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

央視美食紀錄片近期網上爆紅,帶旺淘寶零食特產甚至廚具銷售

  新快報記者 唐佩陽

  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5月14日深夜開播起便風靡網路,讓許多早已拋棄了電視的80後「夜貓子」們,紛紛鎖定每天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吃貨中國」。有意思的是,根據淘寶前天和昨天發布在新浪官方微博上發布的數據顯示,《舌尖上的中國》的大熱也帶旺了紀錄片中提及的相關傳統食品、食材、零食甚至傳統烹具在淘寶上的銷售,最明顯的影響跡象是:《舌尖上的中國》播放時段,淘寶網的食品類下單量大增。

  「淘寶數據」在新浪微博上發布稱,5月14日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開播後5天,584萬多人上淘寶找零食特產,搜索次數達471萬次,有2005萬人瀏覽過相關美食頁面,成交729餘萬件。食品類的購買高峰,也逐漸從此前的11時和16至17時,向22至24時轉移了。

  「淘寶數據」稱,該紀錄片播出後,淘寶銷量增長最快的食品是原本冷門的毛豆腐、松茸、諾頓火腿、乳扇等。其中,最「受寵」的是雲南諾頓火腿,5天內成交量增長了17倍。而這些都是曾在《舌尖上的中國》露過臉的傳統美食。「淘寶數據」披露,淘寶上一家諾頓火腿店近一月賣出的45件火腿中,有44件是在節目開播後才下單的。

  除食品與食材外,「吃貨效應」還蔓延至烹飪器具。據「淘寶數據」,5月14日至18日,淘寶烹飪套裝搜索次數環比漲143.75%,各種鍋、壺增長21.78%,用於傳統烹飪的蒸鍋、砂鍋、石鍋等成交量漲幅最大,分別為70.86%和33.4%。雲南特產汽鍋雞中所用到的汽鍋,成交量增近20%。

  網友現身說法

  看3集

  貢獻300元給淘寶

  微博網友「異曲同聲」埋怨:「看3集貢獻300元給淘寶,大半夜播放完全是給淘寶做免費廣告……」

  眼看《舌尖上的中國》大熱,一些淘寶賣家也趁機打起了廣告。記者昨晚登錄淘寶網搜尋「舌尖上的中國」,搜得1274個結果,而除了少量是紀錄片DVD外,絕大部分都是掛著「舌尖上的中國」標籤的美食商品,有些食品從來沒有在紀錄片里出現過,也堂而皇之掛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字樣,試圖搭上這股「吃貨風」吸引注意力。

  淘寶網顯然也注意到了這其中的商機,昨日,淘寶網新浪官方微博轉發了有關《舌尖上的中國》帶旺網路特產熱賣的消息並不失時機地打出廣告:「淘寶美食頻道還依據地域,將各地特產以地圖的形式呈現所有你想到的美食,不必『打飛的』,也不必滿城找,輕點滑鼠就能讓你的味蕾得到滿足。」

  網友「古谷雅樹」調侃道:「《舌尖上的中國》明顯拉動內需啊,應該多拍幾集。」

導演全方位揭秘《舌尖上的中國》:展現普通人2012-05-30 出處: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5月30日報道 執行總導演任長箴眼睜睜地看著團隊博客的訪問量,從800漲到片子開播前的6720,最後漲到七集全播完後的35萬。

這個博客名為「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前的日子」,用大量圖片配以文字,記錄了從2011年8月2012年5月央視一套播出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團隊的不完全拍攝記錄。看了博客你才會知道,一幫將鏡頭對準美食的紀錄片工作者,有時在路上只能以速食麵充饑。

北京人張貴春火了。他是第七集《我們的田野》里的主人公。劇組開拍的第一個場景,拍的就是他在屋頂陽台上種菜的情景。央視一套播出這一集的時候,任長箴的助手給張貴春打電話,「我正在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採訪,待會再說」,張貴春在電話里回答。後來,他發了一個很長的簡訊給劇組,說祝劇組全體成員「吉祥如意,萬福金安」,以表示感謝,雖然他跟劇組已經很熟了。任長箴和攝像師去貴春的菜園,經常東摘個黃瓜,西摘個柿子「跪安吧,小春子」,任長箴回復張貴春的簡訊。

這套片子還傳播到了海外。旅日作家毛丹青給他課堂上給日本大學生們放了第二集和第五集,其中一名女生說,她今天回家就想試著做黃饃饃,還說這個節目改變了她對中國的看法,毛丹青問她改變了什麼,學生回答「我現在才知道中國原來是很容易讓人理解的國家。」

「有人問我是不是想展現中國美好的一面?我既不想表現光明,也不想表現陰暗,做黃饃饃的老人,采松茸的丹珍卓瑪這算是光明面么?這就是人家的生活。我們的片子就想展現普通人。輸出正能量,這是我要做的事。」任長箴說。

1前期準備

「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乾淨、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

如果你看過《留住手藝》、《北京記憶》這兩部紀錄片,那麼就不難理解《舌尖上的中國》的敘述風格了。《留住手藝》是任長箴十年前的作品,片中按地域劃分,紀錄了中國近30種傳統手工技藝和製作匠人,內蒙古的「奶豆腐」等都有涉及。「(《舌尖上的中國》)片子里有《留住手藝》的影子」,總導演陳曉卿說。當年任長箴是《留住手藝》執行總導演,片子在央視播出後好評如潮。後來,任長箴擔任《北京記憶》系列紀錄片主編。雖然這是改革開放三十年這樣宏大的主題,但是選擇了以普通人的生活點滴為切入點,描述北京人第一次裝電話機、買私人轎車的細節。「我始終是這種情懷」,任長箴說,她把前兩部作品看作是「前世」,而《舌尖上的中國》則是「今生」。

