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萬山說健康【講稿】08五季養生時間表
郝萬山說健康【講稿】08五季養生時間表
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們創造了越來越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健康問題:例如隨著空調、冰箱的普及,夏天患空調病和腹瀉的患者日益增多。那麼在炎炎夏日,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地防暑降溫呢?
炎熱的夏天過去之後,天氣逐漸轉涼,那麼在乾燥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我們又該遵循什麼樣的自然規律,來健康地生活呢?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這短短的八個字里,都暗藏了哪些健康養生的道理呢?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郝萬山,從中醫文化的角度為我們《說健康》敬請關注第八集《時令,我們的健康時間表》。 【為什麼說:春捂秋凍,百病不生?為什麼春天要捂一捂啊?因為陽氣剛剛展放,你適當保溫,不要脫得那麼快。為什麼夏季一定要午睡?夏季午睡是保護人體的陰液,減少損耗,保護心臟最好的方法。秋季是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的季節,那麼有什麼預防的好辦法嗎?我們要適當地吃一些潤肺氣的食物,像鴨梨,像甘蔗,像百合,這些潤的食物。在寒冷的冬季又該遵循什麼樣的健康法則呢?如果你要在冬季過多的出汗的話,就會使你的陽氣受到擾動,使陽氣得到外泄,這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除了春夏秋冬之外,中醫所說的「長夏」究竟是什麼意思?在時令的交替和寒暑的變遷中,我們究竟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自然規律,健康地工作和生活呢?】 2008年的夏天。美國老朋友的孫子大學畢業了,這個老朋友給我打電話說,他的孫子想來北京來玩,希望我給他安排旅館,找學生帶他一起去玩,按天天氣很熱,從機場把他借來北京,安排到旅館以後。這個小朋友叫李超,沒想這個小朋友從後半夜開始,就發冷、發燒、肚子脹、肚子疼、噁心、拉肚子,是不是中暑了?我一起起來就感到旅館,一看空調設到18°,最低的了,而且廢紙簍里放著好幾個冰激凌的盒子,一摸李超的腦袋很燙。脈很快、舌頭布滿了白厚而膩的舌苔。李超時貪涼吃了很多的涼東西,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我給他開了兩幅中藥基本是藿香正氣散的藥物組成,這不是中暑,是吃涼東西,傷了脾胃的陽氣,煮好了葯給他送去,一量體溫已經39°了,第二天上午我去看他,昨天燒就退了,今天拉了一次,但比昨天水樣便比起來好多了,這就涉及到夏天,我們這麼養生的問題,夏天氣候這麼熱,自然界陽氣的運動趨向是什麼呢?春天是先長根後長葉的,吸足了水葉子才能發出來,到了夏季的時候,跟今本在春季已經長好了,跟的生長減慢了,主要上面的枝條和葉子在夏季繁茂的生長,我們有想到了,在春末夏初的時候,小動物特別活躍,找對象的、壘窩的、成家的整個大自然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是一種陽氣的上升運動,支配一切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活動,用火來代替生物的上升運動,火性事炎上的,在五行中的火行不是代表著火焰,而是陽氣的上升運動,《黃帝內經》「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說人的心臟,是和夏季相通應得,是和火氣相同應得,把心歸屬於火這個行,因此在夏季,在養生上,我們就一定注意養心,「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季這三個月,從立夏開始到立秋的前一天,經過了六個節氣,一個節氣15天,這就是90天,此謂蕃秀,蕃,是繁殖後代,秀,是禾類植物抽穗叫秀,花卉類植物開花叫秀,草本植物結子叫秀,只要突出來,都是秀的意思,都是代表上升的意思,夏季三個月陽氣運動是以上升為主。