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王曹植魚山制梵的故事
導讀:魚山,又叫吾山,在山東東阿縣西八里。曹植於太和三年被封為東阿王,相傳他遊覽境內的魚山時,聽到岩洞內有梵音的歌唱,便擬寫音調。後人因曲調產生於魚山,故稱之為「魚山梵唄」。《法華玄贊》卷四曰:「陳思王登魚山,聞岩岫誦經,清婉遒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制梵唄。」
學者考證,佛門的音樂,並非印度傳來,而是曹操的兒子、陳思王曹植的創造,是曹植對佛教久遠而巨大的貢獻。
我們走進寺廟,於香煙繚繞之中,往往被超然出世的吟唱所感動,那一詠三嘆的曲調,節奏悠然的鐘鼓,莊嚴肅穆,蕩滌心靈,紅塵之念,往往為之一清。
這個,就是佛門的音樂,稱為「梵唱」,又稱「梵唄」、「梵嘆」等。
梵唄,源於古印度「五明」中的聲明學,按照印度分類法,人類知識分為五種,所謂五明,即:聲明,包括語言學、音韻學(音樂);工巧明,包括工藝、技術、歷算等;醫方明,包括醫藥學;因明,邏輯學;內明,各學派自己的經典。就佛教而言,內明,即是指通過佛經的學習,開發智慧。
其實,學者考證,梵唄並非印度傳來,而是曹操的兒子、陳思王曹植的創造,是曹植對佛教久遠而巨大的貢獻。
在山東東阿縣梵唄寺,僧人們傳唱著一首梵唄,記錄了這件歷史事件,詞義是:
東阿王植公
降生曹魏王宮
雲高天籟連竺中
魚山接長空
瑞應本起得刪治
七步詩八斗雄
和平妙音世界同
梵唄源真宗
南無音聲王
菩薩摩訶薩
事件始末是真,表述卻需推敲。曹植雖被封為東阿王,但他並不生在曹魏王宮。考曹植年譜,曹植生於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他生母卞氏,同母者曹丕、曹彰,其母后成為魏文帝皇太后。那時,其父曹操才被袁紹舉薦(表奏)為東郡的太守,他五歲時,改元建安,直到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他二十五歲時,其父曹操才被「天子進公爵為魏王」。這時,曹植才可以稱王子。可見,曹植並非「降生曹魏王宮」,而是生在一個天下大亂、征戰不息的官宦之家,並非生下就養尊處優,而是從小就跟隨父親東征西討,是在戰爭中讀書學習成長起來的青年,不是今天的富二代和官二代。
創造梵唄,與曹植的政治失意有關。
曹植很得父王曹操的寵愛,在多個場合,曹操並不掩蓋對曹植的偏愛,甚至公然說出「天下文采一石,子建獨得八斗」的溺語,天下皆知曹植可能被立為「王儲」用意。後來,曹植在政治上表現得有些率意和不成熟,出於對家族事業的考慮,曹操經過艱難選擇,還是冊立了曹丕為王太子。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薨於洛陽。曹丕倉促在鄴城即位。不久,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天下,建立了曹魏王朝,改元延康元年,十月,又改元黃初。當上皇帝的曹丕,一直對曹植很猜忌。像歷史上很多皇帝一樣,曹丕也對威脅自己皇位的兄弟實行了清洗。曹植的「七步詩」就是在那樣的背景下寫成的。曹操在世時,曹植的爵位是臨淄侯,到了曹丕即位第二年,許多人揣度聖意,不斷說曹植的壞話,表奏他「醉酒悖慢,劫脅使者,」請治其罪,把他的爵位從臨淄侯降為安鄉侯,從一個「郡侯」貶為「鄉侯」,連降幾級,曹丕後來大概自覺有些過分,又改封曹植為「鄄城侯」,是縣侯一級。