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WTO「市場經濟國」遭拒,元芳你怎麼看?

一個月前川普當選,「中國或成最大贏家」;一個月後「川菜電話」,主流輿論莫名驚詫。台灣蔡英文動作頻頻,日本安倍多有異動,印尼重劃納土納群島(其「專屬經濟區」海域包含南沙群島),越南加快「造島」步伐......年根歲末中國外交似乎又面臨諸多危機。

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外交問題,自有外交手段解決。「大撒幣」行動昨天可以套牢菲律賓杜特爾特,不怕今天搞不定印尼佐科·維多多。蔡英文成不了氣候,安倍只能敲邊鼓.....而今最令大陸頭痛的,應該是加入WTO過渡到期,中國能不能順利成為「市場經濟國」問題。

根據WTO協定,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將在15年後自動終結,也就是說,2016年12月11日,中國非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將自動失效,從此後我們就是市場經濟國家了。這顯然是利國利民、千秋萬代大好事。然而,半年來卻是好事多磨。繼美國、歐盟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地位後,近來日本安倍也高調錶態,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這就奇了怪了。按照普世邏輯理解,中國加入WTO,中國成為「世界工廠」,農業開放了,製造業開放了,能源資源開放了,服務業開放了……該開放的我們都開放了,緣何還是滿足不了國際資本家的胃口?按照老百姓說法,國外旅遊我們一擲千金,外國奢侈品全靠大陸「土豪」支撐,中國大媽橫掃國際黃金市場,甚至要佔領華爾街……難道我們還不算市場經濟國家?

拒絕中國成為「市場經濟國」地位,似乎公公婆婆們都有理。歐盟的解釋是:中國未滿足歐盟有關確定市場經濟地位的五個標準,所以仍建議在對華反傾銷調查中使用「非標準」辦法。美國的說辭是:中國市場經濟改革尚未達到預期,特別是在鋁業和鋼鐵行業,還存在著產能過剩等問題,所以到期並不意味著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自動授予。日本的套話是:中國尚未解決國有企業等產能過剩問題,對於中國的過度傾銷,日本將繼續維持易於採取提高關稅等措施的狀態,所以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國」地位......歐美日因此繼續維持對中國產品反傾銷調查,延用反傾銷「替代國」做法。

原本按照WTO規則,中國入世15年保護期今天到期,明天我們成為「市場經濟國」,將允許外資企業進入到所有行業。關稅將大幅減免甚至為零,尤其是包括汽車在內的高價格商品。一切將對中國所有的行業形成很大衝擊。關於WTO「15年保護期」,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曾解釋:「如果說是保護期,那不是保護中國企業,而是保護西方企業。」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9日表示:「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鋼鐵業共同面臨的問題,各國應共同面對、共同努力解決,而不是把眼睛僅僅盯住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倪月菊近日更是呼籲:「美歐日有悖於WTO的規則,中國完全可以在WTO起訴他們......」

發牢騷不管用,怨天尤人不管用,難道打官司就管用?中國入世15年來,全球1/3的貿易摩擦、貿易救濟措施都是針對中國的,達到800多件,而且絕大部分是重大的對產業和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的。今年前11個月,中國鋼鐵出口產品遭遇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發起的41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數量同比上升24%。西方動不動就拿中國開涮,難道我們麻煩還不少嗎?難道我們WTO仲裁「官司」還不夠嗎?

究竟如何中國才能獲取「市場經濟國」地位?按照政府說法,我們已經與包括俄羅斯、瑞士、韓國、澳大利亞、巴西、紐西蘭等國在內的80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協議,也就是說,這些國家都已經承認了中國「市場經濟國」地位。然而,根據《中國加入WTO議定書》條款第15 (d)表述,對市場經濟體地位的認定,應該是由WTO成員國(進口國)根據其自己國內的法律來認定的。據條款規定,只有該成員國在中國入世之前的國內就已存在反傾銷與是否非市場經濟地位的相關規定,才可以在中國加入WTO後對華反傾銷中利用是否「市場經濟國」這一點,否則是不行的。而在中國入世之前就存在相關立法的經濟體,主要有美國、歐盟、巴西、埃及、印度、以色列、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秘魯、新加坡、南非、泰國、土耳其等十四個經濟體。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讓這些經濟體全部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才是最重要的。然而,這些經濟體中,最重要的恰恰是美國、歐盟和日本,換句話說,美日歐拒絕中國「市場經濟國」地位,這事看來一定是沒轍了。

