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專欄】直腸癌肝轉移1例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張業繁 畢新宇 任驊 周愛萍 金晶 蔡建強

病例簡介

  • 病史

  • 患者男性,43歲,2012年9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間斷帶血,無發熱、腹痛、腹瀉。當地醫院考慮「痔瘡」並給予治療,癥狀無緩解。2013年8月患者出現大便4~5次/天,不成形、帶血。當地醫院結合腸鏡、活檢病理以及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CT的結果考慮為直腸癌腸周淋巴結轉移、肝轉移,遂來我院就診。

  • 入院檢查及診斷

  • 體格檢查 一般情況好,淺表淋巴結無腫大,直腸指檢未觸及腫物,退指指套帶血。

    血清學檢查 癌抗原(CA)199 37.84 ng/ml(0~37 ng/ml),癌胚抗原(CEA)10.20 ng/ml(0~5 ng/ml),CA242 28.466 U/ml(0~20 U/ml)。

    腹盆腔CT 直腸中下段可見長度約6 cm不規則腸壁增厚,累及3/4周至全周,最大厚度約1.5 cm,黏膜面不規則分葉狀,外緣毛糙。直腸及骶前間隙多髮結節,大者約1.1 cm。肝臟多發低密度灶,大者約0.9 cm,部分邊界清晰銳利,部分邊界不清。考慮直腸中下段癌,侵犯外膜,伴腸周及骶前多發淋巴結轉移;肝臟多發低密度灶,部分為囊腫,部分警惕轉移瘤(圖1)。

    圖1 患者初始治療前腹盆腔CT表現(箭頭處為右肝轉移瘤)

    腹部磁共振掃描(MR)肝右葉邊緣可見異常信號小結節,約0.7 cm,邊緣不規則,T1 WI/DUAL為低信號,T2 WI/FS為高信號,增強掃描環狀強化。余肝另可見多髮結節,邊緣清楚,增強掃描無明顯強化。考慮:① 肝右葉結節,轉移瘤可能性大;② 余肝多發囊腫。

    診斷 直腸腺癌pT3N2M1 Ⅳ期、肝轉移瘤、盆腔淋巴結轉移

  • 第一次MDT查房

  • 查房意見鑒於患者直腸癌病灶為局部晚期,侵犯外膜,伴腸周及骶前多發淋巴結轉移,且患者目前無明顯梗阻、出血等急性癥狀,擬先行術前放療以降低術前分期、提高手術切除率,再行直腸病灶及肝轉移病灶同期切除。

    治療過程 患者於2013年10月14~18日行術前放療,方案為25 Gy/5 F/5 D。放療1月後,患者複查盆腔MR:直腸病變較前縮小,但仍有腫瘤殘存;骶前、直腸系膜多發腫大淋巴結較前縮小。複查腹部MR:① 肝左外葉、尾狀葉及肝右葉被膜下新髮結節灶,考慮新發肝多發轉移瘤;② 原肝右前上段轉移瘤較前增大,考慮轉移瘤進展。

  • 第二次MDT查房

  • 查房意見 患者放療過程中出現新發肝轉移瘤及原轉移灶進展,考慮目前病情尚不穩定,不除外其他肝臟微小轉移灶可能,術後複發風險較大。建議進一步化療以提高手術切除率、減少術後複發,但應注意嚴密複查,適宜時行手術切除。

    治療過程患者於2013年12月12日~2014年1月22日行XELOX方案化療2周期,具體方案為奧沙利鉑200 mg、d1 卡培他濱早1.5 g、晚2.0 g、d1-14,21天為1周期。化療期間無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應。化療後複查盆腔MR:直腸中段癌變範圍進一步縮小,骶前、直腸系膜多發腫大淋巴結進一步縮小。複查腹部MR:① 肝多發轉移瘤較前減少、縮小。② 肝多發囊腫,同前。

  • 第三次MDT查房

  • 查房意見 患者對XELOX方案敏感,無新的肝轉移灶出現;閱片後提示肝轉移灶 縮小明顯,進一步化療可能致轉移灶過小而在術中被遺漏,故建議患者手術。

    手術治療患者於2014年2月13日在全麻下行直腸癌前切除 肝多發轉移瘤切除術。術中探查發現原發腫瘤位於直腸中段,浸透漿膜達腸周脂肪,腸壁及腸系膜可及數枚結節;肝臟探查結合術中超聲發現肝內轉移瘤共6個(圖2)。對全部6個病灶均行原發切除,切除後再次行術中超聲確認無殘留病灶。

    圖2 6個肝轉移灶具體位置

    術後病理報告 直腸浸潤潰瘍型中分化腺癌,腫瘤細胞中度退變,符合中度治療後改變。腫瘤浸透肌層達腸周脂肪,可見神經侵犯。上切緣、下切緣及環周切緣未見癌。淋巴結轉移性癌(7/20),肝臟6枚結節均見腺癌浸潤。

    術後病理分期 pT3N2bM1期。

    轉歸 術後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MDT討論薈萃

  • 直腸癌局部新輔助放療的選擇

    直腸癌目前有兩種新輔助放療方式:短程放化療(SCRT,單次劑量5 Gy、5 d,放療結束後2 d~1 w手術)和長程CRT(單次劑量1.8~2.0 Gy、25~30 d,放療結束後4~8 w 手術)。長程CRT能有效提高轉化率,使初始無法切除轉化為可切除,患者獲得手術機會;而SCRT更快捷、方便,依從性良好、急性毒副作用更低,從而降低局部複發率和遠處轉移率,該患者採用了此方案。

  • 如何把握手術時機

    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手術時機的選擇應由MDT討論決定,手術原則在於能夠R0切除所有業已發現的病灶並保留足夠的殘肝體積。對於術前新輔助治療的患者,應嚴密隨訪並提交MDT討論,一旦達到切除標準就應積極手術;因為過多的新輔助治療不但增加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更可能使轉移灶過小而增加術中切除的難度,甚至遺漏病灶。

  • 處理肝轉移灶,術中超聲地位重要

    研究表明,術中B超在發現肝轉移瘤方面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優於CT及MRI,尤其對於肝實質深部較小病灶更有優勢。本例患者術前影像學檢查發現肝轉移灶4枚,但術中超聲檢出6枚,最小0.6 cm,且均經病理證實為轉移瘤,可見其對於此類患者治療的重要性,因此推薦作為術中常規措施。

  • 總結

    結直腸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50%的患者會出現肝轉移,目前結直腸癌肝轉移強調個體化綜合治療及多學科聯合查房。如何在不同的新輔助治療方法中制定出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把握確切的手術時機、在治療過程中確保腫瘤及轉移灶的徹底切除,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醫療工作者。本例通過新輔助放療、新輔助化療及術中超聲指導下手術切除,最終完整地處理了患者的直腸原發灶和6個肝轉移灶,整個過程充分體現了MDT討論和個體化綜合治療在結直腸癌肝轉移疾病中的重要意義。[9420201]

    本文為壹生APP平台原創文章,歡迎朋友圈轉發,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怎樣預防直腸癌 DM
    直腸滴注 內病外治
    如果你有這些癥狀,你需要警惕是不是直腸癌了!
    直腸炎到底要怎樣才能治好?

    TAG:直腸癌 | 轉移 | 直腸 | 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