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燦爛的吳文化

燦爛的吳文化

發布時間:2009-7-26 0:34:00


王文清

吳國是三千多年前在長江下遊興起的一個奴隸制文明古國,春秋時期成為「五霸」之一的強國。

歷代相傳,吳國的開國君主是姬姓貴族,周國開國君主古公盤父的長子太伯。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朝逐漸衰落,古公盤父在渭水流域的岐山之陽(今陝西歧山縣)建立了周圍。古公盅父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為了將君位讓給弟弟季歷,他們奔赴長江下游的吳越之地,並在此建立了吳國。史家稱為「太伯作吳,高讓雄圖。」

《吳越春秋·吳太伯傳》記載,太伯建吳時,都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餘里」,故址在今無錫市。太伯死後,弟仲雍繼為吳君。仲雍死後,吳的君位由仲雍的子孫相繼。到周武王滅商以後,封仲雍後代周章為吳伯。從此,吳國成為西周王朝鎮守東南方的重要同姓諸侯國。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室的衰微,齊、晉、楚等大國的爭霸,吳國也逐漸崛起。吳君壽夢時開始自行稱王,吳都也開始東移,吳土更加擴大。吳王闔閭時,「任賢使工,施恩行惠」,任用伍子胥和孫武為文武義臣,進行所謂「富民」、「愛民」的封建制改革,擴建吳都(今蘇州市),除修築了周長十里的小城外,還修築了周長四十七里的大城。吳都成為「江東一都會」,吳國成為「強而富」的國家。闔閭「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伐於越」,被譽為「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吳王夫差時,又繼承闔閭的霸業,南敗越國,臣服越王勾踐,北敗齊國,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會諸侯,與晉國爭當盟主。但是,由於夫差驕奢淫逸,對越國的東山再起喪失警惕,結果於公元前473年被勾踐滅亡。勾踐成為稱霸中原的霸王。

吳國從公元前十二世紀興起到公元前473年滅亡的興亡史,也就是吳國奴隸制興起和崩潰的文明史,是吳國人民創造吳文化的歷史。

吳文化是我國古代南方的民族文化之一,是古代吳越族的文化。吳文化的特點之一是有共同的吳越語言和吳越習俗。與中原的華夏族語言、習俗有所不同。《呂氏春秋·知化篇》記載,吳國謀臣伍子胥曾說過,吳人與齊人「習俗不同,言語不通」,而吳人與越人則「習俗同,言語通」。所謂「言語通」,就是語言相同。吳、越的土著居民被華夏族稱為「蠻夷」或「夷蠻」,他們的語言也被叫做「夷言」或「夷語」。吳越語言的特點之一是複音節比較明顯。如越國人稱越為「於越」,吳國人稱吳為「句吳」。華夏族人認為「於越」、「句吳」都是吳越人的「夷言」。《春秋經》定公十四年記載「於越敗吳於槜李。」唐代人孔穎達疏注說:「於越,即越也,夷言發聲謂之於越,從彼俗而名之也。」《漢書·地理志》記載:「太伯初奔荊蠻,荊蠻歸之,號曰句吳。」顏師古注釋說:「句音鉤,夷俗語之發聲也,亦猶越為於越也。」在吳越人的語言中,「於越」之「於」音烏,「句吳」之「句」音鉤,是發聲,沒有實際意思。太伯之奔荊蠻,建立吳國,自號句吳,就是採用吳越人的語言。所以,吳國的銅器銘文中把 「句吳」也寫成「句敔」、「攻吳』或「攻敔」等。

吳越之人的「習俗同」,就是生活習慣,風俗相同。越國的謀臣范茲曾說,「吳越二邦,同氣共俗」。吳越同氣共俗的主要標誌,就是吳越的土著居民都是斷髮文身。夏代時,越地土著居民的習俗就是斷髮文身,所以夏後帝少康封其庶子於會稽時服從當地習俗,「文身斷髮」。那時,吳地之人也是這樣。《論衡·書虛篇》記載:「禹時,吳為裸國,斷髮文身。」所以商代晚期,太伯和仲雍到荊蠻時也隨鄉入俗,「文身斷髮」。

