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宗教文化傳統的基礎

劉文溪 教授(根據錄音整理)(主持人)趙軼峰教授(下文簡稱趙):各位,今天的「日知論壇」請到的講演人是美國邁阿密大學的劉文溪教授。他報告的題目是「古印度傳統宗教文化的基礎」。劉文溪教授講的時間是在50分鐘到1個小時左右,然後有半小時問答時間。下面我們大家熱烈歡迎劉文溪教授。(掌聲)(報告人)劉文溪教授(下文簡稱劉):我為什麼要選擇講「古印度的宗教文化傳統」呢?有這麼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很複雜,古代的,尤其是上古時代的,尤其是在公元前500-600年以前的古印度文化是非常複雜的。多複雜?我在美國遇到過許多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到美國去的人,其中有不少是學者、教授,你跟10個人談,10個人會給你10個不同的答案,所以很複雜。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覺得有必要。我在美國生活了那麼多年,歐洲出生的人在談論猶太教的時候,往往是用基督教的框架去理解的,猶太人聽著基督徒講猶太教只能安安靜靜地聽著,滿不滿意都得聽著,實際上是不通的。中國有什麼現象呢?我們往往是在佛教的框架內去理解印度教的,所以往往也出問題。我們不了解什麼是印度的文化傳統,所以要講講這個題目。我要開宗明義地告訴大家,「印度教」從嚴格的學術意義上來講是不存在的,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是「上古時代的印度宗教傳統」,而不說「印度教的起源」。「印度教」這個概念實際上在英國殖民以後產生的。1860年左右,英帝國為了了解英國居民的狀況,就問大家的宗教信仰,這個說我信基督教,那個信佛教,那個信伊斯蘭教,剩下的大多數人無所適從,所以在Census,也就是人口調查的過程中就出現了這麼一個詞,這個詞叫「印度教」。「印度教」只不過是一個有用的概念,幫助我們理解那些不是屬於其他宗教類別的人。所以,我說印度教是一個為了方便起見而使用的一個概念,並不是一個科學的定義。在這個意義上講,可能我有的時候還會用「印度教」這個詞。但是請大家注意,我並不說有這麼一種古代的或者上古的宗教,它叫做「印度教」,所以更準確的表達方式是「上古時代印度的宗教傳統」,如果是英語的話,還要用複數。從歷史的角度來講,古印度的宗教既受到印度河流域文化的影響,也受到雅利安文化的影響。這裡面牽涉到的一些學術問題非常敏感,我在這裡不講了。至少古印度的宗教傳統不完全是雅利安人的文化傳統,它也包括著古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宗教傳統。然後,我們必須理解印度土地廣闊,可居住的土地面積並不比中國少,地形也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各個不同的地區、各個不同的部落,人們使用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神祇,也會有不同的宗教實踐。譬如,要新娘陪葬,這並不是印度文化的普遍現象。不能說所有的印度人都有這種習慣,它是一種個別的文化傳統。所以,地域和文化傳統的影響使得各個不同地區會信不同的神,而且使用不同的語言。多少個神呢?有的人說大概有20000個不同的神。你會跟出租司機談話,他給你說一個神;你跟另一個有學問的人談話,他給你說另外一個神。但是,大致說來有一些神是印度人共同信奉的,這個問題涉及後來的印度婆羅門教的內涵和外延的問題。因為婆羅門教的發展,我們說後來他們相信Brhaman。Brhaman信仰的僧侶階層也叫Brhaman。那麼,Brhaman的本意是最高的存在、實體和本質,就是being,b–e–i–n–g。Being既是存在,也是實體,也是本質。Brhaman是神,與它相關的一個詞是Avatar,Avatar那個電影知道嗎?Avatar在中國叫什麼?學生:《阿凡達》。劉:什麼意思?學生:天神下凡。劉:天神下凡,就是化身。Avatar實際上就是古印度語裡面的「化身」,或者叫做Incarnation。一個神可以有不同的化身。那麼,最高的神,最高的存在、本質的化身叫Brhamans,也就是僧侶階級了。這是絕大多數印度人都知道的一個概念。又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Indra(warrior),就是說fence——戰神,印度人也大多知道。