损。战而复寒。6. 寒则厥,六损。寒则手足逆冷。7. 厥则腹满死,七损。前已六损,复加冷气满腹,冷气满腹故致死。能夏不能冬。寒人遇热,故堪能。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四、 黄帝问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答曰:能去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 损者,损于身;益者,益于病。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损益之病,则阴阳气和,无诸衰老,寿命无穷,与天地同极。 不知用此,则蚤衰。   人不修道,不去损益,则阴阳不调,是谓不道,不道早衰。衰之节,1.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2.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3. 年六十,阴痿,大气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五、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名异邪。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智者有余,愚者不足,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年老复壮。察,观也。智者反物观道,愚者反道观物。愚者观物,有三不足:目暗耳聋,则视听不足;体重力衰,则身不足;老者日衰,壮者日老,则寿不足。智者观道,神清性明,故三有余:视听日胜,则耳目有余;身强体轻,则身有余;年老反同乳子之形,年壮更益气色之理,则寿有余。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圣人,谓广成子等。忘物丧我,任物之动,即为无为之事。怡神适性,即乐恬淡之能。圣人欲无欲之欲,志无求之志,故从快于虚无。不失其道,谓之守也。六、 论曰:衰之常,男则五八,女则五七。 上古真人曰:假令一患求诊,若其人不知损益、妄作劳,衰之节必早矣。法当五十肝气始衰,其人则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今时之人衰之节更早矣。故广成子语黄帝曰:“吾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神将自守,故人尽死,而我独存。” 仲圣论曰: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涕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上古真人曰:东汉之时人心已不古久矣,今世之人敢言人心敬虔上古乎?人多诟之乎?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续篇-举疮疡皮肤病运用(2007-05-04 04:41:37) 分类:中医理论 经络对应:???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阴常多血少气:手足太阳8、手少阴9、足少阴1;三1、8、9???阳明常多血气,太阴常多血气:足阳明2、足太阴5、手阳明6、手太阴7;二2、5、6、7。???少阳常多气少血,厥阴常多气少血:手足少阳4、手足厥阴3;一3、4 经络枢机:??太阳为关(注意不是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关(注意不是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气多而血少,非补血,则未溃不能化,已溃不能消。???血多而气少,非补气,则未溃不能散,已溃不能生。???气血俱多,初可用消,而终亦必佐之以补气血,则收功自速。 部位既明,经络无错,自然用药得宜,无忧猛浪之误治。1、生在阳经而作痛,此纯病于阳也,内外俱用泻味,自易成功。2、生于阳经而作痒,此阳虚而病阴也,补阴以化毒,而不可损阳以耗气。3、生在阴经而作痒,此纯病于阴也,内外俱用补剂,不难奏效。4、生于阴经而作痛,此阴虚而病阳也,补阳以化毒,而不可损阴以亏血。 经络用药:???1、8、9补气;???2、5、6、7初消而后以补气血;???3、4补血。?参芪等补气;归胶等补血;金银花等清;荆、防等散;硝、黄等攻 疮疡宜分虚实,未可漫然用药。虽治疮疡之法俱宜用补,然不知虚实,孟浪治之,亦难速效。故必审其虚实之重轻,以酌量其补泻之多少,始为上工。惟虚实何以辨之?于初肿、已溃时辨之。1. 初肿之时,肿而高突,焮赤作痛,是阳邪毒盛,病在表实。主散臣补2. 如肿而坚硬深痛,亦阳邪毒盛,病在里实。主攻臣补表实可散,里实可攻,攻散之中,略兼用补,则在表者不至入里,而在里者必易发表。3. 倘肿不甚高突,虽焮赤作痛而少衰,此阳邪毒衰,病在表虚。主补臣散4. 如肿虽坚硬,痛不甚深,此阳邪毒衰,病在里虚。主补臣攻表虚不可纯散,里虚不可纯攻,攻散之中,重于用补,则表虚者力能托外,里虚者力能出内。5. 若已溃之后,犹然肿硬焮痛,发热烦躁,大便秘结,疮口坚实,此阳毒未化,乃邪实,尚宜补而兼散。6. 倘脓大出而反痛,疮口久而不敛,发热口干,脓水清稀,肿下软漫,此阳毒已尽,乃正虚,切戒散而必补。以上治法,犹论阳症之疮疡。阴症之疮疡,毋论未溃之前与已溃之后,皆宜用补。岂特必宜用补,尤宜大补为急,而不可用些小之补药。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篇-此篇属中医不传之秘(2007-05-04 04:33:57) 分类:中医理论首先讲明一点:脏腑与经络之用药有异同,学者宜识之。古制一斤,即为16两,分为两个8两,故称二八。中华道家懂得,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铢,合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24铢,共为384铢(16两,古一两等于24铢),乃为易象卦爻之数(64卦共有384爻),亦合古制一斤之铢数。 脏腑对应:???肾1、肝3、心包3、脾5、肺7、心9???胃2、胆4、三焦4、大肠6、膀胱8、小肠8 脏腑阴阳:耳、目、鼻开阳位主精气神无形之先天阳为五脏阴之用自内而出;先天阳-五脏阴之用。口、二阴开阴位主传送出入有形之水谷后天阴为六腑阳之用自外而入;后天阴-六腑阳之用。 脏腑用药:???1、3、5、7、9补阳以滋阴;保胃气以存津液???2、4、6、8 滋阴以养阳;固津液以密阳气。???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一两水病;二两加-此为变;三两主制-此为常)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四两小其制、八两大其制)为主;???青龙三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三两小其制;六两大其制)为主;???白虎四者,收重之方,以石膏(八两小其制;十六两大其制)为主;???朱鸟九者,表滋之方,以鸡子黄(一枚百合病;二枚少阴病;三枚温病)为主;???玄武一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一枚或六两少阴病-此为常;二枚湿病-此为变)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注意:此主言其常,小言其变。??味辛皆属木(三),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九),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五),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四),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一),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中医者:执阴阳之两而用三(生万物)之中道医学。以此出发,临床自是运筹帷幄、得心应手,精准用药并非高不可及,疗疾效如浮鼓亦当是自然之事。仲景方术之温病脉证并治篇(2007-05-04 04:28:19)标签:仲景 方术 温病 伤寒 桂林古本分类:中医理论一. 总说温病乃三阴病。【4.1】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4.4】春秋病温,此其常;冬时病温,此其变。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蓄其气,及时不病,至春乃发,名曰大温。此由冬不藏精,气失其正,春时阳气外发,二气相搏,为病则重。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二. 此条为男逆之太阴、少阴【4.2】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5/1),至春(4/9)发为温病,名曰春温。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2/7),至秋燥(1/6)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三. 此条为女顺之厥阴【4.3】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2/6)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3/7),冬至(4/8)后,天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四. 病新【4.5】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4.6】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4.7】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五. 病久【4.16】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半夏茯苓汤。六. 病脏腑【4.8】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数,名曰风温,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肝)【4.9】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脾)【4.10】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急数,上寸口者,温邪干(心)也,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4.11】病温,口渴,咳嗽,衄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主之。【4.12】病温,发热,腰以下有水气,甚则少腹热痛,小便赤数,脉急而数,下尺中者,此温邪移(肾)也,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主之。七. 冬不藏精【4.13】病大温,发热,头晕,目眩,齿枯,唇焦,谵语,不省人事,面色乍青乍赤,脉急大而数者,大黄香蒲汤主之;若喉闭难下咽者,针少商令出血;若脉乍疏乍数,目内陷者死。八. 伏气温病与太阳病风温之鉴别:【4.15】风温者(太阳外感),因其人素有热,更伤于风,而为病也,脉浮弦而数。若头不痛者,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主之。【6.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三阴内伤)若伏气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唇焦,目赤,或衄,或吐,耳聋,脉大而数者,宜(非主之)白虎汤;大实者,宜承气辈;若至十余日则入于里,宜(非主之)黄连阿胶汤。何以知其入里?以脉沉而数,心烦不卧,故知之也。九. 善后【4.14】温病,下之大便溏,当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满,宜(非主之)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8

用仲景方术结合易经看人类寿命之二(2007-04-14 06:30:06)标签:易经 仲景 中医 寿命 预测 道   仲景方术看气数: 毛泽东是8/4太阳之人,在周恩来,林彪,刘少奇,彭德怀四位3/8太阳之人同气相投的辅佐下,成其大业,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名垂千古而不朽。毛泽东其态南人北相,仰腰挺胸,衣紫腰金,贵不堪言。其先天遗传缺陷在8/4 9/5 1/6属表实里热之体质,因先天遗传少阴9/5有热,所以终生患失眠,因先天遗传阳明1/6有热,所以终生患便秘。“1957年7月,毛泽东在青岛开会期间,感冒发热多日不退,延医数人而不效,当时山东省委便推荐刘惠民去诊,刘惠民诊后,认为毛泽东外感日久,表未解而里蕴热,急需表里双解,以大青龙汤重剂加减,一剂之后,毛泽东热退病除”。气数图示: 8/4 7/3 6/2 5/1 4/9 3/8 2/7 1/6阳明病 9/5少阴证 其年毛泽东65岁患阳明病少阴热化证,阳明少阴热化之体感受暑热之邪而感冒,非大青龙汤重加石膏莫属,而刘氏治外感善用麻桂石膏,故取效甚捷。麻黄桂枝入肝以调荣,石膏杏仁入肺以调卫,姜枣草入脾以建中,麻黄是宣发之药,入肝使肝气升,杏仁石膏平喘收重之药,入肺使肺气降,桂枝其性主降,入血通阳,入血者,入心包络之血也,因心包络之气主降,肝升肺降,荣卫得通,升降有序,内热之邪才得以外泄而病除。 1976年毛泽东84岁时,患太阳病阳明证,表实里热大青龙汤证之肺心病,病位在肺肝,肝气寒而肺气热,肝寒非麻桂莫属,肺热非杏仁石膏黄芩莫属,当此之时,用麻杏石甘汤或大青龙汤重剂加减均可,怎乃医者不知治法,致使出现心肌梗死和肺心病频繁发作,呼吸困难,嘴唇发青,肺热肝寒,气机不能正常升降,呼吸衰竭,虽竭尽全力抢救,也无力回天,于九月九日零点十分病逝,终年84岁。气数图示: 8/4 7/3 6/2 5/1 4/9 3/8 2/7 1/6 9/5 8/4太阳病 7/3 6/2阳明证易看寿数:生于1893年癸巳年十一月十九日卯时。按出生时间起卦:巳年为“6”;十一月为“11”;十九日为“19”;卯时为“4”。(6+11+19)÷8=4……4,为震卦作为上卦(6+11+19+4)÷8=5被8整除,为坤卦作为下卦(6+11+19+4)÷6=6……4,为四爻变化可以列出下列卦式: 主卦 变卦雷地豫   坤为地  ─ ─震木 ─ ─坤土[用]─ ─   ─ ─    ───   ─ ─    ─ ─坤土 ─ ─坤土[体]─ ─   ─ ─   ─ ─  ─ ─  变旁通 主旁通 乾为天   风天小畜  ───乾金 ───巽木[用]───   ───    ───   ─ ─    ───乾金 ───乾金[体]───   ───  ───  ───  (1) 主卦数:震4+坤8=12(2) 互卦数:坎6+艮7=13(3) 变爻数:4(4) 变卦数:坤8+坤8=16(5) 互卦数:坤8+坤8=16(6) 变爻数:4(7) 变旁通:乾1+乾1=2(8) 互卦数:乾1+乾1=2(9) 变爻数:4(10) 主旁通:巽5+乾1=6(11) 互卦数:离3+兑2=5(12) 变爻数:4  一元周期数=(1)+(2)+(3)+(4)+(5)+(6)+(7)+(8)+(9)+(10)+(11)+(12)=12+13+4+16+16+4+2+2+4+6+5+4=88岁  以主卦12为基数依次相加为25、29、45、61、65、67、69、73、79、84、88。毛泽东卒于1976年,寿享84岁,在这12个数中包含了84这个数,说明毛泽东的寿命是在数中的。易经中共有八种场,所谓八种场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相同的场可以对应于不同的实体结构形式,不同的场可以对应于各自的实体结构形式,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场,就产生什么样的实体结构形式,既从某种意义上是先有场后有其具体形象―――实体结构(张延生"心易,32~36)。  前苏联科学家吉利安发现物质可以在高频电磁场下显示原来看不见的许多东西。在对高频电磁场照射下的植物测试的过程中,突然有一天,科学家们在拍摄的底片上看到了一片叶子,但在客观实际中,植物中并没有长这片叶子(虚体的场-能量的大小,如同人体的六个爻)。科学家们以为摄像机出了毛病,经检查后证明没有毛病。接连几天,都在拍摄底片中发现这片叶子。不久,就发现在植物上与底片相同的位置,长出了一个小芽,以后逐渐长大。当小芽长到与底片上显示叶子同样大小时,就停止了生长。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就开始萎缩了,萎缩到哪里,叶子的影像就消失在哪里。直到整片叶子脱落之后,这个叶子的影像就消失了。这说明这片叶子在场中生长,当长到与整个场一样时,叶子就停止生长。如果就生命体来讲:“首先要有一个场存在。”这个结论成立的话,用易经推测寿命就好解释了。人出生时间形成的卦象,就是场(天德所在),而人在这个场中生存(地气所养),当场遭到破坏时(五德变为五贼才会破坏),人的寿命也就终结了。这个场没有遭到破坏,而是走到了尽头,人的寿命(此为天寿)就结束了。所以说“场”(德能之场,先天之六爻)决定了人寿命长短,推导八卦就是推导场(应该是原始场,通过后天努力是可以改变这个原始场的,因为人体是个开方非封闭的系统,道家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通过修仙来达到将这个场尽量扩大甚至突破三维空间之场而升级,毕竟同星球之寿命与场比较,人类之寿命不值一提),推导场就能推导寿命。附: 一斤(同伤寒论之一斤),又称二八。中华道家懂得,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铢,合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24铢,共为384铢(16两,古一两等于24铢),乃为易象卦爻之数(64卦共有384爻),亦合古制一斤之铢数。所谓古制一斤,即为16两,分为两个8两,故称二八。从遗传基因密码到化学元素周期表,都证明了易经是体现大到宇宙再而人微观到基因密码的普适规律。从医道言,古有道家修仙之神州,今有仲景方术准确定性定病位。谁说中医不能准确、精确治疗的???不谦虚的讲,这是毫无伤害的最安全最高级的精确治疗,比西医化验,手术刀,核磁共振等等强,强得多。知其要者,一言以毕。一言者:道生一,三生万物,执两而用中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用仲景方术结合易经看人类寿命之一(2007-04-14 06:24:03)标签:易经 仲景 中医 寿命 预测 道分类:杂感仲景方术看气数:严嵩 《严嵩年谱》引《耳新艺术卷8载:“分宜(严嵩生于1480庚子-兑宫)朝退,忽暴疾,家人救不苏。京师名医延请略遍,而服药都不少效,举家皇皇,且欲议后事。有彭孔者,善医而甚无名,闻而自荐。入视,修一剂,谓分宜夫人日饮此,当呕出多痰,痰去,至夜半方醒,明晨可全无事,若吾来迟,即无济矣。诸医咸自笑之。煎服有顷,果呕痰数升,再服,复睡去,至三更忽能言,次日遂愈。其年63岁。” 严嵩气质分型是7/3厥阴之人,63岁正患阳明太阴合病,其病也在胃肾,与陶氏相同,胃弱肾虚而生痰,痰迷心窍,故不省人事,痰去则病愈。 严氏气数图7/3 6/2 5/1 4/9 3/8 2/7 1/6阳明病 9/5 8/4 7/3 6/2 5/1 4/9 3/8 2/7太阴证仲景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居高临下,高瞻远瞩,观其气数图就可知过去现在未来,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才是上工的水平。易看寿数:生于明宪成化十六年既庚子年正月(交二月节气)二十二日酉时。按出生时间起卦:子年为“1”;2月为“2”;二十二日为“22”;酉时为“10”。 (1+2+22)÷8=3……1,为乾卦作为上卦 (1+2+22+10)÷8=4……3,为离卦作为下卦 (1+2+22+10)÷6=5……5,为五爻变化 以列出下列卦式:?/P>  主卦 变卦天火同人  离为火  ───乾金 ───离火[用]───   ─ ─    ───   ───    ───离火 ───离火[体]─ ─   ─ ─    ───  ───  变旁通 主旁通 坎为水   地水师  ─ ─坎水 ─ ─坤土[用]───   ─ ─    ─ ─   ─ ─    ─ ─坎水 ─ ─坎水[体]───   ───   ─ ─   ─ ─  (1) 主卦数:乾1+离3=4 (2) 互卦数:乾1+巽5=6 (3) 变爻数:5 (4) 变卦数:离3+离3=6 (5) 互卦数:兑2+巽5=7 (6) 变爻数:5 (7) 变旁通:坎6+坎6=12 (8) 互卦数:艮7+震4=11 (9) 变爻数:5 (10) 主旁通:坤8+坎6=14 (11) 互卦数:坤8+震4=12 (12) 变爻数:5一元周期数=(1)+(2)+(3)+(4)+(5)+(6)+(7)+(8)+(9)+(10)+(11)+(12)=4+6+5+6+7+5+12+11+5+14+12+5=92岁  以主卦4为基数依次相加为10、15、21、28、33、45、56、61、75、87、92。严嵩卒于87岁,在这12个数中包含了87这个数,说明严嵩的寿命是在数中的。三元九运参考资料(2007-04-13 05:23:28) 从黄帝元年开始(即早西元2698年)纪元,该年为甲子年定为始元。往后每60年一个甲子周期,为一元,或叫一个大运。三个甲子定为三元,分上元、中元、下元,共180年。每一大运60年中又分三个小运,每个小运20年。排小运的方法有点特别:在上元里排一运、二运、三运;在中元里排四运、五运、六运;在下元里排七运、八运、九运。由此引出了一个重要概念——「三元九运」。三元九运往下挨排,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由黄帝元年起至2003年,算起来已历经79个大运了。2003年是下元七运的最后一年,2004—2023年进入下元的八运了。  远古时代的先哲凭借甚么规定了三元九运的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奇异的神话,无人能够理解,也无从考证它的由来。不过,近代的人们发现太阳系星体运行规律倒是与元运之说不谋而合。  从天文资料得知:  地球自转一周,产生昼夜。  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阴晴圆缺,潮起潮落。  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木星绕太阳一周为12年。古人发现木星对地球人类的影响很大,原来木星的体积和重量仅次于太阳。由此派生出12生肖,所以木星又叫「岁星」,值年太岁由此而来。  土星与木星相遇为20年。两球相会对地球人类影响就更大。木星的直径是地球的11倍,重量是地球的318倍;土星的直径是地球的9.5倍,重量是地球的95倍。两星相遇周期与一个小运20年正好巧合。  土星、木星、水星交会周期是60年。这与一个甲子大运60年相吻合。  太阳系九星交会,即「九星联珠」,180年一遇,正合三元九运180年。 元运划分:一个大三元180年,大三元包含上、中、下三元,每元60年一甲子,共180年;再分配给九宫,各得20年。于是每一宫管20年,运行次序是:一坎(北方)、二坤(西南)、三震(东方)、四巽(东南)、五中宫、六乾(西北)、七兑(西)、八艮(东北)、九离(南方)。各自定宫,不可改移。  三元甲子180年,近代的三元九运划分:  上元:一运坎水 1864年---1883年     二运坤土 1884年---1903年     三运震木 1904年---1923年  中元:四运巽木 1924年---1943年     五运中土 1944年---1963年     六运乾金 1964年---1983年  下元:七运兑金 1984年---2003年     八运艮土 2004年---2023年     九运离火 2023年---2043年上面的资料在研习九变十化气数图时要用到。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朮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朮甘草宜。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朮,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小肠经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小肠要求温, 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膀胱经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三焦经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心包经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之卷一至卷五(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 脉 法上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盛。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荣。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辙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查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于贤人。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燥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戈,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阙庭脉,色青黑直下晴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焦有积;推之明于水者,病在上焦有饮;推之黑赤参差者,病在下焦有寒热。问曰:色有内外,何以别之?师曰:一望而知之者,谓之外;在明堂阙庭,推而见之者,谓之内。病暴至者,先形于色,不见于脉;病久发者,先见于脉,不形于色;病入于脏,无余证者,见于脉,不形于色;病痼疾者,见于脉,不形于色也。问曰:色有生死,何谓也?师曰:假令色黄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有气则生,无气则死,余色仿此。师曰:人秉五常,有五脏,五脏发五声,宫商角徵羽是也;五声在人,各具一体。假令人本声角,变商声者,为金克木,至秋当死;变宫徵羽,皆病,以本声不可变故也。人本声宫变角者,为木克土,至春当死;变商徵羽皆病。人本声商变徵声者,为火克金,至夏当死;变宫角羽皆病。人本声徵变羽声者,为水克火,至冬当死;变角宫商皆病。人本声羽变宫声者,为土克水,至长夏当死,变角商徵皆病。以上所言,皆人不病而声先变者,初变可治,变成难疗,词声之妙,差在毫厘,本不易晓,若病至发声则易知也。师曰: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病人长叹声,出高入卑者,病在上焦;出卑入高者,病在下焦;出入急促者,病在中焦有痛处;声唧唧而叹者,身体疼痛;问之不欲语,语先泪下者,必有忧郁;问之不语,泪下不止者,必有隐衷;问之不语,数问之而微笑者,必有隐疾。实则谵语,虚则郑声,假令言出声卑者,为气虚;言出声高者,为气实;欲言手按胸中者,胸中满痛;欲言手按腹者,腹中满痛;欲言声不出者,咽中肿痛。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少谷神,虽困无苦。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揲,荣气弱,名曰卑,揲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师曰: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痛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痛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何以别之?师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师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假令濡而上鱼际者,宗气泄也;孤而下尺中者,精不藏也;若乍高乍卑,乍升乍坠,为难治。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梗,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寸口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紧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也。寸口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者,而复发热者何也?师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也。何谓阳脉不足?师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何谓阴脉不足?师曰:假令迟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其脉涩者,荣气微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于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于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虚微,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谓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溷,内外不通,上焦拂郁,脏气相熏,口烂食断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胃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愠咽塞;寒厥相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齐筑湫痛,命将难全。寸口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干燥,倦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寸口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梗,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梗;汗多则热盛。脉迟者,尚未可攻也。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师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紧故当汗出而解也;若脉浮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师曰:脉大而浮数,故不战而汗出解也。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师曰:其脉自微,此以曾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师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数而解者,必能食也;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差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未欲解也;若脉和,其人不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欲解也。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知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宜下之。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痛,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凡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凡里有病者,脉当沉细,今反浮大,故知愈也。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盼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得此吐利?师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伤寒杂病论卷第二平 脉 法下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师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脉数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动摇者,名曰动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阴阳俱促,当病血,为实;阴阳俱结,当亡血,为虚;假令促上寸口者,当吐血,或衄;下尺中者,当下血;若乍促乍结为难治。脉数者,久数不止,止则邪结,正气不能复,却结于脏;故邪气浮之,与皮毛相得,脉数者不可下,下之必烦利不止。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师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梗,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脉瞟瞟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阴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脉阴阳俱弦,无寒热,为病饮。在浮部,饮在皮肤;在中部,饮在经络;在沉部,饮在肌肉;若寸口弦,饮在上焦;关上弦,饮在中焦;尺中弦,饮在下焦。脉弦而紧者,名曰革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紧者如转索无常也。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寸口脉浮而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不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饲。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曰泄风,久久为痂癞。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捋,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则遗溲。寸口脉微而涩,微者胃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则面色黄,荣气不足则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寸口脉微而缓,微者胃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卫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失经,名曰血崩。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寸口脉弱而迟,弱者胃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寸口脉弱而涩, 尺中浮大, 无外证者, 为病属内伤。寸口脉弱而涩,尺中濡弱者,男子病失精,女子病赤白带下。寸口脉洪数,按之弦急者,当发瘾疹,假令脉浮数,按之反平者,为外毒,脉数大,按之弦直者,为内毒,宜升之,令其外出也;误攻则内陷,内陷则死。寸口脉洪数,按之急滑者,当发痈脓,发热者,暴出,无热者,久久必至也。寸口脉浮滑,按之弦急者,当发内痈,咳嗽胸中痛,为肺痈,当吐脓血,腹中掣痛,为肠痈,当便脓血。寸口脉大而涩,时一弦,无寒热,此为浸淫疮所致也,若加细数者,为难治。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饲,言胃气虚竭也,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滑则为哕,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梗,气噫不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必梗,气噫不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沉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趺阳脉浮而芤,浮者胃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也。趺阳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胃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必下如淤泥而死。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师曰: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阳阴和合,故令脉滑,关尺自平。趺阳脉微沉,食饮自平,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趺阳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变为数疾,发热汗出者,不治。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梗。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剌期门,巨阙。妊娠脉弦数而细,少腹痛,手心热,此为热结胞中,不先其时治之,必有产难。产后脉洪数,按之弦急,此为浊未下,若浊已下而脉如故者,此为魂脱,为难治。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也。师曰: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师曰:发热则脉躁,恶寒则脉静,脉随证转者,为病疟。师曰: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为其形损故也。师曰:脉乍大乍小,乍静乍乱,见人惊恐者,为祟,发于胆,气竭故也。师曰:人脉皆无病,暴发重病不省人事者,为厉鬼,治之以祝由,能言者可治,不言者死。师曰: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阳反独留,形体如烟薰,直视摇头者,此为心绝也;唇吻反青,四肢掣习者,此为肝绝也;环口黧黑,油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目反视者,此为肾绝也。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奇经八脉不系十二经,别有自行道路。其为病总于阴阳,其治法属十二经。假令督脉为病,脊背强,隐隐痛,脉当微浮而急,按之涩,治属太阳。任脉为病,其内结痛疝瘕,脉当沉而结,治属太阴。冲脉为病,气上逆而里急,脉当浮虚而数,治属太阴。带脉为病,苦腹痛,腰间冷痛,脉当沉而细,治属少阴。阳侨为病,中于侧,气行于外,脉当弦急,按之缓,治属少阳。阴侨为病,中于侧,气行于内,脉当浮缓,按之微急而弦,治属厥阴。阳维与诸阳会,其为病在脉外,发寒热,脉当浮而虚,治属气分。阴维与诸阴交,其为病在脉中,心中痛,手心热,脉当弦而涩,治属血分。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为气血之别,使不拘一经也。奇经八脉之为病,由各经受邪,久久移传,或劳伤所致,非暴发也。问曰:八脉内伤,何以别之?师曰:督脉伤,柔柔不欲伸,不能久立,立则隐隐而胀,任脉伤,小便多,其色白浊;冲脉伤,时咳不休,有声无物,劳则气喘;带脉伤,回身一周冷;阳侨伤,则身左不仁;阴侨伤,则身右不仁;阳维伤,则畏寒甚,皮常湿;阴维伤,则畏热甚,皮常枯。问曰:八脉内伤,其脉何似?师曰:督脉伤,尺脉大而涩;任脉伤,关脉大而涩;冲脉伤,寸脉短而涩;带脉伤,脉沉迟而结;阳侨伤,脉时大时弦;阴侨伤,脉时细时弦;阳维伤,脉时缓时弦;阴维伤,脉时紧时涩。问曰:其治奈何?师曰:督脉伤,当补髓;任脉伤,当补精;冲脉伤,当补气;带脉伤,当补肾;阳侨伤,则益胆;阴侨伤,则补肝;阳维伤,则调卫;阴维伤,则养荣。问曰:其处方奈何?师曰: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则无失也。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8

伤寒杂病论卷第三六 气 主客问曰:六气主客何以别之?师曰: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少阳生太阴,太阴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久久不变,年复一年,此名主气;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太阴,太阴生少阳,少阳生阳明,阳明生太阳,复生厥阴,周而复始,此名客气。问曰:其始终奈何?师曰:初气始于大寒,二气始于春分,三气始于小满,四气始于大暑,五气始于秋分,终气始于小雪,仍终于大寒,主客相同,其差各三十度也。问曰:司天在泉奈何?师曰:此客气也,假如子午之年,少阴司天,阳明则为在泉,太阳为初气,厥阴为二气,司天为三气,太阴为四气,少阳为五气,在泉为终气;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则初气太阴,二气少阳,三气阳明,四气太阳,五气厥阴,终气少阴;戌辰之年,太阳司天,太阴在泉;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厥阴在泉;巳亥之年,厥阴司天,少阳在泉;其余各气,以例推之。问曰:其为病也何如?师曰:亦有主客之分。假如厥阴司天,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逆。少阴司天,主胜,则心热,烦躁,胁痛支满;客胜,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跗肿,血溢疮喑,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之卷六至卷十一(2007-03-14 21:09:18)分类:中医理论伤寒杂病论卷第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掣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上五味,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方见前)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汤不可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与之佳。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太阳病,下之后,其人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府、风池,却与桂枝汤。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白虎汤方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即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将息如桂枝汤法。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白虎加人参汤方即白虎汤加人参三两。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脉浮大者,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去皮) 芍药十八铢 麻黄十八铢 甘草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劈)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棉裹)上七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汤方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大枣十二枚(劈)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三升,日三服。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芍药甘草汤方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上二,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调胃承气汤方甘草一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酒洗)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取一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顿服之。四逆汤方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问曰:太阳病,其证备,按桂枝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其故何也。师曰:此阳旦证,不可攻也,寸口脉浮,浮为风,亦为虚,风则生热,虚则挛急,误攻其表则汗出亡阳,汗多则液枯,液枯则筋挛,阳明内结则烦躁谵语,用甘草干姜以复其阳,甘草芍药以救液,调胃承气以止其谵语,此坏病之治,必随脉证也。阳旦证,发热不潮,汗出,咽干,昏睡不安,夜半反静者,宜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主之;若口渴,烦躁,小便赤,谵语者,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主之。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地黄六两 半夏半升 牡蛎二两 酸枣仁三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竹叶两把 黄芩三两 石膏半斤(棉裹) 泽泻二两 半夏半升 甘草二两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杂病论卷第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项背强儿儿,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上八味,以水一升,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也,宜麻黄汤。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方见上)。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石膏如鸡子黄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出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方见上)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半夏半升(洗) 干姜三两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渴去半夏,加括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上)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太阳病上)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暝,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方见上)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其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也,当解之薰之;若发汗不彻,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之不汗,则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更发汗,则愈;若其人短气,但坐者,以汗出不彻故也,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之也。脉浮紧者,法当汗出而解,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须自汗出乃愈,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也,须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方见上)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方见上)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方见上)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上)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紧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太阳病上)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而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炮) 附子一枚(破八片炮)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主之。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劈) 人参三两生姜四两(切)上五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发汗若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棉裹)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甘草汤方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劈)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者,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奔豚汤方甘草二两(炙) 川芎二两 当归二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半夏四两 生姜四两葛根五两 桂枝三两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方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二两 甘草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太阳病上)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桂枝半两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太阳病,发汗已,脉浮弦,烦渴者,五苓散主之。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茯苓甘草汤方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也。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后,及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干姜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栀子干姜汤方:栀子十四枚(劈) 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二服,进一服得吐者止服。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劈)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棉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劈) 生姜五两 香豉四合(棉裹)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栀子豉汤方:栀子十四枚(劈) 香豉四合(棉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主之。栀子厚朴枳实汤方:栀子十四枚(劈)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方见上)凡用栀子汤,若病人大便旧微溏者,不可与之。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方: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当紧,直视不能,不得眠。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痛,与禹余粮丸。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 人参三两 附子二枚 五味子三合 茯苓三两 干姜三两上六味,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逆。伤寒,未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太阳病上)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自出愈,所以然者,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微者,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若阴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上)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饮,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梗,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而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括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括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去生姜,加干姜二两。血弱气虚,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也,以法治之。(方见上)太阳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方见上)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 胶饴一升 生姜三两(切) 枣十二枚(劈)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纳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以甜故也。伤寒与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凡柴胡汤病证而误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之卷十二至卷十六(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二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者,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其有饮食不节,壅滞于中上者,竟上则吐,下者,竟下则利,此名吐利,非霍乱也。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理中汤方: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先吐后利,腹中满痛,无寒热,脉濡弱而涩者,此宿食也,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主之。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方:白术三两 茯苓四两 半夏一升 枳实一两半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胸中满,欲吐不吐,下利时疏,无寒热,腹中绞痛,寸口脉弱而结者,此宿食在上故也,宜瓜蒂散。瓜蒂散方:瓜蒂一分 赤小豆一分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匙,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霍乱,呕吐,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脉沉而迟者,四逆汤主之。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吐利,发热,脉濡弱而大者,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主之。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方:白术三两 石膏半斤(棉裹) 半夏半升(洗) 干姜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渴者加人参二两,黄连一两。呕吐,甚则蛔出,下利时密时疏,身微热,手足厥冷,面色青,脉沉弦而紧者,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主之。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方: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吴茱萸半升 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霍乱吐利,口渴,汗出,知气,脉弱而濡者,理中加人参括蒌根汤主之。理中加人参括蒌根汤方:人参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括蒌根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饮水即吐,食谷则利,脉迟而弱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理中加附子汤方: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腹中胀满而痛,时时上下,痛气上则吐,痛气下则利,脉濡而涩者,理中汤主之。(方见前)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虚者脉濡而弱,宜理中汤;实者脉急而促,宜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理中汤方见前)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葛根半斤 黄连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霍乱,转筋,必先其时已有寒邪留于筋间,伤其荣气,随证而发,脉当濡弱,反见弦急厥逆者,理中加附子汤主之。(方见前)霍乱已,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主之。五苓散方:猪苓十八铢 白术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将息如法。理中丸方: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白术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可益至三四丸。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若转入阴者,必利;若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此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下利后,便当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亦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伤寒,脉微而复利,利自止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四逆加人参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一两半 人参三两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桂枝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将息禁忌如太阳法。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方见前)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方见前)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人参二两猪胆汁半合上五味,以水三升,先煮四味,取一升,去滓,纳猪胆汁搅匀,分温再服。吐利后,汗出,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比拘急。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脉长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及伏弦者,为未解。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痉病,有灸疮者,难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儿儿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楼桂枝汤主之。括楼桂枝汤方:括蒌根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芍药三两 生姜二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者,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方: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 芍药二两 甘草 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汗再进一升,得汗停后服。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脉沉弦者,风邪入厥阴也,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主之。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当归四两 细辛一两 附子一枚(炮) 人参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上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辈与之。痉病,胸瞒,口噤,卧不着著席,脚挛急,必介齿,宜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方:枳实五枚(炙) 厚朴半斤(去皮炙用) 大黄四两(洗) 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令一二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阴阳易病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引阴中拘挛,热上充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昆散主之。烧昆散方:上剪取妇人中昆,近阴处,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昆裆烧,和服如法。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三枚(炙)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一升(棉裹)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纳香豉更煮五六沸,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牡蛎泽泻散方:牡蛎 泽泻 栝蒌根 蜀漆(洗去腥) 葶苈(熬) 商陆根(熬) 海藻(洗去腥)上七味等分,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兄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升(洗) 人参三两 麦门冬一升 甘草二两(炙) 粳米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大病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9