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在夏季的時候,天陽之氣,蒸騰地面上的水氣,使地陰之氣上升為雲,地陰之氣吸納天上的雲氣,使他下降為雨,到了夏季,雨水多了,天地之氣,處於交融的狀態,這就叫天地之交,萬物開花了結果了,這就叫萬物華實,那麼人類怎麼樣順應夏季的陽氣的上升運動養生呢?「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為了適應陽氣的上升的趨勢,我們人類要晚睡早起,不要討厭外面炎熱的氣候,更不要討厭陽光,要多在外面活動,但是我們也要特別注意,使我們的心情,儘可能的保持平靜,不要發怒,怒則氣上,使我們的陽氣上升太過頭,本來夏季自然界就是陽氣上升的時候,我們雖然要在室外活動,若所愛在外,但是如果發怒,心情不平靜的話,陽氣上升過頭,這會導致我們健康受到影響。使華英成秀,也就是說我們在春季的很多思想的火花,開拓的思路,在夏季都應當讓他逐漸開花結果,這也是在行為上,順應夏季的陽氣上升的一種方法。 在夏天不要過多的貪涼,要適當多出一些汗,因為夏季天氣炎熱,我們身體代謝旺盛,代謝廢物也多,我們多出一些汗,利於陽氣的通達,也利於代謝產物的外排。逆之則傷心。如果違背了夏季的養生原則,就會損傷心陽,對於心陽不足的人,鼓動無力的人,他平時容易手腳偏涼,心慌、心跳、比較怕冷,有的時候會自汗出,有的時候會膽子小。在夏季陽氣旺盛的時候,用一些補心陽的食物和藥物,這常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藥物怎麼用要請教醫生了。 那些食物有利於我們心陽壯大呢?溫補心陽的食物: 乾薑、桂皮、薤白、麩小麥、茯苓、黃芪、紅參……都有助於心陽和心氣的補充。 【隨著人類的科技的進步,人們創造了越來越舒適的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健康的問題,例如隨著空調、冰箱的普及,夏天患空調病和腹瀉的患者日益增多,那麼,在炎炎夏季,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的防暑降溫呢?】 長期的空調房間生活,又給我們健康帶來很大問題,出現了容易鼻塞、容易打噴嚏、容易咳嗽,頭昏、耳鳴、沒勁兒,對氣候不能夠適應,又怕冷又怕熱,穿衣服多了熱,少了冷,還又周身關節酸痛、肌肉酸痛。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給他起個名字叫「空調病」或者「空調綜合征」。為了減少空調病的發生,我的建議是儘可能減少開空調的時間,不要和室外的溫度懸殊過大,而且早晚的時候,一定要開窗通風,使房間的空氣流通起來,儘可能的多在室外活動。李超就是太貪涼了,出現哪些癥狀,把溫度調的太低了,又吃了許多冰冷的東西,在夏季,我們的汗孔都開著,如果你的環境溫度太低,就會導致外邪通過汗孔直接侵入體內,如果你吃的寒冷的東西太多,就會更傷中陽,特別容易導致噁心、嘔吐、拉肚子,對於李超來說,根本就不是中暑,是夏季貪涼飲冷導致的外受風寒,內傷寒濕所引起的,這種情況,正好用藿香正氣散。 又一次我在一家藥店門口,看到一幅廣告,「藿香正氣水,防暑聖葯,家庭必備」,其實這是對藿香正氣的誤解,藿香正氣根本不能治療中暑,不過在炎熱夏季人們卻是需要預防中暑,出現中暑的癥狀「身大熱,汗大出、口大渴、血壓下降、意識淡漠、昏厥、昏迷、甚至發展到四肢抽搐。」進一步發展就可能導致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直到死亡、所以我們不要小看中暑。我們夏季要順應自然規律,養我們的陽氣的上升,但是在陽氣特別亢盛的時候,尤其是夏季的中午,這兩個陽氣疊加起來,這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我們就不應該在室外活動了,我們要迴避暑熱邪氣,就要要回室內睡午覺,夏季午睡是保護陰液、減少損耗、保護心臟,抵禦暑熱的重要方法。