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

弘揚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

──當代中國軍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感想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 郭鳳海教授

這些天,我一直關注云南魯甸地震的新聞。在這些新聞中,我看到廣大軍民團結一心、共克時堅、共同與自然災害抗爭,看到奔赴抗震救災前線的解放軍官兵、武警戰士,在求援中有的戰士為犧牲了生命,有的戰士被馬蜂蜇傷昏迷,有的戰士徒手上陣救人,用污水煮泡麵,不怕艱險、不顧疲勞、連續奮戰,給我一個強烈感受,就是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官兵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和弘揚著一種軍事倫理,這個軍事倫理就是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

一、怎樣理解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

當年,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成為中國革命和民族自強的堅強領導者,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之所以能打勝仗,在戰火硝煙中不斷發展壯大在,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能夠吸收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再造國魂和軍魂,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軍事文化。這個軍事文化蘊含的一個重要精神成果,就是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

軍事倫理也叫軍事道德,它集中體現著軍人職業特殊性與使命神聖性的高度統一,體現著軍事實踐的人民至上性與國家至上性的高度統一。

在中國的傳統軍事文化中,有不少優秀軍事倫理思想。《將略要論》:「兵民相洽,倚民養兵,倚兵護民,兵緊固民,和衷共濟,不亦善乎。」《淮南子》:「與卒同甘苦」,便能「同齊心,一其力」。在長期軍事實踐中,我們黨領導人民軍隊超越傳統軍事倫理,形成了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其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軍事倫理徹底解決了我軍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根本問題。它既體現在團結和諧的軍民關係中,也體現在軍隊內部友愛融洽的官兵關係中,是我軍同一切舊軍隊的本質區別,也是中國現代軍事倫理形成的標誌。這個軍事倫理蘊含著一條重要規律:軍隊的戰鬥力,與軍民、官兵關係的密切程度成正比;軍隊的戰鬥力,與軍民、官兵關係的等級化、功利化程度成反比。這個軍事倫理,使我軍不論走到哪裡,不論處境是多麼艱難,都能受到人民不惜任何代價的支持。

當年,黃埔建軍時期,國民革命軍就倡導「不貪財、不怕死、愛國家、愛人民」。抗戰前期,國民黨軍隊所到之處常受到民眾夾道歡呼,人們踴躍參軍,極大激發起官兵的殺敵熱情。然而,到抗戰中後期,國統區政治墮落,腐敗盛行,民心士氣日益消沉,逃兵成了普遍現象。1944年春天,日本鬼子以15萬兵力進攻河南,湯恩伯率領的40萬國民黨軍一個月內全線崩潰。最可悲的是,敗退時「豫西民眾到處截擊國軍」,結寨自保的鄉紳百姓怕敗兵滋擾,還沿途將把敗退的國軍包圍繳械。

與國民黨軍形成鮮明對照,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在解放戰爭中,比如在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中,正是弘揚了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不僅使廣大官兵團結一心、奮勇殺敵,還繪成了「軍民團結如一人」,數百萬民工隨我軍轉戰南北的人民戰爭壯觀畫卷。遼瀋戰役我們動員支前民工160餘萬人,平津戰役動員支前民工150萬,淮海戰役就更多了,我們共出動民工543萬人,其中直接支援前線、跟解放軍官兵共同出生入死的民工就達235萬人。在那個年代,我軍還沒有專門的後勤部隊,那些運送給養、運送傷員等後勤工作,幾乎都被人民群眾包下來了。淮海戰役中,60萬裝備劣勢的解放軍,為什麼能打敗80萬裝備精神的國民黨軍隊?一個根本原因在於,60萬解放軍背後,站著543萬人民。

廣大人民群眾為什麼這樣支持解放軍?因為解放軍是為人民則戰的軍隊,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性質和宗旨的人民軍隊。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這支軍隊始終堅持展現人民軍隊的優良文化風貌:始終堅守崇高、堅定的理想信念,為了實現理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前赴後繼,一往無前;始終堅守新型的「三大民主」和官兵一致的內部關係,這是我軍充滿戰鬥精神和感召社會民眾的內在力量源泉;始終堅持做人民的勤務員,堅持「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滿腔熱情地為人民群眾做好事。這支軍隊每到一地,都堅持開展為民服務的愛民活動,不斷密切軍民關係,弘揚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這支軍隊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的優秀子孫」,英雄模範、傑出人才輩出,用忠實履行自身性質宗旨和職能使命的實際行動,強烈震撼著整個民族心理、情感、思想。