吳越之人的「斷髮」,也叫做「短髮」,「剪髮」、「祝髮」、「被發」;也有叫做「椎髻」或「被發椎髻」。春秋時,吳王壽夢曾說:「孤在夷蠻,徒以椎髻為俗。」這種習俗,當是把頭髮剪短以後作成髮髻。越人也盛行這種椎髻之俗。所以漢代人把山越叫做「椎髻鳥語之人」。浙江紹興發現的戰國時代越墓中,曾出土一個銅房屋模型,模型中樂俑的髮髻,就是「被發椎髻」形式。

吳越之人的「文身」,就是「刻畫其身以為文」,在身上刻飾絞龍之類紋飾,以便下水時避免「蛟龍之害」。

與越人「習俗同,言語通」的吳人,創造了豐富的物質文化,形成了具有吳越鮮明色彩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和各種手工業經濟,表現出越人生產技術的進步。

吳人發展了以種植水稻為主要農作物的農業經濟。在原始時代,這裡的原始居民就發明了栽培、種植水稻的農業,用石器進行生產。吳縣草鞋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下層,就曾出土五、六千年以前的炭化粳米。吳國統治時期,這種農業更加發展。據《吳越春秋·吳太伯傳》說,太伯建吳以後,「數年之間,民人殷富」。當時農業發展的趨向,是青銅農具逐步代替石器。春秋以後,這裡具有吳越之地特色的青銅農具是刃部有鋸齒的鐮和V字形犁鏵。春秋中期以後,鐵制農具逐漸使用和推廣,所以史載吳王夫差白天睡覺時曾夢見「兩銀」或「兩鏵」之類的鐵犁鏵。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各地「百姓煦牛而耕,曝背而耘」,吳地之人主要使用水牛耕田。吳地人耕種的稻田,一種叫「塘田」,即用精耕細作方法耕種的塘陂之田;一種叫「疁田」,即用「火耕水耨」方法播種、除草的田。

吳地是歷史上的著名魚米之鄉,這裡的人民生活是「飯稻羹魚」。吳人做的羹湯、釀的米酒相當好,世稱「吳羹」、「吳醴」。

吳國的冶金、紡織等手工業特別興盛。冶金業甲的青銅冶鑄素稱先進,史稱「吳粵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鑄造的銅劍、鋌、戈、鉤、刀等兵器特別精良,世稱「吳粵之劍」、「吳越之鋌」、「吳戈」、「吳鉤」、「吳刀」等。時人把吳越之劍視為至寶,稱為「寶劍」。而「吳鉤」、「吳戈」、「吳刀」等兵器,則被後人視為精銳武器的象徵,成為歷代詩人寫詩吟詠對象。楚國偉大詩人屈原有「操吳戈兮披犀甲」的詩句。唐代偉大詩人李賀也有「男兒何不帶吳鉤」的詩句。地下出土的吳王光劍、吳王夫差劍、吳王太子「姑發閑反」劍、王子於戈、吳王夫差戈、吳王夫差矛等,製作精工,鋒刃銳利。

吳國冶鍊鋼鐵的技術更是先進。春秋時期,吳越出現了著名的銅,鐵冶鑄工匠。如吳有幹將,越有歐冶子。吳王闔閭時,在吳都興建大規模的冶煉工場,請幹將冶鑄銅、鐵劍。幹將及其妻莫耶「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裝入爐中,「使童女童男三百鼓橐裝炭」,冶煉銅、鐵礦。幹將、莫耶鑄成兩枚精良的寶劍,分別以幹將、莫耶命名。史載莫耶之劍中有「鋼」,「幹將之劍,久在爐炭,銛鋒利刃,百熟煉礪。」這樣的劍,當是鋼劍。幹將、莫耶之劍,後世也就成為名劍的代稱。當時,楚王也曾派人到吳國來請幹將、歐冶子在吳都為楚國鑄造鐵劍。幹將、歐冶子「作鐵劍三枚:一曰龍淵,二曰太阿,三曰工布」。這三枚寶劍,也成為天下名劍。

