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西方的政治圍著「圈子」轉

編者按:無論是總統「夫妻檔」還是總統「父子兵」,美國政壇的豪門世家左右美國政治的現象再次浮出水面,而西方的門閥政治問題也再一次吸引了觀察者的目光。

美國有五大政治世家

亞當斯家族:興起於美國建國之初,約翰·亞當斯和約翰·昆西·亞當斯父子倆先後擔任過美國第二任和第六任總統。

羅斯福家族:1901年西奧多·羅斯福當選總統,後獲得連任。1933年,他的堂侄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總統,幫助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打贏了二戰,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

肯尼迪家族:約瑟夫·肯尼迪的四個兒子,除了大兒子早年身亡以外,個個都是美國政壇上的明星。約翰·肯尼迪先任參議員,後入主白宮。羅伯特·肯尼迪先後擔任參議員和司法部長。最小的愛德華·肯尼迪也是參議員。

布希家族:喬治·布希先後擔任過國會議員、駐聯合國大使、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及兩屆副總統,後來當上美國總統。長子喬治·沃克·布希曾在2000-2008年擔任了兩屆美國總統,二兒子傑布·布希擔任兩屆佛羅里達州州長,如今已宣布參選,將延續布希家族的政治傳統。

柯林頓家族:1992年,柯林頓擔任總統。他的妻子希拉里·柯林頓在丈夫卸任總統後投身政壇,先後擔任紐約州參議員、國務卿。若2016年大選能夠勝出,她不僅能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總統,還能使柯林頓家族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新崛起的政治豪門。(金燦榮董春嶺,北京日報)

歐洲更講「政治豪門」

在歐洲政壇,祖孫、夫妻都步入議會的情況同樣存在。直到今天,家族政治仍是英國政壇的一大特色。埃奇坎伯家族便是一個典型的英國政治世家。在1945年前,這個家族就幾乎從未間斷地向議會輸送了20多名議員。

曾三度出任保守黨首相的索爾茲伯里勛爵,其家族從1868年至1955年間向英國政府貢獻了1/10的內閣大臣。曾經在布萊爾政府任國際開發事務大臣的克萊爾·肖特,其父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議員。實際上,英國議會至少有12對夫妻議員,雙胞胎議員、兄妹議員和母子議員等早已不是新聞。

而法國,政治世家的蹤影仍隨處可見。法國女權運動的代表人物戴巴納·菲歐女士就出生於政治世家,其父親曾擔任法國的部長,而她本人則擁有部長、國會議員及大使的資歷。曾在若斯潘政府中擔任社會事務部長的瑪汀·奧伯利則是前歐洲委員會主席戴洛之後。

日本政壇門第觀念根深蒂固

日本政壇「世襲」現象很嚴重,它是日本政治風土產生的特殊產物,是日本的政治特色之一。在日本,國會參眾兩院的議員中「子承父業」或「沾親帶故」的比例在發達國家中最高,活躍在日本政壇的鳩山家族、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並稱日本政壇「五大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渤海日報)

豪門政治折射美國民主悖論

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拉開帷幕。民主黨陣營的希拉里·柯林頓和共和黨陣營的傑布·布希都已走上「擂台」。在美國200多年歷史中,先後出現過亞當斯、富蘭克林、肯尼迪、布希、柯林頓五大政治豪門世家。美國媒體認為,這次柯林頓2.0與布希3.0的大選是美國歷史上最有「王朝政治」氣息的競選,是美國家族政治一種極端化表現。這是對美國自詡為世界上最完美「民主政制」的辛辣諷刺。(尹承德,解放日報)

門閥政治暴露美式民主實質

長期以來,不少人都羨慕美國政治民主,認為每個孩子都可能是明天的美國總統。但現實的弔詭在於,這僅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美國總統貌似「海選」,實則「精挑」,不是從「父子黨」中找,就得從「夫妻黨」中選,普通人想要成功逆襲,觸及那最高的天花板,多是天方夜譚。縱觀美國200多年歷史,表面上的總統民選,其實玩的從來都是精英家族間的內部遊戲。

門閥政治與皇權

史學家田餘慶將東晉一朝之門閥政治視為「皇權政治在特殊條件下出現的變態」的觀點也早已深入人心。在田先生看來,並無充分史料證明中國曾出現過西方式的「貴族政治」,即使是東晉門閥政治,也並未真正偏離皇權政治傳統,「專制皇權可能一時式微,可能一時旁落,但是不能須臾缺失」。(人民網)

推薦閱讀:

別瞧不起中國教育,與西方國家比拼結果告訴你,中國孩子多了不起
三百年西方百將傳:第八十七集
中國人的溝通能力是否不如西方人強?
西方風景油畫的發展與演變(四)
如何評價西方的貴族義務(Noblesse oblige)這個理念?

TAG:政治 | 觀點 | 西方 | 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