總導演陳曉卿看重的,或許正是任長箴的這一點。一開始,陳曉卿向台里申請選題的時候,臨時選了個名字叫做「柴米油鹽醬醋茶」,後來一度叫過「舌尖上的旅行」,最後劇組討論才定下了《舌尖上的中國》這個名字。「去年紀錄片頻道成立,一個紀錄片頻道應當播放各類紀錄片,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反映社會現實的,當然有美食旅遊類的需求。所以,我向台里報了這個選題」。陳曉卿在央視工作了二十多年,《舌尖上的中國》是他第一次主動提出的選題。

「拍《舌尖上的中國》,要展示人和食物之間的故事,透過美食來看社會」,這是陳曉卿給任長箴的「命題作文」,從一開始,陳曉卿就沒打算局限在「菜系」的範圍之內。

任長箴很快開始工作,「所有的場景和人物選擇都是執行總導演任長箴,她帶了一個很紮實的調研團隊」,陳曉卿說。

任長箴最初對美食並不是很了解,接到任務後,她從網上買了一萬多塊錢的書,全部都是關於美食。「一個四層的書架子上全都裝滿了,包括我的調研員的書架子上、分集導演的書架子上都是」,任長箴說。這些書,他們基本都翻過,但是仍舊找不到「思考問題的方向」。

直到一本名為《慢食運動》的引起書出現。這本書作者卡羅·佩特里尼是義大利美食專欄作家和社會活動家,「慢食運動」創始人。這本書中提到西方美食學的概念,「美食學與下列領域有關,第一植物學、遺傳學以及其他自然學科,就是多種食物進行分類、給予它們保護;第二物理學、化學,選擇最好的產品,研究如何料理;第三農業、畜牧業、作物學,關心優質生產和原材料的多種多樣;第四生態學,因為人類在生產、運輸、消費過程中改變自然、人為所用……」任長箴受此啟發,根據這個定義來劃分《舌尖上的中國》每一個分集。「比如說他第一條提到了植物學,那就是涉及到物種、自然、土地,我就從這一條當中延伸出《自然的饋贈》」,任長箴舉例說,「第十一條就涉及到藝術、工業、人的知識,尋求以昂貴的代價和處理保護、保存食物的方法,其實這個就衍生出《廚房的秘密》」。

而其中最重要的理念後來在《舌尖上的中國》里以「記憶中的味道」呈現,「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乾淨、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任長箴說。

劇組所有人都收到了任長箴推薦這本書的簡訊。第七集導演楊曉清是第一個打電話反饋的人,楊曉清有著從事農業類電視節目十幾年之久的背景。「這本書對我有點醍醐灌頂的感覺,是從食物的角度來看農業」,楊曉清對任長箴說,後來,第七集「我們的田野」是最早確定的分集名字。

任長箴並沒有把這個概念教條地硬搬,「慢食」的概念里並沒有點名「主食」,但任長箴把第二集安排成了「主食的故事」,「我是融進了食物消費這個概念,人消費食物的最根本就是吃飽,所以導演組專門單把主食拿出來做一集,其他的這些食物都是副食,所以我把主食的地位放得是很高的。」任長箴說。

大框架確定之後,內容需要填充。在與中國烹飪協會的座談中,劇組得到了一本《中國烹飪大全》。這是一本類似《辭海》一樣的工具書,羅列了和烹飪有關的所有素材,如道具、調料、菜系的師徒譜等等,「這書經年累月地放在烹飪協會秘書長的桌子上,翻得有點舊了」,任長箴複印了書中很多關於「醬板鴨」「調味料」「湘西臘肉」具體的材料,後來還讓三、四集的兩位導演在網上各自買了一本,專門研究裡面的「轉化的靈感」和「時間的味道」。

不光這些,「前期調研分三個部分,文獻考察、網路收集和最後的實地調研」,前期調研員龔瑜說。調研員的概念來自B B C,提前去踩點、找景、找到合適的拍攝對象。龔瑜現在是中央美院實驗藝術系的在讀研究生,任長箴看重龔瑜的,是龔瑜之前在《漢聲》雜誌工作的背景,「她認真到幾乎可以把這個片子寫成一本書了」。去年,龔瑜考研之後空閑下來,剛好有時間參與《舌尖》的調研工作。

任長箴還從淘寶上買來1995年至今的《國家地理》

雜誌,堆滿了辦公室的一個衣櫃。「只要看到有吃的東西,就加上條以方便檢索」,「地理雜誌圖片非常豐富,它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覺的東西,人文的故事也是我們所喜歡的,所以地理雜誌是我們參考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任長箴說。去年的「五一」三天假期,任長箴和調研員龔瑜等人把這些資料按地域劃分,彙集成表格。後來覺得還是麻煩,就把所有雜誌全撕了,整整撕了兩天,把雜誌里有用的資料裝進20多個活頁夾子,每個夾子都是用省份來命名。費了這麼大的周折去查資料、調研,她覺得自己「都是在用最笨的方法做事」。

2人與食物

「這些鏡頭顯得無意,但其實它都是體現人情味的,要比一個人孤單單地在那個地方存在要有意思得多。」

調研沒有那麼順利。因為拍攝周期的原因,當龔瑜8月份到內蒙調研「蕨菜」時,只看到家家戶戶曬的快乾的「蕨菜」,因為蕨菜在當地的生長時間為4月到5月。

按照最初的設想,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分別要展現「高原」、「山林」、「湖泊」、「大海」的饋贈,這個架構下的故事分別對應著「卓瑪采松茸」、「老包的冬筍」、「嘉魚縣採蓮藕」、「林紅旗捕魚」等故事。最後,「蕨菜」這一個「草原的饋贈」則在片子中沒有展示出來。

第一集是七集紀錄片的重中之重,「領導審片,肯定先看第一集」,因而這一集也特意安排了任長箴和程工二人共同擔當編導。去年8月,任長箴在雲南香格里拉調研拍攝採集「松茸」的「卓瑪」。這也是第一集中最先拍攝的部分。她用了兩天時間,早晨六點就起來在市場中挑選拍攝人物。之前雲南的調研員已經幫忙聯繫當地的松茸協會,確定好了幾個「松茸市場」。

