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保健|春天潮濕,防這四種病
關節疾病
關節骨痛患者受天氣變化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老人,絕大部分關節炎病人對氣候變化敏感,空氣中的濕度上升,可使關節腫脹、疼痛加重,誘發或加重原有的關節疾患。這個時節的關節病、肌肉疼痛是跟濕邪加重引起的。春天雖然自然界和人體內的陽氣開始逐漸回升,但當「回南天」一到,濕度過高、陰氣過重,人體的血液循環更受影響。
預防
這個時候,除了日常生活需注意防濕,防潮工作以外,應盡量保持運動,每天最好抽一個小時左右做做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保持周身氣血的流暢,通則不痛;有明顯濕重癥狀者,可嘗試到正規的醫療場所拔火罐或做溫針治療。其次,用適當的飲食調理,可以在煲湯時適當加入一些藥材,如薏米、木棉花、雲苓、淮山、扁豆、蓮子、蒼朮、生薑、杜仲、當歸、紅花等。另外,在乍暖還寒、陰晴不定的季節尤其應注意保暖。
皮膚疾病
由於回南天天氣潮濕,真菌的生長速度快,容易引發真菌、黴菌感染,是濕疹、手足癬、過敏性皮膚病等皮膚疾病的高發季節。
預防
回南天時,人們若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適當穿戴,避免身體大量出汗,勤換鞋襪,保持皮膚清潔乾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情複發。潮濕悶熱天氣最有利於蟲蟎的生長,宜加強通風換氣和保持環境乾爽。使用空調前先清潔空調濾網,減少粉塵和塵蟎的擴散。有過往病史的患者,在病情較輕的情況下,可以根據以往的診斷,塗抹一些抗真菌類的藥膏,但如果病情較重,則需要到醫院就診。飲食上可適當應用土茯苓、薏米、芡實、淮山等健脾祛濕中藥煲湯,並結合艾葉、青蒿、苦參、黃柏等外洗,以預防皮膚病的發生或加重。
胃腸疾病
潮濕溫暖的環境會讓病菌繁殖加快,食物更易腐爛,食用易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等胃腸道疾病。同時,春天空氣濕度大,也容易令腸胃功能紊亂,使胃腸道疾病的發病風險進一步增高。
預防
中醫認為,濕邪易困脾胃,回南季節,濕氣重勢必導致脾胃負擔加重,脾胃又是運化水濕的根本,因而加強脾胃的培護和調理,才是防濕祛病的根本。因此,回南天在飲食方面要清淡、規律,飲食宜溫熱忌生冷油膩。平時還應加強運動,促進胃腸的蠕動,提高免疫力。
心腦血管疾病
回南天氣忽冷忽熱、晝夜溫差大,血管收縮強烈,造成血壓強烈地波動,易誘發心腦血管病的發作。而對於本來就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粥樣硬化的老人,容易形成血栓或腦出血。
預防
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在回南天前後及時做好身體檢查,堅持規範用藥,既要加強預防,防止病情發展或延誤治療而危及生命。
推薦閱讀:
※養生保健非一日之功,這套懶人操只需早起3分鐘,值得大家堅持做
※【飲食保健養生彙編8】
※健康養生圖文薈萃(三) 保健養生諺語精選
※4種食物祛暑瀉火 養生又防病
※春夏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