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統==三國時期東吳名將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簡介

凌統凌統(189 - 237),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三國時東吳驍將,破賊校尉凌操之子。其父隨孫權征討黃祖時中流矢而死,年僅十五歲的凌統繼承父親的旗幟統帥兵馬,後來孫權再次征討黃祖時,凌統擔任前鋒,大獲全勝。後又與周瑜在攻打曹仁之戰中反敗為勝,解救了甘寧。

凌統和甘寧的故事,廣為後人所稱道。從剛開始的睚呲以對,到後來的戰場兄弟,顯示了凌統明辯事理的一面。

凌統為人親賢納士,輕財重義,又愛士卒,深受士卒愛戴。後來張遼圍困孫權,凌統捨身救主,受了重傷。可惜他英年早逝,孫權悲痛不已,飯量都減少了很多,他的後代受到優待,孫權還專門請人為他寫墓志銘。

摺疊 編輯本段 凌統傳

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也。父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守永平長,賓士山越,姦猾斂手,遷破賊校尉。及權統軍,從討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死。

統年十五,左右多稱述者,權亦以操死國事,拜統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使攝父兵。後從擊山賊,權破保屯先還,餘麻屯萬人,統與督張異等留攻圍之,克日當攻。先期,統與督陳勤會飲酒,勤剛勇任氣,因督祭酒,陵轢一坐,舉罰不以其道。統疾其侮慢,面折不為用。勤怒詈統,及其父操,統流涕不答,眾因罷出。勤乘酒凶悖,又於道路辱統。統不忍,引刀斫勤,數日乃死。及當攻屯,統曰:「非死無以謝罪。」乃率厲士卒,身當矢石,所攻一面,應時披壞,諸將乘勝,遂大破之。還,自拘於軍正。權壯其果毅,使得以功贖罪。

後權復征江夏,統為前鋒,與所厚健兒數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數十里。行入右江,斬黃祖將張碩,盡獲船人。還以白權,引軍兼道,水陸並集。時呂蒙敗其水軍,而統先搏其城,於是大獲。權以統為承烈都尉,與周瑜等拒破曹公於烏林,遂攻曹仁,遷為校尉。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又從破皖,拜蕩寇中郎將,領沛相。與呂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陽,從往合肥,為右部督。時權徹軍,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奄至津北。權使追還前兵,兵去已遠,勢不相及,統率親近三百人陷圍,扶扞權出。敵已毀橋,橋之屬者兩版,權策馬驅馳,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橋敗路絕,統被甲潛行。權既御船,見之驚喜。統痛親近無反者,悲不自勝。權引袂拭之,謂曰:「公績,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無人?」拜偏將軍,倍給本兵。

時有薦同郡盛暹於權者,以為梗概大節,有過於統,權曰:「且令如統足矣。」後召暹夜至,時統已卧,聞之,攝衣出門,執其手以入。其愛善不害如此。

統以山中人尚多壯悍,可以威恩誘也,權令東占且討之,命敕屬城,凡統所求,皆先給後聞。統素愛士,士亦慕焉。得精兵萬餘人,過本縣,步入寺門,見長吏懷三版,恭敬盡禮,親舊故人,恩意益隆。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四十九。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

二子烈、封,年各數歲,權內養於宮,愛待與諸子同,賓客進見,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及八九歲,令葛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追錄統功,封烈亭侯,還其故兵。後烈有罪免,封復襲爵領兵 。

摺疊 編輯本段 古書記載

《三國志》史記:合肥之戰,凌統率三百親兵,從重圍救出孫權,三百將士盡戰死,凌統也被創。孫權令凌統屯兵餘杭。統在餘杭拜訪長者,尊老愛幼,受到將士的敬愛,有國士之風。史志載:古餘杭的地域在錢塘江以北到吳江一帶。

嘉興南湖的東南面有一條「凌公塘」,凌公塘附近有一個凌公塘村(1982年凌公塘村拆遷),該村附近有「鳥船村」。該村凌姓老人述,他們是凌統後人,其中有一支在秀水(新塍)有凌家堂(廳)。凌家堂清代有兩位畫家凌雲漢、凌哲,所著《藝林悼友錄》(現收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濮川所聞記》(現收藏於嘉興圖書館)。