「你得挑眼睛有光的、有神的,一看戲不錯」,任長箴說,加上語言溝通的原因,她在距離香格里拉縣城一小時車程的建塘鎮吉迪村中選中了一位有過在城裡打工經驗的「單珍卓瑪」進行拍攝。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雲貴高原上,任長箴和她劇組的成員拍攝了一周的時間,給了卓瑪一家一千多塊錢的「誤工費」。除此之外,「你佔用人家一天時間拍攝,人家本來這一天采完松茸能賣200塊錢,那你不把人家的松茸買下來啊?」任長箴說。

事實上,如片中所說,卓瑪一個小時只能採集一顆松茸,或是更少。按照這個速度,完成拍攝可能需要任長箴和她的隊友半個月的時間。於是,劇組就把挖好的松茸掩埋在土裡,進行「擺拍」。如果是真挖出來的松茸,而鏡頭對焦沒對好,「就把松茸埋回去再拍一遍」。

「對於紀錄片來說,只要松茸是在山林里,只要是這個松茸,是卓瑪在采,就是真實的,我一切的工作服務於我要拍攝的這件事」,任長箴解釋說,這也是紀錄片拍攝的慣用手法,不足為奇,「N H K拍大鯊魚,那鯊魚都是屬於水缸里養的,BBC拍大草原,草都是在燈光室里拍的」。「觀眾也不了解,這是紀錄片拍攝的技術方式,全世界都是這樣的。」

因為松茸稀少,所以不得不擺拍,而至於片中「湖泊的饋贈」里出現的在湖北嘉魚的職業挖藕人,沒有擺拍的必要,但也曲折不少。事先,湖北咸寧電視台的編導陳玲已經幫劇組摸好了情況,但10月份,劇組到了現場才發現,這「兩個湖又小又不漂亮」,於是,劇組打聽了一個私人的湖,而且「第二天有三百人一起下湖挖藕」,便臨時換了拍攝地點。

光三百人一起下湖的鏡頭,攝影師就拍了三天。因為在野外光照太強,拍攝的時間只能集中在上午九點之前和下午四點半之後。在淤泥中作業,對於挖藕人來說,已經不算什麼,工作早已經把他們的腿部鍛鍊出發達的肌肉,可從淤泥中脫身,他們還要雙手撐地才能出來。而對於手裡拿著攝像機的攝像師來說,在淤泥下拍攝完成工人挖藕的整個過程後,先要把攝像機遞給攝影助理,然後兩個挖藕人把攝影師腿邊的爛泥鏟掉,兩個人再合力把攝影師拉出來,「一個上午能拍三五個鏡頭就非常了不起了」。

這一集中,聖武和茂榮兄弟「代表」了三百多位工友,茂榮說,「我家裡蓋房子的錢、孩子上學的錢,全是我挖藕掙的,」聖武說,「這個活需要身體素質好,身體素質差的,一鍬土下去,沒這個體力。」而事實上,任長箴之所以挑選他們倆,是因為他倆在工人中相對「乾淨、文弱」。「這是紀錄片導演的一個感覺,因為對於這樣艱苦的一個工作,如果你想讓觀眾內心還有一點動容的話,我不會去找一個特彆強悍的形象」。

或許更重要的是,他們是一對兄弟。「你如果有心的話你會注意到我的每個故事基本都不是一個人,都是有一個人際關係在裡面,因為人際關係本身就有意思,這是紀錄片導演的一個技術處理」,任長箴說。製作油燜冬筍的老包和製作柳州酸筍的阿亮的故事都是單個人,「它就顯得弱」,但是他在吃腌篤鮮的時候鏡頭露了他老婆一臉,阿亮的部分也故意在他們家集體工作的時候露了全家人的鏡頭,任長箴說,「這些鏡頭顯得無意,但其實它都是體現人情味的,要比一個人孤單單在那個地方存在要有意思得多」。更顯眼的是,第一集《自然的饋贈》中,丹真卓瑪是母女兩人一起出現,製作諾鄧火腿的樹江也是父子齊上陣。

這一集的最後,是由程工導演的團隊拍攝了林紅旗出海打魚的故事。夜晚,在海面上打魚的船員們一次次失敗,迎著驚心動魄的海浪,最後終於撈上來大魚群。這也是這一集最有「氣勢」的部分,這一點,任長箴早就想好了。

或許你也有疑惑,自然對於人類而言,既有饋贈,也有災禍。第一集中原本有一個「廣西田林縣八渡筍」的故事:去年,廣西田林八渡筍這個地方全面乾旱,使得筍大面積歉收,羅文才(音)經營了十年的八渡筍合作社沒有收到訂單,但是經驗告訴文才在山林的低洼地區、相對潮濕陰暗的地方還是有筍在生長,於是文才就把這個地方的八渡筍收走了。

最後播出的片子中,這一段被總導演陳曉卿刪掉了,因為這個故事「並不光鮮」,涉及乾旱。但是戲劇性的是,正式播出的片子結尾處,所有片中人物會出現在一組笑臉中,這裡面就有羅文才(音)抱著八渡筍的鏡頭。於是,有細心的網友問任長箴:那兩個人是誰?他們是空降的嗎?

