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還有沒有未來?(服裝設計師俱樂部的回答,11贊)

兩個維度,誰是快時尚,哪個快時尚有未來?個性消費崛起之後,非快時尚的個性品牌崛起有哪些空間和想像。

在這裡,我先不說快時尚的分野,從快時尚之王zara的模式說起。然後探討個性需求背後的市場機遇和問題。

首先,Zara代表一種全球消費價值觀-潮而不貴

即便是剛進公司半個月的銀行實習生,再不濟也會拿為數不多的工資買一件幾百的G2000襯衫充充門面。穿得得體是基本需求,穿得潮流是個性需求,穿得潮流又省錢才是消費者需求。

Zara門店遍布全球,跨越IT,生產,服務,金融等各個行業,建立了一種潮流而不貴的消費者需求。

最妙的還是Zara選址背後的心理暗示—在shopping mall 和一線大牌在一起,暗示你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城市最中心的位置消費,你也可以很潮流。

可以一直從二十歲穿到你的消費能力夠上大牌之前(這中間全階段消費都會被滿足)潮流的心理需求和價格的高昂落差,被Zara彌補。

其次,Zara強大的改款能力(抄襲能力)和快的核心體系。

Zara採用的生產模式叫做vertical intergration,從市調-打板-樣衣-生產-運輸-零售的一體運作,使得Zara超過一般(即便同樣以快著稱的H&M)的服裝品牌出貨速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A:生產的集約的可控保證速度:Zara依靠拉科魯尼亞的生產中心(手工作坊,家庭工廠)起家,近年才逐漸外包給其它國家和地區,大的集約化製作保障了質量和速度的可控性。

B:空中物流體系:上貨速度一直是Zara最核心的競爭力。Zara所有的遠程運輸用的都是飛機。相對於其它快時尚,成本高得驚人。

但Zara懂,用最快速度上新,帶給消費者每次去都有新款的體驗,是錢買不來的。所以,據權威零售調查統計分析:顧客平均一年去Zara17次,而其它品牌只有四次。

最後,Zara完完全全是個大數據零售商,而非服裝品牌

Zara絕不是一個服裝品牌,分明是消費者服飾需求大數據公司。Zara的成款流程是這樣的:店鋪提供銷售數據,經理分析完數據後交給設計部,設計部門按照顧客需求「設計」出款式。之後打版—樣衣—生產。

這個過程看起來毫無二致,但關鍵點在速度上,單設計而言:平均半個鐘「設計」出一個新款,每年可「設計」出3萬以上的新款。

消費者有喜新厭舊的天性,從店鋪的消費需求指導快生產,讓Zara產品的時效性特彆強,什麼火,抄什麼(改什麼),潮流瞬息萬變,唯Zara屹立不倒。

那麼設計師面對Zara這樣的零售怪獸,是不是除了束手就擒,毫無辦法呢?其實變化中蘊藏著機會,Zara固有的「需求—生產—銷售」的快模式依然有著無法複製的「快」競爭力。

但我們不妨從個性消費升級的角度看,現在只靠快抄,快改的快時尚背景下,依然為原創設計師留下沒有被完全侵蝕的市場空間。

首先:時尚不再是一個屋子裡的人說得算,時尚變得碎片化而且越來越細分

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當下已經不再是,一本雜誌就可以定製時尚的年代,任何有著個性和態度的設計師都可以培育忠於自己的粉絲。

以上官喆為代表的獨立服裝設計師,正在開拓著一批消費覺醒的新一代受眾,他們並不喜歡穿著Zara,喝著星巴克這種容易撞傷的生活模式,他們渴望不被千篇一律地定義,首先他們便會在服裝上找到契合他們的生活方式。

同時,消費者的強烈身份認同,反過來驅動原創設計師提供更特別的服飾語言。帶動消費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在身份缺失的年代,找到自己才是最大的稀缺。

其次: 消費升級(或者說時尚鄙視鏈),越來越多的人會為消費身份付出

買美特斯邦威的會被H&M的人嘲笑老土,買H&M的人會被Zara的人鄙視質量差,款式土,買Zara的會被樓上買Buberry的同情生活艱苦,買Buberry的會被買獨立設計師的嘲笑沒品。

總之,消費有個鄙視鏈,你站在哪裡都有人要從你身上建立優越感。那麼既然這樣,還不如站在人少的這裡,省得有一大群人盯著你不放。

如此,消費的升級也意味著消費的細分,只要你能圈起自己的一波粉(好好用微博,ins啊),用凱文凱利的觀點,1000個死忠粉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獨立經濟。

總之,zara的強大不是你所看到的,快時尚中以供應鏈和大數據建立起的壁壘,並非一般品牌所能短時間超越,但隨著個性化消費崛起,給小品牌,服裝設計師品牌,留下了另闢蹊徑的想像空間。

諸位同行,以此共勉。


推薦閱讀:

色彩流行趨勢:幻夢影 /復古風勁吹不止
如何自學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入門基礎教程
服裝設計專業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TAG:設計 | 時尚 | 設計師 | 未來 | 服裝設計 | 服裝設計師 | 沒有 | 俱樂部 | 快時尚 | 回答 | 服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