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專題:甲午戰爭紀念館

豐島海戰參戰艦船

  1894年7月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明顯,中國國內輿論和清軍駐朝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朝廷里也形成了以光緒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光緒帝老師)為首的主戰派。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朝鮮高宗),解散朝鮮親華政府,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昰應上台攝政。

  1894年7月25日(農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了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浪速」艦悍然擊沉了清軍借來運兵的英國商輪「高升」號,製造了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明治天皇畫像

  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朝在其宣戰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清朝的附屬國,清朝是應朝鮮政府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令清朝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詔書中則針鋒相對,聲稱「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聲稱其開戰原因是「帝國於是勸朝鮮以厘革其秕政……朝鮮雖已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妨礙……更派大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已極。」表示其目的是「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平和」、「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日本的這些無理借口和詭辯之辭都充分體現了這場戰爭的非正義性質。

日軍繳獲清軍的火炮和輜重

  1894年9月15日,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其一為大同江南岸(船橋里)戰場。其二為玄武門外戰場。其三為城西南戰場。在大同江南岸戰場,晨三時,日軍第九混成旅團在大島義昌少將的指揮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清軍分兵抗拒,重創日軍第9旅團。

  1894年9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的黃海海面挑起—場激烈的海戰,這是甲午戰爭中繼豐島海戰後第二次海戰,也是中日雙方海軍一次主力決戰。這場戰役發生於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海面。

甲午海戰參戰艦船在行進中

  10月24日,是清軍面對日軍攻擊的首次保衛戰。當時部署在鴨綠江北岸的清軍共約28000人。清朝任命宋慶為諸軍總統,節制各軍。日軍進攻部隊是山縣有朋大將統率的第一軍,包括桂太郎中將的第三師團和野津道貫中將的第五師團,共30000人。雙方兵力不相上下。

  25日晨6時,日軍越過浮橋,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率部堅持抵抗,因勢單力孤,傷亡重大,被迫撤出陣地。日軍遂佔領虎山。其他清軍各部聞虎山失陷,不戰而逃。26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在不到三天內,清朝重兵近三萬駐守的鴨綠江防線竟全線崩潰。

甲午戰爭花園口登陸

  11月6日,日軍擊潰清軍連順、徐邦道等部,進佔金州(今遼寧大連市金州區)。

  7日,日軍分三路向大連灣進攻,大連守將趙懷業聞風潰逃,日軍不戰而得大連灣。日軍在大連灣休整十天後,開始向旅順進逼。當時旅順地區清軍有七統領,道員龔照玙為前敵營務處總辦,有「隱帥」之稱,共轄33個營,約13000人。

  18日,日軍前鋒進軍土城子,徐邦道的拱衛軍頑強抗擊,次日,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

  19日,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三統領也先後潛逃。

  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次日,號稱「東亞第一要塞」的旅順陷於日軍手中。日軍攻陷旅順後,即製造了旅順大屠殺慘案,4天之內連續屠殺中國居民,死難者最高估計2萬餘人。

鹿角嘴炮台臨海一面高約15米

  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本第二軍,包括佐久間左馬太中將的第二師團和黑木為楨中將的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鬚島登陸,23日全部登陸完畢

  。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台。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頑強抵抗,最後被殲滅。日軍也死傷累累,其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炮彈打死,這是日本在戰爭中唯一陣亡的將軍。由於兵力懸殊,南幫炮台終被日軍攻佔。

被日軍佔領的威海南幫趙北嘴炮台

  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威海陸地悉數被日本佔據,丁汝昌坐鎮指揮的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遭丁汝昌拒絕。

  5日凌晨,旗艦定遠中雷擱淺,仍做「水炮台」使用。10日,定遠彈藥告罄,劉步蟾自殺。

  11日,丁汝昌在洋員和威海營務處提調牛昶昞等主降將領的脅迫下,拒降自殺。洋員和牛昶昞等又推署鎮遠管帶楊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楊用霖最終自殺。

  12日,由美籍洋員浩威起草投降書,偽托丁汝昌的名義,派廣丙管帶程壁光送至日本旗艦。

  14日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威海降約》,規定將威海衛港內艦隻、劉公島炮台及島上所有軍械物資,悉數交給日軍。

  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簽訂《馬關條約》現場

  4月1日,日方提出十分苛刻的議和條款,李鴻章乞求降低條件。

  4月10日,伊藤博文提出日方的最後修正案,其條件非常苛刻,並對李鴻章說:「中堂見我此次節略,但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李鴻章問:「難道不準分辯?」伊藤博文回答:「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 李鴻章苦苦哀求減輕勒索,但均遭拒絕。

  4月14日,清政府電令李鴻章遵旨定約。

  4月17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推薦閱讀:

山東這座公園為紀念范仲淹而建,已有900多年歷史
紀念革命烈士手抄報在哪裡找
精美絕倫的金銀紀念幣(章)是如何鑄造出來的
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系列之十七:襲擊珍珠港
悲願拔疾苦 心光耀大千——紀念虛雲和尚誕辰

TAG:軍事 | 戰爭 | 甲午戰爭 | 紀念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