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脫歐」的利與弊,英國脫歐的利與弊

英國 「脫歐」的利與弊,英國脫歐的利與弊時間:2016年07月04日07:24編輯:六維影視新聞  編者按  2016年6月24日,英國公布了公投結果:「脫歐」已成定局。共同經歷了近半個世紀風風雨雨的英國和歐盟,卻在即將迎來「金婚」之際,突然宣告「離婚」了。「婚姻」之花一夕凋零,讓世人感到震驚,並噓息不已。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新常態下,英國的離開,必將對歐盟成員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諸多方面的衝擊。我國經濟學界如何看待這一事件?  本期圓桌論壇特別邀請了三位經濟學家,就「脫歐」事件進行了討論與分析,以及將對本國、歐盟各成員國、世界其他經濟體帶來的影響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脫歐」反映出普通民眾的態度  中國經濟時報:對於已經共同經歷了近半個世紀風風雨雨的英國和歐盟來說,在此次公投結果產生之前,多數人對英國「脫歐」的判斷是「脫歐」不會驟然發生,結果卻出乎意料。不知各位是如何看待這個結果的?  吳慶:我和很多人一樣始料未及。雖然我之前的判斷是,英國從長期來看「脫歐」的概率很大,但是現在還沒有到退出的時候。我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這次公投導致英國退出了歐盟,讓我們從英國國內嗅到了一種混合著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氣味。在此之前,這種氣味已經在美國「驢象」兩黨內部選舉總統候選人的進程有所感覺,而英國的情況較之更嚴重。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美國普通民眾失去就業機會、生活狀況惡化,「佔領華爾街」和之後頻繁的槍擊事件,就已經顯示出「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情緒在美國國內蔓延。同樣,這次英國民眾的投票結果也是一次國內普通民眾情緒的表達。與美國相比,英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要大得多。因此我們可以符合邏輯地猜測:在英國國內,去全球化的情緒會比美國低得多。特朗普(DonaldTrump)到目前為止還是一匹黑馬,但英國脫歐無論如何也是一隻黑天鵝。  有一句經常掛在英國人的口頭語就是 「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而這次的公投行為顯然不是英國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乍看起來,很難說這是理性的選擇。事實上,像英國和美國這樣的國家,雖然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好處,但是好處在國內的分配並不均衡,出現了馬太效應: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對受損的群體來說,脫歐是理性的選擇。普通公眾希望得到更多實惠。當然,恐怕也有一些選擇脫歐的民眾沒有仔細計算過得失,這樣的選擇不一定能給他們直接帶來好處,還有一些人選擇脫歐,只是證明自己的存在,希望通過此舉能影響政府改變他們的現狀。  魯政委:英國「脫歐」其實處於本人的意料之中,我在今年初就要求我們匯率研究團隊把英國「脫歐」作為今年的一件重大事件來跟蹤。我們最早在2月份就已發出了英國脫歐的第一篇研究報告 《日不落帝國的彷徨》;在「脫歐」的前一天,一位美聯社的記者給我打電話說,採訪了一圈專家,就是我一個人認為可能會「脫」。我之所以認為可能「脫」,主要是因為:首先,英國從來不缺「務實獨行」的精神。就在英國脫歐正式公投的前一天,有人就問過我是否會「脫歐」?我的回答是:「英國一貫特立獨行,她既不是歐共體創始成員國,也不是歐元區成員國,這一次,為啥不可能出來?精英想留下,草根想出來。」而英國所表現出的這種「獨立」精神,並非浪漫不切實際,主要是對經濟利益的「務實」考量密切相關。當年英國沒有第一時間加入歐共體,是因為加入歐共體就必須放棄「英聯邦特惠制」;沒有加入歐元區,是因為不願意放棄英鎊。而此次「脫歐」,則主要與歐盟統一市場所要求的統一移民政策密切相關。目前英國接納的歐盟凈移民量超過50%,外來移民對英國就業機會的競爭,以及對社會福利費用的消耗,都引起了英國居民的不滿。特別是歐洲大陸恐怖襲擊之後,英國居民的這種不滿情緒就被進一步強化了。