還有Rudra,就是Shiva,Shiva中國叫濕婆,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毀滅之神,但是在毀滅之中帶有再生。然後有Varuna,也就是Vishinu,毗濕奴。毗濕奴是生命之源,但是生命是在毀滅以後發生的。然後,Sacred Cow,印度人尊重牛。你在路上開車,牛成群結隊地過來,車停下,讓牛過了,你再開。還有一個叫Agni(fire)——火,火神。除了這幾個大家比較公認的、崇拜的神之外,還有成千上萬的神。美國有一部電影,描寫一個飛機在天上失事了,落到一個亂七八糟、不知名的小村子,那裡面有各種各樣的神,這就是印度的時代傳統。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多元的社會。有多少種語言?大概有200多種語言,所以現在印度的官方語言就有4種。當然,不同的語言裡面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然後還有許許多多的實踐,這些實踐你信一種,實踐一種,信多種,實踐多種,這都是屬於印度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並不需要所有的都信。比如,Death predicament,就是關於死的兩難境地。就是死了以後怎麼辦?學生:人死如燈滅。劉:人死如燈滅,帶有一點道教的色彩。但是在公元前500年有人問孔夫子,孔夫子怎麼答的?「我連生都不明白,何必去關注死的問題呢?」中國本身的傳統文化裡面,對「死」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覆。在世界各國有沒有相同的?蘇格拉底和孔夫子同時代,人們問蘇格拉底「人死了怎麼樣?」他說:「我不知道。不過據我所知,在兩河流域的時候,人們說『死就像永遠的睡眠過去了』。」希臘也有眾多的神,也有宗教活動,但是對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後來的基督教是怎麼答的?人死了以後,靈魂和肉體分開,要升天,要和上帝同在,對基督徒來講,就是和耶穌同在。所以西方人看事是往前看的,往未來看的。印度是怎麼說的?古印度的文化裡面就已經有Incarnation的意思,就是說「化身」,然後加個reencarnation,就是「再生」。周而復始的再生,這是印度人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所有的印度人都在某種程度上承認這樣一個觀點,除了後來變成基督徒或者其他信奉者的以外。印度古代文化傳統這個特點是非常明顯的。所以他們的世界觀關心過去,關心現在,關心未來,都關心,就像中國人既關心過去,關心現在,也關心未來。在什麼意義上關心?其中哪一個更重要一點?學生:現在。劉:現在——是你們這一代人關心的。傳統的中國人是更關心過去的。(笑聲)劉:關心歷史,關心祖宗怎麼說的,對不對?八股考試,你知道考什麼?考三代之事。三代之事,對不對?你不能拿今天的事說事,以三代出題,你去解答好了。中國人是關心過去的,對不對?歷史很重要。西方人對歷史有點隨心所欲,他要的時候就要,不要的時候一扔,他關心的是現在和未來。印度呢?印度人是關心周而復始,所以印度人的時間概念和空間概念跟我們的不一樣。你要看印度古代的典籍,往往不知道它是在什麼時候寫的。印度人真正建立起時間表,那是在近代以後,特別是在和西方殖民者接觸以後。所以有的時候這個印度學者說某本書是公元前六千年寫的,就是八千年前寫的,不大可能,為什麼?八千年以前人類還沒有文字呢!當然什麼原因我就不說了。這種觀念涉及對於死的看法,周而復始的再生概念是印度教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然後談印度教的實踐。有一種飲料叫Soma。據我所知,這可能是一種帶有迷幻藥的飲料,喝了這種汁,人會感覺到一種迷幻,從而你有一種超脫、超越的感覺。如果喝這種東西的,就可以說自己是個印度教信徒,因為別的人都不喝。做瑜伽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傳統。瑜伽是印度文化當中後來發生的東西,Yoga的本意是「年代」的意思,但是它後來變成一種肢體行為。做瑜伽也是一種印度教的實踐方式。Meditation——靜坐、沉思也是一種實踐。Ritual,各種各樣的宗教典禮儀式也是一種實踐。Spiritual devotion,盲目地也好,自覺地也好,全身心地信奉神祇。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宗教方式。還有music and dance,這是最主要的。即便今天你到印度的農村,去大榕樹下,一幫幫跳舞、唱歌的人在那裡唱,在那裡跳,跳的是什麼呢?