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整體、社會矛盾和社會形態新論

社會整體、社會矛盾和社會形態新論周承友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主體。但傳統的哲學(也包括歷史學)書籍在對社會的理解上,往往都偏重於從人類活動的局部方面,從社會客體的方面去認識社會、講解社會。其中,雖然也有從社會主體方面,如從從主體的作用(人民群眾和個人的作用)方面去認識社會。但總的說來,在從社會主體方面去認識社會的問題上,人們做的還很不夠,對人們常說的「見物不見人」的問題也沒有給予很好的解決。其最典型的表現莫過如:中國傳統的哲學教科書都是「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這個社會客體發展的基本矛盾誤解為社會整體發展的基本矛盾」。雖然社會客體發展的基本矛盾是社會整體發展基本矛盾的一個主要的決定性的構成方面,但卻不是後者構成的全部。因為僅有前者它自己無法作用,也不能使社會鮮活起來、運動和發展起來。馬克思早就指出:「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的方面去理解。」【26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頁)可見,在從主體方面去認識和解決問題上,我們的不足還沒得到有很好地克服。由此,樹立社會整體觀念、從社會整體(包括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上去理解社會是很有必要。一、社會整體及其特徵 認識社會的整體,當然要從認識社會開始。 在前面的有關章節中,我們曾經講到,所謂社會,就是以一定的地理環境或自然環境為基礎、以人類實踐為存在方式、有人類意識參與、以滿足人類需要為目的的、相互聯繫著的人的世道(或世界)。關於社會的這個概括,也就告訴了我們社會所具有的一般特徵。或者說,我們就是從社會所具有的一般特徵中去概括社會的。 社會的一般特徵就是: 第一,社會是相互交往或相互聯繫的人的群體或人們的集合。人是社會的主體,是一切社會活動和關係的承擔者,是社會和歷史的前提。沒有人也就沒有社會,社會就是指人的社會。人口,即以一定數量、質量和關係結合起來的人,就是構成社會的主要因素。人口的數量和質量對社會的生產和生活影響深刻,保持一個相對數量的人口,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社會就是人相互交往的產物,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沒有社會。馬克思說:「社會——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麼呢?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26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頁) 第二,社會是以一定的地理環境或自然環境為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或者說,社會座落在自然環境中。自然環境是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它包括地理位置、氣候和資源等方面。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因而人類對自然環境一方面具有依賴關係,同時,人類也改變和利用自然環境。自然環境對社會的影響也是深刻的。 第三,社會是以人類實踐為其存在方式的。這就顯示了人的社會與人的主觀世界及自然界在本質上的不同,並且說明了社會是一個客觀的物質世界。所謂實踐,一般又稱之為勞動,即創造人類需要的活動。但滿足人類需要的活動即生活也是實踐,並且勞動與生活之間是難以完全分開的,甚至是一體兩面的。任何實踐都是客觀實在的,其中的生產實踐即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的基礎和發展的決定力量,它最終決定了社會是一個類似於自然界的有自己發展規律的客觀物質世界。這正如馬克思所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7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頁) 「我的觀點是:社會經濟形態的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係,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係的產物。」【27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02頁)列寧也說過:「只有把社會關係歸結於生產關係,把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272】(《列寧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頁)。 第四,社會是有人類意識參與的,有文化的。人類社會之所以是一個有機性程度極高的系統,就在於人是有意識的,能動的。人的能動性表現為人的主動性、選擇性、創造性。因而社會的自組織、自調節過程是在一定程度上被自身意識到了的,是以某種自覺的形式進行的。正因為人類是有意識的、能動的,即有選擇的、有創造的、自覺的,才使人類社會成為獲得了更高級的發展並必將繼續發展的有機體。文化是意識的產物和結晶。有了文化,社會的交往、積累和傳承就有了可能和方便。 第五,社會是以人的需要為其存在和發展的動力源和歸宿。「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27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頁)即「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而且,人的需要是不同於動物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不能現成的滿足的,必須通過人的勞動而實現。人的需要是客觀的,同時又是能動的。正是人的需要推動著人的實踐,推動著社會的發展,成為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動力源。同時,人的一切活動,社會的一切發展,也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沒有人的需要的滿足,就沒有人的生存,沒有人,也就沒有社會。所以需要又是人和社會發展的歸宿。人的需要的現實表現就是人對現實社會的利益、權力和道義的關係,其中的物質利益關係是根本的,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源就是物質需要或物質利益。 在社會所具有的這五個一般特徵中,自然環境只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自然基礎和條件,有了人(除「植物人」外)通常就有了人類意識和人的需要。