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論文-論世界市場中的中國

動畫藝術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文化,自動畫誕生以來,各國的動畫交流就十分廣泛。中國動畫作為世界動畫的一分子也閃耀著它奪目的光輝。中國第一部動畫長片《鐵扇公主》,在國內外引起廣泛影響,打響了中國動畫片對外輸出的第一炮。中國動畫片也自覺地將自己納入到世界動畫片的軌跡當中,與世界動畫發展保持一致。隨後,中國動畫片頻頻在國際上獲獎,引起世人的注目。中國動畫片在世界動畫影視長廊里佔據了不容忽視的一席之地,並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可是中國動畫片發展到現在卻陷入了沉寂,從21世紀的90年代至今,中國動畫片沒有了以前的繁榮。在中國的動畫片市場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國和日本的動畫片。對民族動畫寄予厚望的廣大觀眾對民族動畫呼聲甚高,國家也大力地扶持民族動畫事業,中國動畫藝術家也為國產動畫的發展花費大量心血,國產動畫雖有起色,但尚不盡如人意。國產動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新世紀獲得更好的發展,搶回國內市場,同時走向世界,是動畫創作者的當務之急。國產動畫發展緩慢的癥結在哪裡?如何探尋一條適合中國動畫發展的道路是現在國產動畫亟待解決的。

關鍵詞:

動畫 榮譽 沉寂 發展 積極 創新

正文:

動畫的歷史很長,真要追溯其起源,大概要推至兩萬五千年前石器時代的洞穴壁畫,其中記載著人類藉圖畫表現動作的慾望,但它進入近代科技的生產領域,結合魔術幻燈、繪畫、電影的觀念,進而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則要到十九世紀末期,幾乎和電影的發明同時,甚至更早。

動畫的技巧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早就不再局限於用線條描繪的一種方式而已了。現在,動畫已經在多方面領域實現應用。

諾曼·麥克拉倫(Norman McLaren)這位動畫大師就說過:動畫不是「會動的畫」的藝術,而是「畫出來的運動」的藝術。

中國動畫同樣隨著世界的步伐前進,中國動畫片發展經歷了70多年的時間,其間,中國動畫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產生了一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優秀作品。中國動畫從它創始初期就與世界動畫緊密相連。

談到中國動畫,不能不提及萬氏兄弟(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萬滌寰),他們可謂中國動畫片的鼻祖。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他們於1926年攝製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揭開了中國動畫史的一頁。緊接著在1930年又攝製出《紙人搗亂記》。此後,萬氏兄弟便不辭勞苦、堅持不懈地致力於中國動畫的創作。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和左翼文化運動的影響下,萬氏兄弟拍攝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錢》、《航空救國》、《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國貨的《國貨年》、《漏洞》,以及一些兒童寓言片《鼠與蛙》、《飛來禍》、《龜兔賽跑》等20餘部黑白動畫短片。直至20世紀4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了中國動畫第一部長片《鐵扇公主》,發行到東南亞和日本地區,並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為中國動畫走向國際作了很好的鋪墊。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萬氏兄弟被迫中斷了動畫創作。而以錢家駿為中心的當時的一批動畫人也繪製了以抗日為內容的動畫短片《農家樂》,隨後又繪製兩部短片。中國動畫片在創作初期就時刻與時代氣息緊密相聯。同時最早一批的動畫人也顯示了他們百折不撓的精神,具有強烈的民族使命感。

在中國動畫史上,1950年到1964年是中國動畫片的「黃金時期」,「文革」期間,動畫片的創作幾近中斷。1977年,動畫片開始恢復創作。1984年到198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進行了體制改革,於兩三年中完成了一批優秀影片,如《金猴降妖》、《夾子救鹿》、《草人》、《女媧補天》、《搶枕頭》、《海力布》、《水鹿》、《大掃除》、《網》、《偷東西的驢》、《巫婆、鱷魚和小姑娘》、《葫蘆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記》、《奇異的蒙古馬》、《擒魔傳》等,都各有特色。到1986年為止,我國有31部動畫影片在各類國際電影節上獲獎46次,被國際評論認為「達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在藝術風格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中國學派」。

然而,從1991年以來,中國動畫已經10年與國際獎項無緣。而所推出的動畫影片包括《舒克和貝塔》、《鹿女》、《魔方大廈》、《白色的蛋》、《百鳥衣》、《春天裡的歌》、《蝸牛過生日》等等,明顯出現觀眾幼齡化、藝術性減弱的趨勢。中國動畫創作力萎縮,正是在這段期間日美動畫作品長驅直入。

中國動畫大片《魔比斯環》,這部肩負著「拯救中國動畫電影」神聖使命的電影並沒有給人們帶來意外驚喜。儘管它創下了中國動畫界若干第一、儘管它披著無數讚譽的外衣,但頹勢顯而易見。作為向中國動畫百年獻禮影片,《魔比斯環》適時推出意義重大。然而,心理上的虛榮滿足卻掩飾不了票房上的慘淡。五年時間、1.3億投資,千萬的票房則給旨在振興中國動畫的人澆了一盆冰水。在青春年少的皮克斯面前,中國動畫真的已經到了耄耋之年?