凌統亡故後孫權又令陸遜屯兵嘉興一帶。後人將凌統率軍民所開掘的塘河叫做凌公塘。凌公塘有明顯的人工開掘痕迹,凌公塘南面的馬家浜出土的古陶瓷罐內藏炭化的稻穀,經考證有2000年歷史。

《三國志》載:凌統,餘杭鸕鳥村人。凌統應是嘉興凌公塘一帶的人。

摺疊 編輯本段 歷史年表

【公元203年】東漢獻帝建安八年凌統年十五歲,時人多稱述其才,孫權亦以凌操死於國事之故,拜凌統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使凌統攝繼父兵。後凌統從擊山賊,孫權擊破保屯先自引還,餘下麻屯萬人,凌統與軍督張異等留同圍之,日內當會進攻。此時,凌統與軍督陳勤共飲酒,陳勤為人剛勇任氣,因其督祭酒,欺陵壓眾,不以正道懲罰他人。凌統恨其人侮慢,面折不為所用。陳勤怒罵凌統,又罵其先父凌操,凌統但只流涕不答,與眾人離開。誰知陳勤乘酒凶悖,又於道路侮辱凌統。凌統忍受不住,引刀便砍陳勤,數日後陳勤死。不久攻屯之日已到,凌統自道:「除非身死,否則無以謝罪。」於是率厲士卒,身當矢石,其所攻一面實時披壞,其餘諸將乘勝入擊,大破賊軍。回來後,凌統自拘於軍正之處。孫權壯其果毅,讓他得以功贖罪。

【公元208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後孫權復征江夏,凌統為前鋒,與親養健兒數十人共乘一船,常前行離後兵數十里之隔。行入右江,凌統斬黃祖將張碩,盡獲其船人眾。回軍告訴孫權,便引軍兼道,水陸並集。其時呂蒙敗黃祖水軍,而凌統先搏戰登城,於是大獲全捷。孫權以凌統為承烈都尉,不久與周瑜等拒破曹操於烏林。

【公元209年】東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凌統又從攻曹仁於南郡,其時甘寧在夷陵,為曹仁別軍所圍,周瑜用呂蒙之計,留凌統以拒曹仁,周瑜自分軍救寧,反敗為勝。(《呂蒙傳》:周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甘寧,甘寧困急,遣使請救。諸將以為我軍兵少不足引分,呂蒙便謂周瑜、程普道:「可以留下凌公績,我親與君行往夷陵,解圍救急,其勢亦不礙時。我保公績能守此十日。」)凌統因功遷為校尉,而他雖在軍旅之中,卻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吳書》曰:凌統怨甘寧射殺其父凌操,甘寧常防備凌統,盡量不與之相見。孫權亦命凌統不得讎視甘寧。一次諸將於呂蒙家中聚會,酒酣,凌統起而刀舞。甘寧亦起道:「我能作雙戟舞。」呂蒙見狀便道:「興霸雖能,不若我巧。」於是操刀持楯,以自身分二人於兩下。後孫權知凌統之意,便令甘寧帶兵徙屯於半州。

【公元214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凌統從軍破皖城,拜蕩寇中郎將,領沛相。又與呂蒙等西取荊南三郡,自益陽而還,從往合肥,為軍中右部督。時孫權全軍出陣,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卻忽在津北出現。孫權急命人追回前兵,然而兵去已遠,不能相及,凌統便率領親近三百人攻入敵圍,扞護孫權突走。同時敵方已毀掉橋樑,孫權策馬飛馳而過,凌統復還奮戰,左右戰士盡死,自身亦被創,仍攻殺數十人,待孫權無事方還。但是橋斷路絕,凌統遂被甲潛行。孫權回船後見凌統,既驚且喜。凌統深痛親近者無一人能返,悲不自勝。孫權引袖袂拭其淚,說道:「公績,死者已矣,只要你尚在,又何患無人呢?」(《吳書》曰:凌統受創甚重,孫權便留凌統於舟,替其更換衣服。幸賴得卓氏良藥治其傷,方可以得生。)於是拜凌統為偏將軍,倍給本兵。

其時有人舉薦同郡人盛暹於孫權,並以其梗概大節,過於凌統,孫權道:「那就讓他如凌統一樣吧。」後孫權召盛暹夜至,時凌統已寢卧,聞知此事,便攝衣出門,執盛暹之手以同入。凌統愛善而不害人,均類如此。