於是,相互交往或相互聯繫的人的群體或人們的集合和人類實踐的存在,這兩個特徵就是社會的兩個最主要的特徵。由此,我們又可以簡單地說:「所謂社會,就是相互聯繫著的人們及其實踐活動的世界。」 認識社會的整體,還必須認識到社會的空間存在,認識到社會的實體存在。這就必然要求我們進一步明確社會的構成和結構。 社會構成的要素是多種多樣的和發展變化的。但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還是可以確定的。所謂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就是指任何社會都必須具備的基本因素。一般地說,社會的基本構成要素主要包括:人口,即有一定數量的相異性的人口;自然環境,即佔有一定的能讓人生存的自然環境區域;物質生產;相互交往(的關係、組織形式或手段);文化。只有具備了這五個基本構成要素的人群區,才能稱之為一個社會,社會才能藉此正常運轉和延續發展。人類誕生之初的原始社會就是如此。因為,人口是構成社會的必備要素,是社會的主體,沒有一定數量的人口彙集,就談不上社會。自然環境是構成社會的物質和空間條件,沒有自然環境,社會無處存在,也不能存在。物質生產及其過程中人們結成的相互關係構成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是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沒有生產方式,就沒有人,沒有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文化是人區別於動物、人類社會區別於動物界的主要標誌,沒有文化也成了人類社會。同時,這五個要素中,特別是人口數量的增加及其質量的提高,人們有相互交往的關係、組織形式或手段,有文化,這就為社會的繼續發展提供基礎和條件,社會才可以在此基礎和條件上,走向高級化和複雜化。 因此,從社會構成要素上看,凡是具有社會基本構成要素(即具有一定數量的相異性的人口、自然環境區、物質生產、相互交往、文化)的共同體就是一個社會或社會單元,相互關聯的幾個社會或社會單元又會組成一個社會或大社會。在階級存在的時代,一個國家的所在區就是一個社會或社會單元,相互關聯的幾個國家也會組成一個社會或大社會。 所謂社會結構,就是指構成社會的各要素、部分或層次及它們之間的比較穩定的關係或結合方式。社會結構是社會存在的靜態反映。 社會是人的社會,但任何人都是由其對象或對象性活動而確認或假定的。人的對象或對象性活動的集中概括就是社會客體,人是社會主體。社會客體是客觀的現實的,作為受動的人也是社會客體,但作為社會主體的人是能動的。同時,社會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客體和主體是實踐活動的兩極。所以認識社會結構,首要的就是認識社會的主客體結構,即認識社會的客體結構,認識社會的主體結構,認識社會的主客體之間的關係;或者說,就是既要從社會客體方面去認識社會結構,又要從社會主體方面去認識社會結構,並認識這兩個方面的社會結構之間的關係。明確了社會的客體結構和主體結構,明確了社會主客體之間的關係,也就基本明確了社會整體,明確了社會運動發展的基本特點。所以,認識社會的客體結構、主體結構和它們的關係,是認識社會整體的關鍵、重點和主要方法。 例如,從主體方面認識社會結構,進而認識社會整體,就必須認識主體的一系列結構。它包括人口結構,即具有不同社會角色的人口的構成關係。人口的角色一般可以分為種族、性別、年齡、文化教育(包括宗教信仰)、職業等方面,因此人口結構相應的有種族結構、性別結構、年齡結構、文化教育結構、職業結構。人口分布結構,如人口的城鄉分布結構和地區分布結構。家庭結構,即各種類型的家庭及其內部的構成關係。民族結構即社會的民族成分、分布狀況和發展程度。社會組織結構即不同社會組織的社會構成。特別是認識了社會的階級階層結構、管理者被管理者結構、就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需要結構、不同主體意識結構、文化教育結構等,才能知道社會究竟是在怎樣發展的,人們究竟是在怎樣發展的,是誰在的發展。 同時,因為社會客體的國際化、全球化發展,主體關係的國際化、全球化發展,一社會與他社會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所以認識一個社會的內外部關係,也是認識社會整體的重要方面和方法。 二、生產方式與人民需要、上層建築與人民需要的矛盾是社會基本矛盾 社會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因為其存在矛盾運動而發展變化的。社會的矛盾是多種多樣和發展變化的。但不同的社會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及其存續狀況必然會有所不同。其中,貫穿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本質、基本性質和基本趨勢,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就是社會基本矛盾。抓住了社會基本矛盾,也就把握了社會的發展或社會的整體發展。那麼,社會基本矛盾究竟是什麼呢? 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為基本立足點,從社會的客體和主體及其相互關係上去認識社會、理解社會,這是認識社會的一種科學方法。因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27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頁)而實踐的基本範式就是主客體範式。社會客體是客觀的現實的,社會主體即人是能動的,正確地認識了社會客體和主體及其相互關係,才能夠把握社會的整體及其發展的基本特徵。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就是從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相結合的意義上去簡潔地概括他們所發現的新唯物史觀的。例如,《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就是這樣說的:「雖然《宣言》是我們兩人的共同作品,但我認為自己有責任指出,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屬於馬克思的。這個思想就是:每一個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並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因此人類的全部歷史(從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會解體以來)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即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鬥爭的歷史;這個階級鬥爭的歷史包括有一系列的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一切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差別和階級鬥爭,就不能使自己從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的奴役下解放出來。」