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犯過同樣的錯誤嗎?--解密豬病治療中常見的誤區
豬生病了,對於養豬朋友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豬在生長的過程中,都有發生這樣那樣的疾病,雖然我們常說「防重於治」,但是有時候就是防不勝防啊!豬生病了,就要來治療,治療方面我們常犯一些錯誤,看看這些錯誤你都犯過嗎?
錯誤一:不隔離,就地治療
在豬場隨處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圈豬,有個別豬身上有記號,那是病豬的標記,或者是標記打過針的豬,其實這樣是非常危險的,生病的豬大多數會發燒,發燒的豬一般都是傳染性疾病,這樣的豬如果不隔離治療,會把病傳染給其他豬,無異於把一個危險的傳染源放在豬舍里,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錯誤二:不量體溫
現在很多養豬朋友的豬生病了,都怕麻煩,不願意去量體溫,然後憑感覺去判斷體溫,這樣去諮詢別人的話也容易誤導別人,就是自己治療也不好用藥;其實豬生病了,還是要花點時間去準確測量一下體溫,好大致判斷豬病的方向和用藥,如果發燒了,傳染性疾病的可能性比較大,需要隔離治療;如果體溫正常而且是個別豬有問題,就要考慮非傳染性因素,如缺鈣、便秘之類的。
錯誤三:治療不按療程
用於治病的藥物都需要一定的療程,治療時要按照藥物規定的療程實施,如果用藥療程不夠,藥物就不能維持有效的抗菌濃度和作用時間,在治療過程中一旦過早停止用藥,受到抑制的病原菌就會重新生長繁殖,再次出現癥狀,造成疾病複發,最終導致藥物治療的失敗,比如,有的藥物說明要用藥3-5天,而我們可能就打一針就指望它好了。
錯誤四:治療個體,不管大群
特別是在治療傳染性豬病的時候,如果只是對發病的個體進行治療,而沒有對群體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可能會導致病豬此起彼伏,這個好了,那個又病了,連綿不斷;其實在少數個體發病的時候,可能大群也已經潛伏感染了,只是還沒有表現臨床癥狀而已,如果我們在隔離治療個體的同時,對大群積極投藥預防治療和消毒,就不會發生上面的此起披伏發病的情況了。
錯誤五:不注重藥物質量
市面上的獸葯真假難辨,特別是一些低價的獸葯,在選購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貪便宜而誤了豬病治療。如果我們用了劣質的獸葯,不但延誤治療,可能會把我們引到錯誤的治療方向上。這樣的葯不是便宜,而是最貴的。
錯誤六:不注重有效劑量
各種藥物都有治療劑量,在治療時,一定要按照規定的劑量實施,嚴禁任意改變用藥劑量。如果用藥劑量過大,不僅會造成藥物浪費,而且會引起毒副作用,甚至造成豬只死亡;若用藥劑量不足,用藥時間過長,不僅達不到治療目的,而且能導致病原菌對該藥物產生耐藥性。
錯誤八:過早、大量使用退熱葯
養豬朋友在治療豬病的時候,一般都離不了退熱葯,而且會大劑量的、連續的使用,有些並沒有發燒癥狀的病豬或者一些體溫已經降到正常的豬,還在被使用退熱葯,這是一種很不正確的做法,長時間、大劑量使用會引起豬白細胞減少,免疫力降低。而且過早使用退燒藥會掩蓋病情,表面上豬體溫正常了,但病沒有好,豬仍然不會吃食;因為病還沒有好,你只是幫它把燒退了,這樣病原菌在體內繁殖更快,病更厲害,所以治病要先治本,而不能上去就退燒。
錯誤七:看到豬腹瀉,立即使用止瀉藥物
某些豬場技術人員和獸醫人員,一發現豬只腹瀉,便想方設法儘快止瀉,一些獸藥廠家也為了迎合這部分客戶的需要,在治療腸道疾病的藥物製劑中加入抑制胃腸平滑肌蠕動的藥物如阿托品等。一針下去,痢止住了,但豬只仍然不吃,精神沉鬱,全身發抖,於是繼續打針,結果病沒有好轉,卻發現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出現腹部鼓脹,並出現腸毒血症的表現。
這是由於腸道中病原微生物並未控制住,加之腸道細菌毒素、腸道壞死脫落組織、腸道腐敗發酵產物不能排除,同時,這些腸道有害物質在腸道停留,又加重腐敗異常發酵過程而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導致腸道脹氣和腸毒血症,反而加重病情而導致豬只死亡。
