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幸福王文學:小城青年的發跡之路|界面新聞 · 地產

50歲的王文學,在廊坊市裡幾乎無人不知。

這位而今身價已達400多億的中國富豪,是華夏幸福的掌門人,當年是他們口中的「老王掌柜」。

位於新華路169號廊坊市市委黨校是王文學的發跡之地。新華路也是廊坊市的核心所在,幾乎所有的政府機關都在這條街上,離黨校往北不遠的廊坊市交通局是王文學最初的工作單位,黨校附近的一位年長的市民說,王文學早年間當司機的時候就十分好學,情商也高,很會來事。

1992年,在全國一片下海熱潮中,王文學在市委黨校臨街之處開了一家「川崎」火鍋店,生意不錯。

王文學的火鍋店越開越大,來吃飯的不乏廊坊的政府官員,在跟他們的接觸中,王文學找到了商機——給政府的樓堂館所進行翻修升級。於是王文學的業務除了餐飲之外,又多了一項裝修。

據《財經》報道,王文學的裝修生意在1998年遭遇了危機,在當時全國嚴禁樓堂館所建設的高壓之下,王文學被兩頭擠壓:一面是對政府追款不成,另一面是對下游供應商施工隊的欠款無法結算。

然而,頗有政治覺悟的王文學干出一件驚人之舉:燒毀了政府的裝修合同,並聲明不再討要政府的欠款。

吃虧是大福。王文學放棄債務的舉動讓政府對他好感備增,而他的機會也隨著1998年房改的啟動而來臨。

據廊坊市市委黨校附近居民回憶,當時黨校北邊有一塊地,但政府沒錢,於是這個工程就包給了王文學,王文學的條件是蓋好宿舍樓之外,剩下的土地讓他蓋商品房出售。由於這塊地位於一條叫「華夏里」的小街北邊,王文學的第一個房地產項目就命名為「華夏花園」,他也成立了他的華夏房地產開發公司。從此一步跨進房地產行業。

在開發完華夏花園之後,王文學又在新華路附近的第五大街、第六大街拿了幾塊地。

這時候,王文學面臨著他發跡史上的第一個難題:到底是繼續小打小鬧,在當地吭哧吭哧一個個開發樓盤呢,還是弄出一個大的動靜,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好學的王文學開始到處求教。一位高人也出現在了王文學的生命中。

2001年,王文學在北京的住交會上碰到了王志綱。彼時,王志綱和他的工作室在中國地產界盡人皆知,名噪一時。因為他剛剛幫廣州市宏宇集團董事長黃文仔在廣州番禺的華南板塊創下「香河灣」樓盤的銷售奇蹟。

王文學以虔誠謙卑的姿態向王志綱求教。據王志綱回憶,王文學後來又背著一個綠書包,帶著華夏一個副總和他在廊坊市政府任職的表弟,南下深圳,到王志綱的寓所再次求教。

「說實在,他當時的身價也就3000萬左右,在開發商裡面算是個小蝦米了,但是王文學這個人情商高,很討喜,還善於自黑。」王志綱舉了個例子說,因為王文學腦袋大,剃了小短頭,我就說你怎麼長得像個日本人啊。王文學就自嘲說,是啊,是啊,我開的火鍋店就是日本名字——川崎。

華夏幸福日後遵循的產業地產道路,就是在王文學跟王志綱的幾次交流中奠定下來的。

智綱智庫北京中心總經理任國剛當時具體負責給王文學在廊坊的布局做策劃,他全程參與了整個過程,並跟華夏幸福有長期合作。

據任國剛回憶,當時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提出大北京規劃的概念,要開發北京周邊地區,王文學想藉此尋找新的機會,王志綱工作室的人在王文學的力邀之下就去了趟廊坊,當時建議他去拿廊坊靠近北京的地,但那個地有2萬畝大,涉及到政府層面,於是又去找當時主管規劃建設的廊坊市副市長吳顯國,結果吳顯國馬上就要升市長,需要做一個政府工作報告,就讓王志綱他們做一個廊坊市的整體規劃。

「當時提出政府請客企業買單的方法。」任國剛回憶說,王文學給錢讓王志綱工作室給廊坊市政府做規劃。

王志綱他們提出了星月計劃,即以北京市為月亮,圍繞著北京,在廊坊布局七個星星。

然而廊坊的眾多布局中,已經幫政府買單了的王文學,他的位置又在哪裡?