【27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57頁) 認識社會,認識社會整體的一種科學方法是「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相結合的方法」。那麼,認識社會基本矛盾問題,也應當堅持「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相結合的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貫穿社會歷史的全過程,在根本上決定著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性質,決定著社會發展變革的一般過程和趨勢,推動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正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從總體上看,它依次經歷了五種典型的社會質形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低級階段)。但是,在實際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原理,還只是從社會客體方面揭示了社會(整體)發展基本矛盾的主要內涵。它還不是社會(整體)發展基本矛盾的全部內涵,它不能代表或代替社會(整體)發展的基本矛盾,它不是社會(整體)發展基本矛盾本身。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統一體——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它們都屬於社會活動或人類實踐的形式或結構的範疇,即都屬於社會客體的形式或結構的範疇;簡單地說,它們都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方式或手段。它們要發生作用,還必須由人們的其他方面去激活和制動起來。 我們還知道,階級社會(包括不同性質的階級社會轉換時期)各基本階級之間的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在社會主體上的表現(或者說就是這個社會主體發展的基本矛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正是因為這些基本階級之間的矛盾推動和實現著社會主體的實踐活動、推動和實現著社會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的本質變化。它表現在,奴隸階級、農民(或農奴)階級、無產階級的階級鬥爭推動和實現著各自主體的實踐活動,各自所在社會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還表現在,新興地主階級和奴隸主階級之間、新興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階級之間、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推動和實現著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代替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代替資本主義社會。也表現在,社會主義社會將消滅階級和向無階級社會的過度中。 當然,階級社會這些基本階級的形成及其之間的矛盾最終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生產方式的發展等所決定的,但離開了這些階級及其之間的矛盾鬥爭,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就是空中樓閣。所以馬克思說:「當文明一開始的時候,生產就開始建立在級別、等級和階級的對抗上,最後建立在積累的勞動和直接的勞動的對抗上。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到現在為止,生產力就是由於這種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27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頁) 由此可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即社會客體發展的基本矛盾)與階級社會裡基本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即社會主體發展的基本矛盾),這二者之間是緊密聯繫的;是前者決定後者,後者又實現和推動著前者。 其實,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與階級社會裡基本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這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繫除了有這樣的一層內涵——前者決定後者,後者又實現和推動著前者外,它必然還有其他層次的內涵。因為它們要發生作用,都必須由人們的其他方面去激活和制動起來。這個激活和制動起來的因素就是人們的需要。 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是人們的實踐活動,不同主體的實踐活動,不同主體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他們實質上都是圍繞需要進行的。需要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動力源和催化劑,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目的和歸宿。人的活動「只是由於需要,由於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27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35頁)「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27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9頁) 「一旦滿足了某一範圍的需要,又會遊離出、 創造出新的需要」,這是人類自然發展的規律。【27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0 頁)正因為不同社會主體的需要不同,才引起了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矛盾和鬥爭,才推動著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等社會實踐(社會客體)的發展。