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璋:千古奇冤——焚書毀圖劉大夏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璋】
幾天前,梅新育先生的一篇文章在闡述難民問題引發的「內外之別」的時候,採用了「劉大夏毀壞鄭和下西洋圖書資料」作為依據,頗有些趣味,也引起了一些讀者的討論。鄭和下西洋各類檔案被毀以致失傳,是劉大夏乾的嗎?如果不是,這個鍋該給誰?
上文引自《創龍傳》第八卷,作者田中芳樹,人稱「坑王之王」,又號「皆殺的老賊」,辣手無情殺死了黑髮魔術師、金髮獅子和天才畫師的壯舉而名動八表……當然,以上不是重點。
引文中提到了兩個人:一個是鄭和,他是明朝最有名的宦官之一,另外一個,是劉大夏。
哪怕在歷史愛好者的圈子裡,劉大夏的名字也算不上太響亮。能夠記住這名字的人,一般都會鎖定一個印象:那就是,他燒了鄭和千辛萬苦帶回來的海圖……以及其它相關資料。
早在抗戰期間出版的《中國南洋交通史》,便明確記載說「劉大夏便將保存在兵部的檔案銷毀」,而此後圖書,多因襲此說,時至今日,「劉大夏燒鄭和海圖」的說法,不僅僅是固化進了田中芳樹這樣的小說家腦海里,就算是正經治明史,寫論文的專家們,也多有直接引用此論者。而當年《河殤》大紅特紅的時候,這事例更是經常被撈出來作為炮彈,證明中國自古以來便缺乏海洋思維,抱殘守缺云云。
上世紀80年代某紀錄片截圖
上文引自《客座贅語》,作者顧起元,萬曆間人,一直以來,這段文字都是劉大夏焚書說最有力的證據。
然而……
上文作者嚴從簡,嘉靖後期進士,早顧起元數十年,他的記載中說的很明確,劉大夏對海圖檔案所作的是「先所匿」,並在詢問的時候放言「當毀之」,也就是說,他只是威脅要毀掉這些海圖,並沒有真的動手。
時間繼續向前,這次的作者是陸樹聲,嘉靖前期進士,早嚴從簡又數十年。雖然時間上更加接近劉大夏的年代,他的記載反而更加簡略,只說他「先檢得,匿其籍」,並沒有記錄什麼豪言壯語,當然更沒有什麼燒圖的事情。
而在與顧起元同時期的作者中,記錄下了劉大夏與鄭和海圖之事的也不止一人,比如,復社張岱:
張岱所記事情,與嚴從簡大致相同,包含了「藏圖」、「建議毀圖」與「此位當屬君」三個關鍵劇情,所差者,只在詳略,而這似乎也是當時記載劉大夏事件的主流模式,比他和顧起元稍早的焦竑,在《玉堂叢語》中記為:
比他們又晚了數十乃至百年的清宋宗元、史潔珵,在記載此事時,也基本沿襲了這個 「藏圖——建議毀圖——此位當屬君」 的框架,所差別者,只在文字詳略,人物形容。
可以看出,由嚴從簡完成的這個故事框架已經足夠完善,使後世的筆記作者們沒了深度改造的自信或熱情,而與這個完整且傳承有序的發展相比,顧起元的「焚之」說,更像是一位一時衝動,於是在自己的平行世界裡弄死了阿朱的同人作者。
至於為什麼這一時衝動的同人,最後能夠蓋過所有其它認真寫設定的同行,我倒覺得不難解釋:畢竟,誰不喜歡更加激烈的衝突與劇情呢?就算是剛剛還這麼辛苦為劉公正名的我,如果真開了一本穿到成化年間的書,如果真寫到了劉大夏的劇情,那我會怎麼選擇?是會選擇在劉大夏離開後從落滿灰的倉庫里把書再翻出來的世界線?還是會選擇神兵天降,救下海圖與未來的世界線?
顯然是後者啊,與爽比起來,考證重要嗎?!
寫到這裡,我們似乎已經大致證明了劉大夏的清白,他並沒有燒卻那些珍貴的海圖,他只是在某個時間點藏起了這些海圖,並因此而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不過,是這樣嗎?
