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黃研末用白酒調糊狀服肚臍治小兒便秘
敷臍療法,簡稱臍療,即將藥物至於臍部,上面用膠布或紗布等覆蓋固定,通過臍部的藥物滲透,達到祛病除邪、促進機體康復的目的。
臍,中醫稱之為神闕穴,臍朝百脈,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都有著密切的聯繫。臍療可使藥物通過四通八達的經絡,作用於全身上下表裡內外,從而產生治療作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頭面五官、胸腹四肢、五臟六腑,虛實寒熱諸證均可採用。由於小兒肌膚嬌嫩,藥物易透皮吸收,所以臍療尤適於小兒。小兒常見病如厭食、腹瀉、便秘、遺尿、夜啼、驚風、流涎、多汗等等,都可以採用敷臍療法療。當然,臍療也有注意事項,如應嚴格消毒以防感染;加強護理避免抓撓,防止敷藥脫落;小兒皮膚嬌嫩,敷藥時間不宜過長,宜遵醫囑而用之。現介紹幾則小兒病的臍療驗方,以供選用。
新生兒臍炎:取雲南白藥適量,先用生理鹽水將患兒臍部的分泌物清洗乾淨,然後將雲南白藥敷在患兒臍部,蓋上紗布,再用繃帶包紮好,隔日換藥一次。
小兒腹瀉:黃連、吳茱萸、丁香、肉桂、蒼朮等量研末,適量填臍,並以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一次。
功能性遺尿:取鮮蔥白10段(兩寸長)與硫黃12克,搗爛成餅狀,在小兒睡前將葯餅敷於肚臍中,紗布覆蓋固定。兩日換藥一次,可連用兩周左右。
小兒便秘:取生大黃適量,烘乾後研成細末備用。每次取生大黃粉末10克,以適量白酒調成糊狀,敷於患兒肚臍上,蓋上一塊無菌紗布,並用膠布固定好,然後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10分鐘。每天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厭食:炒神曲、炒麥芽、焦山楂各10克,炒萊菔子6克,雞內金(炒)5克,共研細粉。上藥加澱粉適量,用白開水調成稠糊狀,臨睡前敷於臍上,再用繃帶固定,翌晨取下。每日一次,5次為一療程。不愈者,間隔一周,再行第二療程。
小兒盜汗:取五倍子適量,研細成末備用。每晚臨睡前取適量葯末,用溫水調成麵糊狀,敷於患兒肚臍,蓋上一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於翌晨將葯餅除掉。每日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流涎:取益智仁9克,車前子6克,甘草3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時將適量葯末用少許食醋調成稀糊狀,敷於患兒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敷藥期間可間斷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每天換藥一次。
小兒夜啼:取硃砂、琥珀各20克,吳茱萸10克,各研為末,裝瓶備用,用時先將藥粉和勻,納入臍中,外用膠布固定。24~48小時換藥一次,7次為一療程。
小兒口瘡:取細辛3克,丁香、肉桂各2克,吳茱萸3克,共研細末,用麻油調成糊狀,填臍,再以艾條灸之。每日一次,重者兩次。(祝建材)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歡迎發表評論我要評論
> 相關報道:
防治小兒耳道感染:耳痛灼熱當心外耳道炎
視頻:中醫診療小兒發熱
小兒遺尿推拿治療法及注意事項
夏季小兒腹瀉可吃蒸熟蘋果用溫水洗臀部
微博推薦 | 今日微博熱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