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張瑞敏:海爾正在第三次迭代

這條音頻給你介紹海爾是如何通過三次迭代走到今天的。

我們知道,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瑞敏在企業家中可以被稱為是教父級人物了,他不僅博學,而且帶領海爾集團蒸蒸日上。2016年12月26號是海爾集團32周年的創業紀念日,當天,張瑞敏發表了演講,總結了海爾的迭代過程,解析了海爾的新精神、新作風。第二天,「得到」訂閱專欄《李翔商業內參》對這次演講做了整理,內容值得學習,給你說說。

首先,張瑞敏認為,所有關於商業模式的解釋萬變不離其宗,宗旨都是兩條:客戶價值主張和盈利模式。海爾的三次迭代恰恰就反映了這兩點的變化。

海爾的第一次迭代是在1984年-2005年。當時中國的家電公司只要生產出產品來,就能賣出去。但張瑞敏認為,必須通過狠抓質量來創造品牌。著名的砸冰箱事件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儘管這些冰箱肯定能賣出去,但是張瑞敏還是決定砸掉質量有缺陷的76台冰箱。這就傳達出了一個觀念: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海爾不準出廢品。沒有這個觀念就不可能抓出質量。

張瑞敏認為,第一次迭代的時候,客戶價值主張是質量、品種、服務。別人不在乎質量,我們把質量抓上去;人家開始抓質量,我們就開拓新品種;別人開拓新品種,我們又主導服務體系。這就是第一代的客戶價值主張。在企業文化上,這個階段的物質激勵並不多,主要是精神激勵,強調執行力文化,但也創造了自主管理。

海爾的第二次迭代是從2005年到2016年這11年。這個階段的挑戰就兩條:第一是你能不能成為中國的世界名牌;第二是能不能在互聯網時代主動轉型。面對這兩個挑戰,中國的企業大多數都是進退維谷。真正實現全球化的企業並不多,更多的是選擇了代工,就是成為別人的代工廠。因為這樣可以馬上達到出口和賺錢的效果,雖然利潤不高,但現金流很好;而向互聯網轉型,全世界的大型公司都進退維谷。張瑞敏說,海爾的做法是,在進入的海外市場形成本土的海爾品牌,另外還提出了「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的說法,希望用全球資源來創造全球品牌。

簡而言之,第二次迭代是全球客戶價值主張,也就是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本土化品牌。在文化上,這個階段,內部是員工從執行者變成了創業者,外部顧客是從原來跟企業分離,變成了一個個交互用戶。顧客是匿名的,但用戶是有名的。

現在,海爾進行到了第三次迭代。張瑞敏表示,今後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裡面,大時代就是體驗經濟和共享經濟,這個時代的企業會是互聯網管理模式的企業。他認為,儘管有很多互聯網技術的企業,但全世界也沒有一家互聯網管理模式的企業。互聯網管理模式的企業沒有人定義,也沒有人去實踐。

這個階段,客戶價值主張會變成用戶最佳體驗主張,變成社群經濟模式。文化價值上,所有的員工都應該是全面發展,彰顯自我價值。

最後,張瑞敏提出,海爾要「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

「不爭而善勝」的意思是:如果是同質化競爭,就是價格戰,這種情況只有輸家沒有贏家。那怎麼才能勝呢?比如可以換道,不和你貼身肉博,而是跟你成為南轅北轍兩條道上的車,永遠碰不到一塊兒。

「不言而善應」是我不說話你還能響應。過去是要有很強大的廣告,你才會響應;現在我沒有廣告,你也會響應。所以要做到誠信的生態,表現出來就是社群經濟,讓用戶和用戶融合到一起,並且跟你融合到一起。

「不召而自來」的意思是說,現在一些大跨國公司的人也到海爾來了。因為現在的招聘不同於過去的招聘,這些人更多的是被海爾吸引來的,願意到這來體現自身的價值。

以上就是張瑞敏在海爾創業32周年演講中的主要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張瑞敏在紀念海爾集團創業32周年會上的演講音頻稿:王繼玲講述:鄭磊

推薦閱讀:

(轉)張瑞敏:我最喜歡老子的《道德經》
張瑞敏如是說
張瑞敏管理箴言100句

TAG:海爾 | 張瑞敏 | 迭代 | 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