此時的曹植,已經從當初的胸懷大志,演變成隨時有生命之憂的戰戰兢兢。次年,鄢陵侯曹彰等十一人皆封郡王,過了一個月,才勉強封曹植為鄄城王,且是縣王,低了一個等次。文帝曹丕對諸兄弟最為妒忌的有兩個人,文,自認為不如曹植;武,自覺不如曹彰。《世說新語》曾記述一則故事:魏文帝妒忌任城王曹彰驍壯,約他在卞太后宮中下圍棋,叫人端來一盤棗子。上棗之前,曹丕已經在棗子的蒂中下了毒藥,並作了記號,吃棗時,專揀無毒的吃。一會兒工夫,曹彰毒發,太后聞訊,急忙趕來,吩咐用井水灌救,可是,曹丕提前命令打碎了宮中所有的可以取水的瓶瓶罐罐,卞太后赤足趕到井邊,無法取水,看著曹彰毒發身亡。以後,曹丕欲害曹植,卞太后厲聲曰:你已經殺了我的任城王,不得再害我的東阿王!故事寫於一百多年後的南北朝,想必有些真實的成分。
曹植在那樣的生存環境中,不得已拋棄了政治,轉而專心文學,傳世名篇《洛神賦》就寫於那個時期。好在,這樣的日子只過了七八年,他三十五歲時,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文帝曹丕,他的那個兄長,駕崩。三年後,曹植38歲,他的侄子魏明帝,顧念這位文名震蕩環宇的老叔,封他為東阿王,成為郡王一級,物質條件得以大大改善。此時的曹植,完全無心於政治,開始醉心於創作,他開始閱讀佛經,在佛經中找到心靈歸宿,他傾心讚歎,《廣弘明集》載:「植每讀佛經,輒流連嗟玩,以為至道之宗極也」。
在佛經的熏陶下,曹植的精神世界得到鬆弛,他開始在東阿郡境內隨處遊歷,這本就是他的封地,從精神到物質,他都是「王」,極度的身心自由。一天,他來到魚山,在一個山洞前,忽有所悟,有一股強烈的創作衝動,他本就精通音律,遂譜就了佛曲一疊。傳說很是神奇,說他在魚山忽聞空中天人合唱,意境深遠,美妙絕倫。感悟之下,將《太子瑞應本起經》改編譜曲,寫成了中華梵唄第一唱。
梁《高僧傳》卷十三說:
陳思王曹植,深愛聲律,屬音經音,既通般遮之瑞響,又感魚山之神制,於是刪治瑞應本起,以為學者之宗,傳聲則三千有餘,在契則四十有二。《法華玄贊》卷四也說:「陳思王登魚山,聞岩岫誦經,清婉道亮,遠俗流響,遂擬其聲,而制梵唄」。
《法苑珠林·唄讚篇》亦載:
魏時陳思王曹植……每讀佛經輒流連嗟玩,以為至道之宗極也。遂制轉贊七聲,升降曲折之響,世人諷誦,咸憲章焉。嘗游魚山,忽聞空中梵天之響,清雅哀婉,其聲動心,獨聽良久,而侍御皆聞。植深感神理,彌寤法應,乃摹其聲節,寫為梵唄。纂文制音,傳為後世。梵聲顯世,始於此焉。其所傳唄,凡有六契。
這裡的「契」,當是音樂上的章節,後來,佛門的梵唄,多為三個層次,分為初唄、中唄、後唄。演唱的內容作了許多充實,增加了一些樂器配奏,以佛門法器作為打擊樂者為多。
後來魚山唄流傳中華大地,唐時,傳到日本和朝鮮。傳到日本的,稱為「魚山聲明」;流傳韓國的,至今仍名「魚山」。現在,每年仍有大批的日本和韓國僧人渡海前來,到東阿魚山朝拜梵唄祖師--陳思王曹植,曹植晚年被封陳王,41歲死於胃病,謚號「思」,故而,後世尊稱他為陳思王。
曹植創造的魚山唄,不僅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容,也為世界文化作出了貢獻。他的家鄉亳州,引以為傲。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會把別人的好」當做理所當然?
※養老那些事兒
※「癌度FM」抗癌往事第八章:頑固的瘤子
※智能革命
※愛地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