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夏壩仁波切問答錄

◆居士問:《菩提道次第廣論》和《成就盛宴》哪一部先修?

◇仁波切:你錯了,修《成就盛宴》的目的就是為了修「菩提道次第」。不過《廣論》你是修不了的,可以看,修是修不了的,為什麼呢?你沒有辦法把《廣論》轉化為實修次第,因為你目前還沒有這個能力。你要實修的話,在《成就盛宴》的正行當中加上《菩提道次第安樂道》或者《速道》的正行修法。你看看《成就盛宴》正行裡邊紅色字的解說,再看看《如意寶梯》便能了知。如果你認為《成就盛宴》和「道次第」是兩碼事那就錯了。實際上《成就盛宴》是修《菩提道次第廣論》、《略論》、《速道》和《安樂道》不可缺少的前行和結行的部分,中間正行當中才安插《廣論》和《略論》。

你能夠看和學《廣論》非常好,修是做不到,之所以宗喀巴大師寫《略論》,原因就是他發現很多大德都做不到《廣論》的實修,他才把《廣論》當中理論要點去掉,把內容再合理的加以闡述,寫下了《略論》,目的就是這個。

◆居士問:觀想佛像時,記不住、觀不清楚,怎麼辦?

◇仁波切:我沒有說過你必須要記得住、想清楚,因為你不可能想清楚,因為你還沒修成禪定。但是你要確信,「諸佛菩薩就在此處!」這很重要。清楚不清楚並不重要,要確信你所想像的諸佛菩薩就在現前,那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說,別忘了在觀想的時候,要確信一切諸如來、佛、菩薩就在所觀想的目標處,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這是很重要的。

◆居士問:生起依止善知識的覺受,除了流淚之外,還有其它的嗎?

◇仁波切:有的。身心會發生非常強烈的變化。還有就是會有發自內心的、不需刻意去想的、非常強烈的感恩之心、念恩之心和內心非常強烈地視師父為佛的信心,以及再也觀察不到上師任何過患等等的很多表現。流淚只是其中的現象之一而已。

◆居士問:語加持里,三個咒輪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語加持裡邊有阿叻、嘎叻和緣起咒這三個咒輪。阿叻就是「嗡阿阿依依烏烏日日利利……」;嘎叻就是「嗡噶喀嘎嘎盎雜擦雜雜尼呀……」。其實這兩個咒是印度的梵文的字母。因為印度的梵文由16個母音字母和34個輔音字母所組合的,與藏文有所不同。藏文的字母由30個輔音字母和4個母音字母所組合的,日文好象由10個輔音字母和5個母音字母所組合的,所以說每種文字裡邊,語言組合的方式也不太一樣。藏文及上面這些文字是拼音文字,就是母音和輔音的組合變成了字。

一種語言代表的是想要表達的內容,其中包括八萬四千個法門。我要講,你們要諦聽的話,唯有我的語言組合與你們的相同一致,才能夠形成了你們能聽懂的一種格式。佛祖當時講經說法是通過梵文的16個母音和34個輔音字母所組合而形成的,代表著一切的語言,舌又是一切語言的所緣處,普通凡夫的舌,令它受到佛之殊勝無比的語言的加持,就是聲母和韻母咒輪的加持。

至於緣起咒,是佛教最經典的萬法生和滅的思想,所以說「嗡耶達爾嘛黑度巴爾巴瓦黑敦疊肯達塔嘎多哈呀瓦度達疊克加尤尼若達埃旺巴迪嘛哈夏爾嘛那耶娑哈」這是八萬四千法門核心的要義,所有大乘和小乘經典的核心內容,佛教最核心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翻譯成漢文就是:「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師大沙門,常做如是說。」就這個意思。

佛教的觀念是:一切萬事萬物的存在,是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一切萬事萬物的毀滅,也是因緣和合而毀滅的,沒有無緣無故產生的任何事物,也沒有無緣無故毀滅的任何一種事物,這就是佛教的基本觀,也叫做緣起觀。

客觀世界可以分為現象和本質。現象的因果不虛稱之為俗諦;本質的體性皆空稱之為真諦。因此有了世俗和勝義二諦為"基"礎的客觀世界。

那麼為了認識這兩種世界,主觀思想也分為方便和智慧兩種。用方便或方便智了知萬物現象的緣起和因果不虛;用智慧或究竟智了知一切萬物的體性皆空的本質。因此佛教的世界觀分為俗諦觀和真諦觀。真諦觀就是對客觀世界本質的認識;俗諦觀就是對於一切客觀世界現象的認識。這種方便智和究竟智稱之為「道」。

由於證得一切萬物現象的緣起和本質的體空之後,滅除一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及其習氣在內煩惱、所知二障,故而得到方便和究竟。

證得萬法本質體空而破除一切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等一切著相,及細微習氣種子,或者說破除一切遍計所執和俱生我執的二種執著,並斷凈了一切所知障和煩惱障,而證得的滅果——就是法身。

由於證得了萬法現象因果不虛,而集聚了三個無量劫以上的集資凈障,因而得到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身——方便智。

這就是法身和色身之「二果」。

◆居士問:「一切佛菩薩真言成就神通悉地、持明仙」是什麼意思?

◇仁波切:「一切佛」就是十方一切如來,「菩薩」就是十方一切菩薩,「真言成就」者就是通過修佛法真言而得到了見道位以上的聖人,「神通悉地」就是得到了廣大神通的人,「悉地」也是成就的意思,而「持明仙」就是通過修明咒而得到世間八成就等的仙人或者修行者。

◆居士問:繞塔時誦繞塔變億咒如何觀想?

◇仁波切:你就把佛塔想成真正一切如來所在處,無比恭敬的繞就行了。

◆居士問:什麼是真言行者?

◇仁波切:通過修行真言而證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叫成就真言行者;相應行者也是這樣,他所修的法得到了相應的成就就稱他為相應行者。

◆居士問:釋迦牟尼佛的咒和宗喀巴大師的咒之後,可不可以加自己根本上師的心咒?

◇仁波切:可以的,沒問題。

◆居士問:寶瓶氣修法在《成就盛宴》裡邊的哪個位置修比較合適?寶瓶氣修法有很多種嗎?座下可不可以修?