中國動畫不乏好作品。《大鬧天宮》(前稱「美術片」)《寶蓮燈》在上世紀中後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昔日經典已經成過往煙雲,面對好萊塢、日本動畫的強勢,我們不能再沉浸於經典帶來的快意中。

我們的差距究竟在哪裡?解構故事的技巧:我們的動畫故事不是大道理(《三個和尚》)就是純娛樂(《大鬧天宮》),情節波瀾不驚,沒有張力、想像力,要麼離生活太近缺乏新意,要麼離生活太遠過於虛幻。中國動畫片不會娛樂,即使是娛樂也處於初級階段。要解決這個問題並非一朝一夕,它需要編劇有良好的專業水準更需要投資人長遠、銳利的眼光;落後的技術水平:曾經引以自豪的動畫片《大鬧天宮》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能叫美術片,《寶蓮燈》也多少夾雜著舊日的影子。這表明我們的動畫製作技術還遠遠落後於好萊塢。在新技術含量極高的動畫電影領域,不改進技術,就只能苟延殘喘直至消失;滯後的二次開發:二次開發十分關鍵,對動畫片來說意義更為重大。不難發現,皮克斯在每部影片發行之始,其與電影相關的產品就已經上市,有的甚至提前面市為影片造勢。而相關產品的推出往往是電影公司凈利潤的主要來源。只有電影賺了錢,公司才會投入更多資金開發新的影片。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動畫片開始了它更為廣闊的發展。早在1947年,人民藝術家陳波兒和日本動畫專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創作了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動畫片《瓮中捉鱉》。他們在人員不足、設備簡陋的艱難條件下完成攝製工作,為新中國動畫片的發展揭開了序幕。

  中國的動畫片在此後的發展中便自覺開始了民族風格的道路的探尋,這是時代和世界環境使然。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建立,特偉任廠長,此時中國動畫人已發展到兩百多人。有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先後加入到這一行列當中,為中國的動畫事業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

  建國初期是中國動畫片蹣跚學步的時期,中國動畫人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動畫技術和藝術,主要是蘇聯和南斯拉夫,在動畫技藝上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在動畫的風格上不免受到這些國家動畫的影響,如《小貓釣魚》(1952)、《小梅的夢》(1954)、《野外的遭遇》(1955)等影片便留有蘇聯動畫的影子。特別是1956年《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在國際動畫節上獲獎,令人沮喪的是與會者以為這部影片是蘇聯的影片。這個誤會使中國動畫人深刻意識到:「對他國動畫亦步亦趨的模仿是不會利於中國動畫電影發展的。」 只能導致中國動畫的消減。「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出路。」 其實中國早期的動畫電影也有這個傾向,萬氏兄弟的《紙人搗亂記》便是模仿美國的動畫製作,追求的是逗樂搞笑,僅是一部簡單的噱頭鬧劇而已。事實上這也是動畫娛樂本性體現,影片給人們以娛樂消遣,才會有觀眾,才會有市場。同時它在人物的造型設計上仍具有民族特點。

  在1957年,上海美術電影廠廠長特偉提出了「探民族風格之路」的口號,從此開始了中國動畫的民族風格建設。中國動畫藝術家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當中汲取營養,為己所用,力求表現出中國獨有的風格,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動畫片《驕傲的將軍》當中,民族特色十足,將軍的臉譜化便借鑒了京戲人物造型,在動作的設計上也採取了京戲的風格。影片的背景音樂恰到好處地運用民樂,在將軍彷徨無助時,琵琶古曲「十面埋伏」響起,畫面與音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達到烘雲托月的效果。這部僅30分鐘的動畫片充溢著濃郁的民族化氣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對當時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極大的鼓舞作用。同時,中國的動畫藝術家們積極地致力於新的動畫藝術手法的探索和動畫技藝的提高。

可以說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國動畫的一個高潮。也是民族風格成熟的階段。此時的動畫創作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動畫片《大鬧天宮》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設景、用色等方面借鑒了古代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將中國傳統戲曲的表演藝術融入,描述了家喻戶曉的孫悟空,使這一形象躍然銀幕,化無形為有形,「挖掘各種藝術表現手段;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國外評論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尼式的美術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是動畫片的真正傑作。」 

