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大學》《中庸》文化思想精華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認識《大學》文化思想精華。
《大學》題解、《大學》的三大綱領、《大學》的八條要目、治國平天下
2、認識《中庸》文化思想精華。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認識《大學》、《中庸》的文化思想精華。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選擇
多媒體要點板書、同內容相關的圖示,討論。
四、教學內容
第一節 《大學》文化思想精華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大學》的主要內容,即「三大綱領」、「八條要目」。
2、認識「八條要目」中「修身」是關鍵。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理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關係。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選擇
多媒體要點板書、同內容相關的圖示,討論。
四、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大學》的基本常識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禮記》是選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的儒家經典,相傳是西漢時期戴聖編纂,因為戴聖的叔父戴德被人稱為「大戴」,他就被稱為「小戴」。所以,《禮記》這本書又被稱為《小戴記》或者《小戴禮記》。《禮記》和《周禮》、《儀禮》合稱為「三禮」,都被列入了儒家的《十三經》。
《大學》是儒家經典《四書》的第一篇。《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文章,儒家非常重視,唐代的韓愈和李翱等人,就把它們看作是與《孟子》、《周易》同樣重要的經書,宋代的程顥、程頤兩兄弟繼承了這種觀點,極力推崇這兩篇文章在「經書」中的地位。到南宋宋孝宗時期,理學家朱熹就抽出《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讓它們同《論語》、《孟子》並列,合稱為「四書」。從此以後,《四書》的名稱就定了下來,並且成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
《大學》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孔子的學生曾參。曾參尊崇孔子,修養全面,提出過「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還提出過「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論語·學而》)的主張,並認為「忠恕」是孔子「一以貫之」的思想(《論語·里仁》)。曾子以孝行聞名後世,影響極大。從東漢起,就不斷受到人們祭祀和追封。到了元代,曾參被封為「郕國宗聖公」。孔子的親近弟子中,只有顏回和曾參兩個人的謚號達到了「聖」的高度(顏回為「復聖」,曾參為「宗聖」)。古代被稱為「聖」的人,都是聰明睿智,通達事理,並且有創造性才能的人。
「大學」名稱的含義。據說周朝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學習基礎文化和武藝。十五歲入大學(又稱「太學」),學習政治理論。漢代鄭玄說:「大學者,以其論博學可以為政(可以擔任行政職務)也。」(《禮記注釋》)宋代程顥說:「《大學》,孔門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培養儒家道德的門檻)也。」朱熹也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四書章句集注》)綜合各種說法,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謂「大學」,就是十五歲以上的周代貴族成年人,在太學裡學習的、成人應該懂得的以修身為本的道理。用現代話來講,「大學」就是儒家治國安邦平天下的學說,它泛指以政治理論為主體的社會科學。
二、《大學》的主要內容
《大學》的主要內容,就是「三大綱領」,「八條要目」。
我們先看三大綱領: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就是彰顯發揚光明的德性。第一個「明」字是動詞,彰顯、發揚的意思。第二個「明」字是形容詞,「明德」就是光明美好的品德。《大學》中的「親民」,程頤認為就是「新民」。「新民」,即是新人,它有好幾重意思:作一個新人;自己如何作一個新人;如何讓人革故鼎新;如何使人作一個新人等等。《大學》傳文註解說:「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說:商湯在浴盆上刻一條警語:「如果今天能洗乾淨自己身上的污垢,煥然一新,那麼就應當天天洗,保持乾淨,棄舊圖新。每天不間斷,永遠保持,就會一天一個新面貌。商湯是商代的開
《大學》的作者認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懂得了要達到的最高境界和要實現的目標,然後才能有確定的方向;有了確定的方向,才能做到心靜不亂;心靜不亂,然後才能做到神思安穩;神思安穩,然後才能認真考慮;考慮周到以後,才能有所收穫。我們為人處事,如果能夠抓住綱領,明確事物的本末先後,那就是懂得「大學」的道理了。人生的道理也是這樣,有了遠大的理想,明確的目標,奮鬥起來就不會迷失方向,精神抖擻,就能克服重重困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2005年春節晚會推出的大型舞蹈《千手觀音》,那簡直是美輪美奐,誰會想到它的演員竟然是一二十位聾啞姑娘呢?該劇的編導是總政歌舞團團長張繼剛。聾啞人聽不到聲音,又要求動作統一協調,所以在演出時,都有四位藝術團的手語老師分別在舞台四角用手語指揮,她們按手語老師的引導,隨著音樂的節奏用優美的手語把舞蹈語言傳達給觀眾。2004年9月,在雅典殘疾人奧運會的閉幕式上,《千手觀音》第一次演出,便一鳴驚世。後來媒體所報道的編導
像這樣在人生道路上不懈追求的例子,我們身邊也有。常德市鼎城區雷公廟鎮望仙橋村,有一個農民叫譚國光,16年中參加了14次研究生考試,在40歲那年終於考上了研究生,16年的春華之後終於收穫了秋實。今年7月,他將從重慶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畢業。現在他回到了常德,在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任教。無數事實證明,不管是做人,還是行事,樹立遠大的理想,是塑造完美人生的第一步。
下面再看八條要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要達到「止於至善」的人生目標,《大學》提出的措施和方法就是「八條要目」。《大學》經文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就是明辨事物,窮究事理。「格」,是推究、窮究的意思。「致知」,就是獲取知識,充實自己。「致」,招致、獲取。