◇仁波切:每次修行之前為了糾正動機,所修的「九節佛風」應該在《成就盛宴》的最前面,就是在第三加行糾正動念之前,毗盧遮那佛八法的修行當中的「數息觀」,你所指的「九節佛風」應該在這裡修。

如果是為了健身、長壽而修《白度母如意輪》寶瓶氣的修法,最好在《成就盛宴》正行的後面,到了結行的時候,有釋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師和大威德金剛的咒,之後你就把《白度母如意輪儀軌》放在那裡面修。

如果是修無上瑜伽部《那若六法》圓滿次第當中的寶瓶氣的話,需要修勝樂金剛,當你要念咒的時候,觀想就比較合適。

當然寶瓶氣是一個總的概念,所有氣、脈、明點三個當中的氣的修法都統稱為寶瓶氣,種類很多、方法也有很多種。

◆居士問:在《成就盛宴》裡面所說的「三大事祈請」。「三大事」是什麼?

◇仁波切:第一個,祈請一切諸佛菩薩加持於我,我等一切眾生的相續中,從不如理依止善知識起,直到不修暇滿人身大義難得、不修死無常、不修三惡道苦、不修因果業報、不修中士道的輪迴之苦、三苦、六苦、八苦等等、十二緣起、四聖諦等等,不修菩薩道當中的自他相換和七支因果菩提心,不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波羅蜜,乃至不修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而生起我執和法執當中的一切顛倒的心,這些業障皆能消除。

第二個事情就是祈請諸佛菩薩加持於我,令我從依止善知識、暇滿大義難得、死無常九因相法開始,到最後智慧波羅蜜當中的萬法體性皆空的法為止,一切無顛倒的覺受令能生起,這就是第二個大事。

第三個,祈請佛菩薩加持於我在修法的過程當中,消除一切內外的魔障,這就是第三大事。

這三大事祈請就是這樣的。

◆居士問:照法本念儀軌感覺不滿足,如何增加觀想?

◇仁波切:你說的好!在還沒有能夠背誦的前提下,這樣做也可以的。要想達到更多的觀想,你最好把重點放到正行內容當中。以依止善知識為例,按照《速道》總共有七個所緣,按照《安樂道》有四個所緣,把這些內容加進來,之後把

它背下來。那樣打坐修行正行的時間能多一點,你觀想的內容自然就非常豐富了。

◆居士問:《成就盛宴》和六加行的修法是一樣的嗎?

◇仁波切:是的,《成就盛宴》是以六加行的修法為主修。但有什麼不同呢?六加行裡面只有菩提道次第座上修行的一部分,不象《成就盛宴》中舌加持、變億咒等修法全有,六加行裡面沒有那麼多,其它的都一樣,沒有區別。

總體上來說,六加行是道次第座上的完整修行,而《成就盛宴》是從早上起來到晚上入睡為止,所需要修法的一個完整儀軌。

◆居士問:《成就盛宴》裡邊除障的修法是什麼?

◇仁波切:修法當中消除障礙的方法主要是念《般若心經》,它既能積累功德,也能消除障礙,而且還比較短,才二百八十多個字,非常殊勝。

另外,《成就盛宴》裡面有大威德金剛的咒,也可以消除魔障。宗喀巴大師的弟子克主傑著有一顯密經續的論述。他說修佛法當中,三大本尊絕不可缺少,第一個是密集金剛;第二個是勝樂金剛;第三個是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的圓滿次第就是把自己現在的這個肉體轉化為幻身的修法;勝樂金剛最明顯、最完整的修法就是把我們的心變成為空樂無二的光明大樂心的修法;那麼消除魔障就莫過於大威德金剛啊!而且他又是文殊菩薩忿怒之顯現,所以說修大威德金剛也增長智慧,對於我們了達萬法自性皆空、驅魔消災、息增懷誅事業的成就,也有非常殊勝的功德和因緣。

◆居士問:觀想咒字用藏語好還是用漢語好?

◇仁波切:都可以。既然梵文的咒用藏文來念能得到加持力,那就沒有理由認為藏文的咒變成為漢文就沒有加持力。我認為是否得到加持力關鍵在於心,而不在於字的模樣。

◆居士問:《成就盛宴》中舌加持咒,怎麼觀想?

◇仁波切:觀自成本尊,舌心有一月輪,其上白色「嗡」字周圍有一咒蔓,就是「啊啊伊伊烏烏日日利利誒誒哦哦昂阿娑哈,」是白色的,在前面中間開始左到右為止(即順時針方向排列),咒字都是立著的。這些字從中間嗡字位置往外看的時候,就象我們藏人和漢人念書一樣從左往右念的那種方式,這樣就能看得見每一個字而且字是面向嗡字的。

從「嗡」字裡面往外,聲音咒輪的外面是紅色的「嗡噶喀嘎嘎盎匝擦雜雜尼雅扎插閘閘那答塔達達納巴怕拔拔嘛雅惹拉瓦夏卡薩哈恰娑哈」這34個字,相當於阿拉伯人念書一樣從右往左念(即逆時針方向排列)。在外面看的時候你順著可以看了,如果你的心在「嗡」字的位置,你看到的可能是字的背面、都是立著的。在外面看的時候才是正的,這就是第二個咒輪。

再外面有一圈「嗡耶達爾嘛嘿度巴爾巴瓦嘿敦迭肯達塔嘎多哈雅瓦度達迭喀佳猶尼若達埃旺巴迪嘛哈夏爾嘛納耶娑哈」這是從前面往右轉(也是順時針方向排列),這些咒字也是立著的,唯獨中間那個「嗡噶喀嘎嘎盎……」是從右往左念。

我再說明一下,一般所有的咒都是從前面中間位置開始從左往右順時針方向排列的,唯有勝樂金剛和母續金剛有時候從前面開始從右往左逆時針排列。

至於咒輪轉和不轉的問題,一般白度母如意輪,不是轉咒輪,主要是轉護身輪。白文殊和黃文殊如果你修轉咒輪,下面的智慧劍輪往右轉,上面的咒往左轉。但是你要知道,下面的智慧劍輪和上面的咒是相互不接觸的、是懸在空中的。雖然下面有日輪和月輪墊著,但這些咒字從來都不與之直接碰觸,都懸在空中,咒輪與月輪中間還有空間的。

◆居士問:《成就盛宴》中母音咒字輪、子音咒字輪、緣起咒字輪觀為平面的還是立體的?

◇仁波切:觀想任何一個咒輪的時候,一定要觀想為立著的,不要觀想為平的;而且一定不可以將字和下面的月輪接觸上,一定要懸在空中。

◆居士問:在正行中,如何觀想法緣上師?