  中國動畫片所達到的藝術水準不僅得到國際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動畫片深入到世界民眾當中去。中國動畫片因為它獨到的民族特色而獨立於世界動畫之林,散發著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中國動畫片在海內外獲得越來越高的聲譽。

  可是由於「文革」的影響,中國的動畫事業受到了阻礙,發展緩慢。「文革」結束後,百花開放,我國的動畫事業也迎來了它的第二個春天。中國的動畫人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動畫創作當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風格」的道路,在題材內容、藝術形式和製作技巧等方面,進行新的開拓,並取得可喜的成績。同時由於實行開放政策,擴大對外交流,中國的動畫業也更多地與國際接軌,呈現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在動畫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動畫創作相對於世界動畫發展出現緩慢趨勢。在美日動畫的衝擊下,同時也由於缺乏市場化操作,動畫的回收相對較慢,中國動畫以往是純國家投資,私人不願投資,從而導致動畫者的流失和中國動畫業的發展緩慢。

  綜觀中國動畫這幾十年的發展,可以看到中國動畫始終致力於一條本國特色的道路,在改革開放以後,在世界動畫的大潮中也未放棄這一宗旨。動畫片中洋溢著活潑清新的氣息,給人以美的啟迪。同時又十分注重教化意義,在動畫片的創作中秉承「寓教於樂」,使動畫片不致流於膚淺的純娛樂搞笑。。

  中國的動畫創作從它創始初期就是積極開拓的,在動畫的題材和藝術表現手法上都是豐富多彩的,講述兒童喜愛的故事。但是有一個創作誤區,就是純兒童展現。動畫片的創作對象就是少兒。雖然在創作初期動畫片也與現實社會緊密相連,但在動畫走入正軌後,動畫創作的對象日益單一化。《小貓釣魚》、《沒頭腦與不高興》、《聰明的小鴨子》、《大鬧天宮》等多是針對兒童進行創作;這種創作傾向延續至今,在中國的動畫創作中留下一塊空白,同時也給市場留下一塊空缺。

  相比之下美國、日本動畫在創作上,思維非常活躍,題材廣泛,有動物,有兒童少年,有纏綿的愛情故事等等。迪斯尼動畫作品大都採取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為題材,以動畫特有形式,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極力表現溫情世界。以「博愛」為中心,動物擬人化,因此獲得了兒童及家庭觀眾的喜愛。

  迪斯尼製作的《花木蘭》給中國人以巨大的衝擊。《花木蘭》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故事,可是美國人卻借用這一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進行動畫再創作,拍攝了動畫片《花木蘭》,並且大受歡迎。這是美國改編它國的經典故事獲得成功的又一範例。事實上,美國的《花木蘭》只是借用了中國的花木蘭的故事外殼,它的人物內核是美國式的,人物身上體現的是一種美國式的叛逆精神,將現代理念融入古老的傳說中。美國人充分展開他們的想像力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的花木蘭形象,且片中充滿了美國式的詼諧幽默,如極富特色的配角木龍和蟋蟀。《花木蘭》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可以說它有幾個取巧的地方。首先,這是美國第一次根據中國民間傳說改編的動畫片。其次,東方一直對西方具有神秘的吸引力,而且通過動畫這一手法是新之又新。美國人拍的花木蘭會是什麼樣,每個人充滿了好奇心,無論大人還是小孩。迪斯尼牢牢把握觀眾的心理,創造強烈期待感,市場的成功是必然的。美國人塑造的花木蘭並非符合我們中國人心目中的樣子,但是它在進行藝術再創造中體現的大膽想像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中國的動畫片創作要跟上世界動畫軌跡就必須更新創作理念。在世界動畫發展中,特別是在美國影片的影響下,觀眾的欣賞口味也日益複雜,中國的動畫創作者肩負重任,要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為觀眾所喜愛的影片。中國的動畫不僅要贏得國內的觀眾,更要走向世界。中國動畫時刻與世界保持緊密聯繫,中國動畫在新的世紀里要獲得更好的發展,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轉化觀念,突破思維定勢

中國動畫片創作一直秉承「寓教於樂」的宗旨,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偏離,「教化」意義被過分強調。主題先行使創作受到阻礙,思想僵化。娛樂性的喪失使動畫由大眾走向小眾。中國動畫片的創作亟須改變傳統的創作方式,可以說要走一條借鑒與創新的道路。以往的動畫創作為我們提供了豐厚的藝術積澱,但是市場觀念欠缺。觀念的轉化要做到市場觀念和受眾觀念的同步轉化。市場觀念的轉化將會在下一篇中論述。動畫創作不要拘於傳統,給自己套上枷鎖,動畫片創作中應有更為豐富多彩的世界。