其實,腹瀉也是動物應付腸道感染及其他腸道應急因子的刺激,而做出的適應性應急應答反應。對於腹瀉治療的總體原則是「宜疏通,忌澀堵;補水、補鹽、抗感染」。也就是說,對於輕度的腹瀉,以緩瀉、清理胃腸、抗菌消炎為主,不要使用抑制胃腸平滑肌蠕動的藥物;對於較嚴重的腹瀉,考慮使用抑制胃腸平滑肌蠕動的藥物,但重點放在補液、補充電解質、糾正酸中毒、及時使用對腸道病原體敏感的抗菌藥物。
錯誤八:看到豬咳嗽,即刻使用止咳藥物
對於咳嗽,首先要找到引起咳嗽的原因。引起咳嗽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的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藍耳病(PRRS)等,有細菌性的如支原體肺炎、傳染性胸膜肺炎等,有寄生蟲性的如肺絲蟲、蛔蟲等,還有物理化學環境因素等均可引起咳嗽。引起咳嗽的病因不除,單純使用止咳藥物,看起來也是一針見效,用藥後即不見咳嗽,但不久即發現黏膜發紺,四肢末梢發紫,呼吸困難,對於病情無異於火上澆油,會使病情變本加厲,更加嚴重。
咳嗽也是機體的一種病理性保護反應,是呼吸道受到病原因子刺激時,反射性引起分泌物增加,這些分泌物隨著支氣管黏膜纖毛不斷向氣管、喉頭方向擺動,到喉頭部位時,喉頭黏膜受到刺激,即反射引起咳嗽動作。於是把分泌物及病理產物和細菌、病毒、塵埃顆粒等對機體有害的物質排出體外。就咳嗽本身來說,對機體是有利的。對待咳嗽正確的治療態度應該是,消除病因(抗菌、抗病毒、改善環境條件),先祛痰後止咳或祛痰止咳同時並進,單純止咳實不可取。
錯誤九:看到豬嘔吐,僅簡單的止嘔
引起嘔吐的原因主要有胃潰瘍、病毒性疾病、T-2毒素中毒。嘔吐只是疾病的一個癥狀,只有找到原發疾病,並針對原發疾病採取治療措施,才能解決根本問題。單純搞點胃復安、維生素B之類的藥物治療,無異於隔靴瘙癢,於事無補。
錯誤十:認為疫苗打的越多越好
有些養殖戶認為,疫苗打的越多越好,認為只要打了某種疫苗,就能預防這種疾病;還有的在打疫苗前後,使用抗菌藥物及其他具免疫抑制作用的藥物,如地塞米松等皮質激素,結果造成免疫失敗;還有的在注射疫苗時消毒不嚴,結果將預防疫病變成了傳播疾病。
錯誤十一:消毒的誤區
有的養殖戶對日常消毒極不重視,認為未發生疫病可以不進行消毒,或已經消毒,畜禽就不會再發生傳染病;或消毒前不對環境進行徹底清除;或認為消毒劑氣味越濃、消毒效果越好;另外,就是長期固定使用單一的消毒劑。
錯誤十二:驅蟲的誤區
有的養殖戶,只重視肥豬驅蟲,而不重視母豬的驅蟲。母豬是一個豬場寄生蟲的蟲者和傳播源,重視母豬驅蟲尤其是母豬產前驅蟲,能更好地阻斷寄生蟲由母豬向仔豬的傳播;在驅蟲葯的用量上,總認為一次大劑量比小劑量長時間添加要好。
錯誤十三:對針頭選擇不當
很多豬場在治病的時候,一個型號的針頭打遍全場,會造成注射部位起包,藥液流出,治療無效;因為肌肉注射,顧名思義,是指注射液需要打到肌肉層。因為肌肉內富含毛細血管,可以將注射進肌肉中的藥液很快吸收。如果針頭不能穿透脂肪層,注射液體就會滯留在脂肪中。脂肪中血管很少,藥液不能吸收,所以頸部就會出現腫包。而且因為藥液沒有起作用,所以治療無效。建議在治療時,基礎公母豬使用16號針頭,長度必須在38毫米以上(公豬≤1.5歲,可用16x38毫米金屬針頭;公豬≥1.5歲,45毫米;後備母豬的標準為35~40毫米;經產母豬至少38毫米)。仔豬≤25千克,一般長度在25毫米以下;育肥豬25~110千克,長度必須在25毫米以上。
很多豬場在治病的時候,一個型號的針頭打遍全場,會造成注射部位起包,藥液流出,治療無效;因為肌肉注射,顧名思義,是指注射液需要打到肌肉層。因為肌肉內富含毛細血管,可以將注射進肌肉中的藥液很快吸收。如果針頭不能穿透脂肪層,注射液體就會滯留在脂肪中。脂肪中血管很少,藥液不能吸收,所以頸部就會出現腫包。而且因為藥液沒有起作用,所以治療無效。建議在治療時,基礎公母豬使用16號針頭,長度必須在38毫米以上(公豬≤1.5歲,可用16x38毫米金屬針頭;公豬≥1.5歲,45毫米;後備母豬的標準為35~40毫米;經產母豬至少38毫米)。仔豬≤25千克,一般長度在25毫米以下;育肥豬25~110千克,長度必須在25毫米以上。(資料來源:互聯網)
推薦閱讀:
※解密小米營銷傳播之道
※解密「瑪雅」5
※維基解密事關言論自由
※戒指戴在各個手指的意義 輕鬆解密讓你讀懂
※解密:M2激增下為何頻鬧錢荒?(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