◇仁波切:本來「總攝一切歸處上師尊,能仁金剛持前我啟請」,在七支供之前,資糧田已經收攝到頭頂上與釋迦牟尼佛無二無別的根本上師中了,只有一個根本上師跟自己一樣是面向前的。但是到真正要修資糧田的時候,從上師佛祖釋迦牟尼佛的心間化現出一個接著一個的根本上師及法緣上師,不是在自己的頭頂上,而是眼前的虛空中,中間高座上面是根本上師,周圍矮一點兒的座上面圍繞著法緣上師,而且指名道姓地坐著,他們是在你這一生當中教過你佛法的人、也包括令你修善積德所有的人。

因為在道次第中有這麼一個記載:曾經有一位大德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一直生不起任運覺受,他就請教師父,師父說他可能忘記了一位師父,最後他把能想的都想了,最後想起來曾經有一個老太太教過他一些四皈依方面的知識,他沒有把這個老太太放在師父的位置上,所以說他就沒有生起真正的任運覺受。後來他把這個老太太想像成出家人的樣子,也放在了法緣上師當中,再修的時候很快就生起了任運的覺受。看來令我們增長智慧的每一個人都要包含在善法的法緣上師以內。但是世間的世俗文化老師可能就不包括,這裡主要指的是令你修善法的老師。因為你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沒有把頭頂根本上師的身上化現出一個一個的根本上師及法緣上師放到前面來,所以你有這種疑問。好,阿彌陀佛!隨喜功德!

◆居士問:每天以《三十五佛懺悔文》磕大頭,是否能與上師相應?

◇仁波切: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磕頭消業障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消業障的快慢與否關鍵不在於磕頭,而是在於修懺悔時的同時要具備四力:

第一個要在佛面前跪下,一定要把眼前的這個佛像視為真正的佛!也把他視為你真正的根本上師,又是一切如來的智慧、慈悲、德能的顯現,然後無比虔誠地磕三個頭,再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

第二個就想,早上起來到早飯為止,心裏面起了什麼貪、嗔、邪見等等惡習,再觀察觀察嘴裡說了什麼妄言、惡口、綺語、兩舌等等,身體有沒有做殺生、偷盜、邪淫等等一切惡事;好好地思考,一定要每天念《三十五佛懺悔文》,總結每天從早飯到午飯之間、中午到晚飯、晚飯到你臨睡之前所做的善惡事情;如果你做了許多惡的事情,要想「做如此如此等惡事的自己做過的錯事惡事最終結果會如何?」;然後對自己強烈地責備、譴責;然後觀察昨天包括今天,觀察五天以內、十天以內、一個月以內、半年以內、一年以內,然後觀察十年以內、二十年以內,凡是你能想起的,你都把它觀察起來,然後你想想「我的罪過有多大!」生起非常強烈的後悔之心、悔恨之心、遺憾之心,再對其後果生起非常強烈的恐懼之意,這叫追悔力。

第三個就在佛面前立誓:「我以後決不再做如是等等的惡事!」這叫遮破力。

第四是對治力。就是念誦《三十五佛懺悔文》磕頭等。

其實一個人想棄惡從善、不斷進步的話,就要學會懺悔。要看一個人的前途如何,首先看這個人是把曾經失敗的所有原因推在了他人的身上呢,還是把它歸到了自己的身上了來呢?如果一個人把所有錯誤和失敗的原因從不總結在自己的過錯上,而是推到他人的身上,可以斷定他的前途是黑暗的;如果一個人儘管沒有太大的才華或者智慧,但他能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到自己的身上,那麼他的前途一定會是光明的。

身體不要讓它做對自己、對他人帶來任何痛苦和麻煩的行為,包括殺生、偷盜、邪淫等等,這是第一個身體的行為;第二個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讓它說妄言、挑撥離間的兩舌、傷害他人身心和自尊心的惡口、讓人學壞的綺語,也就是不要說任何不該說的話;第三個,心裡不應該產生任何貪慾、嗔恨、邪見,不要對他人所愛之物產生貪慾,或產生想傷害他人的嗔恨,不要在內心當中生起不相信因果業報、不相信佛法僧三寶、不相信苦集滅道、不相信俗諦和真諦等等的緣起和性空道理,不要生起違背真理的顛倒的思維,要管好自己的心。因為身體的行動實際上是受內心的支配,語言也是受內心的支配,只要沒有想錯,就不會說錯話,只要沒想錯事,就不會做錯事。

所以說,歸根結底還是要管好自己的心,這非常重要!尤其是邪見,邪見最可怕!因為一個沒有任何信仰約束、沒有任何倫理道德的人,是真正最可怕的,是最無藥可救之人。因為沒有信仰,你就沒有辦法、也沒有理由可以說服他。所以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佛說過這樣的話:善調伏身者、善調伏語者、善調伏意者、善調伏一切、更善調伏一切身、口、意的比丘,一定能脫離苦海。佛是這麼說的。

所以說,懺悔非常重要!你們要多多地懺悔。所謂懺悔,是用佛的教法來改變自己的行為、改變自己的言談舉止、改變自己的內心動念當中的一切錯亂和顛倒,讓它變成為正確和完美的,這就是修行。有朝一日我們也可以達到佛的境界,有朝一日也會成為象佛一樣有無量無邊廣大智慧、慈悲和德能的救怙者。所以說一定要學會懺悔,懺悔越多,你的缺點就會越少。通過懺悔才能增長功德,通過懺悔才能消除一切過患,通過懺悔才能令一個人變成為具有非常廣大的智慧、慈悲、德能等一切功德的人。

至於能否與上師相應?如果你指的「相應」是指有朝一日,證得與上師、佛無二無別的佛的果位的話,我看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修《三十五佛懺悔文》,而來代替上師相應,那就不對了。因為懺悔是懺悔,上師瑜伽是上師瑜伽,這是兩碼事。上師瑜伽裡面可以包含著懺悔。比如說《上師供》是上師瑜伽修法當中最圓滿的一種上師瑜伽修法,裡面有懺悔文,但是《上師供》本身不是懺悔文。

◆居士問:什麼是四座瑜伽?

◇仁波切:密法裡面的四座瑜伽是指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行;《成就盛宴》裡邊的四座瑜伽主要指的是每天早上起來之後,從五點多到八點鐘一座、九點到十二點一座、下午二點到四、五點一座、晚上七點到九、十點鐘左右一座把每天分成四座來修行。

◆居士問:怎樣修行,覺受生起得快?