跳的是他們古代的史詩、神話、傳說,這就是他們傳遞宗教信仰的一種方式。看過寶萊塢的電影沒有?學生:看過。劉:什麼多?學生:歌舞多。劉:對,寶萊塢的歌舞多。為什麼寶萊塢的歌舞多呢?這就是因為對他們來說,歌也好、舞也好,都是一種傳遞宗教信仰的方式,這一點請大家注意。我所說的從喝那種特殊的drink一直到做這樣的事,做一件也好,做許多件也好,都做也好,都是印度古代文化的表現,但是最明顯的就是歌舞。以後我們如果有機會邀請印度的藝術家來,請大家去看看,他們唱的、跳的很有意思。其中你會發現,像中國的孫悟空、豬八戒之類都在古印度文化里有原型。我在美國也教過一部分到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大家都知道他們的原型都在裡面,而且都是說、唱、跳出來的。印度古文明,它的文化傳統、文字傳統是非歷史性的,不講究時間概念的,這和它的這種宗教、它的這種循環觀很有關係。因為個人的、集體的、民族的生活都是在循環的,所以時間沒有什麼大的意義。空間的意義也不大,只有在和外界,和西方資本主義結合以後,才發現其重要性。因為生活被理解為循環的,所以它是很不歷史的。另外一點,關於「性」歧視。性別歧視在印度教裡面不明顯。印度教有相當多的女神,印度文化里也有各種各樣的女性代表,所以不太明顯。但是,在實踐當中是另一回事,而且是到現代以後,有些社會現象實際上在英帝國的影響之下變得越來越殘酷了。這個問題我以後再講。但是,在印度教裡面婦女跟男人是完全平等的嗎?不是。是不是男性對女性有特殊的殘暴?也不能這麼說。這就是它的實踐。然後,關於印度教的書。我們知道Vedas,Vedas中國叫做「吠陀」,四個吠陀,大家知道,是不是?然後就是兩個史詩,一個叫Mahabharata,一個叫Ramayana。《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這兩個史詩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九十年代去英國訪問的時候,每天中午11點到12點在學校——Cambridge University吃飯,那時電視里就在播數百集的Mahabharata,一天播一集。學生和英國的老師都在看,有的時候看得莫名其妙。為什麼莫名其妙?我下面講。除了這主要的四個吠陀和兩部史詩外,還有其它各種歷代傳下來的書。和中國不一樣,同樣一本書,它可以有不同的版本,所以有的時候在圖書室里能看到一部史詩的數十個不同版本。這就使我想起,他們怎麼沒有像中國古代今古經之爭一樣,一定要爭明白哪一本經書是正統的、正確的,哪一本不是正統的、正確的?今古經文之爭,印度沒這個事。反省一下中國,我們那種爭論到底有沒有意義?爭論了半天,結果一種經文丟失了、沒有了,現在你找也找不到了。你想這個有價值嗎?因為古代人傳承文化就是聽課,大家都做筆記,做完筆記大家都把它寫下來,寫下來以後大家都加上了自己的想法,把它發出來了,你有一百個不同版本的《羅摩衍那》有什麼不好?非要爭出個子丑卯酉,只有一本是古文、古經文?結果,我們實際上是受到了很大的損失。請大家考慮這個問題,想想是不是這麼回事。如果哪天有一個人找到了我們失傳的某種經文,那麼應該感謝他,他給我們找到很重要的文化瑰寶。印度不存在這個問題。然後,各種各樣的印度傳統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它提供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答案——對於生存的兩難性、荒唐性的特殊的答案。大家知道生存的兩難性和荒唐性嗎?英語叫做Existential,Absurdity。一家都在下沉,這個男的最強壯,他可以救妻子,救孩子,但他只能救一個,是救妻子,還是孩子?這就是生存的兩難境地。你有答案嗎?你比你丈夫強壯、身體好,丈夫比你弱,然後你們三個人都在往下沉,你是救丈夫,還是孩子?有沒有人回答?學生:都救。(笑聲)劉:都救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對不對?搶劫犯把你逼到角落裡,要麼交出錢包,要麼你被殺死?你是交出錢包呢?還是選擇被殺死?學生:交出錢包。劉:這個問題就好答了。那麼,我問你前面那個問題,你是救老公呢,還是孩子?學生:救孩子。劉:救孩子!為什麼救孩子?為什麼?我煩透了你這個老公,對不對?這樣就好了。(笑聲)劉:結果老公倖免了,怎麼辦呢?學生:老公也會同意的。劉:就原諒你了?老公要不原諒呢?大家懂這個意思不?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這種兩難境地,或者荒唐境地?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機遇?