伤寒杂病论卷十三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始见,或病至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其证,依法治之。百合病,见于发汗之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知母汤方:百合七枚 知母三两上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煮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百合病,见于下之后者,百合滑石代赭汤主之。百合滑石代赭汤方:百合七枚 滑石三两 代赭石如弹丸大(碎棉裹)上三味,以水先洗,煮百合如前法,别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百合病,见于吐之后者,百合鸡子黄汤主之。百合鸡子黄汤方:百合七枚 鸡子黄一枚上二味,先洗煮百合如前法,去滓,纳鸡子黄,搅匀,顿服之。百合病,不经发汗、吐下,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地黄汤方:百合七枚 地黄汁一升上二味,先洗煮百合如上法,去滓,纳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不差,括蒌牡蛎散主之。百合洗方:百合一升上一味,以水一升,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括蒌牡蛎散方:括蒌根 牡蛎(熬)各等分上二味,为散,饮服方寸匙,日三服。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百合滑石散方:百合一两(炙) 滑石二两上二味,为散,饮服方寸匙,日三服,当微利,热除则止后服。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狐惑病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薰之。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苦参汤方:苦参一斤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薰洗,日三次。雄黄散方:雄黄一两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纳药于中,以火烧烟,向肛薰之。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赤豆当归散方: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干) 当归十两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匙,日三服。阳毒阴毒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升麻鳖甲汤方:升麻二两 蜀椒一两(汁) 雄黄五钱(研) 当归一两 甘草二两鳖甲一片(炙)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差,再服,取汗。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方: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甘草二两 鳖甲一片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之,不差,再服。辨疟病脉证并治师曰:疟病其脉弦数者,热多寒少;其脉弦迟者,寒多热少。脉弦而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汗之,针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当于少阳中求之。问曰:疟病以月一发者,当以十五日愈,甚者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必有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鳖甲煎丸方:鳖甲 柴胡 黄芩 大黄 牡丹 庶虫 阿胶上七味,各等分,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饮者,白饮亦可。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免,手足热而欲呕,此名疸疟,白虎加桂枝人参汤主之。白虎加桂枝人参汤方: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人参三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疟病,其病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作呕,此名温疟,宜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桂枝汤方:(即前方去人参一味)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蜀漆散方: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和服半钱匙。柴胡桂姜汤方: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括蒌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便愈。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问曰:血痹之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寸口微涩,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或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男子脉浮弱涩,为无子,精气清冷。失精家,少阴脉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者,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者,男子则失精,女子则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桂枝龙骨牡蛎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三两牡蛎三两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天雄散方:天雄三两(炮)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上四味,杵为散,酒服半钱匙,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为度。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人年五六十,其脉大者,病痹,挟背行;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也。其脉小沉迟者,病脱气,疾行则喘渴;手足逆寒者,亦劳之为病也。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饴糖一升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虚劳里急,诸不足者,黄芪建中汤主之。黄芪建中汤方:即前小建中加黄芪一两半。气短,胸满者,加生姜一两;腹满者,去大枣,加茯苓一两半;大便秘结者,去大枣,加枳实一两半;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肾气丸主之。肾气丸方:地黄八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附子一枚(炮)上八味,捣筛,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饮者,白饮下之。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川芎一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大黄蟅虫丸方:大黄十两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一升 芍药四两 地黄十两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蟅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女劳,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其腹胀如水状,大便溏而黑,胸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硝石矾石散方:硝石(熬黄) 矾石各等分上二味,为散,大麦粥汁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大便黑,小便黄,是其候也。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四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师曰:咳嗽发于肺,不专属于肺病也。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所以然者,邪气上逆,必干于肺,肺为气动,发声为咳,欲知其源,必察脉息,为子条记,传与后贤。肺咳,脉短而涩。假令浮而涩,知受风邪;紧短而涩,知受寒邪;数短而涩,知受热邪;急短而涩,知受燥邪;濡短而涩,知受湿邪。此肺咳之因也。其状则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脉大而散。假令浮大而散,知受风邪;紧大而散,知受寒邪;数大而散,知受热邪;急大而散,知受燥邪;濡大而散,知受湿邪;此心咳之因也。其状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甚则咽肿,喉痹。肝咳,脉弦而涩。假令浮弦而涩,知受风邪;弦紧而涩,知受寒邪;弦数而涩,知受热邪;弦急而涩,知受燥邪;弦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肝咳之因也。其状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怯下满。脾咳,脉濡而涩。假令浮濡而涩,知受风邪;沉濡而涩,知受寒邪;数濡而涩,知受热邪;急濡而涩,知受燥邪;迟濡而涩,知受湿邪;此脾咳之因也。其状则右肋下痛,隐隐引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脉沉而濡。假令沉弦而濡,知受风邪;沉紧而濡,知受寒邪;沉数而濡,知受热邪;沉急而濡,知受燥邪;沉滞而濡,知受中醫的問診十個法則(06/03/2005)(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我們經方家的問診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為讀者說明一下,如何找經方家看病,如果不知道方法將會變成雞同鴨講,病人說了半天我們也不知道你到底在說些什麼? 請讀者記住用下列方式來回答問題.1. 問睡眠,你的睡眠如何?是否一覺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時會醒?如果會醒,是幾點會醒?是否多夢?等等. 2. 問胃口,你感覺餓嗎?有欲望想吃什麼特別的食物或是喜愛什麼味道的食物?或是不餓,完全沒有胃口. 3. 問大便,你便秘嗎?每天有大便嗎?大便顏色是什麼?是下利嗎?很臭還是無味?等等. 4. 問小便,你的小便是什麼顏色?頻尿嗎?還是小不出來?還是沒有尿意?平均一天幾次?等等. 5. 問口渴,你很渴嗎?如渴,最想喝什麼溫度的水?如不渴,時常會忘記喝水嗎?還是再怎麼喝也不能止渴呢? 6. 問寒熱,你平時覺得身體很熱還是很冷?手腳冰冷嗎? 7. 問汗,你容易出汗嗎?會半夜盜汗嗎?會時常流汗不止嗎?還是不出汗的身體呢? 8. 問體力如何,精神好嗎?還是一直疲憊中?早上起床時,是精神奕奕呢?還是無法起床呢?精神能夠集中嗎? 9. 問性功能,你性功能好嗎?等等. 10. 問女子月經,無論妳有無月經,都要詳細說明妳的月經情形,是延後還是每次都提前呢?痛不痛呢?生過小孩嗎? 讀者只要按照以上的問診來說明你身體的感覺,經方家就可以不用看到你,而依據這些主要症狀來開出處方,但是要開方時,我們須要知道你體重多少?身高多高?等等,因為體格不同就會出現劑量不同的處方.糖尿病患者請注意,你們的醫師開口服藥片或是給你胰島素針劑等,雖然可以暫時得到舒緩,但是後面卻隱藏了極嚴重的後果,他不會跟你說實話的,一旦說出來,我保證沒有人會再使用西藥了,現在由我來說明給民眾聽,這些都是我真實的臨床經驗,很寶貴的。第一: 一旦你開始使用西藥控制你的血糖之後,你的胰臟就開始退化,於是你就會越吃越多,越用越多,逐漸的你的雙腳開冰冷,雙眼視力出現問題,性功能喪失,身體過胖,越來越浮腫,頭髮開始掉落,體力越來越差,記憶越來越差。第二: 約只能控制你二十年,之後西藥完全無法控制你的血糖時,你坐在輪椅上,雙腳麻刺痛且腫,全身腫脹,視力喪失,聽力喪失,腎臟功能下降,於是你開始洗腎,最多五年,但是還沒有完成洗腎時,你的超高血糖照樣會要你的命。結論是: 第一型糖尿病是因為打疫苗有些病人對疫苗無法適應而造成的,也就是說是西藥廠製造出來的疾病,原本是根本沒有這種病的,第二型糖尿病是飲食不規律,不節制造成,所以要改變飲食習慣,然後找中醫治療,就有機會恢復過來的。近日來,台大醫院之胸腔內科名醫廖XX,他是台大醫學院博士班第一名畢業,結果卻在本月中旬,又因為得到肝癌,而不幸過世,讀者去台大問一下,已經有多少名醫因為肝癌而失去生命,真是國家的損失,這些精英份子,都是聰明絕頂上上之選,但是卻一一中箭下馬,這說明了一件事,就是他們無法治這病,疫苗也沒用,打了以後照樣會得到肝癌,上面西醫的診斷法實在是不夠精準快速,否這些台大名醫難道會比他差嗎? 因此西醫的話只能聽聽而已,現在由我們虛擬中醫衛生署來替大家做說明吧。第一 : 按照中醫的氣血循環理論,肝經流注時辰是丑時 (1:00~3:00AM),而肝藏血,因此我們在睡眠時,肝是非常忙碌的,如肝臟功能正常,我們就可以睡覺超過這個時辰,如果肝臟有些微的小病變時,我們身體就會自然的在此一時辰無原因的醒過來,當你出現這種症狀後,就是你肝臟正在提醒你,已經出現問題了,這時你還有兩年的時間來對付它,預防將來得到肝癌的,但是此時你去驗血,你去做掃瞄,西醫是完全無法查出你的肝已經出現問題了, 而中醫在此時就已經警覺到了。所以最初期症狀是失眠,而且是每天都在此特定時間醒來,日日如此。此際你去問西醫,他們是莫宰羊,只會開安眠藥給你,就把你打發了。然後你吃了安眠藥Ambien晚上就夢遊去了,吃多後更傷害到你的肝臟,而開藥給你的西醫卻渾然不覺,他們甚至於不知道他們正在讓肝臟雪上加霜之中,在替你製造肝癌之中。第二 : 喜歡吃維他命的族群要注意,你們這些人就是肝病的高風險群,目前已經證實吃多維他命A會造成極嚴重的肝病,其他的更不用說,必然傷肝的,你吃維他命一斷時間後,感覺體力變差,白天沒有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這些就是肝病的前兆。第三: 當你發現小便顏色逐漸變黃,雙手掌呈現黯紅色時,就是肝臟出現問題了,加上大便不正常,時常便秘等,就是該找中醫的時機了。第四: 你如果被切除膽,約十五年左右,你將出現肝結石,症狀是劇烈右腹痛,比膽結石阻塞時痛上數倍,此時只有中醫可以幫你,而再二十五年左右,你就會有肝硬化的病,當中醫預估你這時會出現肝病時,就可以幫助你做些預防措施,以期不發生。我告訴病人你必須先要有中醫觀念,我就能夠救你,首先你的病西醫必然是做了所有他們可用的檢驗方式,結果他們居然仍是不知道這舌癌是怎麼得到的,對不? (點頭). 西醫要將你舌頭切除及把附近的淋巴腺一起切除,對不?(點頭), 我們中醫只要看一眼就知道了,因為我們有五千年以上的看病經驗,所以我們知道,由於西醫到目前為止,他們是連男人的精子在人體內是怎麼生成的,也還搞不清 楚,這就是原因,中醫認為小腸與膀胱之間有一包膜,這就是所謂的精宮位置,因為小腸的熱能在吸收食物以後,轉交給脾臟,再由脾臟將紅色的營養交給心臟,心 血向下走進入小腹時,有部份的血就會進入這精宮,由小腸再熱化一次,熱化後的精液,就停在這裡,這時還是紅色的,因為這是人體提鍊粹取最精華的食物精髓過程,當然會產生殘渣,這殘渣就會延著任脈直昇到口周圍,於是男人就有鬍子,所以可以說女子有月經,而男人有日經,所以男人每天要刮鬍子,把殘渣去掉,這是正常男人都有的現象,你一旦了解到什麼是正常人,你就知道為什麼你得到舌癌了,你今天皮膚泛黃,人體形瘦小,你太太與女兒都穿短袖,只有你穿厚襯衫加上夾 克,而你們來自同一地方,你感覺冷,她們沒有,(太太與女兒一起點頭)表示你體內已寒,因為 心火不夠旺,所以連帶小腸火也衰,而心臟是君主之官,本不受病,因此心包受病,而心包與三焦是相表裡,因此這殘渣無法入心,而只能到舌頭為止,無法透露出皮層變成鬍鬚,這可以由你唇口已經沒有刮鬍子的痕跡可以看出來,你已經有段時間不需要去每天都要刮了,(本人點頭), 我一看你的舌頭腫瘤呈現黃色,這是中醫的三焦原色,三焦是汽化的營養流行的組織,正常人是不會積在一處的,現在居然屯積在你的舌頭上,而且還不斷的繼續在 累積中,因此表面色黃,這就是為什麼了,至於病因是你的心臟較弱所造成的,因此一連貫的造成體內溫度下降,小腸也不夠熱了,中醫又如何知道它不夠熱,我們不需要什麼溫度計插入小腸來測知,你雙腳一定是冷的,對不?(太太女兒一起點頭),當心臟有問題時你會失眠,對不?(太太點頭),因為你心臟與小腸溫度下降,所以你的造血功能出現問題,西醫一定說你貧血了,(太太女兒點頭)我今天開些藥你喝,這中藥可以讓你體內寒氣排除,可以讓你一覺到天亮,可以讓你跟你太太女兒們穿同季的衣服,當你手腳溫熱起來後,又每天須要刮鬍鬚,又睡覺可以睡通宵,你就可以停藥了,這就是你恢復過來了,時間約在今年五月五日左右,因為這一天在我國黃曆上是立夏日,而夏天正是心臟當旺之節氣,因此你就會因為時機與我的藥二者相輔相成而自然恢復健康了,這就是此案例前後發生的過程.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39

转自汉唐中医心脏病、糖尿病的真正病因与治法(2007-03-14 21:09:18)分类:中医理论真正會引發心臟病的並非高血糖,也非高膽固醇,而是濕痰,這些濕黏黏的痰,包著心包膜,一旦屯積不去,將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才是引發心臟病的真正禍首,而今許多人每天都在吃降血糖與降膽固醇降血脂的藥物,結果是照樣得到心臟病,所以病因的正確與否非常重要,西藥廠說出不正確的病因,其真正目的只是想賣藥而已,因此這些西藥不但是無法預防心臟病,反而會引起其他的病變。糖尿病,高血脂,高膽固醇等三種問題,其實都是可以不藥而愈的,讀者只要改變一下生活習慣,調整一下飲食材料,一段時間以後,自然就好了,不須要小題大做的去吃藥控制,一旦吃上西藥要擺脫就很難了,結果病人死時是因為藥物而死,不是因為疾病而死的。傷寒家的辨症方式就是所謂的六經辨症法,這病名雖然是腺鼠疫,但是我們中醫不管什麼病名,我們只管症狀,此人出現的發燒、肌肉酸痛,頭痛、喉嚨痛、虛弱等症候,這一看即知是病在太陽,另外加上嘔吐,淋巴結腫脹這二症候就是少陽症,因此此病就是柴胡桂枝湯症了,病人服用此方必然是一劑知,二劑已了。如此簡單的辨症手法,如此簡單的用藥法則,好像是數學的加減法一樣的簡單,只有施用千年以上的正統中醫可以做到,溫病派是無法做到的,他們看到桂枝如同看到蛇蠍般的懼怕,如何能治病呢? 他們不知道西洋人使用桂枝早就普及到連喝杯咖啡也要加些肉桂粉入內,提升香氣,結果這些無知的溫病派中醫還不敢用桂枝,讀者說如果中醫靠這些溫病派的中醫來發揚,結果會如何呢? 病人都被他們推到西醫那裡,於是本來不該死的就被西醫搞死了。我有一堆病人來找我看病,都在吃這個(Fosamax),至今未見到一位病人的骨病好轉,吃了以後反而更壞,其後遺症不僅只於這顎骨壞死而已,以我的臨床經驗看它還傷害腎臟,肝臟,與心臟,病人服用一段時間後都出現失眠,焦慮不安,大便不規則等現象,我可很肯定此藥不但完全無助於骨質增加,反而對骨頭有害,加上其他的副作用,病人服用此藥根本就是受罪,然後死不慏目。默克已經因為患者長期服用止痛藥「偉克適」(Vioxx)會增加心臟病機率,而在美國面臨上萬件訴訟,11日默克才被判決必須賠償一名77歲患者900萬美元的懲罰性罰款,該名患者服用偉克適四年,導致罹患心臟病,目前只能以輪椅代步。(現在還在市場上賣的風濕止痛藥Celebrax其配方內容跟Vioxx是完全一樣的,西藥廠只是更換一個名字而已,讀者說這眾人皆知的事,只有FDA不知道,讀者猜到底為什麼會這樣?,而台灣的西醫衛生署居然還蒙在鼓裡。)转自汉唐中医中医治感冒(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万病皆有源头,如能熟练使用以下经方,即为万病之钥匙。葛根汤 :怕冷、怕风、咽干、喉咙痛、脖子硬、头痛、发烧葛根12克,麻黄、生姜各9克,桂枝、芍药、炙甘草各6克,大枣12枚桂枝汤 :有汗、发烧、怕风、头痛 桂枝(去皮)9,白芍9,炙甘草6,生姜9,大枣6,白虎汤 :高烧不退、不怕冷怕风、燥渴、饮水不止渴 石膏30克,知母9克,炙甘草3克,粳米15克麻黄汤 :怕冷、无汗、发烧、全身骨节酸痛 麻黄、杏仁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小青龙汤:怕冷、无汗、咳嗽、(清鼻涕)白痰、不渴、发烧 白芍9,干姜9,炙甘草5,细辛5,五味子5 半夏9,麻黄9,桂枝9,大青龙汤:怕冷、无汗、咳嗽、(黄鼻涕)黄痰、口渴、发烧 麻黄10g,杏仁9g,生石膏(先煎)30g,桂枝、甘草各6g,大枣12g,生姜9g大建中汤:(此方与桂林古本不同)呕吐酸水、蛔虫、肠胃炎、下痢、肚子痛 饴糖30克,酒炒白芍18克,桂枝、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小建中汤:腹痛下痢、怕风、不吃东西 白芍(生)12,桂枝9,炙甘草9,生姜10,大枣6,饴糖15,大柴胡汤:忽冷忽热、胸痛、不大便、发烧、两眉中心痛 柴胡、黄芩、枳实、制半夏、白芍各9克,大黄6克,生姜4片,大枣4枚小柴胡汤:忽冷忽热、胸痛、偏头痛、恶心 柴胡12,黄芩9,半夏(制)9,人参6,炙甘草6,生姜6,大枣6,射干麻黄汤:发烧咳嗽、呕水出、气喘、短气 射干9,麻黄12,五味子6,紫菀9,半夏9,大枣6,款冬花9,细辛9,生姜12,苓甘姜味辛夏仁汤:发烧、咳嗽不止、喉痒 茯苓12g 炙甘草9g 五味子9g 干姜9g 细辛3g 半夏9g 杏仁9g三黄泻心汤:大便很臭、下痢、口破、胃胀 黄连6克,黄芩9克,大黄9克,生地黄30克,麦冬12克,天冬15克麻杏甘石汤:喉痒、咳嗽、黄痰 麻黄9,石膏60,苦杏仁10,甘草6,大黄甘草汤:吃坏肚子。大黄12g 炙甘草3g葛芩连汤:上吐下泻、肠胃炎葛根15,黄芩9,黄连6,炙甘草3,痛风患者:平时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各10g,知母、麻黄、白术、防风、附子(先煎)各9g,甘草6g,生姜3g痛风患者:发病时 甘草附子汤炙甘草9g 炮附子9g 白术6g 桂枝9盲目又迷信西药愚昧无知药罐子的中国人之一(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有许多中国人目前已经被西医弄成药罐子而不自知 , 更有人为此沾沾自喜 , 还暗自庆幸因为找西医看病做健康检查 , 提早发现病情因而有效的做了控制 , 以为就没事了 , 哪里知道这正是恶梦的开始 , 你的人生自此已经灰暗无趣 , 大限也提前到 , 寿命减短就是因为你自己的无知与迷信造成的 , 我写此篇文章就是要发起一如民国前的鸦片战争一样 , 我所谓的现代药害革命 .我想骂醒你为了救你 , 只有用较激烈的言词了,在临床上我每天都有一大堆药罐子病人来看我 , 美国人的态度是恨死西药因为他们太了解西药了 , 他们是因为在了解中医之前无从选择之下才吃的 , 现在由于有中医的帮助 , 人人都很高兴可以摆脱西药的控制与副作用 , 读者只要用心的去看每一种西药的说明 , 你就会了解有多可怕了 , 反而是中国人一直在迷信西药 , 自民国初年五四运动之后 , 中国提倡全盘西化的结果 , 把传统中医否定了 , 一些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人 , 在完全不了解中医学的优点之下 , 把中医也否定掉了 , 这是"劣等人" , 有两种人是完全无知的 , 一类人是看不懂英文说明听不懂新闻报导 , 另一类是根本不想去知道 , 抱着驼鸟精神 , 不听也不看 , 从不自别人身上发生的真实案例吸取到教训 , 这是"愚" , 按照中国的算法 , 愚比劣稍好一点 . 以下我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让读者了解问题有多严重 .1. 高血压的药物控制---许多人在被西医宣布有高血压时 , 当场血压就更高了 , 也不管三七二十一 , 立刻开始服用降血压药 , 因为西医告诉他不吃就会中风 , 从此病人恶梦就开始了 , 这类笨蛋只迷信西医是对的 , 完全不懂西医学是什么 , 就去盲从医师的指示 , 诸位只要稍微深入的想一下 , 告诉你有高血压的医师 , 有没有同时告诉你为什么你有高血压? 是什么原因造成你有高血压? 如果没有告诉你为什么 , 或者也不知道为什么你有高血压 , 那就是说你相信一位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怎么回事的医师的话 , 就开始一直吃他的药 , 你不是笨蛋是什么 , 你不是迷信是什么 . 几乎所有降血压的药都是利尿剂 , 会让你的肾功能下降 , 而中医认为肾主骨 , 其华在发 , 开窍在耳 , 司记忆 , 主先天(寿命多长) , 这就是现在人们会得到骨质疏松症 , 老人痴呆症 , 掉头发 , 听力减退 , 寿命变短的原因 , 性功能同时下降 . 更且因为西药都是属酸性 , 而酸性会破坏血管壁组织 , 容易造成血管破裂 , 也就是说服用高血压药物的病患将更容易得到中风与心脏病 , 不吃的病患反而不会得到这类疾病 . 血压根本是没有标准的 , 每天都不一样 , 随着心情而起伏不定 , 也随着运动多少而不一定 , 西医的标准根本是药厂自己定出来的 , 为了想卖药赚钱 , 因此订出标准 , 有病名才有名目去卖药 , 还装着很慈悲的说是为了预防你得到中风与心脏病而卖给你的 , 试问世上有多少人一直吃降血压药 , 结果还是中风了 , 真正如果有效的话 , 根本没人中风了 , 那台湾前行政院长孙运璇是假的中风了 , 对不 .2. 血糖过高的病人---健康检查时医师告诉你血糖过高 , 要你立刻开始服用降血糖的药物 , 然后告诉你不控制血糖的话易导致心脏病 , 严重时会得到青光眼 , 吓死人是西医师在医学院受教育时一直被灌输在脑中的直觉反应 , 这些被西药厂洗脑的医师不知不觉中就成为西药的强力推销员而不自知 . 而我在临床上所得到的心得却完全与它相反 , 中医认为治糖尿病就必须先加强肾脏功能 , 高血糖必须先击溃肾脏之后 , 然后才会对心脏造成威胁 , 而所有的西药都伤害肾脏 , 因此服用降血糖的药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心脏病 . 肝开窍在眼睛 , 也就是说中医认为只要肝脏好就不会有眼疾 , 根本与高血糖无关 , 由于服用西药或注射胰岛素会造成肝脏的损坏因此才会得到青光眼 , 我有许多病人是糖尿病患来求诊 , 每位病患都有按照西医指示服药 , 其结果都有心脏问题也都有眼睛问题 , 美国人由于太了解西药的后遗症对西药是恨之入骨 , 现在中医逐渐成为美国医学主流 , 他们一有选择后几乎一面的倒向中医盲目又迷信西药愚昧无知药罐子的中国人之二(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5. 吃西方多种滋补营养药物的人---这类人是最无知而且愚昧的蠢蛋 , 所有西方的营养学之研发 , 主要目的是要让大家购买 , 才有钱赚 , 因为美国没有文化它们以工作效率为第一 , 一切讲究快速 , 因此很少人自己每天煮饭 , 也不去研究如何煮好吃的食物 , 所有的快餐应运而生 , 当然此类食物缺乏很多应该有的营养 , 于是营养补充剂就开使发展起来 , 实际上这些营养成分很高的药不但对身体完全无助 , 反而会去喂食癌细胞 , 细菌 , 滤过性病毒 , 使病情更加严重 , 使美国人过胖掉发皮肤干燥 , 例如以钙片为例 , 从未有任何证据显示钙片可以帮助增强人体骨骼 , 反而是吃多钙片会使骨骼更脆更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症 , 而且副作用是造成肾结石 , 而维他命C片更烂 , 妇女们服用它的目的是想皮肤美白 , 但是结果是多服维他命C片会支持乳癌细胞的成长 , 其它不胜枚举 , 我们应该多食用天然食物 , 有机蔬果绝对是正确的 . 要美白多喝自然的橘子汁最好 . 均衡的营养是要依靠选取的食物而定 , 不挑食是必要的 , 中国人花了五千年以上的时间来研究吃食 , 到目前为止根本已经是习惯成自然 , 自然的营养均衡来自祖父母的传承 , 完全不需要再仰赖外来的错误知识 , 现今的中国人误把科技当科学 , 一昧的崇西洋 , 只要是老美说的都是对的 . 殊不知美国人才是真正需要来向中国人请教学习如何煮中国食物 . 这类蠢蛋以为每天吃它就会健康 , 其结果根本就是得到更多的不治之症 , 反而死得更快 , 请看下篇报导就是证明 .6. 服用阿斯匹林的人---许多人被西医告知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 , 这是完全错误的 , 最新2004年的医学研究报告来自America Medical Association说明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可以预防心脏病 , 反而有许多证据显示每天一片阿斯匹林你会有超过85%的机会得到胰脏癌 , 因为它是一种强酸剂 . 酸性对人体破坏最大 , 碱性体质最好 , 不但长寿而且完全没有病痛 , 要成为碱性体质非常简单 , 立刻停止喝咖啡不吃甜食 , 拒绝冰淇淋可乐 , 完全断绝糖果饼干类的零食 , 多喝茶 , 多吃自然有机蔬果 , 一段时间之后体质就改变了 , 你不听我的建议 , 那天你得到胃癌或淋巴腺癌胰脏癌 , 再来找我也可以的 . 请记住在碱的环境里 , 是没有病毒与细菌及癌细胞的 .7. 胃酸过高反逆食道的人---这个极普遍的问题连身为肠胃科的西医都答不出来 , 到底胃酸反逆因何而来的? 我告诉诸位 , 这根本是病患自己制造出来的 , 你只要多吃甜食 , 多喝咖啡多吃冰淇淋 , 多喝可乐 , 一下子胃酸就来了 , 由于现在市面上都是使用人工糖来制作甜食 , 而人工糖的颗粒极小 , 会如同维他命片一样的喂食细菌及滤过性病毒 , 它们吃了之后就排出酸性的粪便 , 这就是胃酸的来源 , 许多病患为这问题来找我 , 我只告诉他们这原因 , 根本药都还没有开 , 病人就好了 , 反观西医小题大做 , 开Previcid给病人去中和胃酸 , 这类伤肝的药物 , 不但要吃一辈子 , 其结果病人胃酸照旧反而更坏 , 而且由于长期未治好 , 终于把食道烧伤 , 结果就是食道癌胃癌或淋巴癌或胰脏癌 . 还会引起铝中毒 , 产生脑神经损坏 , 甚至与柏金生氏症有关 , 副作用不胜枚举请详看胃酸过多章 .8. 服用女性贺尔蒙的太太们要注意---面临更年期的妇女 , 常被西医告知要服用贺尔蒙替代品 , 否则会得到骨质疏松症 , 这些胡说八道的话不知吓傻了多少无知的妇女 , 中国五千年以来从未有人得到骨质疏松症 , 我们过去也没有使用任何的贺尔蒙替代品 , 也有许多美国老太太来找我看此病 , 她们一致的说同样的话 , 要我告诉病人千万不要相信服用贺尔蒙替代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 因为她们最少的都服十年以上 , 最多的有服超过三十年的 , 而结果是每个人都得到全身性的骨质疏松症 , 因此我的结论是妳继续服用女性赫尔蒙替代品 , 妳一定会得到骨质疏松症 , 不吃反而没事 ,多吃则会得到骨质疏松症及心脏病乳癌等疾病 , 我从未听说有女人因为更年期不适而死的 , 但是我却见到许多女人因为吃女性贺尔蒙而死于心脏病或乳癌的盲目又迷信西药愚昧无知药罐子的中国人之三(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9. 乳房稍有硬块就急着做切片的无知妇女---这类蠢蛋都是迷信西医的药罐子 , 因为西医说如果及早发现就可以治好而且可以预防 , 于是这些药罐子们就开始一连串的恶梦了 , 诸君试想 , 我把一个鸡蛋拿来做蛋黄切片 , 结果如何? 又再连续几次做同样的切片后 , 这个鸡蛋会变成什么样子? 结果一定腐烂掉了 , 乳癌就是一种压制不住的靡烂 , 其末期非常的恶臭 , 曾有此类病患到我诊所 , 结果此恶臭在室内连续一星期才散去 , 女人会得到乳癌的原因90%是每年去西医那做乳房健康检查造成的 , 另外10%是被自己一直吃西药伤到心脏引发出来的 , 已经不晓得有多少中国蠢蛋因为一直服用西药抗生素或止痛药或维他命结果造成肾衰竭 , 或心脏病的人直到翘辨子前还在赞扬西药好 , 没有西药早就死了 , 请这些蠢蛋醒醒吧 , 杀死妳的就是西药 , 让你遭受病痛的也是西药 , 让你生活在疾病的阴霾下也是西医 , 整天让你担心受怕的也是西医 , 犹记得一年前英国很有名的热门合唱团Bee Gees的Morries Gib , 年仅54岁 , 结果因为小肠套迭在一起 , 造成腹痛半夜送急诊 , 结果开刀就死在手术台上 , 上星期麦当劳总裁突发心脏病就死在会议上 , 年仅60岁 , 这些有钱人就是因为有买最好的医疗保险 , 才会死掉的 , 如果没有钱 , 也没有保险 , 那Morries Gib就会躺在家中床上 , 修养三天直到肠子排气出后 , 自然就好了 , 麦当劳总裁也没有钱买零食吃 , 需要不断的劳动来换取生活费 , 因为大量的劳动与少量的食物 , 没有多余的钱买零食 , 也没有医疗保险 , 因为西医的心脏检查如EKG与Stress Test根本就是谎言一个 ,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麦当劳总裁一样死的 , 甚至于前一分钟西医检查认为心脏很好 ,于是相信西医的笨蛋就失去戒心 , 而下一分钟就发心脏病死的 , 也大有其人在.10. 喜欢吃止痛药的人要注意---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止痛药都会伤到肝脏肾脏与心脏的 , 只要肝心肾一受伤 , 立刻就会便秘睡不好 , 日子久了就开始掉发 , 眼睛视力变差 , 体力衰退 , 容易抽筋 , 连西药营养剂维他命吃多了都会掉发伤肝的(维他命A更是头号肝脏杀手) , 更何况止痛药 , 任何痛症必有原因 , 只要找到原因就可以治好 , 绝对不可以乱吃止痛药来压制它 , 许多人还因此而肾脏衰竭终身洗肾 , 会得不偿失的 . 现在最新的医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吃止痛药会有中风的危险 , 许多刚生完小孩的妇女因为吃止痛药而得到中风 , 有些年龄才20来岁就中风了 , 这是既可怜又愚蠢的笨蛋为了止住生产完后的疼痛而乱吃所造成的憾事 .11. 常服抗生素的人 , 妇女必然小便失禁 , 敬请享用使用尿布的快感吧 , 男人必然性无能及心脏受损, 请享受无性生活吧 , 老婆就开始怀疑你有外遇了 , 已经不知有多少妇女向我抱怨服用抗生素之后就小便失禁 , 还有妇女为此花费一万美金为此西医造成的问题再去找西医开刀 , 结果是越开越坏 , 不但没效反而造成膀胱上有一个洞 , 这类无知的妇女很多 , 她们完全迷信西药是有效的 , 从不怀疑 , 所以对于一些医疗新知从不去看 , 有时甚至不想去听到 , 女人蠢到如此 , 老公一定不爱 , 谁能够忍受使用尿布的女人呢? 这类可怜无知的妇女很多 , 我建议妳去问一下你有认识的美国人 , 抗生素有效吗? 他们一定摇头 , 而且抱怨西医学到目前是连感冒都治不好的可怜医学 , 还死不认帐的狡辩不承认 , 我要告诉这些愚蠢的妇女 , 我们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可以治好感冒了 , 使用汗,吐,下三法就可以将感冒很快治好 , 方法是将病毒排出体外不是将病毒杀死为目的 , 如此一来不但感冒好得很快而且相对的使病人免疫系统增强 , 但是不会使用麻黄桂枝葛根柴胡的中医是治不好感冒的 , 现在外面的开业中医 , 一般都使用玉屏风散,连翘散,板蓝根,防风通圣散之类的 , 无效但是无害的中药来治, 当然不会好 , 让病人失去信心 , 你说传统中医可不可怜 , 温病派的药耽误病人病情 ,盲目又迷信西药愚昧无知药罐子的中国人之四(2007-03-14 21:09:18) 分类:中医理论真实案例附注: 中国长寿村 总年龄相加逾两万岁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医疗科技进步,现代人越来越长寿,在中国长江附近就有一个长寿村,里面的人瑞岁数加起来,有两万岁之多,而他们共通的长寿秘诀就是、吃 得健康。老阿嬷一早起来就忙里忙外地打扫,没事还有眼力缝缝补补,看她身子骨如此硬朗,很难想象,阿嬷已经高龄一百零四岁。像老阿嬷这样走过清朝的人,在 卢沟有一卡车,瞧这位忙着搓麻将的阿婆,虽然比较幼齿,但也有九十七岁,这个振笔挥毫的阿公,手劲力透纸背,而他今年刚加入百岁人瑞俱乐部。根据联合国的 标准,每一百万的居民中,有七十五人超过百岁,当地就可能称为长寿村,卢沟的比例是这个标准的两倍,而造就卢沟人如此长命的原因,除了当地少战乱、自然环 境优外,人瑞似乎有共同的养生菜单,那就是小萝卜、米酒和豆腐制品。因为实在太高寿了,这位一百零四岁的老阿嬷,两年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立刻就打败各方耆 老、成为最老党员,而这些人瑞通通加起来有两万岁,真的符合了历来皇帝最爱听的话、万岁万岁万万岁。(民视新闻04/24/04).这里有几个长寿原因的共同点 我可以为读者归纳如下:1. 这些长寿村的人 , 一生都没有听说过美国麦当劳等速食品 , 也不吃零食 .2. 这些人从未吃过什么钙片, 多种维他命等丸剂 , 也没有人得到骨质疏松症 , 老人痴呆症等 , 也没有女人每年去做乳房检查或切 片等 . 所以没有乳癌 .3. 什么是汽水? 什么是女性贺尔蒙? 什么是钙片? 他们对这些是一无所知 , 也由于此所以才长寿的 .4. 她们没有多少钱 , 但是每天很开心 , 无欲无野心无争是生活的主轴 , 不制造口舌纠纷言人是非 , 过着合乐融洽的生活 .从他们身上我们要学习的是 , 可以买漂亮的衣服穿 , 可以买好的车 , 但是一定要吃的简单 , 以粗食为主 , 不要吃大餐 , 不要吃零食 , 永远不要买维他命以及钙片等骗人的营养补充剂来吃 . 同时保持心情开朗 , 不背后去说他人是非 , 不与人斤斤计较 , 仇恨他人 , 没事打打小牌消遣消遣 , 含饴弄孙 , 永远不失赤子之心 , 每天都开怀大笑 , 保持每日的固定生活步调 , 不要去听西医的病名说 , 不要被任何事或物吓到 , 如此一来我可以保证你一定非常健康长寿 , 我的铭言是: 这世上根本没有致命性的疾病 , 人们会死于疾病是医师有问题 , 还有病人因为自己的无知而被病给吓死的 .西医学是由西药厂先去研发出新的病名 , 有了病名之后才有借口来卖新药 , 然后训练西医来卖药 , 为了掩盖西药的副作用 , 达到促销的结果 , 一定要吓倒病人才会有人来买药 , 所以每每去强调各种病有多可怕 , 实际上又没有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 只要有病名出现 , 西药厂才会有理由卖药 , 每一种西药所产生的副作用 , 会比原来的疾病要更严重 , 例如病人吃止痛药目的是止痛 , 而结果病人没有因为头痛而死 , 是因为吃多了止痛药其副作用造成肝癌或是肾脏衰竭洗肾后而死掉了.我建议看到此文章的人 , 千万不要建议你的敌人看 , 因为会让他们活得太长了 , 你更生气 , 结果造成你是被气死的 .(一笑) .我摘录ㄧ段美国有良心的西医撰写的报告 , 请大家共赏这位我非常称颂的大师级西医Toxemia Explained (The Cause of all Disease) By J.H.Tilden , M.D., 1851~1941."" ALL sickness, all disease and all death is caused by the progressive accumulation of toxemia (poison) in the body and in the blood."To know this one simple cause puts the layman superior to the whole of " orthodox medicine"" and medical superstition . The nomenclature of disease and the artificial arrangement of diseases is at the heart of modern medicine . But the so-called, sciences of symptomotology, disease, diagnosis, etiology, and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go back to superstition and mythology for their foundation.The medical profession is a rigid discipline build upon scientific assumption and presumption embellishing medical fallacies under literary polish . One unforgivable professional deviation is to think independently, less it think itself out of existence .In the western world, life and death is commercialization. A small and privileged order of men create a medical myth and make it an industry into a belief system, shroud it in mystery and superstition and build an empire of wealth. They enlist government, politicians and bureaucrats to protect it and enforce it .The philosophy of modern medicine is that there are many diseases creating the need for many medication (drugs) . The more diseases that can be imagined, the more drugs are sold.Dr. Benjamin Rush, M.D., singer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brought distinction to medical science. He warned of the disease should not be multiplied into many artificial arrangement of diseases."The physician who can cure one disease by a knowledge of its principles may by the same means cure all the disease of the human body; for their cause are the same. We have assisted in multiplying disease. We have done more--we have increased their mortality." Dr. Benjamin Rush.All symptoms of all so-called diseases have one origin. All diseases are one.According to Toxemia Explained, every so-called disease is a crisis of toxemia . This means that toxins have accumulated in the blood above the toleration point. Drugging sickness checks elimination from cleaning house. Every so-called disease is a complex of symptoms signifying a crisis of toxemia.The philosophy of medical science is to fight every imaginary disease with drugs. The more diseases that can be created, the more drugs are sold. All drugs accumulate as toxemia in the human body, interfering with nature"s healing until we die of drug poison. Millions have died of drug poisoning without even a question. This willingness to die on the altar of medical superstition is one very great reason why no real improvement is made in fundamental medical science. When the people demand education---not medication, vaccination, and immunization--- they will get it .If as Dr.J.H. Tilden says that toxemia, the accumulation of poison in the blood and body, is the cause of all disease, then the solution is to stop taking poison like drugs and junk commercial food into the body. Then make sure that we cooperate with nature and healing by purging t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医药学是我国的原创性医学,是我国应用了几千年的成熟的理论医学、临床医学,是我国第一大发明。古人云,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换句话说,中医首重养生、保健,是世界各种医学所不可比拟的。据《黄帝内经》记载,古医药组成分为砭、针、灸、药、导引按跷。可见,中医治病不仅用药,也用砭、针、灸、按摩、拔罐、刮痧等各种几乎无需成本的非药物疗法,也是世界各种医学所少见的。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通过五运六气预测,准备次年用药,也是独树一帜的。中医讲究整体论,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论治,这是中医两大精髓,为西医的还原论和辨病论治所不及。但是,中医上述特色基本已被“科学主义”抛弃殆尽。据统计,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50万;现在27万人,而据我们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其他中医尚需进一步学习或温习四大经典。这期间,我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而中医却从80万人减少到3万人。中医发展走入了误区。导致中医进入误区的原因是,近百年来,我们几乎全盘接受了西方文化,认为中医“不科学”。现在,重要的是走出误区,复兴中华文化,重铸中华医魂,才能真正解决13亿人特别是9亿农民的健康,也才能够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走出误区、重铸中华医魂,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复兴中华文化、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战争。可喜的是,2005年11月19日,中国中医研究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结束了一百年来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从此,中医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有了与西医平起平坐的名分,不再低人一等。但这决不是说从此中医就被业内外人士真心认可它是科学的了,要走出百年来对中医认识的误区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还任重道远。一、百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失误百年来我国最大的失误是教育失误。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失误,更是整个中华文化教育的失误,换句话说,我国教育缺失了自己的文化内容,我们子孙学的很多都是西方文化,使我们的孩子淡忘了中华文化,淡忘了根,日趋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因此,很多人已经不大知道我们的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和文化”,不大相信代表未来医学方向的中医药,不仅不把中医药视为成熟的理论医学,反倒视为糟粕,视为“伪科学”、“反科学”,直到今天,还主张要中医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鸦片战争失败使不少国人失去了民族自信心鸦片战争我们失败了,不少国人看到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在称赞人家之余,感叹自己穷,武器不如人,连文化也落后。于是,出现了洋务派,出现了西学东渐,出现了彻底否定自己文化的“五四运动”,出现了请进德先生赛先生的强烈要求。我们何以失败?真的是因为我们太穷吗?因为我们武器不如人吗?我们文化落后吗?不!当时我国并不太穷。在1600多年中,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世界30%以上。唐朝时占到70%,鸦片战争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还占到世界近三分之一。鸦片战争之失败,完全在于清政府腐败。当时,我们在近代自然科学方面确不如人,武器上也确不如人,但并非失败的主要原因,原因在于腐败政府里的投降主义、不抵抗主义作祟。抗日战争时,我们武器也不如人,八年抗战,打走了小日本,我们胜了。更不能说我们文化落后。中国中原地区历史上常常受北方游牧民族侵略,不得已修了万里长城。谁都知道,几千年前,中原地区就是成熟的农业社会,虽然曾被北方游牧社会所占据灭亡,但并不代表游牧文化先进。事实上,中华文化远优于游牧文化,因此,游牧民族逐渐被中华文化同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但是,不少先驱与先贤因鸦片战争之失败而否定我们的文化,否定文言文,否定儒释道诸子百家。我们不能说我们一切都好,但绝不能自轻自贱,全盘否定自己文化。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却也不亚于西方哲学;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不仅不落后,远优于西医药,代表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二十世纪初叶,西医药尚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水平低得可怜,然而,不少人根本尚未弄清什么是中医,就开始否定中医。不独有余云岫这样的人反对中医,连一些名气极大的有识之士都认为中医不科学,该扔到字纸篓里去了。当然,我们并非要否定这些先驱与先贤,对他们不能厚非,更不能后非。他们的思想有当时的背景,我们若生在当时,也难免会赞同他们的想法。(二)西学东渐使中国教育全盘西化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民族自信心并没有完全建立。1914年教育部发文,鼓励办西学,唯独禁止中医办学。教育总长汪大燮说,“余决意今后废除中医,不用中药。”于是西学在中国蓬勃发展,遍及全国,殃及我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及至1949年,私塾几乎荡然无存。到2000年,湖南最后一位私塾先生去世后,中国再也没有私塾了。值得说一句的是,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这位私塾先生教出的学生,无论出去做工还是干什么,从不偷奸耍滑,不少人因为有头脑,有道德,尽管没有文凭,也提拔到领导岗位;因此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对现代社会来讲,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今天的学校,不仅形式上是西方的,而且从小学到大学所学的内容,除了被改造得不完整的汉字之外,可以说全是西方文化。就连音体美都是西方的:我们的宫商角徵羽五音记谱法与西方的五线谱水平相当,甚至略高一筹,但无人教授,适于养生的古琴古筝也极少有人传承;我们的养生体育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并未纳入正规教学,而大力倡导的则是西方的竞技体育、拼体能体育,结果,这些体育健将们一身伤一身病;清明上河图数米长,人物大小相仿,而学校图画课仅教西方透视画法。尤其是,学校教育把英语看得太重!众所周知,日本占领东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中小学生学日语,迄今东北老人都会几句日本话;德国占领法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法国学生学德语,于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写出了闻名世界的爱国主义小说——《最后一课》;今天,帝国主义没有拿枪逼着我们的孩子学英语,是我们自己逼着孩子学,而且制定出一系列条条框框逼着学,什么四级啦,六级啦,不一而足,连学国画的博士入学英语也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气得博导辞职不干了。事实上,学校里的英语学习现在已经远比汉语学习重要得多。我们还有多少毕业生会古文,能读懂《黄帝内经》?有多少人会作诗,会吟诗?广东省2005年高考学生在古文文句翻译、诗句欣赏等两方面有25%的试卷得零分。据调查,75%的大学生不知《黄帝内经》为何物。日本是世界上英语水平最差的国家,却又是一个科技大国,经济大国。所以,英语水平不代表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学生都学英语,这里还有一个民族自尊心的问题。我们的周总理在正式场合从不讲英语,都是讲汉语,由翻译来翻译。然而,我们的节目主持人会突然冒出两句英语以显示“时尚”,在我国召开的只有三两个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却也要求所有发言用英语以显示“与国际接轨”。(三)两次海归热潮使我们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学习西方文化学习别人的好东西,可以丰富自己,但要消化地吸收,即同化外来文化,而不是异化自己。我国曾有两次“海归”热潮。第一次是清末出国留学生归国热潮。绝大多数回国后在祖国建设、科技发展、文化革命、推翻腐败的清政府等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詹天佑、梁思成、鲁迅、孙中山等等。但是,个别“海归”受西方文化影响,有时并没有很好消化吸收,而是生吞活剥地学,囫囵吞枣地往回拿。回来后对自己祖宗留下的许多东西看不惯。例如,余云岫、鲁迅、汪大燮、钱玄同等在日留学,回国后认为中医落后,乃是受日本废除汉医、独尊西医思潮以及汉字落后论的影响。余云岫则更提出《废止旧医案》,要彻底消灭中医。由于海归的影响,出现了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推行白话文。从当时情况看,五四运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长期看,其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不对的,负面作用甚大。今天人们才又重新认识到孔老夫子的价值:上世纪80年代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开会,瑞典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博士在会议结束时的新闻发布会上讲,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而我们一些国人则似“入芝兰之室”了。第二次“海归”热潮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留学生回归。这些学成回国的专家学者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有个别人忘掉了自己的文化,未经消化地带回了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西方文化,忘掉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崇洋之风兴盛,于是乎,西方的暴露文化上了我们电视,而且越露越多(他们忘了肚脐着凉,若干年后病会找上门),他们过的是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忘记了自己的重阳节、七夕节、端午节(2004年,竟有20多家电视台宣传情人节)。2005年,几家电视台大肆宣传圣诞节;圣诞与中国何干?美国人过春节、过端午节吗?!更有甚者,极个别人可能会因为曾经留洋而忘记祖国利益,以为洋人服务为荣。被某协会开除后又供职于某外国机构的一个人,竭力鼓吹美国社会制度优越,鼓吹布什打伊拉克有理,鼓吹美国应该出兵中国消灭中国的独裁政权,俨然一副汉奸嘴脸。我们不要忘记,美国的研究生奖励制度不仅是人才收割机,而且是培养世界各国人才拥有美国文化思想的洗脑机,关键是看自己能否把持得住。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在呈报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中说:“哪一个国家能成功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便将由于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识上和商业的影响上获得最大可能的回报。”美国国务院呈送国会的2002-2003年中美科技合作执行情况评价报告中说:“中国学生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才开始大量获得美国研究生学位,随着这群学生逐渐在中国国内获取资历,拥有美国研究生学位的中国高层官员的数量也将会相应增加。就这一强有力的态势而言,中国科学家群体对中国的政策具有的影响虽然难以估量,但无疑是重要的。例如,中国卫生部中有美国教育背景的官员已经对美中双边合作及诸如艾滋病、SARS等重要卫生问题的信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他们对新思想逐渐采取了开放态度。”我们知道,巴西和印度都曾经拒绝过美国赠与的艾滋病善款,以确保艾滋病的药物研究权和疾病治疗权控制在自己手里。我们国家接受了善款。美国最大的中文报纸《世界日报》报道:50万中国农民成了国际西药厂家进行实验的白老鼠,每天仅给10元人民币。鸡瘟就是鸡瘟(尽管鸟类也患此瘟疫),又按洋人说法改叫禽流感,按洋人办法活埋无病之鸡;《参考消息》报道,美国称赞中国卫生部在禽流感方面合作愉快。中国人从来不怕流感,两副中药即可解决问题,却要大肆鼓吹永远赶不上流感病毒变异的疫苗;实际上制造了恐慌,而又劳民伤财,起到了替洋人疫苗公司作广告的作用。(四)西化教育导致“科学主义”,只信西医只发展西医西学东渐、西化教育,导致滋生“科学主义”,导致只相信西方的,不相信自己的。于是,产生了“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没有科学”、“中医不科学”、“中医药必须与国际接轨”等怪论。总之,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卫生部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着封建社会的打倒一块打倒。尽管毛主席批评了这种错误做法,撤了王斌、贺诚的副部长职务,提出“西医学习中医”,但中央卫生部一直只相信西医,只发展西医。西医由1949年的8.7万人发展到今天的175万人,而中医由50万人下降到今天的27万人。32所中医院校学生约三分之一时间学西医,而西医院校学生只有二百五十分之一的时间学中医。这是何等不对称!最近还有同志说:中医不仅要摆出事实,还要讲出道理;不能光摆事实,讲不出道理说服不了人,那不行。其实还是要按西医药的标准衡量中医药,要用西医术语解释中医。实际上,并不是中医讲不清,而是缺少中国文化底蕴、西方文化先入为主的专家听不懂。只有钻进去才能弄懂。一些西学中的同志后来醉心于中医,说明他们弄懂了中医,而且为中医的博大精深所折服。我们的个别院士就是“科学主义”者,最近开始大讲中医不科学,是“伪科学”,是反科学;不过还好,有一位说后过了一段时间说是听国外什么人说的,另一位说完之后说了句老实话,他不懂中医。德国波克特博士宣传中医48年,他说,因为他懂西医,且是教西医的,所以,有自知之明,才敢于批评西医。而我国的个别院士声明自己不懂中医却敢于否定中医,说明了什么问题?!由于科学主义作怪,中医若没治好癌症,就嘲笑中医;中医治好了癌症,他宁肯说自己诊断有误也不肯承认是中医治好的。明明针灸可以治疗疟疾,这也为不杀灭病毒治疗艾滋病开辟一条新思路,大权威却武断地说:针灸治不了疟疾,那些患者都是自愈的。刘海若是以中医为主治好的,开始宣传时只宣传西医,最后说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果。所谓“结合”,就是因为海若无吞咽功能,用鼻饲管灌中药,鼻饲管是西医的。2003年4月26日上午,我们把广州三位治疗SARS的中医专家请到北京,召开“中医成功治疗非典学术交流会”;应科技部之邀,广州专家向“非典科技攻关组”汇报中医是如何成功治疗SARS的情况。汇报当中,就有人插话说:“没有与西医对比,说明不了问题。”最后,科学院某领导向广州专家说:“你们要拿出一个规范性的东西,和西医对比,如果证明中医确实有效,我们再组织推广。”为什么要求中医和西医对比,为什么不要求西医与中医对比?!说来说去,还是不相信中医是科学。各界对我们2003年的课题“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成果反映都很好。总报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等7家报纸发表,也在中国工程科学等4家杂志刊载,全国各地翻印一万三千份,也作为国务院研究室研究报告印送国务院各部门,中央领导也曾对课题组的报告做过批示,等等。课题验收时,评委一致建议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我们向北京市申报科技进步一等奖,没想到答辩时两位评审专家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你们的意见西医界同意吗?”还有一位评审专家提出类似问题,令我们哭笑不得。什么时候规定了西医是中医的审判标准?由此可见,西方文化教育导致科学主义在我国泛滥到何种程度,我们不少同志把别人家的“牌位”搬到了自己家庙。有了这样的成见,怎么可能听取他人正确意见,怎么可能把中医放在眼里!德国波克特教授说,是中国的医生自己消灭了中医。(五)亡国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灭亡亡国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灭亡。埃及是世界闻名古国,然而,今天的埃及人奉行的是阿拉伯文化,早已不是建金字塔的埃及人的文化了。犹太人的国家早已灭亡2000多年,但其文化传承至今,所以,又复国,建立以色列。我们担心,我们的教育如此下去,有可能全盘西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医之振兴有赖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复兴之意义,将远大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今天看来,似乎西方兴起的分析还原的方法论占据主导地位,牢不可破,实际已经凸现出其局限性。从本世纪开始,中医的整体科学研究方法将可能再次异军突起,指导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重视中华文化,将其作为重点,而不能仅仅让我们的子孙学习西方文化。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二、中医教育之失误中医教育是发展中医事业的基础。中医临床疗效能否持续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能否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中医事业能否发展、壮大,都与下一代中医传承者的培养、教育休戚相关。但不容乐观的事实是,目前中医学院的中医教育太缺乏中医特色,培养的中医人员实在难以担当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的重任;模式单一,否定了中医应用几千年的成熟的传承教育和自学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且,硬是按照西医药的规律,将中医药细分为中医学院、中药学院、针推学院等等,造成医不懂药,药不懂医,违背了中医自身规律。(一)百年来一直对中医持否定态度早在清末,许多人就开始贬低和否定中医。国民党时期,受“全盘西化”的影响,更是曾两次试图消灭中医。1914年,教育总长汪大燮提出:“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1929年旧政府卫生部还正式通过了《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但两次均因民众激烈反对而未能真正执行。新中国成立后,仍是常常将“保守”、“不科学”之名加于中医。在建国后的50年代初,中央卫生部副部长王斌就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消灭。规定不许中医进医院;要进医院,必须学习西医知识包括解剖学等等。同时设立了中医进修学校,让中医去学习西医,学习解剖学。这些做法受到毛泽东和党中央批评,并撤了两位副部长的职,但其思想的影响始终存在。实际上,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卫生部几乎一直是西医的一统天下,他们本身只具备西医知识,也只相信西医,只发展西医;他们不懂中医,不相信中医,也从未尝试去了解中医,更不用说学习和发展中医了。就是因为他们的主观臆断,认为中医不科学,总希望将中医“提高”到西医水平,或将中药作为植物药来进行植物化学研究,而且美其名曰“中医药现代化”。自从1956年建立起第一批共计6所中医院校以来,现在中医院校32所。这些院校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对于稳定中医队伍,持续进行中医基础和理论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中医基础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日益忽视,中医理论研究的日益蜕化和中医临床的日益式微,以及一大批精通中医理论、熟谙中医临床实践的中医大家过世所导致的后继乏人的现状,都促使中医学陷入了一种足以令中医迷失自我的尴尬境地。民国时期国民党企图废除中医,这大概是中医遭受的最惨重的外部打击,然而中医依然生机旺盛,因为当时几所中医学校基本上能够按中医思路自行进行中医教育,中医的教育事业依然蒸蒸日上,中医内部还有大批深谙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医家,而且民间中医依然可以带徒弟,也允许自学成才;但现在,虽然大家都在高喊“振兴中医”,但如中医走不出教育误区,失去中医事业的传承者和中流砥柱的话,中医将很有可能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二)50多年来卫生部不发展中医教育报喜不报忧的人总是说,近年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到目前为止,全国有中医医院2600多所,病床27万张,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在校生10多万人,中等中医药学校近50所,一些西医院校和综合大学也设立了中医药专业等等,似乎50多年来中医蒸蒸日上。但如果我们将之与现代医学教育事业进行横向比较就会发现两者差距之大。2003年全国医药高等院校共136所,其中,西医院校104所,中医院校32所,两类院校之比为3∶1;而中医院校的规模均小得多,教学条件、环境及经费投入均与现代医学院校相距甚远。清政府时,中医靠师徒传承和自学尚且能培养出80万中医,何以今天32所中医高级人才“制造厂”只能培养27万(2004年)中医?不能不认为这是50多年来卫生部认为中医不科学,不发展中医、只发展西医造成的。(三)中医教学内容失误目前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在基础教育系统的弱化就直接导致了学生理解中医概念和理论的困难。学好中医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知识做基础,没有公式可套,不能靠演算得出答案,而建立在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非常重要。从小通过数理化培养出逻辑化、概念化思维方式的学生一开始就存在“先天不足”,难免对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概念产生“玄学”的念头而排斥中医。中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重大缺陷,中医学课程的比重日益减少。比如某中医药大学2004年制定的五年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中医学专业,中医课时仅占33.86%,西医课时却占到39.38%,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占26.76%。(然而,西医院校学生一般只学30课时的中医内容),而且,后二者比例还有逐年增加之势。80年代衡阳会议规定,中医院校西医课程不得超过500课时,但此后逐渐增加,早已超过1500课时。大学英语占用了中医院校学生过多的学习时间,他们的首要服务对象还是以中国人为主,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还是扎实的古汉语功底。大学对英语的要求应该降低。四川省刘晓峰副省长一再向有关部门提出:“中医院校不应该考外语,应该考古典文学。”与此同时,历来被中医大家所重视的中医经典却不断被删减,甚至成为选修课。并将中医、中药设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专业,医不识药,药不懂医,如此割裂水乳交融的中医药学,结果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上的“残废”,中医、中药都难以充分发展,即使维持原有水平都成问题。中医课程的内容也值得商榷。现在中医教材中掺杂的牵强附会的西医学诠释内容也越来越多,甚至一段中医理论,一段西医理论,这样把难以融合的两门学科混杂一处,老师无法授课,学生更是无所适从,而且目前教育方法日趋简单化、公式化、规范化,失去中医学灵活多动的特色,结果学生“中医没有学好,西医没有学到”,成为两个中专生。所以,中医院校才会出现学生初入校门时相信、热爱中医,愿意为中医事业学习、奋斗,但毕业时不再信任中医药疗效,而宁愿只用简单西药的怪现象。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教会了下一代什么?刘晓峰副省长明确指出,“很多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愿意背‘汤头’、读经典,毕业后开处方有错别字,诊病依靠现代检测手段,而对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没有真正掌握。为什么有这种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医高等院校采取了西医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而失去了中医教育的特点、违背了中医成才的规律。”并指示成都中医药大学书记:“你的任务,就是不能把成都中医药大学变成西医院校,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传统医学知识技能。”(四)中医学高学历教育堪忧目前,不仅中医本科教育堪忧,中医高学历教育同样堪忧。本来存在缺陷的中医院校本科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和采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手段看病的医生,而研究生教育情况更使人忧虑。中医是临床医学,几千年来,其理论都是从临床中总结出来的,而非从实验室研究出来的。从中医本科教育开始,学校就给学生灌输实验思想,力图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西医的思路和方法,并美其名曰“科学化”、“现代化”。这是真正的“西医化”,崇洋化。科学实验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似乎就没有一个实验室!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更是令人忧虑,几乎所有的研究生论文都是实验研究性质,根本没有突出中医药学术特色,甚至有的除涉及中药名称外,论文所有内容根本与中医药无关,完全是西医药学的实验研究。这种研究结果,既不能指导中医临床,也不能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任何实质性的有益影响。如此培养的硕士、博士,很难产生像蒲辅周、岳美中这样的真正意义上的名医了,他们也不可能承担起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担。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之本,而现在的中医硕士、博士只埋头动物实验,沉醉于现代医学的“高精尖”指标,轻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忽略临床能力的培养,却美其名曰“科技型人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忧患和焦虑:这样的学院派、实验派中医已经成为主流,如此下去,中医将何去何从?(五)视师徒传承教育为非法如何正确对待以师承方式培养的民间中医师,是一个重要问题。师徒代代相传和自学成才是中医学千百年来得以继承并日益发展的主要传播方式。我们不能漠视千百年来证明行之有效的师徒传承方法的存在,更不能为了防止不良医药事件发生,就简单粗暴地一棒子将所有民间中医全部打死。总不能为了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而不许汽车上路吧?!如何有效地将那些有真才实学、掌握着治病救人本领的大夫与江湖游医、骗医区别开来,并让他们参与到济世救人的医生队伍中,这才真正体现了我们国家和政府一切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的精神和通过卓越鉴别水平体现出来的管理才能。据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保守估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全国约有5万个民间的真正的中医师虽然行医已十多二十年,但已不能够再开业坐诊看病,这是农村及城市弱势群体的一大损失。”据我们调查,多年来,全国许多省份均未组织开展师承人员的考试项目,许多民间中医求证无门,有的只能改行,有的则仍在“非法行医”,随时有被查处和被医政部门某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续(2007-03-14 21:09:17)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40

