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靜靜的高倉健

鄭承軍北京語言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12篇文章高倉健的生活美學,在於沉靜。他的力量不在於攻擊,而在於體悟;不在於爆發,而在於綿延;不在於摧毀,而在於呵護。沉默是金,無力是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高倉健走了,一如他冷峻安靜地走進中國觀眾的視線,他靜靜地獨自離開了。這兩天紀念追憶他的文章很多,有的人讚美他的演技,有的人懷念他的品格,有的人唏噓他的孤獨。但我最難忘的卻是他的「高倉健生活美學」:靜靜的存在。其實我並不是狂熱的電影迷,但他的電影總是讓我有興趣去看一看。據說他演了204部電影,我無法全部看完,但就看過的幾部而言,他給觀眾留下的總是冷峻、安靜、沉默寡言的形象,他是靜靜的,但卻總覺得他有力。靜靜的高倉健表現在他是一個靜靜的電影演員。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個職業電影演員,但好像不是影星,因為他沒有鋪天蓋地的花邊新聞和緋聞,沒有什麼商業活動,沒有通告,沒有除了電影以外的其他訊息。他活得太不像電影演員了,但他的確就是一個的電影演員。靜靜的高倉健還表現在他靜靜的晚年生活。他的晚年生活就像一個普通日本老人的生活,安靜、孤獨、無趣。聽《中國之聲》說,高倉健在他生命的最後時期,經常安靜地去兩個老朋友開的小小的店子,一個是一間小小的理髮店,他時常在安靜的內室里坐一坐,看看書報、喝喝茶、聊聊天;另一個是一個華裔老闆開的小餐館,聽說去世前一段時間,他還曾從醫院跑出來,到那裡坐了坐。儘管老闆做了他最喜歡的點心,但他卻因淋巴癌沒有食慾,只是坐了坐、聊了聊,就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為了不讓餐館老朋友失望,他還把沒有吃下去的點心打包回去,安安靜靜地離開餐館,平靜地面對疾病、衰老,甚至是死亡。靜靜的高倉健還表現在他面對社會對他的議論時,不去據理力爭,而是用沉默去回擊流言。高倉健一生只有一次婚姻,1959年他娶了歌手江利智惠美,婚姻持續了12年後,兩人離婚。江利智惠美鬱鬱寡歡,終因酗酒導致窒息而死。幾天後,人們在江利智惠美的葬禮上沒有等到高倉健的出現,一時間社會上議論紛紛,甚至有人指責高倉健的冷漠和絕情。他沒有回擊,沒有發聲,也沒有憤怒,只是比過去更加沉默。過了一段時間,當人們似乎已經淡忘了這段故事時,高倉健獨自一人拿著一束淡白的菊花,來到江利智惠美的墓前,默默地看著前妻的遺像,靜靜地陪伴,靜靜地用心去與故人對話,然後靜靜地離開。當人們以為高倉健早已忘記她時,1999年高倉健主演了電影《鐵道員》,當時他只提了一個要求,希望片尾曲放一首叫著《田納西華爾茲》的老歌,唱歌的歌手正是已經去世的江利智惠美。靜靜的歌聲擊碎了所有的流言,勝過所有的鏗鏘激昂、據理力爭……靜靜的高倉健還體現在他的離去。高倉健逝世的消息是在他已經去世八天、辦完葬禮之後才讓新聞界知道的,據說,高倉健就是想要靜靜地離去,不願打擾任何人。而正是這種靜靜的離開,反倒激發了人們更深的思念和哀悼。靜靜地你走了,正如你靜靜地來。靜靜的生活是一種充滿力量的存在,這便是「高倉健的生活美學」,這種毫無無力感的沉靜,是美崙美奐的力量之源。這種力量,不在於攻擊,而在於體悟;不在於爆發,而在於綿延;不在於摧毀,而在於呵護。沉默是金,無力是力。人是痛苦的,但人又因痛苦感而存在。是靜靜地克服痛苦,還是大呼小叫地發泄痛苦?這是一道人生問題,更是一門人生哲學。高倉健是一名演員,但好的演員更像是一名哲學家,高倉健用他自己靜靜的生存方式詮釋了他的生活美學。他的存在,是靜靜的,是美好的。高倉健是演員,但他是用自己的生活哲學在演繹自己,高倉健自己說:「我對演戲真的不太在行。但目前為止的200多部戲,有100多部,都是演的我自己。」我們身處的社會,往往是在鬧熱、喧囂中體現它的存在,經濟波動、政治起伏、文化衝突、社會動蕩使人們總是陷於空虛、焦慮甚至是絕望的負面情緒中。基於理性與自由的傳統價值不斷在碰壁中幻滅,人們在追求自身的解放和徹底自由中,不斷批判和反思著工業文明和後現代社會的弊端和沉淪,淺嘗輒止地用一些非理性的思想來麻醉自身,其實並未找到人的本質,並未達到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路徑。面對人的存在,人自身並未完全找到存在的意義,因此,海德格爾說「人遠未完全具有人的稟賦」。對於這樣的失落和惆悵,也許「靜靜的生活」是一種較好的自我完善和存在方式,起碼可以思考、可以回味。人們懷念高倉健,當然是因為他精湛的演技和硬朗的銀幕形象,但可能還有一層深深的隱義,那就是對高倉健「靜靜的生活」美學的嚮往和追隨。面對火熱生活的態度,除了火熱的應對,還有靜靜的存在。版權聲明:本文為新華網思客獨家稿件,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於新華網思客。
推薦閱讀:

一路走好,高倉健
80歲的高倉健拍新片《給你》 外形依舊硬朗(圖)
革命的低俗小說--從高倉健、追捕以及西村壽行說起
這部電影40年前的轟動超越《阿凡達》,高倉健《追捕》與中國往事
【記錄片】《永遠的高倉健》

TAG:高倉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