特別地是,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社會需要分裂為剝削階級的需要和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的需要這樣「這兩塊天地、兩條發展道路」,他們(包括新舊兩種不同生產方式的代表階級)需要的不同的和對立,必然激起了他們的奮起和鬥爭,從而推動和實現著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推動和實現著社會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築的本質變化。 綜上所述,生產方式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才是社會(整體)的基本矛盾。它的客體表現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它在階級社會主體上的表現就是:階級社會各基本階級之間的矛盾。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的運動機理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發展決定著人民群眾的需要和發展,決定社會發展的可能;人民群眾的需要則引導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發展,引導人民群眾的發展,人民群眾根據發展的需要和可能,通過主體的作用和主體(階級)之間的矛盾鬥爭與解決,去實現和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發展,進而整個社會的發展。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發展帶來人民群眾的需要與生存出現嚴重或特別危機的時候,人民群眾就會經過主體的作用和主體(階級)之間的革命鬥爭,去根本改變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發展,並積極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推進整個社會的發展和轉換。這樣的矛盾運動,由基本適應到基本不適應的無限發展,推動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其中,人民(即人民群眾)是一個主體範疇,也是一個歷史範疇。人民群眾一般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包括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階級社會中,不同歷史時期以及同一歷史時期的不同國家和地區,由於社會發展具體進程的不同,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但在任何時候,廣大的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或勞動人民始終是人民群眾的最穩定和最主要的部分,剝削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進步時期及其先進人物也屬於人民群眾的範疇。 總之,生產方式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築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是社會(整體)的基本矛盾。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才能真正符合社會基本矛盾的內涵,起到社會基本矛盾所應有的作用。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的內涵,既包括了恩格斯所指的「《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又把唯物史觀各個基本思想(包括唯物史觀的主體需要思想等)徹底地貫通起來了,並且完全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實際和事實。因為社會歷史本身就是一個既豐富多彩又是相互貫通的整體。只有抓住了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才能把握社會整體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就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無產階級等人民需要之間,社會主義上層建築與無產階級等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生產力也是社會化大生產、社會化生產力,社會主義最終會創造出高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化生產力;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就是生產資料與勞動(自主聯合勞動即民主勞動)相結合的公有制生產關係。社會主義上層建築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的國家政權,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的勞動人民的意識形態等。人民需要即廣大勞動人民的需要,包括其各類別和各層次的需要,它是將是十分豐富和全面的,其重點將逐步由生存需要轉向享受需要,轉向發展需要。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表現在客體方面: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表現在主體方面:就是勞動人民內部矛盾和勞動人民(主要是無產階級)與新舊剝削階級勢力(主要是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其中,社會主義社會是「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各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箇舊社會的痕迹和弊病。」【28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8卷,第10一12頁)因而,國家和社會管理階層作為勞動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比較容易地轉變成階級矛盾的對象,這是由其所處社會特殊地位決定的。