走出误区 重铸中华医魂(四)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误区1997年,科技部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这是中药现代化的开始。现代化的提法是正确的,而且,自从这个计划出台以来,全国出现了中药热,国家投入中药的经费也大大增加。这都是可喜可贺的现象,也是中药现代化取得的成绩。但是,具体执行的时候,现代化的路径走偏了,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引到了误区。责任在于我们课题组当时参加研究的同志,在编写《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一书时,由于自己不懂中医药,想当然地把“研究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有效成分”、“争取三两种中药堂堂正正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等都写了进去,结果误导了有关研究人员,误导了中药产业,更误导了国家有关决策部门,以致最后误导出《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这些年来,我们课题组的同志虽然多次主动检讨,但造成的巨大损失已无可挽回。经过近几年的反思与深入研究,我们认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存在如下误区。(一)不仅中医药要现代化,西医药更要现代化几千年来,中医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从未停止过。从最早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记载的242种中药,发展到《神农本草经》的365味,再发展到《本草纲目》的1892种。像东南亚地区产的乳香、没药、檀香等经过医疗实践过程辨清其性味归经后纳入了中医药体系,就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典型范式;而医学诊断模式,由《黄帝内经》的三篇热论到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再到明清温病学派提出戾气学说,及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则是中医理论不断与时俱进的典型。这一切表明,几千年来,中医药从来就是根据医疗实践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它一直在沿着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和不断现代化。如果以这样的想法看待中药现代化就对了。遗憾的是,不少人将中药现代化理解为:既然提出中药现代化,就说明中药不科学,就要提高到科学的水平,就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谁科学呢?就是西药科学,因此要学西药的单体,学西药的杀灭病菌病毒,学西药的制造、检测方法,学西药的标准,等等,一句话,向西药看齐就是现代化。事实上,不仅中药要现代化,西医药更要现代化。西药因其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不断被淘汰,中药就没有这类问题,为什么人们不认为西药也要现代化呢?因为百年来人们错误地认为外来的就“科学”,西医药“科学”,自然不必提现代化了。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文化研究所所长M.波克特教授早在1983年就说过:“就医学而言,由于十九世纪西方文明的冲击,在中国人心灵上造成的模糊和麻痹,直到今天仍未得到克服,连一些中国的医学家和政治家都没有认识到上述事实……都是按照这种外来的教条主义和不合理的前提发表议论和行事。都认为西医是科学的,相反……没有对中医基本方法论和认识论进行研究。”也正由于现在不少人误解了现代化的提法,主管部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予以引导,使人们认识到:中医药现代化就是要振兴中医药,造福13亿人特别是9亿农民的健康,而不是向西药看齐。(二)误以为现代化就是搞清中药的“有效成分”近几年,中药现代化成了中医药科研的指导思想。对现代化的片面理解使中药研究陷入误区,以为中药现代化就是要搞清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分离出单体物质,再走化学合成的道路。典型例子是,有人说,中药现代化就是要搞像青蒿素这样的一类新中药。其实青蒿素以及其他的各种素如黄连素、麻黄素等都不再是中药而是西药。因为谁也没有弄清其性味、归经,不能按中医理论使用,只能辨病使用,当然不是中药了。西药最大的特点是成分清楚,靶点明确,针对性强,适应面广,是群体性治疗用药,只要得的这个病,就吃这种药,所以西医为人找了上万种病,为此也制造了上万种药。但由此西药会产生毒副作用和耐药性。众所周知,农药、化肥这些化工产品污染了我们周围环境,西药基本上是化学合成的,当然会污染我们体内环境。尽管从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是天然的,但也是单体,同样有农药化肥的污染作用。所以,不要以为把中药改造成西药就是现代化了。现在一些常年服用抗生素的人群,已经出现了个体菌群失调,若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将是比水、空气污染更难治理的灾难性污染。西医药发展至今不过二三百年,西医理论一直在不断更新,例如,昨天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今天要慎用;昨天还认为手术至高无上,今天又认为90%的手术不必做。西药中,除阿司匹林应用了100多年、磺胺应用了70多年之外,没有哪种西药寿命超过30年的,往往上市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因毒副作用被淘汰。因此,西医药才真正需要不断现代化,不断科学化。也正由于西医药历史太短,才会不断的推陈出新。如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治疗禽流感的特效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是从植物八角茴香提取的“有效成分”,临床使用的时间尽管不长,但临床已证实流感病毒通过快速变异适应环境变化,即产生了强大的抗药性,从而导致达菲在许多情况下失效。这就是中医与西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区别,如果我们舍本逐末,放弃中医的优势,将中医学改造成西医的水平,以药物提纯为单体、作用靶点明确为最终目标的话,势必造成中医邯郸学步的窘境,不但不能提高自身的水平,反而会迷失方向,造成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的实质性下降。(三)误以为中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有不少人总是说: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开发出多少一、二类新药,中药研究总是在低水平重复。这些同志把中药当成了西药。在这里,再次说得明确点,中药不可能有一类、二类新药,换句话说,一类、二类新药也不可能是中药,除非是新发现的药材,或像岳凤先教授说的那样,弄清了某种西药的中药药性而把它变成了中药。也有同志说,中药要不断推陈出新。如此说的同志根本没有弄清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区别。西医药历史太短,犹如婴儿一般,几乎天天可以看到他们在成长;西药因其毒副作用和耐药性而不断被淘汰,寿命很短,因此,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中医药是成熟的理论医学,不可能天天推陈出新。而且中药与西药机理完全不同,它只是用于调理五脏平衡,调动患者体内的自组织能力即自康复能力,根本不用于对抗疾病,因而不产生耐药性;此外,只要按中医理论,辨证论治,中药不产生什么毒副作用——药之害在医不在药。中药应用几千年,除了2003年被药监局淘汰的关木通(也完全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之外,再没有因其毒副作用或耐药性而被淘汰者。中药是万岁药!我们的同志总希望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群体某种病的专用中药,实际上是未弄清什么是中医中药。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早已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日本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方法和设备,按照西医对抗医学治疗模式研究中药,结果临床实践证明此路不通。如我们硬采用这种研究方向,将来只可能开发出一些如黄连素一类的新西药,再也不可能研制出六味地黄丸这样的名方。尤其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首选汤药,中成药起辅助作用或曰汤药治疗得差不多时再以成药继之。中医每天看许多患者,开的每副汤药都是创新,再从临床上总结归纳出对某证的普适之方,即为成方,如适用于肾阴虚的六味地黄汤。(四)误以为中药系列标准必须与国际接轨“中药要走向世界,必须与国际接轨。”“重点支持一批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疗效确切的现代中药新品种。”“培育20个左右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现代中成药,争取有两三个中成药正式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这实际上把得到美国FDA的认可作为进入世界医药市场的标志,显然是不对的。我们一再说,中医药与西医药是平起平坐、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类两大医疗保健体系。所以如此,盖因二者完全不同,不可通约,而又各具优势。中医药是我国原创性的医学,周边国家受中华文化影响,也用中医药,但其水平远低于我国,西方国家根本不懂中医药,国际上哪有中药之轨即中药之标准?我们跟谁去接轨?美国FDA对中药一点不懂,它根本没有资格审评中药!因此,我们只能根据几千年中药之标准制定我们的中药之轨,再向外铺轨,让他们与我们接轨。最近几年,“与国际接轨”的声音已经小得多了。但还有人变相的让我们的中药“入乡随俗”,以期卖出一点中药。我们认为,绝不能因为那六七个亿美元外汇就自毁长城,去适应人家的西药标准、植物药标准。中、西医药学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医疗保健体系,难以采用同一标准,二者理论与实践完全不同,不能相互作为证伪的标准,更不能拿西医药当作中医药的绝对标准来判断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决定中医药的发展。否则只会导致中医药丧失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能不提到的是,所谓的FDA等国际上的药审机构,为资本金钱所左右的成分很大,其药品的研究、生产和审批是由药商的金钱决定的,其科学性本来就值得怀疑。(五)误以为中药就是植物药天然药由于对中药现代化的误解,中药科研经费大部分投入到植物化学研究,或按照病名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来分析中药的成分和药效,试图筛选出治疗某病的专药,然后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因此,国内纷纷开发植物药,误以为植物药就是中药,中药就是植物药。于是,有同志对我们说:美国FDA刚给植物药开了个门缝,中药可以进去了;你们却说中药不等于植物药,你们去把门关上了,你们要干什么?中药确实不等于植物药,我们过去曾经详细比较过二者的区别。这里只想强调一点:世界上主要有四种药,即西药、生物制药、植物药和中药。前三种都是按西医理论辨病论治,只有中药是辨证论治。中医化繁为简,西医化简为繁。因此,千万不能把中药降低为植物药。外国人不懂中医药,爱说什么天然药物,我们有些同志就跟着说,甚至成立了不少天然药物研究所。殊不知,中药都是要经过炮制的,许多炮制过程都是化学过程,中药中的密陀僧、冰片等都是化学制造的,何言天然药物?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必须坚持中医特色,决不能让中医药跟在西医药、植物药后面跑,不能按照西医药的标准去做,否则,中医药只能是二流的西医药,我们将永远赶不上人家,我们的中医药将永远难以国际化。(六)中医药走向世界还要假以时日与中药相比,中医要重要得多。中医不仅用药治病,也有许多非药物疗法,如砭、针、灸、导引按跷、按摩、刮痧等,尤其中医还有许多养生保健以及食养食疗的方法;然而药离不开医,离开中医,中药可以说就是垃圾。此言重了点,却是事实。今天,我国原创性的中医药在我国尚且是辅助医学,得不到重视,得不到承认,反而总认为中医药不科学,总想把中医药“提高”到西医药水平,如何能要求外国人承认中医药?中医的工作主要是在国内做好,解决13亿人的医疗保健问题。这个市场足够大,不急于让外国人承认,不忙于打入国际市场。当我们成功解决了13亿人的医疗、防疫、养生保健问题,简便廉验的中医会迅速传遍全世界。中医药肯定会很快国际化,但决不能急功近利地以符合现代医学的标准和获得西方国家认可来换取外汇为主要目标,而要把解决13亿中国人民的医疗保健问题放在首位。中医药国际化也绝不是按照西医药标准搞出几个“中药”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就是国际化了。如果如此“化”下去,那不是中医药国际化,而是中医药消灭化!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艰难而漫长,而这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密切相关的。唐朝时中国属于世界强国,各国纷纷前来取经,中医药随着中国的科技、文化向周边国家迅速传播。而且,鉴于西医伴随传教士进入中国时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办协和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等来为中国培养西医人员,鉴于当时各国资助中国学生赴国外留学学习西医等过程,我们的中药也不可能单独走出去,只有为他国培养大批亲中医药派,“以医带药”,将中医理论传播出去,中药才有可能被世界所认同。再过一段时间,我国足够强大了,中医药在国内也确立了自己的战略地位,成为国人健康保障的主要体系,世界各国会到我国取中医药的真经的。届时,我国将会在各国建立中医药连锁店,每个店有医有药,不仅给患者诊病给药,不仅施以各种非药物疗法,更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教给“患者”如何自行养生保健、如何运动,那将不再是简单的治疗,而是新型的医学模式,不仅使人人享有健康,而且不会增加医疗保健费用。这还需要一大段时间。在中医药国际化之前,哪家公司会率先在国内做这项工作,必将功德无量,我们拭目以待。六 从卫生经济学看中医代表未来医学发展方向(一)中医药的经济学优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医疗检测设备日益增多,导致了医疗检测费用迅速攀升;与此同时,以化学合成为主的西药的研制费用也在不断上升,研制周期不断延长,如一个新的西药开发在美国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3-10亿美元经费,导致西药的价格不断增长。因此,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越来越难以支付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使得世界卫生组织“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这种情况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寻求抑制医疗费用上升趋势的办法。于是,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愈来愈感受到了中医药不可抗拒的魅力。在国外,如加纳、马里等国家,60%以上的高热儿童在家里接受草药治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草药在农村很容易获得。传统医学有时也是贫困患者唯一能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如在萨尔瓦多,公立医院门诊治疗一例腹泻病儿童的收费可高达50美元,而传统医学医生的治疗费用则不超过5美元,甚至可根据患者的“富裕”程度以实物相抵。课题组在朝鲜考察期间发现,他们于1993年开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人均寿命从以前的36岁增加到现在的74.5岁,医疗覆盖率高达80%以上。朝鲜今天比较穷,经济欠发达,为什么却能在医疗保健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这与他们重视发挥传统医药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特别是其传统医学的非药物疗法在各级医疗单位使用非常普遍,考察人员所看到的每一个病房和科室都在应用非药物疗法。传统医药在医院的使用率为70%左右,现代医药的使用只有30%。各医院使用的传统药物,70%以上由医院自制。朝鲜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他们能够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其医疗覆盖率为什么高,人均寿命为什么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朝鲜各级医疗单位包括西医院都非常重视传统医药,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特别是传统医学中非药物疗法的重大作用。在国内,人们去医院看一个感冒,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的检查费和医药费,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而中医治疗一个感冒如果辨证准确,只需抓上几元或十几元钱的中药就能完全解决问题。另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治疗SARS过程中,采用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方法,花费最高的一个患者也只用了5000元人民币,不仅痊愈,而且没有后遗症;而单纯西医治疗平均一个患者10万元人民币,且有后遗症;香港则约需30-50万港币,高的可达百万。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医药的经济价值不可忽视。(二)中医药的生态学优势中医治病之道是恢复生态学,养生之道是发展生态学。中医治病注重发挥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无论是药物疗法还是非药物疗法,都遵循两个原则,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也就是说,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从人体整个系统去调节平衡状态,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西医治疗是对已发疾病,采用“对抗式”医学模式,使人体理化指标达到某个标准,虽然其疗效明确且对致病原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但其毒副作用十分明显,往往引发较为严重的医源性或药源性疾病,污染患者体内环境。因此,“回归自然”潮流的实质就是重视和运用传统医学方法来防治疾病。美国医疗水平和设备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但目前仍有70%的疾病无法解决,且美国西医能够治疗的那30%疾病,误诊率也高达50%。西方医学虽然有许多闪光点,然而,恰恰在闪光点的背后,体现出了西医的局限性。如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的问世,使大量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细菌抗药性问题、抗生素过敏问题、引发正常菌群失调等问题,破坏了人体环境的生态平衡。西医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种种检测手段,确实能对疾病做出精确的诊断,但是,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都没有了。化学合成药的大量涌现,使西药出现了一度辉煌,但是,因化学合成药的毒副作用而带来的大量药源性、医源性疾病,却已成为当今西医界最感困惑的重大难题。1998年,美国因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者高达216万人,其中死亡者10.6万人,经济损失40亿美元。1997年,我国210万人因西药药物反应住院,19万人因此而死亡(相当于我国每年死于10余种传染病人数总和的12倍)。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岳凤先研究员统计,新中国成立40年间,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仅5000例,且多属用药不当。可见以抗生素为武器、以病菌为靶点、以人体为战场的外因论治疗学说,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医学观念开始转变,重视以中药为主体,融砭、针、灸、导引按跷、推拿、按摩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中药大多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或矿物,其针对致病原的直接杀伤力往往不如西药,但由于用其四性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来调整人体平衡,辨证论治,而非直接对抗疾病,因而其毒副作用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西药小得多。加之,数千年来,中药多以复方治病,通过中药间的相互配伍,起到了增效减毒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毒副作用,因而,中医药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中医为主体的医疗体系,将成为世界范围内人类医学发展的趋势。(三)中医药的预防学优势现代医学预防模式,只重视疫苗的作用,只重视环境卫生,而忽视了中医养生作用。人们一听说要发生流感,只知道疫苗能防治流感,而不知道中医的许多食疗养生预防流感以及中医非药物疗法防治流感的效果。面对今年的禽流感和可能引发的人流感,令人类恐惧和无奈的根源,是西医自身的局限性。疫苗对于病毒结构相对稳定、无明显变异的流行性疾病,如天花、麻疹、小儿麻痹等的预防作用明显。但是遇到SARS、H5N1这类呼吸道病毒,情况就不同了。人们急于研制疫苗,疫苗研制出之后,病毒却又变异了,疫苗对于变异的病毒不起作用,达不到预防流感的目的。这类病毒常处于不断的变异之中,它像“移动的靶点”那样,总是让西医跟在后面捕风捉影。而西医总是出现了病情找病毒,针对病毒找药物。越寻找特异性药物,越是找不到。所以单独依靠西医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则显得格外被动。相比之下,《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则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中医的各种养生保健方法,即可不得这些病毒性传染病。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降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都在有限的地域和有限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那样,一次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我们首先应当感谢中医,感谢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因此,在预防疾病方面,采取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预防措施,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西方公认的“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就曾经指出,“我们应该以食物为药,饮食就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这一论断同中医理论“寓医于食”不谋而合。中医养生,从太极拳到坐禅静心,有动有静,老少皆宜,或清晨或晚上练一遍,全天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中医防病,春夏秋冬四季,从食补食疗,到拔罐刮痧,许多民众都从中医中学习了一套预防疾病和对治小患的办法。中医治病,从使用中草药到针灸、推拿,许多中医医生都有一整套对治一般疾病的方法,且治疗方便、价格低廉、效果显著。据国家“九五”攻关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在养生保健上投资1元钱,就可以节约8元钱的医疗费和100元钱的抢救费。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中医药养生保健将是未来人类医疗保健的基础。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基础之一。(四)中医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优势人们通常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老年病。其实,中医是在治疗传染病中发展起来的。东汉建安年间伤寒病大流行,张仲景总结临床经验,提出了《伤寒论》,有效制止了伤寒传播,从此奠定了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明永乐到崇祯年间多次大疫,吴又可的温病论和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形成和完善了温病学说,中华民族在制服传染病上又进了一大步。近几十年来,中医在一些重大疾病的防治作用也十分显著。1956年石家庄流行乙型脑炎,师仲景法用白虎汤,疗效超过世界水平;1958年广州流行乙型脑炎,邓铁涛教授参加救治,统计中医之疗效亦达90%,且无后遗症;60年代广东麻疹流行,死婴不少,广东中医学院医疗队用透疹清热之法,所到之乡村死亡病例便被制止。20世纪90年代,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对1988年上海以中医药为主治疗乙肝重叠甲肝与1983-1988年美国本土西医药治疗同类疾病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对比,结果为“0.05%∶11.7%”,亦即中美的死亡率之比是“1∶234”。SARS防治期间,中医作用已为世界卫生组织承认并高度评价。在艾滋病治疗方面,我们课题组的调研结果表明,中医药的疗效远大于西医药,而且治疗费用也远远低于西医药。我国艾滋病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中医药的防治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艾滋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产生惊人的经济损失。我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若以艾滋病病人平均死亡年龄为35岁和中国人劳动年龄至60岁及每人每年创造社会财富约1.5万元人民币计算,平均因一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减少创造社会财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7万元人民币。按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达84万人,则全国因艾滋病病毒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和经济损失将达3108亿元人民币。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2010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人左右,随之而来的经济损失可达4600亿至7700亿元人民币。这是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上来看的,可谓艾滋病对宏观经济的直接影响。我国政府已经特别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却走入误区,一方面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疫苗研究,另一方面按西药的研究思路,筛选能杀灭艾滋病病毒的中药;中医必须用整体论和辨证论治的思想,调整患者的身体状况,破坏艾滋病病毒生存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体现出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方面的优势。不客气地说,只要辨证论治,我国今天生产的中成药足以解决艾滋病问题,有谁组织中医大量上临床了?(五)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曾以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且人均寿命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创造了发展中国家的奇迹,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扬。一个基本原因是,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三级卫生网和赤脚医生制度,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农村合作医疗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70年代山西运城地区绛县南凡公社,坚持种药来巩固发展合作医疗,全社种药140亩,3年共收入35000元,除留自用外,还出售给国家一部分,实现了农民看病吃药不花钱,使农村合作医疗越办越好。地区政府不仅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放到了基层卫生事业建设,而且经费拨款上也保证了农村这个重点,1973年运城地区总卫生事业经费400多万元,其中320万元用于农村卫生事业建设,占总经费的80%,使医疗保障覆盖率高达85%以上,满足了农民看病的基本医疗需求。另外,对目前西方医学束手无策的各类富贵病和所谓“亚健康”状态,中医的许多非药物疗法能起到根本防治作用。西方医学尚未彻底攻克病死率较高的疑难杂症,中医有不少独特方法应对,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疗效也很好。如,西医药治疗重症心脏病缺乏有效药物,治疗手段不外搭桥、安支架、换心脏,治疗费用需数万元至数十万元。而中医药采取保守的药物疗法,以北京宝仁中医院薛延平大夫的宝命十二丹为例,病人每月服药费用在600-800元之间,个别顽症需要服药二年左右,总费用约为2万元。中西医治疗费用是10:1,甚至更低。可以说,基本实现了邓铁涛教授的“中医搭桥中医装支架”治疗心脏病的想法。恶性肿瘤,西医在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化疗、放疗三大治疗手段,这种疗法不仅费用高,而且副作用非常大,存活率也较低。李宗仁先生的直肠癌手术非常成功,却只活了半年不到,且术后只在家呆了10天,其余时间一直住院。中医按扶正祛邪的理论,采取内服外贴的方法治疗,不仅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还能延长病人的存活时间,费用与西医相比非常低廉。如,运城市扣狮肿瘤医院院长崔扣狮,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接诊了几万名癌症患者,大多数是被省市级重点大医院确诊为不治之症的患者,其费用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每年大约在子宫内膜异位及不孕不育中药周期疗法(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第一阶段[活血化淤]:桃红四物+五子衍宗 (药)当归12 川芎9 赤芍12 红花6 桃仁9 元胡12 香附12 三棱6 牛膝15 枸杞15 菟丝15 甘草5 加减:气虚(党参、黄芪);阳虚内寒(淫羊藿、桂枝);精血亏虚(熟地);瘀血重(莪术);粘连甚(皂刺、青皮);痛者(乳香、没药);血分郁热(丹参、益母草去当归、川芎)(针)关元、气海、归来、子宫、三阴交、太冲、合谷(太冲、合谷强刺激)。经1—3 个月经周期后,痛经改善并进入下一阶段。?第二阶段[助孕求子]1、卵泡期:(药)枸杞15 菟丝子15 茺蔚子12 覆盆子15 当归9 丹参15 牛膝15 香附12 红花6 甘草5(针)关元、气海、归来、子宫、三阴交、太冲注:自周期第4--5天开始治疗,至排卵前1--2天,药日一剂,针每周2次,留针30-45分钟。2、排卵期:(药)上方+路路通、青皮、淫羊藿(针)上方+ 合谷、足三里(合谷、太冲强刺激)注:排卵前1--2天开始,连续五天,中药日一剂,针2--3次。3、黄体期:(药)枸杞15 菟丝子15 桑寄生15 川断15 白术12 党参15 黄芪15 白芍15 甘草5 丹参12一般此期不针灸,若针则上方去合谷、太冲。统计结果:经单纯西医治疗无效后共38例。其中受孕14例,妊娠率为37%。病案一西医治半年无效,经中医两诊痊愈之英国老妪(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annie S.女士(英国白人),77岁。诊为中风8年,左眼闭,左眼痛半年。初以左眼闭(无论怎样努力都睁不开但右眼一切正常)、痛来诊。询各项西医体检未见明显异常,虽辗转家庭医生、眼科医生大半年之期但诊治无功(他们要懂那才叫怪了),除中风之常规治疗外,眼科医生为其特制一副镜片(左为水磨片)。其人体瘦面黄,语音清晰、语速快,尚属有神,脉细舌黯,眠纳可,便调。以往所服西药如下:Cinnarizine Tabs 15mg 1-2 daily;Co--Dydramol Tabs 2 to be taken 4 times daily;Dihydrocodine Tabs 30mg 1-2 NOCTE;Dipyridamole M/R caps 200mg 1BD;Folic Acid Tabs 5 mg one 3 times daily;Furosemide Tabs 40mg one daily;ACBS glutafin Select Gluten-Free Bread Mix 500g;ACBS glutafin Select Gluten-Free Cake Mix 500g;ACBS glutafin Select Gluten-Free White Loaf Sliced 400g;Hydroxocobalamin Injection 1mg/ml 1ML ASD;Isotard 60 xl M/R Tabs 60mg 1 BD;Lansoprazole Caps(Gastro-Resistant)30mg one daily;Loperamide Hydrochloride Caps 2 mg;Mebeverine Hydrochloride Tabs 135 mg;Quinine Sulphate Tabs 300mg one to be taken at night;ACBS Schar Gluten-free Crackers;Simvastatin Tabs 20 mg one to be taken once daily。诊为:真气不足,经脉淤阻(此非有形之瘀)。治疗:董氏奇穴:灵骨(右)、大白(右)、木火四(右-针5分钟,不留针)、八关三四(右),配百会、足三里(双侧)、涌泉(右),得气后留针20分钟。每周针一次。补中益气丸每次8粒,日三服。治疗结果:患者经两次针灸与一盒丸药,眼闭全开(自然而然,不须努力),眼痛消失,患者说话的态度都已经从初诊时的满腹狐疑转为五体投地之状。按:以往本人曾治愈多例中风后遗症所致各类奇症怪病,但如此老妪恢复之快者尚属少见。此老妪虽高龄中风(此中风应为无形真气之淤所致,而非真气大衰所至。但中医这种高明之处,西医焉能晓得,所以才会治不得法),但初诊时见其有神之象当知虽有正气不足之候但尚未大衰,故虽患病半年但仅针两次既告痊愈。若非此,实难如此神效。个人体会是,治疗上重点应该把握患者的神色如何才能判断预后情况,《内经》云: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又云: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饮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于医为用针之道,于患为察疾之要),二曰知养身(中医才懂,西医懂个PI),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此为最后,比西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高明得多)正所谓大道至简。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40