二、想像創造能力的拓展

  中國動畫題材多是充滿童趣、動物故事、神仙傳說。動畫片是化無形為有形,是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觀念的轉化還需有非凡的創造力、想像力與之相匹配,才能使中國的動畫業蒸蒸日上。

  其實美國的動畫創作有許多是借鑒它國的故事原型,進行動畫再創作,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就是,《獅子王》也是演繹了《王子復仇記》的故事。在動畫的創作空間上寬容度大,動畫的內容也就豐富多彩,就能吸引大眾。

  動畫的創作需要創作者擁有豐富的想像力。美國動畫以它的幽默滑稽,還有他的立體性思維取勝。美國日本動畫體現在動畫上的思維創造值得借鑒學習。

  

三、高科技手段的合理運用

  科技的進步為動畫的創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現手段。現在的動畫製作高科技因素占很大的比例。《玩具總動員》便全是三維動畫製作,還有《小雞快跑》等。《恐龍》更將動畫與實景完美結合,營造了一種視覺奇觀。這樣的影片獲得了觀眾的認可。在《寶蓮燈》當中也運用了3D製作,豐富影片的視覺效果。這是國產影片在高科技上的嘗試,在以後的創作中科技手段的運用將會更廣泛,將有更多更好的影片獻觀眾。

  但是高科技的運用要避免兩個誤區: 

  一是高科技運用超過動畫藝術本身。美國的動畫製作在追求高科技的運用當中,動畫的朴屬性喪失。追求場面的精緻豪華,可是故事情節模式卻沒有更大突破,在《恐龍》、《泰山》當中講述的還是和《獅子王》差不多的內容。技術是附麗於故事的,內容大於形式。影片具有內涵才會有發展。純粹的高科技展示,觀眾也會厭煩的。在動畫片中擁有更多人文的東西,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一個東西只具備商業屬性,它就會逐漸消亡。在社會發展中要把握好藝術性與商業性之間的度。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良性互動,才會促進發展。一切都要以人為本。

二是對好萊塢的過度模仿。動畫片製作可以借鑒國外優秀的東西。但是亦步亦趨的模仿,是沒有出路的。在中國早期的動畫創作中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當時很快就走出這個誤區,撥正了方向。可是現在動畫創作中由於要極力地迎合觀眾的口味,在人物的風格上便喪失了中國特色。影片的內核才是關鍵。  

  在世界動畫的發展中,動畫更多是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特別是美國在它的創始初期就很快進入產業化操作,在商業上獲得巨大成功。

  中國的動畫創作藝術性都很強,而市場意識薄弱。中國動畫人更多注重在動畫片的藝術表現和形式技巧上的挖掘。這是有利也有弊的,在動畫藝術水準上我們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可是市場的開拓卻不夠。發掘中國的動畫市場是當務之急。

  隨著國際商業文化的交流更為廣泛和快速,中國動畫面臨一次挑戰,美國、日本動畫受到了青少年的歡迎,佔據國內的大部分市場。中國的動畫片也在藝術性與商業性上尋求一個完美的結合點。中國的動畫創作者從未放棄這一探索。動畫前輩在動畫創作中顯現的堅韌不撓的精神也極大地激勵後輩。在中國動畫是有巨大的市場前途的,擺在動畫人面前的是一條寬廣的道路。中國動畫應吸收目前世界動畫製作發行上的優點,特別是美國的。中國的動畫製作能力和美國、日本是不相上下的,中國擁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技術手段也達到了世界一流。

中國的動畫市場是巨大的,有無限的開發潛力。除了創作觀念的更新外,市場操作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中國動畫發展要借鑒國外成熟的市場操作方式,並針對本國的特點靈活運用,突破思維定勢,挖掘市場,使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形成良性互動。藝術水準為影片的長久生命力提供保障,但良好的市場回報也為藝術再創作提供資金。在新世紀里中國動畫有更好的發展除與國際接軌外還要結合本國的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中國動畫是有著廣闊前景,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動畫的燦爛未來!

參考文獻:

1.尹岩 《動畫電影中的「中國學派」》

2.萬籟鳴 《我與孫悟空》

3.張松林 《中國動畫片必須走向世界市場》 《中國美術電影發展史》 《世界電影鑒賞辭典》

4 閻評 張勃 《現代動畫藝術設計分析》

5 張慧臨 《二十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

6 賈否 《動畫概論》

7 新浪網 網易 等網路評論文章


推薦閱讀:

SCI論文發表,這三招基本功必須紮實!
2016全國新聞傳播院校A刊論文排行榜
論文:補腎活血法在婦科疾病中的臨床應用---中大網校臨床醫學論文網
淺論醫院醫療器械的維修管理 - 論文資源 - 大家論壇
關於寫好英文綜述的幾點建議

TAG:論文 | 中國 | 市場 | 動畫 | 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