國外研究發現,在下午一點左右,出現一種比較困的生理節律,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我們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為了對抗自然界的暑熱,精神、精氣,使你的陽氣內收,以免引起陽氣過亢,導致我們的陰液損耗過多,中午我們通過10到30分鐘的午睡,使我們的體力恢復了,可以使下午工作精力更加充沛,不光夏季,其他季節也要午睡,這樣有利於保護心臟。 歐洲地中海的這些地區,人們四級都有午睡的習慣,那個地方冠心病的發病率很低,又研究發現,午睡可以使冠心病的發病率降低30%,而北美、北歐的人沒有午睡的習慣,冠心病的發病率很高。為了防止我們人體陽氣過亢,適當的午睡是養生的重要方法。 【炎熱的夏天,過去之後,天氣逐漸轉涼。那麼在乾燥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天,我們又該遵循什麼樣的自然規律呢?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這短短的八個字里,又蘊含著那些養生的道理呢?】 秋季的氣候是涼爽的,是乾燥的,這個時候植物根須乾枯了,枝葉乾枯了,營養向主幹內貯藏,營養向果實和種子內貯藏,果實飽滿了,種子成熟了。動物食慾特別好,那是四季中最壯實的時候,他們積聚脂肪準備過冬了,是陽氣的內收運動,支配著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動,用金字代表,它象徵著收斂,我們的肺和秋季相互應,「肺者,氣之本,通於秋氣。」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把自然界的氧氣、清氣、吸收入體內,所以它的運動趨向是內收。「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秋三月是從立秋開始,一直到立冬的前一天,也是經歷了90天。容就是收納、收容、收縮。平就是平靜、寧定,和夏季相比較現在平靜了寧定了,天氣以急是說自然界秋風清涼,地氣以明,莊稼都收割了,樹葉都落了,露出了一派的黃土。在這個時候,應當怎麼養生呢?《黃帝內經》說「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這個時候應該早些睡,晚些起,多睡覺利於陽氣的內收,與雞俱興,雞上架了,我們就可以睡覺了,雞出窩了,我們就可以活動了。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是從思想上,行為上,都讓我們陽氣內收,要控制情緒,不急不躁、平靜淡定,這是順應秋季的養生原則。如果違背了這個原則就會傷肺氣。肺陰虛的咳嗽多了,適當吃一些養肺陰的食物。 潤肺養陰的食物:鴨梨、甘蔗、百合、麥冬、玉竹、阿膠、天花粉、冬蟲夏草…… 春捂秋凍。百病不生。因為春天陽氣剛剛展發,適當的保溫利於陽氣壯大。 【為什麼要秋凍呢?郝萬山教授認為,秋季稍凍一凍利於汗孔的收縮,和陽氣的內收,那麼到了冬季,陽氣的運動趨向是什麼?屬於什麼行呢?我們又該怎樣養生呢?】 按動植物的活動情況來說,種子埋在土壤里是不能發芽的,冬眠的動物數不能露頭的,在這個季節是氣的潛藏運動,下降運動支配著自然界的生命活動,用水代表潛藏下降運動。在人體中腎臟和冬季和水性相應。「腎者,蟄也,封藏之本,精之處也。通於冬氣。」腎是主藏精的,冬季怎麼養生呢?「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六個節氣90天。這個時候,水都結冰了,大地都凍裂了,人的陽氣潛藏在體內,這個時候千萬別動陽氣,那麼生活起居應把握什麼原則呢?「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使自己的思想情緒,平靜內斂,在內心找到一種非常愉快的,非常寧靜的感覺,就像自己得了多少獎金一樣高興,這種高興不要和別人說,同時注意躲避寒氣,趨向溫暖,不要過多的出汗,這叫不泄皮膚。