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醫生是如何看待死亡的

?

最近看了本書,內容是諸多臨床醫生講述病人臨終的故事,讓我一時間對醫生這種職業有了某種崇敬感。因為醫學本身就是一種探索性臨床試驗,其進步離不開大膽的探索和創新,但醫生面對的卻是人命,一切都變得更為棘手。社會中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醫生應該無所不能,但其實現代醫學中,很多領域醫生能做的依然非常有限。而中國又有著非常強烈的諱忌生死的文化,我們似乎很難體面的面對死亡,而醫生卻需要時刻面對它,這本身也是對人性的一種折磨。最重要的是,醫生這個行業需要足夠的謹慎,因為一次錯誤的代價,是所有人都無法承受的,而當下的醫患矛盾也非常嚴重,所以現實中太多醫生都有一定的強迫症傾向,這可能就是一種職業的代價吧!為此,我聽過太多醫生朋友說,以後千萬不要讓自己小孩學醫了!

真正面對生死之時,醫生能做的其實很少,他們遵循的準則都是最理想化的流程,能扭轉大局的狀況很少,最多只能在合理的範圍內爭取最好的結果。這個時候,病人及家屬似乎非常看重醫生的表達,可是醫學上的概率問題,一旦放到具體的個人身上,總會感覺那麼的沉重。但這似乎又無法迴避,面對病人家屬祈求的眼神,追問治癒的可能,以及痛哭流涕的渴求全力治療之時,這份額外的壓力,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而在從醫過程中,醫生有著更多的無奈,有的因為家庭因條件無法再支撐下去,無奈的放棄可有治癒的病人;有的老人生存狀況已然很差,但家屬要求必須延長其生命,讓患者持續忍受難以忍受的痛苦;有的病人及其家屬,希望實施安樂死,但現在的法律以及醫生準則不被允許,只能看著患者備受疾病的折磨。這些故事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為什麼很多醫生總會給人一種冷酷感,這就是一種職業習慣,也是潛意識裡的自我保護。看到、聽到、體會到太多的痛苦場面,這種壓抑感會讓從業者抑鬱的。

相比之下,很多醫生看待生死,可能會更加理性、更加坦然一點,當他們看過太多痛苦的案例後,醫生往往會更尊重病者意願,以及病人的生命質量,不會為了一味的延長患者壽命,而強加給對方無限的痛苦,面對所謂的絕症,更多的採用減輕痛苦的姑息方式,讓病者更為有尊嚴一點。當然,當我們真正面對時,理性的行為並非就是最合人性的。當醫生對病人家屬說,要量力而行時,家屬也知道堅持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這種精神層面的依戀,不是那麼容易就拋棄掉的,對很多親屬而言,只要病人還躺在那裡,家屬就還有個寄託,人不在了就什麼都沒有了,請允許自己再自私這麼一次!至於中國的孝道文化,放棄會遭到外界壓力的,可能我們也能體會到病人的痛苦,但這也是一種愛的痛苦呀!

對有信仰的人而言,生死可能只是某種循環,所以往往比較坦然。沒有信仰的人,死亡的恐懼會非常的大,因為你將永遠消失,從此一切都與你無關,所以,他們只能把精力放在子女身上,尋找一個額外的寄託。當然,也有人可以站在生命的角度坦然面對,生命的意義只是在於體驗,死亡也是一種體驗。對生命的依戀可能更多的是站在生者的角度,但一個生命離去時的尊嚴,也是很重要的,死亡也可以很美好。


推薦閱讀:

人死之後到底是灰飛煙滅還是生存在另一個空間?
中國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居然是它!8類人群最易被它盯上
秦可卿死亡里隱藏著一種孤獨
馬拉松很美,所以請小心再小心——2015年國內馬拉松死亡報告
《死亡實驗》人性的博弈,斯坦福監獄實驗

TAG:死亡 | 醫生 | 轉載 | 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