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香港的繁體字有什麼區別嗎?
中國一九七一年進入聯合國後,全面推動中文簡體字,排除繁體字。聯合國有關一個國家使用的語言文字相關條例也規定,所有社區語言文字和語言文字來源國所使用的現代語言,應保持一致。台灣現在使用之繁體中文為正體字,香港為繁體字。 補充: 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除了漢字本身(如繁體字和簡化字間,以及各地漢字寫法規範)的差異外,通常認為還存在辭彙的差異。例如簡體中文中多用的逗圓珠筆地,在繁體中文中多用逗原子筆地,簡體中文裡的逗斯大林地在繁體中文裡被稱為逗史達林地,簡體中文裡的逗朝鮮〔此處特指共產主義朝鮮〕地在繁體中文裡被稱為逗北韓地,簡體中文裡的逗悉尼地在繁體中文裡被稱為逗雪梨〔澳大利亞城市〕地等。由於有這種差異,逗繁體用語地這種說法隨之產生。不過其實這並非繁簡中文本身的差異,而主要是由於使用兩者的人群,尤其是中國大陸和台灣由於在20世紀中葉由於政治原因分隔後交流較少,造成了用詞習慣的差異。這種現象在1980年代以來由於科技術語的不同而更加明顯。而且,在同樣使用繁體中文的台灣、香港等地也存在一些用詞習慣的不同。因此,有人指出正確的提法應為逗台灣用語地、逗香港用語地等,而非逗繁體用語地。 補充: 中國港台地區繁體字之間的區別
國內使用繁體字的地區都有相應的區別,如下∶
中國台灣地區∶標準為《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次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和《罕用字體表》。標準寫法和中國大陸的繁體寫法有些地方不同,「黃(田字出頭)」,中國台灣地區為「黃(田不出頭)」;中國香港地區為「骨,下為兩橫」,中國台灣地區為「骨,下為逗點提地」,中國大陸為「骨」;香港為「衛」,台灣為「衛」等等。
中國香港地區∶以《常用字字形表》為準。中國香港地區和中國台灣地區的差異整體來說並不算多,像「攜」等字,都顯得一致。但也有些字的分別則較明顯,如「充」與「充」、「讀」與「讀」、「裏」與「裏」、「著」與「著」等,前者為中國香港地區標準寫法,後者為中國台灣地區標準寫法。
香港用的繁體字包括一些廣東方言、特殊地名等.如(乜)(啲)(嚟)(邨).. 補充: 現在最常用的繁體字編碼是Big5碼,由台灣方面制訂,由於有很多香港字沒有被收錄進去,所以香港政府又制訂了一個香港字增補方案(HKSCS),不過無論是標準的Big5還是HKSCS都已被收進Unicode和GBK.
中國大陸境內∶以《簡化字總表》和《新華字典》(繁體字版)上的為準。部份寫法有類似簡體字的整理,使中國大陸的繁體字與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的繁體字有些差異,沒有那麼符合字源。如中國台灣、香港均以「沖」、「呂」、「貓」為正體字,但國內的繁體字,則仍要寫作俗寫的「沖」、「呂」、「貓」。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用來推行「規範漢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表明當前推行的規範漢字為簡化字和傳承字。繁體字只在特別情況——如編寫文字學的書籍、練習書法、出版古籍等時候使用。在一般情況下,繁體字被視為不規範、不可使用的漢字。
由於台灣較早開始發展中文電腦和人口較多,電腦中的逗繁體中文地一直以來其實代指逗台灣中文地,意即絕大部份軟體的逗繁體中文版地使用的是台灣的用語和翻譯,此等軟體亦通行於香港、澳門或其他使用繁體字的社群。但由於台灣和香港的用語分別越來越大,不少開源軟體,例如 GNOME 和 KDE 的繁體中文版都已經分拆為逗台灣中文版地和逗香港中文版地兩個版本,分別使用兩地的翻譯用詞。
推薦閱讀:
※逸白:漫談繁體字
※懷戀,那些見形能讀明義繁體字
※古漢字「樂」
※孩子學簡化字好還是繁體字好?
※繁體字和簡化字可以混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