张苏辰  编者按:本篇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八十六岁张老苏辰所作。张老练功三十余载,打通了大小周天,现将其练功经验娓娓道来,言筒意赅,对丹功修习者多有启发,故从《气功》杂志转载于此。  古来丹经道典汗牛充栋,不得其真诀,看似十分繁复;得其真诀,则十分简单,故有“一言半句妙通玄,何用丹经千万篇”之叹。  练丹功必须阶段节次井然,每个阶段各有显景,作为此一阶段功夫的标志。如果弄乱了,便成为一笔糊涂账,自己打通周天也未?究竟到达何等水平?也弄不清楚,功夫就很难有进展。  张老十分重视炼内丹的火候运用和用目光摄取阳光来补助体内阳气,以使玄珠成象之法、故将张老有关二文附后,希望学者注意。  本功诀要自出自崂山逸叟史从龙著《道乡集》(见邱陵撰《中国古代气功选注》一书,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读者可以参阅。所宝贵者为张老实践功成,有所补充和发挥。  我今年八十六岁,已练功三十余载。初练因是子(蒋维乔)静坐法,练了三年后,终因镇不住命门之精而失败。之后,得到道门传授,用目光摄取阳光来补助体内阳气,练习三个月。就通了小周天,把精水化成气团,周流上下,终未再泄一次精,得到大周天通运,养神还虚,我因为证实了大、小周天的运动,才坚信此功简易可行。现在结合自己的练功体验,来谈谈练功的四个阶段(筑基、练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虑)及注意事项,愿广大爱好者亦来试验。  一、筑基(储精并炼之)  将根基建筑牢固,才能完成练功,本阶段功夫有此重要,故名。人体的根基在肾,据祖国医学的理论,肾为一身水火的根本,如同天地间水火,万物赖之生成的道理一样,肾气充足,身体自然康强。肾气不足,在于壮年人房事耗精过多。壮年人应当至少隔七天才性交一次,要珍惜精水,老年人要下决心断绝性交,以上为储精。精水积满,外阳必举,要用炼精的方法,控制外溢,使其还精补脑。  炼精的方法是,外阳举起时,立即闭目内视前后阴之间的会阴穴,吸气,用意念相引,将气从尾闾提起,如忍大便状,好像举重物似的,上升于脑。随着用目光上视脑中,停一会儿,用意念从两眉中间,引向下行,落入脐下腹中(下丹田)。这样一升一降为一周。不论旋转多少周,以外阳自缩为止。丹经上称作“采小药”(精为药),“采药归炉”(下丹田)。“封炉温养,谨固牢藏”,才能炼精化气。《道乡集》说:“小药为外药采于外,用有为有作之法采之”。  要注意:采小药只用在外阳冲动举起时,如不冲动举起时锻炼它,比如锅里无水光烧火,就干锅了。水火得不到既济,就容易出偏。因为小周天是武火烹炼精水的功夫,若无精可炼,会出偏而发生口干舌燥,头晕等症。  《黄庭经》说:“急守精室(下丹田)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  可见精水是练气功的宝贵药材、但是闭住精不外泄,在人们生活中是很难做到的事,据我练功体验,泄一次精,内气就消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断绝性交。可是梦中性交,不易断绝,必须不怕失败,继续加强练功。日久定有成功之时。以上谈的筑基办法,也是我的体验功夫。  二、炼精化气  在空闲时间,端坐在椅子上,两腿垂地,两手放膝盖上,把双眼张开,向前平视,把目光凝视于两眼之前的正中处,目珠尽量保持不动,摄取阳光补我元气,待杂念基本肃清,心身安泰后,感觉眼珠发胀,好像有气充实时,即可慢慢地收回目光,闭眼,内视两眉中间祖窍穴。内视一会儿,稍觉内气充盈,再将意念轻轻地引向下行,落入脐下腹中,内视腹中一个虚空境地,要朗彻其光。朗则神清,朗则气爽,就不至于昏沉,如同天空无云遮蔽时太阳照射大地一样。凝神也应如是。这叫凝神于气穴(下丹田),也叫心肾相交。朗照力在静功中具有夺天地造化的巨大作用,是练功的总枢。故《阴符经》说:“机在于目”。如失去朗照力,神即他驰,杂念丛生,性光不能聚于气海,虽日坐数次,也无好处。  初学练功的人,每次练坐凝神气入15分钟,即目光、意念均凝于气穴,则呼吸之气亦自然归于气穴。神意与气三家合在一处,形成了息息归根,就不从鼻孔呼吸了,能做到如是练功,练习日久,能坐一小时,腹中受目光照射,自生暖气,蠕蠕欲动,融融自旋,这是静极生动,微阳萌生。什么是微阳呢?就是腹中精水受目光煦照后化成的小气团,如同太阳蒸晒海水,化成云气一样。  发现微阳萌生景象以后,仍要坚持内视,它的活动会越来越大,仍以目光煦照动处,这是初步功夫积累内气的要诀。比如室中香烟一缕,若火不绝,其烟渐渐充满室中,而积累内气也应如是,开始腹中气动微小,渐渐通达四肢百骸,皮肤状如虫行,如加紧练功,定能达到气足神充,浑身舒畅。真是“三十六宫都是春”了。迨至发现眼前有光闪,四肢温暖,周身似醉,耳际有风的景象,这是炼到内气旺盛已极,自然有气冲过尾闾,上升脑中;略停一会,从两眉中间降入口中,化成津液,咽入脐下腹中,如同空中云气化成水珠,降入地下,滋润万物一样。这炼精化气,属小周天。这时内气呼吸是一升一降,息息归根,即呼吸离不开丹田气根。丹经上说:内气呼吸是用武火炼精化气的功夫。因为从此神气相抱,气谓风,神谓火,风吹火旺,故能炼精化气。  三、炼气化神  小周天炼到外阳内缩,马阴藏相时,眼前有光闪过,过几天又有光闪过,这是精已化尽的景象,无精可炼了,即可停止炼小周天。《道乡集》:“火止于阳光二现,不止伤丹。”这就是说丹已结成,不行周天火候了。以下是采大药。  什么是大药?就是炼气化尽,结成内气一团,伏于气穴,蟠聚不动,采而后生。怎样采而后生?小周天停炼后,仍要凝两目之光,朗照脐下腹中,静等大药活动,不可少离,一离则火散神驰,大药不能出炉(下丹田)。应以内气呼吸聚散法,促其活动。具体方法是:用意念呼吸,呼气使扩散,吸气使聚敛的功法,使其愈动愈旺,迨至静观七天,眼前又现闪光.这是采大药的时间已到。忽觉内气团(大药)大动起来,上下涌动,上冲于心,又下奔会阴,感觉两肾热如汤煎,口齿叩动,身涌鼻搐,显此景象,要用采的方法。具体方法是:急摄谷道(肛门),意守尾闾,内中向上提起的方法。《道乡集》说:大药为内药,采于内,采而后生,引出大药,则进行过关服食。  过关服食的过程是:用意念将内气团从尾闾向上提起,冲过尾闾,上升于脑。这时舌舐上鄂,静守一会儿,内气团降入口中,要紧闭口唇,以防渗漏,有鹫鸣之声,降入中丹田(膻中穴),收而藏之。感觉中丹田气满,要一意静守。这就是过关服食,归于黄庭(中丹田)的景象,以下练大周天通运。  在一意静守中,忽觉有两道动气,从两脚心同时上升,至尾闾穴合成一团,升至夹脊,停止不动,一意静守,待其动机。当动过夹脊,动气分两道,沿两上肢,流入两个掌心,停止片到,回升至玉枕,合成一团,再升至泥九(脑中),复降入中丹田。从此中丹田有个大气团,充满中下二田,这就是大周天通运的景象。  大周天练通以后,要将中丹田和下丹田守成一个虚空境界。此际用功,纯是无为的寂然朗照,就是丹经上说的“沐浴温养”。与小周天有为有作的不同。寂照至极处,自有天然的火候,自然运动,不须神驭,不须息吹,如天地之气自行运转不息一样。惟寂照时,元神居于中丹田,必合下丹田化成一虚空境界,形成一个大圆镜子,光灼灼、圆陀陀,只存一寂照的元神,这是涵养元神的要诀。若仅滞于中丹田,不连合下丹田,则二田之气不能生发。如失于寂照,则二气不畅不旺;二气不畅不旺,则不能资养元神。是以寂照为炼气化神的根本,炼气化神功夫全凭寂照,将昭昭之神与中下二丹田,成一虚空境界,浑浑融融,无人我之相,熙熙嗥嗥,无散乱之机。愈寂愈妙,益定益微。万脉归源,形成了寂照大定。此乃炼气化神的真功。什么是寂照?就是用寂静的目光,照射中下二丹田的虚实境界。在寂照中要防危虑险,如见到美色和宝贵的东西,勿以为真。无论见到何等稀奇之物,可欲之事,均应一切扫尽。稍有喜爱,便着魔障。破坏真功,也就是疏漏了寂照,不能纯其阳明之神,不能证其圆明之果。最破坏真功的事,是梦中女色扰身,切记切记!  四、炼神还虚  在寂照大定中,显出雪花纷飞,这是气足神全的景象,要进行炼神还虚的时节已经到了。  炼神还虚的具体方法是:把意守部位迁到上丹田(祖窍穴),与中下二丹田化成一虚空境界,存养全体。无人我之相,也无大地山川之形。纯观无相,与太虚浑为一体,太虚即我,我即太虚,寂无可寂,照无可照,只昭昭一灵,超绝万古。  五、注意事项  1. 炼到小周天内气成形时,脐下腹中有个气丘,越炼越旺,口中津液增多,在练功时从嘴角流出,这叫“漏丹”。要紧闭口唇,咽入腹中,滋润五脏。因它是肾水化生的物质,对人体有益,古人称它是“津丹”。  2. 练气功为了康复体质,百疴不生,可是各人练功功效有别,体质强者功效快,体质弱者功效慢。因此,不须急于求成,只有把筑基功夫练成,才有日新月异的效果。  3. 练气功要按阶段次序进行,每个阶段有显景,不见显景,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因此,显景是阶段功夫成就的标志。早则不及,迟则过之。  4. 大小周天练通以后,不须故意练功。因功有动静之机,均须顺其机而为之。动则运转,静则定住;不动,运之无益;不静,定之有损。要听其自升自降,这是我在体验中证实的。  5. 练功忌昏睡,昏睡则气散。每遇昏睡时,要停功睡觉,睡足神清时,再静坐练功。先令神蛰于内,不使目光泄于外,自然清虚之气氤氲于内。如此凝神,自得其妙。若目光未能凝入,虽日坐数次,也无好处。  6. 练功忌着相落空。入坐任其无为,则流于枯寂,属于孤阴,没有造化之机。练功虽重视无为,而在无为中尚须知有为。譬如内视寂照腹中,空洞洞地制止杂念乱生,这就是无为中而有为。心有专向,定于此,不外驰。着相就是心生形相之念,凝滞不散,则内气不能氤氲和霭,流通一身,这是练功的大病。  7. 练功忌急躁,心躁则生火,火燥则水沸。或谓之神不可躁,躁则水枯。  8. 练功忌烟酒,烟不可吸,邪火扰乱真气,酒不可饮,酒气伤人性情。  9. 微阳初动,万勿搬运周天。微阳是内气的嫩芽,尚无结丹,要知升降周天有一定的时节,早则不及,迟则过之,使神气充足,自有天然之机,上升三关,以成自然妙运。如冬至阳生,虽欲其不生行吗?明白此理,还丹可结。  10. 气穴就是下丹田,也叫气海、气根、精室;还有称作火炉的,它的部位是在脐肾相对的中间,膻中穴就是中丹田,也叫黄庭,它的部位在心窝里边。祖窍穴就是上丹田,也叫印堂、山根,还有称作鼎的,它的部位是在两眉中间。  11. 我练的静功,先用目光摄取天空阳光之气,反回目中,辐射腹中,点化体内阴质,资养元阳之气,则内气生发得快。因此练功必须在阳光明亮之处,夜间练功必须在灯光明朗之处,禁忌在阴暗地方练功,因为这对温养元阳之气没有帮助。  附一:炼内丹的火候运用  古代丹书有内丹火候之说,我的练功体验,确实也有火候的运用。不知火候运用,任意瞎练,就出偏差。  人体内有三种火:一曰目光之火;二曰意念之火;三曰气动之火。古人称为“三昧真火”。这三种火合在一起,意念加重,注视不离,叫做武火;意念轻松,似有似无,叫做文火。练功到什么阶段,运用什么样的火,就称为火候。怎样运用呢?人体分两个区域,横隔膜以上,属于阳气区域;横隔膜以下,属于阴气区域。在阳气区域的穴位,宜用文火来锻炼,如意守祖窍、膻中,要似守非守,轻松自如,若是加重意念守窍,气聚血涌,火上加火,就会出偏,如头痛、目眩等。在阴气区域的穴位,当用武火烹炼,如气海、会阴、涌泉,守窍的时候,要意念加重,凝视不离,把阴气化开。这些都是练功的真诀窍。在气通小周天时,后三关尾闾、夹脊、玉枕,都是骨质的结构。内气到此停止不动时,必须用三种火一起烧炼,化开阴气,才能通过。如用意引,勉强过关,神驰火散,更不易通过,还会出偏。功至一阳萌生,是内气的嫩芽,更要用三种火锻炼;炼到一阳大动时,还要用三种火锻炼。若发觉周身如酒醉,眼帘有光闪、耳内有鸣声,这是内气旺盛,达到高峰的景象,火候到,才能进行小周天冲关,若是未到高峰火候,急于求通,强行搬运,就出偏差。切记切记!  值得注意的是,小周天气通以后的练功,仍要意守气海,目光凝视气海穴,鼻息也归于气海,神、意、气三家归到一处,进行武火烧炼,形成了内气呼吸,一呼一吸,在肚脐和下丹田中升降。下田为气根,故古人叫做“息息归根”。此际练功,鼻息自断,恢复到在母腹中的呼吸,故叫做“胎息”。在胎息中,做到一念不起,万虑俱寂,静极生动,方有小周天的自然运动。从督脉上升于脑,称为进阳火;沿任脉下降于下田,称为退阴符。也就是补阳气退阴气。在我的体验中,补阳气退阴气适用于素体伯冷的人,因此类人多为阴盛阳衰。还有从任脉上升于脑,沿督脉下降于会阴的运行法,古人称为进阴火退阳符。此法适用于体质怕热的人,因此类人多为阳盛阴衰。还有从左边上升、右边下降,从右边上升、左边下降的运气法,这些都是小周天火候炼丹的方法,练到阳光二现、小周天停运的火候已到,练功要进行内气聚散呼吸,以巩固内气团的的壮大成长,练到阳光三现,是进行大周天运转的火候已到,紧接着内气团大动,上下冲动,肾间热如汤煎,身涌鼻搐,耳内有鸣,这是内气团旺盛的景象,即当用意念急守尾闾,紧缩肛门,向上提起。内气团冲过尾闾,上升于脑,静守一会儿,舌舐上鄂,降入口中,紧缩口唇,以防渗漏,有鹫鸣之声,咽人中田。气满中田,一意静守,忽觉有两道动气,从脚心同时上升,到尾闾合成一团,上升夹脊,停止不功;动过夹脊,分开两道动气,沿上肢流至两掌心;停止片刻,回升玉枕,合成一团,升至脑海,略一停止,降入口中,复降入中田,充满中、下二田。至此完成了大周天的运动,古人叫做“过关服食运周天”。  以上谈的后天火候,是用意念有为之火,以下练功。以中田和下田,守成一个虚空境界,纯是无为的寂然朗照。就是丹经上说的“沐浴”、“温养”,也就是以文火温养为主。寂照至极处,转入先天火候,有自然的运动,这巳不是有意念而为的火候,而是按大自然火候规律运动的,不神驭,不息吹,如同大地之气,运转不息一样。不再叙述,是否正确,请气功同仁斧正。    附二:玄珠成象法  我认为气功中产生粟米玄珠的形象和作用是很重要,故本人想来谈谈在练功初级阶段中,如何产生粟米、玄珠及其作用。  粟米的产生部位,在两眉中间明堂穴(上丹田),古称开天目,又叫练慧眼。具体练法:以坐练为主,张开双眼,向前平视,目光凝视一个中心点,眼珠尽量保持不动。感觉眼珠发胀时,目光凝聚一团,慢慢回收目光,闭眼内视两眉中间明堂穴,意想这地方有一只眼,用它内视穴中空虚。炼到穴中发胀,如含有气球,即是粟米的产生。它的属性阳中阴,就是《易经》中说的离卦,藏之于心,发之于目。它的作用,性光强大,照射力无量,不离本位旋转着,扫除杂念,凝视气穴,化精为气,生发阳气,使身躯变成纯阳体质。如同天空的太阳。外阳中间有些黑点,光照全球,化生万物一样。玄珠的产生部化,在脐下气海穴(下丹田),古称玄关窍,又叫祖气根、炼丹处。具体炼法:用粟米之光,向下照射气海穴,静观气海穴的虚空境界。要朗彻其光,把性光凝于气海穴,把意念定于气海穴,呼吸之气自然归于气海穴。性光、意念与气,三家合在一处,形成了胎息。肾脏功能坚固如初的人,就能把精炼成气,积气成团,就是玄珠的产生。肾脏功能已亏的人,玄珠难以露相,必须固精不外泄,增强肾脏功能,有精可炼,积气成形,才能炼出玄珠。它的属性阴中阳,就是《易经》中说的坎卦,藏之于肾,发之于气海穴。它的作用大则充盈全身,小则流串全身经络,活泼血脉,化阴气为阳气,抵抗百疴不生。  《大成捷要》说:“黄帝外经简介(2007-03-01 06:56:01) 分类:中医理论  《外经微言》是1980年整理古医籍过程中发现的,该书现藏于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图书馆。本书前无序,后无跋,封皮残缺,印章亦已模糊难辨。卷首有“岐伯天师传,山阴陈士铎号远公又号朱华子述”字样,其书末朱题“嘉庆二十年静乐堂书”,其笔体与正文稍异,疑或后人所加。经有关专家鉴定为清代精抄本。经查阅多种图书目录,均未见记载《外经微言》一书,后查《山阴县志》方知陈士铎确有此书行世。   嘉庆八年《山阴县志》:“陈士铎,邑诸生,治病多奇中,医药不受人谢,年八十余卒,所著有《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脏腑精鉴》、《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六气新编》、《外科洞天奥旨》、《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济世新方》、《琼笈秘录》、《黄庭经注》、《梅花易数》等书行世。”  《外经微言》全书九卷,每卷九篇,共八十一篇专题论述。其中第一卷论述养生、天癸、月经、子嗣、寿夭等;第二卷论述经络终始、标本顺逆;第三、四、五卷论述五行生克、脏腑气化;第六、七卷论述五运六气;四时八风;第八卷论述伤寒、温疫;第九卷论述阴阳寒热等。  《外经微言》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医理论性著作。其理论基础主要本于《内经》,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一、《外经微言》中有很多养生的论述,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如《顺逆探原篇》提出?“逆而顺之必先顺而逆之,绝欲而毋为邪所侵也,守神而毋为境所移也,练气而毋为物所诱也,保精而毋为妖所耗也。服药饵以生其滓,慎吐纳以添其液,慎劳逸以安其髓,节饮食以益其气”的养生方法。在《命根养生篇》篇末附“陈远公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则精安能摇乎。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矣,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着重指出?“精”在人身的重要意义,并申明?“安心”为养精的重要方法。《善养篇》论述?调节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并介绍?养阴养阳的方法。综上所述,可知《外经微言》中主要从安心、守神、保精等方面较全面地阐述?养生之道,与《内经》中有关养生的经义可谓相得益彰。  二、《外经微言》中有《肺金篇》、《肝木篇》、《肾水篇》、《心火篇》、《脾土篇》、《胃土篇》等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应为七)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对《内经》五行生克学说有所发展。兹以《肺金篇》为例介绍如下,其云:“少师问曰:肺,金也;脾,土也;土宜生金,有时不能生金者,谓何?歧伯曰:脾胃土旺而肺金强,脾胃土衰而肺金弱,又何疑乎,然而脾胃之气太旺反非肺金所喜者,由于土中火气之过盛也。”简明地论述?脾土和肺金的关系。《肺金篇》又云:“土为肺金之母,火为肺金之贼。肺近火则金气之柔者必销矣,然肺离火则金气之顽者必折矣。所贵微火以通薰肺也。故土中无火不能生肺金之气,而土中多火亦不能生肺金之气也。所以烈火为肺金之所畏,微火为肺所喜。……”进而申明肺金喜土中微火之温煦,而恶烈火之薰灼。《肺金篇》扼要地说明?肺金和肝木在正常、反常两种情况下的相互关系,阐述?肺位居上,易受火刑的道理。并指出:“肺为娇脏,曷禁诸火之威逼乎,金破不鸣,断难免矣。何以白免于灾乎?岐伯曰:仍赖肾子之水以救之,是以肺肾相亲更倍于土金之相爱,以土生金而金难生土,肺生肾而肾能生肺,昼夜之间,肺肾之气实彼此往来,两相通而两相益也。……少师曰:善。请问金化为水,而水不生木者又何谓乎?岐伯曰:水不生木,岂金反生木乎?水不生木者,金受火融之水也,真水生木而融化之水克木矣。”阐述?肺受火刑而致金破不鸣的治疗原则,从而明确?肺与肾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说明?水生木和水克木的道理。可以看出,陈士铎不仅是一个造诣很深的理论家,而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临床家,因为他能灵活地运用五行学说和脏腑气化学说,将《内经》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的辨证法则熔为一炉,从而阐发?《内经》的有关理论。  三、《外经微言》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及六气学说等论述都有所阐发。  《外经微言?考订经脉篇》云:“雷公曰:脾经若何?岐伯曰:脾乃土脏,其性湿……其脉起于足之大趾端,故又曰足太阴也,脾脉既起于足下,下必升上,由足大趾内侧肉际过横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乃入肝经之路也。夫肝木克脾,宜为脾之所畏,何故脉反通于肝?不知肝虽克土,而木亦能成土,土无木气之通,则土少发生之气,所以畏肝又未尝不喜肝也。……脾与胃为表里,脾内而胃外,脾为胃所包,故络于胃,脾得胃气,则脾之气始能上升,故脉亦随之上膈,趋喉咙而至舌本,以舌本为心之苗,而脾为心之子,子母之气自相通而不相隔也,然而舌为心之外窍,非心之内庭也。脾之脉虽至于舌,而终未至于心,故其支又行,借胃之气,从胃中中脘之外上膈,而脉通于膻中之分,上交于手少阴心经,于亲母之象也。”以上论述则是在《灵枢?经脉篇》的基础上,用脏腑经络气化学说进一步阐述经脉循行络属的原理。  据《辨证录?凡例》:“岐天师传书甚富,而《外经》一篇尤奇,篇中秘奥,皆采之《外经》,精鉴居多,非无本之学也。铎晚年尚欲笺释爱《外经》,以求正于大雅君子也。”由此可知《外经微言》是陈士铎晚年在医学理论上集大成的著作,其中八十一篇专题论述,每篇各有特色,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内经》的理论,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经微言摘录(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命门真火篇  少师曰:命门居水火中,属水乎?属火乎?岐伯曰: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亦藏于水也。少师曰:藏于水以生水,何也?岐伯曰:火非水不藏,无水则火沸矣。;水非火不生,无火则水绝矣。水与火盖两相生而两相藏也。少师曰:命门之火,既与两肾相亲宜与各脏腑疏矣。岐伯曰: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不止肾恃之为根,各脏腑无不相合也。少师曰:十二经皆有火也,何藉命门之生乎?岐伯曰:十二经之火,皆后天之火也。后天之火非先天之火不化。十二经之火得命门先天之火则生生不息,而后可转输运动变化于无穷,此十二经所以皆仰望于命门,各倚之为根也。少师曰:命门之火气甚微,十二经皆来取资,尽为分给,不虞匮乏乎?岐伯曰:命门居水火中,水火相济,取之正无穷也。少师曰:水火非出于肾乎?岐伯曰:命门水火虽不全属于肾,亦不全离乎肾也。盖各经之水火均属后天,独肾中水火则属先天也。后天火易旺,先天火易衰。故命门火微,必须补火,而补火必须补肾,又必兼水火。补之正,以命门之火可旺,而不可过旺也。火之过旺,水之过衰也。水衰不能济火,则火无所制,必焚沸于十二经,不受益而受损矣。故补火必须于水中补之。水中补火则命门与两肾有既济之欢,分布于十二经亦无未济之害也。少师曰,命门之系人生死甚重,《内经》何以遗之?岐伯曰:未尝遗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所谓主者,正指命门也。七节之旁有小心。小心者,亦指命门也。人特未悟耳。少师曰:命门为主,前人未言何也,岐伯曰:广成子云:窃窈冥冥,其中有神。恍恍惚惚,其中有气。亦指命门也。谁谓前人勿道哉。且命门居于肾,通于任督,更与丹田神室相接。存神于丹田,所以温命门也。守气于神室,所以养命门也。修仙之道无非温养命门耳。命门旺而十二经皆旺,命门衰而十二经皆衰也。命门生而气生,命门绝而气绝矣。少师曰:善。命门经主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十二经各有一主,主在何经?岐伯曰:肾中之命门为十二经之主也。雷公曰:十二经最神者,心也。宜心为主,不宜以肾中之命门为主也。岐伯曰:以心为主,此主之所以不明也。主在肾之中,不在心之内。然而离心非主,离肾亦非主也。命门殆通心肾以为主乎。岂惟通心肾哉。五脏七腑无不共相贯通也。雷公曰:其共相贯通者,何也?岐伯曰:人非火不生,命门属火,先天之火也。十二经得命门之火始能生化,虽十二经来通于命门,亦命门之火原能通之也。雷公曰:命门属火,宜与火相亲,何偏居于肾以亲水气耶?岐伯曰:肾火,无形之火也;肾水,无形之水也。有形之火,水能克之,无形之火,水能生之。火克于水者,有形之水也.火生于水者,无形之水也。然而无形之火偏能生无形之水,故火不藏于火,转藏于水。所谓一阳陷于二阴之间也。人身先生命门而后生心。心生肺,肺生脾,脾生肝,肝生肾,相合而相生,亦相克而相生也。十二经非命门不生,正不可以生克而拘视之也。故心得命门,而神明应物也;肝得命门,而谋虑也;胆得命门,而决断也;胃得命门,而受纳也;脾得命门,而转输也;肺得命门,而治节也;大肠得命门,而传导也;小肠得命门,而布化也;肾得命门,而作强也;三焦得命门,而决渎也;膀胱得命门,而畜泄也。是十二经为主之官,而命门为十二官之主。有此主则十二官治。无此主则十二官亡矣。命门为主,供十二官之取资。其火易衰,其火亦易旺,然衰乃真衰,旺乃假旺。先天之火非先天之水不生,水中补火,则真衰者不衰矣。火中补水,则假旺者不旺矣。见其衰,补火而不济之以水则火益微;见其旺,泻火而不济之以水则火益炽.雷公曰:何遭之渺乎,非天师又孰能知之.陈士铎曰:命门在心肾之中,又何说之有无。如世人隶知也。此篇讲得畅快,非无主之文。答友人书五通(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一 通清王梦楼一生学佛,至八十以后又学仙,与仙人往来都有诗。来函谓“何为老而趋下”等语,是义不然。学道在解决老病死三种苦难。年至八十,亦已老矣,精神不济,步履维艰,饮食不畅。耳目失其聪明,发白面皱,去死不远矣。当此之时,若有人能解其现前痛苦者,心乐而从之。此人情之常也。梦楼于禅,颇有契心。其与仙人往来,必仙人传其延年却病之术,调息安神之法,得真实受用、解其老病之烦闷耳。佛法固高,然谈理者多,实证者尚无其人。若谓老病之苦不能解除,而能解决死苦;现生尚不能证圣,死后反能证圣,皆属自欺欺人。玄宗只贵现前一着,现前能安神和息,得真实受用,将来可不问自知。是故玄宗如商人办货,要现款现购,不用期票,不贵赊账。今之学佛者,求将来获益,死后往生,类皆使用期票。然期票到期,能否兑现,实无把握。谚所谓“现钱不要,要赊账”,正契今日一般学佛人之心理也。君岂未读最早流入中国而译出之《四十二章经》乎?佛问人命在几间,诸弟子答者,皆不契佛意。最后一人答曰:“在呼吸间”。佛方赞叹,称为知道。是意云何?呼吸于道,有甚相关?须知呼吸所在,即道之所在也。既人命在呼吸间,则何不于呼吸未断之前,安神调息,而免其破产乎?若待呼吸一断,则现款已用罄。纵有期票,试问至何处兑现乎?奈何忍心待其破产,斯亦惑矣。二 通来示谓“人命在呼吸间,只喻其速,入息不保出息”云云。我兄仅解得一半。若只言其速,世尊当云:“善哉!子知时矣”,不当云:“善哉!子知道矣”。可知并非为时间问题也。道在呼吸之间,即教人“调息安神”之意。盖息者,心之风相也。息调则心定,息和则心和。凡人动怒之际,心暴则息亦粗。赛跑之顷,心跳加速,则呼吸亦短促。死人无息,心离故也。在定之心亦无息,心寂故也。是故从有息而调至无息,外息绝无出入,则心亦无起灭。心无起灭,息无出入,则大定之象,道之所寄也。不观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答东印度国王之语乎?曰:“贫道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般若尊者以调出入息为转经,乃转自身之经,非转他人之经。神息冲和,绵绵若存,内景净寂,外景虚融,非“出息不随万缘,入息不居蕴界”之谓乎?老子所谓“专气致柔,载营魄抱一”之功夫也。转他人之经,功德固大;转自己真息之经,功德尤大。转有字真经,功德固超;转无字真经,功德尤超。世人舍近而求远,好高而不务实,一口呼吸尚管不住,遑论其他乎?今世学佛者千万,《四十二章经》皆弃而不学,意为浅近,所谓“人命在呼吸间”之旨,茫然无知,妄想即身成佛,而成佛之资本,却丝毫无有,是无异于贫无一文之士,而思做永安先施之老板,岂不可笑!(永安先施是解放前特大游乐公司也。)《四十二章经》者,学佛之初步阶梯也。于呼吸之间安立道场,尤为《四十二章经》之肯綮也。玄宗《黄庭经》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入月呼吸存”。陈虚白曰:“息往息来无间断,圣胎成就合元初”。许旌阳曰:“内交真气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李道纯云:“阖辟应乾坤,斯为玄牝门;自从无出入,三界独称尊”。又云:“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易;若于息上做功夫,为佛为仙不费力”。郑和阳云:“人生有心必有息,心息相依拆不得;逆却息即妨了心,反令心息自相贼;心息相贼六魔攻,天魂被驱入鬼国。鞠君子,息是自心万善柢。息顺心泰百体舒,大光明藏安如砥。圆活不容纤翳粘,性命纯纯与天比。释迦微言非言他,老君道德皆德此。颜子箪瓢乐自在,的见息存不敢懈。纵说万典与千经,只在心息定境界”。试观末一句,及“息顺心泰百体舒”句,即知《四十二章经》道在呼吸间之意,于一呼吸之间,安立道场之妙修矣。《唯识论》虽好,救不了白发与胃病,不如回风混合,唯息之简妙矣。然否,可审思之!三 通来示谓不再谈小乘之《四十二章经》,而谈大乘之《楞严》、《华严》。弟就谈《楞严》、《华严》。君岂不见“楞严二十五圣圆通”,有两位从调出入息而证漏尽,得阿罗汉乎?其一为周梨槃特迦,其言曰:“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其二为孙陀罗难陀,其言曰:“佛问圆通,我以销意,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所谓反息循空者,外息断绝,气尽化神,神光照耀也。复次,“楞严十位住”中,所谓“身心合成,日益增长”,是心息相依结圣胎也。“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又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又曰:“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是道胎圆成,真人出现也。世人只知《楞严》贬斥十种仙,不知十种仙乃地仙之流,乃仙之小乘。柱下一脉相传,契《楞严》之十住位。此中玄奥,得真传者自知之。大乘经中,妙契玄宗“调息结胎,养胎出胎”之旨者,无有如《楞严》者也。台宗教观,谓一生只能登圆初住位。而玄宗修证,一生实能登十住位,上根人则证得十住之后,一超而入等妙二觉。盖十住位尽,已得法身,寿命无量,可以优游办道。最难者,由凡夫而入住也。云何入住?住位常住,若死则不明常住矣。常住即长生,谓命常住,性亦常住也。《楞严》且置,再谈《华严》离世间品,说十种自在。其一曰“命自在”,于不可说劫住持寿命,岂非佛长生乎?又不见“入法界品”,善财参海幢比丑,见其离出入息,无别思觉,入大寂定,一定六月又六日,方出定乎?所谓“离出入息,无别思觉”,正如玄宗息念双亡,身心两定时也,壶子所谓“太冲莫朕”。太冲者,虚寂之象也。莫朕者,无朕兆可窥,如羚羊挂角,渺无踪迹可寻也。此大三昧者,海幢比丑得之,玄宗之善知识亦得之。若定中心住而息不住者,乃相似寂灭,非真寂灭也。此等人入定时,若窒其呼吸,即定不住矣。故无呼吸之定,方为真定。有呼吸之定,并不值钱,死水不藏龙,岂能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形成出胎,亲为佛子乎哉!复次,《入法界品》,善财第五十参,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所居之城曰妙意华门,所说法门曰幻住解脱,亦是“心息相依,偶谐三昧”之密意也。试观善财以前所见诸善知识,皆单独一人,此则成偶,非一阴一阳之表示,心息谐合之法象而何?童男童女,同住同行,约修道,在果位以定慧为偶谐,在因位以心息为偶谐。妙字亦是象也,一阴一阳也。曰妙意华门者,亦犹老氏之众妙门、玄牝门也。当心息谐合之际,有两相知之微意。当静定阳生之际,时至神知,如子识母,妙不容言,非妙意乎?心与息相随,鸾凤和谐,天然夫妇,而男不宽衣,女不解带,敬如神明,爱如赤子,非幻住乎?故云“幻住解脱”,直至大定真定,无去无来,不出不入,内外两忘,身心俱寂,空寂无依,是谓无住。由幻住而达无住,玄修之功备矣。经又云:“时童子童女说自解脱已,以不思议诸善根力,令善财身柔软光泽。”释曰:所谓柔软,即由心息相依,至周身酥软之景也。白紫清曰:“待尔行持三两日,天地日月软如绵”。此真效也。光泽乃元阳光气之发乎肌肤,见于外表之谓也。《黄庭经》云:“体生光华气香兰”,钟离翁云:“玉膏流润生光明”,同此意也。此第五十参之象,甚契玄宗的旨。但自来疏《华严》者,均言性理,以童男童女表定慧。而因地凡夫,实无定慧,将如何下手进修乎?妙意华门城,亦人人有之。经师指破玄关一窍,自然知也。此种深密之表象,外人固未易与言。故二十年来,弟亦从未揭示,恐生谤故。兹为我兄言之,庶几别有乾坤,壶中日月,幻住解脱,真有不可思议之神效矣。四 通来函云:“仙贵长生,佛贵无生”。须知无生,只是不著生相,非谓如枯木寒灰,毫无生气。若果如枯木寒灰,即落空亡之外道,非佛氏不生不灭之的旨也。老子曰:“天地之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所谓不自生者,即不执著生,真生而无生也。《永嘉证道歌》云:“谁无念,谁无生,着实无生无不生”。此谓苟证无生之理,则亦无死,乃无生无不生也。是则老氏之长生,非落常见;佛氏之无生,亦非落断见。无生而生,佛也;生而无生,仙也。奚可打成两橛,而分优劣耶?知乎此,即知无佛而不仙,无仙而不佛,真无生即得真长生,真长生即妙契真无生,仙佛两宗,至此藩篱可以尽撤矣。今之释氏门徒,一闻长生,则斥为外道,非佛本旨。不知佛为执着命元,情见未破者,示以无生。若情见已破,正好示以长生。《法华》开权显实,《华严》情量破尽,皆示命自在之秘旨。最后说涅槃,则以入大涅槃,不老不死,与东土黄老,心心相印。奚可泥执一边,以无生归佛,长生归老,尊视无生而藐视长生乎?须知无生、长生,不过折摄门庭不同而已。五 通《楞严》《华严》,固已仙佛交参矣;然尤妙者,当推《大涅槃》。迦叶问佛:“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复以何因缘,得大坚固力?”是公然问长生矣。《四相品》云:“譬如陶师,作已还破。解脱不尔,真解脱者,不生不灭,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如来亦尔,不生不灭,不老不死,不破不坏,非有为法,以是义故,名曰如来。入大涅槃,不老不死,有何等义?老者名曰迁变,发白而皱,身坏命终。如是等法,解脱中无,以无是事,故名解脱。如来亦无发白面皱有为之法,是故如来无有老也。无有老故,则无有死。又解脱者,名曰无病。所谓病者,四百四病,及余外来侵害损身者,是处无故,故名解脱。无疾病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无病,是故法身亦无有病。如是无病,即是如来。死者名曰身坏命终,是处无死,即是甘露。是甘露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成就如是功德,云何当言如来无常?若言无常,无有是处,是金刚身,云何无常?是故如来不名命终。”此节如来广示得真解脱者,不生不灭,不破不坏,不老不死,无有发白面皱等丑态。无有疾病,与仙长生无二无别,可称仙佛沆瀣一气,水乳交融者矣。奈何今之学佛者,高自标榜,藐视仙宗,目为外道,斥为七趣。而自身疾病之来,既不能免,发白面皱等迁变,亦不能免,与俗人初无有别。大涅槃之为何?真解脱之为何?甘露之妙,更不必谈矣。须知世尊灭后,得大涅槃不老不死之旨趣者,却在玄宗。故王文治广参佛乘,年逾八十,幡然归道而从仙人游也。(摘自田诚阳辑《仙学解秘》)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胡孚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中国的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传到西方,给西方社会提供了摧毁旧世界的有效武器。随着东罗马帝国的灭亡(1453),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1543),现代科学终于从僧侣阶级的垄断下解放出来,伽里略、开普勒、笛卡儿、牛顿、拉瓦锡、法拉第、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希尔伯特、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等科学巨星相继出现。近500年的时间,现代科学在全世界一枝独秀,几乎改变了整个地球的面貌,也走过了从诞生到辉煌再到面临变革的历程。当人类进入21世纪,靠工具理性征服自然界的科学霸权主义已给人类社会带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灾难性的恶果,而忽略生命和心灵的现代科学思维模式也日益走入绝境。21世纪的科学已突破西方只研究"存在",不研究"生成"和"演变"的根深蒂固的"构成论"旧观念,向现代"生成论"的新观念转变,在思维模式上也从以分析为主的还原论方法向有机整体论方法过渡。21世纪的新科学观不但要扬弃西方机械论哲学的主客二分、物理还原、静态分析、孤立实证等旧思维模式,而且还要调整西方文化中"科学的"要素和"人文的"要素相互分裂和对抗的倾向,进而延伸到科学、哲学、宗教三者相互交叉的学术领域,直至打通三者之间的界限。这就是说,21世纪的人类正处在一场新科学革命的前夜,这场新的科学革命必然也会在哲学领域和宗教领域发生,即它同时也是一场哲学革命和宗教革命。有趣的是,这场新科学革命将再次回到曾经作出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四大发明的中国,向老子的道学文化汲取智慧。人们发现,宇宙本身是一个具有全息记忆能力的潜能量场,21世纪的新科学是整体的科学,是揭示宇宙、生命和心灵三者"大统一"规律的科学,这种新科学实际上即是新道学。新道学文化是一个亟待开发和研究的学术领域,它的新科学观必将为21世纪的新科学革命指明方向。道学的定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生命界,而且适用于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灵世界。下面,我们对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逐层剖析。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41