凌統又以山中人多尚壯悍,可以威恩相誘,孫權令東占且討之,命敕屬城,凡凌統所求,皆先給之然後方上報。凌統素愛士卒,士卒亦敬慕凌統為人。曾得精兵萬餘人,過本縣,步入寺門,見長吏懷三版,恭敬盡禮,親舊故人,恩意益隆。

【公元237年】吳大帝嘉禾六年凌統病卒,時年四十九。孫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其膳,每言及凌統皆流涕,又使張承為之作銘誄。

凌統有二子:凌烈、凌封,時年各數歲,孫權內養於宮,愛待如同己子,賓客進見,孫權便呼示道:「這是我的虎子啊。」二子八九歲時,孫權令葛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又追錄凌統功,封凌烈亭侯,還贈其故兵。後凌烈有罪坐免,凌封復襲爵領兵。

摺疊 編輯本段 人物評價

陳壽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

「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三國志吳書十凌統傳》)

「自創業功臣疾病,權意之所鍾,呂蒙、凌統最重,然其次矣。」(《三國志吳書十一朱然傳》)

網友評價:縱看凌統的一生,雖然閃光點不是很多,但是也可謂輝煌!

一、忠心耿耿所謂功高莫過救主!而凌統的那次拚死護主,也可謂一絕!300餘護衛揭戰死,唯獨統生還!不過後來的病死,好像也是這次受傷的後遺症。

二、孝義為本父凌操戰死沙場,15歲的凌統奮力向前搶回父親的屍首!其孝如此!「過本縣,步入寺門,見長吏懷三版,恭敬盡禮,親舊故人,恩意益隆。」其義如斯!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凌統

三、武勇不俗然一生未挑死過什麼牛人,只有個挑張碩的紀錄,不過也有和張遼大戰50和的平手紀錄。而且,能在300多侍衛盡皆戰死的情況下,全身而退,決非泛泛之輩!

四、儒將之風作為一員武將,「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實為不易!頗有儒將色彩?

五、少年英雄而且,15歲即拜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使攝父兵。並且剛正不阿,果敢剛毅!真真的為人讚歎!

六、伯樂風範對於,「後召暹夜至。時統已卧,聞之,攝衣出門,執其手以入。」的紀錄,好像只有一代奸雄曹操有過類似的經歷吧!

七、明辨事理對於和甘寧的糾葛,從剛開始的睚呲以對,到後來的戰場兄弟,這種轉變決非易事!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放下心中的仇恨,化干戈為玉帛的。

八、魅力不凡「統素愛士,士亦慕焉。」能讓人敬仰羨慕的武將,一下子收來一萬餘人,魅力實在不凡。

九、政治潛力凌統道:「好,我聽都督的話。十日之內,我可以代都督之職,十日之後就不行了。」孫權也曾說過,若他不在,凌統可暫領其位,統亦稱5日當不會出差錯。由此可見,凌統的政治力雖然不是很強,但也絕對不差。而且,信心很足。都督位、吳候位艘能暫代,不可謂不強!

十、開創凌氏一代顯赫士族在早期歷史上,凌氏似乎比較岑寂,一直到群雄並起熱鬧非凡的三國時期,在江左的東吳才有一位大將凌統,以赫赫軍功而為這個家族揚眉吐氣。他在江夏斬曹操的大將張碩,人船盡獲,以及於赤壁之戰時在烏林把曹阿瞞打得人仰馬翻,落荒而逃。依照《吳志》的記載,凌統是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他雖然官拜將軍,身在軍旅,卻能親賢接士,輕財重義,具有國士之風。孫權對於凌統的愛重,也無出其右。據說,當他身逝之後,孫權曾把其子凌烈接進宮去養育,待如己子,而且還時時人前人後的稱呼凌烈為「此吾虎子也」。凌烈長大後也很爭氣,曾因建功而被封為長亭侯,使得江左凌氏的門第,一時高不可攀。