◇仁波切:第一、你修的時候,要有非常大的毅力,還要有出離心。第二、要減少凡夫和世俗的事情,因為你接觸世俗越多,世俗的習氣就越大,接觸得越多,生起的證悟力就越少。第三、就是放下很多世俗的概念和世俗的理念,如果你這樣修,必定能在短的時間內,生起覺受的。

◆居士問:如何修《如意寶梯》?

◇仁波切:修行的過程要有三個:第一個就是要有熟悉的過程;第二個是造作的覺受,第三個是任運的覺受。比如說修依止善知識,依《速道》實修的話,首先具有加行、正行、結行三個部分。加行即六加行,每天打坐修行都要有的。進入正行時,比如說依止善知識分若干所緣類,就在一個月以內,將其中一小部分,令生起熟悉的心,倒背如流,一個一個的道理都理解得非常好,隨意就能把它想出來:先是依止善知識的八大功德;然後是不依止的八過患;然後意樂依止裡邊,視上師為佛;然後就是斷除見過患之心;然後念恩;然後加行依止,總共有七個。這七個層面,你一個一個生起定解的時候,就會把一個一個道理和內容非常清楚地理順出來。然後再把它串起來修,都非常熟悉之後,就經過了熟悉的階段。

然後,再回到依止善知識的功德部分重新修,修到什麼程度?當你一專心修行的時候,就痛哭流涕,全身的毛孔全部豎起來,生起非常猛烈和強烈的心。這種情況僅限於修法當中是這樣。不修法的時候,行走坐卧的時候,就沒有這樣的感覺。每次座上修的時候,一次次都能生起覺受,這時再往下進行,最後再串習地修。一個一個的這樣生起了覺受,那叫造作地修。

之後,還得從前面一個一個的修,在這個基礎上,修到說起上師二字的時候,心裏面馬上有非常強烈的、猛勵的、虔敬的信仰之心,甚至痛哭流涕。達到這樣的程度,再一個一個往上修到有任意覺受的時候,你就可以修下一所緣暇滿人身大義難得。大義難得也以這個方式去修,經過三個階段。但是此時你還不能夠徹底放下依止善知識部分,每天還要從頭修,因為你雖然是生起了覺受,但扎的根不深,前面的還需要複習,後面暇滿人身也如此生起的時候,然後再修死無常九因相法,此時,重點放在死無常九因相法上,但是暇滿人身大義難得每次打座的時候也要修五、六、七遍,同時依止善知識部分也不可以丟,至少也要複習二、三次,每座都是這樣。這樣下來,越往下去,前面的根扎得越深,而後面修行內容的證悟力的根還不深。對以前重複的次數多,紮根就深了。如是修下來,用不了三年、五年,你就可以變成菩薩了。因為這是生起菩薩心最快的方法,如果不做菩薩,你也沒有辦法做佛,所以說這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居士問:如何修《如意寶梯》?(另一居士問)

◇仁波切:修「依止善知識」時,首先你要反覆念誦,念誦之後要背誦;背誦之後,對它非常的熟悉;熟悉之後,內容絕不會相互錯亂,也絕不會顛倒,就像我們非常熟悉的父親或者母親一樣,這時你可以進行到第二個所緣。

比如說修依止善知識八功德。這八功德一個一個倒背如流,而且這些道理也能一個一個理解得非常非常地清楚;這時你可以向下繼續修八過患,八過患也達到這樣之後,你再修意樂依止當中師父為佛的部分;這個部分也達到非常熟悉的時候,再修斷除見過,就是看師父的過失,實際上是自己的過失,也就是斷除邪見;然後再往下轉到念恩;再往後就是加行依止當中身供養、財供養和依教奉行;之後,把這七個內容合起來、串起來再修,修到非常非常熟悉的程度,這是熟悉階段。然後再重新回到第一個所緣修行。

然後根據內容思考,直到內心非常地感動,每次觀想起這些所緣,都會淚流滿面。每次打坐要非常猛勵,若未從心底產生覺受和身心的變化,那麼還應延續一段時間;八過患也達到這樣,再修意樂依止當中的三個所緣;再往下就是加行依止,加行依止修完之後再串修;都達到了這樣程度之後,還不是任運覺受,只是造作覺受已經生起了。

再重新回到依止善知識的八功德當中去。前面修行之樂依止的選作覺受有什麼特點呢?就是只要不打坐就沒有強烈的內心覺受。那麼再加深修行之後,無論打坐還是不打坐,凡是聽到依止善知識方面的一字半句的時候,內心卻生起非常強烈的信仰,或者淚流滿面等等,達到這樣為止,再換到八過患等等,串修也達到了這樣覺受的時候,等於你用不著特意去修,有人說起上師的名字,馬上就生起這樣的覺受,那你就算是依止善知識修習到量了,可以轉到暇滿人身大義難得的修行當中。

暇滿人身大義難得,又要分為若干個步驟。第一步就是熟悉階段,第二步造作階段,第三步任運覺受階段。

達到任運覺受的時候,再換到下士道修行當中的四個所緣去修。下士道總共有四個:一個是死無常三根本九因相法;第二個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苦;第三個就是皈依三寶及皈依學處;第四個就是因果業報。

每一個法內部再分成若干個支分。按照《速道》的要求來看,從死無常開始到因果業報為止,一個一個地熟悉後,從因果業報再重新回到死無常。可是我覺得非常有學問的大格西可能能做到這個,咱們一般的人可能比較難。我們可以把它分成為四段:第一段就是把死無常的部分生起造作覺受;之後再轉到三惡道苦,地獄、餓鬼、畜生一個一個地區別開來生起造作覺受;然後再轉到皈依三寶的部分;等到這個也生起造作覺受之後,再轉到因果業報的部分,分成這四段。等到因果業報也生起任運覺受之後,把這四部分串起來再修,直到生起任運覺受為止,這樣對咱們來說比較適合。

這麼修起來,把念誦的條目一個一個地背下來,那只是第一階段——熟悉階段;第二步的時候是生起造作覺受階段;第三步的時候才是生起任運覺受的階段。

你們當中很多人現在能把《成就盛宴》背下來了,我很隨喜。尤其有些做生意、特別忙的人都能背下來了,有好幾個。但是,還是要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正行的內容上,這樣一來,雖然現在也在念誦、將來也是誦,但是由於你對正行內容理解的不斷加深,對《成就盛宴》修行的境界就會提高。如果你們認為先把《成就盛宴》儀軌當中的每一個內容修完了之後,再修正行的內容,這種想法不符合道次第的修行規律。現在你修《成就盛宴》的質量稍微差一點不要緊,你把正行把握好了,以後會加深的。

像唐詩宋詞,幼兒園也在讀、小學生也在讀、初中生也在讀、高中生、大學生也在讀,讀是讀,但是理解程度大不一樣!