什么是道?老子《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25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章)这两段话描述了三层意思,其一讲"道"是自本自根的宇宙最高的绝对本体;其二讲道不能用语言和数学来描述,不能用人的感官或仪器直接观察,但却可以从"有"和"无"两个方面体认它的玄妙;其三讲道化生宇宙万物,宇宙万物又复归于道的"大循环"规律是道"周行而不殆"的根本规律。由此可知,老子的道论把道当作哲学上永恒的形而上的最高本体,又是科学上宇宙的起始点和终结点,是自然界、生命界、人类社会、心灵世界等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并贯穿和永存于万事万物之中,是一切"存在"的根据。道是宇宙的本原,它有体有用。所谓道体,即是宇宙万事万物之原始本体,它呈现"有"和"无"两种状态的统一。首先是"无",即宇宙创生之前的"虚无空灵"状态,称为"天地之始",具有质朴性和绝对性。然后是"有",即宇宙创生之际具有生化功能的全息的混沌状态,称为"万物之母",具有潜在性和无限性。所谓道用,是宇宙所有运动和变化的驱动力,是创生宇宙万事万物的"合目的性"的模本,是宇宙的根本节律和法则秩序,是宇宙中万事万物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称为"常道"。常道(或曰"常")是宇宙一切生化运动的总规律和总原因,包括亚里士多德的动力因、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世界各民族的先哲千百年来一直体悟和趋进某种无限本体,例如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普罗提诺的"上帝",佛陀的"心",直至18世纪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而老子的"道"是人类智慧不可超越的最高宇宙本体。道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人类的本我(真我)。作为宇宙的本原,道是一种绝对的真知,因而是为符号指称所难以描述的最终存在。语言符号的指称和数字只能描述相对知识,而道是只能体悟难以言传的绝对知识(智慧)。老子《道德经》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48章)人们学习各门科学知识,须不断积累,增强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称之"为学日益"。人们要修道,则须不断排除世俗社会名利色权的干扰,逐渐放下自己内心的各种执著,开发自己"灵性思维"的智慧,谓之"为道日损"。前者为"知识"的积累,靠的是"理性思维";后者是"智慧"的创发,靠的是"灵性思维",得道就是求得大彻大悟圆满无碍的大智慧。作为人类心灵的本我(真我),道是"知觉者",因而具有不可被知,不可当作测量和计算的对象,即"不可名"、"不可道"的性质。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的无分别相,因而具有不能被创造,不能被生化,不能被区分的性质,是宇宙创生之前的"无极"状态。道是人类的知识之根、智慧之源、学术之本。它是宗教的终极信仰,哲学的最高本体,科学的原始公设,美学的最高境界,伦理学的根本价值取向,世界文明的坚实支点,人类精神回归的家园。 二 老子《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42章)这段话是新道学文化的宇宙创生和演化图式,是道学文化新科学观的核心内容。它的意思是说,宇宙间万事万物据其"全息原理"皆开端于一;而且万物都是阴阳互补的统一体,遵循阴极生阳,阳极反阴的"太极原理"。道以其"生化原理"化生万物;万物以"中和原理"皆具备道的特征。"道生一"中的"一",在道学中指元始先天一炁,是宇宙创生之始的一片混沌状态,即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先天状态。元始先天一炁也称先天混沌一炁、先天祖气,它是宇宙初始状态下隐藏着的秩序,是产生宇宙根本节律的信息源。"一"是最初的宇宙蛋,是种子,是原型,是基因,是宇宙中万事万物全息的"模本"。"一"是佛陀的"心"(灵明性体、佛性),是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宇宙的"绝对精神",是易学的"太极",或称为"朴"、"独"、"纯"、"真"、"素"等,也称作"神明之德",即"神"和"德",《黄帝内经》和《易经》里的"神"即是道论里的"一"。道学称"执于一而万事毕",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最初的全息"模本",都是由"一"开端,掌握了开端的"模本",由此展开,就掌握了事物整个过程的要害。"一生二"中的"二",指阴阳二性,即易学中的"两仪"。道学中的"阴阳",即黑格尔所谓普遍存在的"矛盾",即马克思描述的"对立统一"规律,也即恩格斯所谓引力和斥力、正物质和反物质的相互作用状态。"二"中隐含着宇宙创生和演化的涡旋式的内在驱动力,它类似于歌德猜测到的"创造力",乃至柏格森的"绵延"或"生命冲动"。在科学上,"二"即量子场理论中的"零点场"(zero-point field)、"费米子真空"(fermion vacuum)或"狄拉克海",也就是欧文?拉兹洛描述的那种"量子虚空全息场" ,或称"挠场"(又译"扭力场")。道学的"二"是各向同性的"标量场",而"三生万物"是"矢量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断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只有从这个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了解现实的因果关系。" 这个观点几乎是恩格斯自然哲学的纲领,他由此推论出"宇宙中一切吸引的总和等于一切排斥的总和",并说这个观点也是黑格尔的。恩格斯盛赞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在辩证思维方面超过了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家,然而他不知道,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老子早已作出真正科学的结论,并追溯到比相互作用更深的根源。道学的智慧是人类"原始反终"的大智慧,在任何时代都是超前的。"二生三"中的"三",是指有象、有气、有质的信息、能量、物质三大要素。物质是宇宙以粒子性存在的方式,它标志着部分和整体、个别和一般之间的区别。能量是宇宙以波动性存在的方式,它标志着运动和静止、间断和连续之间的区别。信息是宇宙以选择性存在的方式,它标志着有序和无序、方向性与合目的性。信息、物质、能量在宇宙量子真空零点能全息场中是潜在的虚信息、虚能量、虚物质。这种标量场的传播速度不受光速C的限制,它以10亿倍的光速携带信息。这样信息还可以从本质上简化出一些无量纲的"数"(如圆周率π,自然对数的底e,虚数i,无穷大数∞,无穷小数α)。粒子性的存在形式为束缚信息(熵),表现为空间;波动性的存在形式为自由信息,表现为时间;因而信息本质上是空间与时间的耦合。必须指出,物质(包括各类基本粒子、无机界、生命界等)、能量(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生命能等)、信息(包括物理信息、生命信息、心灵信息等)都是可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形态的,人的心灵显然是信息的最高形态。"三生万物",就是说宇宙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生物界到人,都是由信息、能量、物质三大基本要素组成的。当量子虚空全息场的基态受到"激发",打破"虚无空灵"的虚时间和虚空间,标量场在涡旋中变为矢量场,能量和物质也脱离潜在的"虚"状态,信息则呈现为物质和能量的形式或结构。"三生万物"是宇宙大爆炸的起始点,宇宙由此从先天突变为后天,现实世界的万物由信息、能量、物质因缘和合而生。必须指出,信息、能量、物质这三大要素皆没有西方哲学中"实体"的机械论含义,而是说它们有如佛陀的缘起法所说的那种"关系"的实在,是这些实在的"关系"生成"万物",物是缘起于这三大要素的"关系"的。因之道学所谓"生",皆"依缘而生"、"因缘所生",即是由因果关系而来的"缘生"。"万物"缘于"三","三"缘于"二","二"缘于"一","一"缘于"道";反之"道"缘生"一","一"缘生"二","二"缘生"三","三"缘生"万物"。当代中国哲学界一些学者对老子哲学中"三生万物"的"三"解释为阴气、阳气、中气,这是对老子的天才智慧食古不化的曲解。道家之学,贵与时偕新,古籍诠释的知识容易陈旧,但道家的智慧却是历久常新的。"三"为信息、能量、物质三要素,这是新道学的诠释,也是老子智慧的真义。"万物负阴而抱阳"是道的"太极原理";"中气以为和"是德的"中和原理"。根据道的"生化原理",宇宙中万物无阴阳不生,无阴阳不化,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平衡之谓德。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在不断震荡、螺旋式变化和发展的运动中最终靠向中和态的趋势,中和态即阴平阳秘的稳定态。 三 1980年,我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理常数H,其数值等于玻尔兹曼常数k和自然对数ln2之积,并推导出"可用能"与"信息"之间相互转化的数学关系式,同时得出孤立系统中内能、信息相互转化和守恒的关系式。当时此文没有使用国际单位制,全文如下: 信息论与热力学结合的思考 科学史上力学和热学曾经分家达一个世纪之久,这并不是力学家一点也看不到热现象往往伴随着力现象以俱生,而只不过认为这不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罢了。我觉得在过去百余年中,热力学家不注意信息,似乎是这一现象的历史重复。既然过去把力学和热学结合起来曾经改变了整个力学的面貌,现在如果我们直接把信息引入热力学,也必将大大开阔人们的眼界,从而促使热力学和信息论在科学史上必然地统一。我们不难理解,热只能从高温传向低温,是首先消除了热传导方向上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信息。物理系统的自发不可逆过程,也是因为不同过程留下了不同的痕迹,付出了依赖过程变化的信息量。世界上任何自发过程都是不能不留痕迹的,它不能自动复原正是因为它在外界残留下信息。其实,任何热力学过程都伴随着信息的变换和传递,只不过以前长期被人忽视而已。所谓第二类永动机,是想不付出能量的质在信息传递中发生退化的代价而白得到功,当然是不可能制造的。太阳的热辐射,是一种熵增过程,同时这种辐射又是地球上信息的来源;如果太阳熄灭,地球上的生命马上终止。当两个氢原子核聚合时,总质量的一部分转化为进入恒星外层空间的辐射能(根据爱因斯坦公式E=mc2),这些能量也携带了一定的信息量,使整个过程的熵也增加了,因为束缚在原子核内的能量向空间传播这一过程可以被认为是无序程度增大。由此可知,在宇宙中,不和信息相联系的纯粹能量变化是没有的。我们知道,一个热力学系统中的内能U只有一部分可以产生机械功,这一部分叫作可用能E。在孤立系统的等温变化中,可用能也就是自由能,这时系统内部有均匀的温度T,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当系统的温度与四周温度趋于相等时,E=U-JTS。J为热功当量,JTS也叫束缚能。既然束缚能和熵的联系早已明确,那么可用能和信息的联系能否给出呢?我们已知信息量I和热熵S的关系式为:I=(Smax-S)/(kln2)Smax为系统最大可能的熵,S为系统的实际熵。如果把Smax和S分别用物理系统的理想气体在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和在等温膨胀达到平衡时的实际热温商来表示,则I=(kln2)-1(Qmax/T-Q/T)=(kln2)-1△Q/T由于△Q在这里表示恒温条件下可逆过程吸收的热能和不可逆过程吸收的热能之差,我们知道,最大功只能在可逆过程中得到,不可逆过程等于浪费了功,△Q实为不可逆过程浪费的可以用来做功的可用能E。于是,我们推演出信息量I、可用能E和绝对温度T的关系式:E=HIT当信息量的单位取比特(bit),H=0.975×10-16尔格0K-1,为玻尔兹曼常数k和ln2之积。这样信息和熵不仅在统计学的概率表达形式上是一致的,而且在物理内容上和能量的联系形式也是对应的。上式的物理意义是:热力学系统储存的信息量I和该系统的可用能E成正比,和其绝对温T成反比。这样结合第一定律,我们还可得到下面孤立系统内能、信息转化和守恒的关系式:U=HIT+JTS这说明在系统的内能不变时,要增加能量的信息储存,就需要做功以减少系统的熵,使其可用能增加。反之,在系统的熵增加时,可用能就减少。在自然界天然变化中发射自由信息的熵增过程,都是可用能减少的过程。这时系统的内能在量上虽然守恒,但在质上要发生退化,可用能会转化为束缚能。热能的价值决定于它所能产生的功有多少,当系统的熵增加时,热能的价值便降低,变得愈来愈不中用。由此看来,熵不但是热分子混乱程度的标志,而且是能的不可用程度的量度。反之,信息则是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及其能量的有序性或可用程度的量度。这样,我们就可弥补原来能量只从量上量度的缺陷,给出能量从质上比较的标准。宇宙中万物的熵自发增加趋势,同时也决定了它们在相互作用中自动发射信息的属性。孤立系统的内能和信息是守恒的。 我的这篇论文完成了一项本来应该在19世纪由玻尔兹曼作出的科学结论,在现代物理学家早已视为经典的热力学定律中打开了缺口。实际上,19世纪至20世纪奠基的物理学大厦并非无懈可击,其中有几个重要的关系式和物理常数的发现透露出自然界更深层的奥秘,这些包括:普朗克常数h,玻尔兹曼常数k,光速C。 海森堡测不准关系式:(1)能量和时间ΔE?Δt≥ , (2)位移和动量Δx?ΔΡx≥ 。还有两个基本关系式:(3)E=mc2,(4)E=hυ。将(3)、(4)式联系起来得到(5)m=hυ/c2(包括物质波公式λ=h/mυ)。再结合我给出的信息和能量关系式(6)E=HIT,可以得出结论:宇宙中的信息、能量、物质是可以按一定数学关系相互转化的,它们在孤立系统中是守恒的。这就推导出新道学的宇宙中物质、能量、信息相互转化和守恒定律。这样,我们再把虚数i代入到这些关系式中,采用求极限(n→±∞,n→0)等数学运算方法,将其扩展到无限大的宇观宇宙或无穷小的微观世界(包括虚世界),就可推导出一些有重大物理意义的新关系式,解决科学界很多悬而未决的物理难题。我们由此指出,一些最小最轻的基本粒子(特别是玻色子)必然同时具有波动性、粒子性、选择性等三种基本特征。通过科学实验我们不仅可以证实这些基本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可以证实它们存在物质(粒子性)、能量(波动性)、信息(选择性)三象性。选择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灵特征,宇宙小至基本粒子大至银河系,自创生起就有"合目的性"的选择趋势。基本粒子携带的信息就是一种"原初的心灵",由基本粒子进化成原子、分子、有机物、细胞、生命体直至人的大脑,信息组合的层次越来越高,进化至最高层次则为人的心灵。人类和人的心灵的出现只不过是自然界"合目的性"的演变和进化的产物。这就是说,宇宙从基本粒子到星系团本身都是有生命的和有心灵的,宇宙的演化和生命的进化都是"合目的"的,因之,地球上生命现象的出现和人类心灵的花朵盛开决不是偶然的!道学一直将宇宙视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体,宇宙本身是一个有"记忆"、会"学习"的全息的超巨系统,这个超巨系统遵守道的"全息原理",道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美国系统科学家欧文?拉兹洛《微漪之塘》讨论的"量子真空零点全息场",实际上是以"灵子"为中介的"灵子场"的衍生物。"灵子"为心灵信息的"载体"。新道学的宇宙图景,消除了西方哲学笛卡儿心和物二元论的对立,给出了心、物、能一元论的宇宙观,发现宇宙中早已隐藏着出现生命和心灵的潜在根据,这必将激起一场新科学革命并给未来的科学发展带来动力。 四 道学的历代宗师,如伏羲、神农、黄帝、老聃、关尹子、列御寇、文子、杨朱、庄周、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发现了宇宙和人体的一个大秘密。这种秘密,佛陀等东方哲人也曾用不同语言进行揭示,可概括为"两重世界,四个阴阳"。按这一道学理论,宇宙分为"先天世界"和"后天世界",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先天的人体称作"法身",后天的人体称作"色身"。先天世界和后天世界,包括人体的法身和色身,都是由阴阳组成的,所以称先天阴阳和后天阴阳为"四个阴阳"。必须指出,阴阳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先后天的宇宙都是一种"太极"、"阴阳"、"三要素"(信息、能量、物质)的"关系实在"。宇宙中万物各有一"太极",皆可分"阴阳",都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结缘体。"阴阳"并非指西方哲学中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一定"关系实在"中被称为"阴阳",因为在此一"关系实在"中被称为"阳"的东西,可能在彼一"关系实在"中被称为"阴"。根据新道学的"太极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无论先天或后天的生化作用,都离不开阴阳的相互作用。孤阴不生,寡阳不化,法身先天成丹,色身后天生人,凡是要生出个什么东西,凡是要变化成什么新状态,都要靠阴阳交和,离了阴阳道不成。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永远处于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之中,这才是道学《太极图》的具体含义。先天是形而上的道的世界,包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三个生化过程,先天阴阳在"一生二"这一步被展现出来,一直到"三生万物",都是先天阴阳在起生化作用。后天是形而下的器的世界,"三生万物"则由先天转化为后天,万事万物出现,虽是后天阴阳用事,然仍是阴阳在万物中起生化作用。根据道学的观点,宇宙中除了我们这个有形、有象、有质、可观察可测量的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无形、无象、无质、无法观察难以测量的"虚无空灵"的世界,这就是"两重世界"的道学宇宙观。"两重世界"都是关系的实在,但前一重世界为实体,后一重世界为虚体。前一重世界的时间、空间是实数,后一重世界的时间、空间是虚数(超时空的)。这就是说,前一重世界是"三生万物"而成的后天世界,后一重世界是万物未生之前的先天世界;前一重是形而下的"器"世界,后一重是形而上的"道"世界;前一重即佛学所谓"色界",后一重即佛学所谓"无色界"。"色界"在佛经中简称"色",在道经中简称"有",是实数表示的世界;"无色界"在佛经中简称"空",在道经中简称"无",是以虚数表示的世界。色界里的万物运动以光速为极限,受三维时空的限制,受当代科学中物理定律的支配,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观察测量;无色界不受光速和三维时空的局限,现代物理学的定律和时空观尚不能解释无色界的现象,现代科学仪器也无法观察、测量无色界。实际上,人们用于观察测量的科学仪器,仅是人类感官功能的延伸;观察不到的东西并非不可能存在,只不过说明其没有人类感官的在场性。语言和数字无法描述的东西,更不能轻易否定,也只是说明其缺少可言说性。其实,宇宙中人类无法以感官观察和不能用数字、语言描述的事物是普遍存在的。由于人类感官及语言的有限性,世间能确切感知和确切描述之物只占少数,即这类可用语言及数字描述的事物仅属于特殊现象。现代自然科学目前的发展水平仅能研究色界的物质运动,尽管处在前沿的科学家已发现暗物质、反万有引力的存在;尽管"量子虚空全息场"和"真空零点能"的探索已引起当代科学家的注意,但是足以打破现有科学观和思维模式的新物理学革命毕竟还没有发生。事实证明,經典誦讀心訣(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熊春錦 恭熟忘合靈 經典誦讀,是實踐《老子?德道經》和其它著名經典,達到和産生老子"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孔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德治自己和家庭、社會和國家的重要方法;經典誦讀是個人和家庭进行道德修養、修真實踐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典誦讀方法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符合漢字和漢語內在客觀規律性的獨特的學習方法;經典誦讀,是具有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特點和民族教育特征的學習方法。 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教育是民族的生機。古往今來傳統教育的特徵是道德,民族教育的特點都是爲家庭和民族培賢育聖,學習做"修之身,其德乃真"的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人修德,以德養慧;慧智雙運,培賢育聖。教中寓學,德養心性;學中寓教,復興道德。 古聖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爲什麼說是"明明德"?因為人類需要依靠智慧來明白道德之理,"為學者日益"的後天智識單方面的明德,並不能全面地掌握傳統道德文化的精髓。需要"為道者日損"的先天慧識明德,共同主宰心靈和大腦,才能真正掌握完整的道德學說思想系統。慧明德與智明德同步共運,形成大智大慧才能真正做到"明明德"。 在我國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全面掌握和實踐經典的一元四素方法論的時期,"德、道、象、數、理、炁"六大方法整體把握地進行教育與實踐,高度協調統一地同步運用智識與慧識認識自然、社會和生命萬物。留下了許多精神營養極爲豐富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著名經典。這些著名經典,通過經典誦讀的方式,能夠培養讀者的道德心靈,開啟讀者的慧識,提升讀者的智識。但是,我國歷史上從春秋戰國爲起始,對道德文化的學習和研究以及教育,因爲對老子"修之身"和孔子"修身"的認識開始産生了變化,由於掌握方法的差異性和進行實踐路徑的不同性,對經典的認識也就開始産生了變化。歷史上對道德能量最爲豐富的著名經典《周易》和《老子?德道經》,在研究、學習和實踐中,就逐步地形成了兩大流派。其中的"象理派"(也稱理形派)純以後天智識研究爲主,只重視經典的哲學意義和社會意義;而"數炁派"(也稱理炁派)則比較完整地重視經典內的一元四素的完整性,也就是對經典中富含的"德、道、象、數、理、炁"六大元素整體地重視。不僅注重經典的哲學意義社會意義,更重視經典對人生、對人體心靈和智慧的意義。不僅注重經典對人體後天智識系統的明德作用,更爲偏重於經典對先天慧識系統的明德作用。可惜的是所謂的數炁派,後來逐步從社會文化教育領域中失傳。整個社會主流被象理派所獨占,人們只能獨眼慧盲而智明地研究經典。導致極爲珍貴的經典誦讀方法,這一包含著一元四素方法論的優秀學習方法,這一能實現"與古人居"和"與古人謀"的教育方法,也被從社會教育中抛棄長達百年之久。經典誦讀這一煆造道德人格和心靈品格的寶貴方法,逐步退入了山林和民間。理炁學說中最珍貴的莫過於心法。隨著各種系列心法的逐步失落,"無爲"丟失"有爲"興起,人類社會主流只剩下了"有爲"的理形學說和它所含的一些有爲方法,對通過經典誦讀教育能建設道德心靈品格,開慧益智的認識,也就必然地進入了盲區。 經典誦讀,是東方文化獨有的學習方法,是中華民族文化承傳的必修課,是啟迪慧心增益智慧的科學方法,是培養造就德道人生觀的重要方法。 研究民族文化,應當運用老子"天下之大作於細,天下之難作於易"的方法论,深入到研究物件的基礎細胞中去探索求真。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細胞,就是文字和語言,這兩種細胞就是構成民族文化的基本單元。 分析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文字語言特點,我們不難發現西方的文字和語言都是社會交流的工具,工具的作用是第一性的功能。但是,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卻並不是單純的工具。它們是藝術,是學問,是人文科學,是開慧增智的法寶。這些豐富的特點和功用,都是西方文字和語言所並不具備的重要區分點。 從甲骨文研究,到未簡化前的文字和語言,我們不難深切地體悟到:中華古代祖先們對中國語言和文字的設計,完全是一種慧觀和智觀高度結合型的設計方案,這一設計是爲了使子孫後代在運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啟迪慧心,提升智力。是爲了同步開發人的慧性和智性,使後代能夠自然地在運用之中,同步開發慧和智,雙向同步開發,慧智雙運同成。可以說,中國的文字和語言就是活靈活現的一元四素方法論的設計成果。 中國文字語言的這些優秀特點,已經被近代中外科學研究的成果所逐步地證實。教育部設在解放軍306醫院的認知科學與學習重點實驗腦功能成像中心與香港大學合作的一項最新科研成果,最終揭開了中國語言文字與西方語言文字不同的謎底。科研成果揭示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國人與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腦中,語言區並不在同一個地方,而是各有自己的語言反射區。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科技類最具權威的刊物英國《自然》雜誌上。 中國祖先中的大智慧者,早在中華人文之初,就已經爲中國人設計了自己獨特的語言區。這種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如果與古代丹道理論相結合進行解析,則不難明瞭祖先們是在深度內觀、慧觀下的科學發現,是觀之於物、體之於身、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必然結果。 直至今天,我們的現代科學研究才發現,人體大腦語言功能區其實有兩個:一個是位於前腦的布魯卡區,另一個是位於後腦的威爾尼克區。使用中文的人,平時主導語言功能的主要是大腦中前腦的布魯卡語言區,這一語言區與運動中樞區緊相毗鄰。而後腦的威爾尼克語言區平時幾乎用不到,因此這一區域的功能極弱,在腦影像圖上不易找到。 科學研究發現,使用拼音文字的人,他們所常用的只是後腦的威爾尼克語言區,而前腦的布魯卡語言區卻幾乎未加使用。而後腦的威爾尼克語言區所毗鄰的是聽力區。這一重要的科學發現,對我們瞭解自己民族文化的特徵和與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高度重視本民族文化教育的特點,具有重大的意義。這對於我們改進今後語文教學的方法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什麼價值呢?既然中文語言功能區與運動區緊密相連,那麼,中國的表意象形文字與西方拼音文字的學習記憶方法就應當有所不同。要想學好中文,顯然就要多誦讀、多看、多寫、多印心。舌頭的運動、聲帶的運動,眼球的運動就是重點,"心開竅於舌"(《黃帝內經》),舌動竅開心明,開慧而增智。總之,要靠"運動"來通過語言和文字啟迪慧心和智識。古人將學習民族經典的方法分爲四大類:目治,口治,心治,手治。這四大治學的方法,充分與大腦皮層運動中樞的功能相關,充分體現出一個"動"字,也就是要求動眼、動口、動心、動手。四動合一,啟動大腦額葉區左右雙側的"布魯卡區"。"目治",就是動眼閱書看字;"口治",就是動口出聲朗誦經典;"心治",就是動心印心而心領神會;"手治",就是動手書寫抄錄經典文字。中國文化的學習和掌握,離不開目、口、心、手整體的綜合全面運用。經典誦讀中的書聲朗朗而入耳,清泉潺潺而出心,通過動口而達到動心的寶貴方法,是學習和掌握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可惜,這一民族文化的瑰寶,重要的技術方法,在教育界卻被廢棄長達百年之久。時至今天,古風淪喪、清音不起。魯迅先生筆下那種"人聲鼎沸"的經典誦讀場面近百年來蹤影全無,沈德潛先生提倡的儒門"密詠恬吟"的經典誦讀方式也難覓其蹤了。民族文化的復興,道德的復興,急待經典誦讀寶貴方法的恢復。 非常感謝中國科學家們的近期對中文語音區的發現。從這一發現中,我們結合英國和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對中國的文字語言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然後結合祖先們丹道理論的論述,整體返觀中國人文科學,我們不難看到,中國的文字語言就是同步啟迪智和慧的文字語言。據BBC科技報導,英國的研究人員也發現,說漢語的人可能比說英語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腦,說漢語的人在講話時同時使用大腦兩邊,而說英語者只使用大腦一側,人們講英語時,靠近左太陽穴的左顳葉開始活躍。大腦這個區域的功能是把發音聯繫起來,形成單個辭彙。但是,人們在說漢語時,左顳葉和右顳葉大腦功能卻一起活躍。 根據這一研究成果,再結合美國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人類靈感在大腦中發生的區域,就在大腦額葉的中央區,也就是中國丹道修真學("修之身,其德乃真"《老子?德道經》)中所標注的"洞房"區域。洞房是什麼?就是陰陽和合,正負腦電波互相激若碰撞的地方,是"中氣以爲和"的地方!當我們誦讀經典時,同時啟動了祖先們爲我們特別設計的左右顳葉區,這一對語言的陰陽活動區同時進入活動功能狀態。此時,我們所誦念的內容,如果含有較強的能量,並且能夠被我們觸發啟動之時,那麼左(陽)右(陰)顳葉區的正負極生物電,就能夠直接影響和作用於大腦額葉的深層,在"洞房"這個慧性功能區內陰陽和合,中氣以爲和,啟動這一區域內的生理功能,構成一個完美的執兩用中、啟迪"慧性"的太極圖。這種用語言啟迪慧智的設計簡直太完美了,令人擊節讚歎!在遠古時代,如果沒有甚深的修之身、觀之身的實踐體驗,也就絕對難以誕生出如此高科技的方法。 這些科學研究成果,也同時使我們明白,爲什麼在傳統儒學被宋明理學所取代以後,在改變了誦讀的經典內容以後,在近代教育界徹底拋棄經典誦讀以後,道學和佛學卻還是無怨無悔地堅持著誦經,將誦讀經典作爲修行的第一功課,始終捨不得丟棄。原來誦讀經典可以啟迪慧知,開啟智慧之門。現代科學恰恰在此時揭開了中國經典誦讀的生理奧秘,這一現象更加加深了我對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一句名言的體悟。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瘸子。值得深思。感謝他智慧的名言。 我們再來看一下漢字,對於漢字,我們還遠遠沒有發現它的全部科學奧秘。漢字同樣是誕生於中國古代文明中一元四素方法論的大系統之中。漢字中所包含的並非僅僅只是記錄漢語的文字符號,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圖,它們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結晶和載體,是啟迪後學者慧與智的靈符,中國文字就是慧智圖形、全息畫卷。漢字承載著中國古代文明的靈魂,維繫著民族發展的命脈,是民族文明發展的食糧和豐富營養。 如同上面對語言進行的科學研究結論一樣,如果我們開展對中文和西文視覺的對比科學研究,同樣不難發現其中的明顯差異。中文與西文在大腦中對視覺中樞區和視覺輔助區的作用點,肯定不同。整體把握陰陽,執兩用中,慧智雙運,必定是其中的最終發現。 中文字形,由於具備"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等豐富的內涵,而且將形、音、義三位一體地整合成資訊模塊組,對大腦的綜合作用就構成了系統性和整體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樣是有利於啟迪智慧,雙向同步開發慧和智。修真生理學中的性線和返天鏡的奧秘,都完整地包含在其中,只待科學的發現和驗證而已。中國古文化無一例外地都是源於道和德,以倉頡爲代表的古聖,在造字的過程中也毫不例外地遵循著一元四素方法論的全息觀。慧觀與智觀高度統一和結合,這是祖先們創造文字的前提和基礎。漢字承載著中國古代文明的靈魂,維繫著民族發展的命脈,是民族文明發展的食糧和豐富營養。漢字最巨大的功能,是維繫著多民族、多語言的共同認同。中華民族在東方這塊土地上,能夠維持五千年而不出現分裂,漢字的無量功德就在其中!語文和宗教是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得以形成和發展的兩大基本元素。但是對中華民族來說,語文中的"語"和"文"各自獨立,語和文這一元素,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和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遠遠比宗教這一元素的作用更爲強大和重要。中國文字對民族的凝聚力,比宗教所產生的凝聚力似乎更加"無聲勝有聲"。漢字之所以對中華民族的凝聚起著無比巨大的作用,就是因爲中國的"語"和"文"是脫節的,是分離的,是可以各自獨立存在,而又被各種"語"所共用的。這,就是漢字傳神之妙的一個重要方面。漢字具有一個拼音文字未能具備的重要特點——表意不表音,這與拼音文字完全不同。漢字表意不表音的獨特性,是漢字能讓各類語音共用的工具。任何語言都能夠共用漢字,包括西方世界將來都可能將漢字作爲可以共用的文字。世界上的象形文字眾多,漢字卻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全面保存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最古老的文字。 1982年5月,著名心理學家查德林博士發表在全球最著名的科學雜誌《自然》上的文章,在世界上曾經引起強烈轟動。當然,這個轟動在國內沒有形成什麼大的轟動,但是餘波是存在的。外國科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漢字並不是糟粕,而是文化科學的精華。他們用無可辯駁的科研成果,說明中華民族的聰明與漢字結構有著密切關係,也就是說漢字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由於人的左腦管邏輯,右腦管藝文,當中國兒童學習漢字時,無意中就在開發人的右腦,使其更聰明。我是不太苟同"無意"這種說法的,倉頡造字時應當是在運用自己深邃的慧識,有意地進行發明創造,將智識與慧識雙運,協同地創造漢字,從而給中華子孫留下了開慧益智的工具。 漢字是全息的畫卷,漢字的確就是古代文化當中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論的結晶,漢字中包含著"象、數、理、氣"四元素的全息內涵。漢字,所反映的是古代聖賢們的天人合一觀和道德自然觀。漢字是傳統道德文化的全息記錄。 從漢字到由漢字組合而成的中華"古文",漢字在古文中就是古代聖賢們慧與智的特殊記錄方法,是他們慧觀和智觀成果的轉換記錄,應將它們稱之爲慧智文章。這些內含的資訊和能量,只有運用一元四素的方法論,才能完整地打開和認識到它們的客觀存在。漢字是我們民族智慧與文明的載體,民族發展的薪火承傳,離不開漢字作爲最佳載體和工具。顛覆漢字,就是顛覆民族的靈魂。只有繼承和發揚中國語言和文字,揭開它們的科學奧秘,全面科學地運用中國語言和文字以及優秀的古文,才是復興民族的正確道路。 根據《羊城晚報?新聞週刊》第188期報導:"一名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41

