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評突發事件報道:封堵媒體和網路都是錯誤的——中新網

官員評突發事件報道:封堵媒體和網路都是錯誤的2010年08月12日 06:38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4)  【字體:↑大 ↓小】

  不斷提高政府「新聞執政能力」(時事觀察)

  今年以來,藉助迅捷的大眾傳媒,我們目睹了許多突發性事件:大連海上原油泄漏,南京廢棄塑料廠爆炸,吉林化工原料桶沖入松花江,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

  這些突發事件因其事起驟然,短時間內各方力量交集,各種新聞媒體密切關注,對政府的管理應對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近年來,在對類似事件的具體應對中,有的因及時果斷,「早說話、說實話、會說話」,為政府的後續處置贏得了先機;有的則因處置不善,甚至引發了新聞次生災害,一度使工作陷入被動。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要「堅持黨管媒體的原則,增強引導輿論的本領,掌握輿論工作的主動權……重視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引導,積極開展輿論監督,完善新聞發布制度和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快速反應機制」。

  在媒體信息傳播功能日益強大,特別是網路快速發展的時代,新聞媒體不僅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執政環境。實踐表明,面對突發事件,政府如何進行信息溝通、新聞發布和輿論引導的「軟任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突發事件處理中維護社會穩定有序這一「硬目標」的達成。

  身處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風險社會」,面對種種突發事件,政府應培養怎樣「條件反射」般的應急能力?如何藉助信息的公開透明實現社會動員?如何避免相互推諉的「有組織的不負責任」現象?如何真正實現「善待媒體、善管媒體、善用媒體」,進而提高政府的「新聞執政能力」?下面從政府新聞學、社會心理學兩個角度做一探討。

  突發事件中的「政府新聞學」

  媒體、網路報道是封堵不住的

  突發事件一發生,公眾急於知情,既出於自我防範,又出於監督政府;媒體更是急於報道,既滿足公眾知情權的需求,也是對社會問題的預警。以往突發事件,由於政府擔心信息公開會造成公眾恐慌,影響穩定,因此要求控制媒體,不予報道。但是在當今媒體時代特別是網路時代,所有網民都是「記者」,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把自己得到的信息放上網。因此無論在理論還是在技術上,封堵媒體和網路都是錯誤的。所有的突發事件,媒體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甚至早於處置事件的官員;網民也會大大早於媒體,在第一時間發布信息。此時,重要的是宣傳部門也應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接待記者,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及時地為記者和公眾提供信息,主動引導輿論。在南京「7·28」事件中,我們正是這樣做的,先後接待了60多家媒體(包括15家境外媒體)、140多位記者,召開了三場新聞發布會。

  做好輿論引導就是新聞救災

  突發事件的處置,我們政府有比較成熟的機制和有力的行政資源,處理是快捷而有效的。但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如果沒有被擺在重要位置或處置不當,不僅直接影響事故處理本身,還會引發新的次生災害。例如這次南京「7·28」事件,媒體和網路先後出現了:事故現場照片誤貼事件、「直播門」事件、陳游標口誤事件及死亡259人造謠事件等,引起了輿論的混亂,干擾了事故的處理。由於中央、省、市政府高度重視,迅速建立新聞發布組,在爆炸後的30小時內先後召開三次新聞發布會,在第一時間發布真相和政府救災舉措,引導輿論,滿足公眾知情權和媒體報道權,為事故的處置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信息及時發布則成、不發布則敗

  突發事件發生後,過去我們往往不願公開,怕媒體添亂,引起公眾恐慌,影響政府形象,但事實恰恰相反。南京在這方面有過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2003年鄧府巷拆遷戶縱火事件。當時按照傳統的新聞管理方法,要求媒體不予報道,結果政府、主流媒體失語失聲,網上炒開了,最後全國媒體、網路都爭先報道此事,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影響事件處理,影響全市城建,影響政府形象。2004年南京棲霞區、下關區又發生類似事件,我們迅速擬定新聞通稿發布給媒體,結果一切平靜,沒有形成輿論熱點。原因在於,政府在第一時間公布了真相,謠言就沒有傳播的空間,政府也塑造了誠信責任的形象。正如新華社原總編輯南振中在《政府新聞學》序中寫道:突發事件只有不發布或者遲發布而造成被動局面的典型案例,沒有因為及時發布而造成不良影響的典型案例。這次南京「7·28」事件也說明了這一點,在我們發布前,網上傳言甚廣,一旦政府發布了真實信息,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事件處置推動政府信息公開

  每一次突發事件,都是對政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政府建設的推動。2003年「非典」事件,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正是在吸取這些教訓的基礎上,促使我們不斷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2007年我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正式施行,2008年實行了《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制訂了《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和外國記者採訪條例》,2010年中央和各地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逐步建立,可以說,正是一個個突發事件新聞處置的教訓使得我們政府逐漸成熟起來,這幾年我們政府信息公開建設邁開的步伐遠遠大於新中國成立後幾十年所走的路,政府信息公開已成為大勢所趨。

  政府新聞學需要普及深化

  突發事件處置暴露了領導幹部與媒體打交道的本領危機和知識恐慌。以往,我們沒有專門的領導幹部新聞素養培訓,也缺乏有針對性的學科。公共管理學科中沒有這項內容,新聞學是培養編輯記者的,並不適用領導幹部,政府新聞學正是公共管理與新聞學交叉的應用型學科,填補了學科的空白。政府新聞學建立後,我們陸續出版了《政府新聞學》、《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等專著,並在全市舉辦了近二十期領導幹部新聞素養培訓班,著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在南京「7·28」事件中,我們深深感到:政府新聞學在突發事件處置中首當其衝而又特別重要的意義,需要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善待媒體、善管媒體、善用媒體,勇於接受媒體監督,與媒體形成良性互動機制,從而正確引導輿論,發揮媒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作者葉皓為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推薦閱讀:

切記!跑後這些錯誤行為千萬別做
什麼才是女人的「本事」?(《錯誤時間錯誤地點的婚姻保衛戰》)
magasa:馮小剛的政治正確與時代錯誤
鐵鍋剛炒完菜不能放水龍頭下沖洗?這些錯誤用法你中槍了沒?
未婚女人常犯六種錯誤

TAG:媒體 | 錯誤 | 突發事件 | 官員 | 報道 | 新網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