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藏醫診斷學

藏醫對診斷疾病的方法主要靠問診、望診、觸診。診斷病人患有何病叫做認病,認病主要靠徵候,病和徵候的關係好比火和煙的關係一樣,火是煙的基礎,煙是火的表現。所以認病必須先認識徵候。不懂得這個道理的醫生,就認不清病人的徵候,好象錯誤地把水蒸氣看成為煙霧,或見雲就以為準要下雨一樣, 把不可靠的東西看成可靠的東西。要確診疾病,分析病的徵候非常重要。

問診:是指對病人和病人的家屬詢問有關病情的狀況,如病因、發病時間、癥狀、是否用藥、發病季節和飲食起居等;特別是病因、患病的部位和癥狀應該加以問清楚,因為問診是診斷疾病方法中最重要的診斷方法。

望診:是指觀察病人的神色、體型、膚色、大便、小便和痰等。特別要仔細觀察舌和尿的變化,舌診主要是看舌質和舌苔。例如,有隆病的病人,舌質紅舌苔干而粗糙;有赤巴病的病人舌苔黃而厚;有培根病的病人,舌苔白而滑等。尿診是醫生首先看尿的顏色或冒熱氣的情況(尿蒸氣的情況),嗅氣味等,然後用一根細棒攪拌尿液,看尿的泡沫(包括泡沫多少、大小、顏色、消失快慢)、沉澱物的形狀、漂浮物等的變化。例如,熱性病人的尿呈紅黃色,氣味大,有臭味,尿的熱氣維持時間久,泡沫稀少呈黃色,且消失快,沉澱物如亂雲狀。

觸診:是指觸摸身體的寒熱、皮膚的潤燥、凹凸、骨質的折彎和器官的消腫等,特別是切脈。切脈要求:患者在脈診前一天禁食酒肉等難消化或性溫、性涼的飲食、保持良好的飲食起居、避免熬夜和房事等。脈診的時間選在朝陽出露時,脈診時患者不要講話、不要閉氣以免影響脈搏。

診脈有"寸、甘、恰"之分,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分別按"寸、甘、恰"三部分。切脈的部位是腕後第一橫一寸之處(大拇指末節的長度為一寸)。切脈的手法分浮取、中取、沉取三種,寸、甘、恰三部所代表的臟腑,男女略有區別,男子左手之寸診斷心和小腸,甘診斷脾和胃,恰診斷左腎和三姆休;右手之寸診斷肺和大腸,甘診斷肝和膽,恰診斷右腎和膀胱。婦女的左手食指即寸診斷肺和小腸,右手為心和大腸,其餘相同。正常人一息(一呼一吸)脈跳五次,柔和有規律。而多於五次者有熱、少於五次者有寒。脈象因病而異,主要分十二種。熱性病之脈象為數、洪、大、弦、滑、硬;寒性病之脈象為沉、遲、弱、細、浮、虛。各種病症均各有其表現的脈象。脈診還應與望診相結合,以測病人之生死,當病人出現下述情況者可能死亡:心脈摸不到,舌中間發黑者;肺脈摸不到,鼻翼下陷者;肝脈摸不到,下唇外翻者;腎脈摸不到,耳向後聽不見聲音者。關於臟腑的脈象與五官(舌、眼、鼻、耳、唇)的變化相聯繫的觀點,在藏醫系列挂圖中對此描繪得很生動,也和中醫臟腑學說中講的:「心開竅於舌,肺開竅於鼻,肝開竅於目,腎開竅於耳,脾其榮在唇」有相似之處。

人體正常脈象有陽脈、陰脈和中性脈等三種。陽脈的脈勢粗壯而搏動緩慢;陰脈的脈象細而搏動迅速;中性脈的脈象流長而光滑和柔和。醫生必須首先辨明患者脈象正常時屬陽、屬陰或是中性脈。一般來講女子多為陰脈。男子多為陽脈。而中性脈男女性均可見到,所以必須詳加觀察,先辨清平脈才能分清病脈。

藏醫診病除瞭望診、觸診、脈診三種方法外,還有藥物試驗診斷法。總之根據望、觸、問三診斷得到的印象,加以分析和歸納,從發病原因判斷疾病的性質,從癥狀和體質判斷疾病的部位。

來源於:藏醫歷算院


推薦閱讀:

復旦大學《診斷學》45集教學視頻
中醫診斷學圖譜
特色診斷學(二)
正常肝臟超聲診斷學
中醫診斷學,有病早知道視頻教學大全

TAG:診斷學 |