有吧?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一定要回答劉老師的問題呢,而且一定要給一個理由呢?這就是印度教的答案!當遇到這樣一種兩難境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任何一種選擇都不應該受到責備。想得通不?你沒有必要去做出解釋,我為什麼要去救丈夫,我為什麼要救孩子。但是,這後面一半部分往往被西方人所忽略,就是你做出一個選擇以後,你一定要負起對後果的責任。你救了丈夫,孩子損失了,你們兩口子還能不能過,你一定要負這個責任。你救了孩子,丈夫活了,活過來了,說要找你算賬,你也要負這個責任。明白不?法國哲學家薩特也來討論這個問題了,實際上他的整個哲學原理原始的想法是從古印度來的,結果發展成了二十世紀的Existentialism,叫做「存在主義」,對不對?結果,西方人看了以後就說:「是啊!我們人人都應該有一個自由意志,做出自由的選擇。」但是,就非常忽略印度古代傳統里講的,你做了選擇,你就要承擔後果。這就是古印度宗教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從這點就引出了Karma,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緣」,緣分的「緣」,或者是「業」。什麼事情都有因果關係,為什麼你可以做出自由選擇呢?這是因為你做出了一個選擇,它一定會有一個結果,這個因果關係都在那裡。所以它這個回答就很特殊了,在其他文化里沒有。大家想想,這樣的一種自由意志,這樣的一種自由選擇,好還是不好?我有一點過分了,對不對?我不應該用這樣一個簡單的道德判斷作為問題去問大家。但是你覺得好不好?你多自由,你可以做任何的選擇,當然你要承擔後果,而後果不是你可以掌控的。好還是不好?學生:好!劉:好的舉手!(笑聲)劉:不知道的舉手!(笑聲)劉:今後大家在面對各種文化的時候,可以把這個自由意志問題放到各個不同文化和宗教的傳統當中去研究、比較,會發現各個不同文化和宗教有不同的答案。中國文化呢?中國文化讓不讓你做這樣的自由選擇?學生:不讓。劉:不讓?那中國文化不好。學生:不讓並不意味著不好。劉:不讓並不意味著不好。不讓,你照樣在以自由意志行事,你同不同意?你爸說的你就聽?你也不聽,對不對?老祖宗說的你就全聽?你不聽。所以,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對吧?我們只有做各種文化比較的時候,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討論才有意義。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在古印度的文化傳統當中,對這種存在的兩難有一種特殊的解釋。然後,Fourfold Values of Life也是很奇怪,很有意思的,也是相當令人深思的。第一個叫做Atha,利,功利的「利」。劉:追求功利好不好?追求「錢」好不好?學生:好。劉:未必。那麼印度的觀點是什麼呢?追求「利」沒有錯,但是不要過分,過分的追求是不應該的。你追求錢,追求財產,追求各種各樣的你認為好的東西,這並不是一種錯誤,但是不要過分。第二個是Kama,「欲」。欲,好不好?尤其是性慾,好不好?好不好?學生:好。劉:好?印度的傳統是,既然這是一種生存的需求,也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不要過度。印度有一本叫Kama Sexual的書,是一本做愛的書,在西方一直是作為一本禁書,但是在印度它從來就是一本正常的書。有什麼不好,你既然做,你就不要怕,而且這是一種生活的必需,但是不要過分。在印度有一個地方有一座宮殿樣的建築,上面雕塑的是各種各樣的做愛的事情。你說印度人就比別的人更淫蕩嗎?絕對不是。這裡的道理是說,要適中,不要過分。然後談Karma,dharma,Karma/dharma。Karma,就是「緣」或者「業」,就是因果關係。因果關係與教規聯繫在一起,很多印度比較有學問的人說印度文化的精髓就是這個兩重性, Karma和dharma的兩重性。一方面,因為各種各樣的行為它都有一個因果,幹了好事,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但是,無論是好有好報,惡有惡報,你還是要按照一定的規矩去做,還是要照各種各樣的dharma,即規範去做。你這樣做了,就可以Karma/dharma,好有好報。好有好報的意思是,你有一個好的來世;惡有惡報,你有一個糟糕的來世。這是第三個。第四個,Moksa,解脫。印度文化並不是純粹叫大家都要做好事,做善事,然後你有一個好的來世。