「誠意」,意念誠實,不搞虛假。「正心」,端正心意,不生邪念。
在曾子看來,要做到「誠意」,首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比如說厭惡污穢的氣味,喜愛美好的顏色,這是人之常情,你不能顛倒黑白,自欺欺人。「正心」與「誠意」的含意差不多,只是側重點稍有不同,誠意是意念要誠實,不要有虛假;正心是心思要端正,不要有邪念:前者強調「真」,後者強調「正」;「誠意」是不要虛情假意,「正心」是不想歪門邪道。
「修身」,就是進德修業,提高素質。「齊家」,以身示範,整頓家庭。「齊」,整齊,這裡是「使之整齊」的意思。曾子認為:要想整頓好自己的家庭,其前提和關鍵就是修養好自身的德性,提高個人素質。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古今都很重視人們個體素質的考察。比如我們年輕人的家長,就十分關心子女的婚姻問題,稍有理智的年輕人,自己也十分重視對象的選擇。選擇的標準是什麼?當然是一要道德品質好,二要生存能力強,概括起來就是「德」和「才」兩方面。無德之人,在社會上幹壞事,警察叔叔要抓;自身不檢點的人,吃著碗里看到鍋里,什麼時候撈上個艾滋病。誰願意家裡有人坐牢?誰願意家裡有人得艾滋病?誰願意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庭破裂呢?所以尋找做丈夫或者做妻子的人,首先要看對方德性怎麼樣。然後就考察能力,沒有一技之長,沒有掙錢的本領也不行。比方成家以後,女人愛的就是幾件衣服,人家的老婆一天三套,你的老婆三十年老一套,你心裡也會愧疚。更何況孩子要上學,老人要治病什麼的,各種開銷你還得撐過去。在座的女生不要緊,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業,可以自立門戶,想穿什麼衣自己去買。雖然現代社會男女都一樣,但是人們對男女的期望值還是有差異的,我們不能不承認這一點。天津師範大學
那麼,女人存不存在素質問題呢?當然存在。你看現在揭露出來的,像湖南省建築工程集團總公司原副總經理副廳級幹部蔣艷萍、溫州市原副市長楊秀珠之類女貪官也不少。反過來,揭露出來的男貪官,多數後面都有一個「掌柜的」,坐牢也往往是一對,有的甚至還要搭上子女。一些貪官開始還是廉潔的,膽子也還小,行賄搞歪門邪道的人就專門找官員的老婆下手,送錢送物送好處,心軟又有貪心的女人就負責吹「枕頭風」。那金錢,那好處,得一回心慌,得兩回平靜,得三回以上就心安理得,以為理應如此了。其實現在做官的條件是蠻好的,一般人要掏錢的地方他都可以不掏錢:坐車不掏錢,吃飯不掏錢,喝酒不掏錢,工資有保障,老了享受相應級別待遇,還擔憂什麼?然而,沒有一個眼光遠大、心胸寬闊的高素質的賢內助,做官的很難一生平安。大貪官、原海南省東方市委書記戚火貴臨刑前就惋惜地說:「我如果有一個好老婆的話,如果她及時提醒我,我就不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老婆責任重大,是不錯。但這樣的男人也真的沒轍,臨死還不肯擔當,把責任推給老婆。
《大學》里講的「治國」,就是推廣愛心,治理國家。「平天下」,就是安定民眾,統一天下。《大學》的作者認為,一個君王治國,必須以整頓好自己的家庭為基礎,因為孝順父母,恭敬兄長,事奉長者,慈愛子女,愛護民眾,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從「格物」、「致知」到「治國」、「平天下」,是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扎紮實實的基礎到建築巍峨的人生大廈的階梯形過程,一個人一生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應該從最基礎的事情做起。
三、《大學》思想精華及其現代價值
從前面的介紹可以看出,大學之道,從年齡上講,是大人之學,即成年人的學問;從社會上講,是大人之學,即聖人君子的學問。大學的目的在於「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要達到這個目的,它的方法和途徑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要目」中,前五目主要涉及個體、個人,後三目則關涉眾人和天下。而「八目」的核心則是「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步驟、要求與方法,而「修身」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當然,中國古代所講的「修身」,主要是按照儒家的要求,修養自己的德性,其具體內容主要有仁、義、禮、智、信等等,這其中許多東西還值得我們借鑒,比如講仁義,講禮節,講誠信,就應該是做人的永恆的道理。在現代化的今天,我們也要提倡修養德性,那就是要按照社會主義社會公民道德規範的要求,按照胡錦濤提出的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八榮八恥」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約束自己的言行,明辨是非,勤奮學習,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說得更具體一些,作為我們大學生現在講「修身」,就是要在思想道德品質和專業能力兩個方面,增強個人的素質。如果自己的德性沒有修養好,今後在家中不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那就難以「齊家」。這就是「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自身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好,家庭就安寧幸福,才有充沛的精力干你的事業,才談得上對集體,對國家作出你的貢獻。因此,我們現行的幹部提拔考核制度中,也注重個人婚姻狀況和家庭狀況的考察,是有道理的。我們的許多同學積极參加公務員考試,想進入國家的公務員(幹部)序列,如果你真的實現了的話,要想有一個好名聲,並且在事業上作出成績,恐怕還得從小處做起。倘若因為個人思想素質的原因,三天兩頭鬧離婚,家庭不和,對你的工作,對你的升遷肯定不利。
四、教育工作者應該怎樣對青少年進行人生理想和愛國主義教育
下面,我們繼續探討一下,在現代社會,應該怎樣認識個人、家庭和國家的關係問題?在座的同學,很多人今後要從事教育工作,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對中學生進行人生理想和愛國主義教育?我在這方面想先談談自己的看法,聽了之後如有不同意見,課後可以討論。
2006年1月,《中國青年報》有一篇報道《烏魯木齊一項調查顯示中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令人憂》,文章說;「面對著500份調查問卷結果,烏魯木齊市第70中學的
調查結果,對於「學習的動力是什麼」這個問題,419名同學的選擇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而學習」,佔到近84%。只有81名學生選擇「為了祖國的富強和社會的發展而努力學習」。其餘還有如何看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崇拜的偶像」和對家庭的感受等等問題。
