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紋飾對青銅器的摹仿,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

我國夏、商、周三代的物質文化公認以青銅器為主要標誌,所以又稱「青銅時代」。這一時期的青銅器出土量多,不但大都保存完好,而且,其中的許多銘文是史學研究的重要文獻,形制和紋樣也自成系統。相對而言,同時期的漆器就大為遜色。雖然屢有出土,畢竟木胎朽壞,器形已不完整,所見木匣、缽、觚、鼓、盒、盤以及棺木等等都是如此,使我們研究這些漆器感到困難。

但是透過這些殘存的漆器,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除了髹黑漆、朱漆的一色漆器以外,出現了木胎雕花的漆器,使漆器裝飾開創了新局面。這種與青銅器同步發展的藝術形式,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早在建國以前,河南安陽侯家莊西北岡商王大墓的木槨頂部,曾發現過多塊有饕餮紋、雷紋和虎紋的木雕板灰。所謂板灰,就是木質原物已經朽壞,在泥土上留下了清晰的花紋痕迹。當時曾認為這是一種儀仗留下的痕迹,稱為「花土」(即有花紋痕迹的土)。1974年,在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相當於商代中期的墓葬中清理出十多塊槨板板灰,一面光素塗朱,一面陰刻饕餮紋、雷紋等紋樣,一部分陰刻花紋塗朱漆,陽紋塗黑漆,形成體面凹凸、色彩分明的裝飾,十分富麗。這些發現使考古學家對安陽侯家莊出的「花土」進行了重新評價,認定那也是雕花槨板留下的痕迹。這樣,就揭開了夏、商、周三代漆器使用木胎雕花裝飾方法的秘密。由此不難想像,一個巨大的棺槨周身刻滿花紋,又填朱黑兩種對比的色彩,在當初是如何輝煌氣派。

從一色漆器到木胎刻花漆器的構想是怎樣發生的?一般認為,這是受青銅器影響的結果。青銅器在澆鑄之前,需要製作范和模,范上的花紋雕刻成與青銅器完全一樣的陽紋,制模後翻成陰紋,鑄成器又成了陽紋。目前出土的青銅器的范多為陶質,但當初完全可能有木質的范。這樣的技術不難啟發制漆工匠在木胎上雕刻花紋,再塗上朱黑二色的漆,當然比全身光素的一色漆器美觀得多。因此,這一時期漆器上的花紋幾乎與青銅器上的花紋沒有多少區別,還沒有形成漆器花紋獨特的個性。

商周漆器上常見的雷紋和饕餮紋也是同期青銅器的主要紋樣。雷紋(之前在「漆器紋飾」中有介紹過,不清楚的可以看前面的文章)是一種幾何形紋樣,很像回字形紋樣,只是線條更密集,因為它與篆字的「雷」有些相似而得名,實際上與天上打雷閃電沒有什麼關係,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至今還不能明確解釋。在青銅器上雷紋最流行的時期是商代晚期到西周中期,所以河北省蕉城縣台西村商代晚期遺址出土的漆器殘片上就有不少雷紋。饕餮紋是一種變形的獸面紋,在青銅器上,西周中期以前都很流行。它有一對圓眼珠的大眼,形狀像篆字的「臣」,所以稱為「臣字目」。直鼻樑下有兩個大的鼻翼,口很大,一直裂到兩腮,頭上多數有角。


推薦閱讀: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木竹漆器 一
逐物漆器|輪島塗是個什麼「鬼」
那些年,我做過的鄱陽脫胎漆器
西漢大司馬墓地發現精美漆器和竹笥

TAG:青銅器 | 漆器 | 紋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