3五味雜陳

「當你真正到田野里去了以後才發現,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是被演繹出來的。」

5月24日,毛丹青在日本神戶外國語大學,用投影儀給他的學生放映了《舌尖上的中國》的第五集《廚房的秘密》。

用毛丹青的話說,「學生們都看傻了,怎麼會有『村宴』這樣的東西?」課堂上立馬引發了討論。學生們去查這個「村宴」,順帶查出來「堂會」這個詞,這讓毛丹青興奮不已,「這部片子對海外傳播中國來說,它的縱深感很強。從解釋學的角度來說,它不像之前的紀錄片,比如新中國成立慶典,那個看完後學生是無感的。」毛丹青說。

第五集著力講了飲食中的「蒸煮」,還講了很多廚具、刀工。「日本的學生反應很快,中國的刀都是方刀,用肩膀力,日本刀是細長的,講究腕力。」毛丹青說,「有一個學生提出,中國做飯講究『蒸』和『煮』,都需要漫長的時間,而日本的料理全部都要在短時間內結束,他們不在時間的延長線上誇菜怎麼好吃。比如壽司就是這樣,從來不會過夜的。我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

第五集《廚房的秘密》中,本來除了「蒸煮」之外,還要講「烤」,調研定下的素材就是內蒙古的「烤全羊」。而當龔瑜打電話給當地宣傳辦,「人家就說我們這裡最好吃的羊是水煮羊,就叫手把肉,只要把一頭羊放到清水當中去煮,加一點鹽就好了」,龔瑜感到奇怪,「為什麼他們都沒聽過烤全羊呢?然後他們說烤全羊有,那是在旅遊景點有,但是普通老百姓不吃烤全羊,然後我們就傻了,就覺得怎麼偏頗這麼大?」龔瑜說。

到了牧民家裡,龔瑜才明白。牧民跟她說:「你想我們草原上木材資源不豐富,要搭起篝火來是不容易的。這麼鮮美的羊,我們把它烤了,烤得黑糊糊的,怎麼還好吃啊?是不是不健康啊?」後來,龔瑜還懷疑,是不是牧民們不願意讓外人看。最後,專門接待漢族遊客的飯店員工跟她說,「篝火烤全羊都是你們漢族人自己演繹的,根本不是我們蒙古族人吃羊的方式」。

「當你真正到田野里去了以後才發現,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概念是被演繹出來的,」龔瑜說。央視一套播《舌尖上的中國》的時候,她每天盯著電視看,給編導們發簡訊。播出第五集的當晚,龔瑜給第五集編導劉藝樂發簡訊說「今天看你的了!」

劉藝樂是劇組編導中唯一的八零後,也是進劇組最晚的人。他說,第五集播出之後,受到了不少觀眾的批評,「原來涉及廚房的秘密是專門講廚房當中的技術以及人的知識,以及處理和保存食物的方法,是專門這麼設計的,可能現在表現出來的不是特別到位,但是原始設計是這樣。」任長箴說。細心的觀眾或許會發現,第五集講述廣東順德均安鎮「村宴」的時候,村宴廚師歐陽廣業製作「均安蒸豬」本來是零碎的五花肉,鏡頭轉到鍋里的時候,卻變成了「整豬」。

「就差一個環節,上鍋之前,整頭豬中間的骨頭和內臟這些東西都去掉以後連皮帶肉切成花刀,然後腌制,腌了大概三個鐘頭之後上鍋,上鍋前其實是要連皮帶肉架到一個圓鐵架上,之後再放進蒸箱。就缺一個豬放上籠架的鏡頭,但是人家很堅持,不肯重來,」劉藝樂說,「我也尊重他,因為我的紀錄片畢竟不能過多干擾它真正的流程。」這事給劉藝樂的一個很大的教訓,畢竟,一整頭豬,不像一個松茸那麼簡單。

其實不光是劉藝樂的經驗問題,也是設備不足的問題。拍這近千人的「村宴」大場面,只有兩台設備。一台設備在低處拍局部,一台設備用搖臂架在高處拍三四個小時的全景,只展現出擺宴的過程,最後用快進的鏡頭,在片中呈現了三四秒。畫面中,老人們都別著茱萸,顯示著當地尊老敬老的傳統。

「村宴」的故事是第六集《五味的調和》編導鄔虹幫劉藝樂聯繫的,因為恰好鄔虹的同學在佛山日報。鄔虹是編導中開拍最晚的一位,大年二十九,她在湛江拍攝完「鎮江醋」,返回北京。

「實際上,山西醋的知名度是超過鎮江醋的,但第二集中已經提到了山西醋,那麼我這一集就做了平衡,更多地展示了湛江的醋,」鄔虹解釋說。這一集,按照「甜苦咸酸辣鮮」的順序,展示了潮州甜食、澳門陳皮鴨、粵東曬鹽、湛江醋、四川辣椒和汕頭紫菜。

「拍攝紀錄片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可能就是你去拍攝之前是有準備的,你想到我要去拍什麼樣的人和故事,但是到了當地,你就會發現會有更加閃光的東西觸動你,」鄔虹說,片中講「辣」部分,她原本計劃要大篇幅地去拍川菜廚師劉俊傑。而去四川的時候已經是2011年11月下旬,新鮮的辣椒幾乎沒有了,鄔虹就到菜市場碰運氣,結果就碰見了還有新鮮辣椒賣的「素瓊」。跟著素瓊到她山裡的家,二十幾里的山路鄔虹摔了十幾跤。「她住的那裡非常美,雲霧繚繞,但是地里的辣椒卻充滿了活力,」鄔虹說。於是,鄔虹沒有局限在廚師劉俊傑一個人身上,不光增加了文案中沒有的素瓊,還增添了製作「泡椒」的陳淑芳老人「表現出辣的各種層次」。

尾聲

現在,《舌尖上的中國》還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熱潮仍未退去。微博上,已經出現了「舌尖體」,話題已經演化成「舌尖上的××」,這裡面可以添加任何辭彙,可以是某個省份或是城市,可以是某個學校的名字,甚至針對現實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了內容相反的「舌尖上的毒中國」。

5月22日,陳曉卿對南都記者說,「《舌尖上的中國》續集還沒有考慮,人員也沒有,具體的計劃也沒有時間表」。但24日,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對媒體說,將會拍攝續集,「小吃」將成為主角。續還是不續,或許都還沒有定數。

「美食紀錄片是國際紀錄片市場特別好銷的一個東西,我們整個製作的模式是照著商業紀錄片的套路在做,無論是結構、影像的控制,都是發達國家媒體總結的經驗,都是借鑒過來的,不是那麼的誇張」,陳曉卿也看過不少針對這部片子的評論,「就像第三集里的一個牧民,他爺爺從小就告訴他,你能做好一個牧民就很好了。這就足夠了」。