因為他們很多的精英認為:即便是再生也是很痛苦的事情。為什麼再生還是很痛苦的事情?很簡單,人最痛的經歷是什麼?生孩子嘛!生孩子是人最痛苦的、最痛的一種經歷。所以,即便是你再生,再生了以後你有了好報,社會地位提高了等等,但仍然是痛苦的。所以,更高一級的認識就是達到靈魂的解脫,靈魂的解放,叫做Moksa。印度人或者知道以上的一個概念,或者兩個概念,或者三個概念,或者四個概念。大概說來,這些概念在他們的日常用語當中是很普遍的。除了強調文化的多元性、複雜性以外,要強調古印度文化對生存的兩難境地的特殊的回答,就是你確實有自由意志可做選擇,但是你的自由選擇一定是有後果的,你一定要知道如何去承擔那個後果。要講這個Karma和dharma的關係,就是說人生是有「緣」,也有「業」的,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同時它仍是按一定規範的,照著這樣的規範做,就會有好報。而這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尋求精神最後的解脫,也就是說擺脫再生的痛苦。把這幾點講清,大概我們可以說,對古代印度文化傳統的一些概貌就有一點理解了。然後,哪些是印度文化現象最重要的方面呢?印度文化很重要、很獨特的一個方面就是它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在印度語言當中叫Verna,Verna的意思就是「膚色」,也就是說這個制度的最初起源和膚色有關,和雅利安人征服古印度人有關。征服了以後,就使得古印度、印度河流域的那些原住民變成了後來的所謂不可接觸的人,種姓外的人。然後在種姓內的人,在雅利安人之間,然後在雅利安人和一些可接受的人通婚過程當中,又形成了四個主要的種姓,第一個,婆羅門,第二個,剎帝利,是帝王、戰士,第三個是吠舍,工商業者,各種各樣的工人、農民、商人都是屬於種姓。第四個呢?Servent,就是說為別人服務的。在他們之下就是所謂不可接觸者。這是種姓制度的一個側面,叫Verna。另外一個側面,就是Jati,就是職業種姓。在職業種姓中,特別是第三個種姓當中,各種各樣的Labour不斷地分化,形成不同的職業系統,大概有三百多個。所以,我們說種姓制度,它的第一個特徵就是以膚色劃分的。第二個它是以不同的職業劃分的,在同一個種姓,尤其在第三種姓當中特別多。然後就是不可接觸的人。種姓內的人是不能夠和不可接觸的人通婚的。那麼,中國文明和其他世界文明當中有沒有以不同的職業將人群分割開來的?學生:士農工商。劉:士農工商,對不對?有沒有根據種族將不同人分開來的?有沒有?蒙古人征服中國以後它怎麼分的?滿族人征服中國以後怎麼分的?大家都知道,是不是?然後聽說沒聽說上九流、下九流?學生:聽說過。劉:奇怪了,中國有沒有種姓制度?學生:沒有。劉:為什麼沒有?學生:儒教具有一種凝聚力。劉:儒教具有一種凝聚力。非常好!用一種比較科學的語言,或者說能夠讓人感覺到有一點學術味道的語言來說這個事。中國有沒有?士農工商,上九流、下九流,也有啊!對不對?但是,大家注意,它沒有得到過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認可,所以它是暫時性的。它的主流文化,儒教里並不講。各種各樣的人出身不一樣,對不對?蒙古人進來以後怎麼分的?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但是,它不受到主流文化的認可,所以它不能算是一種種姓制度。但是在印度,它是受到主流文化的認可的。這是不是因為後來受到婆羅門教對它的認可並且支持,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術問題。印度有一部分學者說,不、不、不!我們這個宗教,尤其是婆羅門教從來也不認可種姓制度的,在四個吠陀裡面你找不到多少關於種姓制度的論述,後來的種姓制度主要是因為社會變化、分工的結果造成的。這是一部分印度學者的觀點,我不敢苟同,而且大多數在歐美的學者也不敢苟同。另外一種說法,有一部分學者認為印度的種姓制度不錯,尤其有幾個法國的學者也參加這種行列,認為:正是因為這個種姓制度,種姓以內的平穩,種姓和種姓之間關係的和諧,所以印度的文化就像溫吞水這麼慢慢地走著,走著走著,比較地平穩,沒有發生重大的劇烈的變化,所以種姓制度也不壞。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可取,特別不值得我們去宣傳。我認為,種姓制度在印度能夠延續下來數千年,這是因為它的主導文化,就是婆羅門文化,以及和這種文化相關的其他文化,都對它進行認可。當然也有幾種革命的文化,但是這幾種革命的文化我們下次再講。我把今天講的東西給大家綜合一下。第一,上古時代的印度文化是非常非常多元的、複雜的文化。