正因為如此,從年齡結構來看,45歲以上的選民主張「脫歐」的更多,因為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比年輕人更低,也更難以遷徙到英國之外去擇業。而在今年2月19日英國首相卡梅倫與歐盟領導人所達成協議的六大議題當中,其中三大議題就直接與移民問題相關。  其次,此次「脫歐」恰恰是當前全球新思潮的反映。2008年危機之後,全球都面臨著增長乏力、失業率高企和政府財政赤字偏大的壓力,由此導致各個經濟體的選民情緒和政策紛紛從過去擴大增量的「作餅」轉向競爭存量的「分餅」。尤其是在對外經貿和移民政策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正如我以上所說的,此次英國脫歐的主要動力是外來移民問題。在當前的美國總統候選人里,不被精英看好卻在草根中風頭甚勁的特朗普,不也是宣稱「要在美墨邊境修一道長城」嗎?而正在不斷逼近法國總統寶座的國民陣線領導人讓·瑪麗·勒龐(Jean-MarieLePen)在英國公投後表示,法國也應舉行公投,他的政治主張也是反移民。對於英國公投「脫歐」獲勝,特朗普和勒龐都表示了歡迎。  也許正是因為強烈感受到了國內和國際的潮流浪涌,英國女王和主張留歐的首相卡梅倫才不得不在今年初決定啟動此次公投。與蘇格蘭獨立公投前女王突然親自發表長篇深情演說不同的是,此次「脫歐」公投之前,女王並沒有任何表示,而這些信息,卻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視了。  萬吉吉:我認為英國脫歐並不是單個事件。英國公投退歐這事由來已久,前因後果、中間程序,一個都沒有少。  英國公投的起因是在建立財政聯盟、銀行聯盟和開徵金融交易稅等問題上與歐盟分歧嚴重。而歐盟東擴後,移民驟增。從英國人很不情願地艱難通過2015《歐盟難民分配方案》上就初露端倪。近年來,政府債務/GDP比例在世界排名前十位的高債務國家中,有8個是歐盟國家,而歐元區和歐盟國家的平均政府債務率分別高達122%和114%。部分歐盟國家的經濟也異常低迷。因此也就不難想像大家對歐盟的態度了。  此外,英國民眾存在著濃厚的疑歐情緒,近年來的英國大眾對歐洲的態度積極性還在急劇下降。幾乎所有歐盟國家的民眾都反對難民政策,大力推行難民政策的德國反對比例高達67%。對歐盟的經濟政策,多數國家也表達出不滿。根據PewResearchCenter的調查,在歐盟主要國家中,認為歐盟未來將「變強」的民眾寥寥無幾,「盟主」德國和法國的比例都低於5%。與此同時,「看衰」歐盟很有共鳴,西班牙、德國和匈牙利超過50%,波蘭、比利時、義大利和法國等超過40%,希臘和法國分別有高達71%和61%的民眾討厭歐盟。  不僅如此,當前多個歐盟國家已有較為強烈的脫歐傾向,多個國家認為應該就是否脫歐進行公投。希臘、義大利、葡萄牙和法國等支持脫歐的民眾比例均超過40%。而「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對其他國家「脫歐」意願的影響非常大。  英國只是歐盟面臨自身分崩離析的開頭。如果這只是歐洲的問題也就罷了,然而卻不是。近年來,西方各國公投頻度加大,顯現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新常態下,民眾對於政府和政治家的不信任加劇。公投雖然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一種形式,但是把太多問題交給公投的本身,也是對於民主代議制的挑戰和質疑,這顯現出執政無力,最後不得不將重擔直接壓在所有人身上,為自己的政治魄力做備書。而在全球經濟形勢都不盡如人意,並且暫時還未看見曙光的時刻,又亟須擁有擔當能力、過人智慧的領導者出現,兩者間的矛盾和差距不言而喻。這或者就是西方各國政府更迭頻繁、公投層出不窮、民眾情緒激烈、社會撕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常態下「脫歐」有弊也有利  中國經濟時報: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新常態下,離開了歐盟的英國,本國經濟是否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或者潛藏著哪些危機?  萬吉吉:英國脫歐的最大問題就是它還能不能繼續有巨大的國際影響力?還能不能在國際事務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英國又想得到歐盟的優惠,又想保存自己的實惠,在歐洲與美國之間遊離也不止一次了。歐債危機期間,英國總體來說是朝遠離歐洲的方向發展,在IMF注資、里斯本條約修正案以及歐盟預算等問題上所持強硬態度就是堅決不與歐盟合作,拒絕參與歐洲的經濟治理。  