如果你還記得那句「豆腐的出現改變了大豆的命運」,那麼,這句話的作者馬羽潔會告訴你,「現在評論這部片子還早,我希望大家都能沉靜和沉澱一段時間」。她是生物工程專業畢業的高材生,也是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科技苑》欄目的編導,她覺得自己的那句話,放在農業史上來看,並不為過。

或許你看了這部片子,開始在淘寶上「按圖索驥」,尋找你的美味。也正是這樣的需求,使得廣州一加工廠提出要跟片中的諾鄧村合作建廠。

或許你看完之後,關掉電腦或是電視,只能哀嘆現實是生活在「毒不死的中國」,但是《舌尖上的中國》劇組工作人員、紀錄片中每一個堅持著傳統工藝和味道的人,都生活在你我共有的這片土地上。

所有人問「舌尖」

1野生紫菜是否安全?

東湖村的海水在電視上顯的比較渾濁,但那裡是廣東省海洋生物研究所定點取樣的地方,並且取樣作為人工養殖紫菜的種苗。拍攝的當時,研究所的副所長和工程師也在協助劇組拍攝「食品安全的問題可以請讀者和觀眾放心」,第六集編導鄔虹說。

2第五集《廚房的秘密》最後結尾的解說詞是「廚房的秘密就是沒有秘密」,這不是畫蛇添足嗎?

這句話是美食顧問沈宏非加的,並不是第五集編導劉藝樂自己寫的。劉藝樂說,原本寫的解說詞大概是「廚房的秘密就是人的秘密」。在劉藝樂看來,沈宏非這句話是「神來之筆」,「我們結構的安排,從一開始你不知道尼西黑陶和廚藝到底有什麼關係,到中間的淮揚菜確實是很精妙的刀工、火候、油炸,落點居然是落在香港老的家庭主婦身上,其實也就是點題了」,劉藝樂說。「有的觀眾覺得被忽悠了」,「其實無非就像生活一點通或者是家庭小妙招一樣,實際上這背後隱藏著感情、情感的東西可能是我們更願意著重著筆的地方」,劉藝樂說。

3.七集紀錄片中,過多表現了雲南、江南地區的食物,對北方則涉及較少。

一方面因為片中拍攝的時間基本集中在去年下半年(周期較短),而在最初調查查資料的時候,執行總導演任長箴就整理1995年至今的《國家地理》雜誌,雲南省的內容就佔了四個活頁夾。

「《自然的饋贈》這一集里的故事,有六個其實都是地理雜誌里曾經有過的。竹筍的故事;香格里拉的松茸,但是裡面沒有藏民卓瑪;林紅旗出海打魚,因為依海而居,這些依海而居的移民的故事,地理雜誌里多了,當你的框架出來以後,我是要一個大海的故事、一個山林里竹筍的故事。」任長箴說。

(責任編輯:劉宏瑞)

中新網北京5月24日電(劉歡)近日,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受到「吃貨」們的熱烈追捧。在充斥著諜戰劇、偶像劇和宮斗劇的電視屏幕上,一部滿懷情感、文化底蘊的美食紀錄片,無疑成為一縷清風,打開了觀眾的心門。人們開始瘋狂地搜尋這些遠離都市的美食,諾鄧火腿、內蒙古奶豆腐、雲南松茸……這部紀錄片引發的蝴蝶效應還在繼續。  文藝派:地方版高校版出爐 網友爭寫舌尖體  《舌尖上的中國》沒有太多營銷,卻猶如一匹黑馬,引發了一股觀片熱潮。對此,導演陳曉卿表示,美食只是這個節目的外表,我們希望觀眾通過美食,感受到當下中國一些人和生存狀態。正因如此,網友才會看得「口水與淚水齊飛」,看得「才下舌頭,卻上心頭」。  《舌尖上的中國》介紹的不僅是美食,更在傳遞一種思鄉之情,懷舊之感。無怪乎地方版、高校版紛紛出爐,文藝派「吃貨」們爭相傳遞著自己身邊的味道。  北京網友們來到老字號,把焦圈、豆汁兒、驢打滾一股腦兒裝進相機,發到網上,製造「舌尖上的北京」。西安網友也紛紛出謀劃策,為「舌尖上的西安」提建議。上海、四川等地網友在網上圖文直播「舌尖上的家鄉」,各種美圖讓人看著就有食慾。  各個版本「舌尖上的母校」也在高校BBS上出爐。學子們總是對學校食堂各種抱怨,一旦離開母校卻又念念不忘。於是,《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應運而生。從網上的照片中看到,從打飯的師傅、熱騰騰的蓋澆飯到各種飯卡造型,都承載的學子的母校情結。  與此同時,網路上布滿仿製紀錄片中台詞而作的「舌尖體」。一個個綿長的複雜句,讓人看了溫暖和踏實。如德國篇:入冬了,中部的圖林根人民吃了一次圖林根烤腸;南部的慕尼黑人民選擇慕尼黑白腸;而距離不遠的紐倫堡人民更加喜歡紐倫堡香腸;東邊的柏林人民則將咖喱腸作為他們的餐食。家居篇:在魚米之鄉長大的徐媽媽深知,水,是食物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寒冷的冬夜,徐媽媽拿出祖母傳下來的鐵壺,煮了一壺滾燙的水,給正在複習迎考的小明泡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鮮蝦魚板面。  行動派:邊看邊淘寶 下廚動手做  自《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來,其中的美食備受觀眾推崇。不少「吃貨」們完全hold不住了,紛紛上網淘特產,以致有觀眾調侃,「《舌尖上的中國》是不是淘寶拍的」。還有網友深夜難忍飢餓,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  淘寶數據顯示,5月14日該記錄片開播之後的5天里,共有5844791人上淘寶找過零食特產,搜索次數達471萬次,有2005萬人瀏覽過相關美食頁面,成交729餘萬件。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食品類的購買高峰,已經逐漸從中午的11點和下午的16點-17點,轉向每晚的22-24點。  其中,此前冷門的毛豆腐、松茸、諾鄧火腿、乳扇等,經過片子的介紹,被越來越多的「吃貨」認識和接受。比如,毛豆腐在5天內的搜索量增長113倍,雲南諾頓火腿5天內成交量翻了4.5番。淘寶上一家諾頓火腿店鋪,近一個月內成交的45件里,有44件是在節目開播之後下單的。  淘寶上火的不僅僅是食品食材,還表現在相關烹飪器具上。數據顯示,烹飪套裝在過去5天內,搜索次數環比漲143.75%,各種鍋、壺一類也增長21.78%,其中用於傳統烹飪的蒸鍋、砂鍋、石鍋等成交量漲幅最大,分別為70.86%和33.4%。而雲南特產汽鍋雞中所用到的汽鍋,成交量也增近20%。  除了食材外,紀錄片中展現的地方特色菜做法也引起了網友下廚興趣。網友fany0124就說,《舌尖上的中國》把視角放在原材料上,而且有人有故事,有傳承有文化,許久不曾做飯的我,最終選擇走進廚房做一頓自己想吃的大餐。網友「范哥點菜」發微博稱: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情景誘惑下,晚上來了一辣煮禾花魚。  質疑派:為家鄉美食叫屈 稱拍攝手法簡單  細心的觀眾發現,第6集在講述「辣」時所用的台詞和第5集《廚房的秘密》中講述湖南菜「辣」的台詞有重複之處,這引來不少網友的拍磚。重慶的「吃貨」們表示,「重慶火鍋僅亮相90秒,太不過癮了!」四川的「吃貨」們更是直言,「總長350分鐘的紀錄片中,僅有不到10分鐘講到川菜,這是打壓川菜!」  面對各地網友追問「怎麼沒有我們那兒的某某食物呢」,陳曉卿幽默回應:「寧夏人民也這麼問,山東人民也是。現在我已經不能去這些地方了,據說是去一次就要挨打一次。」在23日與網友互動時,陳曉卿說,「拍到的永遠是最少的一部分,一次拍完我們就失業了,第二季、第三季都會有的。」看來,各地的吃貨們可以持續期待了。  《舌尖上的中國》還面臨著敘事手法,拍攝手法單一的質疑。有網友認為,七集紀錄片敘事手法都差不多。還有網友認為,每每介紹介紹一個新菜系,開篇部分基本都是用攝像機仰拍;每次展示新食物時,攝像機永遠都是平對著食物,緩緩出鏡,放在桌上再特寫,最後永遠都是藍天白雲的鏡頭結尾。對此陳曉卿謙虛表示,「就這麼點手段,還在繼續努力學習。」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shejian/