當時這篇文章一出來,就引起了一場討論,媒體上面文章很多,見仁見智,各種說法都有。我比較認同《上海青年報》一篇文章的看法,題目是《別輕易扣「責任感缺失」的帽子》。文章認為,一個人通過自己辛勤勞動,對家庭作出一定貢獻,是社會成員社會責任感的第一位表現。這是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有個人與家庭的幸福,國家就失去了富強的本質含義。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傑出代表弗洛姆曾經說:愛自己才能愛家庭,愛家庭就是愛社會。例如你今後成了家有了子女,你把他(她)培養成一個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碩士,或者至少是一個能夠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那都是對國家對人類的最大貢獻;如果你不負責任,疏於管教,孩子成了罪犯,偷搶扒拿,危害社會,作為家長,你能說對國家做出了貢獻嗎?事實上,一個精神正常的人,至死都不會忘記自己的家庭責任。如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臨終前就曾特別囑託聶榮臻司令員「請求國際援華委員會給我的離婚妻子撥一筆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給也可以;在那裡我(對她)應負的責任很重,決不可以因為沒有錢而把她遺棄了」。一個難以對個人、對家庭負責的人,他對國家、對社會帶來的只能是禍害。
按調查中的問題講, 500份答卷中有419名同學選的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生活工作和家庭而學習」,佔到近84%,這正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在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影響下,已經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社會鼓勵成功,家庭鼓勵發奮,學校鼓勵成才,靠自己的努力增強個人素質,改善家庭狀況,正是社會進步的具體表現,也正說明我們的社會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反過來說,如果「將來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都無法保障,那你怎麼樣「為了祖國的富強和社會的發展」去做貢獻呢?
近年來,我們國家加大了對科技拔尖人才的獎勵力度,在不到十人的國家科技成果一等獎中,湖南就有了雜交水稻專家袁隆平、粉末冶金專家黃伯雲兩位,國家每人獎勵500萬,國家主席親自頒獎。他們個人成功了,家庭不愁錢花,所在的單位也紅了,對國家、對人類的貢獻更是巨大,這不正說明了家國一體的道理嗎?像袁隆平、黃伯雲這樣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在座的同學中,如果誰今後對國家做出了大貢獻,成了名人,我們學校也會沾你的光。不是說要你捐幾百萬,至少我們可以打著你的牌子招生,生源不錯,我們當老師的待遇也就會好一些,當然也就沾了你的光。你成了名,和人講起我還曾經教過你,人家也會對我肅然起敬的。至於你的家庭,那就更不用說了。因此,我真切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努力成才,成大才。你成才,家庭好,學校好,國家好,我也好。我說的句句是真心話,老實話,其中的道理,同學們可以想一想。
今年4月7日《長沙晚報》有一條新聞,說的是2001年4月,株洲市二中語
這就給我們當老師的一個啟示,我們即使懂得了為自己讀書和為國家作貢獻是一回事,明白了傳統文化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而今後在對中小學生或者自己的後代進行教育的時候,也還得講究方式方法,要使人們容易接受,並且樂意接受,這是表達的技巧問題。
下面,我們布置一個練習題:
作業題:根據提供的材料,結合《大學》「八條要目」的關係,寫一篇關於「學習目的性」認識的分析報告。
材料一:
湖南一81歲高齡考生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本報訊
材料二:網上討論 人為什麼要學習?
懸賞分:5 - 解決時間:2005-11-10 11:00
我覺得人學習,是為了增長知識,能夠更好的去適應社會吧!
提問者: du0710 - 試用期 一級
最佳答案
學習才充實,不會空虛。如果你覺得學習痛苦,一定是因為你對於所學的東西沒有興趣,你可以嘗試學些感興趣的東西,會很開心的。真的會感覺充實,滿足。
其他回答 共 13 條
你為什麼要吃飯?為什麼要穿衣服?有些問題不怎麼好回答的。我們學習不是為了適應什麼的,我們都是為了自己,你在潛意識中就是為了自己。你不要說你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這是你還沒有認識到。
回答者:兜可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1-3 09:39
如果不學習那就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人
回答者:8016354 - 魔法學徒 一級 11-3 20:00
為了比別人出色,找到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
回答者:42153517 - 秀才 二級 11-3 20:57
學習是生活的一部分為了使人生豐富
回答者:心中の明 - 魔法學徒 一級 11-6 22:45
在信息化的社會裡,網路成為人們交流思想、表達某種情緒的重要途徑,例如有關「人為什麼要學習」的討論就非常熱烈,各種說法都有。我們面對這些情況,自己有什麼想法?如果今後從事教育工作,應該採用怎樣的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這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問題。因此,這一次作業的安排,實際上是為我們就業作一個前期準備,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做好。
第二節 《中庸》文化思想精華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中庸思想的理論核心及其主要特徵。
2、中庸思想的積極的實踐意義與不足。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正確理解中庸思想的理論核心及其主要特徵「
三、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選擇
多媒體要點板書、同內容相關的圖示,討論。
四、教學內容及過程
1988年1月,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開會時,發表聯合聲明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泰國學者鄭彝元曾在其《儒家思想導論》一書中也斷言:人類未來的命運,最終將取決於能否選擇中庸之道。
今天一提到「中庸」很多人的理解都是「平庸、折中、調和」,這是對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不錯,中庸的確有「平庸、折中、調和」的含意,但這些絕不是中庸思想的全部,否則《中庸》就不可能被自孔子之後一代又一代的儒家奉為經典了。確實,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中庸」思想不僅沒有消失,而且越來越突現出它不可小覷的現實價值。這一節課,我們在這裡共同探討關於中庸的三個問題。