這次的退歐舉措和當年對歐共體的拒絕一樣,歐洲大陸會認為英國並不在意歐洲長遠的政治經濟利益,導致英國在歐盟的形象受損,面臨被歐洲邊緣化的危險,同時,法國和德國的核心作用再次被強化。  英國「脫歐」後同時也脫離歐盟監管,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尤其在卡梅倫執政的這些年裡,英國的經濟發展相當可喜。從長期看,英國經濟自然需要再定位、再調整、重新審視、改變結構,但僅僅認為「脫歐」會對英國經濟造成毀滅性打擊,不夠有說服力。因此我認為對世界經濟影響不大,對英國也不會是毀滅性打擊,更多在於結構性改變。  此外,英國與歐盟的大部分貿易關係仍將保留。即使單一市場不再,英國或者還可以與歐盟談談像挪威那樣的高度融合市場,或者瑞士與歐盟這樣中度融合的市場,畢竟,雙方都有需求。歐盟是英國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35%以上的英國出口去往歐盟,而50%以上的英國進口來自歐盟。截至2015年,歐盟對英國出口約3023億歐元,歐盟從英國進口1841億歐元。在產業鏈和貿易鏈中,雙方彼此依賴。  而英國經濟潛藏的最大危機在於政治的不確定性造成的消耗。首先是市場的消耗。市場對於英國「脫歐」的反應將對英國經濟、金融乃至社會造成不小的衝擊。這種消耗通常是短時間的,但如果操盤失措,就有可能轉化成危機,甚至引起衰退。因此,此間如何應對,一方面要對沖損失,一方面要安撫情緒,使市場終將走向平靜、充滿信心的方向,需要充滿政治智慧的操盤手。  其次是程序的消耗。「脫歐」是個新鮮事物,談判涉及方方面面,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將不可避免。對於談判程序的設計、建立,乃至質疑等在此過程中一定會反覆出現。這些對於經濟、社會等都會是極大的消耗。  還有政治上的消耗。用公投解決問題,實際上顯現的是政治家的軟弱。由於當前經濟問題難以解決,社會矛盾無法協調,政治家本應是公共管理的代表,卻干涉乏力,無法使社會有效運行,因此用公投作為最後的方法來給予公眾交代。然而,當公投結果有悖於政治意圖,甚至也確實有悖於國家利益時,只能使政治家陷入更為兩難的境地,或者使權力出現真空,無人能擔負其重,對國家和社會造成更多消耗。  最後是國家的撕裂。公投未設投票比例下限使得群眾陷於撕裂,大家對於公投結果是否能夠代表自身不斷產生新的衝突。儘管脫歐派多數都是工黨執政區域,但工黨上層大多數卻是支持留歐的,這尤其顯示了國家內部所謂精英層與草根層的認識撕裂;而代際撕裂、區域撕裂、身份撕裂、族群撕裂都在公投前中後表現得越來越激烈;對於蘇格蘭、北愛爾蘭等素來有歷史矛盾的區域,由於對歐盟的態度缺乏共識,使國家有分裂的危險,再加上前面三種消耗,更是可能進一次引發國體撕裂。  中國經濟時報:「脫歐」對歐盟其他成員國,乃至世界經濟體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吳慶:首先,我認為此事將給英國、歐盟以及其他世界經濟主體都會帶來負面影響。就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前,美聯儲曾經召開過一席會議,當時就因為這一不確定性決定延遲了加息。美聯儲當時給出的判斷是,如果英國脫歐,將對美國經濟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現在來看,美聯儲在今年不加息的概率很大,加息一次成為小概率事件,但與此同時,還有出現降息的可能性。  此外,我認為英國有進一步發生分裂的可能性。比如,蘇格蘭在兩年前就公投過一次,它隨時可以啟動下一輪公投。在這一次公投當中,蘇格蘭願意留歐。還有一個長期存在的北愛爾蘭問題。之前,英國政府是靠武力維持著北愛爾蘭與大不列顛的統一。如果說蘇格蘭可以公投,那麼北愛爾蘭為什麼不可以?另一方面,歐盟進一步分裂的可能性也較大。我之前推測過歐盟或歐元區將會分裂,只是沒想到歐盟「掉渣」會從英國開始。將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歐盟成員國分裂出去。有些成員國的債務問題很難維持國際收支,如果本國貨幣貶值,這些主權國家就能多一個自救的手段。如此一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加大,對英國自身也有負面作用。  世界經濟下行、金融市場的波動都會傳遞到中國,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將對中國經濟增加更多的挑戰。從長期來看,中國從全球化過程中獲得過巨大利益,但現在全球化進程遭受了挫折,「去一體化」的力量比我們預測的更強大,這意味著中國在未來的中長期里,已經不太可能從全球化中進一步獲得利益。  