  近來最熱的電視節目是什麼?不是《快樂大本營》、《非誠勿擾》這樣的娛樂節目,也不是《焦點訪談》、《新聞聯播》這樣的電視新聞節目,而是一檔介紹中國美食的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很少有一檔影視作品能將「食物」這樣一種「死物」拍得如此千嬌百媚、目眩神迷,通過唯美的鏡頭、動聽的解說、明快的節奏,《舌尖上的中國》成功誘惑了成千上萬的觀眾。近日新快報記者採訪各路電視專家,獨家為您揭秘該片誘惑到觀眾的種種「狡猾的手段」。

  手段一

  乾淨、唯美的畫面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開篇在簡單交代中國是個地大物博食材豐富的國度之後,畫面切入到雲南香格里拉。首先出現的鏡頭就是在群山環繞之中的香格里拉城,然後配合著旁白對當地氣候的解說,很快閃過幾處雲煙繚繞的壯闊大山,最後畫面定格在了一處景色唯美的小橋上,一個叫柴旦卓瑪的藏族姑娘和她的母親開始走入鏡頭……

  如果仔細將這些鏡頭逐個進行定格,觀眾會發現,其中每一次鏡頭都極為講究,定格下來完全不輸於任何一副名家畫卷的畫面布局。紀錄片有這樣的風格並不奇怪,但能將這種風格貫徹到該片每一組鏡頭並同時用鏡頭來推進敘事的功能卻不得不說是一種高超的電視藝術手段。要知道在第一集後面的劇情當中,即便是掘藕人在一片狼藉的淤泥當中掘藕時,畫面的構圖也是絲毫不亂,反倒是藉助掘藕人拔藕時那輕巧流暢的動作,令整個畫面看起來格外賞心悅目。

  如果說上述的鏡頭表現手法大多是通過遠景和中景的拍攝處理來達到誘惑觀眾的效果的話,那麼剩下的近景就是這部片的殺手鐧了。拿該片第一種介紹的食材——松茸來舉例,這一段落中鏡頭數次巧妙地選取近景拍攝的角度,將鏡頭對準了松茸藏身的那一小片土堆,而將該土堆周邊的凌亂景緻做了虛化處理。隨著小鋤頭輕輕扣入土堆,一個輕巧的撬動,然後一雙乾淨的手將飽滿的松茸從容地摘走這樣的動作出現在鏡頭裡的時候,能令觀眾產生一種親身採集的樂趣。

  最絕的是鏡頭記錄烹飪松茸的過程,首先是一塊被筷子夾著的酥油在沸騰的黑陶土鍋上勻凈地遊走,營造出動人氣氛,然後畫面中幾塊被切成片狀的松茸在黑色鐵板上隨溫度提升而輕微跳動、因水分流失而捲曲「身體」、又因油料的加入而華麗變身成金黃色的那個過程,因為乾淨的畫面表達而顯得格外生動。難怪很多觀眾都抱怨說,「看著煎松茸的畫面,在煙霧冒起的那一瞬間聽到旁白說『香氣畢現』,我馬上就被挑逗得口水嘩嘩的啦。」

