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健康百家談第七十三期:打響夏季保胃戰

健康百家談第七十三期:打響夏季保胃戰本期嘉賓:張友平

北京同仁醫院醫生,內科專家。畢業以後一直在臨床工作,多次成功的解決疑難疾病的診斷。多次成功的搶救呼吸內科和心血管危重病人。現在是北京日報、健康報、保健時報和新浪.搜狐等網站的特約醫學諮詢專家。衛生部高級醫學諮詢師。

過去發病者多為中年人的胃病,而今發病年齡大有提前的趨勢。現在25~35歲的年輕人甚至兒童胃病的患病率逐年遞增,尤其是從事銷售、金融、媒體等工作的年輕白領。

肥胖 熱量攝取過多

營養不均衡,最容易引發的疾病就是肥胖症,肥胖症能引起身體多種疾病,健康影響非常大。洋快餐、飲料、甜食,這些都是導致孩子肥胖的元兇,熱量過多、蛋白質過量,導致脂肪增多,從而引起肥胖,引發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疾病。如果體重比正常超標20%,就可以定義為肥胖,需要開始重視了。平時發現肚子比胸脯高了,那麼是肥胖的一個信號,需要及時調整飲食或者就醫。肥胖最好在13歲之前治療,效果比較好,因為13歲以後雌激素在體內增加,雌激素帶動骨骼閉合,促使脂肪合成。另外,最好不要吃一些減肥產品,這很可能造成消化吸收能力退化。

膽結石 飲食不規律

多數人都知道飲食不規律經常不吃飯也能導致膽結石,其實過度肥胖也可能導致膽結石的發生。一般肥胖人群多是膽結石的高發人群,一旦過度肥胖,血脂升高、膽固醇過多,這樣膽汁中的膽固醇也在增加,於是就導致結石在膽道部位沉積。一旦膽結石發作後,就容易造成劇烈疼痛,會導致發熱,一旦延誤治療,還可能致死亡。另外一旦患上膽結石、膽囊炎,就需要限制脂肪的攝入,可是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間的學生來講,脂肪對免疫力提高、細胞組建、臟器組織發育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在治療膽結石的同時,膳食就不夠平衡,也容易影響發育,以及各個方面的健康。

高血壓 油脂多 因運動少

高血壓是一種成年性疾病,最近幾年也出現了兒童化的趨勢。像臨床上12~13歲有高血壓的兒童已經不再少見。其實高血壓的成因就是血液對血管壓力增加,可能與心血管功能有關。為什麼肥胖會導致高血壓呢?主要是血液中的黏稠物質增加,沉積在血管壁,而導致血管壁彈性下降,從而導致功能下降,從而血液對血管壁壓力也增加,於是血壓也就跟著升高。對於成年人來講,高血壓主要反應是腦出血等,而青少年則主要表現在頭痛、頭暈上。並且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需要終身用藥物輔助治療,而藥物也可能影響孩子的發育。越來越多的孩子成了高血壓患者,其根本原因在於「吃的油脂多,運動卻太少」。理論上計算,油脂的熱量高,吃多了更容易發胖。不過現在很多研究發現,維持體重的更關鍵的因素是活動量,在有較多體力活動時,較多的脂肪攝入也不一定導致發胖。尤其對於身體發育來講,缺乏運動是最危害身體健康的。

發育異常 挑食導致

學生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得又高又壯,但是有的孩子卻生長發育緩慢,這也與營養攝入不均衡即挑食有關。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問題有很多,有可能是能量、蛋白質攝取不足,也有可能是碘缺乏,還有可能是缺鋅、缺鐵。生長發育問題會影響青少年的性發育,因此需要均衡、合理的飲食。由於生長發育期間,特別容易缺鋅、缺鐵,因此家長應該讓孩子們多吃一些含有這些微量元素的食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注重心理調節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其主要癥狀包括上腹部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後飽脹和早飽之一種或多種,可同時存在上腹脹、噯氣、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據調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佔了門診病人的30%~50%,而當中約有8成都是年輕人。

該病的誘因主要是胃動力失常、胃感知過敏。此外,還與精神因素有關,很多長期處於焦慮狀態的年輕人都容易患病。研究表明,約1/4的患者伴有焦慮或抑鬱癥狀,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於男性。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其胃部是沒有病變的,胃鏡以及其他相關胃部檢查多顯示正常。功能性消化不良雖然不是什麼惡性疾病,但卻能給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困擾。

治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心理治療由於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焦慮或抑鬱癥狀,因此用藥物治療有時會難以控制病情,有的病人甚至需要看心理醫生進行心理調節才能最終根治。

飲食及生活調理高強度工作壓力下的年輕人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和作息。飲食中要注意多吃含有纖維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另外,覺得壓力過大時要適當放鬆自己,運動或者外出旅遊都是不錯的減壓方法。

藥物治療精神抑鬱者可選用多慮平、阿咪替林,焦慮、失眠者可選用安定、阿普唑侖等;運動障礙型:促動力藥物,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莫沙比利、伊托必利等;反流樣型:促動力藥物、抑酸劑、黏膜保護劑;潰瘍型:可選用制酸劑、抑酸劑和黏膜保護劑。