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看到,「脫歐」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機遇。面對一個更小的歐盟,中國將有更多雙邊或者多邊談判的空間,中英談判也更容易達成共識。中國目前應該擁有更廣闊的全球視野,爭取推動下一輪全球化進程的歷史使命,比如,「一帶一路」可能將延伸到英國和西歐,跨遇歐洲全境。  萬吉吉:讓市場真正擔心的是,英國脫歐帶來的真正威脅是,別的國家能不能脫歐?如果大家都要脫歐,歐盟是否會土崩瓦解?如果歐盟瓦解,全球化會不會被削弱?而英鎊的貶值也能夠部分對沖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此外,多家金融機構認為,「脫歐」不會嚴重削弱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1992年,英國曾經宣布退出歐洲貨幣體系,英鎊出現了大幅貶值。但是,英國和歐洲各主要股指並未出現大幅下挫。對於就業而言,不同收入階層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英國金融總體規模佔GDP的800%,遠高於美國的不到500%。歐盟超過60%的歐元交易都在英國完成,英國對歐盟金融服務與產品的出口約200億歐元,如果脫離歐盟,據測算,這些都將大打折扣。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英國的金融中心地位並非一日造就。歐盟中的對沖基金有76%設在英國,這些和英國金融市場、制度、人才等的成熟度不無關係。而且,脫離歐盟也意味著英國金融不再受歐盟條例監管、歐洲央行流動性等的相關限制,還有不受歐元區負利率所帶來的後果還未可知。  魯政委:在我看來,此次英國「脫歐」利弊共存,其中特別是對於「脫歐」所可能帶來的意料之外的好處,也許被人們忽略了。  對於全球經濟來說,好處體現在為耶倫「守鴿派」提供了充足理由。2015年12月的加息並非耶倫自己所願,更多的是一次為了安撫美聯儲內部的「鷹派」,釋放宣戰年的政治壓力。耶倫其實一直在精心地效法格林斯潘20世紀90年代的操作,不斷地為拉長低利率時間窗口尋找借口。當時格林斯潘利用「亞洲金融危機」大作文章,而此次耶倫則先是利用了2015年8月11日的人民幣匯改延遲了去年首次加息,又利用了英國「脫歐」公投,將年初原本計劃的4次加息基本全部拖掉,而美聯儲更為和緩的加息路徑給全球經濟,特別是新興經濟體走出泥淖提供了寶貴的時間窗口。  另一方面,「脫歐」還幫助歐元區實現了意想不到的寬鬆。觀察本輪危機之後的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復甦序列,基本符合伯南克在《大蕭條》中所發現「誰先貶值誰先復甦」的規律。但是,歐元區受制於特殊的制度安排,歐央行能夠提供貨幣寬鬆的政策空間有限,由此導致與美元、英鎊、日元相比,歐元貶值的節奏靠後、幅度不足,歐元區經濟遲遲無法復甦,至今仍面臨嚴重通縮的困擾。此次英國「脫歐」之後,預計「誰是下一個」會不斷困擾歐元區,而這個構成歐元長時間疲弱的因素,卻可以實現歐央行無法達到的寬鬆效果,由此將有利於歐元區經濟的復甦。  對中國來說,歐元長期偏弱的態勢將對人民幣匯率構成壓力。中國需要抓緊有限的時間窗口,儘快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同時,應抓緊啟動中英高水平自貿區談判進程。  作者:潘英麗來源中國經濟時報)新聞來源:全景網

原標題:英國 「脫歐」的利與弊

相關新聞

  • 英國為什麼舉行脫歐公投
  • 英國脫歐公投最新消息
  • 英國脫歐公投時間表
  • 英國脫歐公投的原因
  • 英國脫歐公投對黃金
  • 英國脫歐的利與弊
  • 2016英國脫歐公投
  •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預測
  • 英國脫歐第二次公投
  • 英國1975脫歐公投
  • 議會批准英國脫歐公投
  • 英國脫歐公投成功可能性是
  • 推薦閱讀:

    余豐慧:李嘉誠們緣何不願看到英國脫歐?
    Facebook道歉背後,是被廣告商的商業捆綁還是被用戶慣出來的?
    英國脫歐刺激避險 黃金凈多倉再刷新高
    英國擬於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 卡梅倫呼籲民眾支持留在歐盟

    TAG:英國 | 英國脫歐 | 脫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