摺疊 編輯本段 卒年考證

雖然史書記載凌統死時四十九歲,但有更多的論據傾向於凌統只活了不到三十歲的觀點。列出來供參考。

《建康實錄》:「統為人性好接物,親賢愛士,輕財重義,有國士風。年二十九歲卒。」

《三國志駱統傳》:「及淩統死,復領其兵...以隨陸遜破蜀軍於宜都,遷偏將軍...年三十六,黃武七年(228年)卒。」

《三國志校誤》的作者陳景雲認為:「從往合肥往當作征卒年四十九,案統父操以漢建安八年從征黃祖戰沒,統時年十五及十一年即預討麻屯之?後至四十九而卒,則吳之赤烏中也。統自攝領父兵屢立戰功為時名將,若赤烏中尚在,則從征合肥還二十年間,統之宣力戎行多矣何更無功可錄乎。據駱統傳凌統死復領其兵在隨陸遜破蜀軍之前,然則統之年當在三十左右本傳所云乃傳錄之誤。」

《三國志集解》的作者盧弼也傾向於陳景雲的觀點。

故02年岳簏書社《三國志》修正版:「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二十九。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

《永樂大典》收錄了《吳志》:「凌統病卒,時年二十九。」

《諸史拾遺》的作者錢大昕認為:「計統之年,殆未逾三十。」

摺疊 編輯本段 相關文章

《凌統傳》原文

凌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也。父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守永平長,賓士山越,姦猾斂手,遷破賊校尉。及權統軍,從討江夏。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死。

統年十五,左右多稱述者,權亦以操死國事,拜統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使攝父兵。後從擊山賊,權破保屯先還,餘麻屯萬人,統與督張異等留攻圍之,克日當攻。先期,統與督陳勤會飲酒,勤剛勇任氣,因督祭酒,陵轢一坐,舉罰不以其道。統疾其侮慢,面折不為用。勤怒詈統,及其父操,統流涕不答,眾因罷出。勤乘酒凶悖,又於道路辱統。統不忍,引刀斫勤,數日乃死。及當攻屯,統曰:「非死無以謝罪。」乃率厲士卒,身當矢石,所攻一面,應時披壞,諸將乘勝,遂大破之。還,自拘於軍正。權壯其果毅,使得以功贖罪。

後權復征江夏,統為前鋒,與所厚健兒數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數十里。行入右江,斬黃祖將張碩,盡獲船人。還以白權,引軍兼道,水陸並集。時呂蒙敗其水軍,而統先搏其城,於是大獲。權以統為承烈都尉,與周瑜等拒破曹公於烏林,遂攻曹仁,遷為校尉。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又從破皖,拜蕩寇中郎將,領沛相。與呂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陽,從往合肥,為右部督。時權徹軍,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奄至津北。權使追還前兵,兵去已遠,勢不相及,統率親近三百人陷圍,扶扞權出。敵已毀橋,橋之屬者兩版,權策馬驅馳,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橋敗路絕,統被甲潛行。權既御船,見之驚喜。統痛親近無反者,悲不自勝。權引袂拭之,謂曰:「公績,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無人?」拜偏將軍,倍給本兵。凌統京劇臉譜時有薦同郡盛暹於權者,以為梗概大節,有過於統,權曰:「且令如統足矣。」後召暹夜至,時統已卧,聞之,攝衣出門,執其手以入。其愛善不害如此。統以山中人尚多壯悍,可以威恩誘也,權令東占且討之,命敕屬城,凡統所求,皆先給後聞。統素愛士,士亦慕焉。得精兵萬餘人,過本縣,步入寺門,見長吏懷三版,恭敬盡禮,親舊故人,恩意益隆。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四十九。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

二子烈、封,年各數歲,權內養於宮,愛待與諸子同,賓客進見,呼示之曰:「此吾虎子也。」及八九歲,令葛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追錄統功,封烈亭侯,還其故兵。後烈有罪免,封復襲爵領兵。

譯文

凌統,別號公績,是吳郡餘杭縣的人。父親名操,是一位俠客,很有膽量。孫策初起義時,常跟著作戰,都是冒著槍刀打先鋒。被任為永平縣(今江蘇漂陽縣南)長,平定了山越人,使姦猾人都收斂起來,又改任破賊校尉。後來,孫權統領軍隊,凌操隨著去討伐江夏,攻進夏口,首先登城,打敗了敵兵前峰,乘坐快船急進,不幸中了流箭陣亡。