一、《中庸》的作者與「中庸」的含義
1、《中庸》的作者
《中庸》,作為中國儒家的經典之一,是《禮記》中的一篇。全文只有3469字,篇幅不長,但內容卻博大精深。宋代,朱熹把《中庸》和《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從此,《中庸》就成為了儒家非常重要、儒士必習的經典著作。。
《中庸》的作者,西漢司馬遷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見《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這種說法得到了兩漢經學家和宋代理學家的認同。但不少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因為《中庸》文中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見《中庸章句》第二十八章)的說法,還用了「黔首」一詞,而這些都是秦漢之際的話語,所以,有人認為《中庸》是秦漢時儒家學者所撰寫。比較接近事實的情形應是:子思是原作者,在秦漢之間有儒者進行某些潤色甚至增刪。
子思(公元前483——前402),孔子的孫子,孔鯉(伯魚)的兒子,名伋,字子思,相傳是曾參的學生,子思作為儒家的一位大家,前承孔子,後傳孟子。孟子曾受業於子思的門人,並將其學說加以發揮,他們二人共同形成了儒家的「思孟學派」。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子思受到各朝君主的高度尊崇,從祀孔廟,與顏回、曾參、孟軻同列,位在孟子之上,明代被封稱為「述聖」。
在儒家看來「中庸」不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證基礎上的一種倫理道德觀,同時也是一種思想方法。作為具有具體內容的儒家倫理道德觀——「中庸」由孔子首創,再經過後來的儒家,特別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子思充實發展,終於成為一套儒家的處世規範。
2、「中庸」的含義
《中庸》中的「中庸」一詞是什麼意思?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如果單純從「中庸」的概念上看,「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已存在,從堯所謂「允執厥中」,舜所謂「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到孔子提出「中庸」之德,再到《中庸》一文全面闡述「中庸」思想,以後歷代許多儒家思想家也一直繼承著這樣一種中庸之道的傳統。
儒家的「中庸」說正是從前人有關「中」的思想發展演變而來的。
「中」的本義是箭射靶心,引申為中間、當中、中等、兩者之間、中心的意思,即指一件事物在時間、空間上處於核心的部位。因為處於中間、核心部位,所以就又有了引申意: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用作動詞;另外,「中」又指人心、內心,即人的內在精神。如今很多人之所以會把「中庸」理解為折中主義或調和主義,就是僅僅把「中庸」的「中」字簡單地理解為「中」的第一種含義,故而造成對「中庸」的屈解,其實,「中庸」的「中」與上述三種含義都有關係,只有把這三方面的意思貫通了理解,才能弄清「中庸」的完整含義。
「中庸」里的「中」有「適宜、合適、合乎一定的標準」的含義。《禮記·中庸》說聖人「從容中道」,這裡的「中道」都是中於道,合於道的意思,就是適宜、符合的意思,所有這些和折中、調和、中間道路,沒有直接聯繫。那麼,儒家的「中道」究意是指「中」什麼「道」呢?這個「道」就是「禮」,儒家所謂的「中庸」應該首先指的是適宜,符合「禮」的行為,「庸」在這裡做「用」講,「中庸」的含義就是使自己的行為為適宜、符合實用。也就是符合「禮」。
隨著「中禮」的深入,「中庸」又有了進一步的含義。如《中庸》中「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在這裡「中」就已常常用業指人的內心世界,如《禮記·樂記》所謂「情動於中,故形於聲」,《左傳》中所謂「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在《中庸》所以用「中」本指含而未發的喜怒哀樂之情是為了說明:禮是道德準則,是根源於人的含而未發的內心的。由此一來,「中」就把內外貫通起來了,一方面「中」是內在的指人內心的某種狀態,也即含而未發的內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也即表現於外部行為上的「中道」,合於禮,內心的「中」是行為「中道」的前提,而行為的「中道」則是內心之「中」的結果。
當然,「中庸」的「中」還有中間、中等的意思,如「執兩用中」的「中」,儒家通常反對走極端,在對立的兩極這間尋求比較適中的解決方案,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既不要太「進」也不要太「退」,既要「尊賢」又要「容眾」,既要「致廣大」又要「極精微」,可以「樂」但不能「淫」,可以「哀」但不能「傷」,可以「怨」但不能「怒」,這些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尋求適中的方法。
「庸」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的金文里,是一種與音樂有關的鐘類器具。因為這種器具經常使用,「庸」便由此引申出了「常」和「用」的意義。
「中庸」一詞作為一種哲學概念,最早見於《論語·壅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這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經是長久地缺乏它了。)何晏《集解》云:「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朱熹也同意這種說法。他在《中庸章句》標題下注釋道:「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在第二章後面注釋道:「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至也。」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平常之理
對「中庸」的第二種解釋,是把「庸」解釋為「用」。《莊子·齊物論》中談到:「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漢代鄭玄在《禮記·中庸》標題下的注釋中說:「中庸者,以記其中和之為用也。庸者,用也。」意思是說,「中庸」就是「用中」,就是將中和之道應用於實踐的理論。
「中庸」的第三種解釋就是將「庸」理解為「常」,規律。漢代鄭玄在《禮記·中庸》所引孔子語下注釋說:「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這就是說走中正之道是自然、人生中的普遍規律。宋代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見朱熹《四書章句·中庸章句》卷首所引)
那麼,先秦典籍特別是《禮記·中庸》中的「中庸」究竟怎樣理解為最佳呢?