熊 春 錦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是道德的子孫。我們的靈魂,深植著道德的靈根。人人體內皆有一本德道真經,擁有無限的道德靈能,具備完整的道德場性。道德和智慧深植在我們的心身,只是暫時被陰我私心,被欲念貪嗔所阻隔,,難以透發出無量光明,照亮我們的道德人生。願此方法,退盡我們的心陰,讓人人心中皆有的道德真我,君臨內天下,誕生出聖人之心,爲衆生道紀照明鏡,興民族,旺國家,道傳中華,德播世界,譜寫我們光輝的道德人生!《光音觀心》念誦方法,是"恭、熟、忘、合、靈"五字經典誦讀心訣中,配合《老子?德道經》誦念以及其他相關經典誦念的第一種方法。是繼"太上心頭坐,內外皆光明;觀心可得道,經引歸道真。"這一心訣的擴展方法,是天人合一的誦念方法;也是天人合一,大環境三寶和人體精氣神三寶高度和諧統一、並且與心身場緊密結合的一種誦念方法。有助於清退心陰,使後天智識系統與先天慧識系統溝通,陽性轉換心場和身場,進入光音天環境狀態中進行同步實踐。一、本方法需要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三調,將形體、心意、呼吸調整到符合傳統道德文化學習方法中的特定狀態中"諷誦用解"。心身的松、靜、自然,是實踐的前提。二、光音觀心誦,學習實踐的關鍵仍然是一個"恭"字。只有"恭",才能連通天地人三才;只有"恭",才能精氣神三寶天人合一,與心性神三寶天人合一,與《老子?德道經》融合爲一;只有"恭",才能開啓心扉,淨化心靈,進入徼妙之境。三調後,要注意調整恭敬心,心身保持中和、安祥、愉悅。三、觀想,連通天、人、地,依據"我是一金針,連通天地心,天炁下降,地炁生升,無人無我,一片光明……"的心法存想,也可加用旋極或太極高懸天心配合前面的存想。同時運用自己的日月星三光外觀內照,觀天德之光下降,地慈之炁生升;人在光中,光在人中,沐浴在天德地慈的光炁之中。並且觀天心高密度更亮的小光柱從大光柱中央直插百會,抵於會陰,形成光中光柱,強化天人合一連通的路徑。四、觀師默像。內視胸腔,在心場區內觀師默像,觀想老子形象。再反復誦念:"太上心頭坐,內外皆光明;觀心可得道,經引歸道真。"誦念七次,強化觀想成像。緩緩將所觀的太上師像逐步放大,與自己的整個肉身合一,將心與身與師寶緊密合一。太上即我,我即太上,師我無分。五、觀想胸腔中央心場區,現出一本《老子?德道經》,光明無量,道光德炁彌淪整個內天地,照亮全身。六、此時,觀心中《老子?德道經》的封面展開,是繁體豎排版本,字形較大,顯現出第一章的文字內容。七、此時,開始慢速念誦《老子?德道經》第一章。逐字誦念。每誦一字時,觀想字形稍微升起擴大,乳化成光,不識字者可直接觀一團光。這個光團充滿整個胸腔,擴散全身。每誦一字時,都注意尋音而同頻共振、覓光而朗照心身,依照恭熟忘合靈的心訣進行念誦。當啓動慧識靈悟以後,則順其自然而誦念,觀其光音而誦念。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有玄,衆眇之門。 實践本光音觀心經典誦讀法,按一般規律而言,開始的第一階段、每誦一字時,此字會在胸腔中放大而衝開心場,淨化心場,對陰我心識進行陽性轉化,淨化其中制約達到"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欲"雜質,爲心中三藏合一而用。第二階段,會出現在中脈上上升或者下降,上升時會直達顱腦之中,將心神的宅舍心場與心神在大腦中的工作間之間的通道打通,使其沒有滯礙阻塞,並且使心場與腦場向道德的場性全面轉化。繼而會逐字下降海底,將內天地中的天、心、地連接成一體,有的人會在陰蹺出現明顯的噭眇變化。對於中脈基本通暢者而言,有的人也可能同時出現某些字上升、某些字下降,經字整體性地在中脈內及時上升和下降。第三階段,一般會出現字的光音沿著督脈或者任脈升降,以及順轉(沿任脈上升督脈下降)或者逆運(從督脈上升任脈下降)。任督兩脈通暢者,其運動規律會具有獨特性。最後,都會出現光音分佈振蕩全身,進入光音天環境狀態之中。一部分人,由於心場和身場開啓性、通透性不佳,心中陰我頑劣,後天智識系統固守不退,先天慧識系統不現,或者因爲身場的門窗穴位開啓受限,道路經絡細小阻滯。在修持此方法時,不易按照一般規律和普通規律出現感應和反應。出現特殊的一些感應和反應,都屬於正常現象。應當依照"恭熟忘合靈"的五字心訣,將突破心場作爲關鍵進行修持,完成心場的真實道德轉換。心爲身君,心的道德場性置換,是最根本的轉換,心竅開則百竅通,心扉開則陽我立而真我出,內天地的道德場則固若金湯。如此逐字念誦,逐字觀經字的光音,將心和身整體溶入經典之中,經人合一,人即是經,經即是人,人在經光之中,光音在人心身之中。則易於出現噭和眇,自然地進入衆妙之門。如果進入晃兮忽兮狀態,則保持這種狀態,不粘不脫,不持盈勿揣銳,保持無爲之境觀心身變化之妙。如果未進入無爲觀妙狀態,則可反復如此念誦第一章,捨心捨身精氣神三寶合一,心性命三寶合一,天人合一同頻共振,能量合一。在誦和觀的過程中,注意身感體悟其中某一字産生的噭和眇,用正覺捕捉慧識中的直覺和靈感進行靈悟。這一特點誠如天才發明家愛迪生所說:"天才那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我們要想通過經典誦讀既建立道德心靈,同時開發出慧識産生靈感,那就必須高度重視無爲觀眇,有爲觀噭,主動在後天智識系統中建立正覺,開啟自己的慧識,産生靈感。本誦念方法,主要以道篇第一章德篇第一章爲主。其他章節也可以應用這一方法。但仍應以在第一章用此方法取得明顯確實的無爲驗證以後再進入其他章節或者其他經典中實踐。不宜好高騖遠,淺嘗輒止。願您心扉大開,真我君臨內天下,道德心靈樹立,慧識智識雙運的大腦形成,全面觀心得道。熊 春 錦沐手經典誦讀心訣的靈活應用(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在正式帶誦之前,對帶誦再講一點要求。關於誦《老子?德道經》的方法論,可以緊密地與我們本身曾經反復講過的聖人之治的方法論,結合在一起進行。例如,我們有很多同學到今天,眼前仍然還沒有一輪圓月,沒有見光,性光不生,說明了什麽問題?其實其中的原因,我在這個課堂上已經講過兩到三次。一個是說明我們的元精,還沒有轉化爲元炁,或者說這個轉化沒有達到一定的量級,所以難以見光;我們大腦底部的松果腺體,還沒有從鈣化的狀態轉化成爲軟化透明的狀態,沒有回嬰憶望地進入我們的嬰幼兒生命期之中重新激活轉化它,它沒有起到在大腦中央的凸透鏡的作用。我們現在已經嘗到了經典誦讀的一些甜頭,知道光和音結合在一起的作用力,也就應當主動地去運用這一方法,推而廣之地進行運用。從而科學地結合這一方法,將自己基礎的不足彌補起來。 例如,性光難見者,可以在"道沖而用之"的地方,觀、誦《老子?德道經》的字。《老子?德道經》,就在你目前虛空懸挂著,展開著這篇經典,去觀一個個的字在目前,在山沖的這一片範圍中閃閃發光。這一方法實際上是性光調練、神氣合一方法的延伸,本來是應該在前面的基礎階段就人人能夠達到的,從而只是在這裏來進行昇華、強化;但是由於許多人基礎都不好,都是在那裏兩天打魚三天曬網,沒有下苦功,心中火內液不成液,小腹腔裏面水中火不成火,冰冰涼涼的,眼前一抹黑,那麽就拖到現在,只好勸你們再用光音來催動。 當然這一方法也要特別注意,應該是在前面、在心裏面光音催動的基礎之上,在心光音出現以後才有好的效果,如果沒有心中的《光音觀心誦》誦念方法的基礎,仍然處在目前的心不開狀態,你就盲目地運用這一方法,也是枉然。最根本的還是要先把心打開,與經相通,與經相合,與經相印,這是根本前提。 這一關破了以後,其他的《老子?德道經》的實踐方法,必將會勢如破竹,一破到底,整個的心身全系統都會迅速地在體內展開並且實現。雖然在這裏提示一下靈活應用,但是我們根本的《光音觀心》誦念方法仍然是基礎,是捷徑,是頓修出真知的方法。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捨棄修心和煉己。如果我們真正在第一階段的《光音觀心》誦念法中,能夠將心場衝開,將心與大腦的連接溝通,那麽無論是在山沖中的觀誦方法,還是在海底觀誦方法,還是下田觀誦方法,周天觀誦方法,都可以自如地運用,包括整體地系統性的《碧落飛經》方法。 大家也都有了感受了,《碧落飛經》方法經典誦讀講得過早過快了一點,這是由於基礎太差而跟不上來,大家還都沒有到達這種狀態的必備心身基礎條件。所以每一個人內部的陰都燥動,都干擾,心陰與業因都群起而動,自己沒有能夠改造德化好的浴神,也承擔不起導向的責任和作用,出現了一些不太令人滿意的場性現象。所以也就需要要求大家先退下來,有時看起來後退是在減慢了進步的速度,但是真正退下來把基礎打好,把根本的環節把握住,突破它,相反會出現快速的前進。不然將時間和精力耗在與陰性系統的勢均力敵的膠著和拉鋸戰之中,那才是得不償失。 如果第一階段的《光音觀心誦念》方法,我們不善加利用,不把握住,尋不著音,覓不著這個光,心竅、腦竅閉塞不通,七竅玲瓏心不見,盲目地追求全系統,也是錯誤的。全系統不可能因關鍵性的局部未打開,而出現整體性地提升,因爲沒有基礎,特別是這個基礎當中的關鍵。我們把這個關鍵的根本環節把握住了,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 一部《老子?德道經》絕大部分的內容都談的是心,從頭到尾翻一翻,論心、論心君,這個重要環節和內容占了絕大部分。僅僅從前面的這九章來看,其中也同樣是占了絕大部分。所以在學習和誦念《老子?德道經》的實踐中,一定要高度地重視自己心竅的打開,用《老子?德道經》的光音能量這一把重錘,用《光音觀心誦》的誦念方法這把鋼鑿,將我們的頑石之心敲鑿開來,在腔子裏,在心中露出本來,透出自己的本性之光。只有這樣才有希望,才會有明顯的進步。 如果仍然將自己的心包裹在岩石、鐵桶、污泥之內,那麽《老子?德道經》的學習和經典誦讀,只能起到一個表面的膚淺的作用,只能對我們的人生觀、認識自然起到一點正見正識培養的作用,也就是世俗人講究的道德修養的這個表皮的作用,不可能在內環境産生根本的翻天覆地的徹底的改變,從而完成再造、新生和實現永生。這些差別,我們在討論的時候也要聯繫實際,真正地認識到心靈的深處,運用好方法論。這個鋼釺,我們會不會用,敢不敢於對自己的陰我心進行鑿擊,用《老子?德道經》這把重錘敲這個鋼釺,鑿開自己的心靈。 凡是敢於運用、善於運用《老子?德道經》的重錘,敲擊自己的心靈,並且用好方法論這個鋼釺,敲開自己的心門的,一定會有所成就,甚至是根本性的成就。否則只注重於其他的方法,盲目地追求高級的、精尖的,離開心修道德而吹的,所謂的速成的方法,其實都是坑蒙拐騙,自欺欺人;都是猴子進玉米地掰苞米,到頭來最後都是兩手空空。但是,如果心竅一旦打開,道德能量具備,也就能夠無所不包 無所不容,有容乃大,身容天下,身容整個宇宙,身容整個衆生,很自然地就轉換到頓悟的境界,進入到一種無爲而無不爲的內環境變化之中。 關於誦念《老子?德道經》這一實踐方法,存在的偏差和現象,在這裏再一次地提示大家,重視根本!重視修心!重視敞開自己的心門!把握住如何打開自己的七竅玲瓏心,做到竅竅光明透道光。這是根本,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在這個課堂上,我們是抓中間帶兩頭。因爲一部分同學已經進入到命功再造的初級階段和中級階段了,他們的玉丹金丹都已經完成了,不得不兼顧一下他們,但並不等於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去仿效模仿,如果那樣去模仿,也就是越國的西施和東施之間的關係了,稱之爲東效西顰。東施本醜卻去仿效西施胃痛時的美態,結果學得八不像,看起來更加醜陋不堪,使人發笑。所以如果還是個東施,也就不要單純地在外在的東西上仿效西施,還是做自己的東施好了,在內部下點真功好了。本來是如何就是如何。抓住本來的再造、改造,使自己的身心符合自然,而不要盲目地去追、趕。不要像社會上的人瘋子一樣,一個人看著下水道的時候,馬上幾十個人也都圍過來看著下水道裏面,誰也不知道看的是什麽,但是都看,都在那裏瞎琢磨;當一個人在馬路上看著天的時候,其他人也都跟著仰著脖子看天,誰也不知道看的是什麽。這種一窩瘋,在我們《老子?德道經》的學習實踐當中,是要絕對避免的。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心,對自己的性體,對自己的業力,對自己的悟性,都要有一個量體裁衣,正確把握,正確分析,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然後再來結合《老子?德道經》的理論,《老子?德道經》的方法論,進行實踐,進行腳踏實地的求證。 一座座的高山必須要一座座地爬越、攀登,沒有現成的纜車可坐,必須要靠自己腳下的路,進行攀登,才能最後達到高峰。一定要腳踏實地進行真實不虛的實踐,當一個新的方法出現,我們可以記下來,並且初步的實踐、體會,但不等於迷戀在其中盲目地實踐,而是要結合我們對自身內環境的分析,注意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合理地進行運用。 自從《碧落飛經》經典誦讀方法出現這個現象以後,也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們的速度是由於某些特殊的原因,不得不快一些。快是爲了適應大的場性,大的環境,大的教學總綱,就像當年爲什麽接連一個個的講座要連著辦一樣,搶時間趕進度。當時許多人都不理解,只有事後才明白懯谗幔坑行〇|西不是不說,是不好說在前面,讓每個人都瞭解的那麽詳細清楚,反而是負擔,起反作用力。既然是將身心都交給了道德,就應該按照教學方案,腳踏實地地去實踐,以適應大氣運,大環境,適應特殊的場性,這樣才能真實不虛地跟上步伐。 雖然天地慈悲,道生德養,給我們營造一些好的環境,但是還存在著許許多多不盡人意的事,我們不可能全部的避免,所以需要我們真正的惜時如金,把握住當前,把握住現在,刻苦地學習,刻苦地實踐,真實地提高,而不要空留遺恨! 所以在誦讀經典的時候,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內環境真實的情況,去把握該用哪一個層次的方法,來敲開自己的心場,或者身場,或者性場,或者命場之門,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地運用或採用,這是今天對於如何實踐方法論,運用誦念《老子?德道經》的方法,結合自己親身實踐,提一點建議,希望大家都能接受、受用,並且加以貫徹,相信會對我們的心、性、命、業、悟,有所幫助和提高的。 經典誦讀舌的靈動與靈悟(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目前,我們很多的同學在念誦經典的過程當中,還沒有很好地、科學地掌握好方法。關於對《老子?德道經》和其他經典的一些正確的誦念方法,是實現真實地天人合一,進入大道之境的重要方法。所以,我們再強調一下。 由於前面已經講過的原因,我們在誦讀經典的過程當中,聲的産生,基本上是意識在大腦皮質層通過顱底的舌咽神經傳遞到我們的舌頭上,通過舌頭的運動,咽喉聲帶的運動而産生聲。這個聲的發生過程,實際上也就跟我們的形體的肌肉運動産生力是一個系統。也就是說,在靈動的方法實踐過程當中,很多的人都能夠進入這個靈動的狀態,使靈動産生再造性命的良好作用。 我們來到這裏誦讀經典,同樣要注意把握這個相通的道理,要把握住自己的舌頭。舌頭、聲帶其實也是隨意肌,是發聲的隨意肌,只是與軀體的隨意肌産生的功用不同而已。我們同時要注意到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性,心開竅於舌,把握好了舌,也就是進入非隨意肌大系統的一個門戶和關鍵處。心是內身國之君,五臟之帥。將它與外界連接的重要門戶把握住了,進入心中修心也就不難。我們要注意使舌這個隨意肌的運動,也能夠像肢體軀幹的隨意肌一樣,進入靈動狀態。 我們口腔中舌的運動,如果能夠也進入靈動狀態中,進入這個靈動過程中,我們也就容易尋到聲中的音和光。這是一步關鍵的重要過程,它也是在熟的基礎之上,在熟能生巧的基礎上,完成這個舌頭的進入靈動狀態。對於這個關竅,這個後天向先天運動的轉化,在經典誦讀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 當然,不熟之前談不上進入舌頭的靈動階段,因爲只有充分地熟了以後,甚至不想、無意念而直接能夠誦念的時候,我們才能夠進入這個舌頭和聲帶的自然靈動狀態。第一步是要完成"熟"這一步。 基礎,是各種方法不可能離棄的根本,就像形體能夠靈動一樣。你如果要想它在非意識的指揮下能夠運動,你就得放棄意識的指揮,使主觀意識、陰我意識退後一步,那麽他才能夠在思識中陽我心識、潛意識靈性的指揮下運動。經典誦讀的方法,也是大同小異,異曲同工。要把這一步掌握好,才能突破主觀意識的制約,啓動更深層次的一些信息場的指揮功能,而完成這個"熟",從而進入這個真"忘"當中。因爲只有在忘了的基礎之上,忘記了舌頭聲帶是如何運動的,大腦是否在意識,我們才能進入經典的內涵當中去,有了這個空間,有了這個通道,我們才能把握住更深層次的東西,與聖人居,與聖人謀。所以在誦念的時候,要掌握這個初步的關鍵。 第二個關鍵,就是我們在熟的過程當中,過渡到"忘"的兩個方面。第一是"觀"方面的忘,一定要充分地熟悉,然後在心中觀字。在我們內觀的時候,不經過主觀意識的活動,這個字自然地就出現,這也是必須要熟,掌握熟了以後,才能出現這個觀的意念而忘。第二,就是我們要觀光,觀這個字還不夠,要觀出這個字上面帶光或者化爲光,而且要觀這個光字或者光氣的運動,由意識有爲而觀過渡到不用意識去觀想就自然出現這個光。並且它們的運動應該是順其自然。它們到底是上還是下,是走督脈,還是走任脈,走中脈?這都不要去想,不要用意識指揮,而是一種靜觀。 這個觀也要進入到"忘"的狀態,早期是用的觀而隨之,後期是一種似觀非觀,無觀之觀。這些階段和過程,必須要在實踐當中很好地去進行體悟,逐步實現。總的原則,是"我退位,吾登台"主觀陰我意識退位,對這個根本的原則一定要把握住。當然,主觀意識退位的基礎和前提是主觀意識的參與,先有參與,後才退位。參與的是正覺正見,正確的方法,而不是自己胡思亂想出來的。循著一條正確的有爲之路進入無爲,再反過來用無爲控制駕馭有爲,那才能夠達到一種真實的熟而忘。否則在這個有爲與無爲之間,就無法正確地把握住它,也就沒辦法品嘗到《老子?德道經》和其他所有經典的內涵。 總而言之,都是在我們身國之內,在心中有了字、有了光以後,才會覓到這個音,真音,心音。所以前面這幾步,必須真實地去進行實踐,把握住它。那麽相信絕大多數人,只要是實踐的人、願意實踐的人都能覓到音,最少你能夠覓到這一股熱流、光流。最起碼可以通過經典誦讀,將你的心場部分地打開。當然,這個過程當中,中脈的開也在其中。因爲很多人都反映,在誦念的過程當中,一個個的字自然的就沖到頭部,問這是什麽現象。這不就是在連接你的心和腦嗎?心藏神,心爲神臟,腦爲神腑,一個是宿舍,一個是辦公室,這兩者有聯繫的通路。這個現象也就是在運用這種誦讀經典的能量,幫助你開通心神在胸腔裏面的宿舍和到達大腦辦公室裏的通道,把這兩者之間連成一氣,也就爲心音的出現、心光控制大腦皮層和顱底的舌咽神經建立了一個通道。深入下去也許這個過程也就轉化了。也就不用去想它過多,只是觀,還要忘。因爲有的人是開始循中脈往下行,貫通下面的這一個區域,一直到海底。這也正常。 有的人在誦的時候,出現這兒疼、那兒癢、這兒脹、那兒熱,這又說明什麽?這說明基礎不行,說明體表還有很多的經絡通道、門窗穴位沒有打開。說明以前你的動、你的靜都沒有達到相應的層次和階段,穴門未充分開啓,傳輸能量通道的經絡未充分通暢。現在正在利用這個《老子?德道經》的德光、天光、地氣幫你調整這些基礎工程方面的工作,利用道光德能在做基礎性地修補,在補課。這種光用在這些基礎方面還真是有點大材小用,誰讓我們太懶,不重視開穴通脈修庫的基礎方法呢? 在這樣一種狀態下,你就不能夠急:哎呀,我的天音怎麽沒出現,我的心音怎麽難以找到?因爲你沒有好的基礎。你如果真的全身都通泰了,通暢了,穴位的門窗都開啓著,光音在運動過程當中,很順利地通達到全身每一個部位,那麽他不就很快地聚集成、演變成一種高能量震蕩在心靈之中嗎?也有些同學反映說,會出現某個臟腑的牽拉、疼痛、熱脹。反正一言以蔽之,就是八觸反應。都是說明這一團光、這一團能,作用在某一個部位。首先應該想想自己的不足。自己問自己,最少要問三個"爲什麽"。任何一個現象出來,如果不學會問自己,而首先想到找別人尋找答案,這個不叫悟性。我們體內和身邊所有的事情都含有噭和眇。都是照見自己缺點的一面鏡子。捕捉到任何一個噭和眇,至少要問自己三個爲什麽。第一,問一問爲什麽會出現這類現象?第二,問一問這類現象的作用?第三,問一問如何解決這一現象的轉化?這是提高我們悟性的三把鑰匙。希望大家對自己所有的噭和眇都要反問,作爲鏡子照自己的心識,自己給自己提問,自己給自己解答。 這樣一來,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反復地鍛煉、反復地動心思索,自耕心田而思,通過正見、正識的指導,那我們的悟性才能大大地提高。這個悟,都在每個人的心中,心神宿舍內,在頭腦裏心神的辦公室裏。文件都儲存在這兩個地方,需要我們去尋找,找到其中的答案,找自己的"不是"是一個提高悟性的根本、正確的途徑。凡是自己能參悟出來的東西,都是自己的道。去問別人而間接得知的,那個不是自己的道,那是別人的道。遇象即問,逢難就問的人,是難以成就的。 所以,這個修,這個化,這個煉,這個悟,一定要整體把握住,才能真正地提高。一部靈悟的方法論,已經交給了大家。可以說裏面就是這個"悟"字的主題,通過這個主題,把前面的三個,修也好、煉也好、化也好,整體地包容在裏面。沒有這一個悟,包括我們現在介紹的《老子?德道經》的自然哲學學習論,學習《老子?德道經》的方法論、《老子?德道經》的實踐方法論,都難以真實不虛地化爲我們自己的知識和慧性,化爲我們自己的道德能量。所以這一點應當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 我們都是成年人,先天系統已經丟失得差不多,元精、元氣也鑿喪得差不多了,元性也污濁蒙塵。所以一定要啓動悟性,復歸到一種臨近太極中央的狀態,把握旋極的狀態。這也是因爲成年人才特別需要提高悟性,抑制主觀意識,將邏輯推理思維模式改造成靈悟(直覺--靈感--慧識)的方式。我們現在還不能跟那些本身已經處在以及非常接近先天生命時期的小孩子相比,他們所染的後天塵濁較少,可以一步地就趨到心靈的深層,大腦的深層。孩子們經典誦讀的效果特別好,是因爲他們是運用直覺、靈感與慧識在進行學習,不是運用成人所用的經驗思維模式,邏輯推理模式學習。而我們許多經典誦讀實踐者,常常是始終在這兩者之間搖來擺去,難以擺脫後天意識系統的經驗思維模式邏輯推理分析模式,難以重新生發我們在嬰幼兒時代本身就具備的直覺模式靈感模式,難以在慧識領域立定足根,所以才要提高悟性,真正地啓動無陰我心活動的狀態,使陽我,真我能夠運用自己的慧識來主持心靈與大腦的工作。 這個誦念經典,它的念誦速度應當如何把握?應該因時、因階段而易。要準確地把握住他,在不同的狀態下,不同的階段應採取不同的方式。要靈活,要抓住根本,要利於觀這個光,覓這個音,這是根本。而不是去比較、攀比誰背得快,誰背的次數多,那些都是沒有用的。本末倒置,失掉了尋找自己的光音天這個根本的目標。留戀和深陷於後天智障中的某些方法,這是錯誤的。要放棄這些癡的方法,按照靈悟的原則,強化自己達到一種熟的狀態。此外,執著地、拼命地去追尋所謂忘,所謂合,也是錯誤的。後天的心意一旦放下,是很容易進入的,本末倒置必然空耗光陰,離道越遠。 所以我們在掌握任何一個方法的時候,以正覺正念爲基礎,以無爲狀態爲根本。一定要先學會形,再學會意,然後再進入忘心、忘意。這兩者要結合起來,道理都是相通的,萬變不離其宗。 我們看到有些同學,把那種錯誤的學習方法和實踐方法,現在又搬到了我們的道德教育課堂裏面來了,這一點很遺憾。大家自己摸索了五六年、七八年甚至上十年,還沒找准什麽是本,什麽是末,什麽是基礎,什麽是目的。所以希望每個人都要啓動悟性,分清主次,辨別輕重,分清先後,掌握緩急,調整好自己的心靈狀態,運用好這種正確的心靈狀態。這樣才能夠用好這個舌頭,讓他真的靈動起來,讓它真的靈光起來,成爲開啓心靈的門戶;讓他能夠真正地爲我們尋到心中的音和光而服務。 因爲這個方法論非常重要,這是上乘的心法。如果不掌握這個心法,你們會白白的浪費時間。如果你們大家都到過西藏的話,你看一看,可以說在西藏的每一個民衆都會念誦"六字大明咒",小孩都會。但是爲什麽成就的人就那麽少?真正找到六字大明咒心音的人,爲什麽就那麽稀少?他們都那麽虔誠,那麽執著地誦讀經典,爲什麽就是不成就?我們難道也要像他們那樣白白地念誦一生嗎?告訴你的心法,你難道就不願意真實地去實踐嗎?再看我們漢族地區,無論是寺廟裏面,還是道觀裏面,還是我們的民間,眾多的家庭之內,有多少人在進行經典誦讀,多少人又在背經,這其中也是不乏誠心真意者的,但是爲什麽成就者稀?像鳳毛麟角一樣?大家好好想想其中的原因!所缺的不就是經典誦讀的心法嗎? 你們既然掌握了,知道了,明白了這個經典誦讀的心法,爲什麽還不好好地進行實踐?是因爲我在這裏透露這個"萬兩黃金不賣道"的心法,而是"十字街頭送金蓮"。沒有收你們的錢,你們就感覺到不值錢嗎?無所謂嗎?難道一定要你們花上大量的資金,翻山越嶺地去尋到了,我們才能夠真的珍惜嗎?難道一定還要端著金缽盂去討飯嗎?爲什麽就不思,不想,不悟呢?方法透露了,的確是一文不值,說穿了很賤很賤,但是真的要産生作用,您卻要特別地珍貴她才行。莫將輕易得,視作等閒觀。貴在你放下心,放下我執,放下我欲,放下心靈的貪、嗔、癡、疑、慢,才能相應。現在真是慢待了懯谗嵋這個慢呢?爲什麽如此輕慢呢? 希望不願意等,而又願意儘快地打開心靈之門,尋找到玄之又玄,衆妙之門的這些同學,都能迅速的提升自己的悟性,善用和用好這些方法。真傳起來也就幾個字,關鍵是實踐。這是對經典誦讀的法,我們再強調一下。希望大家都珍惜寶貴的時間運用好這個機緣、機會和時機,通過這一方法強化我們以前所學的這一個系統的實踐過程。因爲精、氣、神、光、音,都是無爲空間物質,是虛中狀態,是道的環境當中必不可缺的物質。必須要整體地把握住,這樣才能在內環境實現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變化,我們再在這裏做出一些強調。 經典誦讀也同樣離不開對精氣神的轉化,也離不開修心性,煉心性,煉命身,化惡因!希望大家掌握好這些原則,開動機器,開動思悟。思和悟都要啓動起來,早日告別單純的陰我心神主宰下的意識狀態,真實不虛地掌握方法論,全面地、完整地打開《老子?德道經》的大門,驗證自己內環境整體的性和命的變化。 《黃帝四經》(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經法〕〈道法〉〈國次〉〈君正〉〈六分〉〈四度〉〈論〉〈亡論〉〈論約〉〈名理〉〔十大經〕〈立命〉〈觀〉〈五正〉〈果童〉〈正亂〉〈姓爭〉〈雌雄節〉〈兵容〉〈成法〉〈三禁〉〈本伐〉〈前道〉〈行守〉〈舜道〉〈名刑〉〔稱〕〔道原〕〈經法〉〈道法〉  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虛無形,其寂冥冥,萬物之所從生。生有害,曰欲,曰不知足。生必動,動有害,曰不時,曰時而背。動有事,事有害,曰逆,曰不稱,不知所為用。事必有言,言有害,曰不信,曰不知畏人,曰自誣,曰虛誇,以不足為有餘。  故同出冥冥,或以死,或以生;或以敗,或以成。禍福同道,莫知其所從生。見知之道,唯虛無有;虛無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則黑白之分已。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是故天下有事,無不自為形聲號矣。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匿正矣。  公者明,至明者有功。至正者靜,至靜者聖。無私者智,至智者為天下稽。稱以權衡,參以天當,天下有事,必有巧驗。事如直木,多如倉粟。斗石已具,尺寸已陳,則無所逃其神。故曰:度量已具,則治而制之矣。絕而復屬,亡而復存,孰知其神。死而復生,以禍為福,孰知其極。反索之無形,故知禍福之所從生。應化之道,平衡而止。輕重不稱,是謂失道。  天地有恒常,萬民有恒事,貴賤有恒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天地之恒常,四時、晦明、生殺、柔剛。萬民之恒事,男農、女工。貴之恒位,賢不肖不相放。畜臣之恒道,任能毋過其所長。使民之恒度,去私而立公。變恒過度,以奇相禦。正奇有立,而名形弗去。凡事無小大,物自為舍。逆順死生,物自為名。名形已定,物自為正。故唯執道者能上明於天之反,而中達君臣之半,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而弗為主。故能至素至精,浩彌無形,然後可以為天下正。〈國次〉  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奪而無予,國不遂亡。不盡天極,衰者復昌。誅禁不當,反受其殃。禁伐當罪當亡,必虛其國,兼之而勿擅,是謂天功。天地無私,四時不息。天地立,聖人故載。過極失當,天將降殃。人強勝天,慎避勿當。天反勝人,因與俱行。先屈後伸,必盡天極,而毋擅天功。  兼人之國,修其國郭,處其廊廟,聽其鐘鼓,利其資財,妻其子女,是謂重逆以荒,國危破亡。  故唯聖人能盡天極,能用天當。天地之道,不過三功。功成而不止,身危有殃。  故聖人之伐也,兼人之國,墮其城郭,焚其鐘鼓,布其資財,散其子女,裂其地土,以封賢者。是謂天功。功成不廢,後不逢殃。  毋陽竊,毋陰竊,毋土敝,毋故執,毋黨別。陽竊者天奪其光,陰竊者土地荒,土敝者天加之以兵,人執者流之四方,黨別者外內相攻。陽竊者疾,陰竊者飢;土敝者亡地,人執者失民,黨別者亂,此謂五逆。五逆皆成,亂天之經,逆地之綱,變故亂常,擅制更爽,心欲是行,身危有殃。是謂過極失當。〈君正〉  一年從其俗,二年用其德,三年而民有得。四年而發號令,五年而以刑正,六年而民畏敬,七年而可以正。一年從其俗,則知民則。二年用其德,則民力。三年無賦斂,則民不倖。六年民畏敬,則知刑罰。七年而可以正,則勝強敵。  俗者,順民心也。德者,愛勉之也。有得者,發禁弛關市之正也。號令者,連為什伍,選練賢不肖有別也。以刑正者,罪殺不赦也。畏敬者,民不犯刑罰也。可以正者,民死節也。  若號令發,必廄而上九,壹道同心,上下不□,民無它志,然後可以守戰矣。號令發必行,俗也。男女勸勉,愛也。動之靜之,民無不聽,時也。受賞無德,受罪無怨,當也。貴賤有別,賢不肖衰也。衣備不相逾,貴賤等也。國無盜賊,詐偽不生,民無邪心,衣食足而刑罰必也。以有餘守,不可拔也;以不足攻,反自伐也。  天有死生之時,國有死生之正。因天之生也以養生,謂之文;因天之殺也以伐死,謂之武:文武并行,則天下從矣。  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民之用在力,力之用在節。知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民富,民富則有佴,有佴則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則守固戰勝之道也。  法度者,正之至也。而以法度治者,不可亂也。而生法度者,不可亂也。精公無私而賞罰信,所以治也。  省苛事,節賦斂,毋奪民時,治之安。無父之行,不得子之用;無母之德,不能盡民之力。父母之行備,則天地之德也。三者備,則事得矣。能收天下豪傑驃雄,則守禦之備具矣。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合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六分〉  觀國者觀主,觀家者觀父。能為國則能為主,能為家則能為父。凡觀國,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雖強大不王。其謀臣在外位者,其國不安,其主不悟,則社稷殘。其主失位則國無本,臣不失處則下有根,國憂而存;主失位則國荒,臣失處則令不行,此之謂頹國。主暴則生殺不當,臣亂則賢不肖并立,此謂危國。主兩則失其明,男女爭威,國有亂兵,此謂亡國。  嫡子父,命曰上怫,群臣離志;大臣主,命曰雍塞:在強國削,在中國破,在小國亡。主失位,臣不失處,命曰外根,將與禍鄰:在強國憂,在中國危,在小國削;主失位,臣失處,命曰無本,上下無根,國將大損:在強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主暴臣亂,命曰大荒,外戎內戎,天將降殃:國無大小,有者滅亡。主兩,男女分威,命曰大麋,國中有師:在強國破,在中國亡,在小國滅。  凡觀國,有六順:主不失其位則國有本,臣失其處則下無根,國憂而存。主惠臣忠者,其國安。主主臣臣,上下不□者,其國強。主執度,臣循理者,其國霸昌。主得位臣輻屬者王。  六順六逆乃存亡興壞之分也。主上執六分以生殺,以賞罰,以必伐。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參之於天地,而兼覆載而無私也,故王天下。  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參用之,然後而有天下矣。為人主,南面而立。臣肅敬,不敢蔽其主。下比順,不敢蔽其上。萬民和輯而樂為其主上用,地廣人眾兵強,天下無敵。  文德究於輕細,武刃於當罪,王之本也。然而不知王術,不王天下。知王術者,驅騁馳獵而不禽荒,飲食喜樂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少而有功,戰勝而令行。故福生於內,則國富而民昌。聖人其留,天下其與。不知王術者,驅騁馳獵則禽荒,飲食喜樂而湎康,玩好嬛好則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多而無功,戰勝而令不行。故福失於內,財去而倉廩空虛,與天相逆,則國貧而民荒。至聖之人弗留,天下弗與。如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師有道,則國人之國矣。  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玄德獨知王術,故而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王天下者,輕縣國而重士,故國重而身安;賤財而貴有知,故功德而財生;賤身而貴有道,故身貴而令行。故王天下者,天下則之。霸王積甲士而征不備,誅禁當罪而不私其利,故令天下而莫敢不聽。自此以下,兵戰力爭,危亡無日,而莫知其所從來。夫言霸王,其無私也,唯王者能兼覆載天下,物曲成焉。〈四度〉  君臣易位謂之逆,賢不肖并立謂之亂,動靜不時謂之逆,生殺不當謂之暴。逆則失本,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失本則損,失職則侵,失天則飢,失人則疾。周遷動作,天為之稽。天道不遠,入與處,出與反。  君臣當位謂之靜,賢不肖當位謂之正,動靜參於天地謂之文,誅禁時當謂之武。靜則安,正則治,文則明,武則強。安則得本,治則得人,明則得天,強則威行。參於天地,合於民心。文武并立,命之曰上同。  審知四度,可以定天下,可安一國。順治其內,逆用於外,功成而傷。逆治其內,順用於外,功成而亡。內外皆逆,是謂重殃,身危為戮,國危破亡。內外皆順,功成而不廢,後不逢殃。  聲華實寡者,庸也。順者,動也。正者,事之根也。執道循理,必從本始,順為經紀。禁伐當罪,必中天理。背約則窘,達刑則傷。背逆合當,為若有事,雖無成功,亦無天殃。  毋止生以死,毋禦死以生,毋為虛聲。聲溢於實,是謂滅名。極陽以殺,極陰以生,是謂逆陰陽之命。極陽殺於外,極陰生於內。已逆陰陽,又逆其位,大則國亡,小則身受其殃。故因陽伐死,因陰建生。當者有數,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理也。逆順同道而異理,審知逆順,是謂道紀。以強下弱,何國不克;以貴下賤,何人不得;以賢下不肖,何事不治。  規之內曰圓,矩之內曰方,懸之下曰正,水之上曰平;尺寸之度曰大小短長,權衡之稱曰輕重不爽,斗石之量曰少多有數,繩墨之立曰曲直有度。八度者,用之稽也。日月星辰之期,四時之度,動靜之立,外內之處,天之稽也。高下不蔽其形,美惡不匿其情,地之稽也。君臣不失其位,士不失其處,任能毋過其所長,去私而立公,人之稽也。美惡有名,逆順有形,情偽有實,王公執之以為天下正。  因天時,伐天悔,謂之武。武刃而以文隨其後,則有成功矣,用二文一武者王。其主道,離人理,處狂惑之位處而不悟,身必有戮。柔弱者無罪而幾,不及而趯,是謂柔弱。剛正而強者臨罪而不究。名功相抱,是故長久。名功不相抱,名進實退,是謂失道,其卒必有身咎。黃金珠玉藏積,怨之本也。女樂玩好燔材,亂之基也。守怨之本,養亂之基,雖有聖人,不能為謀。〈論〉  人主者,天地之稽也,號令之所出也,司民之命也。不天天則失其神,不重地則失其根,不順四時之度而民疾。不處外內之位,不應動靜之化,則事窘於內而舉窘於外。八正皆失,與天地離。天天則得其神,重地則得其根。順四時之度而民不有疾。處外內之位,應動靜之化,則事得於內而舉得於外。八正不失,則與天地總矣。  天執一,明三,定二,建八正,行七法,然後施於四極,而四極之中無不聽命矣。蚑行喙息,扇飛蠕動,無不寧其心,而安其性,故而不失其常者,天之一也。天執一以明三,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極,度之稽也。月信生信死,進退有長,數之稽也。列星有數,而不失其行,信之稽也。天明三以定二,則壹晦壹明,壹陰壹陽,壹短壹長。天定二以建八正,則四時有度,動靜有立,而外內有處。  天建八正以行七法:明以正者,天之道也;適者,天度也;信者,天之期也;極而反者,天之性也;必者,天之命也;順正者,天之稽也;有常者,天之所以為物命也:此之謂七法。七法各當其名,謂之物。物個合於道者,謂之理。理之所在,謂之順。物有不合於道者,謂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謂之逆。逆順各有命也,則存亡興壞可知也。  強生威,威生惠,惠生正,正生靜。靜則平,平則寧,寧則素,素則精,精則神。至神之極,見知不惑。帝王者,執此道也。是以守天地之極,與天俱見,盡施於四極之中,執六柄以令天下,審三名以為萬事稽,察逆順以觀於霸王危亡之理,知虛實動靜之所為,達於名實相應,盡知情偽而不惑,然後帝王之道成。  六柄:一曰觀,二曰論,三曰動,四曰專,五曰變,六曰化。觀則知死生之國,論則知存亡興壞之所在,動則能破強興弱,專則不失是非之分,變則伐死養生,化則能明德除害。六柄備則王矣。三名:一曰正名立而偃,二曰倚名法而亂,三曰無名而強主滅:三名察則事有應矣。  動靜不時,種樹失地之宜,則天地之道逆矣。臣不親其主,下不親其上,百族不親其事,則內理逆矣。逆之所在,謂之死國,死國伐之。反此之謂順,順之所在,謂之生國,生國養之。逆順有理,則情偽密矣。實者示人虛,不足者示人有餘。以其有事,起之則天下聽;以其無事,安之則天下靜。名實相應則定,名實不相應則爭。名自命也,物自正也,事之定也。三名察則盡知情偽而不惑矣。有國將昌,當罪先亡。〈亡論〉  凡犯禁絕理,天誅必至。一國而服六危者,滅;一國而服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一國而服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之君而服三凶者,禍反自及也。上溢者死,下溢者刑。德薄而功厚者隳,名禁而不匡者死。抹利,襦傳,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皆反自及也。  守國而恃其地險者削,用國而恃其強者弱。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殃。逆節不成,是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贏極必靜,動舉必正。贏極而不靜,是謂失天;動舉而不正,是謂後命。大殺服民,戮降人,刑無罪,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罪,其福五之;所伐不當,其禍十之。  國受兵而不知固守,下邪恒以地界為私者保。救人而弗能存,反為禍門,是謂危根。聲華實寡,危國亡土。夏起大土功,命曰絕理。犯禁絕理,天誅必至。六危:一曰嫡子父,二曰大臣主,三曰謀臣外其志,四曰聽諸侯之廢置,五曰左右比周以壅塞,六曰父兄黨以拂。六危不勝,禍及於身。三不辜:一曰妄殺賢,二曰殺服民,三曰刑無罪:此三不辜。  三壅:內位勝謂之塞,外位勝謂之拂;外內皆勝則君孤直。以此有國,守不固,戰不克。此謂一壅。從中令外謂之惑,從外令中謂之賊。外內遂爭,則危都國:此謂二壅。一人擅主,命曰蔽光。從中外周,此謂重壅。外內為一,國乃更。此謂三壅。三凶:一曰好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縱心欲:此謂三凶。  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昧一國之利者,受一國之禍。約而背之,謂之襦傳。伐當罪,見利而反,謂之達刑。上殺父兄,下走子弟,謂之亂首。外約不信,謂之怨媒。有國將亡,當罪復昌。〈論約〉  始於文而卒於武,天地之道也;四時有度,天地之理也;日月星辰有數,天地之紀也。三時成功,一時刑殺,天地之道也;四時而定,不爽不忒,常有法式,天地之理也;一立一廢,一生一殺,四時代正,終而復始,人事之理也。  逆順是守,功溢於天,故有死刑。功不及天,退而無名;功合於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順則生,理則成,逆則死,失則無名。背天之道,國乃無主。無主之國,逆順相攻。伐本隳功,亂生國亡。為若得天、亡地、更君;不循天常,不節民力,周遷而無功。養死伐生,命曰逆成。不有人戮,必有天刑。逆節始生,慎毋戡正,彼且自抵其刑。  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必審觀事之所始起,審其形名。形名已定,逆順有位,死生有分,存亡興壞有處,然後參之於天地之恒道,乃定禍福死生存亡興壞之所在。是故萬舉不失理,論天下無遺策。故能立天子,置三公,而天下化之:之謂有道。〈名理〉  道者,神明之原也。神明者,處於度之內而見於度之外者也。處於度之內者,不言而信;見於度之外者,言而不可易也。處於度之內者,靜而不可移也;見於度之外者,動而不可化也。靜而不移,動而不化,故曰神。神明者,見知之稽也。  有物始生,建於地而溢於天,莫見其形,大盈終天地之間而莫知其名。莫能見知,故有逆成;物乃下生,故有逆刑,禍及其身。養其所以死,伐其所以生。伐其本而離其親,伐其與而敗其根。後必亂而卒於無名。  如燔如倅,事之反也;如遙如驕,生之反也。凡物群財,超長非恒者,其死必應之。三者皆動於度之外,而欲成功者也,功必不成,禍必反自及也。以剛為柔者活,以柔為剛者伐。重柔者吉,重剛者滅。諾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絕也。已諾不信,則知大惑矣。已諾必信,則處於度之內也。  天下有事,必審其名。名理者,循名究理之所之,是必為福,非必為災。是非有分,以法斷之;虛靜謹聽,以法為符。審察名理終始,是謂究理。唯公無私,見知不惑,乃知奮起。故執道者之觀於天下也,見正道循理,能與曲直,能與終始。故能循名究理。形名出聲,聲實調和。禍災廢立,如影之隨形,如響之隨聲,如衡之不藏重與輕。故唯執道者能虛靜公正,乃見正道,乃得名理之誠。  亂積於內而稱失於外者伐,亡形成於內而舉失於外者滅,逆則上溢而不知止者亡。國舉襲虛,其事若不成,是謂得天;其若果成,身必無名。重逆以荒,守道是行,國危有殃。兩逆相攻,交相為殃,國皆危亡。〈十大經〉〈立命〉  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右參,踐位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吾受命於天,定位於地,成名於人。唯余一人德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國置君、三卿。數日、曆月、計歲,以當日月之行。吾允地廣裕,類天大明。  吾畏天、愛地、親民,立無命,執虛信。吾愛民而民不亡,吾愛地而地不荒,吾受民而民不死。吾位不失。吾苟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觀〉  黃帝令力黑浸行伏匿,周流四國,以觀無恒,善之法則,力黑視象,見黑則黑,見白則白。地之所德則善,天之所刑則惡。人視則鏡:人靜則靜,人作則作。力黑已布制建極,而正之。力黑曰:天地已成而民生,逆順無紀,德虐之刑,靜作之時,先後之名,以為天下正。因而勒之,為之若何?  黃帝曰:群群□□,窈窈冥冥,為一囷。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剛柔相成,萬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為常。其明者以為法,而微道是行。行法循道,是為牝牡。牝牡相求,會剛與柔。柔剛相成,牝牡若形。下會於地,上會於天。得天之微,若時者時而恒者恒,地因而養之;恃地氣之發也,乃夢者夢而茲者茲,天因而成之。弗因則不成,弗養則不生。夫民之生也,規規生食與繼。不會不繼,無與守地;不食不人,無與守天。  是故贏陰布德,重陽長,晝氣開民功者,所以食之也;宿陽脩刑,童陰長,夜氣閉地繩者,所以繼之也。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與德。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得後刑以養生。姓生已定,而敵者生爭,不諶不定。凡諶之極,在刑與德。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當,而盈屈無匡。  夫是故使民毋人執,舉事毋陽察,力地無陰敝。陰敝者土荒,陽察者奪光,人執者摐兵。是故為人主者,時適三樂,毋亂民功,毋逆天時。然則五穀溜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天因而成之。夫并時以養民功,先德後刑,順於天。其時贏而事屈,陰節復次,地尤復收。正名修刑,蟄蟲不出,雪霜復清,孟穀乃蕭,此災乃生,如此者舉事將不成。其時屈而事贏,陽節復次,地尤不收。正名施刑,蟄蟲發聲,草苴復榮,已陽而又陽,重時而無光,如此者舉事將不行。  天道已既,地物乃備。散流鄉成,聖人之事。聖人不巧,時反是守。優未愛民,與天同道。聖人正以待之,靜以須人。不達天刑,不襦不傳。當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五正〉  黃帝問閹冉曰:吾欲布施五正,焉止焉始?對曰: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後及外人。外內交接,乃正於事之所成。黃帝曰:吾既正既靜,吾國家愈不定。若何?對曰:后中實外正,何患不定?左執規,右執矩,何患天下?男女畢迵,何患於國?五正既布,以司五明。左右執規,以待逆兵。  黃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對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於淵,以求內刑。內刑已得,后乃自知屈其身。黃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對曰:道同者,其事同;道異者,其事異。今天下大爭,時至矣,后能慎勿爭乎?黃帝曰:勿爭若何?對曰:怒者血氣也,爭者脂膚也。怒若不發,浸廩是為癰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爭矣。黃帝於是辭其國大夫,上於博望之山,談臥三年以自求也。戰哉,閹冉乃上起黃帝曰:可矣。夫作爭者凶,不爭者亦無成功。何不可矣?  黃帝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帝箸之盟,盟曰:反義逆時,其刑視蚩尤。反義背宗,其法死亡以窮。〈果童〉  黃帝問四輔曰:唯余一人,兼有天下。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為之若何?果童對曰:不險則不可平,不諶則不可正。觀天於上,視地於下,而稽之男女。夫天有恒幹,地有恒常。合此幹常,是晦有明,有陰有陽。夫地有山有澤,有黑有白,有美有惡。地俗德以靜,而天正名以作。靜作相養,德虐相成。兩若有名,相與則成。陰陽備物,化變乃生。  有任一則重,任百而輕。人有其中,物有其形,因之若成。黃帝曰:夫民仰天而生,恃地而食,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今余欲畜而正之,均而平之,誰適由始?對曰:險若得平,諶若得正,貴賤必諶,貧富有等。前世法之,後世既隕,由果童始。果童於是衣褐而穿,負缾而巒,營行乞食,周流四國,以示貧賤之極。〈正亂〉  力黑問於太山之稽曰:蚩尤□□□驕溢陰謀,陰謀□□□□高陽,為之若何?太山之稽曰:子勿患也。夫天行正信,日月不處。啟然不怠,以臨天下。民生有極,以欲涅洫即失。豐而為殺,加而為既,予之為害,致而為費,緩而為哀。憂桐而君之,收而為之咎;累而高之,踣而弗救也。將令之死而不得悔。子勿患也。  力黑曰:戰數盈六十而高陽未夫。涅溢早服,名曰天佑。天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42