所以,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就容易上升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三、社會二重性形態: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 人類社會是一個由多種要素、多種關係交互作用形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社會形態就是反映社會整體及其發展的一個概念。所謂社會形態,就是關於社會整體運動的形式、過程、屬性、特徵及不同社會或社會發展不同歷史時期相互區別的概括。由此,我們對社會形態可以從不同角度予以把握。 馬克思關於社會形態劃分的思想,最早起源於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在那裡出現的是社會三形態劃分思想。馬克思是根據勞動的不同類型和人性發展的不同階段,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三個不同的時代。最初是真正人的本性,從事著對象化勞動,即合乎人性的勞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由於異化勞動的出現,使勞動成為非人性、反人道的勞動,產生了私有制和人的本質的異化,這就是私有制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二階段;異化勞動的揚棄,私有制也被揚棄,它被公有制所代替,實現人的本性的復歸,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三階段。後來,在馬克思成熟時期,馬克思就形成了社會五種形態和新的社會三種形態理論。 關於社會五種形態理論,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是以所有制形式為標準,將人類歷史上各個生產發展階段劃分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等形式。在《僱傭勞動和資本》中,馬克思認識到「部落所有制」缺乏科學材料,於是放棄了這個概念,但卻指出:「生產關係的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係,構成所謂社會,並且是構成一個處於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特徵的社會。古典古代社會、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都是這樣的生產關係的總和,而其中每一個生產關係的總和同時又標誌著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 【28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頁)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指出:「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28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馬克思在1881年致俄國民粹派女作家維·伊·查蘇利奇的複信草稿(三稿)中說:「農業公社既然是原生的社會形態的最後階段,所以它同時也是向次生的社會形態過渡的階段,即以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向以私有製為基礎的社會的過渡。不言而喻,次生的形態包括建立在奴隸制和農奴制上的一系列社會。」【28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50頁)由此(不管「亞細亞的」是否指原始公有制生產方式),再加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所有制關係或生產關係,馬克思的以所有制關係或生產關係為標準而劃分的社會五種形態的思想是肯定的。並且在歷史上,雖然還存在某些單個的社會有機體(民族和國家)沒有依次經歷五種社會形態,但就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如古代亞歐非三洲歷史相互關聯和對立的)大勢而言,用五種社會形態概括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卻是符合事實的、是科學的。因為在一定時代,總有該時代歷史發展的中心,它的存在和發展影響到當時人類歷史的全部過程。 關於新的社會三種形態劃分的思想,集中表現在馬克思的《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在那裡。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又作了新的 「三形態」劃分:「人的依賴關係(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中,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範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中,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係、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28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頁)根據馬克思的新 「三形態」劃分思想及其中蘊涵的經濟表現形式可知,這三種社會形態中的第一個社會形態,就是指生產力水平較低、人的依賴(即人直接依賴於人的)關係和自然經濟時代;第二個社會形態,就是指物的依賴關係基礎上的人的獨立性和商品經濟時代;第三個社會形態,就是指共同的生產力和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產品經濟時代。三個社會形態劃分的標準和根據,就是人的發展和社會經濟形式的不同,是生產能力的不同,即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同。這三個社會形態是任何民族和國家都必須經歷的社會發展形態。 由此可得,社會形態是二重性的。社會二重性形態:概括地說就是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社會二重性形態——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主要是由決定社會發展的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所決定的。 社會類形態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直接決定的。生產力是指物質生產過程中人們征服和改造自然、獲取物質資料、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力量。