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間2時間的發現
關於時間2時間的發現
公元前2000年前左右,古埃及人根據計算尼羅河泛濫的周期,制定出了太陽曆(一說公元前4221年,埃及人將一年分為12個月,一個月30天,最後一月加5天)。公元前46年羅馬統治者儒略·凱撒對太陽曆作了修改,制定儒略曆。公元前8年,儒略曆做了調整,分一年為十二個月,平年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為閏年,共366日。
中國的曆法在夏代已經有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發展為干支紀日。中國真正有嚴格意義上的曆法,始自漢代。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下令造新曆,故把元封七年稱為太初元年,每年從孟春(正月)開始,到季冬(臘月)年終。這部曆法即叫做《太初曆》。這是中國有完整資料的第一部傳世曆法。東漢末年(公元158-167年)制訂的《乾象曆》,首次將回歸年的尾數降至1/4以下,成為365.2462日。歷經中國歷代皇帝的許多修改一直到元朝的《授時歷》。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中國開始使用公曆。
中國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100刻,在漏壺箭桿上刻100格。 「百刻制」是中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制。漢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時,又採用以圭表測量太陽射影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太陽方位計時」法。圭表所測得的每一太陽方位,就是時辰的來歷。到了隋唐,「太陽方位計時」,正式演變為「十二時辰計時」。古時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所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辰。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時,開始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分十二時辰為二十四小時辰,稱「小時」。
據信,公元前5世紀,巴比倫人教會羅馬人和希臘人,使有日晷桿,一直到(1060年),歐洲人用日晷儀,將白天分為12小時(也有分為8小時的)。
至此,時間似乎被發現了。然而,對時間的認識只是剛剛開始。時間是什麼?它來自何方,要到哪去?
推薦閱讀:
※子午流注開穴法:十二經絡流注時間
※最好的人都是經過時間與磨難的歷練
※超酷掛鐘設計 用頭髮來告訴你時間
※我們了解嗎:如何安排BB舌尖上的吃奶時間?
※我的變化從來北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