作為官至尚書的重臣,同時也稱得上一代名臣,劉大夏《明史》有傳,從他鄉試出仕,一直記錄到歸家而卒,生平事迹,一一錄之,卻唯獨沒有關於鄭和海圖的這部分!
要知道,這是明代啊,士人以廷杖為榮的明代!清流們點開了所有蹭熱點的技能樹,刷滿了所有騙聲望天賦的明代!劉大夏的這起事迹,如此典型,足以讓任何以「直臣」、「錚臣」為標誌的士人喜出望外,將之奉為生平亮點,可偏偏,在收入國史的傳記當中,卻沒有這件事情?
這是為什麼?
劉大夏少年成名,科場早達,很年輕的時候便為庶吉士,成了儲相之選。他的履歷起於兵部,先作國防部檔案司一處處長,再任國防部檔案司司長,在司長的位子上時,發生了一件大事。
當時還是成化早年,活躍在舞台上的權閹中,以汪直(沒錯,就是他,與方應物內外勾結的「死太監」!)最為耀眼。和明清時期的大多數權閹不同,汪直的風格很唐宋:他好武事,也確有邊功。
這一天,汪直聽說越南和寮國打仗,還打輸了,就向皇帝進言說:安南之地,秦人辟之,漢人復之,唐設交管,宋伐升龍,就是本朝,也有張國公南征偉績。如今聖天子在上,他們國中生亂,我們應該趁機去打回來,打下來後,把不聽話的人小腳趾砍掉,從此以後,就沒有交趾,只有交州!
皇帝說,好!汪直就趾高氣揚的來到兵部,要調取永樂年間對安南用兵的紀錄,以作參考。可劉大夏堅決的把檔案扣了起來,就是不給,還說服了當時的兵部尚書,終於把這件事平息下來了。
這一件事,一般和「劉大夏怒打九公公」並列為他清正守節,與閹黨誓不兩立的典型案例,在嘉靖前期的時人筆記中,多有記錄,倒是藏匿鄭和海圖事,未曾有見。
這說明了什麼?……千古奇冤吶!
在我看來,劉大夏的冤屈是雙重的:他不僅僅是沒有燒毀海圖,不……不止於此!他甚至根本就沒有與鄭和海圖發生過什麼關係!他早年最著名的事迹,是藏匿檔案來對抗權閹汪直。而隨著時間流逝,口口相傳,事實被傳頌者按照自己的誤解或喜歡來重新上色:對扛一名很早就倒台的太監?怎麼比得上對抗皇帝的索求更加痛快?安南?沒人聽說過的地方,怎麼比得上就修建在南京城裡的寶船廠!
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劉大夏就莫明其妙的變成了比他本來事迹更加偉大且戲劇化的英雄,勇敢地用違反大明律的行為,來阻止皇帝輕浮的妄行,並因此贏得尊重,被認為是真正的重臣之器。
而之所以這件如此有名的傳說沒有被收錄進《明史》,在我的判斷中,是因為在雍乾時期,仍有足夠多的資料留存,使修史者能夠分清哪些是歷史中的真實,哪些又是後人增飾的光彩。
畢竟,劉大夏和大多數明臣還不一樣,他是雍正年間認定有資格陪祀孔廟的前代文臣之一,以這樣的身份,相關的事迹,是不可能不被作極細的調查與鑒別的。
甚至,我還有一種猜想:張廷玉們能夠如此果斷地把這麼精彩的一段材料刪除掉,很可能是因為,直到滿清中期,鄭和海圖——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罷——還留存在皇家檔案之中,能夠隨時調閱到原件的編者們,當然就只會用大笑來面對顧起元——以及之前之後各位同人們——的創作。
但是,正如我們總是看到的一樣:人民,最廣大的人民,先天就更喜歡戲劇和野史,而不是嚴肅的正史,先天就更喜歡精彩的故事,而不是乾巴巴的考證。所以,最終留存下來,贏得最大市場份額的,不是認真考證、存之國史的張廷玉們修的傳記,不是有所憑依、仔細拓展的陸樹聲們的故事,而是顧起元的版本,這個最誇張,最激烈,最容易讓人們興奮起來,讓人們引申和借用的版本。