  手段二 細節故事

  《舌尖上的中國》引起巨大反響之後,最大的一個爭議就在於很多美食家認為這部紀錄片並非是單純以介紹美食為目的的作品,裡面還夾雜著地理、風土、人情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但恰恰是這種完全顛覆了傳統美食節目——加多少克油鹽醬醋,再加什麼食材的死板方式。它獨特敘事的過程,卻令觀眾耳目一新。

  出現在節目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與要介紹的美食緊密相關的,如挖松茸是卓瑪和她的藏族同胞每年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掘藕的小夥子更是透露他家蓋房子的錢以及小孩讀書的錢都來源於自己挖藕,廣西的靠著自家竹林吃飯的先生更是依靠祖傳的秘法做起了酸筍生意。當觀眾看到屬於死物的食材在人類生活的流水線上流轉的時候,會忍不住對這些食材產生一種感恩的想法,令這些食物顯得更為可愛和擬人化,恰恰緊扣了主題「大自然的饋贈」。

  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對空巢老人,他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兒孫從寧波回來,為他們製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年糕嘮著家常,其樂融融。然而,短暫的團聚之後,兒孫們各自開車離去,家裡又剩下這對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對老夫妻日復一日地在種著芋頭,而他們的子女早已離開這裡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城市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原有的大家族也在發生變化。通過吃食的故事,來展示普通中國人的人生況味,《舌尖上的中國》因此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同樣,片中還描繪了一群香港老人,他們總是聚在一起,做著他們最拿手的飯菜,聊著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他們彼此攙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溫馨和苦痛。美食在這裡,顯然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心靈溝通的橋樑。

  手段三 清脆的聲音

  在電視表現藝術當中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講究一個「聲畫同步」,但《舌尖上的中國》卻將這一最簡單的定律演繹到了最高的水準。就好像古龍武俠小說當中傅紅雪,沒有任何花哨的武藝,卻將拔刀的動作練得爐火純青,講究一招制敵。很多觀眾看這部作品時,最大的驚嘆除了畫面展現出來的唯美之外,還在於在片中切割食材、煎煮食材時所傳達出來的那種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清脆聲音。片中細筍柔嫩的肢體與下鍋後爆出的清脆油炸聲之間的強烈對比、廚師用山鹽在火腿上摩挲時發出的沙沙聲均能最大程度的體現食材和美食本身的質感。

手段四 明快的節奏

  記者翻看該片時發現,每一集《舌尖上的中國》時長均為50分鐘。但這50分鐘並沒有糾纏在單純某一個食材上大做文章,而是圍繞諸如「大自然的饋贈」、「五味的調和」等主題,以明快的節奏講述諸多含有主題元素的美食。

  這其中每講述一種美食的小故事,其所佔的戲份比例都堪稱短小精悍。粗略算來,大概在20分鐘的篇幅里該片會講述三種食材,也就是出現三個關於食物的小故事。在人們還在為上一種美食意猶未盡時,影片已經帶著觀眾開始體驗下一道風景、下一種美食和下一種風土人情。這一編排令觀眾好像是去朋友家吃飯,剛夾了一筷子美味的燒鵝,主人家又馬上端上來一道烤乳豬,簡直目不暇接,菜式豐富。

  ●主創人說總導演陳曉卿:「所謂饞貓,你懂的。」

  《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23日做客新浪微訪談,談起這部口碑甚好、成為網民熱門話題的紀錄片,他表示其實《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希望大家看著開心,感動就好。

  一連七集的《舌尖上的中國》播完後,毫無疑問成為了微博的熱門話題,更衍生出了很多周邊產品。陳曉卿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就是一部美食紀錄片,希望大家看著開心,感動就好。現在的很多評論有點過度詮釋,我本人也沒有什麼思想,沒有追求,更不喜歡被別人拔高,從一個簡單的片子裡邊拔出很多高深的思想。當然大家看了片子有感受,也沒什麼錯」。他表示為了拍攝這部片子,攝製組用了一年的時間,走了將近100個地方。

  「我們的目標是做得專業,至於引起了這麼多反響,我想和整個攝製團隊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大家在前期的策劃、拍攝、後期剪輯中付出了很多智慧和勞動,我只是這個團隊中的普通一員,並為此感到榮幸」。《舌尖上的中國》是美食節目又不像美食節目,裡面夾雜很多美食背後的故事,人文氣息很濃,陳曉卿表示其實做這個節目是想通過美食夾帶一些私貨,讓觀眾通過美食感受到當下中國一些人和生存狀態。

  在看《舌尖上的中國》時,很多觀眾都發現了貓的鏡頭特別多,陳曉卿笑說:「所謂饞貓,你懂的。」而很多觀眾埋怨湘菜和川菜的戲份少,陳曉卿則說:「可能是因為他們倆太過耀眼,目前排不開檔期」。陳曉卿透露,目前英文版的配音正在製作,以後也還會推出其他海外版本,也計劃籌拍第二季。 (賀雅佳)

  《舌尖上的中國》引發「舌尖效應」

  據說吃貨們會這樣:邊看節目邊淘寶搜索下單

  讓各路吃貨們垂涎三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近日在CCTV1《魅力紀錄》欄目播出完畢,至此這部被看慣了諜戰劇、偶像劇和宮斗劇的觀眾們熱烈追捧的紀錄片圓滿收官。但它的影響力卻並沒有就此消逝,截止記者發稿,該片在新浪微博的話題榜上依然雄居前五,衍生出無數「舌尖上的××」的「舌尖體」討論;淘寶上專門配有該片關鍵詞的食品交易量也越來越火;眾多嗅到了觀眾口味的電視電影人也開始對這一題材有了重視。