2005年5月22日讲授 熊春锦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刚好是十五,我们选择这个时间段,将研究《德道经》、学习《德道经》的内容展开和深化一下。请大家按照《德道经》学习的精神和方法进入应当进入的状态,保持住把握执两用中,把握在太极的中央、中态来进行听讲。这样可能启发会大一些,对大家身国内的影响可能也会明显一些。一些要点、具体的操作要点在这里不再作更详细地说明,大家自己掌握住这些相关的要求和要点就可以了。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命题,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主体的内容仍然是万经之王《德道经》的第一章的内容。因为这是个纲,这个纲不展开,我们不掌握好,那么,下面各章中的很多内容,都有可能被我们忽略掉。只有"纲举"才能"目张"。所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德道经》的学习总纲,作为一个尝试,再次将《德道经》的第一章展开来进行讲解。这一章的内容的确非常丰富、系统,这个大系统论非常地庞大。学了几十年了,都感觉到还没学完,还没把它钻研透。所要讲的内容又可繁可简。说简吧,只一个"德"字就把这一章的内容概全了;说它繁吧,那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子系统。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一种"无为"和"有为"中间的状态下,把它展开来说明。要把这一个命题讲完,可能一堂课、两堂课,甚至三堂课也讲不完。我们就慢慢地往前讲好了,根据"恍兮惚兮"当中的要求,来掌握这个讲解的进度。第一个命题:民族根文化的复兴是道德复兴的根本德一,是人类精神最终必须达到的境界。这个"德一"是指的道德的"一",德性的"一"。道无,是人类发展最终必然的归属。马克思曾经在太极"白"境当中勾画出了这个相似原理性的蓝图,这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与老子的"德治"思想可以说具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详细地研究过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的话,会发现这一点,的确具备有这种内在的、高层次的、系统性的异曲同工之妙。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又与老子的"道治"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当然这两者之间的连接,怎么样个不谋而合,要展开来讲,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内容很多。我们在这里只强调一些纲,因为我们不是政治家,也不想从政,只是从哲学理念上来讨论民族根文化。其实,马克思主义不仅仅与《老子?德道经》相似,而且马克思的思想和理想,也同时与东方入世的儒家学说和思想也非常地接近。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学术的、哲学的领域。我们把它提出来,进行一种提纲式的讨论,是因为这几十年以来,我们长期地在吸取马克思的思想中生存和生活。寻找民族根文化的连接,必须要经过这一道桥梁。撇开这座桥梁,而研究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道德思想,是比较困难的,也有可能在许多的理念、名词、观念上,容易混淆其中的深刻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虽然在中国几十年了,但是作为百姓而言,对他的理论,能够系统地去研究和解读的确又不多,大家多是一种被动性地接收。回想当年我花三年时间来读西方的哲学著作和马克思的著作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地困难。为什么?他行文的方式、思维的脉络,与东方人、中国人的方式完全不同。我到了德国以后,跟德国人在讨论的时候,他们都觉得哲学领域啊,想起来就头大,要重新去掌握那些专用名词,专用单词,要重新开始学习。由此可见我们东方人再根据原著的翻译本来学习是多么的困难。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将一些理论性的内容作一个简要地说明和展开。主要使我们的思维,哲学思维理念,能够通过这一座桥梁而回归到我们的根文化之上。总而言之,如果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与《德道经》的哲学思想相比较的话,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老子和马克思都是"以百姓之心为心",胸怀苍生,在这样一个坚定的理念之下,从而创立了目标一致但是路径不同的哲学思想。这个目标、终极目标都是相似的。但是差异,差在这个不同的路径。在终极目标上和谐一致,殊途而同归。这一点如果我们深入地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德道经》的哲学思想,然后再加以比较,那么这个结论,就会自然地得出来。而且我们也不难发现,《德道经》的哲学思想,已经将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天然地囊括在其中。这个结论,有些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可能感觉到有点奇怪。但对真正把《德道经》展开来了的、并且实践了《德道经》的人来说,却会露出会心地微笑:的确是囊括在其中,而且是把其中的精华囊括在其中。所以,学习、实践、研究《老子?德道经》,对我们这个已经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建设多年的国家,在目前的社会现状基础上,进行民族精神复兴、社会道德复兴,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和过程。而且,学习《德道经》的哲学思想,复兴民族的根文化,复兴社会的道德,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如何深刻地、全面地去认识《老子?德道经》的哲学观,将诞生于两千五百多年之前这样一个接近自然大道的思想、哲学观,让我们现代人来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确有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离道失德已经甚为久远了。下面的第二个题目会谈到这个事。对于离道失德已经甚为久远的现代人而言,必须要跨越历史的长河,回溯到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中,在根文化的土壤中,在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进入《老子?德道经》的深刻哲学思想和理论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真实地用"修身明德"的方式来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这"修身明德"四个字,正是两千五百年来,我们丢失了的关键内容。我们人类在这两千五百年当中,已经失去了"修身明德"的基本实践,所以难以解读《老子?德道经》,难以全面地掌握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如果我们要想真正地、全面地、科学地去把握好我们民族的根文化,就必须重新将"修身明德"四个字,老老实实地、勤勤恳恳地进行刻苦的实践。这样才能架起通往我们民族根文化的桥梁,从而自由地翱翔在《老子?德道经》这一部万经之王的海洋之中。 《老子?德道经》一书中的这个"德道"一词,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华,是老子为了引领人类众生修德归道而设立的一个名词。但是,"德道"一词在魏晋时代却被人颠倒成为"道德"一词,而且沿用至今。老子的著作《德道经》,是因为他站在道的境界,在那个"O"里面,运用"一",这个"一"是什么?是"德"。运用德的演化规律分析人类,分析人的生命,预见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撰写的一部万经之王。但是在今天,由于现代人思想当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个"道德"一词已经被人们"泛义化",或称之为"泛义伦理化",使它改变了老子当时提出这一名词的本意。现代人仅仅将"道德"理解成为一种人的"德性"和"德行",被人们视为一种符合伦理规范的品行,将它降格为后天的意识认知的伦理规范标准,而成为伦理行为正确与否的一个鉴别名词。例如,我们常常在谈论某某人时说,"啊,这个人有道德;或这个人行为不道德",或者说"某某人无德",或者说"缺德",等等。实际上都已经把"道德"这个根文化的灵魂降格了,强行地降格到了伦理现象的标准。似乎在现代人的眼中和思想中,"道德"就是伦理。那么"道德"是不是伦理?可以说既是伦理也不是伦理。不是伦理的这一部分应该恢复它的本然面貌。 有的同学猛一来参加听《老子?德道经》讲解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师,你所讲的《德道经》怎么与社会上其他人所讲的《道德经》不一样啊?"的确是不一样。这个不一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体之于身而知道";第二是"明德"。这是讲解《道德经》的一个基本前提和要求。别的人将道德泛义化、伦理化,没有上升到以"德"阐释万物变化运行规律。这两点差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这两点差异,正是我们寻找祖先根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我们要把它弄清楚,不要有糊涂观念。我们所讲的《德道经》,因为囊括了常道人所讲的伦理性的道德,所以一切都在它的包含之中。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要想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要想实现道德的复兴,首先就必须要抓住这个道德的复兴。然而抓住道德的复兴,首先又必须要抓住每个人身国内德道的复兴,要真正地具体落实到每个人心中、身内这个"德"的复兴和对这个"一"的认知。这个"得其一,万事毕",要能够落实到所有的人的心中和身内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德道的复兴和道德的复兴。不明这个"一",不知道这个"一",不能够体悟、感知、窥见这个"一"的,那么就很难明德而恢复、复兴、振兴这个道德。 这一二十年来国家经过了很多的努力来提倡这个道德的复兴。什么"五讲四美"啦、"三热爱"啦等等,每年还规定了"学雷锋"等等活动。但为什么就是不见道德的复兴?这是因为我们只把它当作了口号和运动,流于形式,囿于过场,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道德",没有自身的体悟,没有经过每个人本身的格物实践过程,所以它也就难以推广,难以落实,难以实现。要真正地复兴这个民族,实现道德的复兴,那就非得要避免这种不切实际的口号和运动形式,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心灵之中,落实到每个人的身国之内,完成这一个对道、对德的真实不虚地体认。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全部都来修真明德,修身明德,形成强大的社会风气,才能改变社会。只有到形成真正实践的风气之时,真正去把握住这个根文化之时,道德的复兴才会必然出现。这个道德复兴,它必须经过每个人或者绝大多数人从身国内到身国外逐层次地展开,这样才能达成我们的希望和目的,这样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我记得在六十年代,当时,大概是读小学六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刘少奇写的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我当时简直就像捡到宝贝一样,用一天一夜的时间把它读完了。我感觉到,如果刘少奇的这部书,真正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扎扎实实地展开学习的话,那么国民的精神面貌绝对是另一番天地。但是可惜,连他本人都因为这本书而遭受了灾难。每个人自身道德修养对社会的作用,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否能真正地提高,并上升到整个民族复兴的高度上,是需要极大的勇气、极大的魄力才能够展开的。道德的复兴,不论是伦理性的道德复兴,还是真正的归德返道的复兴,都必须首先寻找到民族的根文化,将我们的足跟立定于民族根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这样做才是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方法。因为只有这个文化之根才是整个民族的源头活水,生旺之基。不找到这个根文化,只是功利主义的、实用主义的、病急乱投医式的研究中华民族的道德文化,不仅不能够实现民族复兴和真实意义上的道德复兴,还有可能使道德的本意继续被我们一颗不明道德的心灵、被我们一双充满了私欲、利己主义漆黑的双手所异化、所玷污,进而失去民族道德复兴的机遇,成为民族的千古罪人。 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全都蕴藏在博大精深的《老子?德道经》五千文之中,她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根文化的主根。在这个主根之上才相继诞生出中华民族的两大辅根文化,——也就是儒学文化和释学文化。如果我们都平心静气的、客观的、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这个根文化的起源,这个结论我相信是任何学者都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有文史资料记载的最早的人文学说是"黄学",在这个"老学"出现以后,我们后代人才将它们合称为"黄老之学"。这个"黄老之学"就是中华文化最初始的文化之根,主根。此后,才相继诞生儒道的孔孟之学和后来又引进融合的佛学。共同一起组成了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三大支柱。可以说是以道德文化为主根,而以孔孟之学和佛学为辅根――支撑帮辅的意思,共同地构成这么三大支柱。谁将这三大支柱给否定了,那么就不配称之为炎黄子孙。这三条主根绝对不要抛掉,也不能够抛弃,而是要把它摸清楚。任何偏离主根的学说,任何偏离这个以"道德"为主根,以儒、釋为辅根的这三大支柱的学说,都应当将他们称之为"杂学",这样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去把握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我们后世的许多学者,一方面由于他们没有进行修身明德的实践,因而弄不清楚这个主根,认识不了她,只好将这个根放到一边;另一方面,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纷呈,使人们认不清楚什么是主根了。当时的诸子百家学说,的确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兴盛了一个时期,而且还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载。但是我们要考虑到先秦儒学、法学等学派,他们诞生的土壤是在春秋战国,是在周朝解体后,在周文疲敝时期。周朝当时是以"礼"为治的,周朝的子孙们没有很好地把老祖宗的这个 "礼"治文化很好地执行下去,放弃了,搞疲了,社会也就弊了,弊病多端,导致了最终的解体。诸子百家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应时而起的,是以物为智的思想而产生的一些学说。可以说是看到什么东西不行了以后,赶忙去扶一下而诞生的这个学说。所以,这些学说,未能承上启下地与根文化连接起来,所有的这些学派,它都应该是杂学。唯有孔子,在当时还是把握住了根文化的主根,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个能够辅助主根的学派,称之为"儒家学说"。孔子的核心观念是"仁",他的政治理想是仁政。孟子侧重的概念是"义",他的政治理想是王政,想建一个王道乐土。其次,还有荀子,荀子的学说侧重的是"礼",政治理想是礼治。还有一个著名的韩非子,韩非的核心概念是"法",他个人的政治理想是法治。当时可以说仁、义、礼、法,百家兴起,各执一端。有的把握住了根文化,所以它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发展下来。有的以个人的智识为用,没有经过修身明德或者修真明德实践而诞生、参与到诸子百家当中进行讨论的那部分内容,大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看一看先秦诸子百家在我国历史上兴盛的这一个时期,各家各派最后的筛选和结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谁把握住了"黄老之学"的主根,谁就延续下来,并且发展开来,成为对社会进程过程当中有益的学问和学说。比如说孔子是一位大家,他的确是一位圣人,相当圣人层次吧,以后有机会还要展开讲。他被后世尊称为"圣人",也就是说相当于到达了圣人修为层次的一位儒学大家。他的"圣","圣"在什么地方?"圣"在紧紧扣住了"德"。孔子虽然提倡"仁",但是他紧扣住"仁",从这个"仁"上面、向上紧扣住"德",向下扣住"礼",用这个"礼"来解释"仁"。那么孟子,他的学说大家看过了,研究了,也就可以发现孟子是将"礼"和"义"兼蓄并论,结合讲礼。那么荀子,是尊礼重法。他们各有特色,但是所有的这些诸子百家,他们的理论、他们的方法、他们的治世理念,我们刚才讲了有一个分水岭:凡是没有真正地进行体德,没有进行修身明德或者修真明德的这些思想家,他们就难以把握住这个"德一"。这个"德一"如果不把握住,那么始终就是盲人摸象,只能掌握局部的知识,难以产生像老子那么大的气魄,将整个宇宙的"变化揽于手中,乾坤集于一掌之中"。如果没有体德,没有把握这个"德一",那的确只能是局部的解析。因为没有这一个心灵的明亮,心中的光不能自燃,不能燃烧起来以后照亮自己,也照亮历史,照亮过去,照亮未来。仅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了解万事万物,终究都会是盲人摸象,只能掌握那么一个小小的范围。他们自己形成的学说和思想,也就难以称其为根文化。即使我们后代强名它,那也只是细小的须根而已。由于我们后世的许多的研究者、史学家、哲学家同样丢失了体德,丢失了修身明德,所以在研究过程当中难以把握住主根。这个民族文化的主根难以把握住,研究的结果也同样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一样,各执一端,议论纷纷,评论各异,形成了近代的复杂的各种政治观念、哲学思想。从历史到现在,许多的哲学思想把我们弄得眼花缭乱。外行就看热闹,内行就看这个历史当中的门道。这个门道是什么?是《德道经》,是"黄老哲学",将这个《德道经》和"黄老哲学"牢牢地把握住,这才是真正地去把握根文化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为了更准确地研究和实践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又要同时去避免近代人们对道德及伦理的狭隘认识和错误判断,我们花了一定的时间将这个《德道经》的各个版本,包括帛书版、竹简版、道藏版,还有各个时期有名人物的点评版等等,经过了一番慎重而深入细致的反复考证以后,才将老子的《德道经》重新恢复成为魏晋以前的《老子?德道经》的原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学术举措。这个理念,这个道德到底是一种伦理概念还是真正的哲学、社会学?这个应当有一个重新的恢复和鉴定。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努力,有利于对民族根文化的研究和大系统性的展开。在《老子?德道经》这个集中华根文化之大成的宝库之中,把握住她,那么我们就比较容易高屋建瓴地进行追本溯源,从而将中华文化大系统的根、干、枝、叶,由根到干,由主根到辅根、到细根、须根,到这个主干,到这个枝,到这个叶,把它理顺。从而全面地把握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有利于准确地展开和把握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大系统,这里面包含了一种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全面整肃道德纲纪的过程。从而为实现真正的民族道德复兴,迎接中华民族道德的春天而服务。我们要甘当这个垫路石、指向标,甘做众生孺子牛,尽我们的努力把这个奠基工作,把这个开山劈路的工作做好,这也是我们在《德道经》内在精神食粮的滋养下,通过修真明德而获得一种精神解放以后,产生的"以众生之心为心"的理念的发挥和实践。 关于什么是民族根文化的"道德","道"和"德"的真正深刻的内涵,这个方面我们已经作过了一些论述和讨论。虽然由于一些因素暂时的制约,,仍然还没有全部地展开来,没有德化式地平铺、秩序式地展开。但是"道"和"德"都是必须"体之于身"才能体认的学问,这是回避不了的。"体之于身而知道",是一个必然的实践过程!谁回避这一个关键点,那么就难以真正地把《道德经》、《德道经》读通,只能绕过这个根文化的主根,去进行粗浅的表面的为名、为利、为欲而进行研究。"体之于身而知道"。"体之于身"的什么东西?就是这个"德"。用这个"德"在体内去进行体会、研究,从而明白这个"道"。心里面明了、亮了,你才明白"道";心里面一团漆黑,没有自性的光明,怎么来知道这个"道"?所以说"道"和"德"都是必须在身体内自我实践――"修之于身"的哲学。"道"和"德"作为"体认"而产生的结果是不可怀疑和推翻的,因为它是一种实践出真知的真理。而人类意识当中的怀疑性,那只是一种理性行为,非常地表浅,而实践后所诞生的体认则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真实。因此,进入到"天人合一"状态实践才能体认的"道"和"德"是不可怀疑的,是任何人也没办法推翻的。即使用强权来抹杀它,它也还是不会消失的,因为它就是自然真理的客观存在.。那么对于那些不进行"道"和"德"真实亲身实践、体认的人,谈论"道"和"德"的具体内涵,那可就累了,累身累心呐!那就像与夏天产生、秋天又死亡的昆虫来坐在一起去讨论冬天会有冰、会有雪一样的困难。因为它没有经历过冬天,这种昆虫它没有经过冬天的严寒、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的实际体验,你描述得再惟妙惟肖,那么它也不见得能够认同。所以,这也是真正认知中华根文化的一个障碍。这个障碍需要我们把握住关键点,真正像儒家那样也来一个体味、体悟,也能够进入格物、修身,去格一格看,感格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和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下)(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2005年5月30日熊春锦今天讲课的时间提前了一点,这是因为我们要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作为这一课,将《老子?德道经》的第一章全面展开,与近代的一些哲学思想和文化研究这些平台进行连接,的确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全方位地来温故知新,知新而通故,与中华道德文化的根文化进行全面地连接。这个连接,就需要我们要跨越几十年来在我们大脑当中形成的这么一些比较稳定的、固化的、长期的一些模式;这个联接,就使我们产生了一个需要逐步强化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来把它展开。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其实还是上一课没有讲完的内容,我们接着把它讲完。在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的这个大系统论上,我们的历史,的确是按照老子的一些预言,按照老子的高屋建瓴的一些分析而展开的。我们上一次曾经举了一些故事,那么接着就把这些故事简要地说完。例如说,这个夏、商、周时代,它表面看起来好像是"礼德治天下"的时期,好像是这个礼仪、礼德方面的要求,在这几个朝代里面逐步地丰富和完善,到了周朝的时候,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全面丰富的历史时期。但是,实际上内在的还是一个"义"字在起着支撑的作用。例如,在周朝的初期就曾经发生过一段"义薄云天"的故事。也就是叔齐、伯夷这两个人"饿死首阳山"的这样的一个历史故事。当时,伯夷他是孤竹君的长子,叔齐是次子,这是兄弟俩。但是孤竹君却想把自己的位子传给这个叔齐,——次子叔齐,让他来当这个继承人。然而等到这个老父亲去世了以后,这个次子却又不愿意当,就要让位给伯夷。这个伯夷又觉得这样就违背了父命,所以他就提前逃了,不愿意接受这个位子。这就是对他的祖先世袭继承下来的侯王、王爷的位置,他不愿意当,他就逃了。而这个叔齐,他也不肯去承袭这个位子,所以他也走了,他也离开了。这两个人,后来都听说西伯昌这儿比较善,能够供养老人,就想到西伯昌那里去养老。到了以后,恰巧这个西伯昌又刚好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正在兴兵伐纣,讨伐纣王。这两人一听就叩马而谏,这两人就把马的缰绳拉住,就对武王说:"你的老父亲都还没葬,你就动起干戈来,这是不是孝道呢?"这是提出一大问。第二大问,就说:"你本来是一个臣子,你却去杀君王,这难道是一种仁德吗?"武王的手下,当时看到了这个情况下就想动手、动武,但是被当时的姜太公,就及时地制止了。姜太公说:"此义人也。"也就是说,这两个人这个义德非常的丰厚,是出于这个义德而慷慨陈词来劝导武王不要兴兵。于是就把他们两人,扶着离开了军队。到后来,武王克了商以后,就建立了周朝,天下宗周了。伯夷和叔齐就感觉到在这种状态下去吃周朝的饭,就是非常可耻的事情。觉得这个周朝虽然建起来了,但是它建得不符合孝道,又不符合义德,所以就逃到了首阳山,在那里采摘野菜充饥。最后饿死首阳山,也不肯食用这个周朝土地上长出来的粮食。这一段故事是发生在礼治时期。这个"义薄云天"的经典故事,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实际上也就验证了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所揭示的发展规律是正确的。别看它表面上是礼,但是内在的还是义。这个社会实践,同样地验证了社会演变的内在的源动力是这个义德而不是礼德。这个礼德,下面我还要谈到,周文王为之制定了一整套的制度和仪轨。社会表象是礼治时代的特征,但是人们的心身中的演变仍然是遵从着这个义德,是百姓们心身中的义德在支撑着社会外象的礼治的展开。这一点我们在学习和讨论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当中,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不能忘了这个关键点。这个礼治时代的代表是周文王,姓姬,名昌。据说,他曾经推演这个八卦并且制定礼仪,而且在他的领地当中广行仁政。他父子寻得了姜太公作为他的丞相而辅佐他。当年他去找这个姜太公的时候,非常谦虚地把姜太公扶到他的行辕之车上面,站在地上推了八百步。当时姜太公说:"你推了我八百步,我保你周朝八百年。"当然这是故事。的确,后来周朝经历了八百年的历史,不可谓不长,不可谓不久。而且周文王制定的礼仪、礼德、礼治管理社会的方式,在那个时候使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很长时间的稳定时期。这是一段历史。社会发展下滑到了失德的义治表象时期中,这个最典型的历史人物,那就要算孔子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礼崩乐坏",开始进入了表面形式的"义治",本质则为阴火礼治的时代。这一时期,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孔子致力于他的"宗周、复礼、正名"的学说思想和政治抱负。由于人们到了这个历史时期,心灵失德的状态已经到了"阴于礼而表于义"的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心中其实已经失去了光明了。也就是说心里没有德之亮了,这个亮很小,很不足。因此,阴我就主宰了人们的心身。孔夫子在这种社会状态下要想再来复兴"周礼",已经没有人能够接受了。我们大家翻开历史就可以看到,春秋的五霸、战国的七雄,那个个都是豪情壮志,阴义充斥着心胸,阴我私心贪欲在体内主事,讲的是王霸之术,要的是富国强兵。像这个"连横"、"合纵"、"武治"这些学说,在那个时代是大行其道。谁也不愿意听取他再在那里反复地唠叨什么"仁"、"礼"。因而他所理想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任能,修信讲睦"的抱负无人问津。因为在这一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的帝王心中已经是阴火之"礼"主事,外以假义浮显,人人所关心的只是保得王权不变,——也就是说王位别丢了,能够做到一种世袭万代千秋最好。因此,以王霸之术得天下的君王,一时之间谁也不可能将他所倡导的礼治放在眼里。历史上后来发生的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及汉高祖刘邦的"尿溺儒冠"等坑杀斯文和侮辱斯文的现象,都充分地验证了老子社会发展学说的科学性。孔子的一生由于未把握住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因而"去乎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他在鲁、齐、宋、卫、陈、蔡这六国的游学,想寻找他这个治国抱负的寄托人、欣赏者,但是历尽了艰难也难以遂其心愿,难以实现他的这个心志。虽然他的学说符合道德,却没有真正地认识离道失德的这样一个社会状态。所以他这个志愿按照《老子?德道经》的社会发展学说进行分析,那也就是说他的志向、志愿是有点脱离了实际的。这一经历也同样地验证了老子社会发展学说的正确性。孔子的理想既未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在他死后,他的理想也没有被他的弟子们所能实现。但是,后来的帝王们却又开始重视孔夫子了,把他尊称为"圣人",提倡儒学思想。例如,从汉武帝时期开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后来的历代帝王的"崇儒重礼"现象,都验证了这一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外义内礼"的客观真实性。这是从历史上我们看一看这几个阶段如何过来了。愚智时代的主要特点在整个愚智时代,我们大家现在共同所处的这个现实社会环境,依据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而言,已经是到了"冬天将尽"的愚智最高峰的时期。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一个崇"智"的社会时期。愚智的时期是一个纯粹后天人心用事和治世的一个时代。佛家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末法"的时期,也称之为"人治"社会时期。这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们身国中的五德能量物质基本耗竭了,消耗干净,几乎没有了。在这样的状态下,那么当然能量没有了,心中就难以明德,心胸也难以光明磊落,反而漆黑一片,所以也就成了一个个人的私欲利己和集团私利至高无上的治世时期。老子之所以将这个时期称之为"愚",是因为这个"智"在人的体内和社会中,由于失仁、失义、失礼,而且"忠信之薄",已经到了一个残枝败叶的状态,所以这个"智",难以独立地支撑起来。这个"智"字,本意有日日新知,通过每天的不断学习积累而形成丰富的知识的意思。这个智识,是靠积累形成。但是,这个智识是否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呢?因为它是后天的这么一个智识,它能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能不能合德,还得要看这个金德义的扶生、土德信的制约,以及火德礼明的既济引领。没有这几个因素和能量的相互作用影响,这个孤智失德就难以称其为真正的"智",更不能称之为"智德"。实际上它是似智实愚,失散了仁、义、礼、信的智,很难独立地支撑起人体身国内和整个民族社会的良性发展活动。我们勉为其难地将它称之为"智",它只是人类的后天意识层面的聪明,是阴智的一种狡黠。我们民间经常有个习惯,伸出手来,伸出一个小手指头来,象喻一些事,其它四个手指头就弯曲着、单独地将这个小指伸直,用来象喻、比喻什么呢?比喻小人、小气、孬种、愚蠢,等等。我们还是可以用这只手来看一看我们的五德,当仁、义、礼,——食指、中指、无名指都丢失了,没有了,只剩下这一个小手指头的时候,而且大拇指也瘫痪了的时候,我们这只手还能干什么?仅仅剩下这一个小手指头,我们还能够将它称之为"智"吗?不能称其为"智"。如果说我们大拇手指头还有功能,没有瘫痪,大拇指头的"信",这个信德还很有力,那么与这个小手指头结合还能够拿一点东西,还有一点功能。也就是说这个人还能够把饭吃到嘴里,日常的一些细小的事务还能够自理。但是,如果这个大拇指头的"信"也丢失了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手指头存在的情况下,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愚智"。我们的这个时代由于道德的失明,这个阳水的智性行为和现象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愚,它会颠倒过来,反过来了。由于道德的失明,阳水的智性行为会发生颠倒性的认识,对人们阳水的智性行为和现象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愚",阴水的愚反而会被看作是一种"智",是非颠倒了。这个价值观的取向是以私和欲来进行衡量、以金钱和利益的利己性获得作为判断的标准。例如,修身明德者,就被视之为愚,视之为傻,以及认为这样有害。说:"别人都去捞钱去了,拼命地捞钱,你却在这里修什么身,明什么德,脱离了社会实际。"素食者也被看作是傻,不知道享口福。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不占、不贪、不拿、不吃的都被是看作呆和愚,或者嘲讽这个人"做作"、这个人"故做清高"而加以鄙视。这就是人们完全丢失了这个德性而产生的逆反性的认识,并且还形成了社会的共识。由于这个愚治时代属于智的范畴,这个智内又分为阳水和阴水,而在阴阳二水之中,由于失德阳水不足,阴水上升占着较强的比例;而又没有金德的"义"扶生这个阳水;也缺乏强有力的土德的阳土来制约这个阴水;因此阴五行中阴水的私心、贪欲、淫乱心理的表现和行为,那就会充分地表现于我们的社会中和世界上。这正如老子所言:"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老子?德道经》)。的确这个"欲"那是永远也难以满足的,这个"欲"是诞生我们个人之祸、家庭之祸、社会之祸的罪魁祸首。我们的内德能量环境中,也由于阴水克制了心火之阳,那么办起事来、待人接物就显得愚蠢、粗鲁、莽撞,没有文化教养,反应也迟钝,缺乏机灵性和准确性。看看我们社会上是不是这样?我们自己本身的表现是不是有点愚蠢、有点粗鲁、有点莽撞、有点没有教养的状态呢?我们的表现也会因为阴水不能养阳木,而只生阴木,这样就会导致肝气不舒。加上心火受制,心理受到了束缚而多愁善感,常常自怨自艾,怨天恨地,抱怨父母,抱怨别人,或者性情急躁,脾气火暴,肝病就会成为这一个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也会大量地上升。在情志方面就容易产生忧虑和绝望,由于心中这个无明,也就常常自寻烦恼,甚至寻死轻生。这个自杀率和他杀率,杀人率也就是比其它的时代都会高出很多。社会发展到了这个愚智的社会阶段以后,由于信德的阳土已经薄弱稀少,不能够克制这个阴水,因为阴水克制住了阳火,阴火就生出阴土来了。这个阴土就表现什么呢?表现贪恋吃喝,追逐口欲,这种吃社会主义、喝社会主义的现象也就必然蔚然成风,屡禁不止。而且这些人什么都能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藏的他都要想办法弄来吃,从而充分地去满足这个口欲之贪。因此也就会大量地伤害生灵的性命,从而加重了个人和社会仁性的损伤,悖逆了天理,干扰破坏了生态平衡,因而必定也就会造成"时疫"性疾病的反复大暴发和大流行。在这个西方世界中,人们都还能够自觉地不乱杀、乱吃并非供给人们食用的生灵,能够提倡素食和爱护动物。但是唯独我们东方人不相信众生平等相处对自己是有益的,无所不吃,无所不杀,这才是某些疾病都从东方为暴发而传遍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因。在这个愚智的时代,人们必然会因为阴水主宰身国而好色乱性,淫乱无耻。以吃喝、贪淫为社会的主要特色和所谓的"亮点"。而且,这个时代中由于阴水败肾,所以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或者经过泌尿生殖系统而传染的疾病最为高发。像祸乱全球的"爱滋病",各种顽固难治的性病,男女不孕症,生殖器官疾病,骨质系统疾病,腰腿痛疾病等等,都会高发于其它的社会阶段。当然其它系统的疾病也同样会高发于其它时代。这是因为人体内各系统的德能都已经降低到最低点的必然现象。美国的"伟哥"这个企业就是沾了这个愚智时代的光,它才能够跻身于世界级大富豪的行列。如果不是这个愚智的时期,阴水大盛,人们贪欲、纵欲,那么它就不可能发得了这个邪门之财。愚智时代就是一个淫乱的时代,笑贫不笑娼,整个村子、整个乡的姑娘可以成群结队地外出卖淫。各种稀奇古怪的社会现象没有办法进行阻遏,触目惊心地泛滥却没有任何的制约性。大家不要以为这都是根据社会现象而进行推论,实际上这都是依据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当中五行阴水的特征来阐述的。"黄老学说"就是把握这个五行来论万物、证万物、验万物的。上面所讲的都是这个五德丧失后最后时期的必然的社会共性现象,我们仅从理论分析就可以得出一种中肯的结论。当然我们还可以再根据这些理论,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中验证着看一看,那么你必定会从心中发出一些无奈地感叹:"唉,社会的发展,就是难逃其数!"这一时期由于人们体内的仁德丧失、义德丢失、礼德败丧、信德微弱,因此导致了这个阴木、阴金、阴火、阴土的旺盛。可以说一切不修身明德、不修真明德、不注意起码德性道德修养的人,那就是身国内"五阴"大行其"黑道"的时代。因为体内整个性体系统已经黑暗无明,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嘤嘤"地乱飞、乱动,全都迷失了方向。七魄,失去制约而在身国中兴风作浪,三魂不稳,真意不生,妄意滋长于无明之中,人们容易出现"五乱"。哪"五乱"呢?——心乱;身乱;家乱;社会乱;国家乱。我们常常生活在一种"父怒、母悲、子恨"的这样一种家庭环境条件之中。而且天象又多异常,地上灾害又高发,所以说地上灾害狂,下乱上苦忙。国家就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乱象,就像在水中按葫芦一样,此起彼落。这个"乱之首也"(《老子?德道经》),那就是非常典型明显的必然现象。我们还可以依据社会现象分析一下,这个时代到底是愚还是智。我们不要错误地以为老子的"乱后必愚"的预言并不精准,那可是真正的道者的精准无比之言哦!我们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吧。宋楚瑜5月11日在中国顶尖级的高等学府,——世界闻名的"清华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清华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某先生,在致欢迎词的时候频频卡壳,在赠送礼品时,朗诵清朝人黄遵宪的诗,他竟然读不下去,他不认识,引起在座学生们嘘声不断,笑声连连,闹了个尴尬至极。可是,无独有偶,这个笑话要是一个那还好说,但是它成双。人家说好事成双,它孬事也成双,坏事它成了双,叫做"雪上加霜"。在随后的央视节目"宋楚瑜大陆行"中,被特邀的另一位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某教授,再次复读其诗时,又重蹈覆辙,读错了字还不说,竟然还信口雌黄地自造新的书体,煞有介事地将"小篆"说成了"小隶",而且也不纠正。这两位高等学府清华名人的失格表演,一下子就传遍了全世界。那么这个现象折射出来的是智者之相,还是愚者之心呢?岂不就是一目了然吗?!有的人说"清华的校格、中国的国格、国人的人格,都被丢失了!"这也并非危言耸听! 对于社会而言,虽然实质上是一个愚智的时代,但是人们却偏偏要崇尚这个"智",一副智力发展社会的模样。可是由于人们都不修身明德,又恰恰遇上了大气运转入了愚智的时期,因此自以为聪明绝顶,而实质上弄巧成拙的事儿也就层出不穷。从教育领域而言,我们从上面高等学府发生的梗喉事件中,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方略失策了,德育成空了。智化为上、填鸭式的这个教育,这个考分就成了唯一的衡量标准。谁的智商高,谁就有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那么家长也就被这股潮流带着动,想尽办法去提高孩子们的智力。一听说这个鱼子能够补脑,那么市场上的卖鱼子的商贩就发了大财。家家户户都去买这个鱼子来熬汤、煲汤、炒菜,给孩子们填鸭式地喂,让他们多吃。家长全然不知道"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德道经》)。可以说,现在的家长谁也不知道司马光还曾经有这么一句话:"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在我们的整个社会,作为父母的为儿女做马做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就成了子女的奴隶。但是,方向又没有把握准,唯"智"为上,水克了火,培养出的孩子,心愚脑聪,心里面一团漆黑,光是一个大脑袋聪明,而且心灵又格外地空虚,长大了以后也就必然容易自暴自弃。像前不久的"马加爵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难道不是愚吗?!他无端地杀了那么多的同学,只为一句不合意的"言"而已。一个堂堂的大学生,竟然沦为一个杀手,一个超级型的杀手,他是智吗?他因为心中的无明,心里面不亮堂,光是大脑聪明,他割断了心和脑之间的联系,他必然就堕落。例如,还有现在很多大学生她自己登广告,推荐自己当"二奶"。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大学生聪明吗?她把人格都不要,只看到了这个钱,这个钱对于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拥有。为什么会这样呢?那还不是心中无明了吗?其它的,像自杀呀、他杀呀等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在这个时期中,人们的利己和贪欲已经发展到了寡廉鲜耻的状态,人们的信德能量也丢失至薄土无生机的状态,因此这个信仰丧失。不畏因果,信誉、信用都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各种各样的看起来聪明但是实质却又十分愚蠢的这样一些丑闻,那也就不绝与耳。从上至下"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事此起彼伏。当官的不修身、不明德,弄权于掌股之中,以权谋私谋财,以财谋权求官,唯利至上,不知满足,贪污腐败,铤而走险的恶行也就会层出不穷。在西方国家,这类现象由于有一定限度的法律和舆论监督,所以各种政治丑闻,政客的花边新闻不绝于耳,成了热门的"亮点"。而且人们也爱看爱听,因为它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体内阴水的需求和愚智的贪婪。像我们的网络,色情网的问题,就表现地很明显嘛!越清理它越旺盛,也不知道是谁在给它"浇水施肥"的,很可能就是在金钱的包裹之下,它才能够这么旺,总不断代地生长吧。可能上面布置的时候,应付一下差事,清理一下,任务一过,那么多的网警先生女士们却再也不闻不问了。上面不推,下面不动,因为任务的指标已经完成了,是否继续扫黄,还要愚智时代的主要特点——熊春锦(2007-03-14 21:09:17) 分类:中医理论  愚智社会离德必乱的理论分析  在整个愚智时代,我们大家现在共同所处的这个现实社会环境,依据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而言,已经是到了"冬天将尽"的愚智最高峰的时期。说得好听一点,就是一个崇"智"的社会时期。愚智的时期是一个纯粹后天人心用事和治世的一个时代。佛家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末法"的时期,也称之为"人治"社会时期。这一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由于人们身国中的五德能量物质基本耗竭了,消耗干净,几乎没有了。在这样的状态下,那么当然能量没有了,心中就难以明德,心胸也难以光明磊落,反而漆黑一片,所以也就成了一个个人的私欲利己和集团私利至高无上的治世时期。  老子之所以将这个时期称之为"愚",是因为这个"智"在人的体内和社会中,由于失仁、失义、失礼,而且"忠信之薄",已经到了一个残枝败叶的状态,所以这个"智",难以独立地支撑起来。这个"智"字,本意有日日新知,通过每天的不断学习积累而形成丰富的知识的意思。这个智识,是靠积累形成。但是,这个智识是否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呢?因为它是后天的这么一个智识,它能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能不能合德,还得要看这个金德义的扶生、土德信的制约,以及火德礼明的既济引领。没有这几个因素和能量的相互作用影响,这个孤智失德就难以称其为真正的"智",更不能称之为"智德"。实际上它是似智实愚,失散了仁、义、礼、信的智,很难独立地支撑起人体身国内和整个民族社会的良性发展活动。我们勉为其难地将它称之为"智",它只是人类的后天意识层面的聪明,是阴智的一种狡黠。  我们民间经常有个习惯,伸出手来,伸出一个小手指头来,象喻一些事,其它四个手指头就弯曲着、单独地将这个小指伸直,用来象喻、比喻什么呢?比喻小人、小气、孬种、愚蠢,等等。我们还是可以用这只手来看一看我们的五德,当仁、义、礼,——食指、中指、无名指都丢失了,没有了,只剩下这一个小手指头的时候,而且大拇指也瘫痪了的时候,我们这只手还能干什么?仅仅剩下这一个小手指头,我们还能够将它称之为"智"吗?不能称其为"智"。如果说我们大拇手指头还有功能,没有瘫痪,大拇指头的"信",这个信德还很有力,那么与这个小手指头结合还能够拿一点东西,还有一点功能。也就是说这个人还能够把饭吃到嘴里,日常的一些细小的事务还能够自理。但是,如果这个大拇指头的"信"也丢失了的时候,只有一个小手指头存在的情况下,那就是地地道道的"愚智"。  我们的这个时代由于道德的失明,这个阳水的智性行为和现象就会被人们认为是愚,它会颠倒过来,反过来了。由于道德的失明,阳水的智性行为会发生颠倒性的认识,对人们阳水的智性行为和现象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愚",阴水的愚反而会被看作是一种"智",是非颠倒了。这个价值观的取向是以私和欲来进行衡量、以金钱和利益的利己性获得作为判断的标准。例如,修身明德者,就被视之为愚,视之为傻,以及认为这样有害。说:"别人都去捞钱去了,拼命地捞钱,你却在这里修什么身,明什么德,脱离了社会实际。"素食者也被看作是傻,不知道享口福。那些在工作岗位上不占、不贪、不拿、不吃的都被是看作呆和愚,或者嘲讽这个人"做作"、这个人"故做清高"而加以鄙视。这就是人们完全丢失了这个德性而产生的逆反性的认识,并且还形成了社会的共识。  由于这个愚治时代属于智的范畴,这个智内又分为阳水和阴水,而在阴阳二水之中,由于失德阳水不足,阴水上升占着较强的比例;而又没有金德的"义"扶生这个阳水;也缺乏强有力的土德的阳土来制约这个阴水;因此阴五行中阴水的私心、贪欲、淫乱心理的表现和行为,那就会充分地表现于我们的社会中和世界上。这正如老子所言:"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故知足之足,恆足矣"(《老子?德道经》)。  的确这个"欲"那是永远也难以满足的,这个"欲"是诞生我们个人之祸、家庭之祸、社会之祸的罪魁祸首。  我们的内德能量环境中,也由于阴水克制了心火之阳,那么办起事来、待人接物就显得愚蠢、粗鲁、莽撞,没有文化教养,反应也迟钝,缺乏机灵性和准确性。看看我们社会上是不是这样?我们自己本身的表现是不是有点愚蠢、有点粗鲁、有点莽撞、有点没有教养的状态呢?我们的表现也会因为阴水不能养阳木,而只生阴木,这样就会导致肝气不舒。加上心火受制,心理受到了束缚而多愁善感,常常自怨自艾,怨天恨地,抱怨父母,抱怨别人,或者性情急躁,脾气火暴,肝病就会成为这一个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也会大量地上升。在情志方面就容易产生忧虑和绝望,由于心中这个无明,也就常常自寻烦恼,甚至寻死轻生。这个自杀率和他杀率,杀人率也就是比其它的时代都会高出很多。  社会发展到了这个愚智的社会阶段以后,由于信德的阳土已经薄弱稀少,不能够克制这个阴水,因为阴水克制住了阳火,阴火就生出阴土来了。这个阴土就表现什么呢?表现贪恋吃喝,追逐口欲,这种吃社会主义、喝社会主义的现象也就必然蔚然成风,屡禁不止。而且这些人什么都能吃,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藏的他都要想办法弄来吃,从而充分地去满足这个口欲之贪。因此也就会大量地伤害生灵的性命,从而加重了个人和社会仁性的损伤,悖逆了天理,干扰破坏了生态平衡,因而必定也就会造成"时疫"性疾病的反复大暴发和大流行。  在这个西方世界中,人们都还能够自觉地不乱杀、乱吃并非供给人们食用的生灵,能够提倡素食和爱护动物。但是唯独我们东方人不相信众生平等相处对自己是有益的,无所不吃,无所不杀,这才是某些疾病都从东方为暴发而传遍世界各地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愚智的时代,人们必然会因为阴水主宰身国而好色乱性,淫乱无耻。以吃喝、贪淫为社会的主要特色和所谓的"亮点"。而且,这个时代中由于阴水败肾,所以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或者经过泌尿生殖系统而传染的疾病最为高发。像祸乱全球的"爱滋病",各种顽固难治的性病,男女不孕症,生殖器官疾病,骨质系统疾病,腰腿痛疾病等等,都会高发于其它的社会阶段。当然其它系统的疾病也同样会高发于其它时代。这是因为人体内各系统的德能都已经降低到最低点的必然现象。美国的"伟哥"这个企业就是沾了这个愚智时代的光,它才能够跻身于世界级大富豪的行列。如果不是这个愚智的时期,阴水大盛,人们贪欲、纵欲,那么它就不可能发得了这个邪门之财。愚智时代就是一个淫乱的时代,笑贫不笑娼,整个村子、整个乡的姑娘可以成群结队地外出卖淫。各种稀奇古怪的社会现象没有办法进行阻遏,触目惊心地泛滥却没有任何的制约性。  大家不要以为这都是根据社会现象而进行推论,实际上这都是依据老子的社会发展学说当中五行阴水的特征来阐述的。"黄老学说"就是把握这个五行来论万物、证万物、验万物的。上面所讲的都是这个五德丧失后最后时期的必然的社会共性现象,我们仅从理论分析就可以得出一种中肯的结论。当然我们还可以再根据这些理论,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中验证着看一看,那么你必定会从心中发出一些无奈地感叹:"唉,社会的发展,就是难逃其数!"  这一时期由于人们体内的仁德丧失、义德丢失、礼德败丧、信德微弱,因此导致了这个阴木、阴金、阴火、阴土的旺盛。可以说一切不修身明德、不修真明德、不注意起码德性道德修养的人,那就是身国内"五阴"大行其"黑道"的时代。因为体内整个性体系统已经黑暗无明,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嘤嘤"地乱飞、乱动,全都迷失了方向。七魄,失去制约而在身国中兴风作浪,三魂不稳,真意不生,妄意滋长于无明之中,人们容易出现"五乱"。哪"五乱"呢?——心乱;身乱;家乱;社会乱;国家乱。我们常常生活在一种"父怒、母悲、子恨"的这样一种家庭环境条件之中。而且天象又多异常,地上灾害又高发,所以说地上灾害狂,下乱上苦忙。国家就疲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乱象,就像在水中按葫芦一样,此起彼落。这个"乱之首也"(《老子?德道经》),那就是非常典型明显的必然现象。