春秋時吳國冶鑄的鐵器,已得到地下實物。六合程橋春秋晚期墓中,既出土了帶有「攻敔」銘文的編鐘,也出土了白口生鐵鑄成的鐵彈丸。這是吳國已經冶鑄生鐵的鐵證。至於吳國鑄造鋼劍的實物,雖在吳地尚未發現,但是湖南長沙楊家山春秋晚期楚墓中出土了一枚銅格鋼劍,當是吳能冶鑄鋼劍的佐證。

吳國的紡織業也很發達。在原始時代,這裡就生產葛布,養蠶繅絲織帛。吳江梅堰新石器時代的一些陶器上有蠶形紋飾。吳縣草鞋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山形、菱形斜紋和羅紋邊組織的羅紋葛布殘片,反映吳的先民已經發明了原始織機,具有了一定的紡織技術。吳國立國以後,絲、葛紡織更加進步。《淮南子·原道訓》說:「於(吳)越生葛絺。」吳國成為生產粗細葛布的著名產地。吳國生產的絲織品則有綢、帛、羅或羅轂、羅綉等。後代詩人也常常作詩歌詠吳之絲織:「吳女秋機織曙霜,冰蠶吐絲月盈筐。」

吳國的軍事學最為進步,產生了伍子胥、孫武等軍事學家。伍子胥,原是楚人,逃奔至吳,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要謀臣和軍事家。相傳他的軍事著作有《伍子胥水戰兵法內經》,主要論述吳國的水軍兵法。《漢書·藝文志》把他列為古代的「兵技巧」家。孫武,原是齊人,後來逃到吳國,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成為吳將,指揮吳軍打過不少勝仗。他的著作《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最有名的軍事名著。

吳國的音樂、歌舞、雕塑等文化藝術也頗負盛名。春秋時期,吳國的樂器有鍾、鼓、丁寧(鉦),錞於、振鐸(又名句鐸)等。這些樂器既是吳國平時所用的樂器,也是軍旅中所用的軍樂。樂器中的鐘,有單獨懸掛的特鍾,也有成組懸掛的編鐘。六合程橋墓中出土九件一套的編鐘,上面鑄有「攻敔X X X之外孫」等銘文,表明這些編鐘是吳國貴族的樂器。

吳國的歌舞也享有盛名。吳的歌曲,世人稱為「吳歈」或「吳歌」。唐代詩人李賀有「吳歈越吟未終曲」的詩句。所謂「吳歈」即吳歌。後人吟詩說:「吳王愛歌舞,夜夜醉嬋娟」,「西施舞初罷,侍兒整金釵」。

吳國的雕刻藝術相當高,青銅冶鑄的雕刻最為著名,世稱「吳冶」。丹徒母子墩西周初期墓中出土的鴛鴦形銅尊和飛鳥蓋雙耳壺,是西周時期吳地冶匠雕塑水平的代表作。春秋晚期,吳國巧冶們更發明了刻紋工藝,在鑄好的銅盤、匜等銅器的薄壁上,用極堅利的小鋼刀刻划出細如髮絲的線條,構成一幅幅表現貴族宴樂狩獵等圖案。六合程橋吳墓及和仁的東周墓出上的刻紋銅器殘片,均是吳國冶匠的刻紋藝術品。(摘自《南京史志》1985年第2期)

http://njdfz.nje.cn/HTMLNEWS/1185/200972603400.htm


推薦閱讀:

王菲的婚變是否因她學佛的原因?
一代名妓陳圓圓為何與初戀情人失之交臂?
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記住,陰天,不一定會下雨!
精英淪陷,誰來力挽狂瀾?
寺和廟有什麼區別呢?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