我們認為,「中庸」,是一種儒家的政治、哲學觀念。這種觀念的基本要點就是「用中」、「執中」,就是要求人們在政治倫理中,待人、處事不偏不倚,無過之,也無不及,在社會人生中走中正之道,追求中和之美,並將這一觀念運用到平常的生活實踐中去,終身運用之,使之成為永不變更的法則。「中庸」作為儒家的一種最高的道德觀念和哲學方法論,其準則還可應用於社會、政治、倫理、教育、宗教、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二、中庸思想的哲理內涵及其主要特徵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的中庸思想,具有豐富的哲理內涵。中庸思想與老子道家的用弱,和法家的用強不同,它的總的指導思想是「用中」。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層意思。
(一)「過猶不及」的適度原則
孔子的「中庸」首先包含著「無過無不及」的適度原則。
在《論語·先進》中有一段對話,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 『過猶不及。』」 師,顓孫師,即子張。商,卜商,即子夏。二人均為孔子弟子。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誰更強一些,孔子評價說:「子張有些過分,子夏有些趕不上。」子貢以為,子張「有些過分」,自然要比「有些趕不上」的子夏強些,孰料孔子的回答則是:「過分和趕不上同樣不好」。在這裡,孔子衡量弟子孰優孰劣的標準是「中」,即「無過無不及」。 「過」就是過火,「不及」就是火候不到。「過」和「不及」都是不對的。
又如:「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正直急躁)者有所不為也。』」(子路)「中行」,即中道之人。孔子認為,得不到合乎中道之人和他交往,不得已而求其次,也一定要交到激進的人或狷介的人。因為激進的人一意向前,狷介的人也不肯做壞事。可見,孔子選才或交友的理想標準也是「中」,不得已才求其次。
「過猶不及」表現的是一個「度」的原則。
「中」,也就是適度,是成就「君子」品格的指導思想和行為原則。以「中」為標準,孔子常常告誡人們思想行為要適度,要合乎中道,如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泰伯)朱熹解釋說:「好勇而不安分,則必作亂。惡不仁之人而使之無所容,則必致亂。二者之心,善惡雖殊,然其生亂則一也。」 孔子又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xi畏懼),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過分恭敬,而不約之以禮,就未免勞倦;過分謹慎,而不約之以禮,就難免流於膽怯懦弱;過分敢作敢為,而不約之以禮,就難免盲動闖禍;過分直率,而不約之以禮,就難免尖酸刻薄。恭敬、謹慎、勇敢、直率,本來都屬於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認為,如果發揮不當,或不用禮來約束,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中醫將人的情緒分為:「喜、怒、驚、恐、憂、思、悲」七情。人的情緒的某一方面過度,就會影響到人的生命系統的穩定與和諧性。如果「喜怒哀樂」暴發出來,而不能自行節制,則會導致人的生命系統的失衡。過度失衡則會導致生命系統的解體。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為情多困而自殺,或者憂鬱而死,或者因怒不可遏而氣死的人是很多的。人的生命系統即使不解體,失衡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會導致種種疾病。中醫認為:暴怒傷肝,狂喜傷心,憂悲傷肺,久思傷脾,驚恐傷腎。
亞里士多德在《倫理學》中也認為:中庸之德,就是不過多,也不過少,不趨於兩個極端。他認為:勇氣,為恐怖和粗暴之中庸所存的德;節制,為佚樂和拘守之中庸所存的德;惠與,為奢侈和吝嗇之中庸所存的德;壯大,為豪奢和刻薄之中庸所存的德;大度,為傲慢和卑屈之中庸所存的德;溫和,為忿怒和圓滑之中庸所存的德;謙讓,為倨傲和畏縮之中庸所存的德;機智,為諧謔和鄙野之中庸所存的德;友愛,為阿諛和簡慢之中庸所存的德。
結論:中庸的適度原則,就是要求我們必須在「過」與「不及」之間,尋求和掌握一個正確合理之點,以做到恰如其分。這種處理矛盾的方法顯然是有合理因素的。因為真理之所以為真理,就在於它符合實際,恰到好處;向前多走一步或退後一步,真理就可能變成謬誤。
(二)「執兩用中」的整體理念
孔子曾說:「吾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2](子罕)(我有知識嗎,沒有。有農夫問我,我一點也不指導,我就從他所問問題的幾個方面著手詳細問他,再就我所知道的告訴他。)「兩端」,或謂指「不及和過頭兩個極端」;或謂指「事情的兩個方面」。總之「叩其兩端」是孔子在認識事物、獲取知識、解疑釋惑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一種思想方法,此種方法,其核心即為「用其中」。孔子主張「極其兩端,用其中於民」(《禮記·中庸》)概括起來就是「執兩用中」。「執兩」,就是不偏執於一端,比如學和思、仁和禮、文和質、寬和猛等等,這些都不可偏執於一端。「用中」,就是要達到致中和的最佳境界,不偏不倚。「執兩用中」包含著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整體原則。事實上,這裡面所蘊含的哲理就是:要獲得「中」的適宜,要達到「中」的度,需要我們從全局來把握事物的本質。也就是說,要從多方面來考慮,不要執其一端而有所偏廢,方方面面都達到「中」。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
以中庸思想「執兩用中」的整體原則審視我國教育發展,可以發現不少有違中庸的非理性行為。這主要表現在如何處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規模與質量」、「教育產業化」等問題上常常出現偏差。
結論:中庸的整體性原則,就是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的方方面面的時候,要 「叩其兩端」,「允執厥中」。即要從整體上全盤考慮,然後選取恰當的方式方法。中庸之道的適度原則講要恰如其分,不要越過一定的「度」,即不走極端;其整體性原則則是從整體觀出發,不要偏執於事物的某一方面,以謀求行動體系和諧共處。貫穿二者的,是一種節制心態。中庸取向的人,既要有整體觀視野,又要講求節制。
(三)「依時而中」的權變方式
如果說「執中」是傳統觀念,為孔子所繼承,並成為其「中庸」思想的邏輯起點;那麼「時中」則是孔子對傳統「尚中」觀念的豐富和發展。孔子的貢獻在於,將「時」與「中」聯繫起來,形成了「時中」的觀念:「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中庸章句)「時中」,即「隨時以處中」,換句話說,就是根據時勢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思維與方式方法,以始終保持「執中」。