太阳上山下山 发表于 2010-3-8 13:42

 愚智社会的乱后必愚  我们还可以依据社会现象分析一下,这个时代到底是愚还是智。我们不要错误地以为老子的"乱后必愚"的预言并不精准,那可是真正的道者的精准无比之言哦!  我们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例子吧。宋楚瑜5月11日在中国顶尖级的高等学府,——世界闻名的"清华大学"发表讲演的时候,清华大学的校长、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某先生,在致欢迎词的时候频频卡壳,在赠送礼品时,朗诵清朝人黄遵宪的诗,他竟然读不下去,他不认识,引起在座学生们嘘声不断,笑声连连,闹了个尴尬至极。可是,无独有偶,这个笑话要是一个那还好说,但是它成双。人家说好事成双,它孬事也成双,坏事它成了双,叫做"雪上加霜"。在随后的央视节目"宋楚瑜大陆行"中,被特邀的另一位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某教授,再次复读其诗时,又重蹈覆辙,读错了字还不说,竟然还信口雌黄地自造新的书体,煞有介事地将"小篆"说成了"小隶",而且也不纠正。这两位高等学府清华名人的失格表演,一下子就传遍了全世界。那么这个现象折射出来的是智者之相,还是愚者之心呢?岂不就是一目了然吗?!有的人说"清华的校格、中国的国格、国人的人格,都被丢失了!"这也并非危言耸听!  对于社会而言,虽然实质上是一个愚智的时代,但是人们却偏偏要崇尚这个"智",一副智力发展社会的模样。可是由于人们都不修身明德,又恰恰遇上了大气运转入了愚智的时期,因此自以为聪明绝顶,而实质上弄巧成拙的事儿也就层出不穷。从教育领域而言,我们从上面高等学府发生的梗喉事件中,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方略失策了,德育成空了。智化为上、填鸭式的这个教育,这个考分就成了唯一的衡量标准。谁的智商高,谁就有生存权、就业权、发展权。那么家长也就被这股潮流带着动,想尽办法去提高孩子们的智力。一听说这个鱼子能够补脑,那么市场上的卖鱼子的商贩就发了大财。家家户户都去买这个鱼子来熬汤、煲汤、炒菜,给孩子们填鸭式地喂,让他们多吃。家长全然不知道"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德道经》)。可以说,现在的家长谁也不知道司马光还曾经有这么一句话:"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在我们的整个社会,作为父母的为儿女做马做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就成了子女的奴隶。但是,方向又没有把握准,唯"智"为上,水克了火,培养出的孩子,心愚脑聪,心里面一团漆黑,光是一个大脑袋聪明,而且心灵又格外地空虚,长大了以后也就必然容易自暴自弃。像前不久的"马加爵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难道不是愚吗?!他无端地杀了那么多的同学,只为一句不合意的"言"而已。一个堂堂的大学生,竟然沦为一个杀手,一个超级型的杀手,他是智吗?他因为心中的无明,心里面不亮堂,光是大脑聪明,他割断了心和脑之间的联系,他必然就堕落。例如,还有现在很多大学生她自己登广告,推荐自己当"二奶"。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大学生聪明吗?她把人格都不要,只看到了这个钱,这个钱对于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拥有。为什么会这样呢?那还不是心中无明了吗?其它的,像自杀呀、他杀呀等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  在这个时期中,人们的利己和贪欲已经发展到了寡廉鲜耻的状态,人们的信德能量也丢失至薄土无生机的状态,因此这个信仰丧失。不畏因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古真人医话3

千脑提供附件上传 不限文件类型,不限制文件大小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

推薦閱讀:

民间偏方大全(一)
[转]民间偏方秘方-民间偏方秘方大全 - 小儿急救知识
如何看待那些中國民間的發明家?
一些匪夷所思的民間傳說?

TAG:医学 | 中医 | 中医学 | 民间 | Pow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