  「舌尖體」網路熱爆

  對於「追」該片「追」了一個星期的觀眾來說,對美食的嚮往,卻是「才下舌尖,又上心頭」,其實在許多影視作品中也不乏以美食為題材的。

  自《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以後,其中台詞、故事備受觀眾推崇,而其中的食材、食單也受到關注。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熱播,淘寶零食特產的搜索量環比大增,淘寶數據顯示,自5月14日該紀錄片開播之後5天,共有5844791人上淘寶找過零食特產。片中出現的毛豆腐搜索量增長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長了兩倍。第一集介紹雲南諾鄧火腿,某淘寶店產生33筆訂單,其中32筆是在節目播出當晚。據說有不少吃貨是邊看電視邊打開淘寶搜索並下單。

  除了食材外,紀錄片中展現的地方特色菜做法也引髮網友下廚興趣。網友「范哥點菜」就發微博稱:「在《舌尖上的中國》的情景誘惑下,晚上來了一辣煮禾花魚。」

  除此以外,「舌尖體」也開始走紅,不僅有「舌尖上的安徽」、「舌尖上的平潭」,還甚至出現了「舌尖上的母校」如「舌尖上的清華」、「舌尖上的北大」等等,更有創作「舌尖上的清華」的網友樂此不疲地按照《舌尖上的中國》的結構,同樣設計出7集,來展現高校美食。

  爭議:不過癮、不純粹!

  21日晚收看《舌尖上的中國》的觀眾發現,前5集中間並沒有廣告,但是過了一個周末以後,第6集《五味的調和》在播放到約20分鐘時,插播了廣告,同時第6集在講述「辣」時所用的台詞和第5集《廚房的秘密》中講述湖南菜「辣」的台詞有重複之處,這引來不少網友拍磚。

  在講述長沙人最熟悉的湘菜時,湘西臘肉、臭豆腐、糖油粑粑和東安子雞都「上鏡」了,而長沙的火宮殿也有鏡頭。雖然這部紀錄片廣闊的視野和跨度讓不少人認為其已經是國內所拍美食紀錄片的優秀之作,也有讀者指出,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舌尖上的中國》顯然還沒讓他們看過癮。

  看過BBC紀錄片《流行世界的美食》的觀眾田女士告訴記者,其實論講文化來,相比央視的這部紀錄片而言,《流行世界的美食》講得更徹底,更加像從舌尖講到「舌根」。「《流行世界的美食》光是講冰激凌就能從它的起源、發展講一整集。」

  而網友「新青苔」更是抱怨:「在嚴肅的配樂嚴肅的解說中,好好的美食片硬生生被拍成教學片,基本還是填鴨式。看到泡在油里滋滋作響的松茸,還沒來得及聞味道呢,就被上山采松茸的娘倆背影給生生打斷了。就不能有更純粹點的美食節目?」

  學者:歷史感是成功關鍵

  遼寧大學文化學者劉鐵在接受《華商晨報》採訪時認為,除去視覺的饕餮盛宴,貫穿紀錄片的人文情感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舌尖上的中國》用了高清攝像機,這在國內紀錄片拍攝上很少見。上個世紀80年代央視推出的紀錄片《話說長江》,當時的技術水平肯定沒有今天的好,但即便今天看來也依舊是經典——所以技術上的進步僅僅是給節目添了彩而已。紀錄片的吸引人之處,在於著眼歷史、文化與人的關係。比如《舌尖上的中國》,飲食文化和歷史交織,除了呈現各色美食之外,還展示了普通中國人的人生百味,因此也有了一層厚重的歷史感。」

  劉鐵告訴記者:「當年《故宮》、《大國崛起》也曾經非常火爆,其中的原因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嚴謹的歷史。不管是文化學者還是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懂。且紀錄片本身厚重、嚴謹,更加真實。比如《大魯藝》,100多位老藝術家講述當年魯藝的盛況,他們是那段歲月的親歷者,是歷史的見證。」

  同時,劉鐵認為,《舌尖上的中國》之所以火爆,還與當今食品安全問題有關。「因為我們的餐桌上充斥著工業製成品,那些鏡頭裡返璞歸真的食物,對我們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一位網友說:「《舌尖上的中國》不只能讓人看餓了,更能讓人看哭了。」餓是因為美食,哭是因為勾起鄉情。還有網友表示:「在觀看鬧騰的綜藝節目和大量不靠譜的雷劇、穿越劇、家庭瑣事劇之餘,紀錄片給人真實的感受,讓人可以內心平靜。」

  網路「舌尖體」

  靜悄悄的Jace:蘇丹紅,三聚氰胺,皮鞋明膠,地溝油……舌尖上的化工廠。

  faye_xy:初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反應是:吃貨們有福了!中國勞動人民的質樸和辛勞通過紀錄片展現無遺,越看越覺得感動,他們太可愛了。導演通過各地美食講述百味人生和國家的變遷,悄無聲息地對我們進行了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此外還讓我們意識到,在食品安全堪憂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應當重建!

  青年時報: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火了,有一種讚美將其上升到愛國主義的高度。愛美食,愛充滿著美食的生活,愛美食的生產者———由這些單純之愛,是怎麼推理和上綱上線到愛國主義的?吃就是吃,無限拔高,這不是吃貨的邏輯。

  劉劉劉雨桐:#舌尖上的母校#Timeflies,畢業兩年了,在南昌唯一值得回憶的就是各種美食,雪梨肉餅湯,糯米排骨,粉蒸肉……迫不及待的下月飛奔過去跟我家親愛的大吃特吃,希望就撒開嘴吃那麼幾天,不要長太多肉肉啊!

  劉宗小二:《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好東西總在山村田野里;2.這片子疑似是衛生部針對日益突破底線的飲食問題給大眾灌的迷魂湯;3.片里不應該多次提到「中國」二字,吃就是吃,與愛國無關;4.吃,不涉及敏感領域,所以可以發揚光大,無限創新;5.原以為是一部教人舌吻技巧的科教片,導演大騙子!鑒定完畢!哼!


推薦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 旁白文案 (2)
1985,三十年前舌尖上的中國
對於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你有哪些看法?
舌尖上的中國——蒜泥白肉

TAG: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