與「中」一樣,「時」也是一種起源甚古的觀念。早在堯帝時,就曾「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堯典)。孔子一向重視「時」,其曰:「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學而)強調「時」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這裡的「時」指一定的時候,適當的時機。不但治國,就連說話,孔子也是「時然後言」(憲問),並主張「言不當其時則閉慎而觀」。不但說話,就連看到飛鳥,孔子也不免「時哉時哉」之嘆:「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樑雌雉,時哉時哉!』……。」(鄉黨)因此,孔子特彆強調:「君子務時。」「執中」也要審「時」度勢。
「權」即通權達變,指為著更求切合當前現實而違反平常的法規的措施,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據具體情況,做出具體分析,採取更切合實際的措施。儒家認為「權變」與「時中」有相通之處,「中」必於通權達變才能得以貫徹。孔子首先提出:「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即立足於具體情況,既不違背常規,又能有所變通。孟子認為「中」是隨時變動的,提出「執中無權」(盡心上),只能流於執偏,會「舉一而廢百也」。「男女授受不親」,然而「嫂溺不援,是豺狼也」。這就是執中無權的生動例證。荀子也主張「與時屈伸」,允
孔子有一句話最能說明中庸的這種「權變」的精神——「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沒有規定要怎麼干,也沒有規定不要怎麼干,只要怎樣干合理恰當,就怎麼干。這話也算把「中庸」說透了。可以說,按照客觀規律去辦事,以達天地萬物之和諧是中庸思想的題中要義。
孔子的 「時中」觀念,還可以從下面的幾則材料中體現出來: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公治長)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治長)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衛靈公)孔子在這三則材料中談到的三位人物,其具體境況雖或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能「識時務」:南容的識時務在於,政治清明、國家太平時總有官做,政治昏暗、國家混亂時也不致被刑罰。孔子看中了他這一點,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寧武子的識時務在於,政治清明、國家太平時便顯示聰明,政治昏暗、國家混亂時便裝傻。孔子很佩服他「裝傻」的本領,慨嘆其中有一般人學不到的奧妙。蘧伯玉的識時務在於,政治清明、國家太平時就出來做官,政治昏暗、國家混亂時就把自己的本領收藏起來。孔子因此譽之為「君子」。三位人物的「識時務」,雖然主要表現在政治方面,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可以算是「隨時而處中」吧。由此不難看出,在孔子那裡,因應時變,或見或隱,或貧或富,其準則在「時」;所以孔子強調「君子而時中」。
孔子晚年,對《周易》情有獨鍾,在其研究《周易》的過程中,對「時中」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在相傳為孔子所作的《易傳》中,「時中」的觀念更為突出。如《艮》之《彖傳》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本則《傳》文,特別申明了「時止」、「時行」之意。強調或止或行,或動或靜,都要因其時。「時止時行」,就是「與時偕行」,「動靜不失其時」,也就是「時中」。「時中」,即「中」而因其「時」,「時」而得其「中」。得其「中」,所謂經也;因其「時」,所謂權也,有經有權,故能變通。此所謂「變通者,趣時者也」。變通趣時,即變化日新。能趣時變通,即是「識時務」。而識時務,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此所謂「日新之謂盛德」(繫辭傳)。
孔子的「中」是一種動態的概念,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僵死的原則。孔子還提出了「損益」的觀點。 「損益」也是孔子因時變化的具體內容,他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損即刪節,益即補充。權變和損益的思想使「中」避免了絕對僵化模式。
回想20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歷程,我們走的和倡導的就是與時俱進之路。
結論:要「執中」、實踐中庸,就要審時度勢,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決策辦事做到與時俱進。
(四)「中和之美」的追求目標
《中庸》第一章就說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人們喜怒哀樂的感情沒有表露出來的時候――這時候人的內心處於虛靜淡然、不偏不倚的境界,稱為「中」。表露出來以後符合自然常理、社會法度――做到這一點,情感中正和諧,稱為「和」。「中」是天下人們的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人們共行的普遍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而運行不息,萬物便各得其所省長發育了。)
「和」也是先民十分重視的觀念之一。孔子很注意體會「和」的價值和意義。其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異,恰到好處。「同而不和」,是盲從附和,卻不願說出不同的意見。
對「中」進行規定性的定義,離不開對「和」的本質界定。因為衡量「中」的最終標準還是「和」。中庸思想的形成與和諧觀的發展密切聯繫,天地萬物的和諧是中庸的內在追求,是中庸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要追求的一種境界。在萬事萬物和諧統一的表層狀態下必然蘊含著中庸的理性精神,所以兩者相互聯繫並互為依存。故此,孔子曰:「和為貴。」《論語·學而》但孔子之「中庸」追求的是一種有原則、有標準的和諧境界,主張的是不同之「和」。即如前所說,是「和而不同,由此可見,孔子反對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其追求的是一種有原則的協調與和諧,因此,孔子的「和諧」觀,所表達的是一種「異中求和諧」和「變中求和諧」的思想。
