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將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 多數學生稱很有必要
央廣網北京5月22日消息(記者馬闖)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打字代替了書寫,表情包代替了措辭,近年來,「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報道經常出現。在經歷了高考應試寫作格式訓練後,當代大學生普遍不喜歡寫作。相比於對雅思托福考試中聽說能力的重視,當下大學生們對於自己中文寫作水平、溝通能力的焦慮,卻似乎只出現在需要寫論文或者需要作總結等「特定時間」。
繼「會游泳才能畢業」後,清華大學再出奇招。校長邱勇近日宣布,將在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程,該課程計划到2020年覆蓋清華所有本科生。那麼,對於這些能考上國內頂尖學府的「學霸們」來說,寫作課真的必要嗎?對於清華大學此番開設新課程,其他高校的老師又是怎麼看待的呢?這門必修課能在全國推廣嗎?
在日前舉辦的「清華名師教學講壇」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將在今年秋季入學的2018級新生中開設「寫作與溝通」必修課,由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劉勇和歷史系教授、教務處處長彭剛共同擔任該課程負責人。計划到2020年,這門必修課覆蓋所有本科生,并力爭面向研究生提供課程和指導。
這意味著,在今年秋天邁入清華校園的新生們,無論學什麼專業都必須要上「寫作與溝通」課。校方為何如此看重這門課?清華大學教務處處長彭剛說,「寫作與溝通」課程定位為非文學寫作,偏向於邏輯性寫作或說理寫作,以期通過高挑戰度的小班訓練,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表達能力、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對於清華大學開設的這門課,學生們怎麼看?記者採訪了多位在校生,多數同學認為開課很有必要。
學生1:我覺得這非常有必要,這對我們大學畢業寫論文,還有工作後可能寫一些總結、文案等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學生2.非常有必要,寫作與溝通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都要用到的,如果教得好會非常實用,會不斷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
學生3.我覺得這一門課是可以去學習的,因為不論是什麼專業,是偏文科還是理科,寫作和溝通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都非常有用。
學生4.現在其實不會和別人溝通的人很多,包括我自己,如果有這樣的課,對我們的幫助會很大,將來走出校園只有好處。作為一個文科生,文法和邏輯都是必須要有的,在寫論文包括寫作方面,都是要有的。
有業內專家認為,此舉不僅是對2017年年底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對清華「學生思辨與交流表達能力需要提升」的回應,也是對當今人才培養的一種反思。
近年來,「大學生寫作能力差」的報道經常出現。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無法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論文缺少邏輯」「寫論文就是他人論文觀點的拼湊」「不會總結」等讓不少學生表示「一寫論文就發愁」。
此前,一篇詞不達意、隨便堆砌的博士論文,讓作為教育部博士論文抽檢評審專家的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陳吉德直接在網上「開炮」,他舉例的論文標題是「綜合近年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來分析這《拆彈部隊》和《阿凡達》兩部作品代表性的強的電影以及奧斯卡對數字時代電影攝影的審美傾向」。陳吉德表示,這是他迄今見過的「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的雷人標題。此標題不但奇長無比,而且語病多多。他批評學生和導師都極不認真,極不負責。
對於清華大學推出的這門課,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鵬非常贊同。他認為,寫作與溝通作為一個基本的技能,在當下存在學生缺失、高校空白和社會呼喚三個層次的問題。所謂學生缺失主要是指,大學生通過高考應試作文這種模式化、形式化很強的寫作教學,更多學生對於創作根本沒有入門,很多大學生連基本的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都不會,往往是「一提筆就手短,一見人就嘴短」,這明顯不符合當代職場人的需求和對當代合格大學生培養的標準。
張鵬認為,大學語文的邊緣化也值得反思。他說,大學寫作和大學語文似乎成了偏門,大部分高校有大學英語課,但沒有大學寫作課和大學語文課,大部分本科生的語文水平還停留在高中階段、停留在應試階段、停留在背誦階段。
吉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劉洋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適應在網路環境中表達自我,寫作能力則嚴重弱化。「如果一個985或者211院校培養出來的本科生,連最基本的標點符號的使用,包括不能夠清晰地分辨出的、地、得在不同時期的不同用法,我覺得這就是本科教育的一種缺失。」
雲南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晉群也有同感的感受。她說:「現在接觸到的基本都是97年、98年之後出生的一批學生。以我自己的觀察,他們在寫作上可能有點兩極分化:有些同學受新媒體表達的影響,比如很多微信公號喜歡將大量的視頻、表情包、圖片和文字混雜在一起用,傳遞一些看上去似乎非常豐富,但實際在我個人認為主題不是重點突出的一些文章;還有語句碎、小等,的確有一些學生會這樣來做。」
清華大學的「寫作與溝通」課怎麼開、講什麼、誰來講,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按照清華的構想,學校將成立專門的教學機構,組建一支不少於25名專職教師的教學隊伍,並鼓勵各院系不同專業背景的教師共同參與授課。課程採取小班討論的授課方式,每班15人左右。不同主講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專業背景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內容和風格上有所不同,但在訓練的範式、學生寫作的產出、教師對學生寫作與溝通實踐的指導等方面,要求相對一致。
但也有專家指出,要想補上大學生長久缺失的寫作能力短板,遠遠不是一門寫作課就可以完成的。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黃金峰認為,如果能夠從小開抓可能比上大學專門開一門課程進行訓練更管用。清華大學的這門課程是一個亡羊補牢的措施,作用不是很大,但這能夠從另一個角度提醒大家,應該從基礎教育開始就加強對學生的語言的培訓和教育。
推薦閱讀:
※故事不過是故事:重讀斯蒂芬·金的《論寫作》
※寫作素材積累----愛因斯坦名言輯錄
※為什麼「寫不出東西」
※掌握這個方法,可以讓你的寫作效率提高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