◆居士問:《大威德金剛略軌》中的百字明咒和《成就盛宴》中的百字明咒不一樣?

◇仁波切:你是不是說雅麻達嘎百字明?如果是那個百字明就不是金剛薩埵中的百字明,而是大威德百字明。因為百字明有很多種,觀音菩薩蓮花部的百字明,它是這樣念的:嗡白瑪薩埵薩瑪雅……「班甲」的地方均由「白瑪」替換。大威德金剛的百字明,就是用「雅麻達嘎」替換「班甲薩埵」。勝樂金剛的百字明,也就是說「嗡班甲赫魯嘎薩瑪雅……」所以說「班甲薩埵」的位置由「班甲赫魯嘎」來替換,等等。有很多種,都不一樣。它們用處也不一樣,什麼時候該念什麼就要念什麼,這個不存在「我喜歡念哪個」或者說「不喜歡念哪個」,也不存在哪個加持力大一點,哪個小一點,該念哪一個就念哪一個。就像我們冬天該穿厚一點的衣服,夏天該穿薄一點的衣服一樣,談不上哪個好、哪個差,都是同樣的道理。

◆居士問:什麼是覺受,什麼是菩提心的任運覺受?

◇仁波切:覺就是覺悟,也就是證悟力;受,是這種體驗和感受,這叫覺受。比如說,通過對親近依止善知識的八功德、不依止善知識的八過患、意樂依止、加行依止的串修,最後確定自己的善知識為一切如來的化身,心裡毫無任何的懷疑和疑慮,並且能視他為真正的如來,用不著從理論上去想,而是說起名字的時候就流眼淚,全身的毛髮立起來,當你隨時都有這種心態的時候,那叫任運覺受。比如說八暇十圓滿人身難得,你要時時刻刻想起人身難得而可貴,即便是吃飯、睡覺、跟別人談話的時候,心裡邊一分鐘都不會忘記,一直想著要把有限的生命用在積累令我今生和來世、乃至永久安樂的善根當中,這種心念根本不用去想也忘不掉,那就是暇滿人身大義難得的任運覺受。

再比如說菩提心,無論是睡覺、吃飯、行走、還是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時時不忘「我為利一切有情父母而今生一定要證得無上的佛陀果位」的心念,就像一個非常疼愛孩子的母親,面臨著孩子明天就要被槍斃的時候,此時吃飯、睡覺、她都忘不掉如何才能解救孩子的這種心情一樣,解救眾生之心忘不掉的時候,那就生起菩提心了,也就是菩提心的任運覺受。

◆居士問:修親近善知識,生起覺受時就可以往下修了嗎?

◇仁波切:是的,生起覺受的時候可以往下修。但是要生起任運覺受,大概要經過三個階段,一為熟悉階段,二為生起造作覺受,三才是生起任運覺受。在《成就盛宴》正行修法中的紅字部分有詳細的講解,從頭到尾好好地念一下,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居士問:修《成就盛宴》懺悔部分,先念懺悔文,還是先一一發露自己的罪障?

◇仁波切:念懺悔文就是一一地懺悔自己的罪障。一邊念懺悔文,一邊想起自己的罪障,那才叫懺悔。如果你想發露自己的罪障,先念幾次懺悔文,按照懺悔文的內容發露,然後把懺悔文里沒包括的一個一個提出來進行懺悔,應該也是可以的。

◆居士問:請您開示,「雙身像」所代表的法義?

◇仁波切:勝樂金剛、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在無上瑜伽部的密法中有雙身像。其實,在無上瑜伽部中,它是智慧和方便的表象。把人類認為最壞的東西和人類認為最好的東西連接起來,目的是斷除人們對壞事物排斥的執著和對好事物貪慾的執著。把它們都刪除掉。

我先說內供,其實內供的供物,實際是人類認為最髒的,比如大便、小便之類。但是你觀想時把它想成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如來、寶生如來、不動如來,把人們最尊敬、最珍貴的佛和他們的大圓鏡智、平等性智、法界體性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等等,把五智五佛和它們合為一體。為什麼?好的東西本來就是好的,你不可能對它產生嗔恨、嫌棄,或者對它產生排斥的執著。唯有你認為壞的東西,才會對它發生那種極強烈的不悅、排斥。但是在萬法的體性中,哪有絕對的好和壞,你認為壞的東西,他認為是最好的,他認為壞的東西,你認為是最好的。

我講這樣一個事:比如說,一個大便,我們認為那是臭不可忍,在佛法裡面提這個名字都不可以,它太髒了,是不是?可是烏鴉,如果烏鴉信佛的話,你跟它說「你要向佛供養你認為最好的東西,」很可能它供養的就是這個東西,因為它認為這就是最好吃的,你說是不是?其實對食物本身而言沒有什麼好和壞,只不過你認為好它就好,你認為不好它就不好。就像東北人看四川的菜又麻又辣,難吃死了,根本就受不了;可是四川的人一看東北的菜,那麼咸,又沒有麻沒有辣,難吃死了。你說到底哪一個難吃呢?其實都是一樣的,只不過你認為哪個好吃,哪個就好吃而已。這就是為了消除這個依個人主觀意見認定的好與壞。

其實佛法講的就是一切萬事萬物的體性,或者一切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我們要成佛的時候需要一個方便,一個智慧。方便是大樂,智慧是萬法性空。「女」代表智慧,「男」代表的是方便。在無上瑜伽密法裡面,常常會把為利眾生而證得無上正等覺佛陀果位的菩提心看成男身,把萬法體空的智慧說成是女身。

其實,顯宗和密宗不是兩個宗派,在藏地沒有顯宗,只有顯法;沒有密宗,只有密法。

密宗只是佛教中的一個小小的支分而已,我這裡不只是密,還有顯呢!所以我們要學整體的完整的佛教,不是其中的某一個。

比如說,咱們每個人都有手,但是,當你被別人稱呼作「手」,就是不對的。因為除了手之外還有口、腳、身,怎麼可以只稱為「手」呢!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把藏傳佛教說成是密宗,就相當於對一個人說「你是手」一樣。