如果在冬季過多的出汗的話,會使你的陽氣受到擾動,使陽氣外泄,這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有一次,我在門診有個女患者30來歲,那時天氣很熱了,大家都穿一件單衣,可是她穿的很厚,一摸身上潮潮得,她怕冷又怕風,而且穿多了就冒汗。在去年冬天肌肉有點緊,然後關節疼,在一個汗蒸的地方,蒸了兩周。蒸完之後不僅肌肉緊,關節痛沒有好,反而出現了,自汗不止、怕冷怕風,所以天氣很熱了,還不敢脫衣服。這就是在冬季的時候陽氣本來是潛藏的,結果用汗蒸的方法,天天出汗,出了兩周,導致陽氣大傷,陽氣不能固表,於是出現了,西醫所說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中醫所說的陽虛不能固表的癥狀,我們用溫陽的益氣的,固表的方法,治療了兩個月,癥狀才逐漸緩解。冬季不能多出汗,不能擾動陽氣的養生法則,一定要遵守。 在春季我們要養陽氣的展發疏泄。在夏季我們要養陽氣的上升,這就叫春夏養陽。因為陽氣的展發疏泄和陽氣上升,這是陽氣的陽性運動。在秋季養陽氣的內收,在冬季養陽氣的潛藏。這是陽氣的陰性運動。這就叫做秋冬養陰。 【我們常說一年四季,但是中醫卻說一年有五季,出了春夏秋冬,還又一個長夏,那麼究竟什麼是長夏呢?長夏和夏天到底什麼關係?為什麼長夏期間一定特別保護我們的脾胃呢?】 隨著天空的斗轉星移。隨著季節肺更替,地面的植物出現了生長收藏的生命節律,可是有一個問題,春夏是陽氣的陽性運動,秋冬是陽氣的陰性運動,那麼由陽性運動轉為陰性運動的時候,中間有個相對的平穩,就像我扔琉璃球,在最高點一剎那有一個停頓,所以自然界的陽氣運動,也應當有這樣的規律,於是《黃帝內經》就把夏季的最後18天叫長夏,這個時候暑熱未退,陰雨連綿,地面上濕熱交蒸,天氣非常悶熱,這就是桑拿天。 這個時候自然界的植物,已經開花,已經結果,果實正在逐漸壯大,動物已經懷孕,胎兒正在逐漸長大。都是化育下一代的過程,所以整個自然界的陽氣下降運動和上升運動相均衡,展發運動和內收運動相均衡,於是《黃帝內經》就把這相對平穩的運動用一個「土」字來代表。因為自然界的土壤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你看不到它的運動,所以在五行中土是代表氣的升和降相均衡,內收和展發相均衡,這就有了五行。 在這個季節,濕熱交互,氣機平和,人的脾胃和這個季節相呼應,我們吃完食物,飲食物要從胃到腸逐漸下行,這叫胃氣的降濁,我們消化道的營養通過脾吸收以後,要向上輸送到心肺,通過心肺的血液循環,再布散周身,這叫脾的升清。一個降一個升,這兩個相均衡,保持了我們的脾胃功能的協調和穩定,而且長夏只有18天,這段時間是悶熱的,我們也特別容易的消化系統的毛病,所以在這段時間各種嘔吐、拉肚子、急性胃腸炎、慢性胃腸炎,發病率明顯上升。長夏的養生原則是:護脾胃,飲食清淡,少吃生冷。可是人們後來又研究發現,當春季陽氣的展發疏泄,變成夏季陽氣上升的時候,中間也有一個平穩的過度,當秋季的陽氣內收,轉成冬季的陽氣潛降的時候,中間也有18天的平穩過度,當冬季陽氣的潛降運動,轉為春季陽氣展發疏泄運動的時候,也有18天的平穩過度,於是就有人說了土旺四季,這裡的季不是季節的季,而是孟仲季的季,土旺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最後18天,總計72天。所以土氣主管的時間是72天。其他的季節所管的時間也是72天,正好360天,是斗歷,也叫星曆的一年。「五氣運行,各終期日。」「五運更治,上應天期。」這個天期,是有時間的,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風熱濕燥寒五種氣候的變化,生長化收藏,生長壯老已動植物的生長節律,對我們養生又什麼意義和價值呢?我們下次再講。
推薦閱讀:
※中醫7大養生術 不生病的生活 從這幾招做起(組圖)
※中醫|一曲終了,病退人安,「五音」養生治病是怎麼回事呢?
※丨小心「富貴包」要了你的命!
※飲食養生秘籍
※中 醫 五 行 學 說|養生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