凌統十五歲時,孫權左右已然誇獎他,孫權也因為凌操為國犧牲,派凌統為別部司馬,破賊都尉,統領凌操的兵。後來隨軍攻擊山賊,孫權攻破保屯先回軍,剩下麻屯一萬人(麻屯、保屯都在今湖北嘉魚縣)。凌統和督官張異等人圍城,定好日期進攻,事先,凌統和督官陳勤聚會飲酒,陳勤是個剛強氣粗的人,為了督祭酒,欺負在座的人,罰酒也不按規矩,凌統看不上他欺負人,當面頂撞,陳勤就罵凌統和統的父親凌操,凌統流了淚不答話,大家就退了席,陳勤酒喝多了還鬧氣,又在路上辱罵凌統,就不能再忍,就拿刀砍了陳勤,隔幾天陳勤死去。到了進攻麻屯的日子,凌統說:「非死不能贖罪。」就激勵士兵,迎著刀箭進攻,他所攻打的一面,立時破敗了,於是各路乘勝進兵,大敗敵人。作戰回來,凌統自投軍法處。但孫權稱道他勇敢奮戰,結果將功贖了罪。

後來,孫權再出征江夏,凌統任前鋒,和關係最密切的健兒幾十人坐一條船前行,常常離大軍幾十里之遠,進到右江,斬了黃祖的將領張碩,並捉到全船人,回來向孫權報告,再引領軍隊加快前進,水軍陸軍都集合一起。當時呂蒙打敗敵人水軍,凌統先奪敵人城池,於是大勝。被孫權任為承烈都尉,又跟周瑜等在烏林打敗曹操,再進攻曹仁,改任校尉。他雖然身在軍隊,卻仍親待賢人,接近士人,輕財重義,成為全國所推仰的國士。

後來,隨軍攻破皖城,升為蕩寇中郞將,任沛國丞相。又和呂蒙等西進取回三郡,從益陽回來,又征合肥,擔任右部督。那時,孫權決定撤退,前部兵已然出發,魏軍將領張遼等忽然衝到逍遙津北邊,孫權讓前頭兵轉回來,但是部隊已走遠了,一時開不回來,以致凌統和親兵三百人被魏軍包圍,好容易才救孫權出了圍,但是敵人破壞了橋樑,只剩下兩條板子,幸而孫權快馬跳過橋,凌統卻轉回迎戰,左右的人全都陣亡,凌統也受了傷,還奮力殺死幾十個敵兵,一直到估量著孫權脫了險,凌統才肯退下來,而橋斷路絕,他就穿著鎧甲偷跑,孫權上船後,忽然見到凌統還活著,既大驚又大喜,凌統卻痛心親隨都戰死了,沒有一人回來,難過得不得了,孫權用自己衣袖給凌統擦乾眼淚,對他說:「公績,死的已然死了。只要有你在,還怕沒有人嗎?」回來,任為偏將軍,給他的兵士數目增加一倍。

那時,有人推薦凌統一位同鄉名盛暹的給孫權,說是人格高尚,節操比凌統還好,孫權說:「能夠和凌統一樣就不錯了。」後來,召見盛暹,他是半夜來的,凌統雖已睡覺,還是披上衣服出來迎接,手牽手走進房內,凌統是這樣的喜愛好人而且毫不嫉妒。

凌統以為山嶺里人還有強橫的,可以用恩威和利誘的辦法使他們歸順,孫權就讓他東去征討,並且下令所屬城市,凡是凌統需用的物資,都可以先供給再報告。凌統素來愛護士兵,士兵也喜歡他,這樣召到精兵一萬多,經過本縣,進了公署的門,見到官員手持三版,恭敬盡禮,親舊老朋友,情感更濃厚。凌統事情辦完要出去時,因病發而死,年四十九歲。(按考證四十九歲可能不對)孫權得到這壞消息,拍著床起身,悲哀不能自止,並且減餐幾天,一提到凌統就流涕,命張承為凌統作銘誄。

凌統有兩個兒子,名叫烈、封,都才幾歲,孫權收養二人在宮中,愛護得跟自己子女一樣,有客人來,就叫過二人來說:「這是我的虎子呀。」到了八九歲,命葛光教他們念書,十天學一回騎馬,又追念凌統功勛,封凌烈為亭侯,把凌統的兵也交給凌烈管。後來凌烈有罪免官,改由凌封襲爵領兵。


推薦閱讀:

凌統和甘寧有殺父之仇,呂蒙為什麼也要殺甘寧

TAG:三國 | 名將 | 凌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