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曹丕趁弟弟曹彰專心下棋時下毒 弟弟被毒死
傳曹丕趁弟弟曹彰專心下棋時下毒 弟弟被毒死大河網-大河報 [微博] 游曉鵬2014-12-31 08:52(轉自:騰訊網)[摘要]漢時是執白先行,而且棋子可能是木頭的,拿起來不免有些輕飄飄,更礙手的是它們居然是方形的。
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此圖描繪南唐中主李璟與其弟景遂、景達、景過會棋情景,頭戴高帽,居中觀棋者為李璟。資料圖片
明代《石室仙機》手抄本
曹操畫像資料圖片引子棋友熱聊的一個話題是,古今哪位棋手最厲害。其實,古今圍棋規則是有很多不同之處的,關公委實難戰秦瓊。就拿漢朝來說,即使一位現代棋手能穿越過去與漢人對弈,起碼在適應圍棋用具上,他得花相當多的工夫去「倒時差」。首先,漢代的棋盤小,只有縱橫17道線甚至更少,棋子顏色也不統一,有的是黑白兩色,有的則是粉綠與墨綠,或者淺灰與淺黃相搭。那場面,行至中盤,滿目花花綠綠,不知會不會看花眼。此外,與今天相反,那時是執白先行,而且棋子可能是木頭的,拿起來不免有些輕飄飄,更礙手的是它們居然是方形的,如果穿越回去的這位選手有強迫症,恐怕摸都不願意摸,根本無法落座。從漢到隋唐,圍棋子逐漸摒棄了木頭,轉為垂青石頭,形狀逐漸定為圓形,棋盤也發展為縱橫19道。洛陽圍棋博物館中,藏有一些收自本地的漢代至南北朝的石頭圍棋子,有天然的,也有黃玉的,比今天的棋子略大,顏色淺暗分明,看著很像河邊的鵝卵石,但仔細觀察,又有人工打磨的痕迹。現代棋子是一面凸,一面平,而唐代以前的棋子都是兩面凸的,這種風格至今仍保留在日本圍棋當中。不需要特別複雜的棋具,能方便就地取材,加上大儒們的倡導,圍棋日漸流行。東漢末年,雖然社會動蕩,卻形成了古代優秀棋手的首次「井噴期」,魏蜀吳三國均出了不少圍棋高手,其中不乏曹操、孫策、陸遜等在戰場和棋壇均叱吒風雲的豪傑。在中原地帶,因為曹操、曹丕父子雅好圍棋,圍繞在他們周圍的官員、文士,也構成了一個故事頗多的圍棋圈兒。曹操的棋力有多強曹操善書法、音樂、圍棋,可謂多才多藝,這與他特別注意搜羅相關人才是分不開的。在圍棋方面,當時有一個叫孔桂的人,棋藝不錯,而且挺會拍曹操馬屁,於是「太祖愛之,每在左右,出入隨從」。有高手帶,曹操的棋藝水漲船高。《三國志·太祖紀》記載:「桓譚、蔡邕善音樂,馮詡、山子道、王九真、郭凱等善圍棋,太祖皆與埒(liè)能。」山子道等四人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曹操是當時中國北方的實際統治者,他們跟太祖下棋,恐怕不敢把十成功力全使出來,給太祖難堪,但即便如此,太祖能與他們玩到一塊兒去,戰至旗鼓相當,足見棋力不一般。只是,曹操在政治、詩賦上的修為太強大了,他在棋壇的光芒被遮蓋了太多。受社會風氣以及父親的影響,曹丕和曹彰也下圍棋。曹丕善文,曹彰善戰,兩人風格迥異,卻熱絡捉對廝殺。曹丕沒有留下有關圍棋的詩文,倒是寫過《彈棋賦》,自稱「戲弄之事,少所喜,唯彈棋略盡其妙」,也即最擅長的是彈棋。但在歷史上,曹丕卻因為圍棋留下了不太光彩的一頁。眾所周知,曹丕為繼承大位,沒少費心思。曹操最喜歡的曹沖,很早就不明不白地死了,不少人說是曹丕下的毒;曹丕當上皇帝後,依舊對幾個兄弟不放心,曹植和曹彰都不例外。曹丕繼位的第四個年頭,曹彰在京師洛陽朝拜期間,突然去世。因何而死?《三國志》中寥寥數語,只說曹彰「疾薨」。200年後,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卻有敘述如下:「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驍壯,因在卞太后閣共圍棋,並啖棗。文帝以毒置諸棗蒂中,自選可食者而進。王弗悟,遂雜進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預敕左右毀瓶罐,太后徒跣趨井,無以汲。