美國人老說,美國是一個大熔爐,Melting Pot。這說給印度人聽,人家不買賬。我們印度文化自古至今一直是比你們文化多元。多元到什麼程度?你現在在世界上能夠看到的宗教在印度都有。一定要理解印度文化的多元性,而且這個文化大致還算tolrent,就是寬容。這是第一點。第二,特殊的對存在的荒唐性的答案。一定要注意,你確實有自由意志,可是你一定要承擔你的選擇的後果。第三,特殊的答案,它的對生死的特殊答案,這是循環式的。第四,我們普通概念中的做一點好事,求得一個好的來生的意識,並不是古印度文化的最高境界,古印度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脫、超越, Moksa。學生提問學生:教授,我想請問一下,種姓制度有四個種姓,它表現出前兩個種姓是優勢的統治階級,就是少數的精英階層對於一些非精英階層的壓迫,有壓迫就有反抗,那麼為什麼這種種姓制度卻得不到反抗,反而一直就這樣流傳?劉:好問題!你已經觸及到了一個問題的核心。印度文化裡面,各個種姓建立起一種行為規範,根據那種規範你反抗暴力不是一種可以接受的行為,這種行為將來是要得到壞的報應的,所以你安於現狀,做好事,求一個下一輩子。學生:老師,我打斷一下。我接著剛才你說的,我想到了孔雀王朝。因為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原來就是給王公養孔雀的,他本身就是低種姓的,然後他在奪取政權之後想到的不是婆羅門教對種姓制度的認可,而是說佛教不錯,我來宣揚佛教,而佛教在某種程度上是反對種姓制度的。孔雀王朝這一朝或一代都在對種姓制度進行改革,或者說一種改動,它衝擊著種姓制度,而且獲得了一些認可。以後的發展,我不太清楚。劉:他說的是對的。這就是我們下一次要講的,下一次要講的第一點就是婆羅門教,婆羅門教是各種各樣古印度文化傳統中最主流的、最具有統治地位的宗教,但是婆羅門教不等於印度教,更不等於印度文化傳統。它的核心是什麼?它的外延是什麼?我下次再講。然後,就是佛教和Jainism,Jainism在中國怎麼翻譯的?徐家玲教授(下文簡稱徐):耆那教。劉:耆那教。這些教怎麼對婆羅門教進行反抗,但婆羅門教怎麼回來,我們下次再講。這裡有一個問題,現在種姓制度還有沒有?從法律上講種姓制度已經廢除了,1948年。實際生活中已經有相當的改善,但是偏見仍然在,這個是沒有問題的。有沒有一個不可接觸種姓的人當過重要政治家?從法律制度來講,種姓制度已經廢止了,人人都平等了。但是這種偏見仍然存在,而且是印度現代化很重要的一個障礙,這點大家都承認。現在,在印度仍然有這麼三種人在政府進行註冊,註冊的目的是為了政府給他們提供幫助。一種是不可接觸的人,正式註冊的不可接觸的人大約是印度總人口的13%。還有一種,是所謂生活在偏遠地區的「Tribe Men」,部落人,他們不理睬種姓什麼,但是他們生活在最偏遠、最落後的部落,往往又窮又臟,這一部分人在政府進行註冊,大概是佔7%—8%。還有一部分人,他們也註冊,就是「Mixed Marrage」,就是混合婚姻所造成的後代,尤其是高種姓和低種姓、低種姓和不可接觸人的後代。如果說這樣結婚了,生了孩子了,你覺得挺好,不用去註冊。但是,如果覺得不好,覺得受歧視,可以去註冊,國家會幫助你。譬如說,英國殖民地時期,有不少英國的軍官在印度娶了老婆,或者是有了情人,生了自己的孩子了。英帝國倒了,軍們官回去了,留下這些婦女,還有她們的孩子,怎麼辦?只有一個職業,就是做妓女,這變成一個很特殊的社會——Jati——職業。十多年前有一部電影,就是專門描寫這一部分人生活的,實際上她們原來是英國軍官的妻子。她們的女孩子能幹啥?也只能做妓女。像這樣因為不同種姓之間結婚所造成的被人歧視的人,也可以註冊,這個大概也有3%。所以受到種姓制度影響的社會的底層大概有20%—25%的左右人,但是75%的人已經不把這當回事。25%的人為了取得政治權力或者其他的權力,往往採取非常激烈的行動去反抗,反抗的結果往往是迫使政府讓步,讓步就建立了一個很有趣的制度,叫做quota,quota就是配額,就是政府的公務員當中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人,是低種姓的或者不可接觸者,大學招生考試里有多少,政府的工作崗位有多少,都是有配額的。這在美國人想起來很不好,很不可思議的,這不是一種新的種族歧視或者階級歧視嗎?但在印度,人們認為為了消除種姓制度的殘餘,這是很必要的一種制度。這種制度在實行,而且有越來越多的低種姓或者不可接觸的人現在被選為政治家,所以實際上這個quota是在擴大,在有些地方或有些部門擴大到30%,政府的僱員當中要有30%從他們這裡來。所以,我們不要有一個錯誤的想法,好像到了印度你看到的都是種姓之間的互相歧視,實際上已經不是這樣,而且也不太明顯。