關於「和」、「同」觀念,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晏嬰的有關論述,或可作其註腳。晏嬰說, 「和」,如果用烹飪形容即是:「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鹽、梅、以烹魚肉,嬋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左傳昭公二十年)用現代術語說,「和」就是多樣性的統一。「同」,如同「以水濟水」,「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同上)用現代術語說,「同」就是沒有差別的絕對的同一。「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實際上也就是「中」。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與「和」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中和」,是《中庸》哲學觀念的核心,也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境界和思想方法。「中」,就是適合、恰好、正合適的意思。在《中庸》作者以及儒學先哲看來,「中」,是萬事萬物的內部的最適宜點。這種最適宜點只有一個,這就像數學中黃金分割率的最優點只有一個一樣。在社會生活領域,「中」又是判定思想與行為的一個最恰當的標準,超過這個標準或達不到這個標準都是不好的。當我們的思想行為符合「中」,即達到事物的最適宜點,人類知與行的評判的最佳標準時,就基本上符合了客觀規律,這也就是「和」。「和」,有「調和」、「和合」、「和諧」、「和暢」、「和美」等意思。如果事物和言行即「執中」,未發生偏執和走極端,又顯得和暢、和諧,也就是實行了「致中和」,那就具有「美」的特質,符合「美」的要求了。
以上是對「中和之美」的字面意義上的理解。從宇宙觀的層面來分析,中國古代的哲學家講「天人合一」、「天人以和」。崇尚實際的中國文化堅持以人為本位。「人」,不但是天與地之間的「中間」環節,而且是天地人關係的核心,是中國人的美學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心。「天人以和」的根本,就是希望達成自然與人類、宇宙與人生和諧合。也正因為此,孟子才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和不如人和。」「人和」,就是處在天地之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諧調與和美。
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中和」又是協調關係、使事情的處理適度的良好方法。從倫理學的角度上講,良好的德性也必定是處於過度與不及之間的,等等。總之,「中和」作為儒家的最高境界與美學形態,它可以推及到社會、政治、倫理、宗教、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是最能體現儒家美學思想的一種審美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在我們快速發展的現階段尤其如此。當前,我國人均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目標邁進。而國外的發展進程表明,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美元至3000美元之間的發展階段,往往是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正是一個矛盾多發時期。同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社會利益關係更加複雜,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行業差距等利益矛盾凸顯,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的「兩極」現象給社會的和諧蒙上了陰影。歷史和現實表明配絕對平均是「不及」,「大鍋飯養懶漢」,不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而貧富差距太大則是「過」,這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而且容易誘發「仇富」心理,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過」與「不及」都不利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和諧發展。「殺富濟貧」是「死中」,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過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是「時中」,西部大開發、取消農業稅費,實行農業補貼則是平衡發展中的「權變」。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應秉承「執中而知權」的中庸之道,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恪守「共同富裕」的目標將貧富差距控制在適當的範圍內,這樣才能化解矛盾、融洽關係,實現社諧。
綜上所述,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中庸的哲理內涵,以傳統的「尚中」觀念為其邏輯起點,主要倡導「無過無不及」的適度原則,同時特彆強調「執兩用中」的整體性理念,而「依時而中」的權變方式則體現出了它的本質特徵,它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標則是「中和之美」。
上述幾點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其中「時中」是樞紐,它傳統的「尚中」思想和適度原則由靜態單一的結構發展成為一動態變易的系統,同時,孔子及其孫子子思又發揮精研禮學的優勢,以禮制「中」(「禮乎禮,所以制中也」),使這一動態變易系統始終遵循著「經天緯地」之禮而展開,並由此直契天人秩序之美,使中庸上升為一種對天人和諧之美的體認與追求。孔子的中庸,既是一種思想方法,又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一種理想目標。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它能使人適其「度」;作為一種行為準則,它能使人合於「禮」;作為一種理想目標,它則幫助人們體認並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諧之美。「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
三、中庸思想的積極的實踐意義與不足
中庸作為一種方法論,它通過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協調矛盾,來達到一種平衡與穩定,實現最合理的和諧狀態。它多少認識到,道德實踐中的矛盾雙方既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道德的「善」,是一種「度」的分寸把握。凡是合理的道德行為和品質,都要保持在一定的範圍,要適當,恰到好處,不能偏向一面,走極端,超過或未達到一定界限都會影響事物的質,勢必向相反的方向轉化,事情就不會有理想的結果。這就要求人們有很強的分寸感,做事恰如其分,不走極端,以保持事物的最佳度,否則就會事與願違,易敗難成。這實際上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判斷是非的重要標準:恰如其分為是,過與不及為非。
當代中國正面臨著人與人的道德危機,人與社會的人文危機,以及人與自然的生態危機,如果能夠將孔子「中庸」思想的方法論意義用於處理「親親、仁民、愛物」中所出現的種種危機,那麼對於形成整體和諧狀態將有所裨益。