劉大夏作為曾經的名臣,今天的名聲,可以說是相當之差:特別是在論壇之類的地方出現時,十次倒有九次半要作為「萬惡的拖後腿的保守勢力」的代表,歸根結底,這都要算到顧起元的身上,而如果沒有之前陸樹聲嚴從周們前後數十年的鋪墊修飾,顧起元大概也不會如此自然的把「當焚之」給修正成「焚之」並傳諸後世。
然而,這顯然不是陸樹聲顧起元們的原意。
在他們的初衷里,劉大夏是極值得敬佩的前輩,作的是極匡世風極正人心的事情,在他們記下這些關於鄭和的故事時,心中當是滿盈著感動、崇敬。乃至責任感的。
然而,數百年後,曾經被視為高貴的行徑,成了無法原諒的惡行,曾經可以令家門也因之榮耀的事迹,成了不可言說的恥辱,而劉大夏,在數百年間享受了本不應享受的「名聲」之後,也終於要錯愕的面對一個新的未來:開始因為自己從來沒有作過的事情,要遭受到無比猛烈、認真的詛咒與痛罵。
那麼,為何鄭和下西洋的圖紙和各種檔案現在找不著了呢?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明朝中後期,也就是當時的「文物保護」做的怎麼樣。
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個叫劉若愚的太監,先拿他來做個參照。這廝特別八卦,愛玩愛打聽事兒,把明皇宮內的一些阿貓阿狗的事情編成了《酌中志》一書,書中有不少萬曆年間的禮儀、掌故,頗有些史料價值。
《酌中志》記載,宮中的文書、字畫、手卷歷史札記等有所謂的翻曬制度,以防進一步損毀。但是即便這樣還是出現了萬曆十四年宣德皇帝的文淵閣大印被盜事件、佑國殿金聖像被盜事件和萬曆三十年御制的珍珠袍被盜事件。而且《酌中志》有這樣一段令筆者扼腕嘆息:
明神宗朱翊鈞老師從那個神秘的「萬曆十五年」開始就基本上不怎麼上朝了,理政弛懈,有司懶政怠政,甚至瀆職胡作非為的事情絕非罕見。萬曆年間連皇宮大內這樣一個有著優越的文物管理資源的地方都出現了「十減六七」的現象,而且更是出現了一些很尷尬的場景,比如宮內文檔管理人員勾結廚子雜役等,成系統地偷資料到大街上販賣:「……官如傳舍,遂多被匠夫廚役偷出貨賣。」
更別說明末各種天災人禍、政局板蕩對文物保存造成的大規模人為損壞:李自成進京,多爾袞進關無不伴隨著各種腥風血雨,即便是鄭和下西洋的各類檔案能僥倖存活到清代,又能躲過八國聯軍的兵燹之災和清末皇宮的各種監守自盜嗎?要知道最後連末代皇帝溥儀都在忙著和他弟弟從宮裡往外倒賣文物啊。
明朝國祚277年,但能留下的檔案現在僅存4000餘件,《明代檔案總匯》把它們編成了101冊,相當大的一部分還都是明末天啟、崇禎時代的檔案。
所以筆者大膽揣測,鄭和檔案被毀失傳,極有可能是由於常規意義上的文物散佚,未必是主觀動機很強的某個人或某個團伙有意將其毀掉。
儘管如此,令人欣慰的是過去幾十年以來,在南京、江蘇太倉、福建泉州、雲南昆明、斯里蘭卡、葉門等地發現了不少有關鄭和的遺迹和文物,大大促進了對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的研究,地上地下新史料的發現,也算是對原本保存在明朝宮室的鄭和遠洋的資料檔案流失的一個不小的彌補吧。
推薦閱讀:
※【歷史回眸】『千古帝王』《20集 珍藏版》
※揭開《老子》千古之謎(轉帖)
※千古詩詞聚賢庄·第174期 || 呂東升:絕句(10首)
※歷史上的「千年科舉第一榜」,同榜數十位進士後來都名動千古
TAG: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