佛法不應該有顯宗和密宗之別,佛說的所有的法都應該記得,都應該一字不丟地讓它千秋萬代傳播下去。因為它太難得,太珍貴!我們沒有資格從中選擇哪些該丟棄,哪些該撿起來,那樣的話,我們對佛法是不負責任的,對千秋萬代的佛教信徒是不負責任的,所以說,不應有偏見。修完整的佛法離不開方便和智慧。在修密法,尤其是無上瑜伽密法的時候,離不開兩個:一個幻身,一個光明。佛母代表的是光明,佛父代表的是幻身。因為我們修佛法,如果要即身成佛的話,離不開或者避免不了兩件必須要處理的事情:一個是處理我們的心,一個是處理我們的身。要處理我們的身,就不能沒有幻身的修法。要處理我們的心,就不能沒有光明的修法。佛母就是光明的顯現,佛父乃幻身的顯現。你要即身成佛的話,必須把肉體轉化為佛的身體。顯宗裡面沒有講如何轉化之理。密法裡面講了,方法也很殊勝。我不可以給你們講太多密法的東西,因為你們當中有很多人還沒受過灌頂,尤其是你們沒受過無上瑜伽密法灌頂,因此就不繼續講這個了。

所以,有的人看到佛有雙身,說些亂七八糟的,造業障。如果你有疑問就應該多看看6年前我在天津講的《如何做一個合格如法的佛門弟子》,對你提的問題我在裡面已經作了比較完整的回答。

◆居士問:有人說,別學太多佛法,學凈土就要一門深入學凈土,善根大的人才能學密宗,像我這樣的人只能學凈土,不能學密宗,是這樣嗎?

◇夏壩仁波切:年紀很大,比如六十歲以後,你就要多念阿彌陀佛,多念《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但是最好不要放棄《成就盛宴》,在《成就盛宴》的基礎上,加上《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以及「四十八大願」,然後念佛號、極樂願文等等。

如果你以為學《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念佛號就一定要放棄在法輪寺所學的這些法,以為這地方所講的就是密宗,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這地方講的是完整的如來正法,包括顯宗和密宗,也包括凈土宗,凈土不應該是一個宗派,而是一個法門,既然是法門,我們作為佛的弟子怎能不修啊?都要修!只要是佛法我們都應該修。我也修凈土,我對阿彌陀佛深信不疑,對《無量壽經》深信不移,也常常念極樂願文,可是我是在什麼樣的基礎上修的呢?前行圓滿、正行圓滿和結行圓滿的基礎上而修。

佛法就像一個人從頭到腳一樣,是體系完整的,你要腳就不要頭了,我要手就不要腳了,那不就變成殘疾人了嗎?如果想到達西方極樂佛國,一定要從依止善知識開始修起,如果在三年、五年以內不死,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作了真菩薩,就意味著不是你能不能到達西方極樂佛國的問題,而是說你願不願意去西方極樂佛國的問題。你必須要明白,菩提心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因為菩提心是一種心態,是要通過一步一步的修改,日積月累,最後生起的一種為利一切有情父母眾生而速速尋求無上正等覺佛陀果位的、堅定不移的價值觀和任運覺受。你要按照依止善知識、暇滿人身難得、死無常九因相法、皈依三寶、因果業報、六道輪迴之三苦、六苦、八苦等等一步一步往上修,修到生起真正菩提心為止。

不過你也不要放棄修凈土法門當中的《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四十八願,你把這些放在《成就盛宴》裡邊,釋迦牟尼佛心咒和宗喀巴大師心咒後面。在這個之後還有個迴向文,在迴向之前,把這些內容加上去修,那就非常非常好。

將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可以傳授你們阿彌陀佛頗瓦法。它是藏傳佛教凈土法門當中最快速的一種方式,是在一個人即將要面臨死亡的時候,以強迫的方式把自己送往西方極樂佛國的一種方法。但是,這個修法對環境和條件的要求比較高,比如你被汽車撞死了,或者暴病而亡的話,恐怕這個事很難成,因為它需要一些觀想。如果你非常平靜的死亡,是躺在病床上死亡的話,只要你修這個法,就可以做到。如果突然死的,還沒來得及想什麼就馬上死掉的話,可能就用不上了。但大多數的人還不是突然暴病而亡,多數是慢慢死去的,象這類情況的都是有用的,而且是比較強有力的一種方法。所以說,以後我可以給老年人專門傳授一次。年輕人修這個法對壽命有點障礙。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這還是很好的一個方法。在我的網站裡面,有《阿彌陀佛頗瓦法修法導論》,如果能看看這個導論,你就會知道如何修才是最圓滿的。

◆居士問:以前供的是密宗的財神,現在又請了白衣觀音,是否會有什麼不妥?

◇仁波切:啊?你覺得他們兩個會打架?!

菩薩打架?誰贏了,誰輸了?菩薩打架那我們學佛幹什麼呢?你千萬千萬不要如是想,這說明你對佛法了解太少了,太淺了!

哪有什麼顯宗佛、密宗佛之說呀?佛就是佛,菩薩就是菩薩,而且供的時候觀音菩薩一定要供在上面,財神一定要供在下面,你不可以把主人放在下面,保安放在上面,那不亂套了嗎?護法、財神、四大天王、關公這類一定要放在最低處;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彌勒菩薩放在中間;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宗喀巴大師像和上師像放在高處。按照上師、本尊、佛、菩薩、聲聞、緣覺、羅漢、明王,明妃、護法神、四大天王這樣往下排,主次要分明。

至於菩薩,從來不會打仗,放心吧!如果菩薩都打仗,那我們還修什麼大慈大悲啊?

◆居士問:如果得的病是「因果病」,怎麼辦?

◇仁波切:其實所有的病都是因果病,沒有一個不是因果病的!哪有一個不是因果的呢?不要說病,扎一根刺也都是因果,一切萬事萬物的存在本身就是因果。因為沒有原因就不可能產生任何一個結果,任何一個結果的出現都是有原因的,這就是因果!

在佛經中,《般若心經》、《金剛經》不僅僅是講佛法中最甚深的萬法體性皆空的道理,而且驅魔也非常有用,在《摩訶般若經》裡面有這樣一段故事:

當初帝釋天在佛面前諦聽佛法,有魔軍前來障礙。帝釋天按佛所說,安住於萬法體性皆空的般若智慧當中,由此一切魔軍百米之內不得接近。

為了消除這些魔障,佛為帝釋天作了《般若驅魔經》由此使其遠離一切魔軍和障礙,得以吉祥圓滿。

◆居士問:凡夫與高僧大德主要的區別是什麼?