加入WTO以來,中國經濟一掃往日陰霾,如脫韁野馬飛奔向前,不到10年就跨入世界第二位置,今天就更是以世界貿易第一大國直接問鼎美國老大了。對此西方世界如何不「莫名驚詫」?然儘管如此,「北京模式」在世界上卻少有喝彩,西方國家對於畸形發展的中國經濟卻並不看好。中國倒是收穫不少喝倒彩的。西方國家為什麼還要不厭其煩地與中國政府進行「談判」,在筆者看來,絕不是自由世界欣賞中國的政治tizhi,也不是讚美中國的經濟模式,其所看重的應該是中國龐大的14億人口大市場。

那麼中國經濟為什麼還要招到歐美日「圍追堵截」呢?原本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頭痛的就是美國自由世界每年對所謂「最惠國待遇」的審核,彼時中國政府甚至做夢都想加入關貿總協定(WTO前身),而歐美各國也是千方百計敦促中國開放市場的。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真正加入WTO後,不但中國,就是西方發達國家都發現,完全不是大家當初想像的那回事兒。中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犧牲環境、透支資源、搞房地產)發展經濟,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投機秉性,加上中國龐大無比的人力資源市場,豈止是商品傾銷問題,不受監管的中國經濟簡直就是洪水猛獸......西方世界終於目瞪口呆:這哪裡是做生意,簡直就是要命的買賣!由此可見,入世15年中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WTO仲裁「官司」奇蹟,歐美日拒絕中國「市場經濟國」地位,我們也就好理解了。

時過境遷,今天特朗普雖不是什麼好鳥,但「特朗普經濟學」有一個對中國最有利的短板,就是其減稅、基建、工業化和就業——「四項基本原則」。這似乎是美國資本「收縮」國內的標誌,當然也是「讓出」國際空間好機會。即使還沒有正式上任,今天一通「川菜電話」,不是殺手鐧,勝似殺手鐧。

「大嘴」特朗普似乎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角色,支持英國脫歐,敢於得罪歐盟;高調退出TPP,敢於打臉日本;通話巴基斯坦,敢於開罪印度;修建隔離牆,敢於鄙視墨西哥;辱罵穆斯林,敢於惹惱伊斯蘭;通話蔡英文,敢於甩臉中國......那麼將來與中國貿易戰開打,有什麼不可能?按照特朗普競選對中國強增「45%懲罰性關稅」邏輯,按照特朗普特立獨行性格,未來中美貿易戰開打似乎不可避免。

中國WTO「市場經濟國」遭拒,為什麼早不拒晚不拒,偏偏踩在這個點上?倘若單單從經濟貿易戰角度看問題,歐美所謂「兩反一保」(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常用手段沒什麼了不起的,中國通過各種「反制措施」似乎可以應對。即使今後特朗普政府對中國高關稅,加稅後中國產品還是會比美國的便宜,反倒是美國民眾生活成本上漲。即便是中國勞動力成本與美國持平,因為有龐大生產規模,中國產品依舊會比美國便宜。從這個角度講,中美貿易戰美國想要佔大便宜,不是那麼容易的。中國雖然手段不多,但也未必沒有謀劃,除了中美每年超過6000億美元雙邊貿易量,規模龐大的美國國債就是殺手鐧之一。因此中美貿易戰開打必然兩敗俱傷,倒是給這個世界會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倘若中國政府態度強硬,不排除特朗普對華政策最後走向,會變成小布希第二。

中國WTO「市場經濟國」遭拒,元芳你怎麼看?歐美日拒絕中國市場經濟,或者再掀所謂貿易戰,其目的不是局限單純經濟糾紛。

來源:天涯觀察

推薦閱讀:

前蘇聯經濟迅速毀滅難以復興的原因
公權力泛濫政府斂財手段被指相當粗暴 市場經濟難再勃發(8)
許成鋼再批「馬雲計劃經濟言論」:大數據人工智慧不能代替市場(說的真好)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體現市場經濟規律(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造紙業高景氣度還能持續多久?

TAG:中國 | 市場 | 經濟 | 市場經濟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