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古薦書│千首唐人絕句

千首唐人絕句

絕句產生於南北朝,在唐代成熟並達到巔峰。絕句,五言或七言,每首四句,短小靈動,易記易誦,歷來為人所喜愛。而唐代絕句更以其格高調響、境思雋永尤為詩家看重。南宋洪邁博搜廣尋,編有《萬首唐人絕句》;明代王漁洋之《唐人萬首絕句選》,亦風靡百多年。今人富壽蓀、劉拜山編著之《千首唐人絕句》,發軔於上世紀50年代,初版於1985年,2017年我們推出新版,作為較高層次的詩歌普及讀本,介紹給愛讀詩的你們。

千首唐人絕句(全二冊)

富壽蓀 選注 劉拜山 富壽蓀 評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新版

橫排簡體,定價:88元

(此書為國家普及類古籍整理圖書專項資助項目)

追根溯源

《千首唐人絕句》初版於1985年,豎排繁體,全二冊

編著者富壽蓀先生在初版弁言里說:

本書是大型唐人絕句選本,要求廣泛選錄各個時期各派各家的代表性作品,體現各種風格特色和重要作家的藝術成就,并力求題材豐富多彩,儘可能地反映唐人絕句的全貌。為此,在編選時曾反覆研讀全部唐人絕句,並參考各種古今選本,斟酌損益,至於再三,最後選定五言絕句三百二十二首,六言絕句十四首,七言絕句七百三十六首,共計一千零七十二首。唐人絕句的精華,可說大致已備於此了。

在校勘方面,作品原文依據《全唐詩》,並以《萬首唐人絕句》和各家唐人專集、各種唐詩選本參校異同,擇善而從;足資參考的異文,則擇要注出。

在注釋方面,力求簡明確切地註明本事、典故、成語和比較艱深的辭彙,習見的典故注釋從略,引文過長的則予節錄、改寫而註明出處。在注釋的同時,扼要說明典故、成語的意義和作用之所在,並對某些比較費解的詩句作必要的疏解,有時也引證前人或後人意境相似的詩句,以資比較,藉使加深理解。

在集評和評解方面,鑒於有悠久歷史的詩評是值得重視的文學批評傳統,對闡幽發微、拓展思路和培養欣賞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特從數百種詩話、筆記和各種唐詩評註本中輯錄出大量評語,經過抉擇,去蕪存精,闢為「集評」一欄,附於每首的注釋之後,作為注釋的重要補充。其列於「集評」之後的「評解」,則為試用這一傳統形式所寫的新評,以進一步闡明詩意,充實舊評。

此外,本書還分類選輯前人對唐人絕句概論性的評述,名為「唐人絕句輯評」,作為附錄,使讀者和研究者能集中地掌握這部分資料,而免搜檢之勞。這些評述,對研究唐人絕句,是極有用處的。

本書的編寫,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階段軔始於一九五九年,是我和劉拜山同志合作進行的。其中評解由拜山同志執筆,選注、輯評及撰寫作者小傳等工作由我擔任,到一九六三年完成。此稿曾於一九八〇年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書名為《唐人絕句評註》(共選詩六百十六首),但未在大陸上發行。後一階段的編寫,從一九八一年初開始,由我單獨負責,對選篇、注釋作了大量的增訂,並廣輯舊評,補寫新評,成為現在這個新的本子。

《唐人絕句評註》

劉拜山評解 富壽蓀選注

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0年初版

本書蒙葉蔥奇、陳九思、馬茂元諸先生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同志精心審閱,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受益良深,謹致謝忱。但由於學殖淺薄,錯誤仍恐難免,殷切期望讀者和專家指正。

本書蒙王蘧常、錢鍾書先生題籤,謹此致謝。

在塵封的檔案里,保存著王蘧常、錢鍾書兩位先生的題籤

新版《千首唐人絕句》分別用於上下冊書名

(以上節選自《千首唐人絕句》弁言)

作者介紹

富壽蓀(1922-1996),浙江海鹽人。1957年初進入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後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

富壽蓀

富壽蓀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到上海謀生。自小熱愛古典文學,曾先後向辛際周、龍榆生、葉蔥奇等名師請益。1957年初富壽蓀進入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後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擔任編輯工作。擔任責編的書稿有《杜詩鏡銓》《龔自珍全集》《唐宋詞格律》等。富壽蓀在唐宋詩詞的研究和舊體詩的創作上成績斐然,發表詩作三百餘首,經他校點、編選、注釋的專集有《范石湖集》《唐詩別裁集》《全唐詩簡編》《清詩話續編》等。

劉拜山(1909-1965),原名其鍠,字元鑄,江蘇靖江人。曾任靖江《民鋒日報》主編、上海國聞通訊社編輯、《大公報》本埠新聞編輯。1940年參加革命工作,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如皋中學校長、南通中學副校長、蘇北師範專科學校(揚州師範大學)歷史科主任。後到上海,任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編審,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審。他對唐詩研究頗深,曾以「稗山」為筆名在《中華文史論叢》上發表《李白兩入長安辨》一文,李白兩入長安,經他考證,遂成定論。

名家推薦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總編輯趙昌平先生在推薦此書時說:富壽蓀、劉拜山二先生均家學淵源,不僅諳熟詩史、詩法,本身更作得一手好詩而馳譽當時詩壇,又為本社資深編審,於如何量體裁衣,適應閱讀習尚,頗有心得,故是編有以下特色:

1.由博返約,篇幅適當:絕句短小,所選1072首,正文字數大體相當於各體兼收的《唐詩三百首》,而歷史經驗已證明,如後者之篇幅,正適應於中等文化水準之讀者;而於反映唐絕發展脈絡,亦綽有餘地。

2.視域開闊,取捨得中:這有二層意思,首先是斟酌前賢與新中國所編唐詩選本得失,既打破前人門戶之見,又避免建國後不少選本過於政治化的偏向,可稱「扣二端而得其中」;二是四唐詩比重配置恰當,重盛唐而不輕中晚唐,重大家,也注意發掘中小詩人的佳作。從而使唐絕名篇均無遺漏,而讀者又可在品味之餘,感受到唐代絕句發展的大致脈絡。

3.體例嚴謹,推陳出新:

3.體例嚴謹,推陳出新:除當時一般選本都有的正文、作者簡介、注釋,及個別選本已有的集評外,更增設「評解」一欄,並以積年詩學心得,既補前人評論之所未及,更畫龍點睛,指示讀者確切理解該詩的法門。


推薦閱讀:

書展薦書 | 彭邦炯:《契文釋錄》
推薦書目|來給自己充電!人人都是設計師
影響世界的100本書 & 30部必讀的經濟學經典
薦書|張愛玲的小說
國內外頂尖刊物本周薦書丨智谷趨勢

TAG:薦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