它標誌著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一個「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同一,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的「類特性」的根本表現。馬克思也說過存在著人的「類特性」。例如,馬克思說:「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28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頁)生產力的發展是一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物質過程,儘管其發展過程中有飛躍,但它仍是一個自然連續的客觀過程,它具有自己發展的「剛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由生產力的發展直接決定和引導的人類社會的某重發展也就必然具有類形態性。事實上,也正因為存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類形態性,才存在人類共同體活動的互通、借鑒和傳承。馬克思關於社會發展的經濟形式和人的發展等相對應的「三形態」正是由生產力發展三大階段(手工生產力、機器生產力、更高級或自動化生產力)的不同發展水平直接決定和引導的。例如馬克思對古代傳統社會在類形態性方面的精闢概括:「這些古老的社會生產機體比資產階級的社會生產機體簡單明了得多。但它們或者以個人尚未成熟,尚未脫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緣聯繫的臍帶為基礎,或者以直接的統治和服從的關係為基礎。它們存在的條件是:勞動生產力處於低級發展階段,與此相適應,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內部的關係,即他們彼此之間以及他們同自然之間的關係是很狹隘的。」【286】(《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頁)又如,從歷史事實上看,古代的東方國家和西歐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形式——農業模式與農商模式,也直接決定和引導了它們的社會關係、政治和文化表現形態上的重要特點:古希臘的民主傳統和重視認知理性;東方的專制主義傳統(城邦民主階段歷史不太長並且早已過去)和重視價值理性。 社會質形態是由生產關係的發展直接決定的。生產關係是指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核心是生產資料(與勞動相結合的)所有制關係。一定社會佔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狀況,直接決定著人的類本質的實現形式,直接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性質和形態,從而直接決定著該社會的性質。社會質形態劃分的客觀依據就是占統治地位的不同性質的生產關係。當然,社會質形態發展的具體過程和形式是多種多樣。因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不是單一的,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之間存在著「多元對應」關係。但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在大勢或主流上必然是依次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社會二重性形態——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相互統一的,並且社會質形態是社會類形態的具體發展道路和實現形式。社會二重性形態之間的關係仍然是由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所決定的。因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是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形式,並反作用於生產力。所以,社會質形態發展不可能脫離相應地社會類形態發展。社會類形態發展又必須以社會質形態發展為其開闢道路,找到實現形式,離開了具體的社會質形態,社會類形態的發展就是空中樓閣,並且先進的社會質形態可以極大地促進社會類形態的發展;落後的社會質形態可以明顯地阻礙社會類形態的發展。例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不可能建立在手工生產力的基礎上。社會化生產力(機器化大工業)只有在手工生產力經過幾個社會質形態發展和進步後才能出現。1920—1940年代的社會主義蘇聯和1940—1970年代的社會主義中國等早期社會主義國家都曾經極大地促進本國社會化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類形態,就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社會形態。生產力包括其物質技術方面和勞動組織方面。物質技術方面,如產業形式、產品形式、勞動工具、能源、材料、生產經驗、專業知識和技能等。勞動組織方面,如分工、協作、組織、管理、勞動聯繫形式或交換形式、消費形式等。人們常說的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電子網路時代;漁獵社會、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或科業社會);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等,都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社會形態,都屬於社會類形態的範疇。 社會質形態,就是以生產關係的發展狀況位主要標準而劃分的社會形態。因為生產關係的核心是生產資料(與勞動相結合的)所有制關係,所以以生產資料所有制關係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就是社會質形態劃分的典型代表。又因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係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社會質形態就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2016、6、19
推薦閱讀:

中英之間的矛盾在很早就發生了
秋風落:醫治醫患矛盾先修「信任牆」
西媒看沙特與伊朗衝突:並非只因教派矛盾
作者在寫作時看到讀者對作品不滿或嫌棄作者更新慢等而留言辱罵時,作者是如何堅持創作下去的?
論金鎖玉關和玄空的矛盾

TAG:社會 | 社會矛盾 | 矛盾 | 社會形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