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確認識「帶業往生」

有些道友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我為什麼現在要迫切地修行懺悔?不是說在阿彌陀佛大願力的接引下,惡業凡夫也可以被接引到極樂世界去嗎?」

首先,印光大師有這樣的教言:「眾生無力斷惑業,靠真信切願念佛之力,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帶業往生也。」

但 「帶業往生」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忽視因果的取捨、漠視懺悔的修法,更不意味著我們就此放棄積累往生四因,而肆無忌憚地繼續造作惡業。若真如此,並非真信切願之人。

如果我們真的希望自己能夠「帶業往生」的話,那麼一方面就應該相信佛有這樣的大願力,增上自己的信願之力。另一方面,一個發願往生的人,他的心肯定是與阿彌陀佛相應的,而大慈大悲的阿彌陀佛是不會縱容我們去造作惡業的。

可能有道友還會有這樣的疑惑:「我怎麼知道自己臨終時,是惡業先成熟,還是積累的往生之因先成熟呢?」這的確是一件很難確定的事情。但可以根據業因果成熟的規律來初步衡量自己目前為止有沒有把握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首先,讓我們衡量一下自相續中凈業和染業的輕重。要想依靠「重」的凈業順利往生,那麼平時心心念念都要想著往生極樂世界,並且要非常精勤地積累凈業資糧,所做的點滴善法都迴向自他一切眾生能夠往生。經過這樣不斷地串習,臨終時才更有把握蒙佛接引。

如果相續中凈業和染業「勢均力敵」該怎麼辦呢?那麼就要看臨終時哪一種業的因緣先成熟。業果成熟的時間有長有短,所以感果的時間也會有早有晚。

比如,臨終助念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憑藉臨終者平日的修行,加上善道友從旁以佛教的方法進行臨終關懷,引導我們念佛、觀想、一心發願往生,這樣善因善緣和合,引發臨終者平日積累的凈業先成熟,從而使往生更多幾分把握。

與此相反,如果臨終時如親友們不停哭啼引發臨終者的貪戀之心,或以其他形式折磨臨終者的身體引發嗔心,貪嗔之心無疑會障礙求生西方的信願,就算臨終者相續中有幾分往生之因,然而惡緣現前引發染業先成熟,依強烈的煩惱驅使只得再次流轉輪迴。

如果臨終時凈業和染業同時現前,遇到這種情況應如何判斷呢?這時還是要觀察自己平時的串習力。

如果平時每一個念頭、每一句話,甚至每一次頂禮,心心念念都是往生極樂世界,那麼這種串習的力度就會非常強大。

與此相反,如果只是偶爾想一想往生極樂世界,偶爾憶念一下阿彌陀佛,偶爾念一念佛號,串習的頻率很低。通過因果成熟的法理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如果想在臨終時順利往生,一定要依靠平日串習增上信願。

如果我們串習凈業和染業的力度也一樣多,那麼就要看造業時間的早晚。如果先造作了凈業,有可能往生的因會先成熟;如果先造作了染業,可能流轉輪迴的因就會先成熟。

大家可以按照業因果成熟的規律,衡量一下自己目前對往生有幾分把握。如果自己對此還心存疑惑,或者對往生完全沒有把握,那麼我們對於自己當下的這種危險處境也不能坐視不理。

儘管我們凡夫可以「帶業往生」,但這種方便也是憑藉著佛陀的大悲力,加上我們的信願與佛相應才可以實現。

如果到了臨終時,自相續中積累的惡業遠遠超過了能夠往生的善業,那就只能「帶業輪迴」了。業成熟之後,沒有任何外力可以阻擋,所以我們需要正確地認識「帶業往生」,進一步迫切地下決心要當下懺悔、當下開始積累往生四因。

《極樂願文·淺釋》第15課 慧智法師 講釋


文章來源>> 菩提洲 | 普賢講堂

《極樂願文·淺釋》

每周三、周日 晚7:30 YY:98575811

正在學習 往生四因——積資凈障之懺悔支

《極樂願文》是大成就者恰美仁波切所造的論典,著重宣說了大乘經部之密義——往生極樂世界的四因:一、明觀福田;二、積資凈障;三、發菩提心;四、發清凈願。

《極樂願文》文句優美流暢,意義深奧,具有不共的加持力。恰美仁波切在本願文的開篇告訴我們:「此乃我所修持法,思維饒益多眾生,手雖痛卻勤書寫,若有欲抄者應借。無有勝此之功德,無有更深之教言,乃是吾之根本法,精進修持勿捨棄。」


推薦閱讀:

全面準確認識新時代
正確認識貸款這件事,受益的是你自己!
確認過眼神,下輩子不要江山要美人
八字命理術語中所謂地支六衝的正確認識
何為現象世界?如何通過二元對立正確認識色相——《老子 · 德道經》章二(上) 朱元培解讀

TAG:認識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