須臾,遂卒。」又是下毒!並且是趁弟弟專心下棋毫無防備!《世說新語》雖非信史,但相去曹魏不遠,而曹丕又有迫害兄弟的前科,後人倒是願意相信這一說法。這大概是魏宮中最詭異的一局棋,兄弟倆你來我往對弈,場面是多麼友愛多麼溫馨,哪知一局未終,曹彰命歸黃泉。王粲的記憶力有多好在曹操父子的周圍,除了山子道等高手,建安七子也下圍棋,其中,應瑒、王粲、孔融三人水平較高。應瑒寫有位列「五賦三論」的《弈勢》,已經達到了導師級水準,他一直在曹操身邊做官,想必沒少與太祖對弈。而王粲詩賦為建安七子之冠,也深得曹氏父子信賴,少年時就才氣過人,有過目不忘之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記錄了一則王粲復盤的故事,在圍棋史上相當知名。有一次,王粲看人下棋,不知是棋盤翻了還是怎麼著,棋局亂了,兩下里互不服氣正想鬥嘴,王粲卻憑著記憶擺出了原來的棋局。下棋的人目瞪口呆,怎麼也不相信,他們用布把這局棋蓋起來,讓王粲用其他棋盤重擺一遍,結果兩盤棋一模一樣,一個子兒都沒錯。復盤對圍棋熟手來說確非難事。這件事從側面說明,王粲是一位水平不錯的棋手,因為一個不懂圍棋的人再「強記默識」,怕也難做到這一點。建安七子中年齡最長的孔融,家中也常以弈棋為樂,但比起前兩位,他和圍棋的故事只能用凄慘來形容。因為孔融在禁酒等諸多問題上「專喜和曹操搗亂」(魯迅語),曹操對這位棋友恨之入骨,忍了多年後以「敗倫亂理」的罪名將其殺害。《後漢書·孔融傳》記載,孔融有一雙兒女,一個七歲一個九歲,父親被抓時倆孩子正下圍棋,並且沒有停手,家人責備他們,孩子們卻語出驚人:「安得巢毀而卵不破乎!老爸出事,我們肯定也沒跑,倆孩子多麼有預見又多麼絕望,才淡定如此。後來,孔家上下果真全被處死。而「覆巢之下無完卵」,就是從這個悲傷的圍棋故事中來的。棋手等級劃分始於曹魏雖然曹氏父子確實幹了些傷害「棋友」的事,但他們對圍棋的貢獻也很大,曹魏政權首創的選拔官員的「九品中正制」,就被套用到了棋手分級當中,成為今天圍棋九段制的發源。與曹操生活基本同時期的潁川陽翟(今禹州市)人邯鄲淳,精通書法、圍棋與投壺,他所著的《藝經》,是目前已知最早提到圍棋九品制的古籍。依據《藝經》,圍棋從高到低的九品分別是:一品入神,二品坐照,三品具體,四品通幽,五品用智,六品小巧,七品鬥力,八品若愚,九品守拙。東晉時,南陽人范汪也撰有《棋九品序錄》,說法與此大致相同。《藝經》後來失傳了,這九品的棋力具體是什麼說法呢?這裡得先解釋一下表示棋力差距的術語—「先」和「饒」。兩人對弈,先走的會佔很大便宜,所以若棋力相當,則「分先」下棋,即雙方輪流先行;如果棋力稍有差距,則強手要「讓先」,也稱「饒先」,每局棋都由弱手先行;差距再大一些,強手還得讓弱手一定數目的子,稱為「饒子」。明人在《石室仙機》一書中解釋的九品,大意是這樣:一品入神,是指棋術變化莫測,先知先覺,無敵於天下者;二品坐照,能從容應變,但須入神「饒半先」;三品具體,則要入神「饒一先」,「臨局之際,見形即悟」……如此這般,至七品,為「受饒五子,動則必戰,與敵相抗,不用其智而專鬥力」,也就是說,七品棋手已經是個沉不住氣,蠻沖蠻殺的角色,一品和七品棋手對戰,要讓五個子。八品、九品的棋力更差,《石室仙機》乾脆沒再說,但看字面意思也能猜出來,若愚無非看著就很笨,守拙則是怎麼著都不長進。不知曹操、曹丕以及王粲等人,論棋力該為幾品。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二.專心致力於最根本的東西
※曝70歲馬俊仁再度出山:正專心養藏獒 學生帶隊
※美國躲開俄烏危機陷阱專心對付中國
※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
※專心「治痔」,遠離「後股」之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