◇仁波切:大德的心是清凈的,凡夫的心是煩躁的;凡夫所顯現的是貪嗔痴,高僧大德所現的是清凈見,簡而言之是如此。

◆居士問:放生是不是可以長壽?

◇仁波切:放生可以增壽,也可以讓你得到很多的善果,那是肯定的。但是你千萬不要為了治病而去放生,因為這樣你放生的動機大打折扣,本來是為利眾生、發大慈大悲心去放生,但是為治自己的病而去放生,這樣本身的目的就錯了。至於生病,最好去醫院,放生或許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以放生為借口,不去醫院看病,那是不對的。不要認為生病是過去惡業的果報現前就不去醫治,你要知道,得到醫生的治療,令病體康復,何嘗不是你的善緣和善業的果報呢!

◆居士問:我的父親在年節時,都要殺雞、吃肉,該怎麼辦?

◇仁波切:父親怎麼辦,好象你說了不算!因為在父親的眼裡,兒子即便五、六十歲,仍然是孩子,他不大可能聽你的。問題出在這,如果你跟父親要「較真兒」的話,可能會導致更大的矛盾。所以吃肉最好讓他吃「不見殺、不聞殺、不為他而殺」的三凈肉。如果有辦法令他不殺生當然最好,至於殺生的問題,你可以潛移默化地給老人家講一些因果業報的小故事,以他能接受的方法,於適當的氣氛中,給他講一些道理。

試圖改變他吃肉的習慣,再加上他又不太信佛,結果只能是吵架,只能導致家庭的不幸,只能導致對父親的不孝順,相比之下,要學會做一個孝順的孩子顯得更重要。

◆居士問:母親固執,我該怎樣面對?

◇仁波切:其實,在父母眼裡,就算你到了六十歲的時候,仍是一個孩子。孩子說服父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我建議你:第一,要盡孝道。第二,不是通過說服來讓她變成佛教徒,而是通過你改變的表現,讓她感到佛法確實好,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有些人生活在不信佛、對佛教有反感的家庭,常常會遇到這種事情,你用語言來解釋是解釋不通的。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要保有耐心、寬容、忍辱的態度,還要盡孝道。由於你學佛的緣故比以前做得更好,讓他們知道,要是不學佛的話,肯定不會這麼好,讓他們感受到你美好的改變。誰又不願意讓孩子好一些,表現得更出色一些呢?如果你學佛學得裝神弄鬼,置家庭於不顧,越學佛越頑固,越學佛越瘋瘋顛顛,別說不信佛的,就是信佛的也很反感!所以說,光講道理是不行的,應該用行動來化解頑固和偏見。

◆居士問:如果受了許多法而不修,是不是有很大過患?

◇仁波切:我講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讓你們學會更多的離苦得樂的方法及佛學的知識。可是有的人什麼法都聽,什麼法都受,卻什麼法都不修,那是不行的,只聽不修是不行的!還有一部分人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盼望著直接得到很深的法,如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這跟現在的社會有點象。現在社會有些人做不了大事,瞧不起小事,小事也沒做,大事又沒成,就是在那裡混,有很多人是這樣的。做人為什麼不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一步一個腳印,按照依止善知識、死無常、皈依、因果業報、輪迴苦、三苦、六苦、八苦、以及十二因緣和四聖諦,然後七支因果的菩提心和自他相換的菩提心,六波羅蜜,四攝等等,次第進行實修,然後一步一步地生起任運的覺受。當你生起了菩提心的時候,你就是菩薩了,如果你沒有菩提心的基礎,即便你想做大事,想一步登天,修無上瑜珈部的密法,如什麼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或者圓滿次第等,是根本沒有用的。有些人喜歡走老路,按照自己的嗜好去走,這樣很不好。

我是醫生,我絕不敢給任何一個人亂開藥。我開了葯,你不吃,你老願意吃你認可的葯,那麼我真治不了你的病。人往往有些偏執和頑固,一旦遇到自己的頑固和敏感之處就放不下,總是逃避,這就是人的毛病。但學佛者不應該這樣,要坦然地面對現實,該做的事就要全心全力地去做,並且要做得圓滿;不該做的,就一點都不做。

依止善知識最核心、最主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如果不能依教奉行,就算你依止再多的善知識,做得再好,尊敬和恭敬得再多,也毫無用處。我們修習意樂依止善知識,視師為佛,見過失則看成是自已的過失,念恩生敬,視師父為一切智慧、慈悲、德能的集中顯現,如此修行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依教奉行。視師為佛的顯現,你就會依教奉行,如果你認為他是凡夫,你就不會依教奉行,你還是按照你個人的情感、個人的偏見、個人的頑固等去走老路是不會有所改變的。

我到瀋陽來,如果有那麼一點點的功德,或者對你們有那麼一點點的幫助的話,我最希望的就是令你們擺脫你們原有的老路和思想,幫助你們找到一個嶄新的、理性的、合理的、如法的、正確的道路,這是我的希望,我真誠地希望你們也能如此。如是咱們師徒都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有希望了。如果只我希望這樣,而你們不希望的話,一半的希望;如果你們希望,我不希望的話,還是有一半的希望,這樣不圓滿。所以請大家一定要記住,拋棄我們過去的壞毛病,或者說錯誤的認識、錯誤的希望、錯誤的愛好、錯誤的偏見、錯誤的頑執,要建立一個嶄新的自我。

◆居士問:有人為了修行,父母生病也不照顧,這樣對嗎?

◇仁波切:照顧父母是很重要的!要把照顧父母和修行同時進行,否則是不對的。學佛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父母,如果連對父母的照顧都做不到,就很糟糕了!又何談「為利益眾生願成佛」呢!

◆居士問:人死了之後,三天後就火化,是否會有問題?

◇仁波切:其實人死後最不可以碰的時候,就是從將要窒息時,直到最後地、水、火、風漸漸地收攝,進入了明、增、得,這段時間是不能動的。等到進入死光明之後,稍微動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候用火燒,什麼時候才能火燒?人的神識離開了身體之後,才可以火燒。一般需要二天半、三天,或者四天、五天都有可能,主要是溫度徹底地降下之後。火化的時間不取決於三、五天,而取決於內在心何時離開。一天、七天離開的都有。

◆居士問:我們現在是修小乘好,還是應該修大乘?