第一,提倡人與人的和諧,促進家庭和睦。
作為社會的細胞――家庭來說,漂亮的衣服、豐盛的食物、寬敞的住房、考究的傢具,固然被人們所追求,但一個民主、和睦、溫馨的家庭,更重要的還應表現在精神方面,主要體現在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上,家庭要做到和諧,其成員就必須各盡自己的道德義務。比如父子之間要達到和,為父者就要做到慈,為子者就要做到孝。慈父和孝子之間,一定是和諧的。兄弟之間、夫妻之間莫不如此。同時,家庭成員在盡各自的道德義務時,還必須把握適當的「度」,所謂「掌握火候「、「把握分寸」、「適可而止」等。的確,無論是對孩子的泛愛還是溺愛,無論是對配偶的約束還是冷漠,都會影響父母與子女以及夫妻之間的和諧關係,最終離「家和萬事興」的理想越來越遠。
第二,提倡人與社會的和諧,促進現代社會的文明進步,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我們提倡中和,目的就在於崇尚「合群濟眾」,求得社會人際關係的和諧,使社會秩序穩定,能夠促進現代社會的正常發展。社會秩序與人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一定的社會關係,反映著一定的利益關係。和諧的社會秩序,只能建立在使各部分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的、合理的滿足的基礎上。這是各得其所的基本要求。但人們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時不能破壞人際關係和社會的和諧。為求社會的和諧,孔子提出要「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禮代表著一定的秩序。中國古人認為不合禮者也就不能達到「中節」,不能達到中節,自然也就不能實現社會和諧。現代社會人際交往頻繁而複雜,而且每個人都面臨著更多、更為廣闊與人交往的機會。以寬大的心胸與家人和睦相處,與朋友建立友誼、團結同事,相對來說,似乎比較容易,而對於陌生人,真正做到親善友好則不那麼容易。因此,一個有修養的人在處理其與他人的關係時,都應當恪守中道、和睦相處,應當待人誠懇、寬厚,互相關心、理解,與人為善、推己及人,建立團結、互助、友愛的人際關係。比如對於商人來說才能「和氣生財」,對於官員來說才能夠「親民」,對演藝人士來說才能夠「人氣旺」等等。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際交往加深和信息的發達,地球越來越成為一個村落,在面對世界核戰爭的危險、人口爆炸、環境污染、國際恐怖活動的威脅的時候,全人類從來沒有過如此強烈的同呼吸、共命運的感受。世界要求和諧發展,那麼「推己及人」的原則也應該成為民族之間、國與國之間友善相處的原則。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友善的態度,做到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還要尊重各國人民自己的選擇,保持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以求得全人類的共同發展和進步。各民族之間同樣應該遵循友善的原則,應該和平共處,不該以強凌弱,應該團結和扶持,不該分裂和掠奪。國家中的各個民族都是國家這個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員,彼此都是兄弟姐妹,應該和睦相處;世界上的民族都是「地球村」中的一員,亦應和平相處!相互扶持。
第三,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自然環境。
這一部分內容在此不再贅述。總之,在處理人際關係、家庭關係、國際關係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時都應採取適度原則,做到「和為貴」。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受整個儒學思想的影響以及後人的一定的誤解,中庸思想往往具有折衷、調和的消極性,這是我們不得不正視和認真對待的事情。這種消極性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塑造影響極大,我們的傳統思想中有趨於保守的一面,究其原因,中庸思想難辭其咎。
如何實踐「中庸」?正確的航道選定後,如何堅持不渝地努力,以到達勝利的彼岸?如何身體力行地去達到「至誠」的最高境界?《中庸》的作者為人行指出了實行的方法。第一就是要「至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意思是說,誠實的人不必勉強為人處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語行為得當,從容不迫地達道中庸之道)(見第二十章)。第二就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中庸》第二十章寫道:「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段話的意思是:能夠達到誠實的人,都是選擇了至善之道並且堅持不渝地實行它的人。他們還廣泛地學習各種知識,詳細地詢問、探討事物的原理,慎重的思考得失,明確、清晰地辨別是非,並且忠實地去做在實踐中實現中庸的崇高境界。
在《中庸》的前面部分,其所引的孔子之語,曾多次談到實踐中庸的困難。這無非是講,人要想實踐中庸,達到對諸多矛盾的成功駕馭,必須有深厚的學識和現實實踐經驗為基礎,必須有堅強的理性捍衛自己的政治、文化信念,必須有博大的胸懷容忍不同聲音的存在。這諸多的要求提示我們,一個諳熟中庸之道的人,必須是一個意志堅定而又虛懷若谷的人,必須是一個深刻體察社會人生而又超然於社會人生之上的人。如果我們將這種人稱為好好先生,那麼我們對中庸的理解必定是皮相的,我們還難以甚至不配與先哲聖賢在中庸問題上展開真正的對話。
通過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看出,中庸之道對於現實中的每個人來講,可以說一種個體生命的經營術,它能幫助人們跨越種種人生激流和險灘,以盡量從容的方式走向生命的終點。擴而言之,人對個體生命經營的成功,和經營一個企業,一個國家,一個世界的道理是一樣的。在這裡,中庸之道也在跟隨著觀照對象的由小到大而不斷擴張著自己的解釋區域。例如,如何協調企業中的「軟管理」與「硬管理」?如何尋找出一條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並重的折衷之路?等等,這諸多問題都可以在中庸的理念中尋求理論支撐與處理方法。
綜上所述,中庸的理論,是一種古老而糟粕、精華並存的認識論和方法論,這種理論在跨越數千年之後,在今天依然閃耀著歷久彌新的理論光芒。剔除中庸之道的封建性的糟粕,汲取其哲學觀,方法論上的精華,便是我們所應持的正確態度和今後的任務。
思考題
1、如何理解中庸思想的哲理內涵?
2、你是如何看待中庸思想的積極性與消極性的?
推薦閱讀:
※文化 | 本命年為什麼要穿紅?
※特異功能、法功滅火、鋁鍋傳功……80年代的氣功熱究竟有多瘋狂?
※黃種人與閩越文化
※圍農夜話(二)怎樣優雅、安全、愉快、舒適的鋤大地
※古代中國為什麼又被稱作「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