可是你生活在那個社會裡,仍然會感覺到這種文化的殘存。學生:梵語對印度人宗教思維的影響,比如對他的「利」、「欲」、解脫,對因果循環思維的影響如何?因為我學希臘語,感覺到為什麼希臘產生那麼多哲學家。然後,德語有主格、與格和屬格,德國也產生那麼多哲學家。而英國呢?英語的格基本廢除,它的定位也相當的陳舊,比以前少,所以說英國人的語言是為了實用。我想,印度,或者印度教,或者印度宗教的因果循環的思想,和語言可能有什麼關係。劉:語言和思維有沒有關係?有關係,關係有多密切?我認為未必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密切。我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語言學的問題我真的沒有研究過。但是我看到過關於語言哲學的書,並不認為這是現在世界上的語言學家和哲學家所關心的題目。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講,從哲學思維的角度來講,人們關心什麼?如果有機會,我可以給大家談,一個叫(Noam) Chomsky,知道不知道?Chomsky,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還有一個是Michel Foucault。他們兩個人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大概是過去的二十年當中最主要的關於語言和認識論關係上的討論。但是,我並不覺得西方的語言更有助於哲學的發展,而東方的語言就不助於哲學的發展,這個觀點我不敢苟同。學生:但是一切東方的語言,特別漢語,沒有變格和定位。所以,中國人的思維、思想,是一種意象,沒有西方那種特別的嚴格的理性和邏輯推理。中國人的這種天分有點感性。而西方語言的很多變格和定位都導致了它的思維特別地具有邏輯性和跳躍性。劉:我是這樣看的,中國有句老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對這個文化了解嗎?很了解?一點也不了解?兩種都成立。很了解,你自以為很了解,因為你生活在其中嘛!你覺得你什麼都知道。不了解,當你與另外一種文化、另外一種哲學、或者另外一種社會文化進行交流的時候,你就不知所以然了。我要我的大學生寫一個論文——你們基督徒到底信什麼?給我做個論文,一個都講不清。還得叫一個非基督徒的中國人去告訴他們——你們基督徒實際上就是信這個東西。因為太熟悉了,不識廬山真面目了,他就講不清了。我認為語言對哲學的影響,沒有那麼多。我們現在覺得複雜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是我們對人家西方講的東西一知半解,沒有好好理解。然後,覺得我已經都懂了,你們都不懂,二百五,我來告訴你。結果你告訴人家的關於西方的東西全部是不準確的。我是有體會的。你要真正把西方語言弄懂了以後,就知道有些交流並不是那麼困難,西方的哲學並不是那麼深奧。一點都不深奧!就是你要弄懂,千萬不要像有些人,稍微懂一點,然後把它天花亂墜胡吹一番。不要!你叫那些有本事有能耐的人,用最簡單的語言把那些最深奧的道理講給你聽。講通了,那麼這個人就學成了。沒講通,沒學成呢,他在唬咱中國人呢!這就是我的觀點。學生:老師,您剛才說,印度的宗教傳統是非歷史性的,那為什麼它能產生兩大史詩?劉:歷史和史詩有什麼區別?學生:歷史和文學作品。劉:有三個概念,歷史——history?史詩呢——epic?神話呢——mythology,myth。這三個概念有區別嗎?歷史是什麼?歷史是基於過去的事實來的。史詩呢?傳說、史詩,是有歷史根據,但是不完全根據事實,是經過許多代傳說以後形成的,對不對?然後,神話,也許有一點歷史,絕大多數不是。這三個概念要弄清了。你在用這三種材料進行歷史寫作的時候,注意了,歷史記錄本身就已經需要批評了。不能說看到這個材料,就認為歷史真相就這樣。沒有這個事。至於在使用傳說、或者是史詩的時候,更要當心了,它裡邊一定有歷史真實,但大多不是。在使用myth的時候,有的時候也有,但是更不可信,從歷史的角度來講。我不知道我回答了你的問題沒有?大概是這樣的意思。學生:回答了。謝謝老師!學生:您說「輪迴」的觀念在印度也是主流文化,是可接受的,在上古史上也曾有過戰爭激烈的列國時代,那麼那些國王發動戰爭,他就不懼怕輪迴嗎?劉:好問題!好問題!這個問題我下次再講。兩難選擇,對不對?Mahabharata,你把它打開來講,第一個故事簡化地說,老國王死了,他的兩個妻子要嫁給一個新國王,這種婚姻安排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一個婆羅門,就跟這兩個國王的妻子說,你們脫光衣服走過這個國王。