◇仁波切:我覺著我們現在還談不上小乘,也談不上大乘,因為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說修小乘,我們連出離心都沒生起;說修大乘,我們也沒生起菩提心。不過我們追求的方向不應該是小乘,而應該是大乘。當我們生起了菩提心的時候,我們將會成為大乘修行者。所以,你不要以為「我就是大乘或小乘,」其實什麼都不是。只要我們努力修行,從依止善知識,暇滿人身大義難得,按照菩提道次第實修儀軌修上去,不出三、五年,我們可能成為大乘的弟子,可以做真菩薩,那時候我們才是名符其實的大乘。

◆居士問:無色界天一共四層,是誰在這四層天上修行?無色界天是極樂世界嗎?

◇仁波切:太不是了!無色界天怎麼能跟極樂世界相比呢?無色界天還談不上修行,無色界天的眾生純粹是補特伽羅眾生,當然也有一些菩薩、羅漢這樣的大德修行者,但是一般說起無色界天,第一不是凈土,第二也不具有殊勝的修行條件。無色界天眾生就如同昏倒了的狀態一樣,一「定」之下能夠過幾百億、幾萬億年。他們在這樣的地方,非常安樂,非常舒服地沉睡,他安住在「定」中,毫無搖動的這樣的一種狀態。

無色界沒有肉體,沒有任何色體。極樂世界有凈土、樓閣、有阿彌陀佛,還可以在阿彌陀佛面前聽法。無色界天相互之間看不見,比如你是無色界天,我也是無色界天,可是你我之間永遠也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而且無色界天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當中,極樂世界不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在很遙遠的地方。

◆居士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也是執著?

◇仁波切:如果這樣說,發菩提心也可能是執著呀!但是你不求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執著,既然都是執著,你執著好的總比執著世間的貪嗔痴好得多呀!

你什麼時候會不執著了呢?當你了達萬法體性皆空,了達了解一切萬事萬物如夢如幻的時候就不執著了。那個時候你也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但你不會執著,你知道所求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如夢如幻,自性皆空的。求的「我」也是如夢如幻,自性皆空的,所求本身也是如夢如幻,自性皆空的。既然是如夢的人,如夢的祈求,來達到如夢的極樂世界有什麼不好呢?!

今天咱們不是做了放生嘛,其實放生也是執著,因為現在還沒達到三輪體空,將來我們了達了萬法體性皆空,仍然會放生,但不會執著,為什麼呢?咱們了達放生的眾生是體性皆空、如夢如幻的;放生者「我」也是如夢如幻,體性皆空的;放生的行為本身是如夢如幻,體性皆空。如夢的我,如夢的眾生,做如夢的放生,那就不再執著了。

所以說什麼是執著、什麼是不執著,不在於你所求的對象,而在於你以什麼樣的方式和心態來對待。孝敬父母也是執著,不該孝敬嗎?愛護孩子也是執著,不該愛護了?善待老人也是執著,不該善待嗎?不善待,虐待,那就是不執著了?我覺得這是個謬論。

◆居士問:作為在家人,修行的時間很少,該怎麼辦?將零碎的時間用於修法,可以嗎?

◇夏壩仁波切:《成就盛宴》的略軌最適合你修行,因為這不會耽擱你太久的時間。再者,雖說時間很少,但也不可能沒有時間,如果你精進修行的話,哪怕是早上早起一點,晚上騰出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總會有一些時間的。如果你將時間用於聊天、看電視、玩麻將,那就沒時間了。

將零碎的時間用來修法,似乎更適合你們這樣有工作,有家庭的佛弟子,這非常好。一定要學會將生活當中所有零碎的時間用來修行。但不要因為你的修行,造成家庭的矛盾,生活的困難,這樣一來你將會出現很多很多的違緣。

你們既然皈依了佛門,修學了佛法,就應該做到,在家裡比以前更加地勤快,在工作當中更加地積極,與同事們相處更加地團結和睦,對家人更加地寬容、包容、諒解;對自己的丈夫、妻子、孩子或者父母,更加地關心、愛護、孝敬;對社會更加的負責任;對國家、對民族更加有愛心;對窮人和困難的人更加有同情心和善心,這才是真正的學佛人的行為。

有些人學佛後,裝神弄鬼、瘋瘋顛顛、疑神疑鬼的,這很不好!這就是恥辱。咱們國家有榮辱觀,咱們佛教徒也應該有正確的榮辱觀,要知道哪些是辱,哪些是榮。要做優秀的賢妻良母,優秀的丈夫,優秀的兒女,那才是榮。要做優秀的職員、優秀的領導、優秀的公務員,那才是學佛者的榮。所以學佛以後,表現得比以前更好的話,不但你自己歡喜,周圍很多人會想,「學佛那麼好啊!」你不但利益自己,也利益了他人。

◆居士問:身上帶的佛像或嘎烏盒,上廁所時,是否需要取下來?有人說這是對三寶的尊敬,也有人說三寶是不會分別這些的,可以一直帶著,到底該怎麼辦?

◇仁波切:這不是問題!如果一個人把臟與不臟、乾淨的地方與骯髒的地方分得太清的話,分別心會越來越重,那樣得不到上師諸佛菩薩的加持!臟就是凈,凈就是臟。哪有真臟和真凈?說明這種人心中對「臟」特別在意。如果你介意的話,最好不要帶;如果你不介意,心裡不覺得臟,那就沒什麼事。我給你舉一個例子,當你成為大成就者的時候,破除了我執和法執的時候,美味佳肴和大便、小便一樣是美食,毫無好吃、不好吃的區別。只要你覺得並沒有對三寶不敬,就可以繼續帶,其實本來也是這樣。如果你心裡有分別心,就不要帶了,那是很麻煩。最好是去掉分別心再說。如果說存在過排泄物的洗手間是髒的話,那麼在此之前,裝排泄物的那個口袋——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最髒的呀?

◆居士問:自己身上不幹凈、不清凈是否還可以打坐,按照原來的功課修下去?

◇仁波切: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不幹凈。因為裡面全都是最臟、最髒的東西,臭不可聞。正因為有了不清凈——身不幹凈、心不清凈,所以我們才要修嘛!修了之後,雖然身體或許還會比較不凈,但心能達到清凈也就好了,因為心凈萬事凈、心平萬事平。所以說,只要是你心清凈了,一切就清凈了,你所執的這個不清凈也是清凈的,因此你想辦法把自己的心清凈下來就好了。


推薦閱讀:

起例問答
心靈啟示問答
異地戀和網戀,對你來說有區別嗎?
《嫌疑人X的獻身》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帕奧禪師佛法問答六

TAG: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