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低俗小說--從高倉健、追捕以及西村壽行說起
今天高倉健君的去世佔領了媒體頭條。
高倉健對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來說估計是陌生的,但對七零後印象深刻,因為他主演的《追捕》是文革後中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外國電影,杜丘和真由美顛覆了整整一代人的審美觀乃至性取向啊。
說性取向其實一點都不算過分,在高倉健以前,中國女人們喜歡的是奶油小生,從高倉健開始,才認識到什麼叫硬漢。
我一直沒太搞明白中國當年為什麼要引進《追捕》,因為這部電影在今天看來其實很一般,當年日本票房排名僅僅是18位,而且血腥暴力,還有色情,《追捕》原版中有不少情色鏡頭,引進中被刪減了。為什麼要把這樣一部相當商業的電影作為日本電影的第一部引進呢?大概是看中了它的揭露性和批判性吧。(下圖為被刪除情節劇照)
《追捕》改編自西村壽行的作品《涉過憤怒的河》,西村壽行是誰?這哥們在九十年代的校園幾乎是無人不曉,因為男生們都是把他的作品當黃書來看的,而且也確實黃,是名符其實的「低俗小說」,什麼《男虎女豹》之類他的作品和金庸、古龍、瓊瑤、岑凱倫的作品一起構成少年們的閱讀填空,是書店必備圖書,這些書大多為盜版讀物。由於借的人太多,每本書都彌散著一股強烈的汗漬味道。
當時還有一位與西村一樣著名的日本作家,叫大藪春彥。
我是幾年以後,才把西村壽行跟《追捕》作者對上號,當時的感覺,就像知道魯迅寫出了肉蒲團,西村壽行的形象立刻高大起來。當然,這種驚訝還是基於兩種錯覺,把情色作品看得過於低級,而把《追捕》看得過於高大。
文革後登陸中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居然是低俗和暴力的《追捕》,結合當時社會的文化保守狀況,在今天看來似乎非常之不合邏輯,但它其實又有內在的中國邏輯,因為我們引進電影的標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過於看重其批判性和揭露性,相比之下,就忽略了其他的負面影響。
再說一個更典型的例子。1988年在內地公映的《黑太陽731》,如果你去看香港三級電影全名單,會發現這部電影在香港電影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它是香港實現電影分級制度以後的第一部三級片,但在內地卻老少無忌,大模大樣的被影院放映。因為它有批判性和揭露性。
在我兒童時期,曾經兩次被暴力血腥災難影視內容驚駭,一是1985年,電視台紀念二戰勝利四十周年,放映了一部反映納粹暴行的紀錄片,其中血淋淋的紀實性鏡頭,屍體殘骸等嚇得我一夜難眠,此後陰影至少持續五年;再就是《黑太陽731》,內容反映日本侵華罪惡,裡面有非常逼真的人體解剖畫面,包括剖開的心臟......當時全國各地都傳出觀眾被嚇暈的新聞,當時的少年,現在同齡人中,對此片因創傷性應激反應而留下永久深刻記憶者數不勝數。
稍微扯遠一點,在世界藝術圈裡,情色與革命總有扯不開的干係,很多情色電影大師都是左翼文化工作者,因為他們需要揭露需要批判,《金瓶梅》為什麼會受主席推崇,因為它在情色背後,是寫實,是批判,拍《索多瑪120天》的帕索里尼,是戰後藝術界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當然,儘管因為同性戀被義大利共產黨給開除了,但思想依舊是革命的。拍《感官世界》的大島渚,也是有名的赤色分子。
現在島國的電影界可謂開放,但情色電影最初闖關成功也是因為打起了革命的旗幟,1965年的《黑雪》描述了美軍基地黑人大兵強暴日本少女,日本男友在共產黨員的鼓勵下血性復仇的故事,很黃很暴力,遭到禁映,結果青年們上街捍衛藝術自由,最終導演無罪開釋,《黑雪》解禁,標誌著情色電影在日本的突破成功,正式走上台前。
日本有「四大情色大師」,除了大島渚,還有一位若松孝二,這位左得更徹底,乾脆立場鮮明的支持游擊隊,若松孝二和赤軍女首領重信房子遠赴中東拍攝了紀錄片《日本赤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世界戰爭宣言》,結果被判終生不可離開日本。
推薦閱讀:
※洞悉他人思想 特異功能或引發科學革命
※隱姓埋名40年,悄悄合上功勞簿,隱瞞了累累戰功
※讀《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顏色革命的實質是「反革命」
※【像章上的革命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