消化性潰瘍選用抑制胃酸分泌葯

潰瘍病是一種與多種因素相關的複雜疾病,患者可以因為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原因致病。

  中國約92.6%的潰瘍病患者罹患幽門螺桿菌感染,而另一些研究表明約30%-65%的潰瘍病是由精神壓力引起的。另外,過去藥物引起的潰瘍病很少,但是隨著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越來越多,藥物引起的潰瘍病也呈逐漸上升的趨勢。顯而易見,不同的病因之間存在重疊,即很多病人並不是由單一的病因,而是在多種致病因素重疊影響之下患病的。

  不良的飲食習慣真的就能引起潰瘍病嗎?一些研究者認為在長期慢性精神壓力的情況下,長期飲食不規律會減弱流經十二指腸的食物對胃酸的緩衝作用,從而增加十二指腸潰瘍的風險。這種機制可能與潰瘍病的發病有關,但是對健康人來說,即使在飢餓狀態下缺乏食物的緩衝,胃和十二指腸的屏障功能仍然能保護其黏膜不受胃酸的腐蝕;對潰瘍病患者來說,飲食不規律只是雪上加霜而已。

  另一個不良習慣———睡眠過少則會通過擾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功能而使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紊亂。這些因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或精神壓力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更增加了潰瘍病的風險。

  如果說幽門螺桿菌和壓力是潰瘍病主謀的話,不良的飲食習慣只能算是從犯,僅因「飲食不規律」而罹患胃潰瘍,最後導致大出血死亡的情況極為罕見。此外,拜近幾十年來醫學的飛速發展所賜,高效的診斷和治療措施已經使潰瘍病的死亡率大大下降。雖然潰瘍病仍然是年輕人中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但是已經很少有人為此而喪命了。飲食不規律對健康沒什麼好處,應盡量予以避免。典型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慢性、節律性、周期性上腹痛,同時還伴有一些噁心、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癥狀,其中餐後痛是胃潰瘍最典型的癥狀。疼痛多在餐後半小時到兩小時出現,持續1~2個小時。而典型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多表現為飢餓痛以及夜間痛醒。青年人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原因很多,主要有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大和長期精神緊張、煙酒刺激、幽門螺桿菌感染等。

藥物治療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護胃黏膜。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有H2受體阻斷劑類,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質子泵抑製劑,如奧美拉唑、潘托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鋁碳酸鎂、替普瑞酮等。另外對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應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方案常用一種質子泵抑製劑+兩種抗生素的治療方案,如奧美拉唑+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的三聯方案。

胃潰瘍癒合需要正規服藥6~8周,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癒合需要正規服藥4~6周。大部分患者在腹痛癥狀很快改善後即不再服藥,但潰瘍仍然存在,導致病情反覆。因此,提醒廣大患者一定要正規服藥足夠療程。

胃食管反流病切勿誤診為咽炎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上消化道運動障礙性疾病,是胃和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引起臨床癥狀及食管炎症的一種疾病。目前,大多數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是中青年人,因為這種疾病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直接關係,比如長期精神緊張和多坐少動、吸煙、酗酒等。這些不良習慣很容易造成消化系統神經調節功能障礙,使食管和胃連接處的括約肌鬆弛,導致進食後無法正常關閉,造成反流。患者往往出現反酸、燒心、嘔吐等一系列癥狀。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因出現咽部異物感、咳嗽、哮喘等而常被誤診為咽炎、慢性咳嗽。工作節奏加快、不規律的飲食、過大的精神壓力,都可能成為誘發該病的因素。因此,青年人已成為胃食管反流病侵襲的重點對象。

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藥物以及外科手術等治療。抬高床頭、睡前3小時不再進食、避免高脂肪食物、戒煙酒及減肥等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使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從中獲益,但這些改變對於多數患者來說並不足以控制癥狀。因此,抑制胃酸治療是目前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方法。抑制胃酸的藥物包括H2受體拮抗劑和質子泵抑製劑等。

儘早做胃鏡排除胃癌

近年來胃癌中年輕人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35歲以下年輕人胃癌已佔到胃癌總數的6%~11%。年輕人胃癌有如下特點:惡性程度高,死亡率高,癥狀不典型,易誤診漏診。年輕人的胃癌常被診斷為胃炎、潰瘍病、消化不良等疾病。有數據表明,年輕人中胃癌的漏診、誤診率高達27%。

年輕人對胃癌重視不夠,拒絕胃鏡檢查,會錯過早期診斷的最佳時機。目前胃鏡檢查是發現早期胃癌的最佳檢查手段,對於部分早期局限於黏膜層的胃癌,早期發現後,可在內鏡下行切除術,能收到治癒的效果。因此,對於年輕人上腹部不適癥狀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應儘早進行胃鏡檢查。


推薦閱讀:

糖友夏季常備五汁飲
手汗大? 來看看夏季標配手串, 清涼一夏
夏季,來一波男女童都適用的短褲裁剪圖(也有小裙子)
LADY BOUTIQUE 夏季裙
身高170~183男生夏季搭配參考,這樣穿才帥

TAG:健康 | 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