第一個妻子脫光衣服走過國王的時候,不敢看,眼睛閉起來,這是她的自由選擇吧?結果她生了一個孩子,瞎子,這是後果。第二個妻子走過國王的時候,顫抖,臉發白,結果生下一個兒子,蒼白,有點病態。然後,這兩個妻子合夥把她們的一個僕人嫁給這個國王,因為她們都不願再嫁。結果這個僕人大大方方地走過去,生下一個健康的孩子。這個故事開始就是這樣。最後,演變成兩個家族之間的大戰,這兩個家族是有血緣關係的。該不該打?學生:有血親關係,按說不應該打。劉:按說,不應該打。戰士們就說不應該打。因為有血親關係,為什麼要打?後來在公元前5、6世紀的時候,就專門用宗教的觀點去解釋為什麼參加這場戰爭是應該的。也就是說在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人們想來解釋這個矛盾,解釋不清,就把自己全部地託付給神,由他們來決定。你打你的仗,他們會給你最後命運。這就是印度式的Devotion,奉獻,是吧?這個問題你解決不了,明明是兄弟你還得打?你解決不了,就得信神!你該打還得打,打完了以後由上帝來解決,由神來解決。這就是為什麼後來阿育王要把印度轉變成佛教的國家,他不願意再看到印度人之間的戰爭了。學生:劉老師,您好!我的問題是,我記得您剛才提到一個詞——Soma Drink。它是古印度文化的一個表現形式。那麼由此我想到在古希臘德爾菲阿波羅神廟,女祭司在占卜神諭的時候,其實也使用這種媒介。如果這種文化現象在當時具有宗教意義的話,現在的吸煙、喝酒、吸毒又怎麼理解?如果它們是追求另類精神體驗的一種行為,那麼雙方之間有何區別?您能不能針對這種文化現象作一些解讀?劉:我不知道!我不能作任何答案。但是,就使用價值說,用藥,為了宗教的目的,這絕對不是印度文化里固有的,而是其他文化里也有,我完全同意。中國道教里也有。學生:劉教授,您好!您說的解脫,它的輪迴的最終目的是達到靈魂的解脫,我看到季羨林先生用到的一個詞叫「涅槃」。徐:涅槃是佛教的,不是印度教的。劉:就是說同樣一個概念,古印度教裡面叫做「Moksa」,在佛教裡面叫「Nirvana」。趙:聽剛才劉文溪教授給我們大家作了非常精彩的報告,有很多地方我們要深究體味。其中有幾點我覺得很值得注意,要稍微回顧一下。一個是,現在中國人正在認真地反思自己的文化,試圖找到自己文化的根,重新認識它、詮釋它。在這個時候,想要深切地了解自己的文化,需要展開眼界,把文化他者作更仔細的端詳,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印度的文化,印度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歷史經歷。我們實際上在教學過程當中對印度的東西體現得不夠,原因是我們受現代主義影響,太多關注技術最先進者、力量最強大者,所以目光都在歐美。我們對於包括印度、阿拉伯等等文化的精髓都需要更認真地加以思考。第二點是,婆羅門教是印度上古時期的一種文化,它顯然離我們非常遙遠,和婆羅門教同時的中國文化也已經距離我們很遙遠了。但是,就在講那些非常遙遠的文化經歷的時候,劉文溪教授提到的很多問題,像那種自由意志狀況、兩難選擇,然後產生的困境如何解脫、如何負有責任等問題,其實仍然是今天的問題,是今天任何人的人生中都可能遇到的問題。這意味著文明、文化、歷史的研究,其實總會觸及一些普世甚至是永恆性的問題。對於這些普世性的、帶有永恆性的、本質性的問題,所有文化都做出了各有特色的解答,這些解答往往恰好是各文化之間的根本差異所在。所以,注意古今中外的各種文化現象當中那些永恆的要素,應該是解讀文化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除此之外,我本來想在結束之前問他一個問題,恰好是最後一個同學問到的,就是那種解脫,解脫的形態。不知道婆羅門教的具體途徑是什麼樣的,如何達到可以享受又不過分那樣一種境界,我打算在這次報告之後再問他。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劉文溪教授。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北海禪院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分享到:更多

上一篇:當代印度的新佛教運動    下一篇:印度宗教問題
推薦閱讀:

學習五臟六腑的基礎知識及子午流注
記憶基礎確實存在於神經突觸間的連接
男裝 服裝立體裁剪和打版基礎入門自學教程
六大茶類的所有基礎知識都全了~~
翡翠基礎知識,帶大家走進翡翠世界

TAG:文化 | 印度 | 傳統 | 宗教 | 宗教文化 | 印度宗教 | 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