當時吳顯國給王文學指出兩條路:一是繼續在廊坊市區搞房地產,二是去做固安開發區。他建議王文學去做固安。

當時固安是廊坊市最落後的一個貧困縣,根本沒錢,王文學也沒搞過開發區,也不知道盈利模式在哪?

但在幾經猶豫之後,王文學答應去干。王文學當時的資產3000萬左右,開發固安遠遠不夠。

於是,按照當時的套路,王文學把土地的預開發權質押給銀行,從銀行融資。

然而,僅僅一年,王文學就遭到了2003年的開發區整治風暴。所幸在政府的加持下,王文學安然過關。

任國剛回憶,吳顯國幫了王文學兩個大忙,一是把固安開發區叫成廊坊開發區的分園,因此就不算是新成立的園區,成功躲過了那輪整治,二是幫王文學融得了兩億的資金。

「兩億在當時是個大數目,廊坊市區的土地那時也就30萬左右一畝地。」任國剛說。

這兩億的啟動資金,第一用在開發區建設,第二拿一部分錢做房地產,在廊坊市區拿了很多新的地。

華夏幸福以住宅養產業地產的模式就此開啟。

(廊坊市委黨校,華夏幸福董事長王文學的發跡之地 )

2002年到2007年,五年的時間內,固安的開發主要靠華夏幸福在廊坊市拿地賣房輸血。

當時華夏幸福廊坊地產公司的老總叫胡學文,目前擔任華夏幸福股份公司董事兼副總裁。

「老胡當時就覺得很牛,整個華夏的生存都靠我,沒有我的話,華夏沒有生存的可能。」任國剛回憶說,當時廊坊地產公司每年的銷售收入在30個億左右。

在廊坊市區之外,王文學也慢慢地把觸角伸到其他環京地區。

華夏幸福成立了京御地產公司,以安義為負責人(安義此後任華夏幸福股份公司總裁,於2012年12月因個人原因辭去總裁職務 ),開始在廊坊市區之外的香河、大廠等地拿地,安義創立了華夏幸福的住宅品牌——孔雀城。

潮白河孔雀城,大運河孔雀城,永定河孔雀城等一系列住宅項目開始在北京周邊拔地而起。

2008年前後,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環京樓市開始躁動起來。

任國剛稱,2007年底京御地產銷售額第一次超過了廊坊地產,達到了38億左右。而京御地產和廊坊地產加在一起的銷售額則達到70多億,由此華夏幸福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銷售額從一百多億,到三百多億,到五百多億,到八百多億,直至衝過1000億大關。

任國剛稱,華夏幸福的快速發展,是吃了環京房價上漲的紅利:「是因為房價不斷增長,原來賣4000,後來賣8000,後來賣12000,最後賣到2萬多,你土地成本都不變,銷售額當然就上去了。」

隨著環京房價的不斷上漲,王文學的身價也水漲船高。《2017胡潤房地產企業家榜》發布,王文學以485億元排名第七。

給碧桂園楊國強、萬達王健林和王文學都「指點過迷津」的著名地產策劃人王志綱曾經斷言,王文學會成為「下一個中國首富」。

任國剛跟王文學有多次接觸,王文學給他最強烈的印象是此人非常好學,「一般能做到千億級的企業還能夠持續性學習的企業家鳳毛麟角。根據自己發展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狀況,這樣的企業家是非常少。王文學就是其中一個。」

就在2017年年底,王文學又調整了它的戰略——開啟全面合作的模式,從投融資、房地產、產業新城、規劃諮詢、城市配套設施等各個方面,向其他企業伸出橄欖枝,大家一起玩。

「濟濟多士,使於四方,幸福桑梓,華夏以寧。」在華夏幸福的老本營——廊坊市新華路169號市委黨校院內,華夏幸福廊坊事業部樓下的布告欄內,一章《華夏幸福勸學篇》赫然張貼著。

如今,王文學手下的「濟濟多士」,已經走出廊坊,使於四方,各處招商。王文學的財富版圖,也在不斷擴張。

來源:騰訊財經稜鏡

原標題:華夏幸福王文學,小城青年發跡之路


推薦閱讀:

央行降息大行存款定價分化 僅1家上市銀行浮到頂-鳳凰新聞
男人沒有終點
時代列全球八大政壇巾幗 撒切爾等詮釋女性力量-搜狐新聞
#新聞點評#朝鮮願意和談是好事,為什麼美元反而跌了?這是什麼邏輯?
別再讓「奇葩證明」成為新聞

TAG:文學 | 新聞 | 幸福 | 青年 | 界面 | 華夏 | 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