歷史表明,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是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這個軍事倫理,集中體現著軍人職業特殊性與使命神聖性的高度統一,體現著軍事實踐的人民至上性與國家至上性的高度統一。它蘊含著、也充分彰顯著我軍軍事實踐的正義性、人民性。它種下的是我們的魂和根,它點燃的是我們的理想和信念。

二、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永遠不能變

如前所述,魂系人民的軍事倫理,是官兵歸屬感、認同感和集體榮譽感的精神源泉,是部隊團結統一、士氣高昂、為祖國和人民奮鬥奉獻的強大精神動因。

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了很大變化。軍人來自於社會,軍隊內在於社會。社會思想文化、價值取向多樣化不能不影響到軍隊,使軍隊文化建設面臨一系列新課題:長期和平環境容易淡化人們的國防觀念;經濟成分和利益多元化,使軍地關係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政府機構改革和企業改組改制,使軍隊轉業幹部、退役士兵及軍人家屬安置難度增大;在軍隊內部,部分官兵交往中出現功利化傾向。面對思想文化領域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反省生活價值迷失,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克服人心的疏離,就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強烈呼聲。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任務。這既為提升全民族思想文化道德素質,重建健康、向上的社會價值指明方向,也為人民軍隊重構本來,吸收外來,著眼將來,踐行好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提供了科學指導。

時代在變,但我軍的性質宗旨沒有變。這是幾千年中國軍人的血統。中國的先人,素有「虎視何雄哉」的氣派。當年那一聲「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吶喊,至今令我們血脈賁張,它從歷史的源頭向中華民族注入了鮮活的血性因子。今天的人民子弟兵,時刻牢記和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覺得,這次在雲南魯甸抗震救災中,我軍湧現出的許多感人事實,就是我軍官兵繼承、弘揚幾千年中國軍人的血統,忠實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忠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

談到中國軍人的血統,我想指出的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國軍民就有一種「貴奮死」(把奮鬥犧牲看得很高貴)的奉獻精神。當時秦國軍民的風氣就是「貴奮死」,人們面對鋒利的刺刀、熊熊的烈火毫不畏懼。《戰國策》記載,少年「出其父母懷衽之中」,剛剛離開父母懷抱,從未見過敵人,一聽說打仗就「聞戰頓足徒裼」,不穿鎧甲、裸著胳膊衝鋒陷陣,絕無生還想法。這是怎樣的勇武?一直到1927年我們黨創建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人民軍隊。這支軍隊,把為國捐軀、為民族和人民利益犧牲視作「我光榮了」。我們回顧歷史,經常看在硝煙瀰漫、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到處是以光榮借代犧牲的自豪和榮耀。這是多麼攝人心魄的戰鬥精神!作為軍人,以國家為重,有損於國家者刻不能忍,不畏強暴,以死生相爭﹔苟殺其身而有益於國家者,斷然為之奮鬥,趨死而無畏;熱愛國家,忠於職責,堅守崗位,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高於生命;當使命不能完成,國家遇到危難時,也義無反顧「趨難而誓必死」,與國家共命運。從中國傳統軍人的「貴奮死」到人民軍隊視死為榮的戰鬥精神,歷史蘊藏的正是中國軍人一以貫徹之的血統,正是衝鋒陷陣於民族獨立自強最前列的鐵血軍魂。

我有一個看法,就是對任何事物,我們都需要用心去體會;對人生道路,我們都需要用心去領航。而人心,則必須要用崇高的價值追求去點亮。軍人是幹什麼的?軍人,就是以生命為抵押,在履行捍衛祖國主權安全、民族根本利益和人民幸福安寧生活職能使命中彰顯自身價值的職業。建軍87年來,我軍之所以能穿越歷史蒼茫,踏過無數艱難險阻走到今天,一個根本原因在於,我軍是一支擁有恆定、充實、崇高價值追求的人民軍隊。這個軍隊里的官兵,始終是人類崇高價值觀和良好道德的自覺追求者、模範踐行者和積極推動者。

祖國、人民是母親,軍隊、軍人是赤子。軍人必須心懷大勇,培育「殺己以存天下」的戰鬥、犧牲和奉獻精神,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擔干係,負責任」。一句話,在祖國和人民要求我們捧出一顆「活潑潑的心」時,我們必須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作出以無愧於時代的價值選擇。(光明網記者宋雅娟採訪)

[責任編輯:李貝]
推薦閱讀:

縣人民醫院骨外科開展一例PKP手術
人民總理周恩來罕見照 1
人民日報海外版:台當局卡春節加班機害人害己|民航局|加班|春節
人民日報:台當局,為何你不懂陸客的心?
人民日報:高房價是百姓心中的痛 元兇是各級地方政府

TAG:倫理 | 軍事 | 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