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學與時代

【國學動態】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首屆年會日前在復旦大學光華樓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60餘位學者參加了會議,共收到58篇學術論文。

儒學與時代孫向晨指出,「儒學與時代」是儒學發展的一個時代命題,我們應當抱有一種開放的姿態,才能更好地推進儒學的發展。杜維明指出,儒學是具有全球意義的地方性知識,應當與世界各大文化傳統進行積極對話。張學智指出,儒學的發展既包含對傳統的繼承、闡釋和弘揚,也包括對傳統的自我批判。朱傑人指出,儒學復興已是大勢所趨,儒家學者肩負著任重道遠的使命。陳來則針對美國學者德里克基於後殖民的立場對儒學復興的批評進行了反批評,指出「替代現代性」反映了人們對歐美現代性的不滿,謀求既符合自己國情、更符合人類要求的現代性是無可厚非的合理要求。

儒學與現代性現代性與現代化是我們的時代處境。姚新中認為,儒學必須經過現代轉換,而儒學的復興與現代性的洗禮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儒學要成為批判現代性、重塑現代性的有力工具。吳展良認為,現代性的核心特質是將「個體存在」作充分而自由的發揮,由此必產生各種異化問題,然而注重整體的中國文化傳統則能充分應對這類問題。

儒學與人文精神謝遐齡指出,儒學研究具有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和指引全球各民族的精神安寧的價值。趙法生認為,殷周之際的「宗教突破」極大地推動了西周以來人文精神的發展,並為西周以降的中國傳統社會帶來了人文主義精神的曙光。

儒家德性與公共理性倪培民認為,儒家的終極目標是實現具有欣賞性和創造性的審美境界,而道德的實踐方法(功法)則是實現這一理想目標的重要途徑,值得重視。關於儒家德性概念是否具有公共性維度,吳震認為,儒家核心價值的「仁」不僅是個體德性的表現,也是構築社會性道德的基礎,而儒家仁學可以成為溝通公德與私德這一「兩德論」的哲學基礎。高瑞泉指出,傳統儒家的信德不只是私德,同時也是公德或社會美德,而信德之重建則需從信用、信任、信念、信仰等四個層面展開。

家、國、天下及儒家政治哲學何俊指出,馬一浮《群經統類》反映了其對傳統中國學術的根本認識,提示了理解宋明儒學的別樣路徑,對於中國傳統學術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具有重要啟發意義。曾亦依據古代的禮制規定,考察了孔子以孝道為中心對古禮進行的創新性發展。劉增光指出,熊十力區分了道德之孝與政治之孝,進而對儒家孝道思想提出了嶄新的理解與詮釋。

儒學的國際視野以他者為鏡像可以預示儒學的未來發展。陳衛平指出,中國傳統的致知之道具有民族性特徵,可以與西方意義上的認識論或倫理學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重建認識活動與德性修養融合為一的獨特傳統。黃勇指出,解決從事實推出價值的「休謨問題」,美德倫理學是一個好的角度,朱熹通過將仁義禮智確立為人的獨特性,給出了儒家式的解決方案。

(作者:吳震)


推薦閱讀:

孔子思想傳承者(2):言偃——禮樂教民獨亦幟,繼承儒學傳南方
《大學》求義:第十五章 誠意與意誠
當代新儒學之新三統論
王道霸之漢天下:漢初儒學的興起

TAG:儒學 | 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