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內心真正善良的人具有這三大特徵!
善良是人類一種良好的品性,不僅可以獲取他人的尊重更能驅使自我心理訴求的升華,從人性最根本的角度出發,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善良的人,但在大千世界複雜的紛繞下,又有多少人混淆著真善和虛假,打著善良的美名做著自私的事情。心理學家認為,內心真正善良的人,通常具備如下三大特點。
1、度量他人,激發自覺
某年幼的少女遭遇了被性侵的不良經歷,家人為維護女孩的權益將犯罪者告上法庭。事發幾年以後,一不知名的媒體人在報導類似事件中列舉了此事作為案例。同時在報導中將女孩當年佐證的照片公之於眾,甚至還提出了質疑,這在網路上引起了騷動,媒體記者瞬間成了熱搜名人。不管記者出於怎樣的目的,她巧用道德的偽善不會被人誇獎,反而應該是唾棄。
心理學家:內心向善的人不會夾雜多餘的目的性,哪怕是引領他人都是在潛移默化中激發自覺。
2、 心緒向善,不求回報
善良的根本特性在於心嚮往之,而無欲無求。盡自己尚可為的能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而無需給予對等的交換,也只有這樣才可以稱之為大善。或許,有人會說,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公平的,單方向的付出並不符合情理,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畢竟誰都不是救世主的身份。但生意的來往,情感的交流是雙方之間的你來我往的關係,需要真心和誠意,與善良的關係並不密切。倘若與親情、愛情的交往還需要一份道義上的善良是否對情誼也是一種侵染呢。
心理學家:源於心靈深處的善良是我不求回報的付出,一種莫大的誠意,一縷精誠的心安。
3、呵護他人,尊重自由
自由是每個人享受的權利,無關年紀,不論關係,即便是再親密的關係都應該給予對方足夠的空間,個體的獨立性告誡我們,任何人都需要一定的心理安全距離。越是善良的人越懂得怎樣呵護他人的自尊,比如他人在掩飾痛苦時不想被別人看見自己眼淚時,給予尊重是假裝沒看見而不是遞上紙巾,這一種高級的尊重比做作的關心更令人心存感激。在生活的常態里,或許總是有人以自我的角度,頂著美好的光環去干預他人的生活,與其說是一種關心難免更讓人覺得是種變相的揶揄。
心理學家:體現善良的最好方式是給予最高級的尊重自由的權利。
推薦閱讀:
※保持你內心世界的寧靜
※魚尾紋整齊的男人內心不安分,容易蠢蠢欲動,喜歡四處沾花惹草
※內心清靜,才會活得踏實
※男人容易發脾氣 實因內心自卑沒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